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京皇城》告訴你,努爾哈赤汗王宮是怎麼被發現的

《盛京皇城》告訴你,努爾哈赤汗王宮是怎麼被發現的

瀋陽是一座有故事的城市,在盛京皇城,尤為濃縮。且不說從清代帝宮、民國帥府裡溢出的整部清前史、半部民國卷,那些如珍珠般散落在古街窄巷、寺廟觀庵、府衙官署裡的奇聞軼事、市井傳說,就足以讓人聽得入迷,心生嚮往。

故事在遼寧美術出版社的《盛京皇城》裡徐徐展開,它由六位專家的真知灼見、40萬字的引經據典和300幅難得一見的老照片組成。更有評書藝術家郝赫組織高徒將書中故事改編為評書形式,用瀋陽腔韻將其演繹出來。它輕鬆又嚴謹,詼諧又鄭重,演繹又嚴正。雖然書中人事大多已經走進歷史,但物景卻還在當下。酣暢閱讀之後,掩卷凝神,似乎,那時那景,近在眼前。

全書共三卷,上卷本分為清宮神韻和古城交響兩大章節,詳細介紹皇城的歷史由來和盛京城郭。中卷本分為帥府史話和中街記憶兩大章節,詳述帥府文化和老中街作為瀋陽民族商業發源地的業態形成和演變。下卷本分為文脈尋源和非遺留痕兩大章節,系統梳理方城內的傳統文化遺蹟和非遺項目。本文開篇的問題,讀者在這裡一一都會找到答案。

話不多說,讓我們先一睹書中對盛京皇城的解密吧。

皇城一說,歸因於老罕王努爾哈赤。後金天命十年(1625) 努爾哈赤遷都瀋陽。天聰五年 (1631) 清太宗皇太極下詔,改原明代的中衛城四座城門為八門,變原城內“十”字街為“井”字街,並依不同區段,分別賦予懷遠、撫近、德盛、地載等 28 個街路名稱。天聰八年 (1634) 易名“瀋陽中衛”為“盛京”。

從東周時期的堠城(意喻護邊之城),到清朝的盛京,直到新中國的瀋陽, 2300年的歷史彈指一揮間。這期間,幾經朝代更迭,幾經城市易名,多少風霜雨雪,多少滄桑鉅變,令人深思。盛京皇城是瀋陽無可替代的歷史見證者,亦是瀋陽的紀年表。

瀋陽故宮雖有“一朝發祥地,兩代汗王宮”之稱,而且其肇建者確實是大清開基創業的第一代汗王努爾哈赤。但是,這處宮殿裡供皇帝居住的地方,即“大內宮闕”早期的建成其實是在清太宗皇太極時期,晚期的則建成於清入關後的乾隆時期。而努爾哈赤定都瀋陽之時,汗王宮殿另有其地。本來,人們都以為努爾哈赤以瀋陽為新皇城時,就已經在城中心修築了汗王宮殿,但是後來由於《滿文老檔》的陸續翻譯出版,人們對這個看法開始產生懷疑。因為《滿文老檔》裡明確記載著這樣一件事:定都瀋陽不久,努爾哈赤發現有人在毀壞汗王宮後面古塔的建築,於是就命令把那些人抓起來治罪。而瀋陽故宮周圍卻沒有古塔存在,距瀋陽城最近的一座古塔,是坐落在方城北門外的遼代崇壽寺塔(已於20世紀50年代拆除,現白塔小學址),而汗王宮殿不可能建在城外,那麼只能是位於靠近城北門之處,即現在瀋河區中街以北的地方。然而,無論是有關清代瀋陽城的記載,還是實地訪問那一帶的老住戶,都沒有找到關於汗王宮的實際線索。1982年,瀋陽故宮博物館裡的研究人員在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的清代檔案中,查閱到一張清朝康熙至乾隆初年繪製的《盛京城闕圖》,有了令人欣喜的發現。這張圖上,城北門內側位置畫著一處建築,旁邊用滿文標註“太祖住過的宮”。毫無疑問,這就是當年的努爾哈赤汗王宮。根據圖上所示,這座建築群分內外兩進院,外院圍牆南側正中為宮門,內院則建在由地面壘起的高臺上,前有中門沿臺階通向外院,正面和兩廂各有寢宮一座,應為努爾哈赤與其妻妾居住之處。學者們又在當時明朝人寫的書裡,發現了關於努爾哈赤遷居瀋陽後“自築宮於瀋陽甕城”的記載,而這座“甕城”,就應該位於緊鄰汗王宮之北的九門(明朝稱“安定門”,後改稱“鎮邊門”)。同時,汗王宮所坐落的位置,也與《滿文老檔》中所述其北面有古塔(即崇壽寺塔)的方位完全吻合。有了史料的確切記錄,對努爾哈赤汗王宮的存在已經沒有疑問。

一篇文章難以涵蓋《盛京皇城》的精彩,只有細細品味全書,才能瞭解盛京皇城的歷史由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