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蓬萊閣東面的海岸邊,有一個新建景點——八仙過海景區。相傳,當年“八仙”們就是從這裡各顯其能跨過大海的,此地因此得名“八仙過海處”或“八仙渡”。

如果從空中俯瞰,可以發現整個景區就像是一個漂浮在海面上的寶葫蘆。葫蘆在古文獻中被稱為“槃”或“壺”,而“槃”是“盤”的本字,所以“盤古”就是從葫蘆開始的意思。神怪小說《拾遺記·丹丘之國》中說:“(東海有)三壺,則海中三山也:一曰方壺,則方丈也;二曰蓬壺,則蓬萊也;三曰瀛壺,則瀛洲也;形如壺器。”因此說,葫蘆與中國的神話傳說很早就結下了不解之緣,成為中國神仙世界的象徵物或神仙身邊不可或缺的重要寶物,以葫蘆形狀來為八仙過海這樣的景區造型也就顯得順理成章。

"

在蓬萊閣東面的海岸邊,有一個新建景點——八仙過海景區。相傳,當年“八仙”們就是從這裡各顯其能跨過大海的,此地因此得名“八仙過海處”或“八仙渡”。

如果從空中俯瞰,可以發現整個景區就像是一個漂浮在海面上的寶葫蘆。葫蘆在古文獻中被稱為“槃”或“壺”,而“槃”是“盤”的本字,所以“盤古”就是從葫蘆開始的意思。神怪小說《拾遺記·丹丘之國》中說:“(東海有)三壺,則海中三山也:一曰方壺,則方丈也;二曰蓬壺,則蓬萊也;三曰瀛壺,則瀛洲也;形如壺器。”因此說,葫蘆與中國的神話傳說很早就結下了不解之緣,成為中國神仙世界的象徵物或神仙身邊不可或缺的重要寶物,以葫蘆形狀來為八仙過海這樣的景區造型也就顯得順理成章。

八仙從這裡過海

景區迎門是一座四柱三門沖天式石牌坊,正面坊額“八仙過海口”和背面坊額“人間仙境”據說都是蘇軾任登州太守時所題。

"

在蓬萊閣東面的海岸邊,有一個新建景點——八仙過海景區。相傳,當年“八仙”們就是從這裡各顯其能跨過大海的,此地因此得名“八仙過海處”或“八仙渡”。

如果從空中俯瞰,可以發現整個景區就像是一個漂浮在海面上的寶葫蘆。葫蘆在古文獻中被稱為“槃”或“壺”,而“槃”是“盤”的本字,所以“盤古”就是從葫蘆開始的意思。神怪小說《拾遺記·丹丘之國》中說:“(東海有)三壺,則海中三山也:一曰方壺,則方丈也;二曰蓬壺,則蓬萊也;三曰瀛壺,則瀛洲也;形如壺器。”因此說,葫蘆與中國的神話傳說很早就結下了不解之緣,成為中國神仙世界的象徵物或神仙身邊不可或缺的重要寶物,以葫蘆形狀來為八仙過海這樣的景區造型也就顯得順理成章。

八仙從這裡過海

景區迎門是一座四柱三門沖天式石牌坊,正面坊額“八仙過海口”和背面坊額“人間仙境”據說都是蘇軾任登州太守時所題。

八仙從這裡過海

牌坊背後是一座名為“八仙”的九孔跨海石橋,橋周圍有眾多的海鷗盤桓飛舞、鳴聲悅耳,讓我等內陸來的遊客興奮不已。

"

在蓬萊閣東面的海岸邊,有一個新建景點——八仙過海景區。相傳,當年“八仙”們就是從這裡各顯其能跨過大海的,此地因此得名“八仙過海處”或“八仙渡”。

如果從空中俯瞰,可以發現整個景區就像是一個漂浮在海面上的寶葫蘆。葫蘆在古文獻中被稱為“槃”或“壺”,而“槃”是“盤”的本字,所以“盤古”就是從葫蘆開始的意思。神怪小說《拾遺記·丹丘之國》中說:“(東海有)三壺,則海中三山也:一曰方壺,則方丈也;二曰蓬壺,則蓬萊也;三曰瀛壺,則瀛洲也;形如壺器。”因此說,葫蘆與中國的神話傳說很早就結下了不解之緣,成為中國神仙世界的象徵物或神仙身邊不可或缺的重要寶物,以葫蘆形狀來為八仙過海這樣的景區造型也就顯得順理成章。

八仙從這裡過海

景區迎門是一座四柱三門沖天式石牌坊,正面坊額“八仙過海口”和背面坊額“人間仙境”據說都是蘇軾任登州太守時所題。

八仙從這裡過海

牌坊背後是一座名為“八仙”的九孔跨海石橋,橋周圍有眾多的海鷗盤桓飛舞、鳴聲悅耳,讓我等內陸來的遊客興奮不已。

八仙從這裡過海

石拱橋北堍又是一座四柱三門沖天式石牌坊,正面坊額為“雲外仙都”,落款是“元章”,也就是米芾;背面坊額“得道成仙”則是黃庭堅手筆。米芾和黃庭堅在歷史上與登州(蓬萊)都沒有交集,上述坊額顯然是集其字或擇其語而得。非常巧,有四隻海鷗分別落在了“雲外仙都”牌坊的四根立柱的柱頂,恰似四隻裝飾用的“蹲鳥”。

"

在蓬萊閣東面的海岸邊,有一個新建景點——八仙過海景區。相傳,當年“八仙”們就是從這裡各顯其能跨過大海的,此地因此得名“八仙過海處”或“八仙渡”。

如果從空中俯瞰,可以發現整個景區就像是一個漂浮在海面上的寶葫蘆。葫蘆在古文獻中被稱為“槃”或“壺”,而“槃”是“盤”的本字,所以“盤古”就是從葫蘆開始的意思。神怪小說《拾遺記·丹丘之國》中說:“(東海有)三壺,則海中三山也:一曰方壺,則方丈也;二曰蓬壺,則蓬萊也;三曰瀛壺,則瀛洲也;形如壺器。”因此說,葫蘆與中國的神話傳說很早就結下了不解之緣,成為中國神仙世界的象徵物或神仙身邊不可或缺的重要寶物,以葫蘆形狀來為八仙過海這樣的景區造型也就顯得順理成章。

八仙從這裡過海

景區迎門是一座四柱三門沖天式石牌坊,正面坊額“八仙過海口”和背面坊額“人間仙境”據說都是蘇軾任登州太守時所題。

八仙從這裡過海

牌坊背後是一座名為“八仙”的九孔跨海石橋,橋周圍有眾多的海鷗盤桓飛舞、鳴聲悅耳,讓我等內陸來的遊客興奮不已。

八仙從這裡過海

石拱橋北堍又是一座四柱三門沖天式石牌坊,正面坊額為“雲外仙都”,落款是“元章”,也就是米芾;背面坊額“得道成仙”則是黃庭堅手筆。米芾和黃庭堅在歷史上與登州(蓬萊)都沒有交集,上述坊額顯然是集其字或擇其語而得。非常巧,有四隻海鷗分別落在了“雲外仙都”牌坊的四根立柱的柱頂,恰似四隻裝飾用的“蹲鳥”。

八仙從這裡過海

過“雲外仙都”牌坊,可見一座面闊五間重簷歇山頂的二層樓閣,稱“仙源樓”。二層簷下所懸“仙源”二字匾額相傳為唐太宗李世民題寫,題寫時間應該是其在貞觀十八年(644年)率兵親征高麗的時候。底樓大門兩側有聯:“鑑性明心通淨化;參天悟道會清涼”,撰題者是當代著名書法家歐陽中石。

"

在蓬萊閣東面的海岸邊,有一個新建景點——八仙過海景區。相傳,當年“八仙”們就是從這裡各顯其能跨過大海的,此地因此得名“八仙過海處”或“八仙渡”。

如果從空中俯瞰,可以發現整個景區就像是一個漂浮在海面上的寶葫蘆。葫蘆在古文獻中被稱為“槃”或“壺”,而“槃”是“盤”的本字,所以“盤古”就是從葫蘆開始的意思。神怪小說《拾遺記·丹丘之國》中說:“(東海有)三壺,則海中三山也:一曰方壺,則方丈也;二曰蓬壺,則蓬萊也;三曰瀛壺,則瀛洲也;形如壺器。”因此說,葫蘆與中國的神話傳說很早就結下了不解之緣,成為中國神仙世界的象徵物或神仙身邊不可或缺的重要寶物,以葫蘆形狀來為八仙過海這樣的景區造型也就顯得順理成章。

八仙從這裡過海

景區迎門是一座四柱三門沖天式石牌坊,正面坊額“八仙過海口”和背面坊額“人間仙境”據說都是蘇軾任登州太守時所題。

八仙從這裡過海

牌坊背後是一座名為“八仙”的九孔跨海石橋,橋周圍有眾多的海鷗盤桓飛舞、鳴聲悅耳,讓我等內陸來的遊客興奮不已。

八仙從這裡過海

石拱橋北堍又是一座四柱三門沖天式石牌坊,正面坊額為“雲外仙都”,落款是“元章”,也就是米芾;背面坊額“得道成仙”則是黃庭堅手筆。米芾和黃庭堅在歷史上與登州(蓬萊)都沒有交集,上述坊額顯然是集其字或擇其語而得。非常巧,有四隻海鷗分別落在了“雲外仙都”牌坊的四根立柱的柱頂,恰似四隻裝飾用的“蹲鳥”。

八仙從這裡過海

過“雲外仙都”牌坊,可見一座面闊五間重簷歇山頂的二層樓閣,稱“仙源樓”。二層簷下所懸“仙源”二字匾額相傳為唐太宗李世民題寫,題寫時間應該是其在貞觀十八年(644年)率兵親征高麗的時候。底樓大門兩側有聯:“鑑性明心通淨化;參天悟道會清涼”,撰題者是當代著名書法家歐陽中石。

八仙從這裡過海

仙源樓背後是一個小廣場,叫“八仙廣場”,廣場北端是一堵弧形大照壁,壁心嵌“八仙過海”石雕。這幅石雕最大的特點就在於畫面上的八仙均呈飛天狀,這讓印象中飛天都是女性的吾等看著幾個大老爺們在天上飛還真有點不習慣。

"

在蓬萊閣東面的海岸邊,有一個新建景點——八仙過海景區。相傳,當年“八仙”們就是從這裡各顯其能跨過大海的,此地因此得名“八仙過海處”或“八仙渡”。

如果從空中俯瞰,可以發現整個景區就像是一個漂浮在海面上的寶葫蘆。葫蘆在古文獻中被稱為“槃”或“壺”,而“槃”是“盤”的本字,所以“盤古”就是從葫蘆開始的意思。神怪小說《拾遺記·丹丘之國》中說:“(東海有)三壺,則海中三山也:一曰方壺,則方丈也;二曰蓬壺,則蓬萊也;三曰瀛壺,則瀛洲也;形如壺器。”因此說,葫蘆與中國的神話傳說很早就結下了不解之緣,成為中國神仙世界的象徵物或神仙身邊不可或缺的重要寶物,以葫蘆形狀來為八仙過海這樣的景區造型也就顯得順理成章。

八仙從這裡過海

景區迎門是一座四柱三門沖天式石牌坊,正面坊額“八仙過海口”和背面坊額“人間仙境”據說都是蘇軾任登州太守時所題。

八仙從這裡過海

牌坊背後是一座名為“八仙”的九孔跨海石橋,橋周圍有眾多的海鷗盤桓飛舞、鳴聲悅耳,讓我等內陸來的遊客興奮不已。

八仙從這裡過海

石拱橋北堍又是一座四柱三門沖天式石牌坊,正面坊額為“雲外仙都”,落款是“元章”,也就是米芾;背面坊額“得道成仙”則是黃庭堅手筆。米芾和黃庭堅在歷史上與登州(蓬萊)都沒有交集,上述坊額顯然是集其字或擇其語而得。非常巧,有四隻海鷗分別落在了“雲外仙都”牌坊的四根立柱的柱頂,恰似四隻裝飾用的“蹲鳥”。

八仙從這裡過海

過“雲外仙都”牌坊,可見一座面闊五間重簷歇山頂的二層樓閣,稱“仙源樓”。二層簷下所懸“仙源”二字匾額相傳為唐太宗李世民題寫,題寫時間應該是其在貞觀十八年(644年)率兵親征高麗的時候。底樓大門兩側有聯:“鑑性明心通淨化;參天悟道會清涼”,撰題者是當代著名書法家歐陽中石。

八仙從這裡過海

仙源樓背後是一個小廣場,叫“八仙廣場”,廣場北端是一堵弧形大照壁,壁心嵌“八仙過海”石雕。這幅石雕最大的特點就在於畫面上的八仙均呈飛天狀,這讓印象中飛天都是女性的吾等看著幾個大老爺們在天上飛還真有點不習慣。

八仙從這裡過海

繞過照壁,是一個圓形水池,池中心是一座面闊五間單簷歇山頂的三層大殿,名曰:望瀛樓。瀛洲、蓬萊和方丈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三座海上仙山,而瀛洲和蓬萊在古詩文中往往連用和並題,如東晉葛洪在《抱朴子·對俗》中有“(得道之士)或委華駟而轡蛟龍,或棄神州而宅蓬瀛。”的記述;唐許敬宗在《遊清都觀尋沉道士得清字》詩中亦有“幽人蹈箕潁,方士訪蓬瀛。”之句。正面頂層簷下的“望瀛樓”匾額由啟功先生題寫,背面的“天風海濤”匾額則出自另一位書畫大師劉海粟之手。

"

在蓬萊閣東面的海岸邊,有一個新建景點——八仙過海景區。相傳,當年“八仙”們就是從這裡各顯其能跨過大海的,此地因此得名“八仙過海處”或“八仙渡”。

如果從空中俯瞰,可以發現整個景區就像是一個漂浮在海面上的寶葫蘆。葫蘆在古文獻中被稱為“槃”或“壺”,而“槃”是“盤”的本字,所以“盤古”就是從葫蘆開始的意思。神怪小說《拾遺記·丹丘之國》中說:“(東海有)三壺,則海中三山也:一曰方壺,則方丈也;二曰蓬壺,則蓬萊也;三曰瀛壺,則瀛洲也;形如壺器。”因此說,葫蘆與中國的神話傳說很早就結下了不解之緣,成為中國神仙世界的象徵物或神仙身邊不可或缺的重要寶物,以葫蘆形狀來為八仙過海這樣的景區造型也就顯得順理成章。

八仙從這裡過海

景區迎門是一座四柱三門沖天式石牌坊,正面坊額“八仙過海口”和背面坊額“人間仙境”據說都是蘇軾任登州太守時所題。

八仙從這裡過海

牌坊背後是一座名為“八仙”的九孔跨海石橋,橋周圍有眾多的海鷗盤桓飛舞、鳴聲悅耳,讓我等內陸來的遊客興奮不已。

八仙從這裡過海

石拱橋北堍又是一座四柱三門沖天式石牌坊,正面坊額為“雲外仙都”,落款是“元章”,也就是米芾;背面坊額“得道成仙”則是黃庭堅手筆。米芾和黃庭堅在歷史上與登州(蓬萊)都沒有交集,上述坊額顯然是集其字或擇其語而得。非常巧,有四隻海鷗分別落在了“雲外仙都”牌坊的四根立柱的柱頂,恰似四隻裝飾用的“蹲鳥”。

八仙從這裡過海

過“雲外仙都”牌坊,可見一座面闊五間重簷歇山頂的二層樓閣,稱“仙源樓”。二層簷下所懸“仙源”二字匾額相傳為唐太宗李世民題寫,題寫時間應該是其在貞觀十八年(644年)率兵親征高麗的時候。底樓大門兩側有聯:“鑑性明心通淨化;參天悟道會清涼”,撰題者是當代著名書法家歐陽中石。

八仙從這裡過海

仙源樓背後是一個小廣場,叫“八仙廣場”,廣場北端是一堵弧形大照壁,壁心嵌“八仙過海”石雕。這幅石雕最大的特點就在於畫面上的八仙均呈飛天狀,這讓印象中飛天都是女性的吾等看著幾個大老爺們在天上飛還真有點不習慣。

八仙從這裡過海

繞過照壁,是一個圓形水池,池中心是一座面闊五間單簷歇山頂的三層大殿,名曰:望瀛樓。瀛洲、蓬萊和方丈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三座海上仙山,而瀛洲和蓬萊在古詩文中往往連用和並題,如東晉葛洪在《抱朴子·對俗》中有“(得道之士)或委華駟而轡蛟龍,或棄神州而宅蓬瀛。”的記述;唐許敬宗在《遊清都觀尋沉道士得清字》詩中亦有“幽人蹈箕潁,方士訪蓬瀛。”之句。正面頂層簷下的“望瀛樓”匾額由啟功先生題寫,背面的“天風海濤”匾額則出自另一位書畫大師劉海粟之手。

八仙從這裡過海

"

在蓬萊閣東面的海岸邊,有一個新建景點——八仙過海景區。相傳,當年“八仙”們就是從這裡各顯其能跨過大海的,此地因此得名“八仙過海處”或“八仙渡”。

如果從空中俯瞰,可以發現整個景區就像是一個漂浮在海面上的寶葫蘆。葫蘆在古文獻中被稱為“槃”或“壺”,而“槃”是“盤”的本字,所以“盤古”就是從葫蘆開始的意思。神怪小說《拾遺記·丹丘之國》中說:“(東海有)三壺,則海中三山也:一曰方壺,則方丈也;二曰蓬壺,則蓬萊也;三曰瀛壺,則瀛洲也;形如壺器。”因此說,葫蘆與中國的神話傳說很早就結下了不解之緣,成為中國神仙世界的象徵物或神仙身邊不可或缺的重要寶物,以葫蘆形狀來為八仙過海這樣的景區造型也就顯得順理成章。

八仙從這裡過海

景區迎門是一座四柱三門沖天式石牌坊,正面坊額“八仙過海口”和背面坊額“人間仙境”據說都是蘇軾任登州太守時所題。

八仙從這裡過海

牌坊背後是一座名為“八仙”的九孔跨海石橋,橋周圍有眾多的海鷗盤桓飛舞、鳴聲悅耳,讓我等內陸來的遊客興奮不已。

八仙從這裡過海

石拱橋北堍又是一座四柱三門沖天式石牌坊,正面坊額為“雲外仙都”,落款是“元章”,也就是米芾;背面坊額“得道成仙”則是黃庭堅手筆。米芾和黃庭堅在歷史上與登州(蓬萊)都沒有交集,上述坊額顯然是集其字或擇其語而得。非常巧,有四隻海鷗分別落在了“雲外仙都”牌坊的四根立柱的柱頂,恰似四隻裝飾用的“蹲鳥”。

八仙從這裡過海

過“雲外仙都”牌坊,可見一座面闊五間重簷歇山頂的二層樓閣,稱“仙源樓”。二層簷下所懸“仙源”二字匾額相傳為唐太宗李世民題寫,題寫時間應該是其在貞觀十八年(644年)率兵親征高麗的時候。底樓大門兩側有聯:“鑑性明心通淨化;參天悟道會清涼”,撰題者是當代著名書法家歐陽中石。

八仙從這裡過海

仙源樓背後是一個小廣場,叫“八仙廣場”,廣場北端是一堵弧形大照壁,壁心嵌“八仙過海”石雕。這幅石雕最大的特點就在於畫面上的八仙均呈飛天狀,這讓印象中飛天都是女性的吾等看著幾個大老爺們在天上飛還真有點不習慣。

八仙從這裡過海

繞過照壁,是一個圓形水池,池中心是一座面闊五間單簷歇山頂的三層大殿,名曰:望瀛樓。瀛洲、蓬萊和方丈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三座海上仙山,而瀛洲和蓬萊在古詩文中往往連用和並題,如東晉葛洪在《抱朴子·對俗》中有“(得道之士)或委華駟而轡蛟龍,或棄神州而宅蓬瀛。”的記述;唐許敬宗在《遊清都觀尋沉道士得清字》詩中亦有“幽人蹈箕潁,方士訪蓬瀛。”之句。正面頂層簷下的“望瀛樓”匾額由啟功先生題寫,背面的“天風海濤”匾額則出自另一位書畫大師劉海粟之手。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望瀛樓一層和二層為中華傳統藝術展示館,據說收藏有各種奇珍異寶上千件,且大多與八仙和道教文化有關。

"

在蓬萊閣東面的海岸邊,有一個新建景點——八仙過海景區。相傳,當年“八仙”們就是從這裡各顯其能跨過大海的,此地因此得名“八仙過海處”或“八仙渡”。

如果從空中俯瞰,可以發現整個景區就像是一個漂浮在海面上的寶葫蘆。葫蘆在古文獻中被稱為“槃”或“壺”,而“槃”是“盤”的本字,所以“盤古”就是從葫蘆開始的意思。神怪小說《拾遺記·丹丘之國》中說:“(東海有)三壺,則海中三山也:一曰方壺,則方丈也;二曰蓬壺,則蓬萊也;三曰瀛壺,則瀛洲也;形如壺器。”因此說,葫蘆與中國的神話傳說很早就結下了不解之緣,成為中國神仙世界的象徵物或神仙身邊不可或缺的重要寶物,以葫蘆形狀來為八仙過海這樣的景區造型也就顯得順理成章。

八仙從這裡過海

景區迎門是一座四柱三門沖天式石牌坊,正面坊額“八仙過海口”和背面坊額“人間仙境”據說都是蘇軾任登州太守時所題。

八仙從這裡過海

牌坊背後是一座名為“八仙”的九孔跨海石橋,橋周圍有眾多的海鷗盤桓飛舞、鳴聲悅耳,讓我等內陸來的遊客興奮不已。

八仙從這裡過海

石拱橋北堍又是一座四柱三門沖天式石牌坊,正面坊額為“雲外仙都”,落款是“元章”,也就是米芾;背面坊額“得道成仙”則是黃庭堅手筆。米芾和黃庭堅在歷史上與登州(蓬萊)都沒有交集,上述坊額顯然是集其字或擇其語而得。非常巧,有四隻海鷗分別落在了“雲外仙都”牌坊的四根立柱的柱頂,恰似四隻裝飾用的“蹲鳥”。

八仙從這裡過海

過“雲外仙都”牌坊,可見一座面闊五間重簷歇山頂的二層樓閣,稱“仙源樓”。二層簷下所懸“仙源”二字匾額相傳為唐太宗李世民題寫,題寫時間應該是其在貞觀十八年(644年)率兵親征高麗的時候。底樓大門兩側有聯:“鑑性明心通淨化;參天悟道會清涼”,撰題者是當代著名書法家歐陽中石。

八仙從這裡過海

仙源樓背後是一個小廣場,叫“八仙廣場”,廣場北端是一堵弧形大照壁,壁心嵌“八仙過海”石雕。這幅石雕最大的特點就在於畫面上的八仙均呈飛天狀,這讓印象中飛天都是女性的吾等看著幾個大老爺們在天上飛還真有點不習慣。

八仙從這裡過海

繞過照壁,是一個圓形水池,池中心是一座面闊五間單簷歇山頂的三層大殿,名曰:望瀛樓。瀛洲、蓬萊和方丈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三座海上仙山,而瀛洲和蓬萊在古詩文中往往連用和並題,如東晉葛洪在《抱朴子·對俗》中有“(得道之士)或委華駟而轡蛟龍,或棄神州而宅蓬瀛。”的記述;唐許敬宗在《遊清都觀尋沉道士得清字》詩中亦有“幽人蹈箕潁,方士訪蓬瀛。”之句。正面頂層簷下的“望瀛樓”匾額由啟功先生題寫,背面的“天風海濤”匾額則出自另一位書畫大師劉海粟之手。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望瀛樓一層和二層為中華傳統藝術展示館,據說收藏有各種奇珍異寶上千件,且大多與八仙和道教文化有關。

八仙從這裡過海

從望瀛樓出來繼續北行,可見一個只有一進的小院落,這就是“八仙祠”。八仙祠正殿面闊五間,單簷歇山頂,正面出廊。殿額“八仙祠”由著名書法家劉炳森題寫,門前抱柱上有兩副對聯,內側一聯為:“九天閶闔開宮闕;八仙過海在蓬萊”,外側一聯為:“三呼大慶四季同春;五位延福八仙聚處”。前者由書畫大師楊仁愷撰題,後者則是開封籍知名詩人陳雨門的作品。殿內正壁供奉著鐵柺李、鍾離權、張果老、呂洞賓、何仙姑、藍采和、韓湘子和曹國舅等八位神仙;東壁和西壁則分別是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和風婆、雨神、雷公、電母。中國有關“八仙”的傳說,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漢時期,但“八仙”的組成歷代有所不同,至明代基本穩定為現在所說的“八仙”。

"

