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平陸縣隸屬山西省運城市,地處秦、晉、豫交界處三角地帶,是山西的南大門。

平陸縣北靠中條山與運城盆地相依,南臨黃河與河南省三門峽市相望,東接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與河南省洛陽市、鄭州市為鄰,西與芮城縣為邦。

平陸交通便利,四通八達。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傅說、百里奚等名人軼事流芳百世,“伯樂相馬”“脣亡齒寒”等歷史典故膾炙人口,古鹽道、地窨院、黃河槽運、棗園壁畫等文物勝蹟輝映史冊,具有熠熠生輝的文化優勢。

風景名勝

茅津渡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平陸縣隸屬山西省運城市,地處秦、晉、豫交界處三角地帶,是山西的南大門。

平陸縣北靠中條山與運城盆地相依,南臨黃河與河南省三門峽市相望,東接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與河南省洛陽市、鄭州市為鄰,西與芮城縣為邦。

平陸交通便利,四通八達。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傅說、百里奚等名人軼事流芳百世,“伯樂相馬”“脣亡齒寒”等歷史典故膾炙人口,古鹽道、地窨院、黃河槽運、棗園壁畫等文物勝蹟輝映史冊,具有熠熠生輝的文化優勢。

風景名勝

茅津渡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茅津渡位於平陸縣城南茅津村,南岸為三門峽市湖濱區會興鎮。歷史上曾名陝津渡、茅城渡、會興渡,因古代茅族居此而得名,茅津渡地形險要,歷史悠久,是溝通晉豫兩省的交通要津,也是萬里黃河上的一個極為重要的渡口,與風陵渡、大禹渡並稱為黃河三大古渡,有“鐵碼頭”之稱。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平陸縣隸屬山西省運城市,地處秦、晉、豫交界處三角地帶,是山西的南大門。

平陸縣北靠中條山與運城盆地相依,南臨黃河與河南省三門峽市相望,東接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與河南省洛陽市、鄭州市為鄰,西與芮城縣為邦。

平陸交通便利,四通八達。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傅說、百里奚等名人軼事流芳百世,“伯樂相馬”“脣亡齒寒”等歷史典故膾炙人口,古鹽道、地窨院、黃河槽運、棗園壁畫等文物勝蹟輝映史冊,具有熠熠生輝的文化優勢。

風景名勝

茅津渡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茅津渡位於平陸縣城南茅津村,南岸為三門峽市湖濱區會興鎮。歷史上曾名陝津渡、茅城渡、會興渡,因古代茅族居此而得名,茅津渡地形險要,歷史悠久,是溝通晉豫兩省的交通要津,也是萬里黃河上的一個極為重要的渡口,與風陵渡、大禹渡並稱為黃河三大古渡,有“鐵碼頭”之稱。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據《平陸縣誌》載:“茅津地當水陸要衝,晉豫兩省通衢,冠蓋之絡繹,商旅之輻輳,三晉運鹽尤為孔道。”

據載,茅津在春秋戰國時,已形成渡口,且是兵家必爭之地。晉獻公假道於虞,伐滅虢國,即由茅津渡河。秦穆公伐鄭,晉出奇兵從茅津渡河,以逸待勞,敗秦軍於崤山。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平陸縣隸屬山西省運城市,地處秦、晉、豫交界處三角地帶,是山西的南大門。

平陸縣北靠中條山與運城盆地相依,南臨黃河與河南省三門峽市相望,東接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與河南省洛陽市、鄭州市為鄰,西與芮城縣為邦。

平陸交通便利,四通八達。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傅說、百里奚等名人軼事流芳百世,“伯樂相馬”“脣亡齒寒”等歷史典故膾炙人口,古鹽道、地窨院、黃河槽運、棗園壁畫等文物勝蹟輝映史冊,具有熠熠生輝的文化優勢。

風景名勝

茅津渡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茅津渡位於平陸縣城南茅津村,南岸為三門峽市湖濱區會興鎮。歷史上曾名陝津渡、茅城渡、會興渡,因古代茅族居此而得名,茅津渡地形險要,歷史悠久,是溝通晉豫兩省的交通要津,也是萬里黃河上的一個極為重要的渡口,與風陵渡、大禹渡並稱為黃河三大古渡,有“鐵碼頭”之稱。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據《平陸縣誌》載:“茅津地當水陸要衝,晉豫兩省通衢,冠蓋之絡繹,商旅之輻輳,三晉運鹽尤為孔道。”

據載,茅津在春秋戰國時,已形成渡口,且是兵家必爭之地。晉獻公假道於虞,伐滅虢國,即由茅津渡河。秦穆公伐鄭,晉出奇兵從茅津渡河,以逸待勞,敗秦軍於崤山。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三門峽黃河公路大橋建成後,茅律渡車少人稀。茅津渡風景秀麗,仲夏到秋末時,日落方向與河道走向近乎平行,晚霞紅似火,水天共一色,形成“茅津晚霞”迷人景色,令人流連忘返。

黃河古棧道

黃河古棧道位於三門峽大壩下游北岸緊靠黃河的陡壁懸崖上,共有兩條。一條離河面較高,一條離河面較低,都是緊挨著石壁的衝擊處開鑿的。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平陸縣隸屬山西省運城市,地處秦、晉、豫交界處三角地帶,是山西的南大門。

平陸縣北靠中條山與運城盆地相依,南臨黃河與河南省三門峽市相望,東接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與河南省洛陽市、鄭州市為鄰,西與芮城縣為邦。

平陸交通便利,四通八達。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傅說、百里奚等名人軼事流芳百世,“伯樂相馬”“脣亡齒寒”等歷史典故膾炙人口,古鹽道、地窨院、黃河槽運、棗園壁畫等文物勝蹟輝映史冊,具有熠熠生輝的文化優勢。

風景名勝

茅津渡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茅津渡位於平陸縣城南茅津村,南岸為三門峽市湖濱區會興鎮。歷史上曾名陝津渡、茅城渡、會興渡,因古代茅族居此而得名,茅津渡地形險要,歷史悠久,是溝通晉豫兩省的交通要津,也是萬里黃河上的一個極為重要的渡口,與風陵渡、大禹渡並稱為黃河三大古渡,有“鐵碼頭”之稱。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據《平陸縣誌》載:“茅津地當水陸要衝,晉豫兩省通衢,冠蓋之絡繹,商旅之輻輳,三晉運鹽尤為孔道。”

據載,茅津在春秋戰國時,已形成渡口,且是兵家必爭之地。晉獻公假道於虞,伐滅虢國,即由茅津渡河。秦穆公伐鄭,晉出奇兵從茅津渡河,以逸待勞,敗秦軍於崤山。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三門峽黃河公路大橋建成後,茅律渡車少人稀。茅津渡風景秀麗,仲夏到秋末時,日落方向與河道走向近乎平行,晚霞紅似火,水天共一色,形成“茅津晚霞”迷人景色,令人流連忘返。

黃河古棧道

黃河古棧道位於三門峽大壩下游北岸緊靠黃河的陡壁懸崖上,共有兩條。一條離河面較高,一條離河面較低,都是緊挨著石壁的衝擊處開鑿的。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我國唐代以前多建都關中,為保證首都長安及西北戊軍的糧草供應,每年都要經黃河向關中送去大量的糧食,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黃河漕運。但作為黃河漕運必經之路的三門峽,水勢險惡,來往船隻,十之有八要被河水吞沒。“鬼門幽幽深百篙,人門逼窄愈兩牢,舟人叫渡口流血,性命咫尺輕鴻毛”。

從西漢開始,每年枯水季節,都要徵調大批人力物力對這一段黃河進行疏通,並修鑿棧道。就是在黃河兩岸的峭壁懸崖上鑿出一條狹窄的石路,路斷處鑿上一排深深的四方洞,塞上木樁搭成棧道,供船伕們在上面拉縴上溯。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平陸縣隸屬山西省運城市,地處秦、晉、豫交界處三角地帶,是山西的南大門。

平陸縣北靠中條山與運城盆地相依,南臨黃河與河南省三門峽市相望,東接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與河南省洛陽市、鄭州市為鄰,西與芮城縣為邦。

平陸交通便利,四通八達。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傅說、百里奚等名人軼事流芳百世,“伯樂相馬”“脣亡齒寒”等歷史典故膾炙人口,古鹽道、地窨院、黃河槽運、棗園壁畫等文物勝蹟輝映史冊,具有熠熠生輝的文化優勢。

風景名勝

茅津渡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茅津渡位於平陸縣城南茅津村,南岸為三門峽市湖濱區會興鎮。歷史上曾名陝津渡、茅城渡、會興渡,因古代茅族居此而得名,茅津渡地形險要,歷史悠久,是溝通晉豫兩省的交通要津,也是萬里黃河上的一個極為重要的渡口,與風陵渡、大禹渡並稱為黃河三大古渡,有“鐵碼頭”之稱。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據《平陸縣誌》載:“茅津地當水陸要衝,晉豫兩省通衢,冠蓋之絡繹,商旅之輻輳,三晉運鹽尤為孔道。”

據載,茅津在春秋戰國時,已形成渡口,且是兵家必爭之地。晉獻公假道於虞,伐滅虢國,即由茅津渡河。秦穆公伐鄭,晉出奇兵從茅津渡河,以逸待勞,敗秦軍於崤山。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三門峽黃河公路大橋建成後,茅律渡車少人稀。茅津渡風景秀麗,仲夏到秋末時,日落方向與河道走向近乎平行,晚霞紅似火,水天共一色,形成“茅津晚霞”迷人景色,令人流連忘返。

黃河古棧道

黃河古棧道位於三門峽大壩下游北岸緊靠黃河的陡壁懸崖上,共有兩條。一條離河面較高,一條離河面較低,都是緊挨著石壁的衝擊處開鑿的。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我國唐代以前多建都關中,為保證首都長安及西北戊軍的糧草供應,每年都要經黃河向關中送去大量的糧食,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黃河漕運。但作為黃河漕運必經之路的三門峽,水勢險惡,來往船隻,十之有八要被河水吞沒。“鬼門幽幽深百篙,人門逼窄愈兩牢,舟人叫渡口流血,性命咫尺輕鴻毛”。

從西漢開始,每年枯水季節,都要徵調大批人力物力對這一段黃河進行疏通,並修鑿棧道。就是在黃河兩岸的峭壁懸崖上鑿出一條狹窄的石路,路斷處鑿上一排深深的四方洞,塞上木樁搭成棧道,供船伕們在上面拉縴上溯。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登上古棧道,還會發現開鑿在棧道壁上的一個挨一個的四方洞和牛鼻形穿孔。棧道的開鑿時間已無法考究,現存最早的石刻是東漢桓帝和平元年(公元50年)。但這方石刻是刻在重修後的棧道上的,可見棧道的開鑿時間還要更早一些。棧道上還有魏、隋、唐、宋、明、清的石刻。

黃河棧道遺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三灣溼地(大天鵝景區)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平陸縣隸屬山西省運城市,地處秦、晉、豫交界處三角地帶,是山西的南大門。

平陸縣北靠中條山與運城盆地相依,南臨黃河與河南省三門峽市相望,東接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與河南省洛陽市、鄭州市為鄰,西與芮城縣為邦。

平陸交通便利,四通八達。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傅說、百里奚等名人軼事流芳百世,“伯樂相馬”“脣亡齒寒”等歷史典故膾炙人口,古鹽道、地窨院、黃河槽運、棗園壁畫等文物勝蹟輝映史冊,具有熠熠生輝的文化優勢。

風景名勝

茅津渡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茅津渡位於平陸縣城南茅津村,南岸為三門峽市湖濱區會興鎮。歷史上曾名陝津渡、茅城渡、會興渡,因古代茅族居此而得名,茅津渡地形險要,歷史悠久,是溝通晉豫兩省的交通要津,也是萬里黃河上的一個極為重要的渡口,與風陵渡、大禹渡並稱為黃河三大古渡,有“鐵碼頭”之稱。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據《平陸縣誌》載:“茅津地當水陸要衝,晉豫兩省通衢,冠蓋之絡繹,商旅之輻輳,三晉運鹽尤為孔道。”

據載,茅津在春秋戰國時,已形成渡口,且是兵家必爭之地。晉獻公假道於虞,伐滅虢國,即由茅津渡河。秦穆公伐鄭,晉出奇兵從茅津渡河,以逸待勞,敗秦軍於崤山。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三門峽黃河公路大橋建成後,茅律渡車少人稀。茅津渡風景秀麗,仲夏到秋末時,日落方向與河道走向近乎平行,晚霞紅似火,水天共一色,形成“茅津晚霞”迷人景色,令人流連忘返。

黃河古棧道

黃河古棧道位於三門峽大壩下游北岸緊靠黃河的陡壁懸崖上,共有兩條。一條離河面較高,一條離河面較低,都是緊挨著石壁的衝擊處開鑿的。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我國唐代以前多建都關中,為保證首都長安及西北戊軍的糧草供應,每年都要經黃河向關中送去大量的糧食,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黃河漕運。但作為黃河漕運必經之路的三門峽,水勢險惡,來往船隻,十之有八要被河水吞沒。“鬼門幽幽深百篙,人門逼窄愈兩牢,舟人叫渡口流血,性命咫尺輕鴻毛”。

從西漢開始,每年枯水季節,都要徵調大批人力物力對這一段黃河進行疏通,並修鑿棧道。就是在黃河兩岸的峭壁懸崖上鑿出一條狹窄的石路,路斷處鑿上一排深深的四方洞,塞上木樁搭成棧道,供船伕們在上面拉縴上溯。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登上古棧道,還會發現開鑿在棧道壁上的一個挨一個的四方洞和牛鼻形穿孔。棧道的開鑿時間已無法考究,現存最早的石刻是東漢桓帝和平元年(公元50年)。但這方石刻是刻在重修後的棧道上的,可見棧道的開鑿時間還要更早一些。棧道上還有魏、隋、唐、宋、明、清的石刻。

黃河棧道遺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三灣溼地(大天鵝景區)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陸三灣大天鵝景區位於山西平陸黃河溼地,處於山西、河南兩省交界處。屬於三門峽黃河庫區內,植被豐富,氣候溫和,依託平陸黃河溼地而建。近年來,隨著生態環境不斷改善,每年到此越冬的大天鵝數量已經超過一萬隻。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平陸縣隸屬山西省運城市,地處秦、晉、豫交界處三角地帶,是山西的南大門。

平陸縣北靠中條山與運城盆地相依,南臨黃河與河南省三門峽市相望,東接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與河南省洛陽市、鄭州市為鄰,西與芮城縣為邦。

平陸交通便利,四通八達。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傅說、百里奚等名人軼事流芳百世,“伯樂相馬”“脣亡齒寒”等歷史典故膾炙人口,古鹽道、地窨院、黃河槽運、棗園壁畫等文物勝蹟輝映史冊,具有熠熠生輝的文化優勢。

風景名勝

茅津渡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茅津渡位於平陸縣城南茅津村,南岸為三門峽市湖濱區會興鎮。歷史上曾名陝津渡、茅城渡、會興渡,因古代茅族居此而得名,茅津渡地形險要,歷史悠久,是溝通晉豫兩省的交通要津,也是萬里黃河上的一個極為重要的渡口,與風陵渡、大禹渡並稱為黃河三大古渡,有“鐵碼頭”之稱。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據《平陸縣誌》載:“茅津地當水陸要衝,晉豫兩省通衢,冠蓋之絡繹,商旅之輻輳,三晉運鹽尤為孔道。”

據載,茅津在春秋戰國時,已形成渡口,且是兵家必爭之地。晉獻公假道於虞,伐滅虢國,即由茅津渡河。秦穆公伐鄭,晉出奇兵從茅津渡河,以逸待勞,敗秦軍於崤山。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三門峽黃河公路大橋建成後,茅律渡車少人稀。茅津渡風景秀麗,仲夏到秋末時,日落方向與河道走向近乎平行,晚霞紅似火,水天共一色,形成“茅津晚霞”迷人景色,令人流連忘返。

黃河古棧道

黃河古棧道位於三門峽大壩下游北岸緊靠黃河的陡壁懸崖上,共有兩條。一條離河面較高,一條離河面較低,都是緊挨著石壁的衝擊處開鑿的。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我國唐代以前多建都關中,為保證首都長安及西北戊軍的糧草供應,每年都要經黃河向關中送去大量的糧食,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黃河漕運。但作為黃河漕運必經之路的三門峽,水勢險惡,來往船隻,十之有八要被河水吞沒。“鬼門幽幽深百篙,人門逼窄愈兩牢,舟人叫渡口流血,性命咫尺輕鴻毛”。

