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樹這個老男孩'

朴樹 音樂 不完美媽媽 綜藝 樂隊的夏天 普通的小楊同學 2019-08-16
"

《樂隊的夏天》也隨著夏天結束了,最後一期邀請了朴樹作為開場嘉賓,這應該是樸素今年第一個參加的綜藝。然而節目錄到一半他便以要回去睡覺的理由溜了,不喜歡的東西真是半點也將就不得。

"

《樂隊的夏天》也隨著夏天結束了,最後一期邀請了朴樹作為開場嘉賓,這應該是樸素今年第一個參加的綜藝。然而節目錄到一半他便以要回去睡覺的理由溜了,不喜歡的東西真是半點也將就不得。

朴樹這個老男孩

他除了在舞臺上閃閃發光,似乎在任何地方總有些違和,坐在樂迷池的他彷彿走錯了片場,結巴地說著句式簡單的話,手足無措地跟身邊的人打著招呼。

"

《樂隊的夏天》也隨著夏天結束了,最後一期邀請了朴樹作為開場嘉賓,這應該是樸素今年第一個參加的綜藝。然而節目錄到一半他便以要回去睡覺的理由溜了,不喜歡的東西真是半點也將就不得。

朴樹這個老男孩

他除了在舞臺上閃閃發光,似乎在任何地方總有些違和,坐在樂迷池的他彷彿走錯了片場,結巴地說著句式簡單的話,手足無措地跟身邊的人打著招呼。

朴樹這個老男孩

他很少參加綜藝,也很少露面,從2003年第二張專輯發佈後彷彿銷聲匿跡了一般,直到十年後一首《平凡之路》才讓我們再次看到了朴樹,高瘦的個子,青春已不再,正如他所吟唱的那樣,十年再相見,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

《樂隊的夏天》也隨著夏天結束了,最後一期邀請了朴樹作為開場嘉賓,這應該是樸素今年第一個參加的綜藝。然而節目錄到一半他便以要回去睡覺的理由溜了,不喜歡的東西真是半點也將就不得。

朴樹這個老男孩

他除了在舞臺上閃閃發光,似乎在任何地方總有些違和,坐在樂迷池的他彷彿走錯了片場,結巴地說著句式簡單的話,手足無措地跟身邊的人打著招呼。

朴樹這個老男孩

他很少參加綜藝,也很少露面,從2003年第二張專輯發佈後彷彿銷聲匿跡了一般,直到十年後一首《平凡之路》才讓我們再次看到了朴樹,高瘦的個子,青春已不再,正如他所吟唱的那樣,十年再相見,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朴樹這個老男孩

朴樹,知道他的歌要比知道他的名字更早,《那些花兒》曾經潤物細無聲地火遍大江南北。首都師範大學肄業的他,帶著主動退學的衝動,帶著對未來的盲目,帶著對音樂宿命般的熱情和天分,於1999年發行了第一張專輯《我去2000年》。1999年的歌儘管有些年少輕狂的憤怒,有些小小的迷惘,有些稚嫩的痛苦,但在年輕鮮活的生命面前都讓位了未來。專輯的第一首《New boy》承載了他對新世紀的希望,初出茅廬的他,帶著對世界的天真和對音樂最純粹的熱情投入到新世界,整張專輯充滿了反叛舊世界的勇氣和對新世紀的期待,帶著改變世界的熱血迎接2000年。

"

《樂隊的夏天》也隨著夏天結束了,最後一期邀請了朴樹作為開場嘉賓,這應該是樸素今年第一個參加的綜藝。然而節目錄到一半他便以要回去睡覺的理由溜了,不喜歡的東西真是半點也將就不得。

朴樹這個老男孩

他除了在舞臺上閃閃發光,似乎在任何地方總有些違和,坐在樂迷池的他彷彿走錯了片場,結巴地說著句式簡單的話,手足無措地跟身邊的人打著招呼。

朴樹這個老男孩

他很少參加綜藝,也很少露面,從2003年第二張專輯發佈後彷彿銷聲匿跡了一般,直到十年後一首《平凡之路》才讓我們再次看到了朴樹,高瘦的個子,青春已不再,正如他所吟唱的那樣,十年再相見,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朴樹這個老男孩