在蓬萊閣東面的海岸邊,有一個新建景點——八仙過海景區。相傳,當年“八仙”們就是從這裡各顯其能跨過大海的,此地因此得名“八仙過海處”或“八仙渡”。

如果從空中俯瞰,可以發現整個景區就像是一個漂浮在海面上的寶葫蘆。葫蘆在古文獻中被稱為“槃”或“壺”,而“槃”是“盤”的本字,所以“盤古”就是從葫蘆開始的意思。神怪小說《拾遺記·丹丘之國》中說:“(東海有)三壺,則海中三山也:一曰方壺,則方丈也;二曰蓬壺,則蓬萊也;三曰瀛壺,則瀛洲也;形如壺器。”因此說,葫蘆與中國的神話傳說很早就結下了不解之緣,成為中國神仙世界的象徵物或神仙身邊不可或缺的重要寶物,以葫蘆形狀來為八仙過海這樣的景區造型也就顯得順理成章。

八仙從這裡過海

景區迎門是一座四柱三門沖天式石牌坊,正面坊額“八仙過海口”和背面坊額“人間仙境”據說都是蘇軾任登州太守時所題。

八仙從這裡過海

牌坊背後是一座名為“八仙”的九孔跨海石橋,橋周圍有眾多的海鷗盤桓飛舞、鳴聲悅耳,讓我等內陸來的遊客興奮不已。

八仙從這裡過海

石拱橋北堍又是一座四柱三門沖天式石牌坊,正面坊額為“雲外仙都”,落款是“元章”,也就是米芾;背面坊額“得道成仙”則是黃庭堅手筆。米芾和黃庭堅在歷史上與登州(蓬萊)都沒有交集,上述坊額顯然是集其字或擇其語而得。非常巧,有四隻海鷗分別落在了“雲外仙都”牌坊的四根立柱的柱頂,恰似四隻裝飾用的“蹲鳥”。

八仙從這裡過海

過“雲外仙都”牌坊,可見一座面闊五間重簷歇山頂的二層樓閣,稱“仙源樓”。二層簷下所懸“仙源”二字匾額相傳為唐太宗李世民題寫,題寫時間應該是其在貞觀十八年(644年)率兵親征高麗的時候。底樓大門兩側有聯:“鑑性明心通淨化;參天悟道會清涼”,撰題者是當代著名書法家歐陽中石。

八仙從這裡過海

仙源樓背後是一個小廣場,叫“八仙廣場”,廣場北端是一堵弧形大照壁,壁心嵌“八仙過海”石雕。這幅石雕最大的特點就在於畫面上的八仙均呈飛天狀,這讓印象中飛天都是女性的吾等看著幾個大老爺們在天上飛還真有點不習慣。

八仙從這裡過海

繞過照壁,是一個圓形水池,池中心是一座面闊五間單簷歇山頂的三層大殿,名曰:望瀛樓。瀛洲、蓬萊和方丈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三座海上仙山,而瀛洲和蓬萊在古詩文中往往連用和並題,如東晉葛洪在《抱朴子·對俗》中有“(得道之士)或委華駟而轡蛟龍,或棄神州而宅蓬瀛。”的記述;唐許敬宗在《遊清都觀尋沉道士得清字》詩中亦有“幽人蹈箕潁,方士訪蓬瀛。”之句。正面頂層簷下的“望瀛樓”匾額由啟功先生題寫,背面的“天風海濤”匾額則出自另一位書畫大師劉海粟之手。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望瀛樓一層和二層為中華傳統藝術展示館,據說收藏有各種奇珍異寶上千件,且大多與八仙和道教文化有關。

八仙從這裡過海

從望瀛樓出來繼續北行,可見一個只有一進的小院落,這就是“八仙祠”。八仙祠正殿面闊五間,單簷歇山頂,正面出廊。殿額“八仙祠”由著名書法家劉炳森題寫,門前抱柱上有兩副對聯,內側一聯為:“九天閶闔開宮闕;八仙過海在蓬萊”,外側一聯為:“三呼大慶四季同春;五位延福八仙聚處”。前者由書畫大師楊仁愷撰題,後者則是開封籍知名詩人陳雨門的作品。殿內正壁供奉著鐵柺李、鍾離權、張果老、呂洞賓、何仙姑、藍采和、韓湘子和曹國舅等八位神仙;東壁和西壁則分別是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和風婆、雨神、雷公、電母。中國有關“八仙”的傳說,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漢時期,但“八仙”的組成歷代有所不同,至明代基本穩定為現在所說的“八仙”。

八仙從這裡過海

"

在蓬萊閣東面的海岸邊,有一個新建景點——八仙過海景區。相傳,當年“八仙”們就是從這裡各顯其能跨過大海的,此地因此得名“八仙過海處”或“八仙渡”。

如果從空中俯瞰,可以發現整個景區就像是一個漂浮在海面上的寶葫蘆。葫蘆在古文獻中被稱為“槃”或“壺”,而“槃”是“盤”的本字,所以“盤古”就是從葫蘆開始的意思。神怪小說《拾遺記·丹丘之國》中說:“(東海有)三壺,則海中三山也:一曰方壺,則方丈也;二曰蓬壺,則蓬萊也;三曰瀛壺,則瀛洲也;形如壺器。”因此說,葫蘆與中國的神話傳說很早就結下了不解之緣,成為中國神仙世界的象徵物或神仙身邊不可或缺的重要寶物,以葫蘆形狀來為八仙過海這樣的景區造型也就顯得順理成章。

八仙從這裡過海

景區迎門是一座四柱三門沖天式石牌坊,正面坊額“八仙過海口”和背面坊額“人間仙境”據說都是蘇軾任登州太守時所題。

八仙從這裡過海

牌坊背後是一座名為“八仙”的九孔跨海石橋,橋周圍有眾多的海鷗盤桓飛舞、鳴聲悅耳,讓我等內陸來的遊客興奮不已。

八仙從這裡過海

石拱橋北堍又是一座四柱三門沖天式石牌坊,正面坊額為“雲外仙都”,落款是“元章”,也就是米芾;背面坊額“得道成仙”則是黃庭堅手筆。米芾和黃庭堅在歷史上與登州(蓬萊)都沒有交集,上述坊額顯然是集其字或擇其語而得。非常巧,有四隻海鷗分別落在了“雲外仙都”牌坊的四根立柱的柱頂,恰似四隻裝飾用的“蹲鳥”。

八仙從這裡過海

過“雲外仙都”牌坊,可見一座面闊五間重簷歇山頂的二層樓閣,稱“仙源樓”。二層簷下所懸“仙源”二字匾額相傳為唐太宗李世民題寫,題寫時間應該是其在貞觀十八年(644年)率兵親征高麗的時候。底樓大門兩側有聯:“鑑性明心通淨化;參天悟道會清涼”,撰題者是當代著名書法家歐陽中石。

八仙從這裡過海

仙源樓背後是一個小廣場,叫“八仙廣場”,廣場北端是一堵弧形大照壁,壁心嵌“八仙過海”石雕。這幅石雕最大的特點就在於畫面上的八仙均呈飛天狀,這讓印象中飛天都是女性的吾等看著幾個大老爺們在天上飛還真有點不習慣。

八仙從這裡過海

繞過照壁,是一個圓形水池,池中心是一座面闊五間單簷歇山頂的三層大殿,名曰:望瀛樓。瀛洲、蓬萊和方丈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三座海上仙山,而瀛洲和蓬萊在古詩文中往往連用和並題,如東晉葛洪在《抱朴子·對俗》中有“(得道之士)或委華駟而轡蛟龍,或棄神州而宅蓬瀛。”的記述;唐許敬宗在《遊清都觀尋沉道士得清字》詩中亦有“幽人蹈箕潁,方士訪蓬瀛。”之句。正面頂層簷下的“望瀛樓”匾額由啟功先生題寫,背面的“天風海濤”匾額則出自另一位書畫大師劉海粟之手。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望瀛樓一層和二層為中華傳統藝術展示館,據說收藏有各種奇珍異寶上千件,且大多與八仙和道教文化有關。

八仙從這裡過海

從望瀛樓出來繼續北行,可見一個只有一進的小院落,這就是“八仙祠”。八仙祠正殿面闊五間,單簷歇山頂,正面出廊。殿額“八仙祠”由著名書法家劉炳森題寫,門前抱柱上有兩副對聯,內側一聯為:“九天閶闔開宮闕;八仙過海在蓬萊”,外側一聯為:“三呼大慶四季同春;五位延福八仙聚處”。前者由書畫大師楊仁愷撰題,後者則是開封籍知名詩人陳雨門的作品。殿內正壁供奉著鐵柺李、鍾離權、張果老、呂洞賓、何仙姑、藍采和、韓湘子和曹國舅等八位神仙;東壁和西壁則分別是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和風婆、雨神、雷公、電母。中國有關“八仙”的傳說,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漢時期,但“八仙”的組成歷代有所不同,至明代基本穩定為現在所說的“八仙”。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

在蓬萊閣東面的海岸邊,有一個新建景點——八仙過海景區。相傳,當年“八仙”們就是從這裡各顯其能跨過大海的,此地因此得名“八仙過海處”或“八仙渡”。

如果從空中俯瞰,可以發現整個景區就像是一個漂浮在海面上的寶葫蘆。葫蘆在古文獻中被稱為“槃”或“壺”,而“槃”是“盤”的本字,所以“盤古”就是從葫蘆開始的意思。神怪小說《拾遺記·丹丘之國》中說:“(東海有)三壺,則海中三山也:一曰方壺,則方丈也;二曰蓬壺,則蓬萊也;三曰瀛壺,則瀛洲也;形如壺器。”因此說,葫蘆與中國的神話傳說很早就結下了不解之緣,成為中國神仙世界的象徵物或神仙身邊不可或缺的重要寶物,以葫蘆形狀來為八仙過海這樣的景區造型也就顯得順理成章。

八仙從這裡過海

景區迎門是一座四柱三門沖天式石牌坊,正面坊額“八仙過海口”和背面坊額“人間仙境”據說都是蘇軾任登州太守時所題。

八仙從這裡過海

牌坊背後是一座名為“八仙”的九孔跨海石橋,橋周圍有眾多的海鷗盤桓飛舞、鳴聲悅耳,讓我等內陸來的遊客興奮不已。

八仙從這裡過海

石拱橋北堍又是一座四柱三門沖天式石牌坊,正面坊額為“雲外仙都”,落款是“元章”,也就是米芾;背面坊額“得道成仙”則是黃庭堅手筆。米芾和黃庭堅在歷史上與登州(蓬萊)都沒有交集,上述坊額顯然是集其字或擇其語而得。非常巧,有四隻海鷗分別落在了“雲外仙都”牌坊的四根立柱的柱頂,恰似四隻裝飾用的“蹲鳥”。

八仙從這裡過海

過“雲外仙都”牌坊,可見一座面闊五間重簷歇山頂的二層樓閣,稱“仙源樓”。二層簷下所懸“仙源”二字匾額相傳為唐太宗李世民題寫,題寫時間應該是其在貞觀十八年(644年)率兵親征高麗的時候。底樓大門兩側有聯:“鑑性明心通淨化;參天悟道會清涼”,撰題者是當代著名書法家歐陽中石。

八仙從這裡過海

仙源樓背後是一個小廣場,叫“八仙廣場”,廣場北端是一堵弧形大照壁,壁心嵌“八仙過海”石雕。這幅石雕最大的特點就在於畫面上的八仙均呈飛天狀,這讓印象中飛天都是女性的吾等看著幾個大老爺們在天上飛還真有點不習慣。

八仙從這裡過海

繞過照壁,是一個圓形水池,池中心是一座面闊五間單簷歇山頂的三層大殿,名曰:望瀛樓。瀛洲、蓬萊和方丈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三座海上仙山,而瀛洲和蓬萊在古詩文中往往連用和並題,如東晉葛洪在《抱朴子·對俗》中有“(得道之士)或委華駟而轡蛟龍,或棄神州而宅蓬瀛。”的記述;唐許敬宗在《遊清都觀尋沉道士得清字》詩中亦有“幽人蹈箕潁,方士訪蓬瀛。”之句。正面頂層簷下的“望瀛樓”匾額由啟功先生題寫,背面的“天風海濤”匾額則出自另一位書畫大師劉海粟之手。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望瀛樓一層和二層為中華傳統藝術展示館,據說收藏有各種奇珍異寶上千件,且大多與八仙和道教文化有關。

八仙從這裡過海

從望瀛樓出來繼續北行,可見一個只有一進的小院落,這就是“八仙祠”。八仙祠正殿面闊五間,單簷歇山頂,正面出廊。殿額“八仙祠”由著名書法家劉炳森題寫,門前抱柱上有兩副對聯,內側一聯為:“九天閶闔開宮闕;八仙過海在蓬萊”,外側一聯為:“三呼大慶四季同春;五位延福八仙聚處”。前者由書畫大師楊仁愷撰題,後者則是開封籍知名詩人陳雨門的作品。殿內正壁供奉著鐵柺李、鍾離權、張果老、呂洞賓、何仙姑、藍采和、韓湘子和曹國舅等八位神仙;東壁和西壁則分別是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和風婆、雨神、雷公、電母。中國有關“八仙”的傳說,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漢時期,但“八仙”的組成歷代有所不同,至明代基本穩定為現在所說的“八仙”。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

在蓬萊閣東面的海岸邊,有一個新建景點——八仙過海景區。相傳,當年“八仙”們就是從這裡各顯其能跨過大海的,此地因此得名“八仙過海處”或“八仙渡”。

如果從空中俯瞰,可以發現整個景區就像是一個漂浮在海面上的寶葫蘆。葫蘆在古文獻中被稱為“槃”或“壺”,而“槃”是“盤”的本字,所以“盤古”就是從葫蘆開始的意思。神怪小說《拾遺記·丹丘之國》中說:“(東海有)三壺,則海中三山也:一曰方壺,則方丈也;二曰蓬壺,則蓬萊也;三曰瀛壺,則瀛洲也;形如壺器。”因此說,葫蘆與中國的神話傳說很早就結下了不解之緣,成為中國神仙世界的象徵物或神仙身邊不可或缺的重要寶物,以葫蘆形狀來為八仙過海這樣的景區造型也就顯得順理成章。

八仙從這裡過海

景區迎門是一座四柱三門沖天式石牌坊,正面坊額“八仙過海口”和背面坊額“人間仙境”據說都是蘇軾任登州太守時所題。

八仙從這裡過海

牌坊背後是一座名為“八仙”的九孔跨海石橋,橋周圍有眾多的海鷗盤桓飛舞、鳴聲悅耳,讓我等內陸來的遊客興奮不已。

八仙從這裡過海

石拱橋北堍又是一座四柱三門沖天式石牌坊,正面坊額為“雲外仙都”,落款是“元章”,也就是米芾;背面坊額“得道成仙”則是黃庭堅手筆。米芾和黃庭堅在歷史上與登州(蓬萊)都沒有交集,上述坊額顯然是集其字或擇其語而得。非常巧,有四隻海鷗分別落在了“雲外仙都”牌坊的四根立柱的柱頂,恰似四隻裝飾用的“蹲鳥”。

八仙從這裡過海

過“雲外仙都”牌坊,可見一座面闊五間重簷歇山頂的二層樓閣,稱“仙源樓”。二層簷下所懸“仙源”二字匾額相傳為唐太宗李世民題寫,題寫時間應該是其在貞觀十八年(644年)率兵親征高麗的時候。底樓大門兩側有聯:“鑑性明心通淨化;參天悟道會清涼”,撰題者是當代著名書法家歐陽中石。

八仙從這裡過海

仙源樓背後是一個小廣場,叫“八仙廣場”,廣場北端是一堵弧形大照壁,壁心嵌“八仙過海”石雕。這幅石雕最大的特點就在於畫面上的八仙均呈飛天狀,這讓印象中飛天都是女性的吾等看著幾個大老爺們在天上飛還真有點不習慣。

八仙從這裡過海

繞過照壁,是一個圓形水池,池中心是一座面闊五間單簷歇山頂的三層大殿,名曰:望瀛樓。瀛洲、蓬萊和方丈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三座海上仙山,而瀛洲和蓬萊在古詩文中往往連用和並題,如東晉葛洪在《抱朴子·對俗》中有“(得道之士)或委華駟而轡蛟龍,或棄神州而宅蓬瀛。”的記述;唐許敬宗在《遊清都觀尋沉道士得清字》詩中亦有“幽人蹈箕潁,方士訪蓬瀛。”之句。正面頂層簷下的“望瀛樓”匾額由啟功先生題寫,背面的“天風海濤”匾額則出自另一位書畫大師劉海粟之手。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望瀛樓一層和二層為中華傳統藝術展示館,據說收藏有各種奇珍異寶上千件,且大多與八仙和道教文化有關。

八仙從這裡過海

從望瀛樓出來繼續北行,可見一個只有一進的小院落,這就是“八仙祠”。八仙祠正殿面闊五間,單簷歇山頂,正面出廊。殿額“八仙祠”由著名書法家劉炳森題寫,門前抱柱上有兩副對聯,內側一聯為:“九天閶闔開宮闕;八仙過海在蓬萊”,外側一聯為:“三呼大慶四季同春;五位延福八仙聚處”。前者由書畫大師楊仁愷撰題,後者則是開封籍知名詩人陳雨門的作品。殿內正壁供奉著鐵柺李、鍾離權、張果老、呂洞賓、何仙姑、藍采和、韓湘子和曹國舅等八位神仙;東壁和西壁則分別是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和風婆、雨神、雷公、電母。中國有關“八仙”的傳說,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漢時期,但“八仙”的組成歷代有所不同,至明代基本穩定為現在所說的“八仙”。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東西兩座配殿均為面闊五間的單簷捲棚頂,東殿稱“祈福殿”,裡面供奉的是福、祿、壽、禧四位大神;西殿稱“財神殿”,內中供奉的神仙是文武財神、月老和文曲星。

"

在蓬萊閣東面的海岸邊,有一個新建景點——八仙過海景區。相傳,當年“八仙”們就是從這裡各顯其能跨過大海的,此地因此得名“八仙過海處”或“八仙渡”。

如果從空中俯瞰,可以發現整個景區就像是一個漂浮在海面上的寶葫蘆。葫蘆在古文獻中被稱為“槃”或“壺”,而“槃”是“盤”的本字,所以“盤古”就是從葫蘆開始的意思。神怪小說《拾遺記·丹丘之國》中說:“(東海有)三壺,則海中三山也:一曰方壺,則方丈也;二曰蓬壺,則蓬萊也;三曰瀛壺,則瀛洲也;形如壺器。”因此說,葫蘆與中國的神話傳說很早就結下了不解之緣,成為中國神仙世界的象徵物或神仙身邊不可或缺的重要寶物,以葫蘆形狀來為八仙過海這樣的景區造型也就顯得順理成章。

八仙從這裡過海

景區迎門是一座四柱三門沖天式石牌坊,正面坊額“八仙過海口”和背面坊額“人間仙境”據說都是蘇軾任登州太守時所題。

八仙從這裡過海

牌坊背後是一座名為“八仙”的九孔跨海石橋,橋周圍有眾多的海鷗盤桓飛舞、鳴聲悅耳,讓我等內陸來的遊客興奮不已。

八仙從這裡過海

石拱橋北堍又是一座四柱三門沖天式石牌坊,正面坊額為“雲外仙都”,落款是“元章”,也就是米芾;背面坊額“得道成仙”則是黃庭堅手筆。米芾和黃庭堅在歷史上與登州(蓬萊)都沒有交集,上述坊額顯然是集其字或擇其語而得。非常巧,有四隻海鷗分別落在了“雲外仙都”牌坊的四根立柱的柱頂,恰似四隻裝飾用的“蹲鳥”。

八仙從這裡過海

過“雲外仙都”牌坊,可見一座面闊五間重簷歇山頂的二層樓閣,稱“仙源樓”。二層簷下所懸“仙源”二字匾額相傳為唐太宗李世民題寫,題寫時間應該是其在貞觀十八年(644年)率兵親征高麗的時候。底樓大門兩側有聯:“鑑性明心通淨化;參天悟道會清涼”,撰題者是當代著名書法家歐陽中石。

八仙從這裡過海

仙源樓背後是一個小廣場,叫“八仙廣場”,廣場北端是一堵弧形大照壁,壁心嵌“八仙過海”石雕。這幅石雕最大的特點就在於畫面上的八仙均呈飛天狀,這讓印象中飛天都是女性的吾等看著幾個大老爺們在天上飛還真有點不習慣。

八仙從這裡過海

繞過照壁,是一個圓形水池,池中心是一座面闊五間單簷歇山頂的三層大殿,名曰:望瀛樓。瀛洲、蓬萊和方丈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三座海上仙山,而瀛洲和蓬萊在古詩文中往往連用和並題,如東晉葛洪在《抱朴子·對俗》中有“(得道之士)或委華駟而轡蛟龍,或棄神州而宅蓬瀛。”的記述;唐許敬宗在《遊清都觀尋沉道士得清字》詩中亦有“幽人蹈箕潁,方士訪蓬瀛。”之句。正面頂層簷下的“望瀛樓”匾額由啟功先生題寫,背面的“天風海濤”匾額則出自另一位書畫大師劉海粟之手。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望瀛樓一層和二層為中華傳統藝術展示館,據說收藏有各種奇珍異寶上千件,且大多與八仙和道教文化有關。

八仙從這裡過海

從望瀛樓出來繼續北行,可見一個只有一進的小院落,這就是“八仙祠”。八仙祠正殿面闊五間,單簷歇山頂,正面出廊。殿額“八仙祠”由著名書法家劉炳森題寫,門前抱柱上有兩副對聯,內側一聯為:“九天閶闔開宮闕;八仙過海在蓬萊”,外側一聯為:“三呼大慶四季同春;五位延福八仙聚處”。前者由書畫大師楊仁愷撰題,後者則是開封籍知名詩人陳雨門的作品。殿內正壁供奉著鐵柺李、鍾離權、張果老、呂洞賓、何仙姑、藍采和、韓湘子和曹國舅等八位神仙;東壁和西壁則分別是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和風婆、雨神、雷公、電母。中國有關“八仙”的傳說,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漢時期,但“八仙”的組成歷代有所不同,至明代基本穩定為現在所說的“八仙”。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東西兩座配殿均為面闊五間的單簷捲棚頂,東殿稱“祈福殿”,裡面供奉的是福、祿、壽、禧四位大神;西殿稱“財神殿”,內中供奉的神仙是文武財神、月老和文曲星。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祠背後是一個更大的圓形水池,池水中間兩層須彌座上聳立著一座高達42米的八角五層樓閣式寶塔,稱“會仙閣”。會仙閣正面頂層簷下的匾額“會仙閣”和底層門聯“常稱香港通海客;且看蓬萊會神仙”均由當代著名書法家歐陽中石題寫。

"

在蓬萊閣東面的海岸邊,有一個新建景點——八仙過海景區。相傳,當年“八仙”們就是從這裡各顯其能跨過大海的,此地因此得名“八仙過海處”或“八仙渡”。

如果從空中俯瞰,可以發現整個景區就像是一個漂浮在海面上的寶葫蘆。葫蘆在古文獻中被稱為“槃”或“壺”,而“槃”是“盤”的本字,所以“盤古”就是從葫蘆開始的意思。神怪小說《拾遺記·丹丘之國》中說:“(東海有)三壺,則海中三山也:一曰方壺,則方丈也;二曰蓬壺,則蓬萊也;三曰瀛壺,則瀛洲也;形如壺器。”因此說,葫蘆與中國的神話傳說很早就結下了不解之緣,成為中國神仙世界的象徵物或神仙身邊不可或缺的重要寶物,以葫蘆形狀來為八仙過海這樣的景區造型也就顯得順理成章。

八仙從這裡過海

景區迎門是一座四柱三門沖天式石牌坊,正面坊額“八仙過海口”和背面坊額“人間仙境”據說都是蘇軾任登州太守時所題。

八仙從這裡過海

牌坊背後是一座名為“八仙”的九孔跨海石橋,橋周圍有眾多的海鷗盤桓飛舞、鳴聲悅耳,讓我等內陸來的遊客興奮不已。

八仙從這裡過海

石拱橋北堍又是一座四柱三門沖天式石牌坊,正面坊額為“雲外仙都”,落款是“元章”,也就是米芾;背面坊額“得道成仙”則是黃庭堅手筆。米芾和黃庭堅在歷史上與登州(蓬萊)都沒有交集,上述坊額顯然是集其字或擇其語而得。非常巧,有四隻海鷗分別落在了“雲外仙都”牌坊的四根立柱的柱頂,恰似四隻裝飾用的“蹲鳥”。

八仙從這裡過海

過“雲外仙都”牌坊,可見一座面闊五間重簷歇山頂的二層樓閣,稱“仙源樓”。二層簷下所懸“仙源”二字匾額相傳為唐太宗李世民題寫,題寫時間應該是其在貞觀十八年(644年)率兵親征高麗的時候。底樓大門兩側有聯:“鑑性明心通淨化;參天悟道會清涼”,撰題者是當代著名書法家歐陽中石。