從西漢開始,每年枯水季節,都要徵調大批人力物力對這一段黃河進行疏通,並修鑿棧道。就是在黃河兩岸的峭壁懸崖上鑿出一條狹窄的石路,路斷處鑿上一排深深的四方洞,塞上木樁搭成棧道,供船伕們在上面拉縴上溯。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登上古棧道,還會發現開鑿在棧道壁上的一個挨一個的四方洞和牛鼻形穿孔。棧道的開鑿時間已無法考究,現存最早的石刻是東漢桓帝和平元年(公元50年)。但這方石刻是刻在重修後的棧道上的,可見棧道的開鑿時間還要更早一些。棧道上還有魏、隋、唐、宋、明、清的石刻。

黃河棧道遺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三灣溼地(大天鵝景區)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陸三灣大天鵝景區位於山西平陸黃河溼地,處於山西、河南兩省交界處。屬於三門峽黃河庫區內,植被豐富,氣候溫和,依託平陸黃河溼地而建。近年來,隨著生態環境不斷改善,每年到此越冬的大天鵝數量已經超過一萬隻。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大天鵝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作為國家重要溼地的天鵝湖景區是大天鵝的主要越冬地。每年的11月底至12月初,大天鵝成群結隊從繁殖地陸續遷徙到這裡越冬。

虞國古城遺址

虞國古城遺址位於山西省運城市平陸縣張店鎮古城村及四周,據清乾隆版《平陸縣誌》記載:該城為春秋時晉獻公所滅的古虞國都城。遺址南北長2.5公里,東西寬2公里,現殘存城外郭南牆300餘米,牆基寬15—20米,夯層厚6—8釐米。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平陸縣隸屬山西省運城市,地處秦、晉、豫交界處三角地帶,是山西的南大門。

平陸縣北靠中條山與運城盆地相依,南臨黃河與河南省三門峽市相望,東接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與河南省洛陽市、鄭州市為鄰,西與芮城縣為邦。

平陸交通便利,四通八達。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傅說、百里奚等名人軼事流芳百世,“伯樂相馬”“脣亡齒寒”等歷史典故膾炙人口,古鹽道、地窨院、黃河槽運、棗園壁畫等文物勝蹟輝映史冊,具有熠熠生輝的文化優勢。

風景名勝

茅津渡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茅津渡位於平陸縣城南茅津村,南岸為三門峽市湖濱區會興鎮。歷史上曾名陝津渡、茅城渡、會興渡,因古代茅族居此而得名,茅津渡地形險要,歷史悠久,是溝通晉豫兩省的交通要津,也是萬里黃河上的一個極為重要的渡口,與風陵渡、大禹渡並稱為黃河三大古渡,有“鐵碼頭”之稱。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據《平陸縣誌》載:“茅津地當水陸要衝,晉豫兩省通衢,冠蓋之絡繹,商旅之輻輳,三晉運鹽尤為孔道。”

據載,茅津在春秋戰國時,已形成渡口,且是兵家必爭之地。晉獻公假道於虞,伐滅虢國,即由茅津渡河。秦穆公伐鄭,晉出奇兵從茅津渡河,以逸待勞,敗秦軍於崤山。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三門峽黃河公路大橋建成後,茅律渡車少人稀。茅津渡風景秀麗,仲夏到秋末時,日落方向與河道走向近乎平行,晚霞紅似火,水天共一色,形成“茅津晚霞”迷人景色,令人流連忘返。

黃河古棧道

黃河古棧道位於三門峽大壩下游北岸緊靠黃河的陡壁懸崖上,共有兩條。一條離河面較高,一條離河面較低,都是緊挨著石壁的衝擊處開鑿的。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我國唐代以前多建都關中,為保證首都長安及西北戊軍的糧草供應,每年都要經黃河向關中送去大量的糧食,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黃河漕運。但作為黃河漕運必經之路的三門峽,水勢險惡,來往船隻,十之有八要被河水吞沒。“鬼門幽幽深百篙,人門逼窄愈兩牢,舟人叫渡口流血,性命咫尺輕鴻毛”。

從西漢開始,每年枯水季節,都要徵調大批人力物力對這一段黃河進行疏通,並修鑿棧道。就是在黃河兩岸的峭壁懸崖上鑿出一條狹窄的石路,路斷處鑿上一排深深的四方洞,塞上木樁搭成棧道,供船伕們在上面拉縴上溯。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登上古棧道,還會發現開鑿在棧道壁上的一個挨一個的四方洞和牛鼻形穿孔。棧道的開鑿時間已無法考究,現存最早的石刻是東漢桓帝和平元年(公元50年)。但這方石刻是刻在重修後的棧道上的,可見棧道的開鑿時間還要更早一些。棧道上還有魏、隋、唐、宋、明、清的石刻。

黃河棧道遺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三灣溼地(大天鵝景區)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陸三灣大天鵝景區位於山西平陸黃河溼地,處於山西、河南兩省交界處。屬於三門峽黃河庫區內,植被豐富,氣候溫和,依託平陸黃河溼地而建。近年來,隨著生態環境不斷改善,每年到此越冬的大天鵝數量已經超過一萬隻。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大天鵝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作為國家重要溼地的天鵝湖景區是大天鵝的主要越冬地。每年的11月底至12月初,大天鵝成群結隊從繁殖地陸續遷徙到這裡越冬。

虞國古城遺址

虞國古城遺址位於山西省運城市平陸縣張店鎮古城村及四周,據清乾隆版《平陸縣誌》記載:該城為春秋時晉獻公所滅的古虞國都城。遺址南北長2.5公里,東西寬2公里,現殘存城外郭南牆300餘米,牆基寬15—20米,夯層厚6—8釐米。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虞國夾在虢國和晉國之間,南面十幾公里處就是著名古渡茅津渡,扼守在晉國通往中原的主要通道上,在地緣政治上,劣勢盡顯,留下“假虞伐虢”“脣亡齒寒”兩個引人深思的成語。虞國古城遺址對於研究虞國以及其它各國在攻伐不絕的春秋年代興衰存亡的歷史具有重要意義。

傅相祠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平陸縣隸屬山西省運城市,地處秦、晉、豫交界處三角地帶,是山西的南大門。

平陸縣北靠中條山與運城盆地相依,南臨黃河與河南省三門峽市相望,東接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與河南省洛陽市、鄭州市為鄰,西與芮城縣為邦。

平陸交通便利,四通八達。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傅說、百里奚等名人軼事流芳百世,“伯樂相馬”“脣亡齒寒”等歷史典故膾炙人口,古鹽道、地窨院、黃河槽運、棗園壁畫等文物勝蹟輝映史冊,具有熠熠生輝的文化優勢。

風景名勝

茅津渡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茅津渡位於平陸縣城南茅津村,南岸為三門峽市湖濱區會興鎮。歷史上曾名陝津渡、茅城渡、會興渡,因古代茅族居此而得名,茅津渡地形險要,歷史悠久,是溝通晉豫兩省的交通要津,也是萬里黃河上的一個極為重要的渡口,與風陵渡、大禹渡並稱為黃河三大古渡,有“鐵碼頭”之稱。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據《平陸縣誌》載:“茅津地當水陸要衝,晉豫兩省通衢,冠蓋之絡繹,商旅之輻輳,三晉運鹽尤為孔道。”

據載,茅津在春秋戰國時,已形成渡口,且是兵家必爭之地。晉獻公假道於虞,伐滅虢國,即由茅津渡河。秦穆公伐鄭,晉出奇兵從茅津渡河,以逸待勞,敗秦軍於崤山。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三門峽黃河公路大橋建成後,茅律渡車少人稀。茅津渡風景秀麗,仲夏到秋末時,日落方向與河道走向近乎平行,晚霞紅似火,水天共一色,形成“茅津晚霞”迷人景色,令人流連忘返。

黃河古棧道

黃河古棧道位於三門峽大壩下游北岸緊靠黃河的陡壁懸崖上,共有兩條。一條離河面較高,一條離河面較低,都是緊挨著石壁的衝擊處開鑿的。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我國唐代以前多建都關中,為保證首都長安及西北戊軍的糧草供應,每年都要經黃河向關中送去大量的糧食,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黃河漕運。但作為黃河漕運必經之路的三門峽,水勢險惡,來往船隻,十之有八要被河水吞沒。“鬼門幽幽深百篙,人門逼窄愈兩牢,舟人叫渡口流血,性命咫尺輕鴻毛”。

從西漢開始,每年枯水季節,都要徵調大批人力物力對這一段黃河進行疏通,並修鑿棧道。就是在黃河兩岸的峭壁懸崖上鑿出一條狹窄的石路,路斷處鑿上一排深深的四方洞,塞上木樁搭成棧道,供船伕們在上面拉縴上溯。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登上古棧道,還會發現開鑿在棧道壁上的一個挨一個的四方洞和牛鼻形穿孔。棧道的開鑿時間已無法考究,現存最早的石刻是東漢桓帝和平元年(公元50年)。但這方石刻是刻在重修後的棧道上的,可見棧道的開鑿時間還要更早一些。棧道上還有魏、隋、唐、宋、明、清的石刻。

黃河棧道遺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三灣溼地(大天鵝景區)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陸三灣大天鵝景區位於山西平陸黃河溼地,處於山西、河南兩省交界處。屬於三門峽黃河庫區內,植被豐富,氣候溫和,依託平陸黃河溼地而建。近年來,隨著生態環境不斷改善,每年到此越冬的大天鵝數量已經超過一萬隻。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大天鵝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作為國家重要溼地的天鵝湖景區是大天鵝的主要越冬地。每年的11月底至12月初,大天鵝成群結隊從繁殖地陸續遷徙到這裡越冬。

虞國古城遺址

虞國古城遺址位於山西省運城市平陸縣張店鎮古城村及四周,據清乾隆版《平陸縣誌》記載:該城為春秋時晉獻公所滅的古虞國都城。遺址南北長2.5公里,東西寬2公里,現殘存城外郭南牆300餘米,牆基寬15—20米,夯層厚6—8釐米。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虞國夾在虢國和晉國之間,南面十幾公里處就是著名古渡茅津渡,扼守在晉國通往中原的主要通道上,在地緣政治上,劣勢盡顯,留下“假虞伐虢”“脣亡齒寒”兩個引人深思的成語。虞國古城遺址對於研究虞國以及其它各國在攻伐不絕的春秋年代興衰存亡的歷史具有重要意義。

傅相祠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傅相祠位於山西省運城市平陸縣縣城東北傅巖山上,是為紀念商代命相傅說(讀yue)而建。平陸縣聖人澗鎮聖人澗村之傅巖,在唐大曆年間已建有傅相祠,(當地人俗稱聖人廟)。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平陸縣隸屬山西省運城市,地處秦、晉、豫交界處三角地帶,是山西的南大門。

平陸縣北靠中條山與運城盆地相依,南臨黃河與河南省三門峽市相望,東接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與河南省洛陽市、鄭州市為鄰,西與芮城縣為邦。

平陸交通便利,四通八達。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傅說、百里奚等名人軼事流芳百世,“伯樂相馬”“脣亡齒寒”等歷史典故膾炙人口,古鹽道、地窨院、黃河槽運、棗園壁畫等文物勝蹟輝映史冊,具有熠熠生輝的文化優勢。

風景名勝

茅津渡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茅津渡位於平陸縣城南茅津村,南岸為三門峽市湖濱區會興鎮。歷史上曾名陝津渡、茅城渡、會興渡,因古代茅族居此而得名,茅津渡地形險要,歷史悠久,是溝通晉豫兩省的交通要津,也是萬里黃河上的一個極為重要的渡口,與風陵渡、大禹渡並稱為黃河三大古渡,有“鐵碼頭”之稱。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據《平陸縣誌》載:“茅津地當水陸要衝,晉豫兩省通衢,冠蓋之絡繹,商旅之輻輳,三晉運鹽尤為孔道。”

據載,茅津在春秋戰國時,已形成渡口,且是兵家必爭之地。晉獻公假道於虞,伐滅虢國,即由茅津渡河。秦穆公伐鄭,晉出奇兵從茅津渡河,以逸待勞,敗秦軍於崤山。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三門峽黃河公路大橋建成後,茅律渡車少人稀。茅津渡風景秀麗,仲夏到秋末時,日落方向與河道走向近乎平行,晚霞紅似火,水天共一色,形成“茅津晚霞”迷人景色,令人流連忘返。

黃河古棧道

黃河古棧道位於三門峽大壩下游北岸緊靠黃河的陡壁懸崖上,共有兩條。一條離河面較高,一條離河面較低,都是緊挨著石壁的衝擊處開鑿的。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我國唐代以前多建都關中,為保證首都長安及西北戊軍的糧草供應,每年都要經黃河向關中送去大量的糧食,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黃河漕運。但作為黃河漕運必經之路的三門峽,水勢險惡,來往船隻,十之有八要被河水吞沒。“鬼門幽幽深百篙,人門逼窄愈兩牢,舟人叫渡口流血,性命咫尺輕鴻毛”。

從西漢開始,每年枯水季節,都要徵調大批人力物力對這一段黃河進行疏通,並修鑿棧道。就是在黃河兩岸的峭壁懸崖上鑿出一條狹窄的石路,路斷處鑿上一排深深的四方洞,塞上木樁搭成棧道,供船伕們在上面拉縴上溯。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登上古棧道,還會發現開鑿在棧道壁上的一個挨一個的四方洞和牛鼻形穿孔。棧道的開鑿時間已無法考究,現存最早的石刻是東漢桓帝和平元年(公元50年)。但這方石刻是刻在重修後的棧道上的,可見棧道的開鑿時間還要更早一些。棧道上還有魏、隋、唐、宋、明、清的石刻。

黃河棧道遺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三灣溼地(大天鵝景區)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陸三灣大天鵝景區位於山西平陸黃河溼地,處於山西、河南兩省交界處。屬於三門峽黃河庫區內,植被豐富,氣候溫和,依託平陸黃河溼地而建。近年來,隨著生態環境不斷改善,每年到此越冬的大天鵝數量已經超過一萬隻。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大天鵝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作為國家重要溼地的天鵝湖景區是大天鵝的主要越冬地。每年的11月底至12月初,大天鵝成群結隊從繁殖地陸續遷徙到這裡越冬。

虞國古城遺址

虞國古城遺址位於山西省運城市平陸縣張店鎮古城村及四周,據清乾隆版《平陸縣誌》記載:該城為春秋時晉獻公所滅的古虞國都城。遺址南北長2.5公里,東西寬2公里,現殘存城外郭南牆300餘米,牆基寬15—20米,夯層厚6—8釐米。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虞國夾在虢國和晉國之間,南面十幾公里處就是著名古渡茅津渡,扼守在晉國通往中原的主要通道上,在地緣政治上,劣勢盡顯,留下“假虞伐虢”“脣亡齒寒”兩個引人深思的成語。虞國古城遺址對於研究虞國以及其它各國在攻伐不絕的春秋年代興衰存亡的歷史具有重要意義。

傅相祠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傅相祠位於山西省運城市平陸縣縣城東北傅巖山上,是為紀念商代命相傅說(讀yue)而建。平陸縣聖人澗鎮聖人澗村之傅巖,在唐大曆年間已建有傅相祠,(當地人俗稱聖人廟)。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據清康照《平陸縣誌》記,祠內有主殿、配殿、碑臺、戲樓、磚塔等建築,亭臺樓閣、斗拱飛簷、傅巖屏影、澗水環繞,平陸古八景之一的“傅巖霽雪”就在這裡。

棗園漢墓群

1959年,山西省文管會在平陸縣張店鎮棗園村南的漢代墓區發掘了一座磚室墓,其內壁畫曾在國內史學界引起了很大轟動。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平陸縣隸屬山西省運城市,地處秦、晉、豫交界處三角地帶,是山西的南大門。

平陸縣北靠中條山與運城盆地相依,南臨黃河與河南省三門峽市相望,東接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與河南省洛陽市、鄭州市為鄰,西與芮城縣為邦。

平陸交通便利,四通八達。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傅說、百里奚等名人軼事流芳百世,“伯樂相馬”“脣亡齒寒”等歷史典故膾炙人口,古鹽道、地窨院、黃河槽運、棗園壁畫等文物勝蹟輝映史冊,具有熠熠生輝的文化優勢。

風景名勝

茅津渡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茅津渡位於平陸縣城南茅津村,南岸為三門峽市湖濱區會興鎮。歷史上曾名陝津渡、茅城渡、會興渡,因古代茅族居此而得名,茅津渡地形險要,歷史悠久,是溝通晉豫兩省的交通要津,也是萬里黃河上的一個極為重要的渡口,與風陵渡、大禹渡並稱為黃河三大古渡,有“鐵碼頭”之稱。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據《平陸縣誌》載:“茅津地當水陸要衝,晉豫兩省通衢,冠蓋之絡繹,商旅之輻輳,三晉運鹽尤為孔道。”