朴樹,知道他的歌要比知道他的名字更早,《那些花兒》曾經潤物細無聲地火遍大江南北。首都師範大學肄業的他,帶著主動退學的衝動,帶著對未來的盲目,帶著對音樂宿命般的熱情和天分,於1999年發行了第一張專輯《我去2000年》。1999年的歌儘管有些年少輕狂的憤怒,有些小小的迷惘,有些稚嫩的痛苦,但在年輕鮮活的生命面前都讓位了未來。專輯的第一首《New boy》承載了他對新世紀的希望,初出茅廬的他,帶著對世界的天真和對音樂最純粹的熱情投入到新世界,整張專輯充滿了反叛舊世界的勇氣和對新世紀的期待,帶著改變世界的熱血迎接2000年。

朴樹這個老男孩

時隔近五年後,他發行了第二張專輯《生如夏花》,單曲《生如夏花》到今天也是傳唱度極高的作品。新世紀已經來臨,但期待的美好像並沒有如期而至,他的糾結在歌中娓娓道來,對新世紀更充滿了迷惘。也是第二張專輯發行前後,他開始迷戀上了“花天酒地”的快樂。

"

《樂隊的夏天》也隨著夏天結束了,最後一期邀請了朴樹作為開場嘉賓,這應該是樸素今年第一個參加的綜藝。然而節目錄到一半他便以要回去睡覺的理由溜了,不喜歡的東西真是半點也將就不得。

朴樹這個老男孩

他除了在舞臺上閃閃發光,似乎在任何地方總有些違和,坐在樂迷池的他彷彿走錯了片場,結巴地說著句式簡單的話,手足無措地跟身邊的人打著招呼。

朴樹這個老男孩

他很少參加綜藝,也很少露面,從2003年第二張專輯發佈後彷彿銷聲匿跡了一般,直到十年後一首《平凡之路》才讓我們再次看到了朴樹,高瘦的個子,青春已不再,正如他所吟唱的那樣,十年再相見,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朴樹這個老男孩

朴樹,知道他的歌要比知道他的名字更早,《那些花兒》曾經潤物細無聲地火遍大江南北。首都師範大學肄業的他,帶著主動退學的衝動,帶著對未來的盲目,帶著對音樂宿命般的熱情和天分,於1999年發行了第一張專輯《我去2000年》。1999年的歌儘管有些年少輕狂的憤怒,有些小小的迷惘,有些稚嫩的痛苦,但在年輕鮮活的生命面前都讓位了未來。專輯的第一首《New boy》承載了他對新世紀的希望,初出茅廬的他,帶著對世界的天真和對音樂最純粹的熱情投入到新世界,整張專輯充滿了反叛舊世界的勇氣和對新世紀的期待,帶著改變世界的熱血迎接2000年。

朴樹這個老男孩

時隔近五年後,他發行了第二張專輯《生如夏花》,單曲《生如夏花》到今天也是傳唱度極高的作品。新世紀已經來臨,但期待的美好像並沒有如期而至,他的糾結在歌中娓娓道來,對新世紀更充滿了迷惘。也是第二張專輯發行前後,他開始迷戀上了“花天酒地”的快樂。

朴樹這個老男孩

成名後走入迷失其實是大部分天才的命運,也是大部分普通人的命運,人本身就是趨樂避苦的存在,所以我們總容易墜入簡單的快樂。朴樹也“放縱”過,直到一位朋友告訴他,他似乎迷失了自我,朴樹才猛然地警覺。他敏銳地感受到那些玩樂帶來的快樂易得,也很無趣,同時也在消滅他的音樂才華。於是,他開始陷入到痛苦之中,情緒跌入谷底,開始了深不見底的黑暗。

"

《樂隊的夏天》也隨著夏天結束了,最後一期邀請了朴樹作為開場嘉賓,這應該是樸素今年第一個參加的綜藝。然而節目錄到一半他便以要回去睡覺的理由溜了,不喜歡的東西真是半點也將就不得。

朴樹這個老男孩

他除了在舞臺上閃閃發光,似乎在任何地方總有些違和,坐在樂迷池的他彷彿走錯了片場,結巴地說著句式簡單的話,手足無措地跟身邊的人打著招呼。

朴樹這個老男孩

他很少參加綜藝,也很少露面,從2003年第二張專輯發佈後彷彿銷聲匿跡了一般,直到十年後一首《平凡之路》才讓我們再次看到了朴樹,高瘦的個子,青春已不再,正如他所吟唱的那樣,十年再相見,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朴樹這個老男孩

