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創新聚焦富民 闊步開創跨越發展新局面

農村改革 經濟 三農 農村 河北新聞網 2017-03-28
聚力創新聚焦富民 闊步開創跨越發展新局面聚力創新聚焦富民 闊步開創跨越發展新局面聚力創新聚焦富民 闊步開創跨越發展新局面聚力創新聚焦富民 闊步開創跨越發展新局面聚力創新聚焦富民 闊步開創跨越發展新局面

過去五年,是張北縣發展歷程中極不平凡的五年。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省委和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張北縣廣大黨員幹部群眾攻堅克難、開拓創新、真抓實幹,推動全縣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取得了顯著成績。

過去五年,張北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完成607.2億元,是上一個五年的1.94倍;累計實施千萬元以上項目509個,完成投資463.9億元,項目投資額連續5年名列全市前茅;主導產業持續壯大,新能源產業繼續全國領先,大數據產業強勢崛起,有機食品加工業穩步發展,旅遊服務業蓬勃發展;城鄉面貌日新月異,城市品質明顯提升,鄉村面貌顯著變化,生態環境有效改善,空氣質量名列全省前茅……

正在徐徐展開的2017年,張北使命光榮,責任重大。

未來五年,張北全縣上下將牢記總書記的殷殷囑託,感念總書記的溫情關懷,擼起袖子加油幹,甩開膀子使勁拼,堅持“綠色崛起、跨越發展”主基調,堅持“創新突破、擔當實幹”總要求,堅守發展、生態、民生三條底線,全力打造國家可再生能源示範區的核心區、京津生態涵養區、“中國數壩·張北雲計算試驗示範區”、京津有機食品供應區、國際旅遊休閒度假區、新型城鎮化試點,為建設“五個張北”,實現全面小康而砥礪奮鬥。

過去五年 張北綠色崛起跨越發展

◆堅持發展第一要務,搶抓機遇、主動作為,綜合經濟實力躍上新臺階。

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8.6%,2016年達到96.2億元,是2011年的1.53倍;財政收入年均增長8.2%,2016年完成10.43億元,是2011年的1.48倍;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11%,2016年達到23416元,是2011年的1.69倍;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純收入年均增長15.6%,2016年達到8589元,是2011年的2.06倍。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經濟發展先進縣”。

◆突出項目核心地位,強化招引、有效投入,增添跨越發展強勁動力。

累計實施千萬元以上項目509個,完成投資463.9億元,項目投資額連續5年名列全市前茅。全縣新簽約項目121個,實際到位市外資金312.4億元,是上一個五年的2.69倍。雲計算、華強兆陽光熱發電、中糧百萬頭生豬養殖等一批戰略性項目落地實施。經濟開發區被確定為全省五家創新型特色園區示範試點之一,入駐企業25家,2016年完成工業總產值27.1億元,是2011年的2.2倍。

◆致力培強主導產業,厚植優勢、特色發展,產業結構持續優化。

張北風光儲輸示範工程榮獲第四屆中國工業大獎,為解決世界性難題提供了“中國方案”,被評為“中國低碳經濟示範縣”和“國家綠色能源示範縣”,新能源產業繼續保持全國領先;阿里張北雲聯數據中心和阿里數據港張北數據中心一期項目投入運營,雲計算產業園被列為京津冀雲計算產業集聚區建設項目,雲計算產業在張北大地強勢崛起;連續成功舉辦了八屆張北草原音樂節,草原天路成為京津自駕遊的重要目的地,被評為“中國十佳文化旅遊明星縣”、“河北省文化產業十強縣”,列入“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全縣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發展到24家,成為全國重要的農產品加工基地。

◆用心打造品質張北,宜居宜業、精緻精美,新型城鎮化紮實推進。

搶抓被列入首批國家新型城鎮化試點的機遇,立足“區域性中心城市”的功能定位,實施了棚戶區改造、智慧城市建設、城區綠化美化、雨汙分流改造、“三治兩拆”城鄉環境容貌綜合整治等系列攻堅行動。編制完成了《張北縣新型城鎮化發展規劃》、《張北縣城鄉總體規劃》,實現了“四規合一”。累計投入184億元,實施重點工程244項。城區規劃控制面積達到了78平方公里,城區常駐人口達到12.6萬人,城區綠化率達到37.9%,成功創建“國家園林縣城”,榮獲“河北省人居環境進步獎”,被評為“省級文明縣城”。

