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古塞城 · 三角城 · 平涼城

【文史】古塞城 · 三角城 · 平涼城【文史】古塞城 · 三角城 · 平涼城

古塞城·三角城·平涼城

【文史】古塞城 · 三角城 · 平涼城

唐玄宗開元五年(717年),設置於原涇陽古城——崆峒區安國鎮油坊莊頡河北岸臺地的平涼縣,向東遷徙至涇河南岸的古塞城。

關於這個事件的真實性,有唐人李吉甫編撰的《元和郡縣圖志》和後晉趙瑩主持編修的《舊唐書》為證。來自於《元和郡縣圖志》的記載:“平涼縣,本漢涇陽縣地,今縣西四十里涇陽古城是也。後魏為長城郡長城縣之地。周武帝建德元年,割涇州平涼郡於今理置平涼縣,屬長城郡。隋開皇三年屬原州,皇朝因之。開皇五年移於涇水南,貞元七年又移於舊縣南阪上,今縣是也。仍屯軍其中。”《舊唐書》中記載:“平涼,隋縣,治陽晉川。開元五年,移治古塞城。”兩書都提到一個關鍵的年份和關鍵的事件:開元五年,平涼縣移於涇水南古塞城。對這一歷史事實,兩本書的記載互為印證,應該沒有問題,從中不難發現,找到古塞城的位置是解開這個謎底的關鍵之所在。

01

古塞城就是三角城

長期以來,對古塞城的地址,眾說紛紜,但人們都普遍地認為,古塞城大致的位置就在現在的平涼城東部三角城一帶,也就是由西蘭公路進入平涼城東大門的這一片區域。原平涼地區地方誌辦公室主任祝世林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就一直致力於平涼歷史地理的考察和研究,他認為從字面意義上看,古塞城應該是一座軍營,或者至少應該是駐軍的地方,認定其地址為今平涼城東寶塔樑;另有致力於涇河流域漢代以來郡縣建置研究的隴東學院張多勇教授,近年來在經過大量實地考證後,認為《元和郡縣圖志》中所載的“平涼縣城移至涇河南”,是由原址頡河以北的油坊莊臺地移到了頡河以南的臺地,他在位於今安國鎮政府以南的臺地上也找到了一個古城址,他認為這個遺址有可能就是唐開元以後的平涼縣城。

但是,筆者對此二說一直存有疑問,其一,古塞城到底在哪裡,史無記載;其二,安國鎮政府南面的臺地,雖有漢唐時的文化遺蹟,但其地只有狹長的一個地塊,寬不過幾十米,長不過百米,作為縣城的治地,實在是小了些。另外,如果當時遷徙平涼城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躲避吐蕃人的兵鋒的話,那由頡河北岸遷到頡河以南,僅僅只是隔了一條河,並沒有達到防禦吐蕃的戰略目的。而且,《元和郡縣圖志》中明確記載,平涼城是遷到了“涇河南”,而張教授認定的遺址卻在安國鎮政府以南頡河南的臺地上。歷史上,作為涇河左岸一級支流的頡河從來沒有被稱作涇河,所以由此也說明平涼城肯定不會是遷到頡河南。

倒是平涼民間一直有一種說法,說是“先有三角城,後有平涼城”,很值得注意。這個說法起自何時,已經無法考證,但至少能說明一點,即三角城在平涼城出現之前就有了。一個偶然的機會,筆者瞭解到,在柳湖鎮保豐村居然有一個三角城社,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人民公社時期,被稱作三角城生產隊。為了一探究竟,筆者多次到保豐村三角城社進行走訪。在今東湖公交站臺以南,向南僅僅走300米,遠遠就能看到高聳在一片房屋脊獸後面的一段老城牆的一角。走到跟前,眼前高高聳立起一道牆體,約有10多米高。從一個豁口處爬上一個不長的斜坡,便見其上有大片的房舍——在大規模的舊城改造以後,如今這裡成了平涼城棺材鋪最集中的地方——向南走大概150米左右,便通到了南環路。沿南環路向東走幾十米,能看到南北方向的一條殘牆,牆體長152米,其中靠北段有100米,明顯是一段夯土築就的老城牆的殘留,夯土層十分明顯,高約3-5米。最北端的馬面牆便是從東湖往進走就能看到的那個城頭。沿南環路向西行,路北面是高高聳立的一道夯土牆,長約280米,牆體中斷處,能看到最西端的牆頭高聳著的一座亭子。然後從北牆下一條道路往回折返,向西行約250米,則又回到從東湖路進入的那個坡道的豁口處。至此,我們終於明白,這個由東牆作底邊,並與南城牆、北城牆包圍起來的竟然是一座三角形的城的形狀。

【文史】古塞城 · 三角城 · 平涼城

三角城遺址全景。

原來平涼坊間傳說中的三角城,的確不是傳說,而是真實存在的一座“三角形的城”!