朴樹,知道他的歌要比知道他的名字更早,《那些花兒》曾經潤物細無聲地火遍大江南北。首都師範大學肄業的他,帶著主動退學的衝動,帶著對未來的盲目,帶著對音樂宿命般的熱情和天分,於1999年發行了第一張專輯《我去2000年》。1999年的歌儘管有些年少輕狂的憤怒,有些小小的迷惘,有些稚嫩的痛苦,但在年輕鮮活的生命面前都讓位了未來。專輯的第一首《New boy》承載了他對新世紀的希望,初出茅廬的他,帶著對世界的天真和對音樂最純粹的熱情投入到新世界,整張專輯充滿了反叛舊世界的勇氣和對新世紀的期待,帶著改變世界的熱血迎接2000年。

朴樹這個老男孩

時隔近五年後,他發行了第二張專輯《生如夏花》,單曲《生如夏花》到今天也是傳唱度極高的作品。新世紀已經來臨,但期待的美好像並沒有如期而至,他的糾結在歌中娓娓道來,對新世紀更充滿了迷惘。也是第二張專輯發行前後,他開始迷戀上了“花天酒地”的快樂。

朴樹這個老男孩

成名後走入迷失其實是大部分天才的命運,也是大部分普通人的命運,人本身就是趨樂避苦的存在,所以我們總容易墜入簡單的快樂。朴樹也“放縱”過,直到一位朋友告訴他,他似乎迷失了自我,朴樹才猛然地警覺。他敏銳地感受到那些玩樂帶來的快樂易得,也很無趣,同時也在消滅他的音樂才華。於是,他開始陷入到痛苦之中,情緒跌入谷底,開始了深不見底的黑暗。

朴樹這個老男孩

那是一場與幽靈的鬥爭,他變得越來越不愛和人打交道,甚至最後乾脆賣掉北京的房子,搬到郊區的別墅中去,他深知外界的安慰不會對他有任何幫助,只有靠自己慢慢熬。

普通的生活會讓人沉溺,幸福往往與創作背道而馳,當朴樹開始捕捉到自己做不出音樂的時候,他開始與幸福生活保持距離。所以在聲名大噪時,他沒有選擇順流而上,享受歡呼,而是逐漸淡出公眾的視野,發現真正的自己。他深知人性的弱點,更清楚自己的弱點,正如他所說,自己是一個“愛端著”的人,他明白外界的過譽會矇蔽認知自己的眼睛,因而,他更願意規避噪音,傾聽自己的聲音。

"

《樂隊的夏天》也隨著夏天結束了,最後一期邀請了朴樹作為開場嘉賓,這應該是樸素今年第一個參加的綜藝。然而節目錄到一半他便以要回去睡覺的理由溜了,不喜歡的東西真是半點也將就不得。

朴樹這個老男孩

他除了在舞臺上閃閃發光,似乎在任何地方總有些違和,坐在樂迷池的他彷彿走錯了片場,結巴地說著句式簡單的話,手足無措地跟身邊的人打著招呼。

朴樹這個老男孩

他很少參加綜藝,也很少露面,從2003年第二張專輯發佈後彷彿銷聲匿跡了一般,直到十年後一首《平凡之路》才讓我們再次看到了朴樹,高瘦的個子,青春已不再,正如他所吟唱的那樣,十年再相見,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朴樹這個老男孩

朴樹,知道他的歌要比知道他的名字更早,《那些花兒》曾經潤物細無聲地火遍大江南北。首都師範大學肄業的他,帶著主動退學的衝動,帶著對未來的盲目,帶著對音樂宿命般的熱情和天分,於1999年發行了第一張專輯《我去2000年》。1999年的歌儘管有些年少輕狂的憤怒,有些小小的迷惘,有些稚嫩的痛苦,但在年輕鮮活的生命面前都讓位了未來。專輯的第一首《New boy》承載了他對新世紀的希望,初出茅廬的他,帶著對世界的天真和對音樂最純粹的熱情投入到新世界,整張專輯充滿了反叛舊世界的勇氣和對新世紀的期待,帶著改變世界的熱血迎接2000年。