◆矢志不渝保護和改善生態,堅守底線、綠色崛起,生態環境不斷改善。

加快生態林、退化林分改造等生態屏障工程建設步伐,累計完成造林60萬畝,全縣實有林地面積達到170萬畝,森林覆蓋率27.4%,被評為“全國綠化模範縣”。完成治理水土流失面積54.6平方公里,實施高效節水面積13.4萬畝,節水新機制成為全國典型。強力推進節能減排、大氣汙染等專項整治,空氣質量名列全省前茅,良好的生態環境已經成為張北最大的競爭優勢。

◆著力夯實“三農”基礎地位,支農惠農、強筋壯骨,推動農業增效農村發展農民增收。

大力發展循環農業、高效節水農業、設施農業和休閒觀光農業,張北現代農業園區成功列入首批省級現代農業園區。在全省率先推行土地流轉收益保證貸款,被列入“國家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可抵押貸款試點縣”。2016年,全縣農業產業化經營總量達57億元,較2011年增長了2倍多。實施了39個省級重點村的項目建設,開展了“兩改一清一拆”行動,打造了一批具有壩上特色、張北特點的美麗鄉村。

◆集中力量脫貧攻堅,精準施策、協同發力,扶貧攻堅邁出堅實步伐。

採用量身定製的辦法,實施精準扶貧措施,探索形成了農業園區引領脫貧、龍頭企業帶動脫貧、盤活固定資產推動脫貧、特色旅遊引導脫貧、光伏產業助力脫貧、政策兜底保障脫貧+教育扶貧、醫療救助等“六+N”的扶貧模式,共整合投入扶貧資金20749萬元,全縣貧困人口比2011年減少了約9.39萬人。

◆緊緊圍繞群眾所盼所需,不忘奮鬥初心、增進民生福祉,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明顯增強。

全縣民生投入累計達84.6億元,佔到財政支出的79.75%。低保、醫保、養老等社會保障覆蓋面不斷擴大,醫療改革深入推進,教育、衛生、文化事業全面發展,公共服務不斷優化,被評為“全國文化先進縣”、“國家級城鄉文化演出服務體系示範項目基地”、“全省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縣”。全縣治安防控體系不斷完善,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全面加強黨的建設,擔當政治責任、從嚴管黨治黨,營造了幹事創業、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

全縣上下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紮實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和“兩學一做”學習教育,黨風政風和社會風氣持續向好。樹立鮮明的選人用人導向,構建長效動態激勵機制,加強幹部隊伍和基層組織建設,夙興夜寐、激情工作的氛圍日漸濃厚。嚴格落實“兩個責任”和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以釘釘子精神糾“四風”、治陋習,堅持用制度管人管事管物,築牢拒腐防變的防線,形成了同心協力謀發展的良好局面。

未來五年 張北牢記囑託闊步前行

做強項目建設,打造經濟強縣新動能

擴大開放,在項目招商上出實招。加強與國企央企的對接,引進實施一批承接非首都功能和產業轉移的項目。突出招大引強,重點圍繞新能源、大數據、有機食品加工、生態旅遊等產業,實施一批拉動力強、帶動力大、產業關聯度高的項目,不斷增強招商實效。

優化環境,在項目建設上出成效。著力提升經濟開發區發展層級,積極探索委託管理、投資合作等園區建設模式,加快完善園區配套服務功能,發揮園區引領經濟發展的主陣地作用。進一步強化幫辦服務,提高效能,優化投資環境,積極營造親商、安商、富商的良好環境。

創新機制,在項目推進上出亮點。嚴格落實項目工作責任制,不斷創新項目管理、項目運作、項目推進、項目服務、要素保障“五大機制”。嚴格執行重大項目責任落實、工程質量終身負責制,全力保質量保進度,確保實施項目按期完工。

調整優化結構,打造現代產業體系新格局

培強新能源,推進風+光+熱三位一體直供電、風電+光熱儲能等一大批示範項目,加快可再生能源柔性直流電網示範工程建設進度,打造張北3G瓦規模的大型光伏+光熱綜合產業園。探索光伏、光熱等可再生能源綜合利用新模式,積極發展生物質能發電,拓寬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領域。未來五年,全縣風電、光伏、光熱裝機規模累計達到900萬千瓦。全國可再生能源示範區的核心區地位更加突出。

