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你走進北小營,感受不一樣的風采

兩千年的文脈,兩千年的記憶……在北小營鎮這片熱土上,張堪農耕文化、狐奴文化、非物質文化、紅木文化代代相傳,文化傳承增加了新時代發展的“底色”。

北小營鎮是個有故事的地方,到處是美麗的傳說,“它能給勇敢者以智慧,也能給善良者以歡樂,只要你懂得它的珍貴呀啊,山高那個路遠也能獲得。”

帶你走進北小營,感受不一樣的風采

壓彎了腰的水稻迎來收割節,吸引遊人在“稻香村”裡話豐年

“漁陽惠政”憶張堪

“漁陽豪俠地,擊鼓吹笙竽。雲帆轉遼海,稉稻來東吳。”漁陽既是英雄輩出的豪俠之地,更是十里飄香的魚米之鄉,公元三十九年張堪被任命為漁陽郡太守,治理一方,使漁陽地區名揚歷史。據《順義縣誌》記載,漢高祖置漁陽十二縣,中有安樂縣和狐奴縣,這兩個漢置古縣就是今天順義區的前身。

在順義提起張堪,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在位期間,開墾稻田,發展地區經濟,將南方水稻種植經驗傳授給當地百姓,種植水稻80餘萬畝,使今天的北小營地區成為歷史上的魚米之鄉,開創了我國北方種植水稻的先河。張堪執政期間,史稱“漁陽惠政”。

張堪農耕文化園位於北小營鎮前魯各莊村,由南、北兩大功能區組成。其中,北區為張堪農耕文化區,南區為張堪農耕體驗區。“園區計劃分為四大板塊,即農耕文化板塊、農耕教育板塊、農耕食宿板塊、農耕商業板塊。目前,項目已完成一期‘張堪博物館’建設,位於園區東側,佔地面積3.2畝。”張堪博物館館長黃禮介紹。當年名噪京華的前魯鴨場,如今變身成了農耕文化體驗園。“體驗園全部建成後,遊客可參觀瞭解張堪的一生,體驗水稻的種植、收割及漢唐時代的編鐘等。”黃禮說。

張堪博物館由張堪文化區、兩漢文化區、農耕文化區組成。走進張堪博物館,記者看到,整個場館以時間為脈絡,通過運用聲、光、電等高科技設備,還原了鐘樓、太守府、農耕學堂、農耕園、稻田等場景,再現了張堪文治武功的一生和“漁陽惠政”的歷史。

2011年劉曉輝成立了北京箭桿河邊農業科技發展專業合作社,記者來到村西的近300畝水稻田,看到合作社的成員正在播種油菜籽。“現在還沒到水稻插秧的季節,我們先將稻田利用起來變成油菜花田。您看旁邊的那三畦空地是為四月中旬水稻育苗預留的地,等油菜花一收,剛好水稻可以插秧。等秋天水稻收割完,我們就在稻田上打造冰場,做到一田四季用。”合作社社長劉曉輝說,“從2017年起,每年我們都會舉辦插秧節和收割節,讓孩子們瞭解水稻是六月插秧,十一月收割。任何來這裡的市民都可以瞭解水稻插秧、澆灌、施肥、收割等生產過程,體驗農耕時代的艱辛與樂趣,也可以讓老人們重拾當年的記憶。”

“我已經連續兩年參加水稻插秧節和收割節了,每一次都被農耕文化震撼,感謝張堪將水稻帶進我們北小營鎮,今年的插秧節我還會參加。”前魯各莊村村民單冬梅說。

據瞭解,前魯稻米在清朝時期是進貢皇宮的大米,又稱“貢米”,別稱“三伸腰”。至今還有村民保留著當年交米時官府開的收據。前魯各莊村的“三伸腰”大米還入選了2016年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由於過去農民生活比較困難,雖然種水稻,但只是在逢年過節或者親戚朋友來時才吃頓米飯,吃剩的米飯農民捨不得吃,晾乾後下次蒸著吃仍然和新做的米飯一樣,剩下的再吃一次還是一樣,而且每回鍋一次米就長一點,因此得名‘三伸腰’。”劉曉輝介紹到。

“桑無附枝,麥穗兩歧。張君為政,樂不可支。”張堪擔任太守八年,得到人民的擁護,漁陽人民編歌頌揚他以表愛戴。前魯各莊村以此典故為基礎,確定前魯各莊村“漢風古韻兩千載,北方水稻第一田”主題,並初步制定了“一帶、六區”的村莊空間佈局,將該村打造成有文化內涵、有產業支撐、有旅遊亮點、有社區功能的農耕休閒特色村莊。

呼奴山下狐奴城

“狐奴縣址依託呼奴山而建,其縣城就建在我們村的‘瓦碴地’內,我們北府人一代又一代在這裡繁衍生息。”已經耄耋之年的康玉彩告訴記者。

呼奴山南北長1000米,海拔92.5米,“山不在高,有仙則名”。相傳,曾有“眾仙”來到呼奴山。更有諸多文人墨客慕名而至,吟詩作賦,留下諸多名篇雅句。“呼奴狐峙聳雲中,極頂登臨眼界空”“西街牛欄峰脈遠,北銜虎口塞雲狐”。