八仙從這裡過海

仙源樓背後是一個小廣場,叫“八仙廣場”,廣場北端是一堵弧形大照壁,壁心嵌“八仙過海”石雕。這幅石雕最大的特點就在於畫面上的八仙均呈飛天狀,這讓印象中飛天都是女性的吾等看著幾個大老爺們在天上飛還真有點不習慣。

八仙從這裡過海

繞過照壁,是一個圓形水池,池中心是一座面闊五間單簷歇山頂的三層大殿,名曰:望瀛樓。瀛洲、蓬萊和方丈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三座海上仙山,而瀛洲和蓬萊在古詩文中往往連用和並題,如東晉葛洪在《抱朴子·對俗》中有“(得道之士)或委華駟而轡蛟龍,或棄神州而宅蓬瀛。”的記述;唐許敬宗在《遊清都觀尋沉道士得清字》詩中亦有“幽人蹈箕潁,方士訪蓬瀛。”之句。正面頂層簷下的“望瀛樓”匾額由啟功先生題寫,背面的“天風海濤”匾額則出自另一位書畫大師劉海粟之手。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望瀛樓一層和二層為中華傳統藝術展示館,據說收藏有各種奇珍異寶上千件,且大多與八仙和道教文化有關。

八仙從這裡過海

從望瀛樓出來繼續北行,可見一個只有一進的小院落,這就是“八仙祠”。八仙祠正殿面闊五間,單簷歇山頂,正面出廊。殿額“八仙祠”由著名書法家劉炳森題寫,門前抱柱上有兩副對聯,內側一聯為:“九天閶闔開宮闕;八仙過海在蓬萊”,外側一聯為:“三呼大慶四季同春;五位延福八仙聚處”。前者由書畫大師楊仁愷撰題,後者則是開封籍知名詩人陳雨門的作品。殿內正壁供奉著鐵柺李、鍾離權、張果老、呂洞賓、何仙姑、藍采和、韓湘子和曹國舅等八位神仙;東壁和西壁則分別是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和風婆、雨神、雷公、電母。中國有關“八仙”的傳說,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漢時期,但“八仙”的組成歷代有所不同,至明代基本穩定為現在所說的“八仙”。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東西兩座配殿均為面闊五間的單簷捲棚頂,東殿稱“祈福殿”,裡面供奉的是福、祿、壽、禧四位大神;西殿稱“財神殿”,內中供奉的神仙是文武財神、月老和文曲星。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祠背後是一個更大的圓形水池,池水中間兩層須彌座上聳立著一座高達42米的八角五層樓閣式寶塔,稱“會仙閣”。會仙閣正面頂層簷下的匾額“會仙閣”和底層門聯“常稱香港通海客;且看蓬萊會神仙”均由當代著名書法家歐陽中石題寫。

八仙從這裡過海

"

在蓬萊閣東面的海岸邊,有一個新建景點——八仙過海景區。相傳,當年“八仙”們就是從這裡各顯其能跨過大海的,此地因此得名“八仙過海處”或“八仙渡”。

如果從空中俯瞰,可以發現整個景區就像是一個漂浮在海面上的寶葫蘆。葫蘆在古文獻中被稱為“槃”或“壺”,而“槃”是“盤”的本字,所以“盤古”就是從葫蘆開始的意思。神怪小說《拾遺記·丹丘之國》中說:“(東海有)三壺,則海中三山也:一曰方壺,則方丈也;二曰蓬壺,則蓬萊也;三曰瀛壺,則瀛洲也;形如壺器。”因此說,葫蘆與中國的神話傳說很早就結下了不解之緣,成為中國神仙世界的象徵物或神仙身邊不可或缺的重要寶物,以葫蘆形狀來為八仙過海這樣的景區造型也就顯得順理成章。

八仙從這裡過海

景區迎門是一座四柱三門沖天式石牌坊,正面坊額“八仙過海口”和背面坊額“人間仙境”據說都是蘇軾任登州太守時所題。

八仙從這裡過海

牌坊背後是一座名為“八仙”的九孔跨海石橋,橋周圍有眾多的海鷗盤桓飛舞、鳴聲悅耳,讓我等內陸來的遊客興奮不已。

八仙從這裡過海

石拱橋北堍又是一座四柱三門沖天式石牌坊,正面坊額為“雲外仙都”,落款是“元章”,也就是米芾;背面坊額“得道成仙”則是黃庭堅手筆。米芾和黃庭堅在歷史上與登州(蓬萊)都沒有交集,上述坊額顯然是集其字或擇其語而得。非常巧,有四隻海鷗分別落在了“雲外仙都”牌坊的四根立柱的柱頂,恰似四隻裝飾用的“蹲鳥”。

八仙從這裡過海

過“雲外仙都”牌坊,可見一座面闊五間重簷歇山頂的二層樓閣,稱“仙源樓”。二層簷下所懸“仙源”二字匾額相傳為唐太宗李世民題寫,題寫時間應該是其在貞觀十八年(644年)率兵親征高麗的時候。底樓大門兩側有聯:“鑑性明心通淨化;參天悟道會清涼”,撰題者是當代著名書法家歐陽中石。

八仙從這裡過海

仙源樓背後是一個小廣場,叫“八仙廣場”,廣場北端是一堵弧形大照壁,壁心嵌“八仙過海”石雕。這幅石雕最大的特點就在於畫面上的八仙均呈飛天狀,這讓印象中飛天都是女性的吾等看著幾個大老爺們在天上飛還真有點不習慣。

八仙從這裡過海

繞過照壁,是一個圓形水池,池中心是一座面闊五間單簷歇山頂的三層大殿,名曰:望瀛樓。瀛洲、蓬萊和方丈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三座海上仙山,而瀛洲和蓬萊在古詩文中往往連用和並題,如東晉葛洪在《抱朴子·對俗》中有“(得道之士)或委華駟而轡蛟龍,或棄神州而宅蓬瀛。”的記述;唐許敬宗在《遊清都觀尋沉道士得清字》詩中亦有“幽人蹈箕潁,方士訪蓬瀛。”之句。正面頂層簷下的“望瀛樓”匾額由啟功先生題寫,背面的“天風海濤”匾額則出自另一位書畫大師劉海粟之手。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望瀛樓一層和二層為中華傳統藝術展示館,據說收藏有各種奇珍異寶上千件,且大多與八仙和道教文化有關。

八仙從這裡過海

從望瀛樓出來繼續北行,可見一個只有一進的小院落,這就是“八仙祠”。八仙祠正殿面闊五間,單簷歇山頂,正面出廊。殿額“八仙祠”由著名書法家劉炳森題寫,門前抱柱上有兩副對聯,內側一聯為:“九天閶闔開宮闕;八仙過海在蓬萊”,外側一聯為:“三呼大慶四季同春;五位延福八仙聚處”。前者由書畫大師楊仁愷撰題,後者則是開封籍知名詩人陳雨門的作品。殿內正壁供奉著鐵柺李、鍾離權、張果老、呂洞賓、何仙姑、藍采和、韓湘子和曹國舅等八位神仙;東壁和西壁則分別是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和風婆、雨神、雷公、電母。中國有關“八仙”的傳說,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漢時期,但“八仙”的組成歷代有所不同,至明代基本穩定為現在所說的“八仙”。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東西兩座配殿均為面闊五間的單簷捲棚頂,東殿稱“祈福殿”,裡面供奉的是福、祿、壽、禧四位大神;西殿稱“財神殿”,內中供奉的神仙是文武財神、月老和文曲星。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祠背後是一個更大的圓形水池,池水中間兩層須彌座上聳立著一座高達42米的八角五層樓閣式寶塔,稱“會仙閣”。會仙閣正面頂層簷下的匾額“會仙閣”和底層門聯“常稱香港通海客;且看蓬萊會神仙”均由當代著名書法家歐陽中石題寫。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

在蓬萊閣東面的海岸邊,有一個新建景點——八仙過海景區。相傳,當年“八仙”們就是從這裡各顯其能跨過大海的,此地因此得名“八仙過海處”或“八仙渡”。

如果從空中俯瞰,可以發現整個景區就像是一個漂浮在海面上的寶葫蘆。葫蘆在古文獻中被稱為“槃”或“壺”,而“槃”是“盤”的本字,所以“盤古”就是從葫蘆開始的意思。神怪小說《拾遺記·丹丘之國》中說:“(東海有)三壺,則海中三山也:一曰方壺,則方丈也;二曰蓬壺,則蓬萊也;三曰瀛壺,則瀛洲也;形如壺器。”因此說,葫蘆與中國的神話傳說很早就結下了不解之緣,成為中國神仙世界的象徵物或神仙身邊不可或缺的重要寶物,以葫蘆形狀來為八仙過海這樣的景區造型也就顯得順理成章。

八仙從這裡過海

景區迎門是一座四柱三門沖天式石牌坊,正面坊額“八仙過海口”和背面坊額“人間仙境”據說都是蘇軾任登州太守時所題。

八仙從這裡過海

牌坊背後是一座名為“八仙”的九孔跨海石橋,橋周圍有眾多的海鷗盤桓飛舞、鳴聲悅耳,讓我等內陸來的遊客興奮不已。

八仙從這裡過海

石拱橋北堍又是一座四柱三門沖天式石牌坊,正面坊額為“雲外仙都”,落款是“元章”,也就是米芾;背面坊額“得道成仙”則是黃庭堅手筆。米芾和黃庭堅在歷史上與登州(蓬萊)都沒有交集,上述坊額顯然是集其字或擇其語而得。非常巧,有四隻海鷗分別落在了“雲外仙都”牌坊的四根立柱的柱頂,恰似四隻裝飾用的“蹲鳥”。

八仙從這裡過海

過“雲外仙都”牌坊,可見一座面闊五間重簷歇山頂的二層樓閣,稱“仙源樓”。二層簷下所懸“仙源”二字匾額相傳為唐太宗李世民題寫,題寫時間應該是其在貞觀十八年(644年)率兵親征高麗的時候。底樓大門兩側有聯:“鑑性明心通淨化;參天悟道會清涼”,撰題者是當代著名書法家歐陽中石。

八仙從這裡過海

仙源樓背後是一個小廣場,叫“八仙廣場”,廣場北端是一堵弧形大照壁,壁心嵌“八仙過海”石雕。這幅石雕最大的特點就在於畫面上的八仙均呈飛天狀,這讓印象中飛天都是女性的吾等看著幾個大老爺們在天上飛還真有點不習慣。

八仙從這裡過海

繞過照壁,是一個圓形水池,池中心是一座面闊五間單簷歇山頂的三層大殿,名曰:望瀛樓。瀛洲、蓬萊和方丈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三座海上仙山,而瀛洲和蓬萊在古詩文中往往連用和並題,如東晉葛洪在《抱朴子·對俗》中有“(得道之士)或委華駟而轡蛟龍,或棄神州而宅蓬瀛。”的記述;唐許敬宗在《遊清都觀尋沉道士得清字》詩中亦有“幽人蹈箕潁,方士訪蓬瀛。”之句。正面頂層簷下的“望瀛樓”匾額由啟功先生題寫,背面的“天風海濤”匾額則出自另一位書畫大師劉海粟之手。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望瀛樓一層和二層為中華傳統藝術展示館,據說收藏有各種奇珍異寶上千件,且大多與八仙和道教文化有關。

八仙從這裡過海

從望瀛樓出來繼續北行,可見一個只有一進的小院落,這就是“八仙祠”。八仙祠正殿面闊五間,單簷歇山頂,正面出廊。殿額“八仙祠”由著名書法家劉炳森題寫,門前抱柱上有兩副對聯,內側一聯為:“九天閶闔開宮闕;八仙過海在蓬萊”,外側一聯為:“三呼大慶四季同春;五位延福八仙聚處”。前者由書畫大師楊仁愷撰題,後者則是開封籍知名詩人陳雨門的作品。殿內正壁供奉著鐵柺李、鍾離權、張果老、呂洞賓、何仙姑、藍采和、韓湘子和曹國舅等八位神仙;東壁和西壁則分別是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和風婆、雨神、雷公、電母。中國有關“八仙”的傳說,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漢時期,但“八仙”的組成歷代有所不同,至明代基本穩定為現在所說的“八仙”。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東西兩座配殿均為面闊五間的單簷捲棚頂,東殿稱“祈福殿”,裡面供奉的是福、祿、壽、禧四位大神;西殿稱“財神殿”,內中供奉的神仙是文武財神、月老和文曲星。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祠背後是一個更大的圓形水池,池水中間兩層須彌座上聳立著一座高達42米的八角五層樓閣式寶塔,稱“會仙閣”。會仙閣正面頂層簷下的匾額“會仙閣”和底層門聯“常稱香港通海客;且看蓬萊會神仙”均由當代著名書法家歐陽中石題寫。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

在蓬萊閣東面的海岸邊,有一個新建景點——八仙過海景區。相傳,當年“八仙”們就是從這裡各顯其能跨過大海的,此地因此得名“八仙過海處”或“八仙渡”。

如果從空中俯瞰,可以發現整個景區就像是一個漂浮在海面上的寶葫蘆。葫蘆在古文獻中被稱為“槃”或“壺”,而“槃”是“盤”的本字,所以“盤古”就是從葫蘆開始的意思。神怪小說《拾遺記·丹丘之國》中說:“(東海有)三壺,則海中三山也:一曰方壺,則方丈也;二曰蓬壺,則蓬萊也;三曰瀛壺,則瀛洲也;形如壺器。”因此說,葫蘆與中國的神話傳說很早就結下了不解之緣,成為中國神仙世界的象徵物或神仙身邊不可或缺的重要寶物,以葫蘆形狀來為八仙過海這樣的景區造型也就顯得順理成章。

八仙從這裡過海

景區迎門是一座四柱三門沖天式石牌坊,正面坊額“八仙過海口”和背面坊額“人間仙境”據說都是蘇軾任登州太守時所題。

八仙從這裡過海

牌坊背後是一座名為“八仙”的九孔跨海石橋,橋周圍有眾多的海鷗盤桓飛舞、鳴聲悅耳,讓我等內陸來的遊客興奮不已。

八仙從這裡過海

石拱橋北堍又是一座四柱三門沖天式石牌坊,正面坊額為“雲外仙都”,落款是“元章”,也就是米芾;背面坊額“得道成仙”則是黃庭堅手筆。米芾和黃庭堅在歷史上與登州(蓬萊)都沒有交集,上述坊額顯然是集其字或擇其語而得。非常巧,有四隻海鷗分別落在了“雲外仙都”牌坊的四根立柱的柱頂,恰似四隻裝飾用的“蹲鳥”。

八仙從這裡過海

過“雲外仙都”牌坊,可見一座面闊五間重簷歇山頂的二層樓閣,稱“仙源樓”。二層簷下所懸“仙源”二字匾額相傳為唐太宗李世民題寫,題寫時間應該是其在貞觀十八年(644年)率兵親征高麗的時候。底樓大門兩側有聯:“鑑性明心通淨化;參天悟道會清涼”,撰題者是當代著名書法家歐陽中石。

八仙從這裡過海

仙源樓背後是一個小廣場,叫“八仙廣場”,廣場北端是一堵弧形大照壁,壁心嵌“八仙過海”石雕。這幅石雕最大的特點就在於畫面上的八仙均呈飛天狀,這讓印象中飛天都是女性的吾等看著幾個大老爺們在天上飛還真有點不習慣。

八仙從這裡過海

繞過照壁,是一個圓形水池,池中心是一座面闊五間單簷歇山頂的三層大殿,名曰:望瀛樓。瀛洲、蓬萊和方丈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三座海上仙山,而瀛洲和蓬萊在古詩文中往往連用和並題,如東晉葛洪在《抱朴子·對俗》中有“(得道之士)或委華駟而轡蛟龍,或棄神州而宅蓬瀛。”的記述;唐許敬宗在《遊清都觀尋沉道士得清字》詩中亦有“幽人蹈箕潁,方士訪蓬瀛。”之句。正面頂層簷下的“望瀛樓”匾額由啟功先生題寫,背面的“天風海濤”匾額則出自另一位書畫大師劉海粟之手。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望瀛樓一層和二層為中華傳統藝術展示館,據說收藏有各種奇珍異寶上千件,且大多與八仙和道教文化有關。

八仙從這裡過海

從望瀛樓出來繼續北行,可見一個只有一進的小院落,這就是“八仙祠”。八仙祠正殿面闊五間,單簷歇山頂,正面出廊。殿額“八仙祠”由著名書法家劉炳森題寫,門前抱柱上有兩副對聯,內側一聯為:“九天閶闔開宮闕;八仙過海在蓬萊”,外側一聯為:“三呼大慶四季同春;五位延福八仙聚處”。前者由書畫大師楊仁愷撰題,後者則是開封籍知名詩人陳雨門的作品。殿內正壁供奉著鐵柺李、鍾離權、張果老、呂洞賓、何仙姑、藍采和、韓湘子和曹國舅等八位神仙;東壁和西壁則分別是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和風婆、雨神、雷公、電母。中國有關“八仙”的傳說,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漢時期,但“八仙”的組成歷代有所不同,至明代基本穩定為現在所說的“八仙”。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東西兩座配殿均為面闊五間的單簷捲棚頂,東殿稱“祈福殿”,裡面供奉的是福、祿、壽、禧四位大神;西殿稱“財神殿”,內中供奉的神仙是文武財神、月老和文曲星。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祠背後是一個更大的圓形水池,池水中間兩層須彌座上聳立著一座高達42米的八角五層樓閣式寶塔,稱“會仙閣”。會仙閣正面頂層簷下的匾額“會仙閣”和底層門聯“常稱香港通海客;且看蓬萊會神仙”均由當代著名書法家歐陽中石題寫。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

在蓬萊閣東面的海岸邊,有一個新建景點——八仙過海景區。相傳,當年“八仙”們就是從這裡各顯其能跨過大海的,此地因此得名“八仙過海處”或“八仙渡”。

如果從空中俯瞰,可以發現整個景區就像是一個漂浮在海面上的寶葫蘆。葫蘆在古文獻中被稱為“槃”或“壺”,而“槃”是“盤”的本字,所以“盤古”就是從葫蘆開始的意思。神怪小說《拾遺記·丹丘之國》中說:“(東海有)三壺,則海中三山也:一曰方壺,則方丈也;二曰蓬壺,則蓬萊也;三曰瀛壺,則瀛洲也;形如壺器。”因此說,葫蘆與中國的神話傳說很早就結下了不解之緣,成為中國神仙世界的象徵物或神仙身邊不可或缺的重要寶物,以葫蘆形狀來為八仙過海這樣的景區造型也就顯得順理成章。

八仙從這裡過海

景區迎門是一座四柱三門沖天式石牌坊,正面坊額“八仙過海口”和背面坊額“人間仙境”據說都是蘇軾任登州太守時所題。

八仙從這裡過海

牌坊背後是一座名為“八仙”的九孔跨海石橋,橋周圍有眾多的海鷗盤桓飛舞、鳴聲悅耳,讓我等內陸來的遊客興奮不已。

八仙從這裡過海

石拱橋北堍又是一座四柱三門沖天式石牌坊,正面坊額為“雲外仙都”,落款是“元章”,也就是米芾;背面坊額“得道成仙”則是黃庭堅手筆。米芾和黃庭堅在歷史上與登州(蓬萊)都沒有交集,上述坊額顯然是集其字或擇其語而得。非常巧,有四隻海鷗分別落在了“雲外仙都”牌坊的四根立柱的柱頂,恰似四隻裝飾用的“蹲鳥”。

八仙從這裡過海

過“雲外仙都”牌坊,可見一座面闊五間重簷歇山頂的二層樓閣,稱“仙源樓”。二層簷下所懸“仙源”二字匾額相傳為唐太宗李世民題寫,題寫時間應該是其在貞觀十八年(644年)率兵親征高麗的時候。底樓大門兩側有聯:“鑑性明心通淨化;參天悟道會清涼”,撰題者是當代著名書法家歐陽中石。

八仙從這裡過海

仙源樓背後是一個小廣場,叫“八仙廣場”,廣場北端是一堵弧形大照壁,壁心嵌“八仙過海”石雕。這幅石雕最大的特點就在於畫面上的八仙均呈飛天狀,這讓印象中飛天都是女性的吾等看著幾個大老爺們在天上飛還真有點不習慣。

八仙從這裡過海

繞過照壁,是一個圓形水池,池中心是一座面闊五間單簷歇山頂的三層大殿,名曰:望瀛樓。瀛洲、蓬萊和方丈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三座海上仙山,而瀛洲和蓬萊在古詩文中往往連用和並題,如東晉葛洪在《抱朴子·對俗》中有“(得道之士)或委華駟而轡蛟龍,或棄神州而宅蓬瀛。”的記述;唐許敬宗在《遊清都觀尋沉道士得清字》詩中亦有“幽人蹈箕潁,方士訪蓬瀛。”之句。正面頂層簷下的“望瀛樓”匾額由啟功先生題寫,背面的“天風海濤”匾額則出自另一位書畫大師劉海粟之手。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望瀛樓一層和二層為中華傳統藝術展示館,據說收藏有各種奇珍異寶上千件,且大多與八仙和道教文化有關。

八仙從這裡過海

從望瀛樓出來繼續北行,可見一個只有一進的小院落,這就是“八仙祠”。八仙祠正殿面闊五間,單簷歇山頂,正面出廊。殿額“八仙祠”由著名書法家劉炳森題寫,門前抱柱上有兩副對聯,內側一聯為:“九天閶闔開宮闕;八仙過海在蓬萊”,外側一聯為:“三呼大慶四季同春;五位延福八仙聚處”。前者由書畫大師楊仁愷撰題,後者則是開封籍知名詩人陳雨門的作品。殿內正壁供奉著鐵柺李、鍾離權、張果老、呂洞賓、何仙姑、藍采和、韓湘子和曹國舅等八位神仙;東壁和西壁則分別是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和風婆、雨神、雷公、電母。中國有關“八仙”的傳說,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漢時期,但“八仙”的組成歷代有所不同,至明代基本穩定為現在所說的“八仙”。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東西兩座配殿均為面闊五間的單簷捲棚頂,東殿稱“祈福殿”,裡面供奉的是福、祿、壽、禧四位大神;西殿稱“財神殿”,內中供奉的神仙是文武財神、月老和文曲星。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祠背後是一個更大的圓形水池,池水中間兩層須彌座上聳立著一座高達42米的八角五層樓閣式寶塔,稱“會仙閣”。會仙閣正面頂層簷下的匾額“會仙閣”和底層門聯“常稱香港通海客;且看蓬萊會神仙”均由當代著名書法家歐陽中石題寫。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

在蓬萊閣東面的海岸邊,有一個新建景點——八仙過海景區。相傳,當年“八仙”們就是從這裡各顯其能跨過大海的,此地因此得名“八仙過海處”或“八仙渡”。

如果從空中俯瞰,可以發現整個景區就像是一個漂浮在海面上的寶葫蘆。葫蘆在古文獻中被稱為“槃”或“壺”,而“槃”是“盤”的本字,所以“盤古”就是從葫蘆開始的意思。神怪小說《拾遺記·丹丘之國》中說:“(東海有)三壺,則海中三山也:一曰方壺,則方丈也;二曰蓬壺,則蓬萊也;三曰瀛壺,則瀛洲也;形如壺器。”因此說,葫蘆與中國的神話傳說很早就結下了不解之緣,成為中國神仙世界的象徵物或神仙身邊不可或缺的重要寶物,以葫蘆形狀來為八仙過海這樣的景區造型也就顯得順理成章。

八仙從這裡過海

景區迎門是一座四柱三門沖天式石牌坊,正面坊額“八仙過海口”和背面坊額“人間仙境”據說都是蘇軾任登州太守時所題。

八仙從這裡過海

牌坊背後是一座名為“八仙”的九孔跨海石橋,橋周圍有眾多的海鷗盤桓飛舞、鳴聲悅耳,讓我等內陸來的遊客興奮不已。

八仙從這裡過海

石拱橋北堍又是一座四柱三門沖天式石牌坊,正面坊額為“雲外仙都”,落款是“元章”,也就是米芾;背面坊額“得道成仙”則是黃庭堅手筆。米芾和黃庭堅在歷史上與登州(蓬萊)都沒有交集,上述坊額顯然是集其字或擇其語而得。非常巧,有四隻海鷗分別落在了“雲外仙都”牌坊的四根立柱的柱頂,恰似四隻裝飾用的“蹲鳥”。

八仙從這裡過海

過“雲外仙都”牌坊,可見一座面闊五間重簷歇山頂的二層樓閣,稱“仙源樓”。二層簷下所懸“仙源”二字匾額相傳為唐太宗李世民題寫,題寫時間應該是其在貞觀十八年(644年)率兵親征高麗的時候。底樓大門兩側有聯:“鑑性明心通淨化;參天悟道會清涼”,撰題者是當代著名書法家歐陽中石。