朴樹這個老男孩

時隔近五年後,他發行了第二張專輯《生如夏花》,單曲《生如夏花》到今天也是傳唱度極高的作品。新世紀已經來臨,但期待的美好像並沒有如期而至,他的糾結在歌中娓娓道來,對新世紀更充滿了迷惘。也是第二張專輯發行前後,他開始迷戀上了“花天酒地”的快樂。

朴樹這個老男孩

成名後走入迷失其實是大部分天才的命運,也是大部分普通人的命運,人本身就是趨樂避苦的存在,所以我們總容易墜入簡單的快樂。朴樹也“放縱”過,直到一位朋友告訴他,他似乎迷失了自我,朴樹才猛然地警覺。他敏銳地感受到那些玩樂帶來的快樂易得,也很無趣,同時也在消滅他的音樂才華。於是,他開始陷入到痛苦之中,情緒跌入谷底,開始了深不見底的黑暗。

朴樹這個老男孩

那是一場與幽靈的鬥爭,他變得越來越不愛和人打交道,甚至最後乾脆賣掉北京的房子,搬到郊區的別墅中去,他深知外界的安慰不會對他有任何幫助,只有靠自己慢慢熬。

普通的生活會讓人沉溺,幸福往往與創作背道而馳,當朴樹開始捕捉到自己做不出音樂的時候,他開始與幸福生活保持距離。所以在聲名大噪時,他沒有選擇順流而上,享受歡呼,而是逐漸淡出公眾的視野,發現真正的自己。他深知人性的弱點,更清楚自己的弱點,正如他所說,自己是一個“愛端著”的人,他明白外界的過譽會矇蔽認知自己的眼睛,因而,他更願意規避噪音,傾聽自己的聲音。

朴樹這個老男孩

正是那份自省和自覺,朴樹把簡單的日子活成了“作”的狀態,他也討厭自己很作,希望與世界達成妥協,找到平衡。所以他不斷跟自己對話,跟自己掙扎,跟自己較勁。他希望過著簡單的生活,但又不想被簡單的生活吞噬掉對生活的敏感和對音樂的敏感。他要找的那個平衡點,是既能保持對世界的敏感,又能與世界達成一致。這個達成一致的過程對他而言真的很慢很慢。

"

《樂隊的夏天》也隨著夏天結束了,最後一期邀請了朴樹作為開場嘉賓,這應該是樸素今年第一個參加的綜藝。然而節目錄到一半他便以要回去睡覺的理由溜了,不喜歡的東西真是半點也將就不得。

朴樹這個老男孩

他除了在舞臺上閃閃發光,似乎在任何地方總有些違和,坐在樂迷池的他彷彿走錯了片場,結巴地說著句式簡單的話,手足無措地跟身邊的人打著招呼。

朴樹這個老男孩

他很少參加綜藝,也很少露面,從2003年第二張專輯發佈後彷彿銷聲匿跡了一般,直到十年後一首《平凡之路》才讓我們再次看到了朴樹,高瘦的個子,青春已不再,正如他所吟唱的那樣,十年再相見,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朴樹這個老男孩

朴樹,知道他的歌要比知道他的名字更早,《那些花兒》曾經潤物細無聲地火遍大江南北。首都師範大學肄業的他,帶著主動退學的衝動,帶著對未來的盲目,帶著對音樂宿命般的熱情和天分,於1999年發行了第一張專輯《我去2000年》。1999年的歌儘管有些年少輕狂的憤怒,有些小小的迷惘,有些稚嫩的痛苦,但在年輕鮮活的生命面前都讓位了未來。專輯的第一首《New boy》承載了他對新世紀的希望,初出茅廬的他,帶著對世界的天真和對音樂最純粹的熱情投入到新世界,整張專輯充滿了反叛舊世界的勇氣和對新世紀的期待,帶著改變世界的熱血迎接2000年。

朴樹這個老男孩

時隔近五年後,他發行了第二張專輯《生如夏花》,單曲《生如夏花》到今天也是傳唱度極高的作品。新世紀已經來臨,但期待的美好像並沒有如期而至,他的糾結在歌中娓娓道來,對新世紀更充滿了迷惘。也是第二張專輯發行前後,他開始迷戀上了“花天酒地”的快樂。