“呼奴山有很多傳說和具有神話色彩的自然景觀。據說當時二郎神擔山趕太陽累了,休息的時候順手將扁擔插在了呼奴山北山頭,坐下來吃乾糧,結果一不小心掉下了一個飯糰,剛好滾落在呼奴山南山頭,時間一長變成了我們現在看到的‘團山’。二郎神擔著山走了很長時間的路,鞋子裡進了土,他脫下鞋把土倒出來,不久以後就變成了一座小山,因為小山是由二郎神鞋中的土演化而來的,所以我們叫他‘鞋山’。”康玉彩告訴記者,“呼奴山北山頭上,有一塊巨石,上面有一隻天然形成的大腳印,其大有數拃,深可沒膝,形狀就像是人踏入軟硬適度的泥裡,拔出腳印後留下的印記,並且在腳印旁還有一處扁擔印。”二郎神擔山趕太陽的故事由此而來。

隨著時代的變遷,40年的時間讓狐奴山失去了印有二郎神腳印和扁擔印的大石頭,山變禿了,多了大大小小的溝壑,狐奴山不再美麗。

2007年,順義區政府投入資金,不僅填平了小溝壑,還在大溝壑中修築堤壩,填充沃土,在陡峭處修砌護坡。山周圍因地制宜植樹造林、修路、裸露地面補種花草樹木。“2017年我們村被評為民俗村以後,在通往呼奴山和北府村的路口,豎起了大型標牌,上書‘北府民俗村’。區政府不但保護原有山林,還投資幾百萬元優化呼奴山的山路。”北府村黨支部書記陳偉告訴記者。

來到呼奴山腳下,記者看到一條登山步道順延而上,依山勢起伏蜿蜒,臺階全部用磚石材料鋪就,與自然生態環境融為一體。為配合登山步道,分別在半山腰和山頂各建起3座觀景休息亭。登上山頂,整個北府村盡收眼底,遠處田地和村落街景也儘可俯瞰。

走進北府村村史館,一面佈滿“和”字的牆映入眼簾。“村史館的主題就是呼奴‘和’文化,有五大板塊,分別為呼奴‘和’文化簡介、歷史變遷、歷史傳說、北府村四大文化特色、展望未來。”講解員徐桂華指著村落沙盤圖說,“這是我們北府村的復原圖,天齊廟、白雲觀等都按照之前的樣子用模型展示出來。北府村還出土了很多文物,各種陶器、兵器數不勝數,均已交到區文物所,現在我們通過全息影像展示這些古文物。”“去年8月,歷時一年半編寫完成的《北府村志》,不僅為村民提供了參觀學習村史的場所,還為後人提供了學習資料。”陳偉告訴記者。

“下一步,鎮、村兩級將結合美麗鄉村建設,配合區政府做好綠化美化呼奴山各項工作。”北小營鎮宣傳部長吳雪表示。

這裡木榫會“說話”

踏進君德益文化創意產業園,別具一格的徽派建築、小橋流水的庭院,滿園肆溢的木之馨香,彷彿一幅畫卷徐徐展開。

君德益文化創意產業園是依託君德益紅木古典傢俱生產基地創建的一家以木作文化為核心的綜合性文化園區。它的前身是君德益紅木傢俱廠,以君德益紅木為基礎,依託木作文化,實現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有形展現。

君德益文化創意產業園綜合發展中心總經理許悅告訴記者,“我們要把中國智慧和中國藝術融入到我們紅木文化的藝術創作中,守住我們的匠心。”

“傢俱承載著不同時代不同的人文情懷,我們的文創產品,就是要讓消費者把紅木文化帶回家。目前,我們公司擁有文創產品9個系列230種產品,並擁有相關發明專利2項,實用新型專利15項,國家已受理審核發明6項。”董事長劉敏告訴記者。

前魯各莊村的紅木傢俱廠升級為文化創意產業園,開發的100多種“順義禮物”讓來到這裡的遊客目不暇接。在文創產品展示區,記者看到在這裡陳列著大大小小千餘件文創衍生品,比如“順意好禮”衍生品魯班鎖,它起源於古代中國建築的榫卯結構,小小的一件木質品,需要仔細觀察、認真思考,才能夠將其拆裝,這背後所蘊含的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千百年來積攢的經驗智慧。“通過把它做成文創產品,讓人們能夠看得到、摸得著,不僅可以體驗到還能感受到文化的傳承。”劉敏告訴記者,在這裡一個很小的木頭片都有很大的意義,每一件作品都講述著一個有趣的故事。