八仙從這裡過海

仙源樓背後是一個小廣場,叫“八仙廣場”,廣場北端是一堵弧形大照壁,壁心嵌“八仙過海”石雕。這幅石雕最大的特點就在於畫面上的八仙均呈飛天狀,這讓印象中飛天都是女性的吾等看著幾個大老爺們在天上飛還真有點不習慣。

八仙從這裡過海

繞過照壁,是一個圓形水池,池中心是一座面闊五間單簷歇山頂的三層大殿,名曰:望瀛樓。瀛洲、蓬萊和方丈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三座海上仙山,而瀛洲和蓬萊在古詩文中往往連用和並題,如東晉葛洪在《抱朴子·對俗》中有“(得道之士)或委華駟而轡蛟龍,或棄神州而宅蓬瀛。”的記述;唐許敬宗在《遊清都觀尋沉道士得清字》詩中亦有“幽人蹈箕潁,方士訪蓬瀛。”之句。正面頂層簷下的“望瀛樓”匾額由啟功先生題寫,背面的“天風海濤”匾額則出自另一位書畫大師劉海粟之手。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望瀛樓一層和二層為中華傳統藝術展示館,據說收藏有各種奇珍異寶上千件,且大多與八仙和道教文化有關。

八仙從這裡過海

從望瀛樓出來繼續北行,可見一個只有一進的小院落,這就是“八仙祠”。八仙祠正殿面闊五間,單簷歇山頂,正面出廊。殿額“八仙祠”由著名書法家劉炳森題寫,門前抱柱上有兩副對聯,內側一聯為:“九天閶闔開宮闕;八仙過海在蓬萊”,外側一聯為:“三呼大慶四季同春;五位延福八仙聚處”。前者由書畫大師楊仁愷撰題,後者則是開封籍知名詩人陳雨門的作品。殿內正壁供奉著鐵柺李、鍾離權、張果老、呂洞賓、何仙姑、藍采和、韓湘子和曹國舅等八位神仙;東壁和西壁則分別是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和風婆、雨神、雷公、電母。中國有關“八仙”的傳說,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漢時期,但“八仙”的組成歷代有所不同,至明代基本穩定為現在所說的“八仙”。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東西兩座配殿均為面闊五間的單簷捲棚頂,東殿稱“祈福殿”,裡面供奉的是福、祿、壽、禧四位大神;西殿稱“財神殿”,內中供奉的神仙是文武財神、月老和文曲星。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祠背後是一個更大的圓形水池,池水中間兩層須彌座上聳立著一座高達42米的八角五層樓閣式寶塔,稱“會仙閣”。會仙閣正面頂層簷下的匾額“會仙閣”和底層門聯“常稱香港通海客;且看蓬萊會神仙”均由當代著名書法家歐陽中石題寫。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

在蓬萊閣東面的海岸邊,有一個新建景點——八仙過海景區。相傳,當年“八仙”們就是從這裡各顯其能跨過大海的,此地因此得名“八仙過海處”或“八仙渡”。

如果從空中俯瞰,可以發現整個景區就像是一個漂浮在海面上的寶葫蘆。葫蘆在古文獻中被稱為“槃”或“壺”,而“槃”是“盤”的本字,所以“盤古”就是從葫蘆開始的意思。神怪小說《拾遺記·丹丘之國》中說:“(東海有)三壺,則海中三山也:一曰方壺,則方丈也;二曰蓬壺,則蓬萊也;三曰瀛壺,則瀛洲也;形如壺器。”因此說,葫蘆與中國的神話傳說很早就結下了不解之緣,成為中國神仙世界的象徵物或神仙身邊不可或缺的重要寶物,以葫蘆形狀來為八仙過海這樣的景區造型也就顯得順理成章。

八仙從這裡過海

景區迎門是一座四柱三門沖天式石牌坊,正面坊額“八仙過海口”和背面坊額“人間仙境”據說都是蘇軾任登州太守時所題。

八仙從這裡過海

牌坊背後是一座名為“八仙”的九孔跨海石橋,橋周圍有眾多的海鷗盤桓飛舞、鳴聲悅耳,讓我等內陸來的遊客興奮不已。

八仙從這裡過海

石拱橋北堍又是一座四柱三門沖天式石牌坊,正面坊額為“雲外仙都”,落款是“元章”,也就是米芾;背面坊額“得道成仙”則是黃庭堅手筆。米芾和黃庭堅在歷史上與登州(蓬萊)都沒有交集,上述坊額顯然是集其字或擇其語而得。非常巧,有四隻海鷗分別落在了“雲外仙都”牌坊的四根立柱的柱頂,恰似四隻裝飾用的“蹲鳥”。

八仙從這裡過海

過“雲外仙都”牌坊,可見一座面闊五間重簷歇山頂的二層樓閣,稱“仙源樓”。二層簷下所懸“仙源”二字匾額相傳為唐太宗李世民題寫,題寫時間應該是其在貞觀十八年(644年)率兵親征高麗的時候。底樓大門兩側有聯:“鑑性明心通淨化;參天悟道會清涼”,撰題者是當代著名書法家歐陽中石。

八仙從這裡過海

仙源樓背後是一個小廣場,叫“八仙廣場”,廣場北端是一堵弧形大照壁,壁心嵌“八仙過海”石雕。這幅石雕最大的特點就在於畫面上的八仙均呈飛天狀,這讓印象中飛天都是女性的吾等看著幾個大老爺們在天上飛還真有點不習慣。

八仙從這裡過海

繞過照壁,是一個圓形水池,池中心是一座面闊五間單簷歇山頂的三層大殿,名曰:望瀛樓。瀛洲、蓬萊和方丈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三座海上仙山,而瀛洲和蓬萊在古詩文中往往連用和並題,如東晉葛洪在《抱朴子·對俗》中有“(得道之士)或委華駟而轡蛟龍,或棄神州而宅蓬瀛。”的記述;唐許敬宗在《遊清都觀尋沉道士得清字》詩中亦有“幽人蹈箕潁,方士訪蓬瀛。”之句。正面頂層簷下的“望瀛樓”匾額由啟功先生題寫,背面的“天風海濤”匾額則出自另一位書畫大師劉海粟之手。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望瀛樓一層和二層為中華傳統藝術展示館,據說收藏有各種奇珍異寶上千件,且大多與八仙和道教文化有關。

八仙從這裡過海

從望瀛樓出來繼續北行,可見一個只有一進的小院落,這就是“八仙祠”。八仙祠正殿面闊五間,單簷歇山頂,正面出廊。殿額“八仙祠”由著名書法家劉炳森題寫,門前抱柱上有兩副對聯,內側一聯為:“九天閶闔開宮闕;八仙過海在蓬萊”,外側一聯為:“三呼大慶四季同春;五位延福八仙聚處”。前者由書畫大師楊仁愷撰題,後者則是開封籍知名詩人陳雨門的作品。殿內正壁供奉著鐵柺李、鍾離權、張果老、呂洞賓、何仙姑、藍采和、韓湘子和曹國舅等八位神仙;東壁和西壁則分別是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和風婆、雨神、雷公、電母。中國有關“八仙”的傳說,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漢時期,但“八仙”的組成歷代有所不同,至明代基本穩定為現在所說的“八仙”。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東西兩座配殿均為面闊五間的單簷捲棚頂,東殿稱“祈福殿”,裡面供奉的是福、祿、壽、禧四位大神;西殿稱“財神殿”,內中供奉的神仙是文武財神、月老和文曲星。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祠背後是一個更大的圓形水池,池水中間兩層須彌座上聳立著一座高達42米的八角五層樓閣式寶塔,稱“會仙閣”。會仙閣正面頂層簷下的匾額“會仙閣”和底層門聯“常稱香港通海客;且看蓬萊會神仙”均由當代著名書法家歐陽中石題寫。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

在蓬萊閣東面的海岸邊,有一個新建景點——八仙過海景區。相傳,當年“八仙”們就是從這裡各顯其能跨過大海的,此地因此得名“八仙過海處”或“八仙渡”。

如果從空中俯瞰,可以發現整個景區就像是一個漂浮在海面上的寶葫蘆。葫蘆在古文獻中被稱為“槃”或“壺”,而“槃”是“盤”的本字,所以“盤古”就是從葫蘆開始的意思。神怪小說《拾遺記·丹丘之國》中說:“(東海有)三壺,則海中三山也:一曰方壺,則方丈也;二曰蓬壺,則蓬萊也;三曰瀛壺,則瀛洲也;形如壺器。”因此說,葫蘆與中國的神話傳說很早就結下了不解之緣,成為中國神仙世界的象徵物或神仙身邊不可或缺的重要寶物,以葫蘆形狀來為八仙過海這樣的景區造型也就顯得順理成章。

八仙從這裡過海

景區迎門是一座四柱三門沖天式石牌坊,正面坊額“八仙過海口”和背面坊額“人間仙境”據說都是蘇軾任登州太守時所題。

八仙從這裡過海

牌坊背後是一座名為“八仙”的九孔跨海石橋,橋周圍有眾多的海鷗盤桓飛舞、鳴聲悅耳,讓我等內陸來的遊客興奮不已。

八仙從這裡過海

石拱橋北堍又是一座四柱三門沖天式石牌坊,正面坊額為“雲外仙都”,落款是“元章”,也就是米芾;背面坊額“得道成仙”則是黃庭堅手筆。米芾和黃庭堅在歷史上與登州(蓬萊)都沒有交集,上述坊額顯然是集其字或擇其語而得。非常巧,有四隻海鷗分別落在了“雲外仙都”牌坊的四根立柱的柱頂,恰似四隻裝飾用的“蹲鳥”。

八仙從這裡過海

過“雲外仙都”牌坊,可見一座面闊五間重簷歇山頂的二層樓閣,稱“仙源樓”。二層簷下所懸“仙源”二字匾額相傳為唐太宗李世民題寫,題寫時間應該是其在貞觀十八年(644年)率兵親征高麗的時候。底樓大門兩側有聯:“鑑性明心通淨化;參天悟道會清涼”,撰題者是當代著名書法家歐陽中石。

八仙從這裡過海

仙源樓背後是一個小廣場,叫“八仙廣場”,廣場北端是一堵弧形大照壁,壁心嵌“八仙過海”石雕。這幅石雕最大的特點就在於畫面上的八仙均呈飛天狀,這讓印象中飛天都是女性的吾等看著幾個大老爺們在天上飛還真有點不習慣。

八仙從這裡過海

繞過照壁,是一個圓形水池,池中心是一座面闊五間單簷歇山頂的三層大殿,名曰:望瀛樓。瀛洲、蓬萊和方丈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三座海上仙山,而瀛洲和蓬萊在古詩文中往往連用和並題,如東晉葛洪在《抱朴子·對俗》中有“(得道之士)或委華駟而轡蛟龍,或棄神州而宅蓬瀛。”的記述;唐許敬宗在《遊清都觀尋沉道士得清字》詩中亦有“幽人蹈箕潁,方士訪蓬瀛。”之句。正面頂層簷下的“望瀛樓”匾額由啟功先生題寫,背面的“天風海濤”匾額則出自另一位書畫大師劉海粟之手。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望瀛樓一層和二層為中華傳統藝術展示館,據說收藏有各種奇珍異寶上千件,且大多與八仙和道教文化有關。

八仙從這裡過海

從望瀛樓出來繼續北行,可見一個只有一進的小院落,這就是“八仙祠”。八仙祠正殿面闊五間,單簷歇山頂,正面出廊。殿額“八仙祠”由著名書法家劉炳森題寫,門前抱柱上有兩副對聯,內側一聯為:“九天閶闔開宮闕;八仙過海在蓬萊”,外側一聯為:“三呼大慶四季同春;五位延福八仙聚處”。前者由書畫大師楊仁愷撰題,後者則是開封籍知名詩人陳雨門的作品。殿內正壁供奉著鐵柺李、鍾離權、張果老、呂洞賓、何仙姑、藍采和、韓湘子和曹國舅等八位神仙;東壁和西壁則分別是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和風婆、雨神、雷公、電母。中國有關“八仙”的傳說,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漢時期,但“八仙”的組成歷代有所不同,至明代基本穩定為現在所說的“八仙”。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東西兩座配殿均為面闊五間的單簷捲棚頂,東殿稱“祈福殿”,裡面供奉的是福、祿、壽、禧四位大神;西殿稱“財神殿”,內中供奉的神仙是文武財神、月老和文曲星。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祠背後是一個更大的圓形水池,池水中間兩層須彌座上聳立著一座高達42米的八角五層樓閣式寶塔,稱“會仙閣”。會仙閣正面頂層簷下的匾額“會仙閣”和底層門聯“常稱香港通海客;且看蓬萊會神仙”均由當代著名書法家歐陽中石題寫。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

在蓬萊閣東面的海岸邊,有一個新建景點——八仙過海景區。相傳,當年“八仙”們就是從這裡各顯其能跨過大海的,此地因此得名“八仙過海處”或“八仙渡”。

如果從空中俯瞰,可以發現整個景區就像是一個漂浮在海面上的寶葫蘆。葫蘆在古文獻中被稱為“槃”或“壺”,而“槃”是“盤”的本字,所以“盤古”就是從葫蘆開始的意思。神怪小說《拾遺記·丹丘之國》中說:“(東海有)三壺,則海中三山也:一曰方壺,則方丈也;二曰蓬壺,則蓬萊也;三曰瀛壺,則瀛洲也;形如壺器。”因此說,葫蘆與中國的神話傳說很早就結下了不解之緣,成為中國神仙世界的象徵物或神仙身邊不可或缺的重要寶物,以葫蘆形狀來為八仙過海這樣的景區造型也就顯得順理成章。

八仙從這裡過海

景區迎門是一座四柱三門沖天式石牌坊,正面坊額“八仙過海口”和背面坊額“人間仙境”據說都是蘇軾任登州太守時所題。

八仙從這裡過海

牌坊背後是一座名為“八仙”的九孔跨海石橋,橋周圍有眾多的海鷗盤桓飛舞、鳴聲悅耳,讓我等內陸來的遊客興奮不已。

八仙從這裡過海

石拱橋北堍又是一座四柱三門沖天式石牌坊,正面坊額為“雲外仙都”,落款是“元章”,也就是米芾;背面坊額“得道成仙”則是黃庭堅手筆。米芾和黃庭堅在歷史上與登州(蓬萊)都沒有交集,上述坊額顯然是集其字或擇其語而得。非常巧,有四隻海鷗分別落在了“雲外仙都”牌坊的四根立柱的柱頂,恰似四隻裝飾用的“蹲鳥”。

八仙從這裡過海

過“雲外仙都”牌坊,可見一座面闊五間重簷歇山頂的二層樓閣,稱“仙源樓”。二層簷下所懸“仙源”二字匾額相傳為唐太宗李世民題寫,題寫時間應該是其在貞觀十八年(644年)率兵親征高麗的時候。底樓大門兩側有聯:“鑑性明心通淨化;參天悟道會清涼”,撰題者是當代著名書法家歐陽中石。

八仙從這裡過海

仙源樓背後是一個小廣場,叫“八仙廣場”,廣場北端是一堵弧形大照壁,壁心嵌“八仙過海”石雕。這幅石雕最大的特點就在於畫面上的八仙均呈飛天狀,這讓印象中飛天都是女性的吾等看著幾個大老爺們在天上飛還真有點不習慣。

八仙從這裡過海

繞過照壁,是一個圓形水池,池中心是一座面闊五間單簷歇山頂的三層大殿,名曰:望瀛樓。瀛洲、蓬萊和方丈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三座海上仙山,而瀛洲和蓬萊在古詩文中往往連用和並題,如東晉葛洪在《抱朴子·對俗》中有“(得道之士)或委華駟而轡蛟龍,或棄神州而宅蓬瀛。”的記述;唐許敬宗在《遊清都觀尋沉道士得清字》詩中亦有“幽人蹈箕潁,方士訪蓬瀛。”之句。正面頂層簷下的“望瀛樓”匾額由啟功先生題寫,背面的“天風海濤”匾額則出自另一位書畫大師劉海粟之手。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望瀛樓一層和二層為中華傳統藝術展示館,據說收藏有各種奇珍異寶上千件,且大多與八仙和道教文化有關。

八仙從這裡過海

從望瀛樓出來繼續北行,可見一個只有一進的小院落,這就是“八仙祠”。八仙祠正殿面闊五間,單簷歇山頂,正面出廊。殿額“八仙祠”由著名書法家劉炳森題寫,門前抱柱上有兩副對聯,內側一聯為:“九天閶闔開宮闕;八仙過海在蓬萊”,外側一聯為:“三呼大慶四季同春;五位延福八仙聚處”。前者由書畫大師楊仁愷撰題,後者則是開封籍知名詩人陳雨門的作品。殿內正壁供奉著鐵柺李、鍾離權、張果老、呂洞賓、何仙姑、藍采和、韓湘子和曹國舅等八位神仙;東壁和西壁則分別是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和風婆、雨神、雷公、電母。中國有關“八仙”的傳說,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漢時期,但“八仙”的組成歷代有所不同,至明代基本穩定為現在所說的“八仙”。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東西兩座配殿均為面闊五間的單簷捲棚頂,東殿稱“祈福殿”,裡面供奉的是福、祿、壽、禧四位大神;西殿稱“財神殿”,內中供奉的神仙是文武財神、月老和文曲星。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祠背後是一個更大的圓形水池,池水中間兩層須彌座上聳立著一座高達42米的八角五層樓閣式寶塔,稱“會仙閣”。會仙閣正面頂層簷下的匾額“會仙閣”和底層門聯“常稱香港通海客;且看蓬萊會神仙”均由當代著名書法家歐陽中石題寫。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

在蓬萊閣東面的海岸邊,有一個新建景點——八仙過海景區。相傳,當年“八仙”們就是從這裡各顯其能跨過大海的,此地因此得名“八仙過海處”或“八仙渡”。

如果從空中俯瞰,可以發現整個景區就像是一個漂浮在海面上的寶葫蘆。葫蘆在古文獻中被稱為“槃”或“壺”,而“槃”是“盤”的本字,所以“盤古”就是從葫蘆開始的意思。神怪小說《拾遺記·丹丘之國》中說:“(東海有)三壺,則海中三山也:一曰方壺,則方丈也;二曰蓬壺,則蓬萊也;三曰瀛壺,則瀛洲也;形如壺器。”因此說,葫蘆與中國的神話傳說很早就結下了不解之緣,成為中國神仙世界的象徵物或神仙身邊不可或缺的重要寶物,以葫蘆形狀來為八仙過海這樣的景區造型也就顯得順理成章。

八仙從這裡過海

景區迎門是一座四柱三門沖天式石牌坊,正面坊額“八仙過海口”和背面坊額“人間仙境”據說都是蘇軾任登州太守時所題。

八仙從這裡過海

牌坊背後是一座名為“八仙”的九孔跨海石橋,橋周圍有眾多的海鷗盤桓飛舞、鳴聲悅耳,讓我等內陸來的遊客興奮不已。

八仙從這裡過海

石拱橋北堍又是一座四柱三門沖天式石牌坊,正面坊額為“雲外仙都”,落款是“元章”,也就是米芾;背面坊額“得道成仙”則是黃庭堅手筆。米芾和黃庭堅在歷史上與登州(蓬萊)都沒有交集,上述坊額顯然是集其字或擇其語而得。非常巧,有四隻海鷗分別落在了“雲外仙都”牌坊的四根立柱的柱頂,恰似四隻裝飾用的“蹲鳥”。

八仙從這裡過海

過“雲外仙都”牌坊,可見一座面闊五間重簷歇山頂的二層樓閣,稱“仙源樓”。二層簷下所懸“仙源”二字匾額相傳為唐太宗李世民題寫,題寫時間應該是其在貞觀十八年(644年)率兵親征高麗的時候。底樓大門兩側有聯:“鑑性明心通淨化;參天悟道會清涼”,撰題者是當代著名書法家歐陽中石。

八仙從這裡過海

仙源樓背後是一個小廣場,叫“八仙廣場”,廣場北端是一堵弧形大照壁,壁心嵌“八仙過海”石雕。這幅石雕最大的特點就在於畫面上的八仙均呈飛天狀,這讓印象中飛天都是女性的吾等看著幾個大老爺們在天上飛還真有點不習慣。

八仙從這裡過海

繞過照壁,是一個圓形水池,池中心是一座面闊五間單簷歇山頂的三層大殿,名曰:望瀛樓。瀛洲、蓬萊和方丈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三座海上仙山,而瀛洲和蓬萊在古詩文中往往連用和並題,如東晉葛洪在《抱朴子·對俗》中有“(得道之士)或委華駟而轡蛟龍,或棄神州而宅蓬瀛。”的記述;唐許敬宗在《遊清都觀尋沉道士得清字》詩中亦有“幽人蹈箕潁,方士訪蓬瀛。”之句。正面頂層簷下的“望瀛樓”匾額由啟功先生題寫,背面的“天風海濤”匾額則出自另一位書畫大師劉海粟之手。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望瀛樓一層和二層為中華傳統藝術展示館,據說收藏有各種奇珍異寶上千件,且大多與八仙和道教文化有關。

八仙從這裡過海

從望瀛樓出來繼續北行,可見一個只有一進的小院落,這就是“八仙祠”。八仙祠正殿面闊五間,單簷歇山頂,正面出廊。殿額“八仙祠”由著名書法家劉炳森題寫,門前抱柱上有兩副對聯,內側一聯為:“九天閶闔開宮闕;八仙過海在蓬萊”,外側一聯為:“三呼大慶四季同春;五位延福八仙聚處”。前者由書畫大師楊仁愷撰題,後者則是開封籍知名詩人陳雨門的作品。殿內正壁供奉著鐵柺李、鍾離權、張果老、呂洞賓、何仙姑、藍采和、韓湘子和曹國舅等八位神仙;東壁和西壁則分別是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和風婆、雨神、雷公、電母。中國有關“八仙”的傳說,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漢時期,但“八仙”的組成歷代有所不同,至明代基本穩定為現在所說的“八仙”。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東西兩座配殿均為面闊五間的單簷捲棚頂,東殿稱“祈福殿”,裡面供奉的是福、祿、壽、禧四位大神;西殿稱“財神殿”,內中供奉的神仙是文武財神、月老和文曲星。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祠背後是一個更大的圓形水池,池水中間兩層須彌座上聳立著一座高達42米的八角五層樓閣式寶塔,稱“會仙閣”。會仙閣正面頂層簷下的匾額“會仙閣”和底層門聯“常稱香港通海客;且看蓬萊會神仙”均由當代著名書法家歐陽中石題寫。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

在蓬萊閣東面的海岸邊,有一個新建景點——八仙過海景區。相傳,當年“八仙”們就是從這裡各顯其能跨過大海的,此地因此得名“八仙過海處”或“八仙渡”。

如果從空中俯瞰,可以發現整個景區就像是一個漂浮在海面上的寶葫蘆。葫蘆在古文獻中被稱為“槃”或“壺”,而“槃”是“盤”的本字,所以“盤古”就是從葫蘆開始的意思。神怪小說《拾遺記·丹丘之國》中說:“(東海有)三壺,則海中三山也:一曰方壺,則方丈也;二曰蓬壺,則蓬萊也;三曰瀛壺,則瀛洲也;形如壺器。”因此說,葫蘆與中國的神話傳說很早就結下了不解之緣,成為中國神仙世界的象徵物或神仙身邊不可或缺的重要寶物,以葫蘆形狀來為八仙過海這樣的景區造型也就顯得順理成章。

八仙從這裡過海

景區迎門是一座四柱三門沖天式石牌坊,正面坊額“八仙過海口”和背面坊額“人間仙境”據說都是蘇軾任登州太守時所題。

八仙從這裡過海

牌坊背後是一座名為“八仙”的九孔跨海石橋,橋周圍有眾多的海鷗盤桓飛舞、鳴聲悅耳,讓我等內陸來的遊客興奮不已。

八仙從這裡過海

石拱橋北堍又是一座四柱三門沖天式石牌坊,正面坊額為“雲外仙都”,落款是“元章”,也就是米芾;背面坊額“得道成仙”則是黃庭堅手筆。米芾和黃庭堅在歷史上與登州(蓬萊)都沒有交集,上述坊額顯然是集其字或擇其語而得。非常巧,有四隻海鷗分別落在了“雲外仙都”牌坊的四根立柱的柱頂,恰似四隻裝飾用的“蹲鳥”。

八仙從這裡過海

過“雲外仙都”牌坊,可見一座面闊五間重簷歇山頂的二層樓閣,稱“仙源樓”。二層簷下所懸“仙源”二字匾額相傳為唐太宗李世民題寫,題寫時間應該是其在貞觀十八年(644年)率兵親征高麗的時候。底樓大門兩側有聯:“鑑性明心通淨化;參天悟道會清涼”,撰題者是當代著名書法家歐陽中石。

