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三個矛盾,中國保障糧食安全'

"

王曉毅 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

40年前,因為糧食產出不足,中國不得不依靠糧票制度來保障所有人有飯吃;40年後,甚至貧困人口也實現“不愁吃”,這一目標的實現有賴於中國成功地平衡了糧食生產中的政治與經濟、農業當前產量和土地生產能力,以及人均和畝均產量提高的矛盾。

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保障糧食安全是一個政治問題,關係到人民福祉和社會安定,這樣一個人口大國一旦糧食安全出現問題,以當今全球的糧食貿易量,根本不可能解決中國的糧食需求,所以飯碗必須要端在自己手裡,而且也只能端在自己手裡。

為了保障糧食安全,中國採取了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制定了18億畝耕地紅線制度,以減弱工業化和城市化對糧食安全的威脅;同時採取行政手段,強化各級政府在保障糧食安全的作用。

從上個世紀末實施的“米袋子”工程,要求省級主要領導要保障行政區內的糧食供應和價格平穩,如果在所轄行政區內出現糧食安全問題,政府要被問責。把保障糧食安全納入到各級政府的職責,使各級政府都加大了農業投入的力度,並採取行政手段以保障農業生產。

但是糧食生產不僅僅是政治問題,更是經濟問題,從糧票制度結束以後,市場機制就對糧食生產發揮這重要作用。

首先是國內糧食生產的成本和國際糧食價格的比較,如果國內糧食生產成本居高不下,遠遠高於國際市場糧食價格水平,就會有更多的糧食加工企業選擇進口糧食而不是國產糧食,這就會抑制國內糧食生產;對於糧食生產者來說,糧食生產也是一種市場行為,當糧食不能帶來預期的收益,那麼農民可能會選擇收入更高的經濟作物;農業勞動本身也受到市場機制的影響,如果投入在農業的勞動不能得到相應的經濟回報,農民就會放棄糧食種植,轉而從事其他行業,任由耕地撂荒。

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要減少糧食生產成本,特別是保持農業生產資料價格穩定,減少糧食交易的成本,提高糧食質量,從而使國產糧食具有市場競爭力,對糧食生產者有吸引力。

糧食安全問題使政治問題,同時也是經濟問題,這就要求平衡地使用行政手段和經濟政策,針對不同時期的問題,有時會更多地採用行政手段,有時會更多地採用經濟政策,但是兩者缺一不可。

是提高當前的糧食產量還是保持糧食的生產能力,也是中國糧食安全所面對的現實矛盾。

從土地承包以後,農民生產糧食的積極性得到空前提高,糧食產量連續多年增長。但是中國是人均農業資源高度匱乏的國家,無論是土地面積,還是淡水資源,中國都低於全球的平均水平。

資源有限且要維持較高的糧食產量,一些地區就出現了自然資源的過度消耗,比如在一些乾旱半乾旱地區,曾經出現土地的過度開墾,並導致土地退化,這是以降低糧食生產能力為代價追求的糧食產量提高。

近年來農業生產能力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國家通過進口部分農副產品緩解了對農副產品需求的巨大壓力,在此基礎上,大力發展農田水利設施,在乾旱半乾旱地區推廣節水灌溉技術,採取有效措施減少農藥和化肥的施用量,鼓勵秸稈還田,並在部分地區試行農田休耕制度。所有這些措施對於提高農業的生產能力,都發揮了積極作用,進而保障糧食安全的可持續性。

資源短缺是中國農業發展的一個嚴重的制約因素,在考慮到提高糧食產量的同時,更要考慮到提高糧食生產能力,提高自然資源的利用效率,依靠技術進步,而不是依靠消耗資源實現農業的穩定增長,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已經在農業生產中得到充分重視。

單位面積產出和單位勞動力的產出也構成了糧食生產中的一對矛盾,由於中國人均土地面積小,長期以來農民都是通過精耕細作來實現單位面積土地的高產,中國單位土地面積在全球是高產的,但是由於農民人口眾多,以勞動力計算,農業產量卻很低。

在農村改革之初,由於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得到發揮,且國家提高了糧食收購價格,同時出現了土地增產和農民增收的現象。但是這種雙贏的狀態很快被打破,由於農戶土地面積小,依靠糧食增產對於提高農民收入貢獻很小,特別是與外出務工的收入相比,農業缺乏吸引力,拋荒和粗放式耕作的現象在不同地區都有出現。單純提高土地的產出不能解決中國農業問題,在提高單位土地面積產出的同時還要提高農業勞動力的收入。

在這種背景下,政府出臺了兩個方面的政策,一方面鼓勵土地流轉,希望通過勞動力轉移和土地流轉擴大土地的經營面積,從而提高單個農戶的糧食產量,並進而提高其收入;另一方面通過提供更好的社會化服務以提高小農戶的生產積極性和生產能力,其根本途徑是通過農業現代化,實現土地和農戶產出的雙重提高。

糧食安全是以農業現代化為前提的,中國的農業現代化面臨著資源和人口的約束,需要採取綜合手段、調動多方積極性,從而實現可持續糧食安全目標。(責任編輯:毅鷗)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