朴樹這個老男孩

成名後走入迷失其實是大部分天才的命運,也是大部分普通人的命運,人本身就是趨樂避苦的存在,所以我們總容易墜入簡單的快樂。朴樹也“放縱”過,直到一位朋友告訴他,他似乎迷失了自我,朴樹才猛然地警覺。他敏銳地感受到那些玩樂帶來的快樂易得,也很無趣,同時也在消滅他的音樂才華。於是,他開始陷入到痛苦之中,情緒跌入谷底,開始了深不見底的黑暗。

朴樹這個老男孩

那是一場與幽靈的鬥爭,他變得越來越不愛和人打交道,甚至最後乾脆賣掉北京的房子,搬到郊區的別墅中去,他深知外界的安慰不會對他有任何幫助,只有靠自己慢慢熬。

普通的生活會讓人沉溺,幸福往往與創作背道而馳,當朴樹開始捕捉到自己做不出音樂的時候,他開始與幸福生活保持距離。所以在聲名大噪時,他沒有選擇順流而上,享受歡呼,而是逐漸淡出公眾的視野,發現真正的自己。他深知人性的弱點,更清楚自己的弱點,正如他所說,自己是一個“愛端著”的人,他明白外界的過譽會矇蔽認知自己的眼睛,因而,他更願意規避噪音,傾聽自己的聲音。

朴樹這個老男孩

正是那份自省和自覺,朴樹把簡單的日子活成了“作”的狀態,他也討厭自己很作,希望與世界達成妥協,找到平衡。所以他不斷跟自己對話,跟自己掙扎,跟自己較勁。他希望過著簡單的生活,但又不想被簡單的生活吞噬掉對生活的敏感和對音樂的敏感。他要找的那個平衡點,是既能保持對世界的敏感,又能與世界達成一致。這個達成一致的過程對他而言真的很慢很慢。

朴樹這個老男孩

2017年《獵戶星座》問世,如果說《我去2000年》我們只看到了一個少年輕狂的朴樹,那麼《獵戶星座》則看到了經過歲月積澱的朴樹,看到一些妥協,一些他試圖找到的平衡。他確實不再是上世紀末那個一腔孤勇的朴樹,在追問內心的旅途中,那些沉靜的歲讓他承認了一個事實: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

《樂隊的夏天》也隨著夏天結束了,最後一期邀請了朴樹作為開場嘉賓,這應該是樸素今年第一個參加的綜藝。然而節目錄到一半他便以要回去睡覺的理由溜了,不喜歡的東西真是半點也將就不得。

朴樹這個老男孩

他除了在舞臺上閃閃發光,似乎在任何地方總有些違和,坐在樂迷池的他彷彿走錯了片場,結巴地說著句式簡單的話,手足無措地跟身邊的人打著招呼。

朴樹這個老男孩

他很少參加綜藝,也很少露面,從2003年第二張專輯發佈後彷彿銷聲匿跡了一般,直到十年後一首《平凡之路》才讓我們再次看到了朴樹,高瘦的個子,青春已不再,正如他所吟唱的那樣,十年再相見,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朴樹這個老男孩

朴樹,知道他的歌要比知道他的名字更早,《那些花兒》曾經潤物細無聲地火遍大江南北。首都師範大學肄業的他,帶著主動退學的衝動,帶著對未來的盲目,帶著對音樂宿命般的熱情和天分,於1999年發行了第一張專輯《我去2000年》。1999年的歌儘管有些年少輕狂的憤怒,有些小小的迷惘,有些稚嫩的痛苦,但在年輕鮮活的生命面前都讓位了未來。專輯的第一首《New boy》承載了他對新世紀的希望,初出茅廬的他,帶著對世界的天真和對音樂最純粹的熱情投入到新世界,整張專輯充滿了反叛舊世界的勇氣和對新世紀的期待,帶著改變世界的熱血迎接2000年。

朴樹這個老男孩

時隔近五年後,他發行了第二張專輯《生如夏花》,單曲《生如夏花》到今天也是傳唱度極高的作品。新世紀已經來臨,但期待的美好像並沒有如期而至,他的糾結在歌中娓娓道來,對新世紀更充滿了迷惘。也是第二張專輯發行前後,他開始迷戀上了“花天酒地”的快樂。