八仙從這裡過海

仙源樓背後是一個小廣場,叫“八仙廣場”,廣場北端是一堵弧形大照壁,壁心嵌“八仙過海”石雕。這幅石雕最大的特點就在於畫面上的八仙均呈飛天狀,這讓印象中飛天都是女性的吾等看著幾個大老爺們在天上飛還真有點不習慣。

八仙從這裡過海

繞過照壁,是一個圓形水池,池中心是一座面闊五間單簷歇山頂的三層大殿,名曰:望瀛樓。瀛洲、蓬萊和方丈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三座海上仙山,而瀛洲和蓬萊在古詩文中往往連用和並題,如東晉葛洪在《抱朴子·對俗》中有“(得道之士)或委華駟而轡蛟龍,或棄神州而宅蓬瀛。”的記述;唐許敬宗在《遊清都觀尋沉道士得清字》詩中亦有“幽人蹈箕潁,方士訪蓬瀛。”之句。正面頂層簷下的“望瀛樓”匾額由啟功先生題寫,背面的“天風海濤”匾額則出自另一位書畫大師劉海粟之手。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望瀛樓一層和二層為中華傳統藝術展示館,據說收藏有各種奇珍異寶上千件,且大多與八仙和道教文化有關。

八仙從這裡過海

從望瀛樓出來繼續北行,可見一個只有一進的小院落,這就是“八仙祠”。八仙祠正殿面闊五間,單簷歇山頂,正面出廊。殿額“八仙祠”由著名書法家劉炳森題寫,門前抱柱上有兩副對聯,內側一聯為:“九天閶闔開宮闕;八仙過海在蓬萊”,外側一聯為:“三呼大慶四季同春;五位延福八仙聚處”。前者由書畫大師楊仁愷撰題,後者則是開封籍知名詩人陳雨門的作品。殿內正壁供奉著鐵柺李、鍾離權、張果老、呂洞賓、何仙姑、藍采和、韓湘子和曹國舅等八位神仙;東壁和西壁則分別是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和風婆、雨神、雷公、電母。中國有關“八仙”的傳說,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漢時期,但“八仙”的組成歷代有所不同,至明代基本穩定為現在所說的“八仙”。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東西兩座配殿均為面闊五間的單簷捲棚頂,東殿稱“祈福殿”,裡面供奉的是福、祿、壽、禧四位大神;西殿稱“財神殿”,內中供奉的神仙是文武財神、月老和文曲星。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祠背後是一個更大的圓形水池,池水中間兩層須彌座上聳立著一座高達42米的八角五層樓閣式寶塔,稱“會仙閣”。會仙閣正面頂層簷下的匾額“會仙閣”和底層門聯“常稱香港通海客;且看蓬萊會神仙”均由當代著名書法家歐陽中石題寫。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

在蓬萊閣東面的海岸邊,有一個新建景點——八仙過海景區。相傳,當年“八仙”們就是從這裡各顯其能跨過大海的,此地因此得名“八仙過海處”或“八仙渡”。

如果從空中俯瞰,可以發現整個景區就像是一個漂浮在海面上的寶葫蘆。葫蘆在古文獻中被稱為“槃”或“壺”,而“槃”是“盤”的本字,所以“盤古”就是從葫蘆開始的意思。神怪小說《拾遺記·丹丘之國》中說:“(東海有)三壺,則海中三山也:一曰方壺,則方丈也;二曰蓬壺,則蓬萊也;三曰瀛壺,則瀛洲也;形如壺器。”因此說,葫蘆與中國的神話傳說很早就結下了不解之緣,成為中國神仙世界的象徵物或神仙身邊不可或缺的重要寶物,以葫蘆形狀來為八仙過海這樣的景區造型也就顯得順理成章。

八仙從這裡過海

景區迎門是一座四柱三門沖天式石牌坊,正面坊額“八仙過海口”和背面坊額“人間仙境”據說都是蘇軾任登州太守時所題。

八仙從這裡過海

牌坊背後是一座名為“八仙”的九孔跨海石橋,橋周圍有眾多的海鷗盤桓飛舞、鳴聲悅耳,讓我等內陸來的遊客興奮不已。

八仙從這裡過海

石拱橋北堍又是一座四柱三門沖天式石牌坊,正面坊額為“雲外仙都”,落款是“元章”,也就是米芾;背面坊額“得道成仙”則是黃庭堅手筆。米芾和黃庭堅在歷史上與登州(蓬萊)都沒有交集,上述坊額顯然是集其字或擇其語而得。非常巧,有四隻海鷗分別落在了“雲外仙都”牌坊的四根立柱的柱頂,恰似四隻裝飾用的“蹲鳥”。

八仙從這裡過海

過“雲外仙都”牌坊,可見一座面闊五間重簷歇山頂的二層樓閣,稱“仙源樓”。二層簷下所懸“仙源”二字匾額相傳為唐太宗李世民題寫,題寫時間應該是其在貞觀十八年(644年)率兵親征高麗的時候。底樓大門兩側有聯:“鑑性明心通淨化;參天悟道會清涼”,撰題者是當代著名書法家歐陽中石。

八仙從這裡過海

仙源樓背後是一個小廣場,叫“八仙廣場”,廣場北端是一堵弧形大照壁,壁心嵌“八仙過海”石雕。這幅石雕最大的特點就在於畫面上的八仙均呈飛天狀,這讓印象中飛天都是女性的吾等看著幾個大老爺們在天上飛還真有點不習慣。

八仙從這裡過海

繞過照壁,是一個圓形水池,池中心是一座面闊五間單簷歇山頂的三層大殿,名曰:望瀛樓。瀛洲、蓬萊和方丈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三座海上仙山,而瀛洲和蓬萊在古詩文中往往連用和並題,如東晉葛洪在《抱朴子·對俗》中有“(得道之士)或委華駟而轡蛟龍,或棄神州而宅蓬瀛。”的記述;唐許敬宗在《遊清都觀尋沉道士得清字》詩中亦有“幽人蹈箕潁,方士訪蓬瀛。”之句。正面頂層簷下的“望瀛樓”匾額由啟功先生題寫,背面的“天風海濤”匾額則出自另一位書畫大師劉海粟之手。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望瀛樓一層和二層為中華傳統藝術展示館,據說收藏有各種奇珍異寶上千件,且大多與八仙和道教文化有關。

八仙從這裡過海

從望瀛樓出來繼續北行,可見一個只有一進的小院落,這就是“八仙祠”。八仙祠正殿面闊五間,單簷歇山頂,正面出廊。殿額“八仙祠”由著名書法家劉炳森題寫,門前抱柱上有兩副對聯,內側一聯為:“九天閶闔開宮闕;八仙過海在蓬萊”,外側一聯為:“三呼大慶四季同春;五位延福八仙聚處”。前者由書畫大師楊仁愷撰題,後者則是開封籍知名詩人陳雨門的作品。殿內正壁供奉著鐵柺李、鍾離權、張果老、呂洞賓、何仙姑、藍采和、韓湘子和曹國舅等八位神仙;東壁和西壁則分別是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和風婆、雨神、雷公、電母。中國有關“八仙”的傳說,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漢時期,但“八仙”的組成歷代有所不同,至明代基本穩定為現在所說的“八仙”。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東西兩座配殿均為面闊五間的單簷捲棚頂,東殿稱“祈福殿”,裡面供奉的是福、祿、壽、禧四位大神;西殿稱“財神殿”,內中供奉的神仙是文武財神、月老和文曲星。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祠背後是一個更大的圓形水池,池水中間兩層須彌座上聳立著一座高達42米的八角五層樓閣式寶塔,稱“會仙閣”。會仙閣正面頂層簷下的匾額“會仙閣”和底層門聯“常稱香港通海客;且看蓬萊會神仙”均由當代著名書法家歐陽中石題寫。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

在蓬萊閣東面的海岸邊,有一個新建景點——八仙過海景區。相傳,當年“八仙”們就是從這裡各顯其能跨過大海的,此地因此得名“八仙過海處”或“八仙渡”。

如果從空中俯瞰,可以發現整個景區就像是一個漂浮在海面上的寶葫蘆。葫蘆在古文獻中被稱為“槃”或“壺”,而“槃”是“盤”的本字,所以“盤古”就是從葫蘆開始的意思。神怪小說《拾遺記·丹丘之國》中說:“(東海有)三壺,則海中三山也:一曰方壺,則方丈也;二曰蓬壺,則蓬萊也;三曰瀛壺,則瀛洲也;形如壺器。”因此說,葫蘆與中國的神話傳說很早就結下了不解之緣,成為中國神仙世界的象徵物或神仙身邊不可或缺的重要寶物,以葫蘆形狀來為八仙過海這樣的景區造型也就顯得順理成章。

八仙從這裡過海

景區迎門是一座四柱三門沖天式石牌坊,正面坊額“八仙過海口”和背面坊額“人間仙境”據說都是蘇軾任登州太守時所題。

八仙從這裡過海

牌坊背後是一座名為“八仙”的九孔跨海石橋,橋周圍有眾多的海鷗盤桓飛舞、鳴聲悅耳,讓我等內陸來的遊客興奮不已。

八仙從這裡過海

石拱橋北堍又是一座四柱三門沖天式石牌坊,正面坊額為“雲外仙都”,落款是“元章”,也就是米芾;背面坊額“得道成仙”則是黃庭堅手筆。米芾和黃庭堅在歷史上與登州(蓬萊)都沒有交集,上述坊額顯然是集其字或擇其語而得。非常巧,有四隻海鷗分別落在了“雲外仙都”牌坊的四根立柱的柱頂,恰似四隻裝飾用的“蹲鳥”。

八仙從這裡過海

過“雲外仙都”牌坊,可見一座面闊五間重簷歇山頂的二層樓閣,稱“仙源樓”。二層簷下所懸“仙源”二字匾額相傳為唐太宗李世民題寫,題寫時間應該是其在貞觀十八年(644年)率兵親征高麗的時候。底樓大門兩側有聯:“鑑性明心通淨化;參天悟道會清涼”,撰題者是當代著名書法家歐陽中石。

八仙從這裡過海

仙源樓背後是一個小廣場,叫“八仙廣場”,廣場北端是一堵弧形大照壁,壁心嵌“八仙過海”石雕。這幅石雕最大的特點就在於畫面上的八仙均呈飛天狀,這讓印象中飛天都是女性的吾等看著幾個大老爺們在天上飛還真有點不習慣。

八仙從這裡過海

繞過照壁,是一個圓形水池,池中心是一座面闊五間單簷歇山頂的三層大殿,名曰:望瀛樓。瀛洲、蓬萊和方丈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三座海上仙山,而瀛洲和蓬萊在古詩文中往往連用和並題,如東晉葛洪在《抱朴子·對俗》中有“(得道之士)或委華駟而轡蛟龍,或棄神州而宅蓬瀛。”的記述;唐許敬宗在《遊清都觀尋沉道士得清字》詩中亦有“幽人蹈箕潁,方士訪蓬瀛。”之句。正面頂層簷下的“望瀛樓”匾額由啟功先生題寫,背面的“天風海濤”匾額則出自另一位書畫大師劉海粟之手。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望瀛樓一層和二層為中華傳統藝術展示館,據說收藏有各種奇珍異寶上千件,且大多與八仙和道教文化有關。

八仙從這裡過海

從望瀛樓出來繼續北行,可見一個只有一進的小院落,這就是“八仙祠”。八仙祠正殿面闊五間,單簷歇山頂,正面出廊。殿額“八仙祠”由著名書法家劉炳森題寫,門前抱柱上有兩副對聯,內側一聯為:“九天閶闔開宮闕;八仙過海在蓬萊”,外側一聯為:“三呼大慶四季同春;五位延福八仙聚處”。前者由書畫大師楊仁愷撰題,後者則是開封籍知名詩人陳雨門的作品。殿內正壁供奉著鐵柺李、鍾離權、張果老、呂洞賓、何仙姑、藍采和、韓湘子和曹國舅等八位神仙;東壁和西壁則分別是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和風婆、雨神、雷公、電母。中國有關“八仙”的傳說,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漢時期,但“八仙”的組成歷代有所不同,至明代基本穩定為現在所說的“八仙”。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東西兩座配殿均為面闊五間的單簷捲棚頂,東殿稱“祈福殿”,裡面供奉的是福、祿、壽、禧四位大神;西殿稱“財神殿”,內中供奉的神仙是文武財神、月老和文曲星。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祠背後是一個更大的圓形水池,池水中間兩層須彌座上聳立著一座高達42米的八角五層樓閣式寶塔,稱“會仙閣”。會仙閣正面頂層簷下的匾額“會仙閣”和底層門聯“常稱香港通海客;且看蓬萊會神仙”均由當代著名書法家歐陽中石題寫。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

在蓬萊閣東面的海岸邊,有一個新建景點——八仙過海景區。相傳,當年“八仙”們就是從這裡各顯其能跨過大海的,此地因此得名“八仙過海處”或“八仙渡”。

如果從空中俯瞰,可以發現整個景區就像是一個漂浮在海面上的寶葫蘆。葫蘆在古文獻中被稱為“槃”或“壺”,而“槃”是“盤”的本字,所以“盤古”就是從葫蘆開始的意思。神怪小說《拾遺記·丹丘之國》中說:“(東海有)三壺,則海中三山也:一曰方壺,則方丈也;二曰蓬壺,則蓬萊也;三曰瀛壺,則瀛洲也;形如壺器。”因此說,葫蘆與中國的神話傳說很早就結下了不解之緣,成為中國神仙世界的象徵物或神仙身邊不可或缺的重要寶物,以葫蘆形狀來為八仙過海這樣的景區造型也就顯得順理成章。

八仙從這裡過海

景區迎門是一座四柱三門沖天式石牌坊,正面坊額“八仙過海口”和背面坊額“人間仙境”據說都是蘇軾任登州太守時所題。

八仙從這裡過海

牌坊背後是一座名為“八仙”的九孔跨海石橋,橋周圍有眾多的海鷗盤桓飛舞、鳴聲悅耳,讓我等內陸來的遊客興奮不已。

八仙從這裡過海

石拱橋北堍又是一座四柱三門沖天式石牌坊,正面坊額為“雲外仙都”,落款是“元章”,也就是米芾;背面坊額“得道成仙”則是黃庭堅手筆。米芾和黃庭堅在歷史上與登州(蓬萊)都沒有交集,上述坊額顯然是集其字或擇其語而得。非常巧,有四隻海鷗分別落在了“雲外仙都”牌坊的四根立柱的柱頂,恰似四隻裝飾用的“蹲鳥”。

八仙從這裡過海

過“雲外仙都”牌坊,可見一座面闊五間重簷歇山頂的二層樓閣,稱“仙源樓”。二層簷下所懸“仙源”二字匾額相傳為唐太宗李世民題寫,題寫時間應該是其在貞觀十八年(644年)率兵親征高麗的時候。底樓大門兩側有聯:“鑑性明心通淨化;參天悟道會清涼”,撰題者是當代著名書法家歐陽中石。

八仙從這裡過海

仙源樓背後是一個小廣場,叫“八仙廣場”,廣場北端是一堵弧形大照壁,壁心嵌“八仙過海”石雕。這幅石雕最大的特點就在於畫面上的八仙均呈飛天狀,這讓印象中飛天都是女性的吾等看著幾個大老爺們在天上飛還真有點不習慣。

八仙從這裡過海

繞過照壁,是一個圓形水池,池中心是一座面闊五間單簷歇山頂的三層大殿,名曰:望瀛樓。瀛洲、蓬萊和方丈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三座海上仙山,而瀛洲和蓬萊在古詩文中往往連用和並題,如東晉葛洪在《抱朴子·對俗》中有“(得道之士)或委華駟而轡蛟龍,或棄神州而宅蓬瀛。”的記述;唐許敬宗在《遊清都觀尋沉道士得清字》詩中亦有“幽人蹈箕潁,方士訪蓬瀛。”之句。正面頂層簷下的“望瀛樓”匾額由啟功先生題寫,背面的“天風海濤”匾額則出自另一位書畫大師劉海粟之手。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望瀛樓一層和二層為中華傳統藝術展示館,據說收藏有各種奇珍異寶上千件,且大多與八仙和道教文化有關。

八仙從這裡過海

從望瀛樓出來繼續北行,可見一個只有一進的小院落,這就是“八仙祠”。八仙祠正殿面闊五間,單簷歇山頂,正面出廊。殿額“八仙祠”由著名書法家劉炳森題寫,門前抱柱上有兩副對聯,內側一聯為:“九天閶闔開宮闕;八仙過海在蓬萊”,外側一聯為:“三呼大慶四季同春;五位延福八仙聚處”。前者由書畫大師楊仁愷撰題,後者則是開封籍知名詩人陳雨門的作品。殿內正壁供奉著鐵柺李、鍾離權、張果老、呂洞賓、何仙姑、藍采和、韓湘子和曹國舅等八位神仙;東壁和西壁則分別是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和風婆、雨神、雷公、電母。中國有關“八仙”的傳說,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漢時期,但“八仙”的組成歷代有所不同,至明代基本穩定為現在所說的“八仙”。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東西兩座配殿均為面闊五間的單簷捲棚頂,東殿稱“祈福殿”,裡面供奉的是福、祿、壽、禧四位大神;西殿稱“財神殿”,內中供奉的神仙是文武財神、月老和文曲星。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祠背後是一個更大的圓形水池,池水中間兩層須彌座上聳立著一座高達42米的八角五層樓閣式寶塔,稱“會仙閣”。會仙閣正面頂層簷下的匾額“會仙閣”和底層門聯“常稱香港通海客;且看蓬萊會神仙”均由當代著名書法家歐陽中石題寫。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閣內可謂是群仙薈萃,不僅有我們耳熟能詳的玉皇大帝、王母娘娘、九天玄女、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還有我們不太熟悉的小眾神仙,像馬王爺、昴日星官、四值功曹,更有姜子牙、莊周、李白、嵇康等帶著仙氣的世間凡人。總之,只要是你能想起來名字的中國神仙,在這裡都能找到。

"

在蓬萊閣東面的海岸邊,有一個新建景點——八仙過海景區。相傳,當年“八仙”們就是從這裡各顯其能跨過大海的,此地因此得名“八仙過海處”或“八仙渡”。

如果從空中俯瞰,可以發現整個景區就像是一個漂浮在海面上的寶葫蘆。葫蘆在古文獻中被稱為“槃”或“壺”,而“槃”是“盤”的本字,所以“盤古”就是從葫蘆開始的意思。神怪小說《拾遺記·丹丘之國》中說:“(東海有)三壺,則海中三山也:一曰方壺,則方丈也;二曰蓬壺,則蓬萊也;三曰瀛壺,則瀛洲也;形如壺器。”因此說,葫蘆與中國的神話傳說很早就結下了不解之緣,成為中國神仙世界的象徵物或神仙身邊不可或缺的重要寶物,以葫蘆形狀來為八仙過海這樣的景區造型也就顯得順理成章。

八仙從這裡過海

景區迎門是一座四柱三門沖天式石牌坊,正面坊額“八仙過海口”和背面坊額“人間仙境”據說都是蘇軾任登州太守時所題。

八仙從這裡過海

牌坊背後是一座名為“八仙”的九孔跨海石橋,橋周圍有眾多的海鷗盤桓飛舞、鳴聲悅耳,讓我等內陸來的遊客興奮不已。

八仙從這裡過海

石拱橋北堍又是一座四柱三門沖天式石牌坊,正面坊額為“雲外仙都”,落款是“元章”,也就是米芾;背面坊額“得道成仙”則是黃庭堅手筆。米芾和黃庭堅在歷史上與登州(蓬萊)都沒有交集,上述坊額顯然是集其字或擇其語而得。非常巧,有四隻海鷗分別落在了“雲外仙都”牌坊的四根立柱的柱頂,恰似四隻裝飾用的“蹲鳥”。

八仙從這裡過海

過“雲外仙都”牌坊,可見一座面闊五間重簷歇山頂的二層樓閣,稱“仙源樓”。二層簷下所懸“仙源”二字匾額相傳為唐太宗李世民題寫,題寫時間應該是其在貞觀十八年(644年)率兵親征高麗的時候。底樓大門兩側有聯:“鑑性明心通淨化;參天悟道會清涼”,撰題者是當代著名書法家歐陽中石。

八仙從這裡過海

仙源樓背後是一個小廣場,叫“八仙廣場”,廣場北端是一堵弧形大照壁,壁心嵌“八仙過海”石雕。這幅石雕最大的特點就在於畫面上的八仙均呈飛天狀,這讓印象中飛天都是女性的吾等看著幾個大老爺們在天上飛還真有點不習慣。

八仙從這裡過海

繞過照壁,是一個圓形水池,池中心是一座面闊五間單簷歇山頂的三層大殿,名曰:望瀛樓。瀛洲、蓬萊和方丈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三座海上仙山,而瀛洲和蓬萊在古詩文中往往連用和並題,如東晉葛洪在《抱朴子·對俗》中有“(得道之士)或委華駟而轡蛟龍,或棄神州而宅蓬瀛。”的記述;唐許敬宗在《遊清都觀尋沉道士得清字》詩中亦有“幽人蹈箕潁,方士訪蓬瀛。”之句。正面頂層簷下的“望瀛樓”匾額由啟功先生題寫,背面的“天風海濤”匾額則出自另一位書畫大師劉海粟之手。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望瀛樓一層和二層為中華傳統藝術展示館,據說收藏有各種奇珍異寶上千件,且大多與八仙和道教文化有關。

八仙從這裡過海

從望瀛樓出來繼續北行,可見一個只有一進的小院落,這就是“八仙祠”。八仙祠正殿面闊五間,單簷歇山頂,正面出廊。殿額“八仙祠”由著名書法家劉炳森題寫,門前抱柱上有兩副對聯,內側一聯為:“九天閶闔開宮闕;八仙過海在蓬萊”,外側一聯為:“三呼大慶四季同春;五位延福八仙聚處”。前者由書畫大師楊仁愷撰題,後者則是開封籍知名詩人陳雨門的作品。殿內正壁供奉著鐵柺李、鍾離權、張果老、呂洞賓、何仙姑、藍采和、韓湘子和曹國舅等八位神仙;東壁和西壁則分別是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和風婆、雨神、雷公、電母。中國有關“八仙”的傳說,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漢時期,但“八仙”的組成歷代有所不同,至明代基本穩定為現在所說的“八仙”。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東西兩座配殿均為面闊五間的單簷捲棚頂,東殿稱“祈福殿”,裡面供奉的是福、祿、壽、禧四位大神;西殿稱“財神殿”,內中供奉的神仙是文武財神、月老和文曲星。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祠背後是一個更大的圓形水池,池水中間兩層須彌座上聳立著一座高達42米的八角五層樓閣式寶塔,稱“會仙閣”。會仙閣正面頂層簷下的匾額“會仙閣”和底層門聯“常稱香港通海客;且看蓬萊會神仙”均由當代著名書法家歐陽中石題寫。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閣內可謂是群仙薈萃,不僅有我們耳熟能詳的玉皇大帝、王母娘娘、九天玄女、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還有我們不太熟悉的小眾神仙,像馬王爺、昴日星官、四值功曹,更有姜子牙、莊周、李白、嵇康等帶著仙氣的世間凡人。總之,只要是你能想起來名字的中國神仙,在這裡都能找到。

八仙從這裡過海

"

在蓬萊閣東面的海岸邊,有一個新建景點——八仙過海景區。相傳,當年“八仙”們就是從這裡各顯其能跨過大海的,此地因此得名“八仙過海處”或“八仙渡”。

如果從空中俯瞰,可以發現整個景區就像是一個漂浮在海面上的寶葫蘆。葫蘆在古文獻中被稱為“槃”或“壺”,而“槃”是“盤”的本字,所以“盤古”就是從葫蘆開始的意思。神怪小說《拾遺記·丹丘之國》中說:“(東海有)三壺,則海中三山也:一曰方壺,則方丈也;二曰蓬壺,則蓬萊也;三曰瀛壺,則瀛洲也;形如壺器。”因此說,葫蘆與中國的神話傳說很早就結下了不解之緣,成為中國神仙世界的象徵物或神仙身邊不可或缺的重要寶物,以葫蘆形狀來為八仙過海這樣的景區造型也就顯得順理成章。

八仙從這裡過海

景區迎門是一座四柱三門沖天式石牌坊,正面坊額“八仙過海口”和背面坊額“人間仙境”據說都是蘇軾任登州太守時所題。

八仙從這裡過海

牌坊背後是一座名為“八仙”的九孔跨海石橋,橋周圍有眾多的海鷗盤桓飛舞、鳴聲悅耳,讓我等內陸來的遊客興奮不已。

八仙從這裡過海

石拱橋北堍又是一座四柱三門沖天式石牌坊,正面坊額為“雲外仙都”,落款是“元章”,也就是米芾;背面坊額“得道成仙”則是黃庭堅手筆。米芾和黃庭堅在歷史上與登州(蓬萊)都沒有交集,上述坊額顯然是集其字或擇其語而得。非常巧,有四隻海鷗分別落在了“雲外仙都”牌坊的四根立柱的柱頂,恰似四隻裝飾用的“蹲鳥”。

