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風降雨光顧東營 小麥現大面積倒伏 如何挽救?

農業 小麥 農藥 社會 東營大眾網 2017-05-29
大風降雨光顧東營 小麥現大面積倒伏 如何挽救?

倒伏的小麥

大眾網東營5月24日訊(記者 向玲)5月22日,東營部分地區出現短時強降雨,同時伴有七級陣風,很多鄉鎮小麥出現大面積倒伏,據初步統計,全市倒伏小麥約24萬畝。

大風降雨光顧東營 小麥現大面積倒伏 如何挽救?

航拍大風過後的麥田

23日下午,在廣饒縣李鵲鎮小張村,記者發現,道路兩邊的麥田裡不少小麥出現倒伏,剛下過雨的農田很鬆軟,倒伏在一塊兒的小麥撥開後仍然溼漉漉的,在一處麥田,記者看到,有農戶正在將倒地的小麥用繩子攏起來,“一共種了7畝麥子,大片大片的都倒了。”正在忙著攏麥子的劉廷榮告訴大眾網記者,22日晚上的大風過後,他家的麥子大約倒了4畝多,估計得減產60%左右,看著倒地的麥子,劉廷榮很是心疼,23日下午,他叫上兒子兒媳來到麥田,將倒地的麥子一捆捆攏起來,劉廷榮說,就算是攏了,捂在裡邊的麥子也會爛掉,“能攏多少是多少吧。”劉廷榮的語氣裡有些無奈。

24日上午,大眾網記者從市農業局瞭解到,22日風雨過後,全市多個鄉鎮出現小麥倒伏的情況,其中廣饒地區受災最為嚴重,據初步統計,此次全市倒伏的小麥大約在24萬畝,具體的數據目前仍在進一步統計中。

大風降雨光顧東營 小麥現大面積倒伏 如何挽救?

小麥倒伏後,農民忙著補救

小麥倒伏以後怎麼補救?東營市農業技術推廣站工作人員介紹,小麥倒伏後葉片重疊,光合作用受到影響,植株體內輸導組織不暢通,養分和水分的運輸受阻礙,對產量影響很大,是高產的最大障礙。由於田間溼度大,通風、透光不良,極易造成白粉病、條鏽病、赤黴病、紋枯病大發生。

目前東營的小麥基本處於灌漿後期,由於“頭重”不易完全恢復直立,往往只有穗和穗下莖可以抬起頭來,及時採取措施加以補救對提高穗粒數和粒重意義重大。

對於積水漬澇的田塊,要抓緊時間疏浚溝渠,搞好排水降漬,徹底排除明水,儘可能降低地下水位,增加土壤通氣性,增強小麥根系活力,防止小麥後期根系早衰,為增加小麥粒重打好基礎。

對於倒伏田塊,不要盲目綁扶,以免造成二次損傷,小麥會利用背地性自動調節葉面分佈,綁扶會嚴重影響粒重;噴施葉面肥可促進恢復和灌漿,可噴施增產素或液態磷酸二氫鉀于晴天噴施,延長葉片功能期,增強灌漿強度,把倒伏造成的損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要加強病害的防治工作。如果倒伏後沒有病害的發生,一般輕度倒伏對產量影響不大,重度倒伏也會有一定的收穫,但如不能控制病害的流行蔓延,則會“雪上加霜”,嚴重減產。待倒伏小麥上部穗節基本上恢復伸直時,可噴灑殺菌劑戊唑醇、丙環唑等三唑類農藥,及時防治倒伏後帶來的各種病蟲害,是減輕倒伏損失的一項關鍵性措施。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