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浪滾滾,譜寫農業經濟嶄新篇章

農業 水稻 經濟 三農 湘潭在線 湘潭在線 2017-09-02
稻浪滾滾,譜寫農業經濟嶄新篇章

上世紀80年代,湘鄉農民開始使用電動打稻機。

稻浪滾滾,譜寫農業經濟嶄新篇章

如今,湘鄉已基本實現水稻種植全程機械化。(肖曄 攝)

湘潭在線9月1日訊(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王希臺)初秋時節,漫步在湘鄉育塅鄉的鄉間田埂,稻浪滾滾,育橋村的100畝“晶兩優534”再生稻長式喜人。看著這一浪高過又一浪的稻穗,美在田間,喜在心裡。

隨著農業科技的廣泛應用,再生稻技術被越來越多的農戶所熟知,種一季收兩季讓農民增產又增收。30年來,從吃飽到吃好,從小農經濟到新型農村經營主體成為主流,從依靠人力到全程機械化,農業領域發生的變革,給湘鄉廣大農民帶來了福音,給當地農業經濟騰飛插上了翅膀。

隨著黨和政府對“三農”的持續高度關注,美麗鄉村、扶貧攻堅等行動的深入開展,龍城大地廣闊的鄉村還將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

糧食生產優質高效

改革開放的春風吹到農村後,湘鄉大地煥發出前所未有的生機和活力。

湘鄉東郊村新園村的曹松陽清楚地記得,從1987年開始,他們村上的各種良種良法都下了田。如高稈改矮稈,單季改雙季,常規改雜交等。曹松陽回憶,當年他開車到湘潭帶回了6斤雜交稻種,3畝田每畝只用了2斤種,一根秧就插一蔸,好多人笑他,你這樣有飯吃?結果,那年他的3畝田產量最高。第二年大家都開始種雜交稻。

湘鄉對農業生產的熱情得到了國家的認可。1989年,國務院批准湘鄉建立“商品糧基地”,並投資了475萬元用於糧食生產基礎設施建設。這筆“鉅款”為傳統農業大市走向現代農業強市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同年,湘鄉市農業總產值6.0915億元,比1987年高出了2億元。

農業生產的發展離不開新技術的引進、創新,更離不開新技術的推廣和普及。1996年和2002年,國家“九五”和“十五”重點科技攻關項目——水稻高產及優質高效技術研究開發與示範項目先後落戶湘鄉,1999 年起連續 5年承擔實施了國家“星火計劃”攻關項目即“國家水稻 1 號工程”,湘鄉市探索的水稻高產、優質、低耗的生產模式在全國得到廣泛推廣。而以上例子,也僅僅是湘鄉研究、推廣水稻高產優質技術的縮影。

2005 年起,湘鄉市又實施了拋秧栽培技術、水稻產業提升兩大行動,糧食生產由數量增長型向質量、能力提升轉變。正是得益先進技術,湘鄉農業生產大踏步向前發展。2010年,湘鄉市躋身全國糧食生產百強縣(市)行列,此後年年如此。至2016年,湘鄉糧食播種面積118.59萬畝,糧食總產量54.02萬噸。同年,湘鄉市農業總產值達99.7億元,接近百億元關口,是建市之初25倍。

“30年前,農民關注是怎樣提高畝產量,讓肚子吃飽;30年後,大家關注是的稻米的品質,種的是綠色環保的優質稻。”湘鄉市農業局局長劉建和介紹,黨和政府高度關注三農,惠農政策一年好過一年,糧食產量質量同步提高,農民種糧實現了從量到質的轉變。

農業機械廣泛運用

農業的根本出路在於機械化。科技的進步,在農業領域發揮的作用愈發凸顯。

如今,湘鄉已形成了犁田不用牛、移栽不彎腰、收割不用鐮等科學種田模式。在機械化逐步普及的今天,湘鄉農民已從分戶種植發展為適度取規模種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大量出現。

湘鄉市泉塘鎮雙託村是全國300個農村固定觀察點之一。據原湘鄉市農經局保存的資料顯示,上世紀80年代,雙託村的農業生產基本上是以人力、畜力為主,農業機械擁有量很少,農業生產技術含量低、勞動強度大,農民們“臉朝田土背朝天”。

30年後的今天,上述景況已成歷史。目前,雙託村50戶觀察戶有各種農業機械464臺,其中大型收割機3臺、犁田機28臺、抽水機60臺、小型拖拉機5臺、粉碎機27臺。其中機耕、機收面積的比例分別為98%、94%,採用拋秧技術和免耕技術的比例分別為97%、99%;100%的耕地能有效灌溉。

在湘鄉市山棗鎮青順村,種糧大戶李加林也是農業機械化的受益者。“我們村有1100畝水田,我一戶人家種了上百畝。”李加林說,現在種田年收入超過20萬元,比在外打工強多了。2004年,他成為當地第一個購買收割機的人。2011年,李加林得到了一臺農機部門獎勵的進口手扶式插秧機和一套嶄新的機械化育秧設備。如今,李加林已經擁有4臺犁田機、5臺插秧機和3臺收割機,實現了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不僅滿足了自家的需求,還服務了周邊群眾。

農村活,滿盤活。農業的機械化促進了適度規模種植的發展,目前湘鄉種糧大戶有2500戶,農民專業合作社700個,家庭農場400個,規模種植面積佔總面積的45%,規模經營效益穩步提高。

綠色引領產業升級

針對農業供給側結構性矛盾,近年來,湘鄉市向綠色要動能,加快推進傳統農業轉型升級,提升農業質量效益和品牌競爭力。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在狠抓糧食生產穩定發展的同時,湘鄉市以綠色發展引領產業升級,以綠色生態厚植髮展優勢,建基地、育龍頭、樹品牌、拓市場,改造提升傳統農業,培育新興產業。目前,湘鄉柑橘、蠶桑、茶葉、香椿、果蔬、休閒農業等特色農業發展迅速。東郊、龍洞、泉塘等鄉鎮突出發展高效農業、休閒農業及農產品加工業;壺天、翻江、棋梓等邊緣鄉鎮重在“山”字做文章,突出發展高效、生態、綠色農業。湘鄉各鄉鎮通過特色農業的培育,促進了農業產業的優化升級,實現了“禽滿圈、糧滿倉、果飄香”,助推了美麗鄉村與現代農業發展。

“農業園區化,園區景區化,農旅一體化。”湘鄉市農業局局長劉建和說,這是未來湘鄉農業的發展方向,要大力發展休閒農業,實現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通過“綠色、高產、高效”原則的引領,打造湘鄉農業田園綜合體,實現湘鄉農業經濟新的騰飛。

>>返回湘潭在線首頁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