據載,茅津在春秋戰國時,已形成渡口,且是兵家必爭之地。晉獻公假道於虞,伐滅虢國,即由茅津渡河。秦穆公伐鄭,晉出奇兵從茅津渡河,以逸待勞,敗秦軍於崤山。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三門峽黃河公路大橋建成後,茅律渡車少人稀。茅津渡風景秀麗,仲夏到秋末時,日落方向與河道走向近乎平行,晚霞紅似火,水天共一色,形成“茅津晚霞”迷人景色,令人流連忘返。

黃河古棧道

黃河古棧道位於三門峽大壩下游北岸緊靠黃河的陡壁懸崖上,共有兩條。一條離河面較高,一條離河面較低,都是緊挨著石壁的衝擊處開鑿的。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我國唐代以前多建都關中,為保證首都長安及西北戊軍的糧草供應,每年都要經黃河向關中送去大量的糧食,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黃河漕運。但作為黃河漕運必經之路的三門峽,水勢險惡,來往船隻,十之有八要被河水吞沒。“鬼門幽幽深百篙,人門逼窄愈兩牢,舟人叫渡口流血,性命咫尺輕鴻毛”。

從西漢開始,每年枯水季節,都要徵調大批人力物力對這一段黃河進行疏通,並修鑿棧道。就是在黃河兩岸的峭壁懸崖上鑿出一條狹窄的石路,路斷處鑿上一排深深的四方洞,塞上木樁搭成棧道,供船伕們在上面拉縴上溯。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登上古棧道,還會發現開鑿在棧道壁上的一個挨一個的四方洞和牛鼻形穿孔。棧道的開鑿時間已無法考究,現存最早的石刻是東漢桓帝和平元年(公元50年)。但這方石刻是刻在重修後的棧道上的,可見棧道的開鑿時間還要更早一些。棧道上還有魏、隋、唐、宋、明、清的石刻。

黃河棧道遺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三灣溼地(大天鵝景區)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陸三灣大天鵝景區位於山西平陸黃河溼地,處於山西、河南兩省交界處。屬於三門峽黃河庫區內,植被豐富,氣候溫和,依託平陸黃河溼地而建。近年來,隨著生態環境不斷改善,每年到此越冬的大天鵝數量已經超過一萬隻。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大天鵝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作為國家重要溼地的天鵝湖景區是大天鵝的主要越冬地。每年的11月底至12月初,大天鵝成群結隊從繁殖地陸續遷徙到這裡越冬。

虞國古城遺址

虞國古城遺址位於山西省運城市平陸縣張店鎮古城村及四周,據清乾隆版《平陸縣誌》記載:該城為春秋時晉獻公所滅的古虞國都城。遺址南北長2.5公里,東西寬2公里,現殘存城外郭南牆300餘米,牆基寬15—20米,夯層厚6—8釐米。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虞國夾在虢國和晉國之間,南面十幾公里處就是著名古渡茅津渡,扼守在晉國通往中原的主要通道上,在地緣政治上,劣勢盡顯,留下“假虞伐虢”“脣亡齒寒”兩個引人深思的成語。虞國古城遺址對於研究虞國以及其它各國在攻伐不絕的春秋年代興衰存亡的歷史具有重要意義。

傅相祠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傅相祠位於山西省運城市平陸縣縣城東北傅巖山上,是為紀念商代命相傅說(讀yue)而建。平陸縣聖人澗鎮聖人澗村之傅巖,在唐大曆年間已建有傅相祠,(當地人俗稱聖人廟)。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據清康照《平陸縣誌》記,祠內有主殿、配殿、碑臺、戲樓、磚塔等建築,亭臺樓閣、斗拱飛簷、傅巖屏影、澗水環繞,平陸古八景之一的“傅巖霽雪”就在這裡。

棗園漢墓群

1959年,山西省文管會在平陸縣張店鎮棗園村南的漢代墓區發掘了一座磚室墓,其內壁畫曾在國內史學界引起了很大轟動。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該墓為漢代墓葬,磚室券頂,平面呈方形,東西長4.56米,南北寬2.25米,高2.1米,由1個主室和1個耳室組成。主室內滿繪壁畫,分天空和人間兩大部分。天空的景象繪於券頂上,有青龍、白虎、玄武諸動物形象,其間遊雲流蕩,並有星辰百餘顆。券頂上另繪有日、月及其他圖案。

棗園漢墓群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文化名人

傅說,約生於公元前1350年,卒時間不詳。奴隸出身,很有學問和才幹。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平陸縣隸屬山西省運城市,地處秦、晉、豫交界處三角地帶,是山西的南大門。

平陸縣北靠中條山與運城盆地相依,南臨黃河與河南省三門峽市相望,東接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與河南省洛陽市、鄭州市為鄰,西與芮城縣為邦。

平陸交通便利,四通八達。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傅說、百里奚等名人軼事流芳百世,“伯樂相馬”“脣亡齒寒”等歷史典故膾炙人口,古鹽道、地窨院、黃河槽運、棗園壁畫等文物勝蹟輝映史冊,具有熠熠生輝的文化優勢。

風景名勝

茅津渡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茅津渡位於平陸縣城南茅津村,南岸為三門峽市湖濱區會興鎮。歷史上曾名陝津渡、茅城渡、會興渡,因古代茅族居此而得名,茅津渡地形險要,歷史悠久,是溝通晉豫兩省的交通要津,也是萬里黃河上的一個極為重要的渡口,與風陵渡、大禹渡並稱為黃河三大古渡,有“鐵碼頭”之稱。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據《平陸縣誌》載:“茅津地當水陸要衝,晉豫兩省通衢,冠蓋之絡繹,商旅之輻輳,三晉運鹽尤為孔道。”

據載,茅津在春秋戰國時,已形成渡口,且是兵家必爭之地。晉獻公假道於虞,伐滅虢國,即由茅津渡河。秦穆公伐鄭,晉出奇兵從茅津渡河,以逸待勞,敗秦軍於崤山。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三門峽黃河公路大橋建成後,茅律渡車少人稀。茅津渡風景秀麗,仲夏到秋末時,日落方向與河道走向近乎平行,晚霞紅似火,水天共一色,形成“茅津晚霞”迷人景色,令人流連忘返。

黃河古棧道

黃河古棧道位於三門峽大壩下游北岸緊靠黃河的陡壁懸崖上,共有兩條。一條離河面較高,一條離河面較低,都是緊挨著石壁的衝擊處開鑿的。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我國唐代以前多建都關中,為保證首都長安及西北戊軍的糧草供應,每年都要經黃河向關中送去大量的糧食,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黃河漕運。但作為黃河漕運必經之路的三門峽,水勢險惡,來往船隻,十之有八要被河水吞沒。“鬼門幽幽深百篙,人門逼窄愈兩牢,舟人叫渡口流血,性命咫尺輕鴻毛”。

從西漢開始,每年枯水季節,都要徵調大批人力物力對這一段黃河進行疏通,並修鑿棧道。就是在黃河兩岸的峭壁懸崖上鑿出一條狹窄的石路,路斷處鑿上一排深深的四方洞,塞上木樁搭成棧道,供船伕們在上面拉縴上溯。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登上古棧道,還會發現開鑿在棧道壁上的一個挨一個的四方洞和牛鼻形穿孔。棧道的開鑿時間已無法考究,現存最早的石刻是東漢桓帝和平元年(公元50年)。但這方石刻是刻在重修後的棧道上的,可見棧道的開鑿時間還要更早一些。棧道上還有魏、隋、唐、宋、明、清的石刻。

黃河棧道遺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三灣溼地(大天鵝景區)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陸三灣大天鵝景區位於山西平陸黃河溼地,處於山西、河南兩省交界處。屬於三門峽黃河庫區內,植被豐富,氣候溫和,依託平陸黃河溼地而建。近年來,隨著生態環境不斷改善,每年到此越冬的大天鵝數量已經超過一萬隻。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大天鵝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作為國家重要溼地的天鵝湖景區是大天鵝的主要越冬地。每年的11月底至12月初,大天鵝成群結隊從繁殖地陸續遷徙到這裡越冬。

虞國古城遺址

虞國古城遺址位於山西省運城市平陸縣張店鎮古城村及四周,據清乾隆版《平陸縣誌》記載:該城為春秋時晉獻公所滅的古虞國都城。遺址南北長2.5公里,東西寬2公里,現殘存城外郭南牆300餘米,牆基寬15—20米,夯層厚6—8釐米。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虞國夾在虢國和晉國之間,南面十幾公里處就是著名古渡茅津渡,扼守在晉國通往中原的主要通道上,在地緣政治上,劣勢盡顯,留下“假虞伐虢”“脣亡齒寒”兩個引人深思的成語。虞國古城遺址對於研究虞國以及其它各國在攻伐不絕的春秋年代興衰存亡的歷史具有重要意義。

傅相祠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傅相祠位於山西省運城市平陸縣縣城東北傅巖山上,是為紀念商代命相傅說(讀yue)而建。平陸縣聖人澗鎮聖人澗村之傅巖,在唐大曆年間已建有傅相祠,(當地人俗稱聖人廟)。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據清康照《平陸縣誌》記,祠內有主殿、配殿、碑臺、戲樓、磚塔等建築,亭臺樓閣、斗拱飛簷、傅巖屏影、澗水環繞,平陸古八景之一的“傅巖霽雪”就在這裡。

棗園漢墓群

1959年,山西省文管會在平陸縣張店鎮棗園村南的漢代墓區發掘了一座磚室墓,其內壁畫曾在國內史學界引起了很大轟動。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該墓為漢代墓葬,磚室券頂,平面呈方形,東西長4.56米,南北寬2.25米,高2.1米,由1個主室和1個耳室組成。主室內滿繪壁畫,分天空和人間兩大部分。天空的景象繪於券頂上,有青龍、白虎、玄武諸動物形象,其間遊雲流蕩,並有星辰百餘顆。券頂上另繪有日、月及其他圖案。

棗園漢墓群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文化名人

傅說,約生於公元前1350年,卒時間不詳。奴隸出身,很有學問和才幹。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商王武丁早年曾生活在民間,與奴隸一起勞動時結識了傅說,對傅說的才學十分敬佩。武丁即位後,有意請傅說來輔助他,卻又擔心傅說是個奴隸,授以高官必遭貴族大臣的反對。就藉口先帝服喪而在三年中不說一句話,只通過文字與大臣保持聯繫,後又藉口夢見祖先商湯推薦給他一位賢人,還將他的面貌畫出來,讓百官傳閱,派專人去尋訪。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平陸縣隸屬山西省運城市,地處秦、晉、豫交界處三角地帶,是山西的南大門。

平陸縣北靠中條山與運城盆地相依,南臨黃河與河南省三門峽市相望,東接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與河南省洛陽市、鄭州市為鄰,西與芮城縣為邦。

平陸交通便利,四通八達。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傅說、百里奚等名人軼事流芳百世,“伯樂相馬”“脣亡齒寒”等歷史典故膾炙人口,古鹽道、地窨院、黃河槽運、棗園壁畫等文物勝蹟輝映史冊,具有熠熠生輝的文化優勢。

風景名勝

茅津渡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茅津渡位於平陸縣城南茅津村,南岸為三門峽市湖濱區會興鎮。歷史上曾名陝津渡、茅城渡、會興渡,因古代茅族居此而得名,茅津渡地形險要,歷史悠久,是溝通晉豫兩省的交通要津,也是萬里黃河上的一個極為重要的渡口,與風陵渡、大禹渡並稱為黃河三大古渡,有“鐵碼頭”之稱。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據《平陸縣誌》載:“茅津地當水陸要衝,晉豫兩省通衢,冠蓋之絡繹,商旅之輻輳,三晉運鹽尤為孔道。”

據載,茅津在春秋戰國時,已形成渡口,且是兵家必爭之地。晉獻公假道於虞,伐滅虢國,即由茅津渡河。秦穆公伐鄭,晉出奇兵從茅津渡河,以逸待勞,敗秦軍於崤山。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三門峽黃河公路大橋建成後,茅律渡車少人稀。茅津渡風景秀麗,仲夏到秋末時,日落方向與河道走向近乎平行,晚霞紅似火,水天共一色,形成“茅津晚霞”迷人景色,令人流連忘返。

黃河古棧道

黃河古棧道位於三門峽大壩下游北岸緊靠黃河的陡壁懸崖上,共有兩條。一條離河面較高,一條離河面較低,都是緊挨著石壁的衝擊處開鑿的。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我國唐代以前多建都關中,為保證首都長安及西北戊軍的糧草供應,每年都要經黃河向關中送去大量的糧食,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黃河漕運。但作為黃河漕運必經之路的三門峽,水勢險惡,來往船隻,十之有八要被河水吞沒。“鬼門幽幽深百篙,人門逼窄愈兩牢,舟人叫渡口流血,性命咫尺輕鴻毛”。

從西漢開始,每年枯水季節,都要徵調大批人力物力對這一段黃河進行疏通,並修鑿棧道。就是在黃河兩岸的峭壁懸崖上鑿出一條狹窄的石路,路斷處鑿上一排深深的四方洞,塞上木樁搭成棧道,供船伕們在上面拉縴上溯。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登上古棧道,還會發現開鑿在棧道壁上的一個挨一個的四方洞和牛鼻形穿孔。棧道的開鑿時間已無法考究,現存最早的石刻是東漢桓帝和平元年(公元50年)。但這方石刻是刻在重修後的棧道上的,可見棧道的開鑿時間還要更早一些。棧道上還有魏、隋、唐、宋、明、清的石刻。

黃河棧道遺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三灣溼地(大天鵝景區)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陸三灣大天鵝景區位於山西平陸黃河溼地,處於山西、河南兩省交界處。屬於三門峽黃河庫區內,植被豐富,氣候溫和,依託平陸黃河溼地而建。近年來,隨著生態環境不斷改善,每年到此越冬的大天鵝數量已經超過一萬隻。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大天鵝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作為國家重要溼地的天鵝湖景區是大天鵝的主要越冬地。每年的11月底至12月初,大天鵝成群結隊從繁殖地陸續遷徙到這裡越冬。

虞國古城遺址

虞國古城遺址位於山西省運城市平陸縣張店鎮古城村及四周,據清乾隆版《平陸縣誌》記載:該城為春秋時晉獻公所滅的古虞國都城。遺址南北長2.5公里,東西寬2公里,現殘存城外郭南牆300餘米,牆基寬15—20米,夯層厚6—8釐米。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虞國夾在虢國和晉國之間,南面十幾公里處就是著名古渡茅津渡,扼守在晉國通往中原的主要通道上,在地緣政治上,劣勢盡顯,留下“假虞伐虢”“脣亡齒寒”兩個引人深思的成語。虞國古城遺址對於研究虞國以及其它各國在攻伐不絕的春秋年代興衰存亡的歷史具有重要意義。

傅相祠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傅相祠位於山西省運城市平陸縣縣城東北傅巖山上,是為紀念商代命相傅說(讀yue)而建。平陸縣聖人澗鎮聖人澗村之傅巖,在唐大曆年間已建有傅相祠,(當地人俗稱聖人廟)。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據清康照《平陸縣誌》記,祠內有主殿、配殿、碑臺、戲樓、磚塔等建築,亭臺樓閣、斗拱飛簷、傅巖屏影、澗水環繞,平陸古八景之一的“傅巖霽雪”就在這裡。

棗園漢墓群

1959年,山西省文管會在平陸縣張店鎮棗園村南的漢代墓區發掘了一座磚室墓,其內壁畫曾在國內史學界引起了很大轟動。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該墓為漢代墓葬,磚室券頂,平面呈方形,東西長4.56米,南北寬2.25米,高2.1米,由1個主室和1個耳室組成。主室內滿繪壁畫,分天空和人間兩大部分。天空的景象繪於券頂上,有青龍、白虎、玄武諸動物形象,其間遊雲流蕩,並有星辰百餘顆。券頂上另繪有日、月及其他圖案。