推進大數據,打造“中國數壩·張北雲計算試驗示範區”。實施“大智移雲”引領計劃,把大數據擺在產業發展最前端,主動承接京津冀信息產業,建設雲基地、推進雲服務、發展雲製造,引導大型雲計算中心向張北聚集,把雲計算產業基地建成京津冀地區乃至全國的“兩基地、兩中心、一樞紐”。到2020年,數據中心規模達到150萬臺服務器,基地入駐企業200家以上,相關產業規模突破1000億元。大力引進終端製造企業,支持發展智能手機等雲計算終端,著力發展海量存儲、服務器配套生產等數據中心設備製造業。推進服務“雲上河北”系統建設,為打造“9+N”河北省統一的雲服務平臺提供支撐,基本建成中國數壩·張北雲計算試驗示範區。

提升旅遊業,打造國際旅遊休閒度假區。堅持全域規劃、全域發展,推進旅遊資源資本化運作、旅遊項目市場化開發,打造全景化、全業化、全要素、全業態的生態旅遊產業鏈,形成集生態休閒度假、文化觀光、冰雪地熱、康體養老、鄉村風情為一體的“大草原”旅遊格局。對“張北草原音樂節”、“張北草原天路”等旅遊品牌進行全方位包裝、系統化挖掘,實施品牌營銷戰略,讓“北京家門口的草原”這一品牌叫得更響。樹立“旅遊+”理念,把旅遊滲入到工業、農業、養老、體育健身等各個領域,構建多元化旅遊業態群。

做強有機食品加工業,打造京津有機食品加工基地。立足京津市場,圍繞特色農牧資源,積極推進有機食品加工向精、特、專方向發展。以潔淨鮮品、方便食品、休閒食品為主,大力發展有機食品加工業,鼓勵扶持龍頭企業、生產經營主體,培育自主品牌,支持企業積極申報綠色食品、有機食品認證,將資源優勢、生產優勢和產品優勢轉化為質量優勢、品牌優勢和效益優勢,打造一批品質優、品牌響的拳頭產品。

下好“精準”棋,打贏脫貧攻堅戰

以總書記視察指示精神為動力,以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為主線,分類施策,真抓實幹,吹糠見米,確保貧困人口如期實現脫貧。

開展脫貧攻堅“回頭看”,進一步完善建檔立卡,規範養老、低保、醫保、農業綜合補貼、扶貧手冊等證卡,一戶一人不落地發放到位。按照總書記“因地制宜探索精準脫貧的有效路子,多給貧困群眾培育可持續發展的產業”的要求,綜合利用農業產業化脫貧、光伏脫貧、鄉村旅遊脫貧、促進就業脫貧、教育助學脫貧、易地搬遷脫貧、生態補償脫貧、政府兜底脫貧等手段,精準滴灌,靶向治療。

建立部門負責督導、鄉村具體實施、幹部一線落實的工作機制,進一步靠實鄉鎮脫貧攻堅主體責任、鄉鎮黨委書記和鄉鎮長第一責任,實行“一票否決”。調整駐村工作組和第一書記,重點是向貧困發生率高、貧困程度集中的村調整,向扶貧產業弱、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差的村調整,向“兩委”班子亂、軟、散的村調整。

提前引入第三方機構進行評價,及時查漏補缺、改進提高,並建立鞏固脫貧的後續計劃、措施和保障。同群眾一起算賬,決不搞數字脫貧和被脫貧,決不弄虛作假、矇混過關,決不降低標準、為摘帽而摘帽。特別是要對脫貧戶要扶上馬,送一程,一定時期內繼續享受扶貧政策,避免出現邊脫貧、邊返貧現象。

提升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水平

打造京津生態涵養區

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進一步強化“保護生態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就是發展生產力”的思想認識,大力發展生態產業,對有條件的荒山荒坡、小流域通過實施上水工程、水土保持等綜合措施,加快整體開發,因地制宜發展生態旅遊、綠色農業、特色林果等富民產業,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

持續用力強化生態建設。堅持規模、品質、效益並重,加大退耕還林還草還溼和天然林保護力度,依法取締違規採石場,加強露天礦山整治和生態修復,加大城市公園、濱河、主幹道、小區牆體綠化,提高綠化檔次。全力開展綠色鄉鎮、綠色社區、綠色村莊、綠色機關、綠色校園、綠色庭院系列創建活動,倡導綠色生活,推行綠色建築,推進全域環境生態化、生活方式低碳化。