朴樹這個老男孩

成名後走入迷失其實是大部分天才的命運,也是大部分普通人的命運,人本身就是趨樂避苦的存在,所以我們總容易墜入簡單的快樂。朴樹也“放縱”過,直到一位朋友告訴他,他似乎迷失了自我,朴樹才猛然地警覺。他敏銳地感受到那些玩樂帶來的快樂易得,也很無趣,同時也在消滅他的音樂才華。於是,他開始陷入到痛苦之中,情緒跌入谷底,開始了深不見底的黑暗。

朴樹這個老男孩

那是一場與幽靈的鬥爭,他變得越來越不愛和人打交道,甚至最後乾脆賣掉北京的房子,搬到郊區的別墅中去,他深知外界的安慰不會對他有任何幫助,只有靠自己慢慢熬。

普通的生活會讓人沉溺,幸福往往與創作背道而馳,當朴樹開始捕捉到自己做不出音樂的時候,他開始與幸福生活保持距離。所以在聲名大噪時,他沒有選擇順流而上,享受歡呼,而是逐漸淡出公眾的視野,發現真正的自己。他深知人性的弱點,更清楚自己的弱點,正如他所說,自己是一個“愛端著”的人,他明白外界的過譽會矇蔽認知自己的眼睛,因而,他更願意規避噪音,傾聽自己的聲音。

朴樹這個老男孩

正是那份自省和自覺,朴樹把簡單的日子活成了“作”的狀態,他也討厭自己很作,希望與世界達成妥協,找到平衡。所以他不斷跟自己對話,跟自己掙扎,跟自己較勁。他希望過著簡單的生活,但又不想被簡單的生活吞噬掉對生活的敏感和對音樂的敏感。他要找的那個平衡點,是既能保持對世界的敏感,又能與世界達成一致。這個達成一致的過程對他而言真的很慢很慢。

朴樹這個老男孩

2017年《獵戶星座》問世,如果說《我去2000年》我們只看到了一個少年輕狂的朴樹,那麼《獵戶星座》則看到了經過歲月積澱的朴樹,看到一些妥協,一些他試圖找到的平衡。他確實不再是上世紀末那個一腔孤勇的朴樹,在追問內心的旅途中,那些沉靜的歲讓他承認了一個事實: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朴樹這個老男孩

但不意味著朴樹停止了較勁,《獵戶星座》的字裡行間依然保持著他一以貫之的驕傲和掙扎。經歷過最普通的人生都知道,每個人都有過年少輕狂,但大部分人都會在認清的生活真相後走向無意義的空虛之境,最後妥協於生活。但朴樹不同,他始終保持著折騰的那股勁,那股反思的自覺,好似他的天性,又像是一種勇敢,他就是要把生活過成擰巴的樣子。

"

《樂隊的夏天》也隨著夏天結束了,最後一期邀請了朴樹作為開場嘉賓,這應該是樸素今年第一個參加的綜藝。然而節目錄到一半他便以要回去睡覺的理由溜了,不喜歡的東西真是半點也將就不得。

朴樹這個老男孩

他除了在舞臺上閃閃發光,似乎在任何地方總有些違和,坐在樂迷池的他彷彿走錯了片場,結巴地說著句式簡單的話,手足無措地跟身邊的人打著招呼。

朴樹這個老男孩

他很少參加綜藝,也很少露面,從2003年第二張專輯發佈後彷彿銷聲匿跡了一般,直到十年後一首《平凡之路》才讓我們再次看到了朴樹,高瘦的個子,青春已不再,正如他所吟唱的那樣,十年再相見,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朴樹這個老男孩

朴樹,知道他的歌要比知道他的名字更早,《那些花兒》曾經潤物細無聲地火遍大江南北。首都師範大學肄業的他,帶著主動退學的衝動,帶著對未來的盲目,帶著對音樂宿命般的熱情和天分,於1999年發行了第一張專輯《我去2000年》。1999年的歌儘管有些年少輕狂的憤怒,有些小小的迷惘,有些稚嫩的痛苦,但在年輕鮮活的生命面前都讓位了未來。專輯的第一首《New boy》承載了他對新世紀的希望,初出茅廬的他,帶著對世界的天真和對音樂最純粹的熱情投入到新世界,整張專輯充滿了反叛舊世界的勇氣和對新世紀的期待,帶著改變世界的熱血迎接2000年。

