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北剛察:產業扶貧讓牧民“華麗”轉身

農民 合作社 畜牧業 白雪 人民網 2017-05-22
海北剛察:產業扶貧讓牧民“華麗”轉身

初升的朝陽灑在鋪滿白雪的草原,泛著閃閃白光。天剛亮,家住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剛察縣的才讓卓瑪步履急匆地向縣上的扶貧產業園走去。前年起,才讓卓瑪離開了世代生活的草原,來到縣城成為了一名“朝九晚五”的上班族。

“過去家裡靠放牧生活,低微的收入根本支撐不了一個家庭的日常開銷,現在我在縣扶貧產業示範園的青海雪州三絨集團剛察分公司裡做起了針織車間的縫袖工,每個月都有2600多元的穩定收入。”才讓卓瑪說。

如今在剛察縣,像才讓卓瑪這樣從牧民“變身”產業工人的不在少數。2014年,剛察縣啟動實施了省級扶貧產業試驗示範園項目,項目建設劃分為2個核心區、3個示範區,涉及農牧業科技成果孵化與轉化、農畜產品加工、藏城民俗風情旅遊以及高原現代生態畜牧業等4大類,共11個建設項目,總投資19790.99萬元。

剛察縣扶貧試驗示範產業園緊緊圍繞“孵化、示範、推廣、培訓、加工、旅遊”等功能定位,以“核心區——示範區——輻射區”的有效銜接,扶貧產業“點、線、面”梯度發展的模式,形成了企業 基地(專業合作社) 貧困農牧戶的產業鏈條雛形,使示範園成為扶貧產業新技術吸納、示範、轉化及技術培訓與技術輻射的平臺和樣板區。

截至目前,已建成生態畜牧核心區、藏城民俗風情園和5處羔羊產業基地、8處犛牛奶源基地、1處草原牧雞基地,為剛察特色產業的進一步發展起到了示範輻射作用,剛察縣民政和扶貧開發局副局長尼知布角愛介紹。

扶貧產業園在生產帶動周邊農牧區快速發展的同時,針對富餘勞動力轉產後生產、生活技能水平低等問題,整合人社部門、扶貧部門的“陽光工程”、 “雨露計劃”等培訓資源,累計開設培訓班121個,實現轉移就業5490人次(其中產業園累計安排就業1200人)。

海北剛察:產業扶貧讓牧民“華麗”轉身

垮布加是剛察縣沙柳鎮的貧困戶之一,因為有手工製作帳篷的手藝,在“雨露計劃”培訓班上被縣上扶貧局的工作人員發現引進到扶貧產業示範園來,並得到3萬元的扶貧資金支持,成立了一家帳篷製作公司。

在產業園,垮布加免費獲得了兩間共200平方米的製作廠房,現在企業共12個工人。垮布加介紹,這12個工人都是他在“雨露計劃”培訓班當老師時從學的好的“學生”中挑選出來的,其中有4戶屬於建檔立卡貧困戶,在這裡他們可以有一份穩定的收入了。

垮布加說,去年自家生產的帆布帳篷銷售出去了1400頂,除去成本,企業也有了11萬元的收入,自己家的條件也慢慢的變好,算是“脫貧摘帽”了。

目前,扶貧產業示範園共引進入駐企業9家,專業合作社15家,吸收貧困勞動力就業崗位315人,人均工資達2000餘元,輻射帶動貧困戶1654戶6008人,戶均增收1600餘元。

剛察縣副縣長尕瑪才旦說,剛察縣將進一步理清工作思路,細化工作措施,凝聚工作合力,做到政策不變、力度不減、尺度不鬆,確保2017年完成伊克烏蘭鄉剛察貢麻村等7個貧困村907戶2220人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脫貧。(郭慧芳)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