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糞有機肥的生產工藝流程介紹

農資 種植業 農業 三農 畜牧業 這個小夥挺不賴 2018-12-02

提起養殖場的牛糞就是讓人頭疼的問題,小編尤其感觸頗深。我們村子北面有幾家養牛場,牛糞就堆積在道路的兩邊。每次回老家,經過那裡就能聞到一股臭氣熏天的味道。而且遇到下雨天,浸泡過牛糞的雨水還會滲透到地下汙染我們的地下水源。

牛糞有機肥的生產工藝流程介紹

其實牛糞中含有作物生長所需的大量營養物質,加入能夠好好的利用起來,不僅能夠保護我們的生活環境,還可以是一個不錯的創業項目。一頭牛每天大約產生30-40公斤的排洩物,一個有500頭牛的養牛場就可以建立一條小型的牛糞有機肥生產線。那麼牛糞有機肥的生產工藝有哪些,接下來我們來簡單介紹一下。

一、 發酵

在新鮮牛糞中添加含水分低於60%的有機固體固體廢棄物(如秸稈、木屑、米糠、豆餅等等)作為輔料與微生物發酵菌劑混合均與,以起到調節水分、通氣和碳氮比作用(碳氮比在30-40之間),使牛糞的含水量控制在60%左右,以手指間有水印但不滴下為準。通過池式好氧連續發酵使其充分腐熟、滅菌、除臭、去水。腐熟後的物料水分含量一般在30-35%範圍內,經篩選後可直接用於造粒生產圓球型有機肥或粉狀有機肥。 

由1臺發酵翻堆機和換池車完成各個發酵池的翻堆工作。每天將有機固體廢棄物與植物秸稈等輔料及發酵菌劑按配方要求進行配比,經強制攪拌機充分混合後,用剷車均勻地送入每個發酵池前端(原始空池前端1/8或翻堆後騰出的池前端1/8),每天翻堆2次。發酵物料在池內堆積厚度為1.5-1.6米,靠高壓風機強制通風和翻堆時物料與空氣接觸提供的氧氣進行連續好氧發酵,使發酵物料快速腐熟、滅菌、除臭、去水、乾燥,發酵週期7-8天。每天從發酵池尾端(一天的處理量,池長的1/8)將發酵好的物料運走,將發酵池前端騰出的空間(一天的處理量,池長的1/8)補充新的發酵物料,從而形成了一種連續的好氧發酵過程。發酵翻堆過程實現了全自動智能化控制。有機肥生產線發酵後的物料經過陳化進一步腐熟和去水後對其進行篩選,即可得到粉狀成品有機肥,或作為顆粒有機肥造粒的原料肥。

牛糞有機肥的生產工藝流程介紹

二、配料粉碎混合

使用配料倉將堆肥後的物料和N、P、K等無機肥料及其他添加物等原料,按一定比例通過粉碎機和攪拌機,進行配比、粉碎和混合。

三、制粒

採用有機肥造粒機對物料進行制粒。

牛糞有機肥的生產工藝流程介紹

四、篩分及回料系統

從制粒成型系統輸出的顆粒料,粒徑有一定差異, 需要篩分分級。建議配備自動回料系統,篩分不合格的大、小顆粒物料,經過皮帶提升機輸送出來,重新粉碎後送至制粒機繼續造粒,有助於提高生產線的連續作業能力。

五、最後一步

1、烘乾

使用有機肥烘乾機,將篩分後的顆粒,進一步去除水分,達到有機肥含水率的標準要求。

2、冷卻

用冷卻機將顆粒物料進行冷卻,有助於顆粒儲存保質烘乾機輸出的熱顆粒物料從上方進入到逆流冷卻器內,乾燥空氣在冷卻風機的作用下,由冷卻器的下部進入,與由上部落下的溼熱顆粒進行充分的冷熱交換。經過冷卻後,顆粒溫度與環境溫度之差小於5℃。

3、包裝

冷卻後的顆粒物料,經過鬥式提升機輸送進入到成品倉內。顆粒物料通過自動打包稱實現定量稱量和包裝。

此工藝是完整的顆粒有機肥生產工藝,根據有機肥的生產工藝、和用途的不同,生產流程也會不一樣。例如,如果加工牛糞有機肥用來自用的話,就可以不必一定要用池式好氧發酵,也可以選擇條垛式堆肥發酵。人工翻拋設備翻拋都可,然後進行粉碎、篩分即可。如果製成粉狀有機肥進行出售就要按照嚴格的配方和流程進行生產了,不過比顆粒狀的要少一個造粒的環節。

文章到此就結束了,喜歡的請點一下關注吧。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