棗園漢墓群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文化名人

傅說,約生於公元前1350年,卒時間不詳。奴隸出身,很有學問和才幹。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商王武丁早年曾生活在民間,與奴隸一起勞動時結識了傅說,對傅說的才學十分敬佩。武丁即位後,有意請傅說來輔助他,卻又擔心傅說是個奴隸,授以高官必遭貴族大臣的反對。就藉口先帝服喪而在三年中不說一句話,只通過文字與大臣保持聯繫,後又藉口夢見祖先商湯推薦給他一位賢人,還將他的面貌畫出來,讓百官傳閱,派專人去尋訪。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負責的官員們先在百官群吏中遍求而不得,就帶著圖像各地尋訪,在北海的傅巖(今山西省平陸縣北)發現了一個名叫傅說的奴隸,其相貌和圖像一模一樣,和其他奴隸挽連在一起,在築牆治水。他們連忙將傅說接回都城覆命。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平陸縣隸屬山西省運城市,地處秦、晉、豫交界處三角地帶,是山西的南大門。

平陸縣北靠中條山與運城盆地相依,南臨黃河與河南省三門峽市相望,東接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與河南省洛陽市、鄭州市為鄰,西與芮城縣為邦。

平陸交通便利,四通八達。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傅說、百里奚等名人軼事流芳百世,“伯樂相馬”“脣亡齒寒”等歷史典故膾炙人口,古鹽道、地窨院、黃河槽運、棗園壁畫等文物勝蹟輝映史冊,具有熠熠生輝的文化優勢。

風景名勝

茅津渡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茅津渡位於平陸縣城南茅津村,南岸為三門峽市湖濱區會興鎮。歷史上曾名陝津渡、茅城渡、會興渡,因古代茅族居此而得名,茅津渡地形險要,歷史悠久,是溝通晉豫兩省的交通要津,也是萬里黃河上的一個極為重要的渡口,與風陵渡、大禹渡並稱為黃河三大古渡,有“鐵碼頭”之稱。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據《平陸縣誌》載:“茅津地當水陸要衝,晉豫兩省通衢,冠蓋之絡繹,商旅之輻輳,三晉運鹽尤為孔道。”

據載,茅津在春秋戰國時,已形成渡口,且是兵家必爭之地。晉獻公假道於虞,伐滅虢國,即由茅津渡河。秦穆公伐鄭,晉出奇兵從茅津渡河,以逸待勞,敗秦軍於崤山。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三門峽黃河公路大橋建成後,茅律渡車少人稀。茅津渡風景秀麗,仲夏到秋末時,日落方向與河道走向近乎平行,晚霞紅似火,水天共一色,形成“茅津晚霞”迷人景色,令人流連忘返。

黃河古棧道

黃河古棧道位於三門峽大壩下游北岸緊靠黃河的陡壁懸崖上,共有兩條。一條離河面較高,一條離河面較低,都是緊挨著石壁的衝擊處開鑿的。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我國唐代以前多建都關中,為保證首都長安及西北戊軍的糧草供應,每年都要經黃河向關中送去大量的糧食,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黃河漕運。但作為黃河漕運必經之路的三門峽,水勢險惡,來往船隻,十之有八要被河水吞沒。“鬼門幽幽深百篙,人門逼窄愈兩牢,舟人叫渡口流血,性命咫尺輕鴻毛”。

從西漢開始,每年枯水季節,都要徵調大批人力物力對這一段黃河進行疏通,並修鑿棧道。就是在黃河兩岸的峭壁懸崖上鑿出一條狹窄的石路,路斷處鑿上一排深深的四方洞,塞上木樁搭成棧道,供船伕們在上面拉縴上溯。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登上古棧道,還會發現開鑿在棧道壁上的一個挨一個的四方洞和牛鼻形穿孔。棧道的開鑿時間已無法考究,現存最早的石刻是東漢桓帝和平元年(公元50年)。但這方石刻是刻在重修後的棧道上的,可見棧道的開鑿時間還要更早一些。棧道上還有魏、隋、唐、宋、明、清的石刻。

黃河棧道遺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三灣溼地(大天鵝景區)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陸三灣大天鵝景區位於山西平陸黃河溼地,處於山西、河南兩省交界處。屬於三門峽黃河庫區內,植被豐富,氣候溫和,依託平陸黃河溼地而建。近年來,隨著生態環境不斷改善,每年到此越冬的大天鵝數量已經超過一萬隻。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大天鵝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作為國家重要溼地的天鵝湖景區是大天鵝的主要越冬地。每年的11月底至12月初,大天鵝成群結隊從繁殖地陸續遷徙到這裡越冬。

虞國古城遺址

虞國古城遺址位於山西省運城市平陸縣張店鎮古城村及四周,據清乾隆版《平陸縣誌》記載:該城為春秋時晉獻公所滅的古虞國都城。遺址南北長2.5公里,東西寬2公里,現殘存城外郭南牆300餘米,牆基寬15—20米,夯層厚6—8釐米。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虞國夾在虢國和晉國之間,南面十幾公里處就是著名古渡茅津渡,扼守在晉國通往中原的主要通道上,在地緣政治上,劣勢盡顯,留下“假虞伐虢”“脣亡齒寒”兩個引人深思的成語。虞國古城遺址對於研究虞國以及其它各國在攻伐不絕的春秋年代興衰存亡的歷史具有重要意義。

傅相祠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傅相祠位於山西省運城市平陸縣縣城東北傅巖山上,是為紀念商代命相傅說(讀yue)而建。平陸縣聖人澗鎮聖人澗村之傅巖,在唐大曆年間已建有傅相祠,(當地人俗稱聖人廟)。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據清康照《平陸縣誌》記,祠內有主殿、配殿、碑臺、戲樓、磚塔等建築,亭臺樓閣、斗拱飛簷、傅巖屏影、澗水環繞,平陸古八景之一的“傅巖霽雪”就在這裡。

棗園漢墓群

1959年,山西省文管會在平陸縣張店鎮棗園村南的漢代墓區發掘了一座磚室墓,其內壁畫曾在國內史學界引起了很大轟動。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該墓為漢代墓葬,磚室券頂,平面呈方形,東西長4.56米,南北寬2.25米,高2.1米,由1個主室和1個耳室組成。主室內滿繪壁畫,分天空和人間兩大部分。天空的景象繪於券頂上,有青龍、白虎、玄武諸動物形象,其間遊雲流蕩,並有星辰百餘顆。券頂上另繪有日、月及其他圖案。

棗園漢墓群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文化名人

傅說,約生於公元前1350年,卒時間不詳。奴隸出身,很有學問和才幹。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商王武丁早年曾生活在民間,與奴隸一起勞動時結識了傅說,對傅說的才學十分敬佩。武丁即位後,有意請傅說來輔助他,卻又擔心傅說是個奴隸,授以高官必遭貴族大臣的反對。就藉口先帝服喪而在三年中不說一句話,只通過文字與大臣保持聯繫,後又藉口夢見祖先商湯推薦給他一位賢人,還將他的面貌畫出來,讓百官傳閱,派專人去尋訪。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負責的官員們先在百官群吏中遍求而不得,就帶著圖像各地尋訪,在北海的傅巖(今山西省平陸縣北)發現了一個名叫傅說的奴隸,其相貌和圖像一模一樣,和其他奴隸挽連在一起,在築牆治水。他們連忙將傅說接回都城覆命。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武丁大喜,三年來他第一次開口說了話,與傅說討論天下大事。傅說以豐富的知識精闢地論述了一套治國之道。武丁十分滿意,就當眾宣佈解除他的奴隸身分,任用為宰相,統轄百官。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平陸縣隸屬山西省運城市,地處秦、晉、豫交界處三角地帶,是山西的南大門。

平陸縣北靠中條山與運城盆地相依,南臨黃河與河南省三門峽市相望,東接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與河南省洛陽市、鄭州市為鄰,西與芮城縣為邦。

平陸交通便利,四通八達。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傅說、百里奚等名人軼事流芳百世,“伯樂相馬”“脣亡齒寒”等歷史典故膾炙人口,古鹽道、地窨院、黃河槽運、棗園壁畫等文物勝蹟輝映史冊,具有熠熠生輝的文化優勢。

風景名勝

茅津渡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茅津渡位於平陸縣城南茅津村,南岸為三門峽市湖濱區會興鎮。歷史上曾名陝津渡、茅城渡、會興渡,因古代茅族居此而得名,茅津渡地形險要,歷史悠久,是溝通晉豫兩省的交通要津,也是萬里黃河上的一個極為重要的渡口,與風陵渡、大禹渡並稱為黃河三大古渡,有“鐵碼頭”之稱。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據《平陸縣誌》載:“茅津地當水陸要衝,晉豫兩省通衢,冠蓋之絡繹,商旅之輻輳,三晉運鹽尤為孔道。”

據載,茅津在春秋戰國時,已形成渡口,且是兵家必爭之地。晉獻公假道於虞,伐滅虢國,即由茅津渡河。秦穆公伐鄭,晉出奇兵從茅津渡河,以逸待勞,敗秦軍於崤山。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三門峽黃河公路大橋建成後,茅律渡車少人稀。茅津渡風景秀麗,仲夏到秋末時,日落方向與河道走向近乎平行,晚霞紅似火,水天共一色,形成“茅津晚霞”迷人景色,令人流連忘返。

黃河古棧道

黃河古棧道位於三門峽大壩下游北岸緊靠黃河的陡壁懸崖上,共有兩條。一條離河面較高,一條離河面較低,都是緊挨著石壁的衝擊處開鑿的。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我國唐代以前多建都關中,為保證首都長安及西北戊軍的糧草供應,每年都要經黃河向關中送去大量的糧食,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黃河漕運。但作為黃河漕運必經之路的三門峽,水勢險惡,來往船隻,十之有八要被河水吞沒。“鬼門幽幽深百篙,人門逼窄愈兩牢,舟人叫渡口流血,性命咫尺輕鴻毛”。

從西漢開始,每年枯水季節,都要徵調大批人力物力對這一段黃河進行疏通,並修鑿棧道。就是在黃河兩岸的峭壁懸崖上鑿出一條狹窄的石路,路斷處鑿上一排深深的四方洞,塞上木樁搭成棧道,供船伕們在上面拉縴上溯。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登上古棧道,還會發現開鑿在棧道壁上的一個挨一個的四方洞和牛鼻形穿孔。棧道的開鑿時間已無法考究,現存最早的石刻是東漢桓帝和平元年(公元50年)。但這方石刻是刻在重修後的棧道上的,可見棧道的開鑿時間還要更早一些。棧道上還有魏、隋、唐、宋、明、清的石刻。

黃河棧道遺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三灣溼地(大天鵝景區)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陸三灣大天鵝景區位於山西平陸黃河溼地,處於山西、河南兩省交界處。屬於三門峽黃河庫區內,植被豐富,氣候溫和,依託平陸黃河溼地而建。近年來,隨著生態環境不斷改善,每年到此越冬的大天鵝數量已經超過一萬隻。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大天鵝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作為國家重要溼地的天鵝湖景區是大天鵝的主要越冬地。每年的11月底至12月初,大天鵝成群結隊從繁殖地陸續遷徙到這裡越冬。

虞國古城遺址

虞國古城遺址位於山西省運城市平陸縣張店鎮古城村及四周,據清乾隆版《平陸縣誌》記載:該城為春秋時晉獻公所滅的古虞國都城。遺址南北長2.5公里,東西寬2公里,現殘存城外郭南牆300餘米,牆基寬15—20米,夯層厚6—8釐米。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虞國夾在虢國和晉國之間,南面十幾公里處就是著名古渡茅津渡,扼守在晉國通往中原的主要通道上,在地緣政治上,劣勢盡顯,留下“假虞伐虢”“脣亡齒寒”兩個引人深思的成語。虞國古城遺址對於研究虞國以及其它各國在攻伐不絕的春秋年代興衰存亡的歷史具有重要意義。

傅相祠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傅相祠位於山西省運城市平陸縣縣城東北傅巖山上,是為紀念商代命相傅說(讀yue)而建。平陸縣聖人澗鎮聖人澗村之傅巖,在唐大曆年間已建有傅相祠,(當地人俗稱聖人廟)。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據清康照《平陸縣誌》記,祠內有主殿、配殿、碑臺、戲樓、磚塔等建築,亭臺樓閣、斗拱飛簷、傅巖屏影、澗水環繞,平陸古八景之一的“傅巖霽雪”就在這裡。

棗園漢墓群

1959年,山西省文管會在平陸縣張店鎮棗園村南的漢代墓區發掘了一座磚室墓,其內壁畫曾在國內史學界引起了很大轟動。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該墓為漢代墓葬,磚室券頂,平面呈方形,東西長4.56米,南北寬2.25米,高2.1米,由1個主室和1個耳室組成。主室內滿繪壁畫,分天空和人間兩大部分。天空的景象繪於券頂上,有青龍、白虎、玄武諸動物形象,其間遊雲流蕩,並有星辰百餘顆。券頂上另繪有日、月及其他圖案。

棗園漢墓群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文化名人

傅說,約生於公元前1350年,卒時間不詳。奴隸出身,很有學問和才幹。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商王武丁早年曾生活在民間,與奴隸一起勞動時結識了傅說,對傅說的才學十分敬佩。武丁即位後,有意請傅說來輔助他,卻又擔心傅說是個奴隸,授以高官必遭貴族大臣的反對。就藉口先帝服喪而在三年中不說一句話,只通過文字與大臣保持聯繫,後又藉口夢見祖先商湯推薦給他一位賢人,還將他的面貌畫出來,讓百官傳閱,派專人去尋訪。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負責的官員們先在百官群吏中遍求而不得,就帶著圖像各地尋訪,在北海的傅巖(今山西省平陸縣北)發現了一個名叫傅說的奴隸,其相貌和圖像一模一樣,和其他奴隸挽連在一起,在築牆治水。他們連忙將傅說接回都城覆命。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武丁大喜,三年來他第一次開口說了話,與傅說討論天下大事。傅說以豐富的知識精闢地論述了一套治國之道。武丁十分滿意,就當眾宣佈解除他的奴隸身分,任用為宰相,統轄百官。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傅說任宰相後,與武丁命他朝夕陪伴,討論國事,共同治理天下。傅說還寫了篇《說命》的文章,用來告誡武丁。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平陸縣隸屬山西省運城市,地處秦、晉、豫交界處三角地帶,是山西的南大門。

平陸縣北靠中條山與運城盆地相依,南臨黃河與河南省三門峽市相望,東接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與河南省洛陽市、鄭州市為鄰,西與芮城縣為邦。

平陸交通便利,四通八達。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傅說、百里奚等名人軼事流芳百世,“伯樂相馬”“脣亡齒寒”等歷史典故膾炙人口,古鹽道、地窨院、黃河槽運、棗園壁畫等文物勝蹟輝映史冊,具有熠熠生輝的文化優勢。

風景名勝

茅津渡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茅津渡位於平陸縣城南茅津村,南岸為三門峽市湖濱區會興鎮。歷史上曾名陝津渡、茅城渡、會興渡,因古代茅族居此而得名,茅津渡地形險要,歷史悠久,是溝通晉豫兩省的交通要津,也是萬里黃河上的一個極為重要的渡口,與風陵渡、大禹渡並稱為黃河三大古渡,有“鐵碼頭”之稱。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據《平陸縣誌》載:“茅津地當水陸要衝,晉豫兩省通衢,冠蓋之絡繹,商旅之輻輳,三晉運鹽尤為孔道。”

據載,茅津在春秋戰國時,已形成渡口,且是兵家必爭之地。晉獻公假道於虞,伐滅虢國,即由茅津渡河。秦穆公伐鄭,晉出奇兵從茅津渡河,以逸待勞,敗秦軍於崤山。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三門峽黃河公路大橋建成後,茅律渡車少人稀。茅津渡風景秀麗,仲夏到秋末時,日落方向與河道走向近乎平行,晚霞紅似火,水天共一色,形成“茅津晚霞”迷人景色,令人流連忘返。

黃河古棧道

黃河古棧道位於三門峽大壩下游北岸緊靠黃河的陡壁懸崖上,共有兩條。一條離河面較高,一條離河面較低,都是緊挨著石壁的衝擊處開鑿的。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我國唐代以前多建都關中,為保證首都長安及西北戊軍的糧草供應,每年都要經黃河向關中送去大量的糧食,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黃河漕運。但作為黃河漕運必經之路的三門峽,水勢險惡,來往船隻,十之有八要被河水吞沒。“鬼門幽幽深百篙,人門逼窄愈兩牢,舟人叫渡口流血,性命咫尺輕鴻毛”。

從西漢開始,每年枯水季節,都要徵調大批人力物力對這一段黃河進行疏通,並修鑿棧道。就是在黃河兩岸的峭壁懸崖上鑿出一條狹窄的石路,路斷處鑿上一排深深的四方洞,塞上木樁搭成棧道,供船伕們在上面拉縴上溯。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登上古棧道,還會發現開鑿在棧道壁上的一個挨一個的四方洞和牛鼻形穿孔。棧道的開鑿時間已無法考究,現存最早的石刻是東漢桓帝和平元年(公元50年)。但這方石刻是刻在重修後的棧道上的,可見棧道的開鑿時間還要更早一些。棧道上還有魏、隋、唐、宋、明、清的石刻。