朴樹這個老男孩

時隔近五年後,他發行了第二張專輯《生如夏花》,單曲《生如夏花》到今天也是傳唱度極高的作品。新世紀已經來臨,但期待的美好像並沒有如期而至,他的糾結在歌中娓娓道來,對新世紀更充滿了迷惘。也是第二張專輯發行前後,他開始迷戀上了“花天酒地”的快樂。

朴樹這個老男孩

成名後走入迷失其實是大部分天才的命運,也是大部分普通人的命運,人本身就是趨樂避苦的存在,所以我們總容易墜入簡單的快樂。朴樹也“放縱”過,直到一位朋友告訴他,他似乎迷失了自我,朴樹才猛然地警覺。他敏銳地感受到那些玩樂帶來的快樂易得,也很無趣,同時也在消滅他的音樂才華。於是,他開始陷入到痛苦之中,情緒跌入谷底,開始了深不見底的黑暗。

朴樹這個老男孩

那是一場與幽靈的鬥爭,他變得越來越不愛和人打交道,甚至最後乾脆賣掉北京的房子,搬到郊區的別墅中去,他深知外界的安慰不會對他有任何幫助,只有靠自己慢慢熬。

普通的生活會讓人沉溺,幸福往往與創作背道而馳,當朴樹開始捕捉到自己做不出音樂的時候,他開始與幸福生活保持距離。所以在聲名大噪時,他沒有選擇順流而上,享受歡呼,而是逐漸淡出公眾的視野,發現真正的自己。他深知人性的弱點,更清楚自己的弱點,正如他所說,自己是一個“愛端著”的人,他明白外界的過譽會矇蔽認知自己的眼睛,因而,他更願意規避噪音,傾聽自己的聲音。

朴樹這個老男孩

正是那份自省和自覺,朴樹把簡單的日子活成了“作”的狀態,他也討厭自己很作,希望與世界達成妥協,找到平衡。所以他不斷跟自己對話,跟自己掙扎,跟自己較勁。他希望過著簡單的生活,但又不想被簡單的生活吞噬掉對生活的敏感和對音樂的敏感。他要找的那個平衡點,是既能保持對世界的敏感,又能與世界達成一致。這個達成一致的過程對他而言真的很慢很慢。

朴樹這個老男孩

2017年《獵戶星座》問世,如果說《我去2000年》我們只看到了一個少年輕狂的朴樹,那麼《獵戶星座》則看到了經過歲月積澱的朴樹,看到一些妥協,一些他試圖找到的平衡。他確實不再是上世紀末那個一腔孤勇的朴樹,在追問內心的旅途中,那些沉靜的歲讓他承認了一個事實: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朴樹這個老男孩

但不意味著朴樹停止了較勁,《獵戶星座》的字裡行間依然保持著他一以貫之的驕傲和掙扎。經歷過最普通的人生都知道,每個人都有過年少輕狂,但大部分人都會在認清的生活真相後走向無意義的空虛之境,最後妥協於生活。但朴樹不同,他始終保持著折騰的那股勁,那股反思的自覺,好似他的天性,又像是一種勇敢,他就是要把生活過成擰巴的樣子。

朴樹這個老男孩

40多歲的朴樹還像個孩子那樣指著生活發問,如同小時候記日記一樣,記下的都是生活的不幸,但結尾卻總是勉勵之語,悲觀是朴樹態度,但樂觀才是他的天性,年齡與世界從未將他改變。

但純粹的也是易碎的,希望朴樹這個老男孩總有一天能成為一個平靜的小老頭。

"

《樂隊的夏天》也隨著夏天結束了,最後一期邀請了朴樹作為開場嘉賓,這應該是樸素今年第一個參加的綜藝。然而節目錄到一半他便以要回去睡覺的理由溜了,不喜歡的東西真是半點也將就不得。

朴樹這個老男孩

他除了在舞臺上閃閃發光,似乎在任何地方總有些違和,坐在樂迷池的他彷彿走錯了片場,結巴地說著句式簡單的話,手足無措地跟身邊的人打著招呼。

朴樹這個老男孩

他很少參加綜藝,也很少露面,從2003年第二張專輯發佈後彷彿銷聲匿跡了一般,直到十年後一首《平凡之路》才讓我們再次看到了朴樹,高瘦的個子,青春已不再,正如他所吟唱的那樣,十年再相見,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朴樹這個老男孩

