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億美元?GE擬出售照明業務尋找接盤者

歐司朗 通用電氣 愛迪生 投資 先鋒網 2017-04-10

作為全球照明行業的先驅,通用電氣(GE)這一次可能要真的完全退出這一市場了。

據知情人士稱,通用電氣已聘請投行協助其評估出售消費者照明業務的可能性,該交易的價格約為5億美元,但目前還不能確保達成交易。

GE的前身,正是電燈泡之父愛迪生在1878年成立的愛迪生電燈公司,這位發明大王在1879年研製了世界上首個商用白熾燈。

這家125年前由愛迪生參與創辦的公司正考慮出售其消費者照明業務。愛迪生是全球首個實際應用於商業的白熾燈的發明者,1892年,愛迪生電燈公司與湯姆森-休斯頓電氣公司合併,成立了通用電氣公司。

通用電氣正考慮出售的這項業務包括北美住宅LED照明和住家聯網技術。該公司計劃保留一項名為Current的商業LED照明業務。Current成立於2015年,是一家結合了LED、太陽能、儲能與電動汽車業務等的創新型能源公司。

去年,通用電氣將家電業務以54億美元出售給了中國海爾集團。該公司目前專注於電力渦輪機、飛機發動機、醫療設備和機車業務,以及有利可圖的為這些機器提供服務的合同。

GE目前正聚焦於發電、航空、醫療以及工業互聯網等業務領域,包括照明在內的消費品板塊的地位日漸邊緣化。

在GE目前的版圖中,照明業務已是為數不多的消費類業務。不過包括商業照明在內的總體照明業務收入僅為22億美元左右,不到GE總營收的2%。而GE在這一領域的市場地位還在逐步弱化。

去年8月,GE照明宣佈終止在亞洲地區的業務活動。在相關聲明中,過去十年,傳統照明產品的市場需求持續下滑,技術的發展也日益從傳統的白熾燈、鹵素燈等轉向新型產品如LED照明。

面對市場需求的轉變,GE照明將集中公司資源,專注於北美、歐洲以及中東地區的LED技術和業務的發展。而此次GE照明的業務收縮,還引發了與中國經銷商的業務糾紛。

此前,GE照明中國區總經理陳瀚表示,照明對GE而言業務所佔的比重太小,僅佔其公司2%的銷售額。據GE 2015年財報顯示,“電器與照明”板塊收入佔比為7%;亞洲市場佔GE公司總收入的比重為17%。由此可見,照明業務本身在GE整個公司中就處於“弱勢地位”。

不得不說,與很多競爭對手相比,這家來自美國的照明巨頭,近幾年在中國照明市場的表現確實乏善可陳,雖然“通用”這一品牌已滲透至各個角落,但在飛利浦、歐司朗等品牌的強勢壓力之下,GE行動顯得緩慢而保守。

而在GE照明宣佈退出中國市場後,也曾多次表態,將繼續致力於對中國市場的投資與拓展,履行紮根本土、長期發展的承諾。相比GE照明業務板塊在中國市場的“弱化”,GE照明在其它板塊表現卻更為活躍。

目前GE在上海擁有4家工廠、在廈門也擁有1家合資企業。

“GE是靠照明起家的,是否把照明業務給賣掉,GE內部對此也討論了很多年。從理性角度上,賣掉它是無可厚非的,但是在內部,老的員工以及管理層在感情上接受不了,假如賣掉照明業務就等於斷掉了GE的根,投資者甚至美國老百姓也不能接受。”勵測檢測董事長聶鵬翔向高工LED表示。

出於GE照明整體戰略的考慮,他們本身對亞洲市場資金投入少。再加上近年來人工成本上漲等等原因,在通用照明領域已經無法與中國企業抗衡。

對於GE照明來說,僅有的優勢在特殊照明等高端市場。此前,就有業內人士大膽預測,GE照明下一步很有可能剝離通用照明業務資產,並在亞洲尤其是中國尋找接盤者。

目前,GE在中國的業務板塊涵蓋醫療、數字、航空、清潔能源、發電等高科技、高利潤領域,或許“拿掉”照明這一小板塊後,GE未來在中國也會更專注、更有優勢。

2016年11月21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參觀了GE中國科技園,GE全球高級副總裁、GE中國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段小纓介紹,GE立足本土、服務中國、面向全球,通過“全速數字化”“全面本土化”和“全球合作伙伴”三大戰略部署,積極把握中國城鎮化、清潔能源、可及醫療和中國企業走出去等領域的發展機遇。

近年來,隨著全球照明格局的“中國化”傾向愈發明顯,GE不是唯一一家在尋求出售照明業務的行業巨頭。飛利浦照明和歐司朗近期都有類似的舉動,前者最終選擇了將照明業務獨立上市,而後者則迎來了中國企業木林森(002745.SZ)組成的聯合體的收購。

過去幾年中國企業依靠製造環節的成本優勢及價格戰,已經逼迫很多跨國公司逐步調整自身在中國市場的策略。而對於中國企業來說,海外市場則是下一個要開拓的重點目標。

LED產業的海外收購也吻合了目前中國企業的全球化搶市趨勢。

在全球經濟陷入困境,資產價格較低的情況下,中國企業“走出去”步伐不斷加快,海外併購力度無論從交易金額還是交易數量來看都呈快速增長趨勢。

進入2016年,全球LED產業正在進入“中國企業”主導的發展週期。一方面,中國本土LED產業格局已經基本形成,一批上中下游龍頭企業的業績增長和產能擴張進入新的階段。

尤其是中國資本市場的強勢力量,更快速推動中國LED企業以兼併購方式快速擠佔全球市場份額,並形成與傳統跨國巨頭之間的抗衡能力。

5億美元?GE擬出售照明業務尋找接盤者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