八仙從這裡過海

過“雲外仙都”牌坊,可見一座面闊五間重簷歇山頂的二層樓閣,稱“仙源樓”。二層簷下所懸“仙源”二字匾額相傳為唐太宗李世民題寫,題寫時間應該是其在貞觀十八年(644年)率兵親征高麗的時候。底樓大門兩側有聯:“鑑性明心通淨化;參天悟道會清涼”,撰題者是當代著名書法家歐陽中石。

八仙從這裡過海

仙源樓背後是一個小廣場,叫“八仙廣場”,廣場北端是一堵弧形大照壁,壁心嵌“八仙過海”石雕。這幅石雕最大的特點就在於畫面上的八仙均呈飛天狀,這讓印象中飛天都是女性的吾等看著幾個大老爺們在天上飛還真有點不習慣。

八仙從這裡過海

繞過照壁,是一個圓形水池,池中心是一座面闊五間單簷歇山頂的三層大殿,名曰:望瀛樓。瀛洲、蓬萊和方丈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三座海上仙山,而瀛洲和蓬萊在古詩文中往往連用和並題,如東晉葛洪在《抱朴子·對俗》中有“(得道之士)或委華駟而轡蛟龍,或棄神州而宅蓬瀛。”的記述;唐許敬宗在《遊清都觀尋沉道士得清字》詩中亦有“幽人蹈箕潁,方士訪蓬瀛。”之句。正面頂層簷下的“望瀛樓”匾額由啟功先生題寫,背面的“天風海濤”匾額則出自另一位書畫大師劉海粟之手。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望瀛樓一層和二層為中華傳統藝術展示館,據說收藏有各種奇珍異寶上千件,且大多與八仙和道教文化有關。

八仙從這裡過海

從望瀛樓出來繼續北行,可見一個只有一進的小院落,這就是“八仙祠”。八仙祠正殿面闊五間,單簷歇山頂,正面出廊。殿額“八仙祠”由著名書法家劉炳森題寫,門前抱柱上有兩副對聯,內側一聯為:“九天閶闔開宮闕;八仙過海在蓬萊”,外側一聯為:“三呼大慶四季同春;五位延福八仙聚處”。前者由書畫大師楊仁愷撰題,後者則是開封籍知名詩人陳雨門的作品。殿內正壁供奉著鐵柺李、鍾離權、張果老、呂洞賓、何仙姑、藍采和、韓湘子和曹國舅等八位神仙;東壁和西壁則分別是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和風婆、雨神、雷公、電母。中國有關“八仙”的傳說,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漢時期,但“八仙”的組成歷代有所不同,至明代基本穩定為現在所說的“八仙”。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東西兩座配殿均為面闊五間的單簷捲棚頂,東殿稱“祈福殿”,裡面供奉的是福、祿、壽、禧四位大神;西殿稱“財神殿”,內中供奉的神仙是文武財神、月老和文曲星。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祠背後是一個更大的圓形水池,池水中間兩層須彌座上聳立著一座高達42米的八角五層樓閣式寶塔,稱“會仙閣”。會仙閣正面頂層簷下的匾額“會仙閣”和底層門聯“常稱香港通海客;且看蓬萊會神仙”均由當代著名書法家歐陽中石題寫。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閣內可謂是群仙薈萃,不僅有我們耳熟能詳的玉皇大帝、王母娘娘、九天玄女、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還有我們不太熟悉的小眾神仙,像馬王爺、昴日星官、四值功曹,更有姜子牙、莊周、李白、嵇康等帶著仙氣的世間凡人。總之,只要是你能想起來名字的中國神仙,在這裡都能找到。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

在蓬萊閣東面的海岸邊,有一個新建景點——八仙過海景區。相傳,當年“八仙”們就是從這裡各顯其能跨過大海的,此地因此得名“八仙過海處”或“八仙渡”。

如果從空中俯瞰,可以發現整個景區就像是一個漂浮在海面上的寶葫蘆。葫蘆在古文獻中被稱為“槃”或“壺”,而“槃”是“盤”的本字,所以“盤古”就是從葫蘆開始的意思。神怪小說《拾遺記·丹丘之國》中說:“(東海有)三壺,則海中三山也:一曰方壺,則方丈也;二曰蓬壺,則蓬萊也;三曰瀛壺,則瀛洲也;形如壺器。”因此說,葫蘆與中國的神話傳說很早就結下了不解之緣,成為中國神仙世界的象徵物或神仙身邊不可或缺的重要寶物,以葫蘆形狀來為八仙過海這樣的景區造型也就顯得順理成章。

八仙從這裡過海

景區迎門是一座四柱三門沖天式石牌坊,正面坊額“八仙過海口”和背面坊額“人間仙境”據說都是蘇軾任登州太守時所題。

八仙從這裡過海

牌坊背後是一座名為“八仙”的九孔跨海石橋,橋周圍有眾多的海鷗盤桓飛舞、鳴聲悅耳,讓我等內陸來的遊客興奮不已。

八仙從這裡過海

石拱橋北堍又是一座四柱三門沖天式石牌坊,正面坊額為“雲外仙都”,落款是“元章”,也就是米芾;背面坊額“得道成仙”則是黃庭堅手筆。米芾和黃庭堅在歷史上與登州(蓬萊)都沒有交集,上述坊額顯然是集其字或擇其語而得。非常巧,有四隻海鷗分別落在了“雲外仙都”牌坊的四根立柱的柱頂,恰似四隻裝飾用的“蹲鳥”。

八仙從這裡過海

過“雲外仙都”牌坊,可見一座面闊五間重簷歇山頂的二層樓閣,稱“仙源樓”。二層簷下所懸“仙源”二字匾額相傳為唐太宗李世民題寫,題寫時間應該是其在貞觀十八年(644年)率兵親征高麗的時候。底樓大門兩側有聯:“鑑性明心通淨化;參天悟道會清涼”,撰題者是當代著名書法家歐陽中石。

八仙從這裡過海

仙源樓背後是一個小廣場,叫“八仙廣場”,廣場北端是一堵弧形大照壁,壁心嵌“八仙過海”石雕。這幅石雕最大的特點就在於畫面上的八仙均呈飛天狀,這讓印象中飛天都是女性的吾等看著幾個大老爺們在天上飛還真有點不習慣。

八仙從這裡過海

繞過照壁,是一個圓形水池,池中心是一座面闊五間單簷歇山頂的三層大殿,名曰:望瀛樓。瀛洲、蓬萊和方丈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三座海上仙山,而瀛洲和蓬萊在古詩文中往往連用和並題,如東晉葛洪在《抱朴子·對俗》中有“(得道之士)或委華駟而轡蛟龍,或棄神州而宅蓬瀛。”的記述;唐許敬宗在《遊清都觀尋沉道士得清字》詩中亦有“幽人蹈箕潁,方士訪蓬瀛。”之句。正面頂層簷下的“望瀛樓”匾額由啟功先生題寫,背面的“天風海濤”匾額則出自另一位書畫大師劉海粟之手。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望瀛樓一層和二層為中華傳統藝術展示館,據說收藏有各種奇珍異寶上千件,且大多與八仙和道教文化有關。

八仙從這裡過海

從望瀛樓出來繼續北行,可見一個只有一進的小院落,這就是“八仙祠”。八仙祠正殿面闊五間,單簷歇山頂,正面出廊。殿額“八仙祠”由著名書法家劉炳森題寫,門前抱柱上有兩副對聯,內側一聯為:“九天閶闔開宮闕;八仙過海在蓬萊”,外側一聯為:“三呼大慶四季同春;五位延福八仙聚處”。前者由書畫大師楊仁愷撰題,後者則是開封籍知名詩人陳雨門的作品。殿內正壁供奉著鐵柺李、鍾離權、張果老、呂洞賓、何仙姑、藍采和、韓湘子和曹國舅等八位神仙;東壁和西壁則分別是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和風婆、雨神、雷公、電母。中國有關“八仙”的傳說,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漢時期,但“八仙”的組成歷代有所不同,至明代基本穩定為現在所說的“八仙”。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東西兩座配殿均為面闊五間的單簷捲棚頂,東殿稱“祈福殿”,裡面供奉的是福、祿、壽、禧四位大神;西殿稱“財神殿”,內中供奉的神仙是文武財神、月老和文曲星。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祠背後是一個更大的圓形水池,池水中間兩層須彌座上聳立著一座高達42米的八角五層樓閣式寶塔,稱“會仙閣”。會仙閣正面頂層簷下的匾額“會仙閣”和底層門聯“常稱香港通海客;且看蓬萊會神仙”均由當代著名書法家歐陽中石題寫。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閣內可謂是群仙薈萃,不僅有我們耳熟能詳的玉皇大帝、王母娘娘、九天玄女、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還有我們不太熟悉的小眾神仙,像馬王爺、昴日星官、四值功曹,更有姜子牙、莊周、李白、嵇康等帶著仙氣的世間凡人。總之,只要是你能想起來名字的中國神仙,在這裡都能找到。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

在蓬萊閣東面的海岸邊,有一個新建景點——八仙過海景區。相傳,當年“八仙”們就是從這裡各顯其能跨過大海的,此地因此得名“八仙過海處”或“八仙渡”。

如果從空中俯瞰,可以發現整個景區就像是一個漂浮在海面上的寶葫蘆。葫蘆在古文獻中被稱為“槃”或“壺”,而“槃”是“盤”的本字,所以“盤古”就是從葫蘆開始的意思。神怪小說《拾遺記·丹丘之國》中說:“(東海有)三壺,則海中三山也:一曰方壺,則方丈也;二曰蓬壺,則蓬萊也;三曰瀛壺,則瀛洲也;形如壺器。”因此說,葫蘆與中國的神話傳說很早就結下了不解之緣,成為中國神仙世界的象徵物或神仙身邊不可或缺的重要寶物,以葫蘆形狀來為八仙過海這樣的景區造型也就顯得順理成章。

八仙從這裡過海

景區迎門是一座四柱三門沖天式石牌坊,正面坊額“八仙過海口”和背面坊額“人間仙境”據說都是蘇軾任登州太守時所題。

八仙從這裡過海

牌坊背後是一座名為“八仙”的九孔跨海石橋,橋周圍有眾多的海鷗盤桓飛舞、鳴聲悅耳,讓我等內陸來的遊客興奮不已。

八仙從這裡過海

石拱橋北堍又是一座四柱三門沖天式石牌坊,正面坊額為“雲外仙都”,落款是“元章”,也就是米芾;背面坊額“得道成仙”則是黃庭堅手筆。米芾和黃庭堅在歷史上與登州(蓬萊)都沒有交集,上述坊額顯然是集其字或擇其語而得。非常巧,有四隻海鷗分別落在了“雲外仙都”牌坊的四根立柱的柱頂,恰似四隻裝飾用的“蹲鳥”。

八仙從這裡過海

過“雲外仙都”牌坊,可見一座面闊五間重簷歇山頂的二層樓閣,稱“仙源樓”。二層簷下所懸“仙源”二字匾額相傳為唐太宗李世民題寫,題寫時間應該是其在貞觀十八年(644年)率兵親征高麗的時候。底樓大門兩側有聯:“鑑性明心通淨化;參天悟道會清涼”,撰題者是當代著名書法家歐陽中石。

八仙從這裡過海

仙源樓背後是一個小廣場,叫“八仙廣場”,廣場北端是一堵弧形大照壁,壁心嵌“八仙過海”石雕。這幅石雕最大的特點就在於畫面上的八仙均呈飛天狀,這讓印象中飛天都是女性的吾等看著幾個大老爺們在天上飛還真有點不習慣。

八仙從這裡過海

繞過照壁,是一個圓形水池,池中心是一座面闊五間單簷歇山頂的三層大殿,名曰:望瀛樓。瀛洲、蓬萊和方丈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三座海上仙山,而瀛洲和蓬萊在古詩文中往往連用和並題,如東晉葛洪在《抱朴子·對俗》中有“(得道之士)或委華駟而轡蛟龍,或棄神州而宅蓬瀛。”的記述;唐許敬宗在《遊清都觀尋沉道士得清字》詩中亦有“幽人蹈箕潁,方士訪蓬瀛。”之句。正面頂層簷下的“望瀛樓”匾額由啟功先生題寫,背面的“天風海濤”匾額則出自另一位書畫大師劉海粟之手。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望瀛樓一層和二層為中華傳統藝術展示館,據說收藏有各種奇珍異寶上千件,且大多與八仙和道教文化有關。

八仙從這裡過海

從望瀛樓出來繼續北行,可見一個只有一進的小院落,這就是“八仙祠”。八仙祠正殿面闊五間,單簷歇山頂,正面出廊。殿額“八仙祠”由著名書法家劉炳森題寫,門前抱柱上有兩副對聯,內側一聯為:“九天閶闔開宮闕;八仙過海在蓬萊”,外側一聯為:“三呼大慶四季同春;五位延福八仙聚處”。前者由書畫大師楊仁愷撰題,後者則是開封籍知名詩人陳雨門的作品。殿內正壁供奉著鐵柺李、鍾離權、張果老、呂洞賓、何仙姑、藍采和、韓湘子和曹國舅等八位神仙;東壁和西壁則分別是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和風婆、雨神、雷公、電母。中國有關“八仙”的傳說,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漢時期,但“八仙”的組成歷代有所不同,至明代基本穩定為現在所說的“八仙”。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東西兩座配殿均為面闊五間的單簷捲棚頂,東殿稱“祈福殿”,裡面供奉的是福、祿、壽、禧四位大神;西殿稱“財神殿”,內中供奉的神仙是文武財神、月老和文曲星。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祠背後是一個更大的圓形水池,池水中間兩層須彌座上聳立著一座高達42米的八角五層樓閣式寶塔,稱“會仙閣”。會仙閣正面頂層簷下的匾額“會仙閣”和底層門聯“常稱香港通海客;且看蓬萊會神仙”均由當代著名書法家歐陽中石題寫。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閣內可謂是群仙薈萃,不僅有我們耳熟能詳的玉皇大帝、王母娘娘、九天玄女、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還有我們不太熟悉的小眾神仙,像馬王爺、昴日星官、四值功曹,更有姜子牙、莊周、李白、嵇康等帶著仙氣的世間凡人。總之,只要是你能想起來名字的中國神仙,在這裡都能找到。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從會仙閣北門出來,在遊路兩側可見兩座面闊三間硬山頂的偏殿,東殿名“龍王宮”,西殿名“媽祖殿”。

"

在蓬萊閣東面的海岸邊,有一個新建景點——八仙過海景區。相傳,當年“八仙”們就是從這裡各顯其能跨過大海的,此地因此得名“八仙過海處”或“八仙渡”。

如果從空中俯瞰,可以發現整個景區就像是一個漂浮在海面上的寶葫蘆。葫蘆在古文獻中被稱為“槃”或“壺”,而“槃”是“盤”的本字,所以“盤古”就是從葫蘆開始的意思。神怪小說《拾遺記·丹丘之國》中說:“(東海有)三壺,則海中三山也:一曰方壺,則方丈也;二曰蓬壺,則蓬萊也;三曰瀛壺,則瀛洲也;形如壺器。”因此說,葫蘆與中國的神話傳說很早就結下了不解之緣,成為中國神仙世界的象徵物或神仙身邊不可或缺的重要寶物,以葫蘆形狀來為八仙過海這樣的景區造型也就顯得順理成章。

八仙從這裡過海

景區迎門是一座四柱三門沖天式石牌坊,正面坊額“八仙過海口”和背面坊額“人間仙境”據說都是蘇軾任登州太守時所題。

八仙從這裡過海

牌坊背後是一座名為“八仙”的九孔跨海石橋,橋周圍有眾多的海鷗盤桓飛舞、鳴聲悅耳,讓我等內陸來的遊客興奮不已。

八仙從這裡過海

石拱橋北堍又是一座四柱三門沖天式石牌坊,正面坊額為“雲外仙都”,落款是“元章”,也就是米芾;背面坊額“得道成仙”則是黃庭堅手筆。米芾和黃庭堅在歷史上與登州(蓬萊)都沒有交集,上述坊額顯然是集其字或擇其語而得。非常巧,有四隻海鷗分別落在了“雲外仙都”牌坊的四根立柱的柱頂,恰似四隻裝飾用的“蹲鳥”。

八仙從這裡過海

過“雲外仙都”牌坊,可見一座面闊五間重簷歇山頂的二層樓閣,稱“仙源樓”。二層簷下所懸“仙源”二字匾額相傳為唐太宗李世民題寫,題寫時間應該是其在貞觀十八年(644年)率兵親征高麗的時候。底樓大門兩側有聯:“鑑性明心通淨化;參天悟道會清涼”,撰題者是當代著名書法家歐陽中石。

八仙從這裡過海

仙源樓背後是一個小廣場,叫“八仙廣場”,廣場北端是一堵弧形大照壁,壁心嵌“八仙過海”石雕。這幅石雕最大的特點就在於畫面上的八仙均呈飛天狀,這讓印象中飛天都是女性的吾等看著幾個大老爺們在天上飛還真有點不習慣。

八仙從這裡過海

繞過照壁,是一個圓形水池,池中心是一座面闊五間單簷歇山頂的三層大殿,名曰:望瀛樓。瀛洲、蓬萊和方丈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三座海上仙山,而瀛洲和蓬萊在古詩文中往往連用和並題,如東晉葛洪在《抱朴子·對俗》中有“(得道之士)或委華駟而轡蛟龍,或棄神州而宅蓬瀛。”的記述;唐許敬宗在《遊清都觀尋沉道士得清字》詩中亦有“幽人蹈箕潁,方士訪蓬瀛。”之句。正面頂層簷下的“望瀛樓”匾額由啟功先生題寫,背面的“天風海濤”匾額則出自另一位書畫大師劉海粟之手。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望瀛樓一層和二層為中華傳統藝術展示館,據說收藏有各種奇珍異寶上千件,且大多與八仙和道教文化有關。

八仙從這裡過海

從望瀛樓出來繼續北行,可見一個只有一進的小院落,這就是“八仙祠”。八仙祠正殿面闊五間,單簷歇山頂,正面出廊。殿額“八仙祠”由著名書法家劉炳森題寫,門前抱柱上有兩副對聯,內側一聯為:“九天閶闔開宮闕;八仙過海在蓬萊”,外側一聯為:“三呼大慶四季同春;五位延福八仙聚處”。前者由書畫大師楊仁愷撰題,後者則是開封籍知名詩人陳雨門的作品。殿內正壁供奉著鐵柺李、鍾離權、張果老、呂洞賓、何仙姑、藍采和、韓湘子和曹國舅等八位神仙;東壁和西壁則分別是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和風婆、雨神、雷公、電母。中國有關“八仙”的傳說,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漢時期,但“八仙”的組成歷代有所不同,至明代基本穩定為現在所說的“八仙”。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東西兩座配殿均為面闊五間的單簷捲棚頂,東殿稱“祈福殿”,裡面供奉的是福、祿、壽、禧四位大神;西殿稱“財神殿”,內中供奉的神仙是文武財神、月老和文曲星。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祠背後是一個更大的圓形水池,池水中間兩層須彌座上聳立著一座高達42米的八角五層樓閣式寶塔,稱“會仙閣”。會仙閣正面頂層簷下的匾額“會仙閣”和底層門聯“常稱香港通海客;且看蓬萊會神仙”均由當代著名書法家歐陽中石題寫。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閣內可謂是群仙薈萃,不僅有我們耳熟能詳的玉皇大帝、王母娘娘、九天玄女、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還有我們不太熟悉的小眾神仙,像馬王爺、昴日星官、四值功曹,更有姜子牙、莊周、李白、嵇康等帶著仙氣的世間凡人。總之,只要是你能想起來名字的中國神仙,在這裡都能找到。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從會仙閣北門出來,在遊路兩側可見兩座面闊三間硬山頂的偏殿,東殿名“龍王宮”,西殿名“媽祖殿”。

八仙從這裡過海

"

在蓬萊閣東面的海岸邊,有一個新建景點——八仙過海景區。相傳,當年“八仙”們就是從這裡各顯其能跨過大海的,此地因此得名“八仙過海處”或“八仙渡”。

如果從空中俯瞰,可以發現整個景區就像是一個漂浮在海面上的寶葫蘆。葫蘆在古文獻中被稱為“槃”或“壺”,而“槃”是“盤”的本字,所以“盤古”就是從葫蘆開始的意思。神怪小說《拾遺記·丹丘之國》中說:“(東海有)三壺,則海中三山也:一曰方壺,則方丈也;二曰蓬壺,則蓬萊也;三曰瀛壺,則瀛洲也;形如壺器。”因此說,葫蘆與中國的神話傳說很早就結下了不解之緣,成為中國神仙世界的象徵物或神仙身邊不可或缺的重要寶物,以葫蘆形狀來為八仙過海這樣的景區造型也就顯得順理成章。

八仙從這裡過海

景區迎門是一座四柱三門沖天式石牌坊,正面坊額“八仙過海口”和背面坊額“人間仙境”據說都是蘇軾任登州太守時所題。

八仙從這裡過海

牌坊背後是一座名為“八仙”的九孔跨海石橋,橋周圍有眾多的海鷗盤桓飛舞、鳴聲悅耳,讓我等內陸來的遊客興奮不已。

八仙從這裡過海

石拱橋北堍又是一座四柱三門沖天式石牌坊,正面坊額為“雲外仙都”,落款是“元章”,也就是米芾;背面坊額“得道成仙”則是黃庭堅手筆。米芾和黃庭堅在歷史上與登州(蓬萊)都沒有交集,上述坊額顯然是集其字或擇其語而得。非常巧,有四隻海鷗分別落在了“雲外仙都”牌坊的四根立柱的柱頂,恰似四隻裝飾用的“蹲鳥”。

八仙從這裡過海

過“雲外仙都”牌坊,可見一座面闊五間重簷歇山頂的二層樓閣,稱“仙源樓”。二層簷下所懸“仙源”二字匾額相傳為唐太宗李世民題寫,題寫時間應該是其在貞觀十八年(644年)率兵親征高麗的時候。底樓大門兩側有聯:“鑑性明心通淨化;參天悟道會清涼”,撰題者是當代著名書法家歐陽中石。

八仙從這裡過海

仙源樓背後是一個小廣場,叫“八仙廣場”,廣場北端是一堵弧形大照壁,壁心嵌“八仙過海”石雕。這幅石雕最大的特點就在於畫面上的八仙均呈飛天狀,這讓印象中飛天都是女性的吾等看著幾個大老爺們在天上飛還真有點不習慣。

八仙從這裡過海

繞過照壁,是一個圓形水池,池中心是一座面闊五間單簷歇山頂的三層大殿,名曰:望瀛樓。瀛洲、蓬萊和方丈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三座海上仙山,而瀛洲和蓬萊在古詩文中往往連用和並題,如東晉葛洪在《抱朴子·對俗》中有“(得道之士)或委華駟而轡蛟龍,或棄神州而宅蓬瀛。”的記述;唐許敬宗在《遊清都觀尋沉道士得清字》詩中亦有“幽人蹈箕潁,方士訪蓬瀛。”之句。正面頂層簷下的“望瀛樓”匾額由啟功先生題寫,背面的“天風海濤”匾額則出自另一位書畫大師劉海粟之手。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望瀛樓一層和二層為中華傳統藝術展示館,據說收藏有各種奇珍異寶上千件,且大多與八仙和道教文化有關。

八仙從這裡過海

從望瀛樓出來繼續北行,可見一個只有一進的小院落,這就是“八仙祠”。八仙祠正殿面闊五間,單簷歇山頂,正面出廊。殿額“八仙祠”由著名書法家劉炳森題寫,門前抱柱上有兩副對聯,內側一聯為:“九天閶闔開宮闕;八仙過海在蓬萊”,外側一聯為:“三呼大慶四季同春;五位延福八仙聚處”。前者由書畫大師楊仁愷撰題,後者則是開封籍知名詩人陳雨門的作品。殿內正壁供奉著鐵柺李、鍾離權、張果老、呂洞賓、何仙姑、藍采和、韓湘子和曹國舅等八位神仙;東壁和西壁則分別是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和風婆、雨神、雷公、電母。中國有關“八仙”的傳說,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漢時期,但“八仙”的組成歷代有所不同,至明代基本穩定為現在所說的“八仙”。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東西兩座配殿均為面闊五間的單簷捲棚頂,東殿稱“祈福殿”,裡面供奉的是福、祿、壽、禧四位大神;西殿稱“財神殿”,內中供奉的神仙是文武財神、月老和文曲星。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祠背後是一個更大的圓形水池,池水中間兩層須彌座上聳立著一座高達42米的八角五層樓閣式寶塔,稱“會仙閣”。會仙閣正面頂層簷下的匾額“會仙閣”和底層門聯“常稱香港通海客;且看蓬萊會神仙”均由當代著名書法家歐陽中石題寫。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閣內可謂是群仙薈萃,不僅有我們耳熟能詳的玉皇大帝、王母娘娘、九天玄女、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還有我們不太熟悉的小眾神仙,像馬王爺、昴日星官、四值功曹,更有姜子牙、莊周、李白、嵇康等帶著仙氣的世間凡人。總之,只要是你能想起來名字的中國神仙,在這裡都能找到。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從會仙閣北門出來,在遊路兩側可見兩座面闊三間硬山頂的偏殿,東殿名“龍王宮”,西殿名“媽祖殿”。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

