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農業賺錢的九大絕招+五大祕籍

農業 三農 農村 種植業 農業行業觀察 2017-03-26

做農業賺錢的九大絕招+五大祕籍

做農業到底賺不賺錢?賺錢!賺錢!賺錢!

為什麼呢?因為有人在農業領域賺到錢了。幹農業,讓他們從0到億元身價的轉變。

這裡我就不說新希望的劉永好、大北農的邵根火、溫氏的溫鵬程、通威的劉漢元等等這些大佬們的身價了。

我們先看看一些屌絲的農業創業:“寶苞農場”的創始人明明身價已過10億、登海種業李登海身價近20億、季蒔鮮農產品生鮮超市創始人徐傳超做農產品供應鏈身價也達2億元。

還有一個數據,也表明農業創業成為農村人的首選。

新華社報道:據初步統計,近年來,過去從農村流向城鎮的農民工、中高等院校畢業生、退役士兵等人員返鄉創業創新人數累計達570多萬人,其中農民工返鄉創業累計450萬人。

縱覽案例和數據,這些創業者或者經營者都是擁有了這九大絕招,並掌握了這五大祕籍。

因此,做農業不能“隨便”,一定找到方法、訣竅。

做農業賺錢的九大絕招+五大祕籍

馬上為大家梳理出這些大佬們“玩賺”農業的九大絕招,還有經營農業的五大祕籍!

第一招:拿補貼

國家對農業的補貼特別多,比如:種植大戶、養殖大戶的補貼、養豬補貼、養牛補貼、返鄉創業補貼、土地補貼等等。

我們要知道自己能拿那些補貼,拿多少補貼。

第二招:用土地賺錢

靠土地賺錢已經成為農村賺錢的常態了。比如,你能掌控100畝土地你可以再次通過流轉、轉租、入股等。

同時,通過激活土地的功能。比如藉助休閒農業,把土地功能開發出來。不僅僅是依靠種植農產品,也可以發展休閒農業、鄉村旅遊等等。

第三招:品牌溢價

褚橙為什麼能賣出高於普通橙子的十幾倍的價格。很明顯就是品牌帶來的。

作為農業創業者或者經營者一定要懂得如何打造一個個性化的農產品品牌或企業品牌。

第四招:規模化

散戶賺不到錢,只有規模化才能提高利潤。你養10頭豬能與養1000頭豬的大戶比嗎?

同時,國家對規模化都有相關的財政補貼和政策支持。

第五招:深加工

大家都知道農產品難賣。因此,很多農民合作社都在開創種植+加工一體化,從而提高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和溢價的空間。

第六招:吃政策

這招已經成為眾多農業經營者共識。摸透國家對農業的趨勢和規劃,並再經營類型或方向上與國家政策同步。

比如:這幾年國家都在推“糧改飼”、“農業供給側改革”。因此,你不能在按照之前的思路經營,否則會血本無歸。

第七招:做價值鏈

三流企業玩產品、二流企業玩品牌、一流企業玩價值鏈。

大北農通過養豬這個事業打通養豬供應鏈、互聯網+養豬、農業供應鏈金融等,打通線上、線下的流通渠道。大北農的案例就是提供價值鏈來盈利,而不是單純養豬、賣豬。

第八招:申報農業項目

當前國家政策對農業項目都有立項費用。比如:電商園、休閒農業園、農業創業園、物流園等等,這些農業項目申報成功後度可以獲得百萬甚至千萬元項目費用。

第九招:用別人的錢生錢

天下最厲害的人:用別的人錢來賺錢的人。馬雲用孫正義的錢、劉強東用徐新的錢。

為什麼很多創業者把“找錢”放在第一位。有錢可以辦大事、做大。

做農業賺錢的九大絕招+五大祕籍

別人不想你知道的五個“做農業”的獨門祕籍

1、改變農業項目或者公司的性質

一開始,有些項目是拿不到補貼和國家政策。,但通過嫁接其他資源之後,你的公司或者項目是符合國家扶持與補貼。

2、盈利模式再造

盈利模式可以複製,但有些盈利模式都是表象的東西。深層的盈利模式,你很難發現。

比如:農產品眾籌。看似大家拿錢一起來種植或者養殖產品,最後大家一起分享這些農產品。其實,農產品眾籌是一個大大的資金池。有些農業經營者通過農產品眾籌造勒一個上億元的資金池,通過這些錢再生錢,才能真正實現賺錢的目的。

3、建立隱形商業模式

隱形商業模式就是不會依託實體來賺錢,而是把實體當成資金池實現錢滾錢。

比如,你做家庭農場。通過認養的方式,不考認養農產品賺錢,而是依靠認養農產品的錢實現再投資。

4、掌握全產業鏈資源

上游原材料、下游渠道的費用的壓縮。同時,延伸產業鏈條,實現全局賺錢模式。

比如:新希望、大北農等農業集團公司都採用飼料、種植、養殖、食品加工、供應鏈金融等產業鏈資源共同盈利模式。

5、掌握一手的信息

這個時代,信息最值錢。一條有價值的信息,有時價值百萬。如果掌握一手信息,除了朋友廣之外,還有就是混跡各類圈子。

為什麼別人幹農業賺到錢?可以肯定別人一定有方法或者路子。因此,做農業要多學習同行的經驗,與優秀的人做朋友,你才會成為更加優秀的人。

種植大戶、養殖大戶、農資企業經理人、從業者、創業者、歡迎加入“農俠會”社群,群主微信:hero-fans

更多農業重磅新聞、產業報道、乾貨案例,500萬三農領域的行業人都在訂閱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