經過實地勘測,三角城的地理座標為:東經106°42′21.9″,北緯35°31′28.6″,海拔1351米。三角形城牆的三條邊分別為:東牆長189米,高3-5米;北牆長251米,高13—18米不等;南牆長286米,高10米左右。當地群眾認為其面積大約10餘畝。三角城的三條邊,北牆是憑藉自然地勢,由涇河川底山根斬削而成,最為高峻;南牆是人力就地起土,築土為牆,築牆時挖掘出的一條壕溝,成為護城壕;東牆是在向東延伸的臺地上起土築牆,牆外掘土而為城壕,與南牆的築造方法相類。三條城牆中,北牆最高,南牆次之,東牆最低。今年3月17日上午,我邀約平涼地區博物館原館長劉玉林一起對三角城再次進行了實地勘查,勘查得知:三角城南城牆現仍殘存牆基13×2米;在上世紀70年代時,南城壕尚有10米深,後來80年代後因修路,進行了夯墊,現存城壕深5米;三角城西端三角頂點平臺上修三教殿時,將原城牆取平,現存殘高7米;三角城最西端現存南北城牆殘牆各一段,高3.5米至4米不等,其中南城牆15.6米,北牆26米,夯土層印痕十分清晰。既有三條邊圍成的三角形的城池,又有高高聳起易守難攻的地理位置,據此,劉玉林館長認為,三角城是當年的軍城無疑。

02

三角城是唐代初期的平涼縣城

在比涇河川道高出十多米的三角城裡,以東牆為三角形的底,南牆和北牆分別為三角形的兩個腰。三角城的最西端其實是一個獨立的小型山包,其上有一長約數米的小橋連接,小山包頂尖部修有一座崔巍的亭子,供有儒釋道三教的孔子、老子和釋迦牟尼的塑像和牌位。中部建有關帝廟,保豐村的村民每月初一、十五前來供奉,香火十分興盛。東部則是連片的民居。整個三角城就像一隻箭頭向西射出的箭,又像一艘乘風破浪、向西航行的船,西端高峻尖銳,東面平坦緩和,是一座天然神奇真正的“三角形的城”。

但就它的面積來說,只有1萬多平方米,作為唐代的一座縣城,規制實在是小了點,與它在頡河北岸油坊莊的平涼縣原址的6萬多平方米相比,顯得太過侷促。但結合它險要的地理形勢,易守難攻的自然地貌,以及當時平涼麵臨的吐蕃人的頻繁侵略,為了躲避敵人的攻掠屠殺,這樣的選擇也有它的必然性。因此,筆者認為,坐落在平涼城東部保豐村三角城社的三角城古城,應該是唐代開元年間由油坊莊遷來的平涼縣城,這個結論是令人信服的。

平涼城遷移至涇河南的古塞城以後,吐蕃人的侵略並未停歇。廣德元年(763年),遷移至三角城的平涼城再次被吐蕃的戰火摧毀,平涼縣的建置就此中斷。直到25年後,貞元四年(788年),平涼縣的建置才得以恢復。

【文史】古塞城 · 三角城 · 平涼城

三角城遺址西端的亭子。

為了強化平涼的戰略地位,應對西北嚴峻的形勢,貞元七年(791年),唐德宗下詔,命令涇原節度使劉昌重新修築平涼城。新建的平涼城,在原城址西面的涇河南阪上,也就是今天我們所居住的平涼城。新城雄踞於涇河之南,彈箏峽口,成為阻擋吐蕃東進的咽喉要道,平涼就此開始了它新的歷史。

來源:景顥 文/圖

往期精彩回顧

【看點】土橋小學:三名教師兩名學生的一個“家庭”

【時政】王奮彥主持召開市政府常務會議

【招聘】今起報名,甘肅醫學院附屬醫院招聘事業編25人

【文史】古塞城 · 三角城 · 平涼城

分享快樂是一種美德,更是一種快樂。快把快樂分享給您的夥伴們吧!

點擊右上角:“發送給朋友”、“朋友圈”。

微信號:plrb933

微博號:plrbtxwb123

出品:平涼日報社融媒體工作室

編輯:丁小鳳

技術:崔烘獎

監製:李建軍

法律顧問:張忠義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