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我們蒲江也在地震斷裂帶上'

"

隨著青藏高原強烈東移,一系列新的逆衝推覆斷層已在山前的四川盆地地殼內逐漸形成,比較突出的有雅安—大邑—彭縣—劍閣斷裂、蒲江—新津—成都—德陽斷裂和龍泉山斷裂。

熊坡大斷裂:根據據物探和鑽孔資料,東側斷層(蒲江—新津—雙流—成都—德陽斷裂帶,又稱熊坡大斷裂)系複合繼承性斷裂,規模較大。該斷層沿熊坡背斜軸部及北翼出露,西起名山縣吳崗上,東至蒲江境內天華鄉,沒於第四系之下,表露長30公里,斷面南盤在蒲江縣城附近黃土坡一帶,水平斷距達4至5公里,垂直斷距由西往東增大,從幾百米至3公里左右。深部構造資料表明,該斷裂帶南起蒲江西南,北過新津,斷層長度超過80公里。斷層總體走向呈北東向,在蒲江以南為北70°東,蒲江—新津間為北50°東,新津以北為北40°東,斷面傾向東南,傾角25°~35°,屬傾角度逆衝斷層。經遙感衛星圖像解譯,蒲江—新津斷裂的北延部分(雙流—成都斷層南部) 分佈於牧馬山的北西角,走向北北東,傾向南東,傾角25~35度。根據遙感衛星圖像解譯,沿江安河呈北西—南東走向的梯狀斷裂,沿府河分佈的呈北北東走向的多條斷裂對江安河、府河的形成曾起著控制的作用。它們與雙流—成都斷裂一起,包圍了牧馬山臺地,而牧馬山臺地的形成則是因為其周邊河流的長期下切與這些斷裂不斷活動抬升的結果。蒲江—新津—雙流—成都隱伏斷裂繼續向北延伸,從成都西郊、成都北郊鳳凰山臺地西側(臺地與平原的交界處)沿寶成鐵路線新都段東側、廣漢高駢鎮以東直達德陽。成都南郊的牧馬山臺地與北郊的鳳凰山臺地的形成都與蒲江—新津—雙流—成都—德陽斷裂有一定關係。在蒲江—新津—成都—德陽斷裂上,1734年蒲江發生5.0級地震,1962年洪雅發生5.1級地震。

"

隨著青藏高原強烈東移,一系列新的逆衝推覆斷層已在山前的四川盆地地殼內逐漸形成,比較突出的有雅安—大邑—彭縣—劍閣斷裂、蒲江—新津—成都—德陽斷裂和龍泉山斷裂。

熊坡大斷裂:根據據物探和鑽孔資料,東側斷層(蒲江—新津—雙流—成都—德陽斷裂帶,又稱熊坡大斷裂)系複合繼承性斷裂,規模較大。該斷層沿熊坡背斜軸部及北翼出露,西起名山縣吳崗上,東至蒲江境內天華鄉,沒於第四系之下,表露長30公里,斷面南盤在蒲江縣城附近黃土坡一帶,水平斷距達4至5公里,垂直斷距由西往東增大,從幾百米至3公里左右。深部構造資料表明,該斷裂帶南起蒲江西南,北過新津,斷層長度超過80公里。斷層總體走向呈北東向,在蒲江以南為北70°東,蒲江—新津間為北50°東,新津以北為北40°東,斷面傾向東南,傾角25°~35°,屬傾角度逆衝斷層。經遙感衛星圖像解譯,蒲江—新津斷裂的北延部分(雙流—成都斷層南部) 分佈於牧馬山的北西角,走向北北東,傾向南東,傾角25~35度。根據遙感衛星圖像解譯,沿江安河呈北西—南東走向的梯狀斷裂,沿府河分佈的呈北北東走向的多條斷裂對江安河、府河的形成曾起著控制的作用。它們與雙流—成都斷裂一起,包圍了牧馬山臺地,而牧馬山臺地的形成則是因為其周邊河流的長期下切與這些斷裂不斷活動抬升的結果。蒲江—新津—雙流—成都隱伏斷裂繼續向北延伸,從成都西郊、成都北郊鳳凰山臺地西側(臺地與平原的交界處)沿寶成鐵路線新都段東側、廣漢高駢鎮以東直達德陽。成都南郊的牧馬山臺地與北郊的鳳凰山臺地的形成都與蒲江—新津—雙流—成都—德陽斷裂有一定關係。在蒲江—新津—成都—德陽斷裂上,1734年蒲江發生5.0級地震,1962年洪雅發生5.1級地震。

原來我們蒲江也在地震斷裂帶上
"

隨著青藏高原強烈東移,一系列新的逆衝推覆斷層已在山前的四川盆地地殼內逐漸形成,比較突出的有雅安—大邑—彭縣—劍閣斷裂、蒲江—新津—成都—德陽斷裂和龍泉山斷裂。

熊坡大斷裂:根據據物探和鑽孔資料,東側斷層(蒲江—新津—雙流—成都—德陽斷裂帶,又稱熊坡大斷裂)系複合繼承性斷裂,規模較大。該斷層沿熊坡背斜軸部及北翼出露,西起名山縣吳崗上,東至蒲江境內天華鄉,沒於第四系之下,表露長30公里,斷面南盤在蒲江縣城附近黃土坡一帶,水平斷距達4至5公里,垂直斷距由西往東增大,從幾百米至3公里左右。深部構造資料表明,該斷裂帶南起蒲江西南,北過新津,斷層長度超過80公里。斷層總體走向呈北東向,在蒲江以南為北70°東,蒲江—新津間為北50°東,新津以北為北40°東,斷面傾向東南,傾角25°~35°,屬傾角度逆衝斷層。經遙感衛星圖像解譯,蒲江—新津斷裂的北延部分(雙流—成都斷層南部) 分佈於牧馬山的北西角,走向北北東,傾向南東,傾角25~35度。根據遙感衛星圖像解譯,沿江安河呈北西—南東走向的梯狀斷裂,沿府河分佈的呈北北東走向的多條斷裂對江安河、府河的形成曾起著控制的作用。它們與雙流—成都斷裂一起,包圍了牧馬山臺地,而牧馬山臺地的形成則是因為其周邊河流的長期下切與這些斷裂不斷活動抬升的結果。蒲江—新津—雙流—成都隱伏斷裂繼續向北延伸,從成都西郊、成都北郊鳳凰山臺地西側(臺地與平原的交界處)沿寶成鐵路線新都段東側、廣漢高駢鎮以東直達德陽。成都南郊的牧馬山臺地與北郊的鳳凰山臺地的形成都與蒲江—新津—雙流—成都—德陽斷裂有一定關係。在蒲江—新津—成都—德陽斷裂上,1734年蒲江發生5.0級地震,1962年洪雅發生5.1級地震。

原來我們蒲江也在地震斷裂帶上
原來我們蒲江也在地震斷裂帶上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