黃河棧道遺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三灣溼地(大天鵝景區)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陸三灣大天鵝景區位於山西平陸黃河溼地,處於山西、河南兩省交界處。屬於三門峽黃河庫區內,植被豐富,氣候溫和,依託平陸黃河溼地而建。近年來,隨著生態環境不斷改善,每年到此越冬的大天鵝數量已經超過一萬隻。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大天鵝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作為國家重要溼地的天鵝湖景區是大天鵝的主要越冬地。每年的11月底至12月初,大天鵝成群結隊從繁殖地陸續遷徙到這裡越冬。

虞國古城遺址

虞國古城遺址位於山西省運城市平陸縣張店鎮古城村及四周,據清乾隆版《平陸縣誌》記載:該城為春秋時晉獻公所滅的古虞國都城。遺址南北長2.5公里,東西寬2公里,現殘存城外郭南牆300餘米,牆基寬15—20米,夯層厚6—8釐米。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虞國夾在虢國和晉國之間,南面十幾公里處就是著名古渡茅津渡,扼守在晉國通往中原的主要通道上,在地緣政治上,劣勢盡顯,留下“假虞伐虢”“脣亡齒寒”兩個引人深思的成語。虞國古城遺址對於研究虞國以及其它各國在攻伐不絕的春秋年代興衰存亡的歷史具有重要意義。

傅相祠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傅相祠位於山西省運城市平陸縣縣城東北傅巖山上,是為紀念商代命相傅說(讀yue)而建。平陸縣聖人澗鎮聖人澗村之傅巖,在唐大曆年間已建有傅相祠,(當地人俗稱聖人廟)。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據清康照《平陸縣誌》記,祠內有主殿、配殿、碑臺、戲樓、磚塔等建築,亭臺樓閣、斗拱飛簷、傅巖屏影、澗水環繞,平陸古八景之一的“傅巖霽雪”就在這裡。

棗園漢墓群

1959年,山西省文管會在平陸縣張店鎮棗園村南的漢代墓區發掘了一座磚室墓,其內壁畫曾在國內史學界引起了很大轟動。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該墓為漢代墓葬,磚室券頂,平面呈方形,東西長4.56米,南北寬2.25米,高2.1米,由1個主室和1個耳室組成。主室內滿繪壁畫,分天空和人間兩大部分。天空的景象繪於券頂上,有青龍、白虎、玄武諸動物形象,其間遊雲流蕩,並有星辰百餘顆。券頂上另繪有日、月及其他圖案。

棗園漢墓群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文化名人

傅說,約生於公元前1350年,卒時間不詳。奴隸出身,很有學問和才幹。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商王武丁早年曾生活在民間,與奴隸一起勞動時結識了傅說,對傅說的才學十分敬佩。武丁即位後,有意請傅說來輔助他,卻又擔心傅說是個奴隸,授以高官必遭貴族大臣的反對。就藉口先帝服喪而在三年中不說一句話,只通過文字與大臣保持聯繫,後又藉口夢見祖先商湯推薦給他一位賢人,還將他的面貌畫出來,讓百官傳閱,派專人去尋訪。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負責的官員們先在百官群吏中遍求而不得,就帶著圖像各地尋訪,在北海的傅巖(今山西省平陸縣北)發現了一個名叫傅說的奴隸,其相貌和圖像一模一樣,和其他奴隸挽連在一起,在築牆治水。他們連忙將傅說接回都城覆命。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武丁大喜,三年來他第一次開口說了話,與傅說討論天下大事。傅說以豐富的知識精闢地論述了一套治國之道。武丁十分滿意,就當眾宣佈解除他的奴隸身分,任用為宰相,統轄百官。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傅說任宰相後,與武丁命他朝夕陪伴,討論國事,共同治理天下。傅說還寫了篇《說命》的文章,用來告誡武丁。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由於傅說的貢獻重大,被尊奉為與伊尹齊名的商朝名相。民間傳說其病故後,他的靈魂升上九天化為一顆東方的明星,稱“傅說星”。後人還在他版築治水的地方建立了“傅說祠”,傅說做奴隸時藏身其中的洞穴被封為“聖人窟”,“聖人窟” 前那條小河被易名為“聖人澗”。因此傅說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聖人”。

百里奚

百里奚,姜姓,百里氏,名奚,字子明,春秋虞國(今山西省平陸縣北)人。春秋時虞國大夫,後入秦做大夫。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平陸縣隸屬山西省運城市,地處秦、晉、豫交界處三角地帶,是山西的南大門。

平陸縣北靠中條山與運城盆地相依,南臨黃河與河南省三門峽市相望,東接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與河南省洛陽市、鄭州市為鄰,西與芮城縣為邦。

平陸交通便利,四通八達。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傅說、百里奚等名人軼事流芳百世,“伯樂相馬”“脣亡齒寒”等歷史典故膾炙人口,古鹽道、地窨院、黃河槽運、棗園壁畫等文物勝蹟輝映史冊,具有熠熠生輝的文化優勢。

風景名勝

茅津渡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茅津渡位於平陸縣城南茅津村,南岸為三門峽市湖濱區會興鎮。歷史上曾名陝津渡、茅城渡、會興渡,因古代茅族居此而得名,茅津渡地形險要,歷史悠久,是溝通晉豫兩省的交通要津,也是萬里黃河上的一個極為重要的渡口,與風陵渡、大禹渡並稱為黃河三大古渡,有“鐵碼頭”之稱。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據《平陸縣誌》載:“茅津地當水陸要衝,晉豫兩省通衢,冠蓋之絡繹,商旅之輻輳,三晉運鹽尤為孔道。”

據載,茅津在春秋戰國時,已形成渡口,且是兵家必爭之地。晉獻公假道於虞,伐滅虢國,即由茅津渡河。秦穆公伐鄭,晉出奇兵從茅津渡河,以逸待勞,敗秦軍於崤山。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三門峽黃河公路大橋建成後,茅律渡車少人稀。茅津渡風景秀麗,仲夏到秋末時,日落方向與河道走向近乎平行,晚霞紅似火,水天共一色,形成“茅津晚霞”迷人景色,令人流連忘返。

黃河古棧道

黃河古棧道位於三門峽大壩下游北岸緊靠黃河的陡壁懸崖上,共有兩條。一條離河面較高,一條離河面較低,都是緊挨著石壁的衝擊處開鑿的。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我國唐代以前多建都關中,為保證首都長安及西北戊軍的糧草供應,每年都要經黃河向關中送去大量的糧食,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黃河漕運。但作為黃河漕運必經之路的三門峽,水勢險惡,來往船隻,十之有八要被河水吞沒。“鬼門幽幽深百篙,人門逼窄愈兩牢,舟人叫渡口流血,性命咫尺輕鴻毛”。

從西漢開始,每年枯水季節,都要徵調大批人力物力對這一段黃河進行疏通,並修鑿棧道。就是在黃河兩岸的峭壁懸崖上鑿出一條狹窄的石路,路斷處鑿上一排深深的四方洞,塞上木樁搭成棧道,供船伕們在上面拉縴上溯。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登上古棧道,還會發現開鑿在棧道壁上的一個挨一個的四方洞和牛鼻形穿孔。棧道的開鑿時間已無法考究,現存最早的石刻是東漢桓帝和平元年(公元50年)。但這方石刻是刻在重修後的棧道上的,可見棧道的開鑿時間還要更早一些。棧道上還有魏、隋、唐、宋、明、清的石刻。

黃河棧道遺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三灣溼地(大天鵝景區)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陸三灣大天鵝景區位於山西平陸黃河溼地,處於山西、河南兩省交界處。屬於三門峽黃河庫區內,植被豐富,氣候溫和,依託平陸黃河溼地而建。近年來,隨著生態環境不斷改善,每年到此越冬的大天鵝數量已經超過一萬隻。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大天鵝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作為國家重要溼地的天鵝湖景區是大天鵝的主要越冬地。每年的11月底至12月初,大天鵝成群結隊從繁殖地陸續遷徙到這裡越冬。

虞國古城遺址

虞國古城遺址位於山西省運城市平陸縣張店鎮古城村及四周,據清乾隆版《平陸縣誌》記載:該城為春秋時晉獻公所滅的古虞國都城。遺址南北長2.5公里,東西寬2公里,現殘存城外郭南牆300餘米,牆基寬15—20米,夯層厚6—8釐米。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虞國夾在虢國和晉國之間,南面十幾公里處就是著名古渡茅津渡,扼守在晉國通往中原的主要通道上,在地緣政治上,劣勢盡顯,留下“假虞伐虢”“脣亡齒寒”兩個引人深思的成語。虞國古城遺址對於研究虞國以及其它各國在攻伐不絕的春秋年代興衰存亡的歷史具有重要意義。

傅相祠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傅相祠位於山西省運城市平陸縣縣城東北傅巖山上,是為紀念商代命相傅說(讀yue)而建。平陸縣聖人澗鎮聖人澗村之傅巖,在唐大曆年間已建有傅相祠,(當地人俗稱聖人廟)。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據清康照《平陸縣誌》記,祠內有主殿、配殿、碑臺、戲樓、磚塔等建築,亭臺樓閣、斗拱飛簷、傅巖屏影、澗水環繞,平陸古八景之一的“傅巖霽雪”就在這裡。

棗園漢墓群

1959年,山西省文管會在平陸縣張店鎮棗園村南的漢代墓區發掘了一座磚室墓,其內壁畫曾在國內史學界引起了很大轟動。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該墓為漢代墓葬,磚室券頂,平面呈方形,東西長4.56米,南北寬2.25米,高2.1米,由1個主室和1個耳室組成。主室內滿繪壁畫,分天空和人間兩大部分。天空的景象繪於券頂上,有青龍、白虎、玄武諸動物形象,其間遊雲流蕩,並有星辰百餘顆。券頂上另繪有日、月及其他圖案。

棗園漢墓群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文化名人

傅說,約生於公元前1350年,卒時間不詳。奴隸出身,很有學問和才幹。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商王武丁早年曾生活在民間,與奴隸一起勞動時結識了傅說,對傅說的才學十分敬佩。武丁即位後,有意請傅說來輔助他,卻又擔心傅說是個奴隸,授以高官必遭貴族大臣的反對。就藉口先帝服喪而在三年中不說一句話,只通過文字與大臣保持聯繫,後又藉口夢見祖先商湯推薦給他一位賢人,還將他的面貌畫出來,讓百官傳閱,派專人去尋訪。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負責的官員們先在百官群吏中遍求而不得,就帶著圖像各地尋訪,在北海的傅巖(今山西省平陸縣北)發現了一個名叫傅說的奴隸,其相貌和圖像一模一樣,和其他奴隸挽連在一起,在築牆治水。他們連忙將傅說接回都城覆命。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武丁大喜,三年來他第一次開口說了話,與傅說討論天下大事。傅說以豐富的知識精闢地論述了一套治國之道。武丁十分滿意,就當眾宣佈解除他的奴隸身分,任用為宰相,統轄百官。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傅說任宰相後,與武丁命他朝夕陪伴,討論國事,共同治理天下。傅說還寫了篇《說命》的文章,用來告誡武丁。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由於傅說的貢獻重大,被尊奉為與伊尹齊名的商朝名相。民間傳說其病故後,他的靈魂升上九天化為一顆東方的明星,稱“傅說星”。後人還在他版築治水的地方建立了“傅說祠”,傅說做奴隸時藏身其中的洞穴被封為“聖人窟”,“聖人窟” 前那條小河被易名為“聖人澗”。因此傅說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聖人”。

百里奚

百里奚,姜姓,百里氏,名奚,字子明,春秋虞國(今山西省平陸縣北)人。春秋時虞國大夫,後入秦做大夫。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晉獻公借道伐虢滅了虞國,俘獲百里奚之後,用他做秦穆公夫人出嫁時陪嫁的奴隸送到秦國。百里奚逃離秦國跑到楚國宛邑。後入秦做大夫,為秦穆公時賢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又稱“五羖大夫”,是秦穆公用五張黑羊皮從市井之中換回的一代名相。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平陸縣隸屬山西省運城市,地處秦、晉、豫交界處三角地帶,是山西的南大門。

平陸縣北靠中條山與運城盆地相依,南臨黃河與河南省三門峽市相望,東接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與河南省洛陽市、鄭州市為鄰,西與芮城縣為邦。

平陸交通便利,四通八達。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傅說、百里奚等名人軼事流芳百世,“伯樂相馬”“脣亡齒寒”等歷史典故膾炙人口,古鹽道、地窨院、黃河槽運、棗園壁畫等文物勝蹟輝映史冊,具有熠熠生輝的文化優勢。

風景名勝

茅津渡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茅津渡位於平陸縣城南茅津村,南岸為三門峽市湖濱區會興鎮。歷史上曾名陝津渡、茅城渡、會興渡,因古代茅族居此而得名,茅津渡地形險要,歷史悠久,是溝通晉豫兩省的交通要津,也是萬里黃河上的一個極為重要的渡口,與風陵渡、大禹渡並稱為黃河三大古渡,有“鐵碼頭”之稱。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據《平陸縣誌》載:“茅津地當水陸要衝,晉豫兩省通衢,冠蓋之絡繹,商旅之輻輳,三晉運鹽尤為孔道。”

據載,茅津在春秋戰國時,已形成渡口,且是兵家必爭之地。晉獻公假道於虞,伐滅虢國,即由茅津渡河。秦穆公伐鄭,晉出奇兵從茅津渡河,以逸待勞,敗秦軍於崤山。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三門峽黃河公路大橋建成後,茅律渡車少人稀。茅津渡風景秀麗,仲夏到秋末時,日落方向與河道走向近乎平行,晚霞紅似火,水天共一色,形成“茅津晚霞”迷人景色,令人流連忘返。

黃河古棧道

黃河古棧道位於三門峽大壩下游北岸緊靠黃河的陡壁懸崖上,共有兩條。一條離河面較高,一條離河面較低,都是緊挨著石壁的衝擊處開鑿的。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我國唐代以前多建都關中,為保證首都長安及西北戊軍的糧草供應,每年都要經黃河向關中送去大量的糧食,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黃河漕運。但作為黃河漕運必經之路的三門峽,水勢險惡,來往船隻,十之有八要被河水吞沒。“鬼門幽幽深百篙,人門逼窄愈兩牢,舟人叫渡口流血,性命咫尺輕鴻毛”。

從西漢開始,每年枯水季節,都要徵調大批人力物力對這一段黃河進行疏通,並修鑿棧道。就是在黃河兩岸的峭壁懸崖上鑿出一條狹窄的石路,路斷處鑿上一排深深的四方洞,塞上木樁搭成棧道,供船伕們在上面拉縴上溯。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登上古棧道,還會發現開鑿在棧道壁上的一個挨一個的四方洞和牛鼻形穿孔。棧道的開鑿時間已無法考究,現存最早的石刻是東漢桓帝和平元年(公元50年)。但這方石刻是刻在重修後的棧道上的,可見棧道的開鑿時間還要更早一些。棧道上還有魏、隋、唐、宋、明、清的石刻。

黃河棧道遺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三灣溼地(大天鵝景區)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陸三灣大天鵝景區位於山西平陸黃河溼地,處於山西、河南兩省交界處。屬於三門峽黃河庫區內,植被豐富,氣候溫和,依託平陸黃河溼地而建。近年來,隨著生態環境不斷改善,每年到此越冬的大天鵝數量已經超過一萬隻。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大天鵝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作為國家重要溼地的天鵝湖景區是大天鵝的主要越冬地。每年的11月底至12月初,大天鵝成群結隊從繁殖地陸續遷徙到這裡越冬。

虞國古城遺址

虞國古城遺址位於山西省運城市平陸縣張店鎮古城村及四周,據清乾隆版《平陸縣誌》記載:該城為春秋時晉獻公所滅的古虞國都城。遺址南北長2.5公里,東西寬2公里,現殘存城外郭南牆300餘米,牆基寬15—20米,夯層厚6—8釐米。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虞國夾在虢國和晉國之間,南面十幾公里處就是著名古渡茅津渡,扼守在晉國通往中原的主要通道上,在地緣政治上,劣勢盡顯,留下“假虞伐虢”“脣亡齒寒”兩個引人深思的成語。虞國古城遺址對於研究虞國以及其它各國在攻伐不絕的春秋年代興衰存亡的歷史具有重要意義。

