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裡環境好了,小輩們都說要回來住!”上海松江黃橋村加快推進農民集中居住

農民 農村 上海 張永強 建築 天然氣 上觀新聞 2019-06-29

從橫貫泖港鎮東西的葉新公路轉入,大約10分鐘的車程,就到了黃橋村中心路旁的農民集中居住點。一棟棟帶有江南風格的兩層樓房整齊有序,一條條硬化路面乾淨整潔,屋前綠樹搖曳的景觀路和屋後清水長流的景觀河簇擁著這片粉牆黛瓦的新社區,一派美麗宜居的農村生活新畫卷。

近日,松江區黃橋村正在推進農民集中居住改革,首期64戶將於6月底完成新房交付,二、三期400餘戶集中居住新房預計明年上半年完成建設。不久,村民將告別傳統農家院,搬進村核心區設施齊全的“花園”樓房。

據瞭解,黃橋村是市鄉村振興示範村和宅基地改革試點村。自2018年初開始,黃橋村開展了宅基地改革、農民集中居住等探索。作為實現城鄉一體化的重要途徑,農民集中居住既為提升農民居住品質提供綠色通道,同時也有利於破解大都市發展空間瓶頸與建設用地指標趨緊雙重難題。

“村裡環境好了,小輩們都說要回來住!”上海松江黃橋村加快推進農民集中居住

“小輩們都說要回來住”

集中居住將給村民生活上帶來不小的改變。

“搬進新樓房,住房條件提高了。”談到新居,九組村民陳壽付很是滿意。陳壽付的老宅建於上個世紀80年底,雖然外觀上進行過翻新,但經年累月,牢靠性還是會讓陳壽付擔心,而如今的新房讓陳壽付放下心來,“建的時候看了,三環腰箍,四角都有鋼柱,牢靠得很”。

相比以往零散居住,周邊的生活服務配套也有了質的躍升,“水電煤網絡不說,天然氣入戶這在農村也是獨一份的”,看到管道天然氣通過葉新公路分轉口通到新社區,14組戴仁軒豎起大拇指,“那些不捨得配送費的老人再也不用去鎮上扛液化鋼瓶了”,出門就是小賣部、衛生室,社區內還有設備齊全的健身點和環境優美的綠地,以往住在70、80年代農居的村民,生活條件一下進入21世紀。

過上和城區居民一樣的生活,是不少農民的夢想,戴仁軒認為,“將來這裡的生活與城區也差不了多少”。

“住房條件好了,環境也美了,小輩們都說要回來住,我都留好了房間。”陳壽付說,對於如今眾多老年人“留守”的農村來說,這是搬進新社區最大的喜悅。

農村的“土地賬”和農民的“生活賬”

集中居住改善村民居住條件的同時,對於鄉村振興建設大局來說,也是一本收益良好的“土地賬”。黃橋村黨總支書記張永強算了算:“原本零散居住,每家每戶佔地168平方米左右,歸併後佔地110平方米,節省了三成用地,一期就可以省出3712平方米土地,這些都是發展的寶貴資源。”

土地是本盈利賬,但也不能一味盯著土地,而忽視農村的特色和農民的需求。“雖然享受了現代化的生活配套,但集中居住不是要消亡農村。”張永強介紹,房屋風貌設方面,通過白牆黛瓦、觀音耳等設計,充分保留鄉土特色,同時在房型方面,充分尊重農村的居住習慣,維持“一宅一戶”格局。

另外,考慮到新居村民種菜需求,計劃將在集中居住區域周邊開闢公共菜地,每家每戶按照一定標準進行分配。使搬進新社區的村民,仍可以享受“稻花香裡說豐年”的田園生活。

“村裡環境好了,小輩們都說要回來住!”上海松江黃橋村加快推進農民集中居住

住哪裡、怎麼建,農民自己說了算

新農村社區是人的社區,因此推進過程中,項目方充分考慮作為主體的農民的知情權和參與權。

程木生是第一批集中居住項目的較早籤合約的村民,他告訴記者,之所以這麼爽快地簽下協議,除了切實的住房需求,還和過程中的公開公正有很大關係。

“建房相關政策村裡都是攤在桌面上講,符合條件的自願報名,規劃圖紙也都公示上牆,村民可以看得明明白白”,村民對設計圖紙有意見的,建築方也會酌情采納,“樓道間的開窗,就是我們村民的意思”。

建設前的“陽光”操作尊重了村民的知情權,同時項目建設過程也給予村民充分的參與權。有過建築行業經驗的楊白弟是這次項目“聘請”的五位村級質量監督員之一,每天兩三次,楊白弟總要到工地上“兜兜轉轉”,每天的建築材料都要取樣送檢,保障質量過關,還要看扎鋼筋、澆混凝土等工藝是否到位,“建得好不好,我們村民自己來把關”,對於同樣是集中戶的楊白弟來說,這既是為村民把關,也是為自己把關。

鄉村振興不單只是村莊環境美,村民生活美,更重要的是產業還要跟上去。黃橋村在通過集中居住改善居民居住條件和生活配套的同時,也在產業發展了有了新動向。張永強介紹,黃橋村南部的工業園區要進一步騰龍換鳥,借力品牌園區打造生產性服務性,為鄉村振興注入產業動力。“有了生活、生態,村民才能記得住鄉愁,而有了生產發展,鄉村振興才有根基。”

蔡斌 攝

欄目主編:黃勇娣 文字編輯:黃勇娣 題圖來源:視覺中國 圖片編輯:笪曦

內文圖片由作者供圖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