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修被貶夷陵,卻寫出人生最曠達的一首詩,成為千古佳作

縱觀古代詩歌史,詩人大都有著高遠的政治理想,但他們卻敗給了現實,最終落得貶謫之苦。以宋代為例,歐陽修、蘇軾就是其中代表。同時,他們也是在詩詞中苦極自嘲,抒發曠達的代表。尤其是蘇軾,更是將曠達的宋調發展到了極致。

歐陽修被貶夷陵,卻寫出人生最曠達的一首詩,成為千古佳作

小編今天便向大家分享一首歐陽修的經典詩作《黃溪夜泊》,和大家來一起看看歐陽修詩中的曠達。《黃溪夜泊》是歐陽修被貶夷陵時路過黃溪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詩。這首詩主要通過對景色的描寫,抒發了歐陽修無辜被貶的深沉感慨。並在最後兩句中一吐心中曠達豪邁之氣,是此類詩的千古佳作。

《黃溪夜泊》

宋代:歐陽修

楚人自古登臨恨,暫到愁腸已九回。

萬樹蒼煙三峽暗,滿川明月一猿哀。

殊鄉況復驚殘歲,慰客偏宜把酒杯。

行見江山且吟詠,不因遷謫豈能來。

歐陽修被貶夷陵,卻寫出人生最曠達的一首詩,成為千古佳作

首聯“楚人自古登臨恨,暫到愁腸已九回”兩句,歐陽修先是表露了自己的貶謫之恨。這兩句詩的意思是說,楚國人一直喜歡登山臨水來抒發心中的愁恨。我才剛到黃溪,便覺得愁腸百結、煩悶難忍。《楚辭·九辯》中有“憭慄兮若在遠行,登山臨水兮送將歸”之說。歐陽修心中的愁恨,自然是因為遭受無辜貶謫導致。

頷聯“萬樹蒼煙三峽暗,滿川明月一猿哀”兩句,歐陽修從大處落筆,以壯闊的自然景觀來渲染他的愁恨。即放眼望去,莽莽蒼蒼的樹木被煙雲終日籠罩,整個三峽看上去都顯得陰霾沉沉。明月的清輝則照在平曠的原野上,不時傳來猿猴的悲鳴。“暗”和“哀”,既是對景色的形象描繪,也是對歐陽修謫居他鄉的愁苦之情的表達,極為貼切傳神。

歐陽修被貶夷陵,卻寫出人生最曠達的一首詩,成為千古佳作

頸聯“殊鄉況復驚殘歲,慰客偏宜把酒杯”,即謫居他鄉,又逢歲暮年關,叫人心驚。要想得到安慰,適合借酒消愁。這兩句詩說明了歐陽修遭受貶謫之苦,已經是經年累月。且以往也都是強顏作歡,借酒澆愁,來暫時寬慰自己的內心。詩到這裡,歐陽修依然還是在抒發自己遭受貶謫所帶來的愁恨。

但尾聯“行見江山且吟詠,不因遷謫豈能來”兩句,歐陽修卻是筆鋒一轉,化悲情為曠達之語。說遇到了美麗的山光水色,不妨就高聲長吟。如果不是遭受貶謫,我又有什麼機會來看這祖國大好河山呢?寥寥十餘字,一股曠達豪邁之氣便迸發而出。

歐陽修被貶夷陵,卻寫出人生最曠達的一首詩,成為千古佳作

綜觀歐陽修的這首詩,氣象闊大,意境蒼涼,但最後兩句卻是曠達至極,令人拍案叫絕。而歐陽修身為蘇軾的老師,或許蘇軾後來常結合自己多舛經歷,在詩歌作品中作曠達之語,便是受到了他的影響。不管怎麼說,歐陽修這首千古佳作,寫於其被貶夷陵之時,寫於他人生挫折之時,所表達出來的曠達,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