傅相祠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傅相祠位於山西省運城市平陸縣縣城東北傅巖山上,是為紀念商代命相傅說(讀yue)而建。平陸縣聖人澗鎮聖人澗村之傅巖,在唐大曆年間已建有傅相祠,(當地人俗稱聖人廟)。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據清康照《平陸縣誌》記,祠內有主殿、配殿、碑臺、戲樓、磚塔等建築,亭臺樓閣、斗拱飛簷、傅巖屏影、澗水環繞,平陸古八景之一的“傅巖霽雪”就在這裡。

棗園漢墓群

1959年,山西省文管會在平陸縣張店鎮棗園村南的漢代墓區發掘了一座磚室墓,其內壁畫曾在國內史學界引起了很大轟動。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該墓為漢代墓葬,磚室券頂,平面呈方形,東西長4.56米,南北寬2.25米,高2.1米,由1個主室和1個耳室組成。主室內滿繪壁畫,分天空和人間兩大部分。天空的景象繪於券頂上,有青龍、白虎、玄武諸動物形象,其間遊雲流蕩,並有星辰百餘顆。券頂上另繪有日、月及其他圖案。

棗園漢墓群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文化名人

傅說,約生於公元前1350年,卒時間不詳。奴隸出身,很有學問和才幹。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商王武丁早年曾生活在民間,與奴隸一起勞動時結識了傅說,對傅說的才學十分敬佩。武丁即位後,有意請傅說來輔助他,卻又擔心傅說是個奴隸,授以高官必遭貴族大臣的反對。就藉口先帝服喪而在三年中不說一句話,只通過文字與大臣保持聯繫,後又藉口夢見祖先商湯推薦給他一位賢人,還將他的面貌畫出來,讓百官傳閱,派專人去尋訪。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負責的官員們先在百官群吏中遍求而不得,就帶著圖像各地尋訪,在北海的傅巖(今山西省平陸縣北)發現了一個名叫傅說的奴隸,其相貌和圖像一模一樣,和其他奴隸挽連在一起,在築牆治水。他們連忙將傅說接回都城覆命。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武丁大喜,三年來他第一次開口說了話,與傅說討論天下大事。傅說以豐富的知識精闢地論述了一套治國之道。武丁十分滿意,就當眾宣佈解除他的奴隸身分,任用為宰相,統轄百官。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傅說任宰相後,與武丁命他朝夕陪伴,討論國事,共同治理天下。傅說還寫了篇《說命》的文章,用來告誡武丁。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由於傅說的貢獻重大,被尊奉為與伊尹齊名的商朝名相。民間傳說其病故後,他的靈魂升上九天化為一顆東方的明星,稱“傅說星”。後人還在他版築治水的地方建立了“傅說祠”,傅說做奴隸時藏身其中的洞穴被封為“聖人窟”,“聖人窟” 前那條小河被易名為“聖人澗”。因此傅說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聖人”。

百里奚

百里奚,姜姓,百里氏,名奚,字子明,春秋虞國(今山西省平陸縣北)人。春秋時虞國大夫,後入秦做大夫。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晉獻公借道伐虢滅了虞國,俘獲百里奚之後,用他做秦穆公夫人出嫁時陪嫁的奴隸送到秦國。百里奚逃離秦國跑到楚國宛邑。後入秦做大夫,為秦穆公時賢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又稱“五羖大夫”,是秦穆公用五張黑羊皮從市井之中換回的一代名相。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在主持秦國國政期間,百里奚“謀無不當,舉必有功”,輔佐秦穆公倡導文明教化,實行“重施於民”的政策,讓人民得到更多的好處,並內修國政,外圖霸業,開地千里,稱霸西戎,統一了今甘肅、寧夏等地區,開始了秦國的崛起。使秦國成為春秋五霸之一,為秦國最終統一中國奠定了牢固基礎。

名優特產

馬泉溝水化柿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平陸縣隸屬山西省運城市,地處秦、晉、豫交界處三角地帶,是山西的南大門。

平陸縣北靠中條山與運城盆地相依,南臨黃河與河南省三門峽市相望,東接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與河南省洛陽市、鄭州市為鄰,西與芮城縣為邦。

平陸交通便利,四通八達。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傅說、百里奚等名人軼事流芳百世,“伯樂相馬”“脣亡齒寒”等歷史典故膾炙人口,古鹽道、地窨院、黃河槽運、棗園壁畫等文物勝蹟輝映史冊,具有熠熠生輝的文化優勢。

風景名勝

茅津渡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茅津渡位於平陸縣城南茅津村,南岸為三門峽市湖濱區會興鎮。歷史上曾名陝津渡、茅城渡、會興渡,因古代茅族居此而得名,茅津渡地形險要,歷史悠久,是溝通晉豫兩省的交通要津,也是萬里黃河上的一個極為重要的渡口,與風陵渡、大禹渡並稱為黃河三大古渡,有“鐵碼頭”之稱。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據《平陸縣誌》載:“茅津地當水陸要衝,晉豫兩省通衢,冠蓋之絡繹,商旅之輻輳,三晉運鹽尤為孔道。”

據載,茅津在春秋戰國時,已形成渡口,且是兵家必爭之地。晉獻公假道於虞,伐滅虢國,即由茅津渡河。秦穆公伐鄭,晉出奇兵從茅津渡河,以逸待勞,敗秦軍於崤山。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三門峽黃河公路大橋建成後,茅律渡車少人稀。茅津渡風景秀麗,仲夏到秋末時,日落方向與河道走向近乎平行,晚霞紅似火,水天共一色,形成“茅津晚霞”迷人景色,令人流連忘返。

黃河古棧道

黃河古棧道位於三門峽大壩下游北岸緊靠黃河的陡壁懸崖上,共有兩條。一條離河面較高,一條離河面較低,都是緊挨著石壁的衝擊處開鑿的。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我國唐代以前多建都關中,為保證首都長安及西北戊軍的糧草供應,每年都要經黃河向關中送去大量的糧食,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黃河漕運。但作為黃河漕運必經之路的三門峽,水勢險惡,來往船隻,十之有八要被河水吞沒。“鬼門幽幽深百篙,人門逼窄愈兩牢,舟人叫渡口流血,性命咫尺輕鴻毛”。

從西漢開始,每年枯水季節,都要徵調大批人力物力對這一段黃河進行疏通,並修鑿棧道。就是在黃河兩岸的峭壁懸崖上鑿出一條狹窄的石路,路斷處鑿上一排深深的四方洞,塞上木樁搭成棧道,供船伕們在上面拉縴上溯。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登上古棧道,還會發現開鑿在棧道壁上的一個挨一個的四方洞和牛鼻形穿孔。棧道的開鑿時間已無法考究,現存最早的石刻是東漢桓帝和平元年(公元50年)。但這方石刻是刻在重修後的棧道上的,可見棧道的開鑿時間還要更早一些。棧道上還有魏、隋、唐、宋、明、清的石刻。

黃河棧道遺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三灣溼地(大天鵝景區)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陸三灣大天鵝景區位於山西平陸黃河溼地,處於山西、河南兩省交界處。屬於三門峽黃河庫區內,植被豐富,氣候溫和,依託平陸黃河溼地而建。近年來,隨著生態環境不斷改善,每年到此越冬的大天鵝數量已經超過一萬隻。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大天鵝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作為國家重要溼地的天鵝湖景區是大天鵝的主要越冬地。每年的11月底至12月初,大天鵝成群結隊從繁殖地陸續遷徙到這裡越冬。

虞國古城遺址

虞國古城遺址位於山西省運城市平陸縣張店鎮古城村及四周,據清乾隆版《平陸縣誌》記載:該城為春秋時晉獻公所滅的古虞國都城。遺址南北長2.5公里,東西寬2公里,現殘存城外郭南牆300餘米,牆基寬15—20米,夯層厚6—8釐米。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虞國夾在虢國和晉國之間,南面十幾公里處就是著名古渡茅津渡,扼守在晉國通往中原的主要通道上,在地緣政治上,劣勢盡顯,留下“假虞伐虢”“脣亡齒寒”兩個引人深思的成語。虞國古城遺址對於研究虞國以及其它各國在攻伐不絕的春秋年代興衰存亡的歷史具有重要意義。

傅相祠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傅相祠位於山西省運城市平陸縣縣城東北傅巖山上,是為紀念商代命相傅說(讀yue)而建。平陸縣聖人澗鎮聖人澗村之傅巖,在唐大曆年間已建有傅相祠,(當地人俗稱聖人廟)。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據清康照《平陸縣誌》記,祠內有主殿、配殿、碑臺、戲樓、磚塔等建築,亭臺樓閣、斗拱飛簷、傅巖屏影、澗水環繞,平陸古八景之一的“傅巖霽雪”就在這裡。

棗園漢墓群

1959年,山西省文管會在平陸縣張店鎮棗園村南的漢代墓區發掘了一座磚室墓,其內壁畫曾在國內史學界引起了很大轟動。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該墓為漢代墓葬,磚室券頂,平面呈方形,東西長4.56米,南北寬2.25米,高2.1米,由1個主室和1個耳室組成。主室內滿繪壁畫,分天空和人間兩大部分。天空的景象繪於券頂上,有青龍、白虎、玄武諸動物形象,其間遊雲流蕩,並有星辰百餘顆。券頂上另繪有日、月及其他圖案。

棗園漢墓群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文化名人

傅說,約生於公元前1350年,卒時間不詳。奴隸出身,很有學問和才幹。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商王武丁早年曾生活在民間,與奴隸一起勞動時結識了傅說,對傅說的才學十分敬佩。武丁即位後,有意請傅說來輔助他,卻又擔心傅說是個奴隸,授以高官必遭貴族大臣的反對。就藉口先帝服喪而在三年中不說一句話,只通過文字與大臣保持聯繫,後又藉口夢見祖先商湯推薦給他一位賢人,還將他的面貌畫出來,讓百官傳閱,派專人去尋訪。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負責的官員們先在百官群吏中遍求而不得,就帶著圖像各地尋訪,在北海的傅巖(今山西省平陸縣北)發現了一個名叫傅說的奴隸,其相貌和圖像一模一樣,和其他奴隸挽連在一起,在築牆治水。他們連忙將傅說接回都城覆命。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武丁大喜,三年來他第一次開口說了話,與傅說討論天下大事。傅說以豐富的知識精闢地論述了一套治國之道。武丁十分滿意,就當眾宣佈解除他的奴隸身分,任用為宰相,統轄百官。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傅說任宰相後,與武丁命他朝夕陪伴,討論國事,共同治理天下。傅說還寫了篇《說命》的文章,用來告誡武丁。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由於傅說的貢獻重大,被尊奉為與伊尹齊名的商朝名相。民間傳說其病故後,他的靈魂升上九天化為一顆東方的明星,稱“傅說星”。後人還在他版築治水的地方建立了“傅說祠”,傅說做奴隸時藏身其中的洞穴被封為“聖人窟”,“聖人窟” 前那條小河被易名為“聖人澗”。因此傅說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聖人”。

百里奚

百里奚,姜姓,百里氏,名奚,字子明,春秋虞國(今山西省平陸縣北)人。春秋時虞國大夫,後入秦做大夫。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晉獻公借道伐虢滅了虞國,俘獲百里奚之後,用他做秦穆公夫人出嫁時陪嫁的奴隸送到秦國。百里奚逃離秦國跑到楚國宛邑。後入秦做大夫,為秦穆公時賢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又稱“五羖大夫”,是秦穆公用五張黑羊皮從市井之中換回的一代名相。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在主持秦國國政期間,百里奚“謀無不當,舉必有功”,輔佐秦穆公倡導文明教化,實行“重施於民”的政策,讓人民得到更多的好處,並內修國政,外圖霸業,開地千里,稱霸西戎,統一了今甘肅、寧夏等地區,開始了秦國的崛起。使秦國成為春秋五霸之一,為秦國最終統一中國奠定了牢固基礎。

名優特產

馬泉溝水化柿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產於平陸縣坡底鄉馬泉溝及附近一帶,種植歷史約有1350多年,該柿種無核,所加工成的柿餅能速溶於水,並且以馬泉溝為最多,所以人們稱其為馬泉溝水化柿,為平陸縣所獨有的國內柿種珍品。自唐貞觀年間,就成為向朝廷進獻的貢品。

杜馬百合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平陸縣隸屬山西省運城市,地處秦、晉、豫交界處三角地帶,是山西的南大門。

平陸縣北靠中條山與運城盆地相依,南臨黃河與河南省三門峽市相望,東接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與河南省洛陽市、鄭州市為鄰,西與芮城縣為邦。

平陸交通便利,四通八達。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傅說、百里奚等名人軼事流芳百世,“伯樂相馬”“脣亡齒寒”等歷史典故膾炙人口,古鹽道、地窨院、黃河槽運、棗園壁畫等文物勝蹟輝映史冊,具有熠熠生輝的文化優勢。

風景名勝

茅津渡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茅津渡位於平陸縣城南茅津村,南岸為三門峽市湖濱區會興鎮。歷史上曾名陝津渡、茅城渡、會興渡,因古代茅族居此而得名,茅津渡地形險要,歷史悠久,是溝通晉豫兩省的交通要津,也是萬里黃河上的一個極為重要的渡口,與風陵渡、大禹渡並稱為黃河三大古渡,有“鐵碼頭”之稱。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據《平陸縣誌》載:“茅津地當水陸要衝,晉豫兩省通衢,冠蓋之絡繹,商旅之輻輳,三晉運鹽尤為孔道。”

據載,茅津在春秋戰國時,已形成渡口,且是兵家必爭之地。晉獻公假道於虞,伐滅虢國,即由茅津渡河。秦穆公伐鄭,晉出奇兵從茅津渡河,以逸待勞,敗秦軍於崤山。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三門峽黃河公路大橋建成後,茅律渡車少人稀。茅津渡風景秀麗,仲夏到秋末時,日落方向與河道走向近乎平行,晚霞紅似火,水天共一色,形成“茅津晚霞”迷人景色,令人流連忘返。

黃河古棧道

黃河古棧道位於三門峽大壩下游北岸緊靠黃河的陡壁懸崖上,共有兩條。一條離河面較高,一條離河面較低,都是緊挨著石壁的衝擊處開鑿的。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我國唐代以前多建都關中,為保證首都長安及西北戊軍的糧草供應,每年都要經黃河向關中送去大量的糧食,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黃河漕運。但作為黃河漕運必經之路的三門峽,水勢險惡,來往船隻,十之有八要被河水吞沒。“鬼門幽幽深百篙,人門逼窄愈兩牢,舟人叫渡口流血,性命咫尺輕鴻毛”。

從西漢開始,每年枯水季節,都要徵調大批人力物力對這一段黃河進行疏通,並修鑿棧道。就是在黃河兩岸的峭壁懸崖上鑿出一條狹窄的石路,路斷處鑿上一排深深的四方洞,塞上木樁搭成棧道,供船伕們在上面拉縴上溯。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登上古棧道,還會發現開鑿在棧道壁上的一個挨一個的四方洞和牛鼻形穿孔。棧道的開鑿時間已無法考究,現存最早的石刻是東漢桓帝和平元年(公元50年)。但這方石刻是刻在重修後的棧道上的,可見棧道的開鑿時間還要更早一些。棧道上還有魏、隋、唐、宋、明、清的石刻。

黃河棧道遺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三灣溼地(大天鵝景區)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陸三灣大天鵝景區位於山西平陸黃河溼地,處於山西、河南兩省交界處。屬於三門峽黃河庫區內,植被豐富,氣候溫和,依託平陸黃河溼地而建。近年來,隨著生態環境不斷改善,每年到此越冬的大天鵝數量已經超過一萬隻。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大天鵝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作為國家重要溼地的天鵝湖景區是大天鵝的主要越冬地。每年的11月底至12月初,大天鵝成群結隊從繁殖地陸續遷徙到這裡越冬。

虞國古城遺址

虞國古城遺址位於山西省運城市平陸縣張店鎮古城村及四周,據清乾隆版《平陸縣誌》記載:該城為春秋時晉獻公所滅的古虞國都城。遺址南北長2.5公里,東西寬2公里,現殘存城外郭南牆300餘米,牆基寬15—20米,夯層厚6—8釐米。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虞國夾在虢國和晉國之間,南面十幾公里處就是著名古渡茅津渡,扼守在晉國通往中原的主要通道上,在地緣政治上,劣勢盡顯,留下“假虞伐虢”“脣亡齒寒”兩個引人深思的成語。虞國古城遺址對於研究虞國以及其它各國在攻伐不絕的春秋年代興衰存亡的歷史具有重要意義。