“一步登天”源流長

“捷足居然逐隊高,步虛應許快聯曹。笑他立腳無根據,也在人間走一遭。”這是清人恩竹樵對踩高蹺遊藝活動的描述。大胡營高蹺是順義區的特色民間花會表演形式,從清初年間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它唱腔韻味濃厚、舞姿獨特,於2009年10月被北京市人民政府列為“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大胡營高蹺有“一步登天”之稱。記者走進大胡營活動站,牆上懸掛著大胡營高蹺的介紹,高蹺藝人的傳承表以及高蹺各個角色人物的介紹。大胡營高蹺表演形式有文有武,文中帶武、武中有文,再加上兩邊聲音深厚宏亮的開道鑼及兩面印有龍圖案的三角形大會旗和24面五顏六色的護衛旗,其氣勢磅礴,聲勢浩大,是走街和廣場文化活動中渲染、營造氣氛效果最佳的一檔民間花會。

大胡營高蹺名在文蹺武蹺全活。文蹺表演細膩形象,腔調高而圓潤優美,武蹺套路花樣繁多。文蹺表演唱曲獨特,高腔調,以唱唱兒表演為主,現流傳下來的唱曲有小放牛、繡荷包等40餘首;武蹺套路技巧有:懷中抱月、搬糰子、蠍子爬、蹲蹺等,每個角色各有各的表演套路和技巧。文蹺重扮相與扭逗,武蹺則強調個人技巧與絕招,高蹺表演由10人組成:託頭、賣豆、文扇、武扇、漁翁、樵夫、兩鑼、兩鼓,後增添了傻丫頭和醉鬼兩個角色。早在清光緒年間,大胡營高蹺就有“大胡營託頭蓋京東”的盛譽。

大胡營高蹺除了文蹺武蹺全活以外,還以蹺高和唱腔高聞名。高蹺高度高於其他地方的蹺,蹺杆長1.75米,蹺底部至託長1.25米,託以上0.5米,比其他地方的蹺至少要高70多釐米。大胡營高蹺會前任會長李成華告訴記者:“漁翁和樵夫是文蹺中腔調比較高的。之前去村外演出,夜裡十一二點我們在村外唱,村裡的人都能聽得見,聲音能傳到二里地外去。目前最高能唱到升F調。”

為了使老祖宗遺留下來的高蹺文化不失傳,年過七旬的李成華於2007年重新整合了高蹺隊,以傳幫帶的方式組織青少年練習走蹺,利用每週六下午、晚間和週日晚間活動練習。他們自籌資金購置鑼鼓、行頭、道具並製作高蹺、會旗,經過一段時間的組織訓練,於2007年10月2日為村民做了首場彙報演出。

徐先是高蹺隊的老隊員,今年69歲,13歲開始表演,每個角色他都能信手拈來。從1963年走蹺,直到2018年才戀戀不捨地退居幕後。55年的表演經驗吸引了眾多的年輕人前來拜師學藝,他毫無保留地傳授各種技藝。“武蹺把式多,翻跟頭、蹲蹺什麼的都不在話下。託頭打出各套路的花棒,眼隨棒走、棒隨手轉,賣豆的也甩起了鞭子,踢起了蹺,武扇的各套扇子功也表演出來了,大氅也抖起來了,好似蝴蝶在飛舞,非常漂亮、好看。”徐先一邊給記者講述一邊手舞足蹈的比劃著,“有時候各個角色還比著耍蹺,模樣有趣,逗得村民都笑彎了腰。”大胡營高蹺隊除了本村,還參加過龍潭、地壇廟會演出,參與水上公園端午文化節、鮮花港第三屆北京菊花文化節開幕、趙全營鎮花會大賽,走進各村的演出更是數不勝數。

王健是隊裡的託頭,他從1999年開始到現在已經學習並表演近20年了。王健告訴記者:“今年第十七屆‘趙全營杯’民間花會大賽中,我們獲得了金獎,大家都可高興了,現在大家工作都忙,平時的訓練就靠週六日休息時間,這是老祖宗留下來的文化,我們要一代代傳下去。”

“2017年開始我們村有了小蹺,新打造的蹺高30釐米,成員都是8至13歲的青少年,等練兩年成熟了,就讓他們換上大蹺,將來高蹺傳承也後繼有人了。”大胡營村兩委委員李春來告訴記者,“孩子們利用寒暑假和週末節假日參加訓練。”“我從小就聽爺爺講村裡的高蹺技藝高超,每次看他們上蹺、走蹺覺得特別羨慕,現在我也成了高蹺隊的一員。”初中生張樂告訴記者。如今,李成華有事沒事就過來看孩子們練蹺、表演,他說那樣踏實。

帶你走進北小營,感受不一樣的風采

▼村民參觀呼奴古城村落復原沙盤圖。

帶你走進北小營,感受不一樣的風采

▼位於北府村呼奴山最高處的觀景亭。

帶你走進北小營,感受不一樣的風采

▼手工藝品魯班鎖。

帶你走進北小營,感受不一樣的風采

▼手工藝品景泰藍鎮尺。

帶你走進北小營,感受不一樣的風采

▼大胡營村高蹺隊隊員扮演的武扇角色。

來源/順義時訊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