溥儀死後,其家族給他封了一個諡號,但此諡號至今沒得到國民認可

翻閱眾多史料,大家不禁會發現我國自古以來對人物進行評價,都講究蓋棺定論四個字。一個人不管生前如何顯赫榮耀,但在其逝世後人們對他的評價,才是決定他到底是流芳百世還是遺臭萬年,正所謂是“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為此“諡號”制度就應運而生,而諡號就是用於高度概括一個人一生是非功過的評價,按其生平事蹟給予褒貶,因此歷代帝王將相、王公大臣們都非常重視。

雖說諡號存在“美諡”與“惡諡”,但在歷史上絕大多數皇帝的諡號都是“美諡”。畢竟,皇帝具有至高無上的地位,往往能呼風喚雨無所不能。然而,身為晚清的最後一任皇帝,溥儀的一生命運可謂多舛,在新舊社會交替的浪潮中,三次登上帝位,三次被趕了下來,最終成為時代的犧牲品。在末代皇帝溥儀死後,其家族內部給他封了一個諡號,但此諡號卻至今沒得到國民認可!

溥儀死後,其家族給他封了一個諡號,但此諡號至今沒得到國民認可

公元1898年,戊戌變法失敗後,勵志圖強的光緒帝就被慈禧太后幽禁在中南海西苑瀛臺中,成為一名無枷之囚,自此光緒帝再也沒有機會登上歷史的舞臺。此時的光緒帝的存在,對與晚清中國來說,似乎可有可無,然而,他的離世卻不可避免引發一場震盪。由於光緒帝沒有子嗣,擺在慈禧太后面前的頭等大事就是選擇大清王朝合適的接班人。最終慈禧太后命年僅三歲的溥儀繼承皇統,過繼於同治帝載淳,同時兼承光緒帝之祧,一人祧兩房。

就這樣溥儀在大清王朝風雨飄搖、內憂外患的情況下,沖齡登基在太和殿即位,由於當時溥儀年幼軍國大事皆由隆裕太后和其父攝政王載灃主政。身為晚清最後一任皇帝,溥儀的帝王生涯並沒有持續多久,在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當南方起義消息傳至京城,清廷一片慌亂。伴隨著南方各省紛紛宣佈脫離清朝管轄,滿清最終選擇以溥儀退位換取優待條件。

溥儀死後,其家族給他封了一個諡號,但此諡號至今沒得到國民認可

根據和北洋政府達成的清宗室優待條件,溥儀仍可以暫居紫禁城(日後移居頤和園),民國政府以外國君主之禮相待,皇帝尊號也不廢,而且每年都要提供400萬兩的贍養費用。後來溥儀在回憶錄中還“吐槽”到,他從退位後到1924年被驅逐出紫禁城,度過了人世間最荒謬的少年時代。“中華號稱為民國,人類進入了二十世紀,而我仍然過著原封未動的帝王生活,呼吸著十九世紀遺下的灰塵。”

後來日本人入侵中國,溥儀又被挾持到東北,在那裡,他“有幸”再一次成為了皇帝——偽滿洲的皇帝。當然,他始終都沒有真正感受到權力的滋味,自始至終都是日本人的傀儡。日本戰敗後,溥儀又想準備逃亡時被蘇聯紅軍空降逮捕,隨後被帶到蘇聯拘禁。可以說,九五之尊的皇帝寶座,對於溥儀來說著實沒有絲毫的樂趣可言。

溥儀死後,其家族給他封了一個諡號,但此諡號至今沒得到國民認可

末代皇帝溥儀的一生既親歷了晚清的敗亡、民國初年的軍閥混戰到抗日戰爭、亦見證了一個東方古國——新中國的自強崛起。在漂泊了半生的溥儀,幸賴新中國的成立,成為了一個普通的公民。1950年8月初他被押解回國,因為曾經的特殊經歷,他不得不在撫順戰犯管理所進行學習、以及勞動改造,他甚至一度把這裡當成了自己的家。

由於改造中的溥儀表現良好,也受到了國家很多的關照,溥儀被特赦出獄。得到了特赦,組織還為溥儀安排一個園丁的工作,據記載他第一個月的工作是60元,遂溥儀也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靠自己的勞動力賺取工資的帝王。後來溥儀還和李淑賢結婚成家,生活方面不僅衣食無憂,還有盈餘。晚年的溥儀生活雖然平淡,但是簡單自由的生活卻也安逸自在。直到1967年10月17日,溥儀才因腎癌在北京逝世,享年61歲。

溥儀死後,其家族給他封了一個諡號,但此諡號至今沒得到國民認可

溥儀逝世後先是葬於八寶山,後遷於清西陵內崇陵附近的華龍皇家陵園,到此才結束了他那跌宕起伏的一生。而長期以來,人們對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的稱呼都是宣統帝或者清廢帝、末代皇帝、遜帝等,因為他沒有廟號和諡號,他去世時是平民身份,所有沒有諡號。但溥儀曾經畢竟是九五之尊的帝王,統治大清王朝三年有餘,所以愛新覺羅家族在溥儀逝世後不久,就給他上了廟號“憲宗”和諡號“配天同運法古紹統粹文敬孚寬睿正穆體仁立孝襄皇帝”。

按《逸周書·諡法解》記載:行善可記曰憲;在約純思曰憲;聖能法天曰憲;聖善周達曰憲;創制垂法曰憲;刑政四方曰憲;文武可法曰憲;聰明法天曰憲。愛新覺羅家族給溥儀封了一個美諡“憲”,即有表揚之意,從而把中國悠久的帝王史劃上完滿的句號。但是,溥儀所謂的諡號,廟號並不算是正式的諡號、廟號,這個廟號和諡號是家族內定的,至今都沒得到國民認可!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