傅相祠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傅相祠位於山西省運城市平陸縣縣城東北傅巖山上,是為紀念商代命相傅說(讀yue)而建。平陸縣聖人澗鎮聖人澗村之傅巖,在唐大曆年間已建有傅相祠,(當地人俗稱聖人廟)。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據清康照《平陸縣誌》記,祠內有主殿、配殿、碑臺、戲樓、磚塔等建築,亭臺樓閣、斗拱飛簷、傅巖屏影、澗水環繞,平陸古八景之一的“傅巖霽雪”就在這裡。

棗園漢墓群

1959年,山西省文管會在平陸縣張店鎮棗園村南的漢代墓區發掘了一座磚室墓,其內壁畫曾在國內史學界引起了很大轟動。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該墓為漢代墓葬,磚室券頂,平面呈方形,東西長4.56米,南北寬2.25米,高2.1米,由1個主室和1個耳室組成。主室內滿繪壁畫,分天空和人間兩大部分。天空的景象繪於券頂上,有青龍、白虎、玄武諸動物形象,其間遊雲流蕩,並有星辰百餘顆。券頂上另繪有日、月及其他圖案。

棗園漢墓群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文化名人

傅說,約生於公元前1350年,卒時間不詳。奴隸出身,很有學問和才幹。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商王武丁早年曾生活在民間,與奴隸一起勞動時結識了傅說,對傅說的才學十分敬佩。武丁即位後,有意請傅說來輔助他,卻又擔心傅說是個奴隸,授以高官必遭貴族大臣的反對。就藉口先帝服喪而在三年中不說一句話,只通過文字與大臣保持聯繫,後又藉口夢見祖先商湯推薦給他一位賢人,還將他的面貌畫出來,讓百官傳閱,派專人去尋訪。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負責的官員們先在百官群吏中遍求而不得,就帶著圖像各地尋訪,在北海的傅巖(今山西省平陸縣北)發現了一個名叫傅說的奴隸,其相貌和圖像一模一樣,和其他奴隸挽連在一起,在築牆治水。他們連忙將傅說接回都城覆命。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武丁大喜,三年來他第一次開口說了話,與傅說討論天下大事。傅說以豐富的知識精闢地論述了一套治國之道。武丁十分滿意,就當眾宣佈解除他的奴隸身分,任用為宰相,統轄百官。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傅說任宰相後,與武丁命他朝夕陪伴,討論國事,共同治理天下。傅說還寫了篇《說命》的文章,用來告誡武丁。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由於傅說的貢獻重大,被尊奉為與伊尹齊名的商朝名相。民間傳說其病故後,他的靈魂升上九天化為一顆東方的明星,稱“傅說星”。後人還在他版築治水的地方建立了“傅說祠”,傅說做奴隸時藏身其中的洞穴被封為“聖人窟”,“聖人窟” 前那條小河被易名為“聖人澗”。因此傅說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聖人”。

百里奚

百里奚,姜姓,百里氏,名奚,字子明,春秋虞國(今山西省平陸縣北)人。春秋時虞國大夫,後入秦做大夫。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晉獻公借道伐虢滅了虞國,俘獲百里奚之後,用他做秦穆公夫人出嫁時陪嫁的奴隸送到秦國。百里奚逃離秦國跑到楚國宛邑。後入秦做大夫,為秦穆公時賢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又稱“五羖大夫”,是秦穆公用五張黑羊皮從市井之中換回的一代名相。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在主持秦國國政期間,百里奚“謀無不當,舉必有功”,輔佐秦穆公倡導文明教化,實行“重施於民”的政策,讓人民得到更多的好處,並內修國政,外圖霸業,開地千里,稱霸西戎,統一了今甘肅、寧夏等地區,開始了秦國的崛起。使秦國成為春秋五霸之一,為秦國最終統一中國奠定了牢固基礎。

名優特產

馬泉溝水化柿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產於平陸縣坡底鄉馬泉溝及附近一帶,種植歷史約有1350多年,該柿種無核,所加工成的柿餅能速溶於水,並且以馬泉溝為最多,所以人們稱其為馬泉溝水化柿,為平陸縣所獨有的國內柿種珍品。自唐貞觀年間,就成為向朝廷進獻的貢品。

杜馬百合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平陸種植百合歷史悠久,明朝萬曆年間杜馬一帶的百合就列為皇宮貢品,到清朝康熙十八年,杜馬百合被列入全國《名產錄》,馳名中外,被人們稱為"中條參"。

杜馬百合以個頭大、瓣肉厚、後味不苔、瓣肉無柴為特點,是農產品地理標誌產品。

平陸山地黃牛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平陸縣隸屬山西省運城市,地處秦、晉、豫交界處三角地帶,是山西的南大門。

平陸縣北靠中條山與運城盆地相依,南臨黃河與河南省三門峽市相望,東接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與河南省洛陽市、鄭州市為鄰,西與芮城縣為邦。

平陸交通便利,四通八達。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傅說、百里奚等名人軼事流芳百世,“伯樂相馬”“脣亡齒寒”等歷史典故膾炙人口,古鹽道、地窨院、黃河槽運、棗園壁畫等文物勝蹟輝映史冊,具有熠熠生輝的文化優勢。

風景名勝

茅津渡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茅津渡位於平陸縣城南茅津村,南岸為三門峽市湖濱區會興鎮。歷史上曾名陝津渡、茅城渡、會興渡,因古代茅族居此而得名,茅津渡地形險要,歷史悠久,是溝通晉豫兩省的交通要津,也是萬里黃河上的一個極為重要的渡口,與風陵渡、大禹渡並稱為黃河三大古渡,有“鐵碼頭”之稱。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據《平陸縣誌》載:“茅津地當水陸要衝,晉豫兩省通衢,冠蓋之絡繹,商旅之輻輳,三晉運鹽尤為孔道。”

據載,茅津在春秋戰國時,已形成渡口,且是兵家必爭之地。晉獻公假道於虞,伐滅虢國,即由茅津渡河。秦穆公伐鄭,晉出奇兵從茅津渡河,以逸待勞,敗秦軍於崤山。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三門峽黃河公路大橋建成後,茅律渡車少人稀。茅津渡風景秀麗,仲夏到秋末時,日落方向與河道走向近乎平行,晚霞紅似火,水天共一色,形成“茅津晚霞”迷人景色,令人流連忘返。

黃河古棧道

黃河古棧道位於三門峽大壩下游北岸緊靠黃河的陡壁懸崖上,共有兩條。一條離河面較高,一條離河面較低,都是緊挨著石壁的衝擊處開鑿的。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我國唐代以前多建都關中,為保證首都長安及西北戊軍的糧草供應,每年都要經黃河向關中送去大量的糧食,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黃河漕運。但作為黃河漕運必經之路的三門峽,水勢險惡,來往船隻,十之有八要被河水吞沒。“鬼門幽幽深百篙,人門逼窄愈兩牢,舟人叫渡口流血,性命咫尺輕鴻毛”。

從西漢開始,每年枯水季節,都要徵調大批人力物力對這一段黃河進行疏通,並修鑿棧道。就是在黃河兩岸的峭壁懸崖上鑿出一條狹窄的石路,路斷處鑿上一排深深的四方洞,塞上木樁搭成棧道,供船伕們在上面拉縴上溯。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登上古棧道,還會發現開鑿在棧道壁上的一個挨一個的四方洞和牛鼻形穿孔。棧道的開鑿時間已無法考究,現存最早的石刻是東漢桓帝和平元年(公元50年)。但這方石刻是刻在重修後的棧道上的,可見棧道的開鑿時間還要更早一些。棧道上還有魏、隋、唐、宋、明、清的石刻。

黃河棧道遺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三灣溼地(大天鵝景區)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陸三灣大天鵝景區位於山西平陸黃河溼地,處於山西、河南兩省交界處。屬於三門峽黃河庫區內,植被豐富,氣候溫和,依託平陸黃河溼地而建。近年來,隨著生態環境不斷改善,每年到此越冬的大天鵝數量已經超過一萬隻。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大天鵝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作為國家重要溼地的天鵝湖景區是大天鵝的主要越冬地。每年的11月底至12月初,大天鵝成群結隊從繁殖地陸續遷徙到這裡越冬。

虞國古城遺址

虞國古城遺址位於山西省運城市平陸縣張店鎮古城村及四周,據清乾隆版《平陸縣誌》記載:該城為春秋時晉獻公所滅的古虞國都城。遺址南北長2.5公里,東西寬2公里,現殘存城外郭南牆300餘米,牆基寬15—20米,夯層厚6—8釐米。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虞國夾在虢國和晉國之間,南面十幾公里處就是著名古渡茅津渡,扼守在晉國通往中原的主要通道上,在地緣政治上,劣勢盡顯,留下“假虞伐虢”“脣亡齒寒”兩個引人深思的成語。虞國古城遺址對於研究虞國以及其它各國在攻伐不絕的春秋年代興衰存亡的歷史具有重要意義。

傅相祠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傅相祠位於山西省運城市平陸縣縣城東北傅巖山上,是為紀念商代命相傅說(讀yue)而建。平陸縣聖人澗鎮聖人澗村之傅巖,在唐大曆年間已建有傅相祠,(當地人俗稱聖人廟)。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據清康照《平陸縣誌》記,祠內有主殿、配殿、碑臺、戲樓、磚塔等建築,亭臺樓閣、斗拱飛簷、傅巖屏影、澗水環繞,平陸古八景之一的“傅巖霽雪”就在這裡。

棗園漢墓群

1959年,山西省文管會在平陸縣張店鎮棗園村南的漢代墓區發掘了一座磚室墓,其內壁畫曾在國內史學界引起了很大轟動。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該墓為漢代墓葬,磚室券頂,平面呈方形,東西長4.56米,南北寬2.25米,高2.1米,由1個主室和1個耳室組成。主室內滿繪壁畫,分天空和人間兩大部分。天空的景象繪於券頂上,有青龍、白虎、玄武諸動物形象,其間遊雲流蕩,並有星辰百餘顆。券頂上另繪有日、月及其他圖案。

棗園漢墓群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文化名人

傅說,約生於公元前1350年,卒時間不詳。奴隸出身,很有學問和才幹。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商王武丁早年曾生活在民間,與奴隸一起勞動時結識了傅說,對傅說的才學十分敬佩。武丁即位後,有意請傅說來輔助他,卻又擔心傅說是個奴隸,授以高官必遭貴族大臣的反對。就藉口先帝服喪而在三年中不說一句話,只通過文字與大臣保持聯繫,後又藉口夢見祖先商湯推薦給他一位賢人,還將他的面貌畫出來,讓百官傳閱,派專人去尋訪。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負責的官員們先在百官群吏中遍求而不得,就帶著圖像各地尋訪,在北海的傅巖(今山西省平陸縣北)發現了一個名叫傅說的奴隸,其相貌和圖像一模一樣,和其他奴隸挽連在一起,在築牆治水。他們連忙將傅說接回都城覆命。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武丁大喜,三年來他第一次開口說了話,與傅說討論天下大事。傅說以豐富的知識精闢地論述了一套治國之道。武丁十分滿意,就當眾宣佈解除他的奴隸身分,任用為宰相,統轄百官。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傅說任宰相後,與武丁命他朝夕陪伴,討論國事,共同治理天下。傅說還寫了篇《說命》的文章,用來告誡武丁。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由於傅說的貢獻重大,被尊奉為與伊尹齊名的商朝名相。民間傳說其病故後,他的靈魂升上九天化為一顆東方的明星,稱“傅說星”。後人還在他版築治水的地方建立了“傅說祠”,傅說做奴隸時藏身其中的洞穴被封為“聖人窟”,“聖人窟” 前那條小河被易名為“聖人澗”。因此傅說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聖人”。

百里奚

百里奚,姜姓,百里氏,名奚,字子明,春秋虞國(今山西省平陸縣北)人。春秋時虞國大夫,後入秦做大夫。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晉獻公借道伐虢滅了虞國,俘獲百里奚之後,用他做秦穆公夫人出嫁時陪嫁的奴隸送到秦國。百里奚逃離秦國跑到楚國宛邑。後入秦做大夫,為秦穆公時賢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又稱“五羖大夫”,是秦穆公用五張黑羊皮從市井之中換回的一代名相。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在主持秦國國政期間,百里奚“謀無不當,舉必有功”,輔佐秦穆公倡導文明教化,實行“重施於民”的政策,讓人民得到更多的好處,並內修國政,外圖霸業,開地千里,稱霸西戎,統一了今甘肅、寧夏等地區,開始了秦國的崛起。使秦國成為春秋五霸之一,為秦國最終統一中國奠定了牢固基礎。

名優特產

馬泉溝水化柿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產於平陸縣坡底鄉馬泉溝及附近一帶,種植歷史約有1350多年,該柿種無核,所加工成的柿餅能速溶於水,並且以馬泉溝為最多,所以人們稱其為馬泉溝水化柿,為平陸縣所獨有的國內柿種珍品。自唐貞觀年間,就成為向朝廷進獻的貢品。

杜馬百合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平陸種植百合歷史悠久,明朝萬曆年間杜馬一帶的百合就列為皇宮貢品,到清朝康熙十八年,杜馬百合被列入全國《名產錄》,馳名中外,被人們稱為"中條參"。

杜馬百合以個頭大、瓣肉厚、後味不苔、瓣肉無柴為特點,是農產品地理標誌產品。

平陸山地黃牛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平陸山地黃牛因1981年被編入《全國品種志》而揚名,當地群眾又叫它“爬山虎”。該黃牛是平陸山區人民經過長期的精心飼養和培育而逐漸形成的一個獨特黃牛品種。

平陸山地黃牛產肉性能較好,而且肉質細嫩,烹飪後味美可口。

平陸蘋果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平陸縣隸屬山西省運城市,地處秦、晉、豫交界處三角地帶,是山西的南大門。

平陸縣北靠中條山與運城盆地相依,南臨黃河與河南省三門峽市相望,東接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與河南省洛陽市、鄭州市為鄰,西與芮城縣為邦。

平陸交通便利,四通八達。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傅說、百里奚等名人軼事流芳百世,“伯樂相馬”“脣亡齒寒”等歷史典故膾炙人口,古鹽道、地窨院、黃河槽運、棗園壁畫等文物勝蹟輝映史冊,具有熠熠生輝的文化優勢。

風景名勝

茅津渡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茅津渡位於平陸縣城南茅津村,南岸為三門峽市湖濱區會興鎮。歷史上曾名陝津渡、茅城渡、會興渡,因古代茅族居此而得名,茅津渡地形險要,歷史悠久,是溝通晉豫兩省的交通要津,也是萬里黃河上的一個極為重要的渡口,與風陵渡、大禹渡並稱為黃河三大古渡,有“鐵碼頭”之稱。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據《平陸縣誌》載:“茅津地當水陸要衝,晉豫兩省通衢,冠蓋之絡繹,商旅之輻輳,三晉運鹽尤為孔道。”

據載,茅津在春秋戰國時,已形成渡口,且是兵家必爭之地。晉獻公假道於虞,伐滅虢國,即由茅津渡河。秦穆公伐鄭,晉出奇兵從茅津渡河,以逸待勞,敗秦軍於崤山。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三門峽黃河公路大橋建成後,茅律渡車少人稀。茅津渡風景秀麗,仲夏到秋末時,日落方向與河道走向近乎平行,晚霞紅似火,水天共一色,形成“茅津晚霞”迷人景色,令人流連忘返。

黃河古棧道

黃河古棧道位於三門峽大壩下游北岸緊靠黃河的陡壁懸崖上,共有兩條。一條離河面較高,一條離河面較低,都是緊挨著石壁的衝擊處開鑿的。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我國唐代以前多建都關中,為保證首都長安及西北戊軍的糧草供應,每年都要經黃河向關中送去大量的糧食,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黃河漕運。但作為黃河漕運必經之路的三門峽,水勢險惡,來往船隻,十之有八要被河水吞沒。“鬼門幽幽深百篙,人門逼窄愈兩牢,舟人叫渡口流血,性命咫尺輕鴻毛”。

從西漢開始,每年枯水季節,都要徵調大批人力物力對這一段黃河進行疏通,並修鑿棧道。就是在黃河兩岸的峭壁懸崖上鑿出一條狹窄的石路,路斷處鑿上一排深深的四方洞,塞上木樁搭成棧道,供船伕們在上面拉縴上溯。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登上古棧道,還會發現開鑿在棧道壁上的一個挨一個的四方洞和牛鼻形穿孔。棧道的開鑿時間已無法考究,現存最早的石刻是東漢桓帝和平元年(公元50年)。但這方石刻是刻在重修後的棧道上的,可見棧道的開鑿時間還要更早一些。棧道上還有魏、隋、唐、宋、明、清的石刻。