在蓬萊閣東面的海岸邊,有一個新建景點——八仙過海景區。相傳,當年“八仙”們就是從這裡各顯其能跨過大海的,此地因此得名“八仙過海處”或“八仙渡”。

如果從空中俯瞰,可以發現整個景區就像是一個漂浮在海面上的寶葫蘆。葫蘆在古文獻中被稱為“槃”或“壺”,而“槃”是“盤”的本字,所以“盤古”就是從葫蘆開始的意思。神怪小說《拾遺記·丹丘之國》中說:“(東海有)三壺,則海中三山也:一曰方壺,則方丈也;二曰蓬壺,則蓬萊也;三曰瀛壺,則瀛洲也;形如壺器。”因此說,葫蘆與中國的神話傳說很早就結下了不解之緣,成為中國神仙世界的象徵物或神仙身邊不可或缺的重要寶物,以葫蘆形狀來為八仙過海這樣的景區造型也就顯得順理成章。

八仙從這裡過海

景區迎門是一座四柱三門沖天式石牌坊,正面坊額“八仙過海口”和背面坊額“人間仙境”據說都是蘇軾任登州太守時所題。

八仙從這裡過海

牌坊背後是一座名為“八仙”的九孔跨海石橋,橋周圍有眾多的海鷗盤桓飛舞、鳴聲悅耳,讓我等內陸來的遊客興奮不已。

八仙從這裡過海

石拱橋北堍又是一座四柱三門沖天式石牌坊,正面坊額為“雲外仙都”,落款是“元章”,也就是米芾;背面坊額“得道成仙”則是黃庭堅手筆。米芾和黃庭堅在歷史上與登州(蓬萊)都沒有交集,上述坊額顯然是集其字或擇其語而得。非常巧,有四隻海鷗分別落在了“雲外仙都”牌坊的四根立柱的柱頂,恰似四隻裝飾用的“蹲鳥”。

八仙從這裡過海

過“雲外仙都”牌坊,可見一座面闊五間重簷歇山頂的二層樓閣,稱“仙源樓”。二層簷下所懸“仙源”二字匾額相傳為唐太宗李世民題寫,題寫時間應該是其在貞觀十八年(644年)率兵親征高麗的時候。底樓大門兩側有聯:“鑑性明心通淨化;參天悟道會清涼”,撰題者是當代著名書法家歐陽中石。

八仙從這裡過海

仙源樓背後是一個小廣場,叫“八仙廣場”,廣場北端是一堵弧形大照壁,壁心嵌“八仙過海”石雕。這幅石雕最大的特點就在於畫面上的八仙均呈飛天狀,這讓印象中飛天都是女性的吾等看著幾個大老爺們在天上飛還真有點不習慣。

八仙從這裡過海

繞過照壁,是一個圓形水池,池中心是一座面闊五間單簷歇山頂的三層大殿,名曰:望瀛樓。瀛洲、蓬萊和方丈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三座海上仙山,而瀛洲和蓬萊在古詩文中往往連用和並題,如東晉葛洪在《抱朴子·對俗》中有“(得道之士)或委華駟而轡蛟龍,或棄神州而宅蓬瀛。”的記述;唐許敬宗在《遊清都觀尋沉道士得清字》詩中亦有“幽人蹈箕潁,方士訪蓬瀛。”之句。正面頂層簷下的“望瀛樓”匾額由啟功先生題寫,背面的“天風海濤”匾額則出自另一位書畫大師劉海粟之手。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望瀛樓一層和二層為中華傳統藝術展示館,據說收藏有各種奇珍異寶上千件,且大多與八仙和道教文化有關。

八仙從這裡過海

從望瀛樓出來繼續北行,可見一個只有一進的小院落,這就是“八仙祠”。八仙祠正殿面闊五間,單簷歇山頂,正面出廊。殿額“八仙祠”由著名書法家劉炳森題寫,門前抱柱上有兩副對聯,內側一聯為:“九天閶闔開宮闕;八仙過海在蓬萊”,外側一聯為:“三呼大慶四季同春;五位延福八仙聚處”。前者由書畫大師楊仁愷撰題,後者則是開封籍知名詩人陳雨門的作品。殿內正壁供奉著鐵柺李、鍾離權、張果老、呂洞賓、何仙姑、藍采和、韓湘子和曹國舅等八位神仙;東壁和西壁則分別是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和風婆、雨神、雷公、電母。中國有關“八仙”的傳說,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漢時期,但“八仙”的組成歷代有所不同,至明代基本穩定為現在所說的“八仙”。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東西兩座配殿均為面闊五間的單簷捲棚頂,東殿稱“祈福殿”,裡面供奉的是福、祿、壽、禧四位大神;西殿稱“財神殿”,內中供奉的神仙是文武財神、月老和文曲星。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祠背後是一個更大的圓形水池,池水中間兩層須彌座上聳立著一座高達42米的八角五層樓閣式寶塔,稱“會仙閣”。會仙閣正面頂層簷下的匾額“會仙閣”和底層門聯“常稱香港通海客;且看蓬萊會神仙”均由當代著名書法家歐陽中石題寫。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閣內可謂是群仙薈萃,不僅有我們耳熟能詳的玉皇大帝、王母娘娘、九天玄女、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還有我們不太熟悉的小眾神仙,像馬王爺、昴日星官、四值功曹,更有姜子牙、莊周、李白、嵇康等帶著仙氣的世間凡人。總之,只要是你能想起來名字的中國神仙,在這裡都能找到。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從會仙閣北門出來,在遊路兩側可見兩座面闊三間硬山頂的偏殿,東殿名“龍王宮”,西殿名“媽祖殿”。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

在蓬萊閣東面的海岸邊,有一個新建景點——八仙過海景區。相傳,當年“八仙”們就是從這裡各顯其能跨過大海的,此地因此得名“八仙過海處”或“八仙渡”。

如果從空中俯瞰,可以發現整個景區就像是一個漂浮在海面上的寶葫蘆。葫蘆在古文獻中被稱為“槃”或“壺”,而“槃”是“盤”的本字,所以“盤古”就是從葫蘆開始的意思。神怪小說《拾遺記·丹丘之國》中說:“(東海有)三壺,則海中三山也:一曰方壺,則方丈也;二曰蓬壺,則蓬萊也;三曰瀛壺,則瀛洲也;形如壺器。”因此說,葫蘆與中國的神話傳說很早就結下了不解之緣,成為中國神仙世界的象徵物或神仙身邊不可或缺的重要寶物,以葫蘆形狀來為八仙過海這樣的景區造型也就顯得順理成章。

八仙從這裡過海

景區迎門是一座四柱三門沖天式石牌坊,正面坊額“八仙過海口”和背面坊額“人間仙境”據說都是蘇軾任登州太守時所題。

八仙從這裡過海

牌坊背後是一座名為“八仙”的九孔跨海石橋,橋周圍有眾多的海鷗盤桓飛舞、鳴聲悅耳,讓我等內陸來的遊客興奮不已。

八仙從這裡過海

石拱橋北堍又是一座四柱三門沖天式石牌坊,正面坊額為“雲外仙都”,落款是“元章”,也就是米芾;背面坊額“得道成仙”則是黃庭堅手筆。米芾和黃庭堅在歷史上與登州(蓬萊)都沒有交集,上述坊額顯然是集其字或擇其語而得。非常巧,有四隻海鷗分別落在了“雲外仙都”牌坊的四根立柱的柱頂,恰似四隻裝飾用的“蹲鳥”。

八仙從這裡過海

過“雲外仙都”牌坊,可見一座面闊五間重簷歇山頂的二層樓閣,稱“仙源樓”。二層簷下所懸“仙源”二字匾額相傳為唐太宗李世民題寫,題寫時間應該是其在貞觀十八年(644年)率兵親征高麗的時候。底樓大門兩側有聯:“鑑性明心通淨化;參天悟道會清涼”,撰題者是當代著名書法家歐陽中石。

八仙從這裡過海

仙源樓背後是一個小廣場,叫“八仙廣場”,廣場北端是一堵弧形大照壁,壁心嵌“八仙過海”石雕。這幅石雕最大的特點就在於畫面上的八仙均呈飛天狀,這讓印象中飛天都是女性的吾等看著幾個大老爺們在天上飛還真有點不習慣。

八仙從這裡過海

繞過照壁,是一個圓形水池,池中心是一座面闊五間單簷歇山頂的三層大殿,名曰:望瀛樓。瀛洲、蓬萊和方丈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三座海上仙山,而瀛洲和蓬萊在古詩文中往往連用和並題,如東晉葛洪在《抱朴子·對俗》中有“(得道之士)或委華駟而轡蛟龍,或棄神州而宅蓬瀛。”的記述;唐許敬宗在《遊清都觀尋沉道士得清字》詩中亦有“幽人蹈箕潁,方士訪蓬瀛。”之句。正面頂層簷下的“望瀛樓”匾額由啟功先生題寫,背面的“天風海濤”匾額則出自另一位書畫大師劉海粟之手。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望瀛樓一層和二層為中華傳統藝術展示館,據說收藏有各種奇珍異寶上千件,且大多與八仙和道教文化有關。

八仙從這裡過海

從望瀛樓出來繼續北行,可見一個只有一進的小院落,這就是“八仙祠”。八仙祠正殿面闊五間,單簷歇山頂,正面出廊。殿額“八仙祠”由著名書法家劉炳森題寫,門前抱柱上有兩副對聯,內側一聯為:“九天閶闔開宮闕;八仙過海在蓬萊”,外側一聯為:“三呼大慶四季同春;五位延福八仙聚處”。前者由書畫大師楊仁愷撰題,後者則是開封籍知名詩人陳雨門的作品。殿內正壁供奉著鐵柺李、鍾離權、張果老、呂洞賓、何仙姑、藍采和、韓湘子和曹國舅等八位神仙;東壁和西壁則分別是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和風婆、雨神、雷公、電母。中國有關“八仙”的傳說,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漢時期,但“八仙”的組成歷代有所不同,至明代基本穩定為現在所說的“八仙”。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東西兩座配殿均為面闊五間的單簷捲棚頂,東殿稱“祈福殿”,裡面供奉的是福、祿、壽、禧四位大神;西殿稱“財神殿”,內中供奉的神仙是文武財神、月老和文曲星。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祠背後是一個更大的圓形水池,池水中間兩層須彌座上聳立著一座高達42米的八角五層樓閣式寶塔,稱“會仙閣”。會仙閣正面頂層簷下的匾額“會仙閣”和底層門聯“常稱香港通海客;且看蓬萊會神仙”均由當代著名書法家歐陽中石題寫。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閣內可謂是群仙薈萃,不僅有我們耳熟能詳的玉皇大帝、王母娘娘、九天玄女、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還有我們不太熟悉的小眾神仙,像馬王爺、昴日星官、四值功曹,更有姜子牙、莊周、李白、嵇康等帶著仙氣的世間凡人。總之,只要是你能想起來名字的中國神仙,在這裡都能找到。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從會仙閣北門出來,在遊路兩側可見兩座面闊三間硬山頂的偏殿,東殿名“龍王宮”,西殿名“媽祖殿”。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

在蓬萊閣東面的海岸邊,有一個新建景點——八仙過海景區。相傳,當年“八仙”們就是從這裡各顯其能跨過大海的,此地因此得名“八仙過海處”或“八仙渡”。

如果從空中俯瞰,可以發現整個景區就像是一個漂浮在海面上的寶葫蘆。葫蘆在古文獻中被稱為“槃”或“壺”,而“槃”是“盤”的本字,所以“盤古”就是從葫蘆開始的意思。神怪小說《拾遺記·丹丘之國》中說:“(東海有)三壺,則海中三山也:一曰方壺,則方丈也;二曰蓬壺,則蓬萊也;三曰瀛壺,則瀛洲也;形如壺器。”因此說,葫蘆與中國的神話傳說很早就結下了不解之緣,成為中國神仙世界的象徵物或神仙身邊不可或缺的重要寶物,以葫蘆形狀來為八仙過海這樣的景區造型也就顯得順理成章。

八仙從這裡過海

景區迎門是一座四柱三門沖天式石牌坊,正面坊額“八仙過海口”和背面坊額“人間仙境”據說都是蘇軾任登州太守時所題。

八仙從這裡過海

牌坊背後是一座名為“八仙”的九孔跨海石橋,橋周圍有眾多的海鷗盤桓飛舞、鳴聲悅耳,讓我等內陸來的遊客興奮不已。

八仙從這裡過海

石拱橋北堍又是一座四柱三門沖天式石牌坊,正面坊額為“雲外仙都”,落款是“元章”,也就是米芾;背面坊額“得道成仙”則是黃庭堅手筆。米芾和黃庭堅在歷史上與登州(蓬萊)都沒有交集,上述坊額顯然是集其字或擇其語而得。非常巧,有四隻海鷗分別落在了“雲外仙都”牌坊的四根立柱的柱頂,恰似四隻裝飾用的“蹲鳥”。

八仙從這裡過海

過“雲外仙都”牌坊,可見一座面闊五間重簷歇山頂的二層樓閣,稱“仙源樓”。二層簷下所懸“仙源”二字匾額相傳為唐太宗李世民題寫,題寫時間應該是其在貞觀十八年(644年)率兵親征高麗的時候。底樓大門兩側有聯:“鑑性明心通淨化;參天悟道會清涼”,撰題者是當代著名書法家歐陽中石。

八仙從這裡過海

仙源樓背後是一個小廣場,叫“八仙廣場”,廣場北端是一堵弧形大照壁,壁心嵌“八仙過海”石雕。這幅石雕最大的特點就在於畫面上的八仙均呈飛天狀,這讓印象中飛天都是女性的吾等看著幾個大老爺們在天上飛還真有點不習慣。

八仙從這裡過海

繞過照壁,是一個圓形水池,池中心是一座面闊五間單簷歇山頂的三層大殿,名曰:望瀛樓。瀛洲、蓬萊和方丈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三座海上仙山,而瀛洲和蓬萊在古詩文中往往連用和並題,如東晉葛洪在《抱朴子·對俗》中有“(得道之士)或委華駟而轡蛟龍,或棄神州而宅蓬瀛。”的記述;唐許敬宗在《遊清都觀尋沉道士得清字》詩中亦有“幽人蹈箕潁,方士訪蓬瀛。”之句。正面頂層簷下的“望瀛樓”匾額由啟功先生題寫,背面的“天風海濤”匾額則出自另一位書畫大師劉海粟之手。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望瀛樓一層和二層為中華傳統藝術展示館,據說收藏有各種奇珍異寶上千件,且大多與八仙和道教文化有關。

八仙從這裡過海

從望瀛樓出來繼續北行,可見一個只有一進的小院落,這就是“八仙祠”。八仙祠正殿面闊五間,單簷歇山頂,正面出廊。殿額“八仙祠”由著名書法家劉炳森題寫,門前抱柱上有兩副對聯,內側一聯為:“九天閶闔開宮闕;八仙過海在蓬萊”,外側一聯為:“三呼大慶四季同春;五位延福八仙聚處”。前者由書畫大師楊仁愷撰題,後者則是開封籍知名詩人陳雨門的作品。殿內正壁供奉著鐵柺李、鍾離權、張果老、呂洞賓、何仙姑、藍采和、韓湘子和曹國舅等八位神仙;東壁和西壁則分別是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和風婆、雨神、雷公、電母。中國有關“八仙”的傳說,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漢時期,但“八仙”的組成歷代有所不同,至明代基本穩定為現在所說的“八仙”。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東西兩座配殿均為面闊五間的單簷捲棚頂,東殿稱“祈福殿”,裡面供奉的是福、祿、壽、禧四位大神;西殿稱“財神殿”,內中供奉的神仙是文武財神、月老和文曲星。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祠背後是一個更大的圓形水池,池水中間兩層須彌座上聳立著一座高達42米的八角五層樓閣式寶塔,稱“會仙閣”。會仙閣正面頂層簷下的匾額“會仙閣”和底層門聯“常稱香港通海客;且看蓬萊會神仙”均由當代著名書法家歐陽中石題寫。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閣內可謂是群仙薈萃,不僅有我們耳熟能詳的玉皇大帝、王母娘娘、九天玄女、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還有我們不太熟悉的小眾神仙,像馬王爺、昴日星官、四值功曹,更有姜子牙、莊周、李白、嵇康等帶著仙氣的世間凡人。總之,只要是你能想起來名字的中國神仙,在這裡都能找到。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從會仙閣北門出來,在遊路兩側可見兩座面闊三間硬山頂的偏殿,東殿名“龍王宮”,西殿名“媽祖殿”。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環繞圓形水池,建有長達1公里的臨海長廊。長廊中鑲嵌著九個不同形制的方亭,其中位於景區中軸線上的重簷攢尖頂亭名“頤心亭”,另外八座單簷攢尖頂方亭分別為鐵柺行醫亭、採和踏歌亭、國舅隱跡亭、呂祖歸真亭、鍾離煉丹亭、湘子行吟亭、仙姑濟世亭和果老騎驢亭。每座亭內都立有一通石碑,碑陽為仙者名號,碑陰為仙者線刻全身肖像。

"

在蓬萊閣東面的海岸邊,有一個新建景點——八仙過海景區。相傳,當年“八仙”們就是從這裡各顯其能跨過大海的,此地因此得名“八仙過海處”或“八仙渡”。

如果從空中俯瞰,可以發現整個景區就像是一個漂浮在海面上的寶葫蘆。葫蘆在古文獻中被稱為“槃”或“壺”,而“槃”是“盤”的本字,所以“盤古”就是從葫蘆開始的意思。神怪小說《拾遺記·丹丘之國》中說:“(東海有)三壺,則海中三山也:一曰方壺,則方丈也;二曰蓬壺,則蓬萊也;三曰瀛壺,則瀛洲也;形如壺器。”因此說,葫蘆與中國的神話傳說很早就結下了不解之緣,成為中國神仙世界的象徵物或神仙身邊不可或缺的重要寶物,以葫蘆形狀來為八仙過海這樣的景區造型也就顯得順理成章。

八仙從這裡過海

景區迎門是一座四柱三門沖天式石牌坊,正面坊額“八仙過海口”和背面坊額“人間仙境”據說都是蘇軾任登州太守時所題。

八仙從這裡過海

牌坊背後是一座名為“八仙”的九孔跨海石橋,橋周圍有眾多的海鷗盤桓飛舞、鳴聲悅耳,讓我等內陸來的遊客興奮不已。

八仙從這裡過海

石拱橋北堍又是一座四柱三門沖天式石牌坊,正面坊額為“雲外仙都”,落款是“元章”,也就是米芾;背面坊額“得道成仙”則是黃庭堅手筆。米芾和黃庭堅在歷史上與登州(蓬萊)都沒有交集,上述坊額顯然是集其字或擇其語而得。非常巧,有四隻海鷗分別落在了“雲外仙都”牌坊的四根立柱的柱頂,恰似四隻裝飾用的“蹲鳥”。

八仙從這裡過海

過“雲外仙都”牌坊,可見一座面闊五間重簷歇山頂的二層樓閣,稱“仙源樓”。二層簷下所懸“仙源”二字匾額相傳為唐太宗李世民題寫,題寫時間應該是其在貞觀十八年(644年)率兵親征高麗的時候。底樓大門兩側有聯:“鑑性明心通淨化;參天悟道會清涼”,撰題者是當代著名書法家歐陽中石。

八仙從這裡過海

仙源樓背後是一個小廣場,叫“八仙廣場”,廣場北端是一堵弧形大照壁,壁心嵌“八仙過海”石雕。這幅石雕最大的特點就在於畫面上的八仙均呈飛天狀,這讓印象中飛天都是女性的吾等看著幾個大老爺們在天上飛還真有點不習慣。

八仙從這裡過海

繞過照壁,是一個圓形水池,池中心是一座面闊五間單簷歇山頂的三層大殿,名曰:望瀛樓。瀛洲、蓬萊和方丈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三座海上仙山,而瀛洲和蓬萊在古詩文中往往連用和並題,如東晉葛洪在《抱朴子·對俗》中有“(得道之士)或委華駟而轡蛟龍,或棄神州而宅蓬瀛。”的記述;唐許敬宗在《遊清都觀尋沉道士得清字》詩中亦有“幽人蹈箕潁,方士訪蓬瀛。”之句。正面頂層簷下的“望瀛樓”匾額由啟功先生題寫,背面的“天風海濤”匾額則出自另一位書畫大師劉海粟之手。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望瀛樓一層和二層為中華傳統藝術展示館,據說收藏有各種奇珍異寶上千件,且大多與八仙和道教文化有關。

八仙從這裡過海

從望瀛樓出來繼續北行,可見一個只有一進的小院落,這就是“八仙祠”。八仙祠正殿面闊五間,單簷歇山頂,正面出廊。殿額“八仙祠”由著名書法家劉炳森題寫,門前抱柱上有兩副對聯,內側一聯為:“九天閶闔開宮闕;八仙過海在蓬萊”,外側一聯為:“三呼大慶四季同春;五位延福八仙聚處”。前者由書畫大師楊仁愷撰題,後者則是開封籍知名詩人陳雨門的作品。殿內正壁供奉著鐵柺李、鍾離權、張果老、呂洞賓、何仙姑、藍采和、韓湘子和曹國舅等八位神仙;東壁和西壁則分別是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和風婆、雨神、雷公、電母。中國有關“八仙”的傳說,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漢時期,但“八仙”的組成歷代有所不同,至明代基本穩定為現在所說的“八仙”。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東西兩座配殿均為面闊五間的單簷捲棚頂,東殿稱“祈福殿”,裡面供奉的是福、祿、壽、禧四位大神;西殿稱“財神殿”,內中供奉的神仙是文武財神、月老和文曲星。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祠背後是一個更大的圓形水池,池水中間兩層須彌座上聳立著一座高達42米的八角五層樓閣式寶塔,稱“會仙閣”。會仙閣正面頂層簷下的匾額“會仙閣”和底層門聯“常稱香港通海客;且看蓬萊會神仙”均由當代著名書法家歐陽中石題寫。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閣內可謂是群仙薈萃,不僅有我們耳熟能詳的玉皇大帝、王母娘娘、九天玄女、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還有我們不太熟悉的小眾神仙,像馬王爺、昴日星官、四值功曹,更有姜子牙、莊周、李白、嵇康等帶著仙氣的世間凡人。總之,只要是你能想起來名字的中國神仙,在這裡都能找到。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從會仙閣北門出來,在遊路兩側可見兩座面闊三間硬山頂的偏殿,東殿名“龍王宮”,西殿名“媽祖殿”。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環繞圓形水池,建有長達1公里的臨海長廊。長廊中鑲嵌著九個不同形制的方亭,其中位於景區中軸線上的重簷攢尖頂亭名“頤心亭”,另外八座單簷攢尖頂方亭分別為鐵柺行醫亭、採和踏歌亭、國舅隱跡亭、呂祖歸真亭、鍾離煉丹亭、湘子行吟亭、仙姑濟世亭和果老騎驢亭。每座亭內都立有一通石碑,碑陽為仙者名號,碑陰為仙者線刻全身肖像。

八仙從這裡過海

"

在蓬萊閣東面的海岸邊,有一個新建景點——八仙過海景區。相傳,當年“八仙”們就是從這裡各顯其能跨過大海的,此地因此得名“八仙過海處”或“八仙渡”。

如果從空中俯瞰,可以發現整個景區就像是一個漂浮在海面上的寶葫蘆。葫蘆在古文獻中被稱為“槃”或“壺”,而“槃”是“盤”的本字,所以“盤古”就是從葫蘆開始的意思。神怪小說《拾遺記·丹丘之國》中說:“(東海有)三壺,則海中三山也:一曰方壺,則方丈也;二曰蓬壺,則蓬萊也;三曰瀛壺,則瀛洲也;形如壺器。”因此說,葫蘆與中國的神話傳說很早就結下了不解之緣,成為中國神仙世界的象徵物或神仙身邊不可或缺的重要寶物,以葫蘆形狀來為八仙過海這樣的景區造型也就顯得順理成章。