朴樹,知道他的歌要比知道他的名字更早,《那些花兒》曾經潤物細無聲地火遍大江南北。首都師範大學肄業的他,帶著主動退學的衝動,帶著對未來的盲目,帶著對音樂宿命般的熱情和天分,於1999年發行了第一張專輯《我去2000年》。1999年的歌儘管有些年少輕狂的憤怒,有些小小的迷惘,有些稚嫩的痛苦,但在年輕鮮活的生命面前都讓位了未來。專輯的第一首《New boy》承載了他對新世紀的希望,初出茅廬的他,帶著對世界的天真和對音樂最純粹的熱情投入到新世界,整張專輯充滿了反叛舊世界的勇氣和對新世紀的期待,帶著改變世界的熱血迎接2000年。

朴樹這個老男孩

時隔近五年後,他發行了第二張專輯《生如夏花》,單曲《生如夏花》到今天也是傳唱度極高的作品。新世紀已經來臨,但期待的美好像並沒有如期而至,他的糾結在歌中娓娓道來,對新世紀更充滿了迷惘。也是第二張專輯發行前後,他開始迷戀上了“花天酒地”的快樂。

朴樹這個老男孩

成名後走入迷失其實是大部分天才的命運,也是大部分普通人的命運,人本身就是趨樂避苦的存在,所以我們總容易墜入簡單的快樂。朴樹也“放縱”過,直到一位朋友告訴他,他似乎迷失了自我,朴樹才猛然地警覺。他敏銳地感受到那些玩樂帶來的快樂易得,也很無趣,同時也在消滅他的音樂才華。於是,他開始陷入到痛苦之中,情緒跌入谷底,開始了深不見底的黑暗。

朴樹這個老男孩

那是一場與幽靈的鬥爭,他變得越來越不愛和人打交道,甚至最後乾脆賣掉北京的房子,搬到郊區的別墅中去,他深知外界的安慰不會對他有任何幫助,只有靠自己慢慢熬。

普通的生活會讓人沉溺,幸福往往與創作背道而馳,當朴樹開始捕捉到自己做不出音樂的時候,他開始與幸福生活保持距離。所以在聲名大噪時,他沒有選擇順流而上,享受歡呼,而是逐漸淡出公眾的視野,發現真正的自己。他深知人性的弱點,更清楚自己的弱點,正如他所說,自己是一個“愛端著”的人,他明白外界的過譽會矇蔽認知自己的眼睛,因而,他更願意規避噪音,傾聽自己的聲音。

朴樹這個老男孩

正是那份自省和自覺,朴樹把簡單的日子活成了“作”的狀態,他也討厭自己很作,希望與世界達成妥協,找到平衡。所以他不斷跟自己對話,跟自己掙扎,跟自己較勁。他希望過著簡單的生活,但又不想被簡單的生活吞噬掉對生活的敏感和對音樂的敏感。他要找的那個平衡點,是既能保持對世界的敏感,又能與世界達成一致。這個達成一致的過程對他而言真的很慢很慢。

朴樹這個老男孩

2017年《獵戶星座》問世,如果說《我去2000年》我們只看到了一個少年輕狂的朴樹,那麼《獵戶星座》則看到了經過歲月積澱的朴樹,看到一些妥協,一些他試圖找到的平衡。他確實不再是上世紀末那個一腔孤勇的朴樹,在追問內心的旅途中,那些沉靜的歲讓他承認了一個事實: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朴樹這個老男孩

但不意味著朴樹停止了較勁,《獵戶星座》的字裡行間依然保持著他一以貫之的驕傲和掙扎。經歷過最普通的人生都知道,每個人都有過年少輕狂,但大部分人都會在認清的生活真相後走向無意義的空虛之境,最後妥協於生活。但朴樹不同,他始終保持著折騰的那股勁,那股反思的自覺,好似他的天性,又像是一種勇敢,他就是要把生活過成擰巴的樣子。

朴樹這個老男孩

40多歲的朴樹還像個孩子那樣指著生活發問,如同小時候記日記一樣,記下的都是生活的不幸,但結尾卻總是勉勵之語,悲觀是朴樹態度,但樂觀才是他的天性,年齡與世界從未將他改變。

但純粹的也是易碎的,希望朴樹這個老男孩總有一天能成為一個平靜的小老頭。

朴樹這個老男孩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