黃河棧道遺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三灣溼地(大天鵝景區)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陸三灣大天鵝景區位於山西平陸黃河溼地,處於山西、河南兩省交界處。屬於三門峽黃河庫區內,植被豐富,氣候溫和,依託平陸黃河溼地而建。近年來,隨著生態環境不斷改善,每年到此越冬的大天鵝數量已經超過一萬隻。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大天鵝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作為國家重要溼地的天鵝湖景區是大天鵝的主要越冬地。每年的11月底至12月初,大天鵝成群結隊從繁殖地陸續遷徙到這裡越冬。

虞國古城遺址

虞國古城遺址位於山西省運城市平陸縣張店鎮古城村及四周,據清乾隆版《平陸縣誌》記載:該城為春秋時晉獻公所滅的古虞國都城。遺址南北長2.5公里,東西寬2公里,現殘存城外郭南牆300餘米,牆基寬15—20米,夯層厚6—8釐米。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虞國夾在虢國和晉國之間,南面十幾公里處就是著名古渡茅津渡,扼守在晉國通往中原的主要通道上,在地緣政治上,劣勢盡顯,留下“假虞伐虢”“脣亡齒寒”兩個引人深思的成語。虞國古城遺址對於研究虞國以及其它各國在攻伐不絕的春秋年代興衰存亡的歷史具有重要意義。

傅相祠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傅相祠位於山西省運城市平陸縣縣城東北傅巖山上,是為紀念商代命相傅說(讀yue)而建。平陸縣聖人澗鎮聖人澗村之傅巖,在唐大曆年間已建有傅相祠,(當地人俗稱聖人廟)。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據清康照《平陸縣誌》記,祠內有主殿、配殿、碑臺、戲樓、磚塔等建築,亭臺樓閣、斗拱飛簷、傅巖屏影、澗水環繞,平陸古八景之一的“傅巖霽雪”就在這裡。

棗園漢墓群

1959年,山西省文管會在平陸縣張店鎮棗園村南的漢代墓區發掘了一座磚室墓,其內壁畫曾在國內史學界引起了很大轟動。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該墓為漢代墓葬,磚室券頂,平面呈方形,東西長4.56米,南北寬2.25米,高2.1米,由1個主室和1個耳室組成。主室內滿繪壁畫,分天空和人間兩大部分。天空的景象繪於券頂上,有青龍、白虎、玄武諸動物形象,其間遊雲流蕩,並有星辰百餘顆。券頂上另繪有日、月及其他圖案。

棗園漢墓群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文化名人

傅說,約生於公元前1350年,卒時間不詳。奴隸出身,很有學問和才幹。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商王武丁早年曾生活在民間,與奴隸一起勞動時結識了傅說,對傅說的才學十分敬佩。武丁即位後,有意請傅說來輔助他,卻又擔心傅說是個奴隸,授以高官必遭貴族大臣的反對。就藉口先帝服喪而在三年中不說一句話,只通過文字與大臣保持聯繫,後又藉口夢見祖先商湯推薦給他一位賢人,還將他的面貌畫出來,讓百官傳閱,派專人去尋訪。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負責的官員們先在百官群吏中遍求而不得,就帶著圖像各地尋訪,在北海的傅巖(今山西省平陸縣北)發現了一個名叫傅說的奴隸,其相貌和圖像一模一樣,和其他奴隸挽連在一起,在築牆治水。他們連忙將傅說接回都城覆命。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武丁大喜,三年來他第一次開口說了話,與傅說討論天下大事。傅說以豐富的知識精闢地論述了一套治國之道。武丁十分滿意,就當眾宣佈解除他的奴隸身分,任用為宰相,統轄百官。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傅說任宰相後,與武丁命他朝夕陪伴,討論國事,共同治理天下。傅說還寫了篇《說命》的文章,用來告誡武丁。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由於傅說的貢獻重大,被尊奉為與伊尹齊名的商朝名相。民間傳說其病故後,他的靈魂升上九天化為一顆東方的明星,稱“傅說星”。後人還在他版築治水的地方建立了“傅說祠”,傅說做奴隸時藏身其中的洞穴被封為“聖人窟”,“聖人窟” 前那條小河被易名為“聖人澗”。因此傅說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聖人”。

百里奚

百里奚,姜姓,百里氏,名奚,字子明,春秋虞國(今山西省平陸縣北)人。春秋時虞國大夫,後入秦做大夫。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晉獻公借道伐虢滅了虞國,俘獲百里奚之後,用他做秦穆公夫人出嫁時陪嫁的奴隸送到秦國。百里奚逃離秦國跑到楚國宛邑。後入秦做大夫,為秦穆公時賢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又稱“五羖大夫”,是秦穆公用五張黑羊皮從市井之中換回的一代名相。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在主持秦國國政期間,百里奚“謀無不當,舉必有功”,輔佐秦穆公倡導文明教化,實行“重施於民”的政策,讓人民得到更多的好處,並內修國政,外圖霸業,開地千里,稱霸西戎,統一了今甘肅、寧夏等地區,開始了秦國的崛起。使秦國成為春秋五霸之一,為秦國最終統一中國奠定了牢固基礎。

名優特產

馬泉溝水化柿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產於平陸縣坡底鄉馬泉溝及附近一帶,種植歷史約有1350多年,該柿種無核,所加工成的柿餅能速溶於水,並且以馬泉溝為最多,所以人們稱其為馬泉溝水化柿,為平陸縣所獨有的國內柿種珍品。自唐貞觀年間,就成為向朝廷進獻的貢品。

杜馬百合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平陸種植百合歷史悠久,明朝萬曆年間杜馬一帶的百合就列為皇宮貢品,到清朝康熙十八年,杜馬百合被列入全國《名產錄》,馳名中外,被人們稱為"中條參"。

杜馬百合以個頭大、瓣肉厚、後味不苔、瓣肉無柴為特點,是農產品地理標誌產品。

平陸山地黃牛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平陸山地黃牛因1981年被編入《全國品種志》而揚名,當地群眾又叫它“爬山虎”。該黃牛是平陸山區人民經過長期的精心飼養和培育而逐漸形成的一個獨特黃牛品種。

平陸山地黃牛產肉性能較好,而且肉質細嫩,烹飪後味美可口。

平陸蘋果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平陸是我省重要的水果生產基地,全縣共種植水果35萬畝,其中蘋果面積達25萬畝。目前,該縣的蘋果出口量已經佔到全省蘋果出口總量的一半以上。平陸蘋果為農產品地理標誌產品。

往期精選:

老牛灣,黃河入晉第一彎

中國民間藝術之鄉——­­­­­­­­河曲­

九曲黃河第一鎮——­­­­­­­­磧口

紅棗之鄉——柳林

訂閱 “三晉文化旅遊” 閱讀更多精彩文章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平陸縣隸屬山西省運城市,地處秦、晉、豫交界處三角地帶,是山西的南大門。

平陸縣北靠中條山與運城盆地相依,南臨黃河與河南省三門峽市相望,東接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與河南省洛陽市、鄭州市為鄰,西與芮城縣為邦。

平陸交通便利,四通八達。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傅說、百里奚等名人軼事流芳百世,“伯樂相馬”“脣亡齒寒”等歷史典故膾炙人口,古鹽道、地窨院、黃河槽運、棗園壁畫等文物勝蹟輝映史冊,具有熠熠生輝的文化優勢。

風景名勝

茅津渡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茅津渡位於平陸縣城南茅津村,南岸為三門峽市湖濱區會興鎮。歷史上曾名陝津渡、茅城渡、會興渡,因古代茅族居此而得名,茅津渡地形險要,歷史悠久,是溝通晉豫兩省的交通要津,也是萬里黃河上的一個極為重要的渡口,與風陵渡、大禹渡並稱為黃河三大古渡,有“鐵碼頭”之稱。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據《平陸縣誌》載:“茅津地當水陸要衝,晉豫兩省通衢,冠蓋之絡繹,商旅之輻輳,三晉運鹽尤為孔道。”

據載,茅津在春秋戰國時,已形成渡口,且是兵家必爭之地。晉獻公假道於虞,伐滅虢國,即由茅津渡河。秦穆公伐鄭,晉出奇兵從茅津渡河,以逸待勞,敗秦軍於崤山。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三門峽黃河公路大橋建成後,茅律渡車少人稀。茅津渡風景秀麗,仲夏到秋末時,日落方向與河道走向近乎平行,晚霞紅似火,水天共一色,形成“茅津晚霞”迷人景色,令人流連忘返。

黃河古棧道

黃河古棧道位於三門峽大壩下游北岸緊靠黃河的陡壁懸崖上,共有兩條。一條離河面較高,一條離河面較低,都是緊挨著石壁的衝擊處開鑿的。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我國唐代以前多建都關中,為保證首都長安及西北戊軍的糧草供應,每年都要經黃河向關中送去大量的糧食,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黃河漕運。但作為黃河漕運必經之路的三門峽,水勢險惡,來往船隻,十之有八要被河水吞沒。“鬼門幽幽深百篙,人門逼窄愈兩牢,舟人叫渡口流血,性命咫尺輕鴻毛”。

從西漢開始,每年枯水季節,都要徵調大批人力物力對這一段黃河進行疏通,並修鑿棧道。就是在黃河兩岸的峭壁懸崖上鑿出一條狹窄的石路,路斷處鑿上一排深深的四方洞,塞上木樁搭成棧道,供船伕們在上面拉縴上溯。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登上古棧道,還會發現開鑿在棧道壁上的一個挨一個的四方洞和牛鼻形穿孔。棧道的開鑿時間已無法考究,現存最早的石刻是東漢桓帝和平元年(公元50年)。但這方石刻是刻在重修後的棧道上的,可見棧道的開鑿時間還要更早一些。棧道上還有魏、隋、唐、宋、明、清的石刻。

黃河棧道遺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三灣溼地(大天鵝景區)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陸三灣大天鵝景區位於山西平陸黃河溼地,處於山西、河南兩省交界處。屬於三門峽黃河庫區內,植被豐富,氣候溫和,依託平陸黃河溼地而建。近年來,隨著生態環境不斷改善,每年到此越冬的大天鵝數量已經超過一萬隻。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大天鵝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作為國家重要溼地的天鵝湖景區是大天鵝的主要越冬地。每年的11月底至12月初,大天鵝成群結隊從繁殖地陸續遷徙到這裡越冬。

虞國古城遺址

虞國古城遺址位於山西省運城市平陸縣張店鎮古城村及四周,據清乾隆版《平陸縣誌》記載:該城為春秋時晉獻公所滅的古虞國都城。遺址南北長2.5公里,東西寬2公里,現殘存城外郭南牆300餘米,牆基寬15—20米,夯層厚6—8釐米。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虞國夾在虢國和晉國之間,南面十幾公里處就是著名古渡茅津渡,扼守在晉國通往中原的主要通道上,在地緣政治上,劣勢盡顯,留下“假虞伐虢”“脣亡齒寒”兩個引人深思的成語。虞國古城遺址對於研究虞國以及其它各國在攻伐不絕的春秋年代興衰存亡的歷史具有重要意義。

傅相祠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傅相祠位於山西省運城市平陸縣縣城東北傅巖山上,是為紀念商代命相傅說(讀yue)而建。平陸縣聖人澗鎮聖人澗村之傅巖,在唐大曆年間已建有傅相祠,(當地人俗稱聖人廟)。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據清康照《平陸縣誌》記,祠內有主殿、配殿、碑臺、戲樓、磚塔等建築,亭臺樓閣、斗拱飛簷、傅巖屏影、澗水環繞,平陸古八景之一的“傅巖霽雪”就在這裡。

棗園漢墓群

1959年,山西省文管會在平陸縣張店鎮棗園村南的漢代墓區發掘了一座磚室墓,其內壁畫曾在國內史學界引起了很大轟動。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該墓為漢代墓葬,磚室券頂,平面呈方形,東西長4.56米,南北寬2.25米,高2.1米,由1個主室和1個耳室組成。主室內滿繪壁畫,分天空和人間兩大部分。天空的景象繪於券頂上,有青龍、白虎、玄武諸動物形象,其間遊雲流蕩,並有星辰百餘顆。券頂上另繪有日、月及其他圖案。

棗園漢墓群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文化名人

傅說,約生於公元前1350年,卒時間不詳。奴隸出身,很有學問和才幹。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商王武丁早年曾生活在民間,與奴隸一起勞動時結識了傅說,對傅說的才學十分敬佩。武丁即位後,有意請傅說來輔助他,卻又擔心傅說是個奴隸,授以高官必遭貴族大臣的反對。就藉口先帝服喪而在三年中不說一句話,只通過文字與大臣保持聯繫,後又藉口夢見祖先商湯推薦給他一位賢人,還將他的面貌畫出來,讓百官傳閱,派專人去尋訪。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負責的官員們先在百官群吏中遍求而不得,就帶著圖像各地尋訪,在北海的傅巖(今山西省平陸縣北)發現了一個名叫傅說的奴隸,其相貌和圖像一模一樣,和其他奴隸挽連在一起,在築牆治水。他們連忙將傅說接回都城覆命。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武丁大喜,三年來他第一次開口說了話,與傅說討論天下大事。傅說以豐富的知識精闢地論述了一套治國之道。武丁十分滿意,就當眾宣佈解除他的奴隸身分,任用為宰相,統轄百官。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傅說任宰相後,與武丁命他朝夕陪伴,討論國事,共同治理天下。傅說還寫了篇《說命》的文章,用來告誡武丁。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由於傅說的貢獻重大,被尊奉為與伊尹齊名的商朝名相。民間傳說其病故後,他的靈魂升上九天化為一顆東方的明星,稱“傅說星”。後人還在他版築治水的地方建立了“傅說祠”,傅說做奴隸時藏身其中的洞穴被封為“聖人窟”,“聖人窟” 前那條小河被易名為“聖人澗”。因此傅說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聖人”。

百里奚

百里奚,姜姓,百里氏,名奚,字子明,春秋虞國(今山西省平陸縣北)人。春秋時虞國大夫,後入秦做大夫。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晉獻公借道伐虢滅了虞國,俘獲百里奚之後,用他做秦穆公夫人出嫁時陪嫁的奴隸送到秦國。百里奚逃離秦國跑到楚國宛邑。後入秦做大夫,為秦穆公時賢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又稱“五羖大夫”,是秦穆公用五張黑羊皮從市井之中換回的一代名相。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在主持秦國國政期間,百里奚“謀無不當,舉必有功”,輔佐秦穆公倡導文明教化,實行“重施於民”的政策,讓人民得到更多的好處,並內修國政,外圖霸業,開地千里,稱霸西戎,統一了今甘肅、寧夏等地區,開始了秦國的崛起。使秦國成為春秋五霸之一,為秦國最終統一中國奠定了牢固基礎。

名優特產

馬泉溝水化柿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產於平陸縣坡底鄉馬泉溝及附近一帶,種植歷史約有1350多年,該柿種無核,所加工成的柿餅能速溶於水,並且以馬泉溝為最多,所以人們稱其為馬泉溝水化柿,為平陸縣所獨有的國內柿種珍品。自唐貞觀年間,就成為向朝廷進獻的貢品。

杜馬百合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平陸種植百合歷史悠久,明朝萬曆年間杜馬一帶的百合就列為皇宮貢品,到清朝康熙十八年,杜馬百合被列入全國《名產錄》,馳名中外,被人們稱為"中條參"。

杜馬百合以個頭大、瓣肉厚、後味不苔、瓣肉無柴為特點,是農產品地理標誌產品。

平陸山地黃牛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平陸山地黃牛因1981年被編入《全國品種志》而揚名,當地群眾又叫它“爬山虎”。該黃牛是平陸山區人民經過長期的精心飼養和培育而逐漸形成的一個獨特黃牛品種。

平陸山地黃牛產肉性能較好,而且肉質細嫩,烹飪後味美可口。

平陸蘋果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平陸是我省重要的水果生產基地,全縣共種植水果35萬畝,其中蘋果面積達25萬畝。目前,該縣的蘋果出口量已經佔到全省蘋果出口總量的一半以上。平陸蘋果為農產品地理標誌產品。

往期精選:

老牛灣,黃河入晉第一彎

中國民間藝術之鄉——­­­­­­­­河曲­

九曲黃河第一鎮——­­­­­­­­磧口

紅棗之鄉——柳林

訂閱 “三晉文化旅遊” 閱讀更多精彩文章

晉山晉水:虞國故地——平陸"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