八仙從這裡過海

景區迎門是一座四柱三門沖天式石牌坊,正面坊額“八仙過海口”和背面坊額“人間仙境”據說都是蘇軾任登州太守時所題。

八仙從這裡過海

牌坊背後是一座名為“八仙”的九孔跨海石橋,橋周圍有眾多的海鷗盤桓飛舞、鳴聲悅耳,讓我等內陸來的遊客興奮不已。

八仙從這裡過海

石拱橋北堍又是一座四柱三門沖天式石牌坊,正面坊額為“雲外仙都”,落款是“元章”,也就是米芾;背面坊額“得道成仙”則是黃庭堅手筆。米芾和黃庭堅在歷史上與登州(蓬萊)都沒有交集,上述坊額顯然是集其字或擇其語而得。非常巧,有四隻海鷗分別落在了“雲外仙都”牌坊的四根立柱的柱頂,恰似四隻裝飾用的“蹲鳥”。

八仙從這裡過海

過“雲外仙都”牌坊,可見一座面闊五間重簷歇山頂的二層樓閣,稱“仙源樓”。二層簷下所懸“仙源”二字匾額相傳為唐太宗李世民題寫,題寫時間應該是其在貞觀十八年(644年)率兵親征高麗的時候。底樓大門兩側有聯:“鑑性明心通淨化;參天悟道會清涼”,撰題者是當代著名書法家歐陽中石。

八仙從這裡過海

仙源樓背後是一個小廣場,叫“八仙廣場”,廣場北端是一堵弧形大照壁,壁心嵌“八仙過海”石雕。這幅石雕最大的特點就在於畫面上的八仙均呈飛天狀,這讓印象中飛天都是女性的吾等看著幾個大老爺們在天上飛還真有點不習慣。

八仙從這裡過海

繞過照壁,是一個圓形水池,池中心是一座面闊五間單簷歇山頂的三層大殿,名曰:望瀛樓。瀛洲、蓬萊和方丈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三座海上仙山,而瀛洲和蓬萊在古詩文中往往連用和並題,如東晉葛洪在《抱朴子·對俗》中有“(得道之士)或委華駟而轡蛟龍,或棄神州而宅蓬瀛。”的記述;唐許敬宗在《遊清都觀尋沉道士得清字》詩中亦有“幽人蹈箕潁,方士訪蓬瀛。”之句。正面頂層簷下的“望瀛樓”匾額由啟功先生題寫,背面的“天風海濤”匾額則出自另一位書畫大師劉海粟之手。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望瀛樓一層和二層為中華傳統藝術展示館,據說收藏有各種奇珍異寶上千件,且大多與八仙和道教文化有關。

八仙從這裡過海

從望瀛樓出來繼續北行,可見一個只有一進的小院落,這就是“八仙祠”。八仙祠正殿面闊五間,單簷歇山頂,正面出廊。殿額“八仙祠”由著名書法家劉炳森題寫,門前抱柱上有兩副對聯,內側一聯為:“九天閶闔開宮闕;八仙過海在蓬萊”,外側一聯為:“三呼大慶四季同春;五位延福八仙聚處”。前者由書畫大師楊仁愷撰題,後者則是開封籍知名詩人陳雨門的作品。殿內正壁供奉著鐵柺李、鍾離權、張果老、呂洞賓、何仙姑、藍采和、韓湘子和曹國舅等八位神仙;東壁和西壁則分別是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和風婆、雨神、雷公、電母。中國有關“八仙”的傳說,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漢時期,但“八仙”的組成歷代有所不同,至明代基本穩定為現在所說的“八仙”。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東西兩座配殿均為面闊五間的單簷捲棚頂,東殿稱“祈福殿”,裡面供奉的是福、祿、壽、禧四位大神;西殿稱“財神殿”,內中供奉的神仙是文武財神、月老和文曲星。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祠背後是一個更大的圓形水池,池水中間兩層須彌座上聳立著一座高達42米的八角五層樓閣式寶塔,稱“會仙閣”。會仙閣正面頂層簷下的匾額“會仙閣”和底層門聯“常稱香港通海客;且看蓬萊會神仙”均由當代著名書法家歐陽中石題寫。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閣內可謂是群仙薈萃,不僅有我們耳熟能詳的玉皇大帝、王母娘娘、九天玄女、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還有我們不太熟悉的小眾神仙,像馬王爺、昴日星官、四值功曹,更有姜子牙、莊周、李白、嵇康等帶著仙氣的世間凡人。總之,只要是你能想起來名字的中國神仙,在這裡都能找到。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從會仙閣北門出來,在遊路兩側可見兩座面闊三間硬山頂的偏殿,東殿名“龍王宮”,西殿名“媽祖殿”。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環繞圓形水池,建有長達1公里的臨海長廊。長廊中鑲嵌著九個不同形制的方亭,其中位於景區中軸線上的重簷攢尖頂亭名“頤心亭”,另外八座單簷攢尖頂方亭分別為鐵柺行醫亭、採和踏歌亭、國舅隱跡亭、呂祖歸真亭、鍾離煉丹亭、湘子行吟亭、仙姑濟世亭和果老騎驢亭。每座亭內都立有一通石碑,碑陽為仙者名號,碑陰為仙者線刻全身肖像。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

在蓬萊閣東面的海岸邊,有一個新建景點——八仙過海景區。相傳,當年“八仙”們就是從這裡各顯其能跨過大海的,此地因此得名“八仙過海處”或“八仙渡”。

如果從空中俯瞰,可以發現整個景區就像是一個漂浮在海面上的寶葫蘆。葫蘆在古文獻中被稱為“槃”或“壺”,而“槃”是“盤”的本字,所以“盤古”就是從葫蘆開始的意思。神怪小說《拾遺記·丹丘之國》中說:“(東海有)三壺,則海中三山也:一曰方壺,則方丈也;二曰蓬壺,則蓬萊也;三曰瀛壺,則瀛洲也;形如壺器。”因此說,葫蘆與中國的神話傳說很早就結下了不解之緣,成為中國神仙世界的象徵物或神仙身邊不可或缺的重要寶物,以葫蘆形狀來為八仙過海這樣的景區造型也就顯得順理成章。

八仙從這裡過海

景區迎門是一座四柱三門沖天式石牌坊,正面坊額“八仙過海口”和背面坊額“人間仙境”據說都是蘇軾任登州太守時所題。

八仙從這裡過海

牌坊背後是一座名為“八仙”的九孔跨海石橋,橋周圍有眾多的海鷗盤桓飛舞、鳴聲悅耳,讓我等內陸來的遊客興奮不已。

八仙從這裡過海

石拱橋北堍又是一座四柱三門沖天式石牌坊,正面坊額為“雲外仙都”,落款是“元章”,也就是米芾;背面坊額“得道成仙”則是黃庭堅手筆。米芾和黃庭堅在歷史上與登州(蓬萊)都沒有交集,上述坊額顯然是集其字或擇其語而得。非常巧,有四隻海鷗分別落在了“雲外仙都”牌坊的四根立柱的柱頂,恰似四隻裝飾用的“蹲鳥”。

八仙從這裡過海

過“雲外仙都”牌坊,可見一座面闊五間重簷歇山頂的二層樓閣,稱“仙源樓”。二層簷下所懸“仙源”二字匾額相傳為唐太宗李世民題寫,題寫時間應該是其在貞觀十八年(644年)率兵親征高麗的時候。底樓大門兩側有聯:“鑑性明心通淨化;參天悟道會清涼”,撰題者是當代著名書法家歐陽中石。

八仙從這裡過海

仙源樓背後是一個小廣場,叫“八仙廣場”,廣場北端是一堵弧形大照壁,壁心嵌“八仙過海”石雕。這幅石雕最大的特點就在於畫面上的八仙均呈飛天狀,這讓印象中飛天都是女性的吾等看著幾個大老爺們在天上飛還真有點不習慣。

八仙從這裡過海

繞過照壁,是一個圓形水池,池中心是一座面闊五間單簷歇山頂的三層大殿,名曰:望瀛樓。瀛洲、蓬萊和方丈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三座海上仙山,而瀛洲和蓬萊在古詩文中往往連用和並題,如東晉葛洪在《抱朴子·對俗》中有“(得道之士)或委華駟而轡蛟龍,或棄神州而宅蓬瀛。”的記述;唐許敬宗在《遊清都觀尋沉道士得清字》詩中亦有“幽人蹈箕潁,方士訪蓬瀛。”之句。正面頂層簷下的“望瀛樓”匾額由啟功先生題寫,背面的“天風海濤”匾額則出自另一位書畫大師劉海粟之手。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望瀛樓一層和二層為中華傳統藝術展示館,據說收藏有各種奇珍異寶上千件,且大多與八仙和道教文化有關。

八仙從這裡過海

從望瀛樓出來繼續北行,可見一個只有一進的小院落,這就是“八仙祠”。八仙祠正殿面闊五間,單簷歇山頂,正面出廊。殿額“八仙祠”由著名書法家劉炳森題寫,門前抱柱上有兩副對聯,內側一聯為:“九天閶闔開宮闕;八仙過海在蓬萊”,外側一聯為:“三呼大慶四季同春;五位延福八仙聚處”。前者由書畫大師楊仁愷撰題,後者則是開封籍知名詩人陳雨門的作品。殿內正壁供奉著鐵柺李、鍾離權、張果老、呂洞賓、何仙姑、藍采和、韓湘子和曹國舅等八位神仙;東壁和西壁則分別是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和風婆、雨神、雷公、電母。中國有關“八仙”的傳說,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漢時期,但“八仙”的組成歷代有所不同,至明代基本穩定為現在所說的“八仙”。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東西兩座配殿均為面闊五間的單簷捲棚頂,東殿稱“祈福殿”,裡面供奉的是福、祿、壽、禧四位大神;西殿稱“財神殿”,內中供奉的神仙是文武財神、月老和文曲星。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祠背後是一個更大的圓形水池,池水中間兩層須彌座上聳立著一座高達42米的八角五層樓閣式寶塔,稱“會仙閣”。會仙閣正面頂層簷下的匾額“會仙閣”和底層門聯“常稱香港通海客;且看蓬萊會神仙”均由當代著名書法家歐陽中石題寫。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閣內可謂是群仙薈萃,不僅有我們耳熟能詳的玉皇大帝、王母娘娘、九天玄女、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還有我們不太熟悉的小眾神仙,像馬王爺、昴日星官、四值功曹,更有姜子牙、莊周、李白、嵇康等帶著仙氣的世間凡人。總之,只要是你能想起來名字的中國神仙,在這裡都能找到。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從會仙閣北門出來,在遊路兩側可見兩座面闊三間硬山頂的偏殿,東殿名“龍王宮”,西殿名“媽祖殿”。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環繞圓形水池,建有長達1公里的臨海長廊。長廊中鑲嵌著九個不同形制的方亭,其中位於景區中軸線上的重簷攢尖頂亭名“頤心亭”,另外八座單簷攢尖頂方亭分別為鐵柺行醫亭、採和踏歌亭、國舅隱跡亭、呂祖歸真亭、鍾離煉丹亭、湘子行吟亭、仙姑濟世亭和果老騎驢亭。每座亭內都立有一通石碑,碑陽為仙者名號,碑陰為仙者線刻全身肖像。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穿過頤心亭,再走過一座跨海平橋,即是整個景區的最北端——拜仙壇。拜仙壇上的主要景物是一座花崗岩群雕“八仙過海”,群雕兩側分置著八位神仙的八種石雕寶器。鐵柺李的葫蘆代表天下;藍采和的快板代表世態炎涼;曹國舅的玉笏代表功過和俸祿;呂洞賓的寶劍代表正義和智慧;漢鍾離的扇子代表善惡;韓湘子的笛子代表祥和;何仙姑的蓮花代表興旺;張果老的漁鼓代表豐收和喜慶。

"

在蓬萊閣東面的海岸邊,有一個新建景點——八仙過海景區。相傳,當年“八仙”們就是從這裡各顯其能跨過大海的,此地因此得名“八仙過海處”或“八仙渡”。

如果從空中俯瞰,可以發現整個景區就像是一個漂浮在海面上的寶葫蘆。葫蘆在古文獻中被稱為“槃”或“壺”,而“槃”是“盤”的本字,所以“盤古”就是從葫蘆開始的意思。神怪小說《拾遺記·丹丘之國》中說:“(東海有)三壺,則海中三山也:一曰方壺,則方丈也;二曰蓬壺,則蓬萊也;三曰瀛壺,則瀛洲也;形如壺器。”因此說,葫蘆與中國的神話傳說很早就結下了不解之緣,成為中國神仙世界的象徵物或神仙身邊不可或缺的重要寶物,以葫蘆形狀來為八仙過海這樣的景區造型也就顯得順理成章。

八仙從這裡過海

景區迎門是一座四柱三門沖天式石牌坊,正面坊額“八仙過海口”和背面坊額“人間仙境”據說都是蘇軾任登州太守時所題。

八仙從這裡過海

牌坊背後是一座名為“八仙”的九孔跨海石橋,橋周圍有眾多的海鷗盤桓飛舞、鳴聲悅耳,讓我等內陸來的遊客興奮不已。

八仙從這裡過海

石拱橋北堍又是一座四柱三門沖天式石牌坊,正面坊額為“雲外仙都”,落款是“元章”,也就是米芾;背面坊額“得道成仙”則是黃庭堅手筆。米芾和黃庭堅在歷史上與登州(蓬萊)都沒有交集,上述坊額顯然是集其字或擇其語而得。非常巧,有四隻海鷗分別落在了“雲外仙都”牌坊的四根立柱的柱頂,恰似四隻裝飾用的“蹲鳥”。

八仙從這裡過海

過“雲外仙都”牌坊,可見一座面闊五間重簷歇山頂的二層樓閣,稱“仙源樓”。二層簷下所懸“仙源”二字匾額相傳為唐太宗李世民題寫,題寫時間應該是其在貞觀十八年(644年)率兵親征高麗的時候。底樓大門兩側有聯:“鑑性明心通淨化;參天悟道會清涼”,撰題者是當代著名書法家歐陽中石。

八仙從這裡過海

仙源樓背後是一個小廣場,叫“八仙廣場”,廣場北端是一堵弧形大照壁,壁心嵌“八仙過海”石雕。這幅石雕最大的特點就在於畫面上的八仙均呈飛天狀,這讓印象中飛天都是女性的吾等看著幾個大老爺們在天上飛還真有點不習慣。

八仙從這裡過海

繞過照壁,是一個圓形水池,池中心是一座面闊五間單簷歇山頂的三層大殿,名曰:望瀛樓。瀛洲、蓬萊和方丈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三座海上仙山,而瀛洲和蓬萊在古詩文中往往連用和並題,如東晉葛洪在《抱朴子·對俗》中有“(得道之士)或委華駟而轡蛟龍,或棄神州而宅蓬瀛。”的記述;唐許敬宗在《遊清都觀尋沉道士得清字》詩中亦有“幽人蹈箕潁,方士訪蓬瀛。”之句。正面頂層簷下的“望瀛樓”匾額由啟功先生題寫,背面的“天風海濤”匾額則出自另一位書畫大師劉海粟之手。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望瀛樓一層和二層為中華傳統藝術展示館,據說收藏有各種奇珍異寶上千件,且大多與八仙和道教文化有關。

八仙從這裡過海

從望瀛樓出來繼續北行,可見一個只有一進的小院落,這就是“八仙祠”。八仙祠正殿面闊五間,單簷歇山頂,正面出廊。殿額“八仙祠”由著名書法家劉炳森題寫,門前抱柱上有兩副對聯,內側一聯為:“九天閶闔開宮闕;八仙過海在蓬萊”,外側一聯為:“三呼大慶四季同春;五位延福八仙聚處”。前者由書畫大師楊仁愷撰題,後者則是開封籍知名詩人陳雨門的作品。殿內正壁供奉著鐵柺李、鍾離權、張果老、呂洞賓、何仙姑、藍采和、韓湘子和曹國舅等八位神仙;東壁和西壁則分別是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和風婆、雨神、雷公、電母。中國有關“八仙”的傳說,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漢時期,但“八仙”的組成歷代有所不同,至明代基本穩定為現在所說的“八仙”。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東西兩座配殿均為面闊五間的單簷捲棚頂,東殿稱“祈福殿”,裡面供奉的是福、祿、壽、禧四位大神;西殿稱“財神殿”,內中供奉的神仙是文武財神、月老和文曲星。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祠背後是一個更大的圓形水池,池水中間兩層須彌座上聳立著一座高達42米的八角五層樓閣式寶塔,稱“會仙閣”。會仙閣正面頂層簷下的匾額“會仙閣”和底層門聯“常稱香港通海客;且看蓬萊會神仙”均由當代著名書法家歐陽中石題寫。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閣內可謂是群仙薈萃,不僅有我們耳熟能詳的玉皇大帝、王母娘娘、九天玄女、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還有我們不太熟悉的小眾神仙,像馬王爺、昴日星官、四值功曹,更有姜子牙、莊周、李白、嵇康等帶著仙氣的世間凡人。總之,只要是你能想起來名字的中國神仙,在這裡都能找到。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從會仙閣北門出來,在遊路兩側可見兩座面闊三間硬山頂的偏殿,東殿名“龍王宮”,西殿名“媽祖殿”。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環繞圓形水池,建有長達1公里的臨海長廊。長廊中鑲嵌著九個不同形制的方亭,其中位於景區中軸線上的重簷攢尖頂亭名“頤心亭”,另外八座單簷攢尖頂方亭分別為鐵柺行醫亭、採和踏歌亭、國舅隱跡亭、呂祖歸真亭、鍾離煉丹亭、湘子行吟亭、仙姑濟世亭和果老騎驢亭。每座亭內都立有一通石碑,碑陽為仙者名號,碑陰為仙者線刻全身肖像。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穿過頤心亭,再走過一座跨海平橋,即是整個景區的最北端——拜仙壇。拜仙壇上的主要景物是一座花崗岩群雕“八仙過海”,群雕兩側分置著八位神仙的八種石雕寶器。鐵柺李的葫蘆代表天下;藍采和的快板代表世態炎涼;曹國舅的玉笏代表功過和俸祿;呂洞賓的寶劍代表正義和智慧;漢鍾離的扇子代表善惡;韓湘子的笛子代表祥和;何仙姑的蓮花代表興旺;張果老的漁鼓代表豐收和喜慶。

八仙從這裡過海

"

在蓬萊閣東面的海岸邊,有一個新建景點——八仙過海景區。相傳,當年“八仙”們就是從這裡各顯其能跨過大海的,此地因此得名“八仙過海處”或“八仙渡”。

如果從空中俯瞰,可以發現整個景區就像是一個漂浮在海面上的寶葫蘆。葫蘆在古文獻中被稱為“槃”或“壺”,而“槃”是“盤”的本字,所以“盤古”就是從葫蘆開始的意思。神怪小說《拾遺記·丹丘之國》中說:“(東海有)三壺,則海中三山也:一曰方壺,則方丈也;二曰蓬壺,則蓬萊也;三曰瀛壺,則瀛洲也;形如壺器。”因此說,葫蘆與中國的神話傳說很早就結下了不解之緣,成為中國神仙世界的象徵物或神仙身邊不可或缺的重要寶物,以葫蘆形狀來為八仙過海這樣的景區造型也就顯得順理成章。

八仙從這裡過海

景區迎門是一座四柱三門沖天式石牌坊,正面坊額“八仙過海口”和背面坊額“人間仙境”據說都是蘇軾任登州太守時所題。

八仙從這裡過海

牌坊背後是一座名為“八仙”的九孔跨海石橋,橋周圍有眾多的海鷗盤桓飛舞、鳴聲悅耳,讓我等內陸來的遊客興奮不已。

八仙從這裡過海

石拱橋北堍又是一座四柱三門沖天式石牌坊,正面坊額為“雲外仙都”,落款是“元章”,也就是米芾;背面坊額“得道成仙”則是黃庭堅手筆。米芾和黃庭堅在歷史上與登州(蓬萊)都沒有交集,上述坊額顯然是集其字或擇其語而得。非常巧,有四隻海鷗分別落在了“雲外仙都”牌坊的四根立柱的柱頂,恰似四隻裝飾用的“蹲鳥”。

八仙從這裡過海

過“雲外仙都”牌坊,可見一座面闊五間重簷歇山頂的二層樓閣,稱“仙源樓”。二層簷下所懸“仙源”二字匾額相傳為唐太宗李世民題寫,題寫時間應該是其在貞觀十八年(644年)率兵親征高麗的時候。底樓大門兩側有聯:“鑑性明心通淨化;參天悟道會清涼”,撰題者是當代著名書法家歐陽中石。

八仙從這裡過海

仙源樓背後是一個小廣場,叫“八仙廣場”,廣場北端是一堵弧形大照壁,壁心嵌“八仙過海”石雕。這幅石雕最大的特點就在於畫面上的八仙均呈飛天狀,這讓印象中飛天都是女性的吾等看著幾個大老爺們在天上飛還真有點不習慣。

八仙從這裡過海

繞過照壁,是一個圓形水池,池中心是一座面闊五間單簷歇山頂的三層大殿,名曰:望瀛樓。瀛洲、蓬萊和方丈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三座海上仙山,而瀛洲和蓬萊在古詩文中往往連用和並題,如東晉葛洪在《抱朴子·對俗》中有“(得道之士)或委華駟而轡蛟龍,或棄神州而宅蓬瀛。”的記述;唐許敬宗在《遊清都觀尋沉道士得清字》詩中亦有“幽人蹈箕潁,方士訪蓬瀛。”之句。正面頂層簷下的“望瀛樓”匾額由啟功先生題寫,背面的“天風海濤”匾額則出自另一位書畫大師劉海粟之手。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望瀛樓一層和二層為中華傳統藝術展示館,據說收藏有各種奇珍異寶上千件,且大多與八仙和道教文化有關。

八仙從這裡過海

從望瀛樓出來繼續北行,可見一個只有一進的小院落,這就是“八仙祠”。八仙祠正殿面闊五間,單簷歇山頂,正面出廊。殿額“八仙祠”由著名書法家劉炳森題寫,門前抱柱上有兩副對聯,內側一聯為:“九天閶闔開宮闕;八仙過海在蓬萊”,外側一聯為:“三呼大慶四季同春;五位延福八仙聚處”。前者由書畫大師楊仁愷撰題,後者則是開封籍知名詩人陳雨門的作品。殿內正壁供奉著鐵柺李、鍾離權、張果老、呂洞賓、何仙姑、藍采和、韓湘子和曹國舅等八位神仙;東壁和西壁則分別是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和風婆、雨神、雷公、電母。中國有關“八仙”的傳說,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漢時期,但“八仙”的組成歷代有所不同,至明代基本穩定為現在所說的“八仙”。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東西兩座配殿均為面闊五間的單簷捲棚頂,東殿稱“祈福殿”,裡面供奉的是福、祿、壽、禧四位大神;西殿稱“財神殿”,內中供奉的神仙是文武財神、月老和文曲星。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祠背後是一個更大的圓形水池,池水中間兩層須彌座上聳立著一座高達42米的八角五層樓閣式寶塔,稱“會仙閣”。會仙閣正面頂層簷下的匾額“會仙閣”和底層門聯“常稱香港通海客;且看蓬萊會神仙”均由當代著名書法家歐陽中石題寫。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閣內可謂是群仙薈萃,不僅有我們耳熟能詳的玉皇大帝、王母娘娘、九天玄女、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還有我們不太熟悉的小眾神仙,像馬王爺、昴日星官、四值功曹,更有姜子牙、莊周、李白、嵇康等帶著仙氣的世間凡人。總之,只要是你能想起來名字的中國神仙,在這裡都能找到。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從會仙閣北門出來,在遊路兩側可見兩座面闊三間硬山頂的偏殿,東殿名“龍王宮”,西殿名“媽祖殿”。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環繞圓形水池,建有長達1公里的臨海長廊。長廊中鑲嵌著九個不同形制的方亭,其中位於景區中軸線上的重簷攢尖頂亭名“頤心亭”,另外八座單簷攢尖頂方亭分別為鐵柺行醫亭、採和踏歌亭、國舅隱跡亭、呂祖歸真亭、鍾離煉丹亭、湘子行吟亭、仙姑濟世亭和果老騎驢亭。每座亭內都立有一通石碑,碑陽為仙者名號,碑陰為仙者線刻全身肖像。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穿過頤心亭,再走過一座跨海平橋,即是整個景區的最北端——拜仙壇。拜仙壇上的主要景物是一座花崗岩群雕“八仙過海”,群雕兩側分置著八位神仙的八種石雕寶器。鐵柺李的葫蘆代表天下;藍采和的快板代表世態炎涼;曹國舅的玉笏代表功過和俸祿;呂洞賓的寶劍代表正義和智慧;漢鍾離的扇子代表善惡;韓湘子的笛子代表祥和;何仙姑的蓮花代表興旺;張果老的漁鼓代表豐收和喜慶。

八仙從這裡過海

八仙從這裡過海

蓬萊的這個“八仙過海”景區沒有任何歷史遺蹟,是百分之百的新作,但其在展示中國古代神話方面還是非常用心的,至少為我們打造了一份中國神仙的全家譜。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