堅持不懈加強環境保護。深入開展“藍天、碧水、淨土”行動。有序推進河道修復,提高河道引排調蓄能力,改善溼地植被生態系統。建立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保護制度,強化水資源節約利用,繼續推進工業節水、農業節水和生活節水,促進全民節約用水。推進節能降耗,加強點源汙染治理。加大環保執法力度,嚴厲打擊環境違法行為,重拳整治環境突出問題。

完善生態建設體制制度。落實環境保護“黨政同責、一崗雙責”,把環境保護納入黨政目標管理嚴格考核,嚴格執行環境保護“一票否決制”,督促鄉鎮和相關部門扛起保護和監管生態環境的應盡之責,做到守土有責、守土盡責。推進嚴格監管常態化,建立和落實領導幹部任期生態文明建設責任制,實行生態環境損害責任終身追究制度。

加快實現農民富、農業強、農村美

打造“三農”發展新優勢

大力發展現代農業。發揮博天糖業、伊利乳業等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大力培育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打造一批全鏈條、全循環、高質量、高效益的農業產業化集群。大力發展循環型農業、高效設施農業和高附加值農業,推進現代農業科技園區、高標準農田改造和水利設施建設,促進農業科技進步,增加農業科技含量。積極發展休閒觀光農業、“互聯網+農業”等新產業新業態,著眼提高農業全產業鏈收益,努力做強一產、做優二產、做活三產,促進“六次產業”融合發展。

大力推進農村改革。搶抓被列入“國家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可抵押貸款試點縣”的機遇,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改革。加快推進農村土地所有權、建設用地使用權和宅基地使用權“三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深入謀劃承包權和經營權分置並行、有序流轉辦法。開展農村集體資產股份權能改革,讓“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

大力建設美麗鄉村。堅持美麗鄉村與貧困村同步建設、扶貧產業和現代農業同步發展、保障基本民生與發展社會事業同步推進。結合易地扶貧搬遷,把鄉村原有的印記保留好,把綜合設施配套做到位,把公共服務功能完善好,彰顯鄉村特色,體現田園風貌。要著眼於整體之美,在交通沿線、旅遊景區等重點區域,成片整溝地推進,打造成示範工程和樣板工程,把縣城周邊、鄉鎮所在地同步搞起來,打造連片美麗鄉村風景線。

推進城鄉統籌發展,打造新型城鎮化試點

高站位規劃城鎮藍圖,圍繞建設“壩上區域性中心城市”的發展目標,更加註重城鎮的調控、引領和約束作用,讓城鎮按照“正確的座標”健康發展。強化“多規合一”,著力形成“一心、兩軸、三點”的城鎮空間發展格局,構建以城市為龍頭、重點城鎮為帶動、中心鎮村和美麗鄉村為基礎的新型城鎮體系。

高品質推進城市建設,強化軟件與硬件的整體配套,加快棚戶區、舊有建築、城市道路的改造提升,不斷提升城鎮的綜合承載能力和功能品質。重點解決好“高速、機場、鐵路”重大課題,打造“南北貫通、東出西聯”的現代化立體交通體系。研究制定城市業態規劃,加快教育、文化等配套事業發展,把產業園區建設和城鎮規劃建設結合起來,推動城市成為創新活動最活躍、先進要素最密集的地方。

高水平加強城市管理,積極開展衛生城市、潔淨城市、文明城市和人文城市“四城同創”。健全集約制度,創新節地模式,盤活存量資源,進一步集約利用土地資源,進一步促進房地產業健康發展。加快推進智慧城市建設,發展智慧交通、智慧管網、智慧建築等,全面完成縣級數字化城管平臺建設,提升城市無縫隙、網絡化、精細化管理水平。

高標準優化集鎮建設。集中力量推進縣城核心區周邊鄉鎮及二臺、公會、戰海三點等基礎條件好、集聚能力強、開發潛力大的重點鄉鎮建設。落實國家和省市對城鎮建設的投資、用地、戶籍、社保等配套支持政策,率先支持重點鄉鎮建設城鄉對接的公共服務設施。規劃建設不同種類和特色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小區,推動城鎮建設與農業產業化和旅遊產業緊密結合,提升小城鎮集散功能和綜合服務功能。

加強改善民生,打造普惠共享的幸福張北

堅持富民為先,持續增加城鄉居民收入。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創業政策,加強創新創業平臺建設,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大力引進就業層次高的產業項目,推動更高質量的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吸引更多高素質外來人口就業,不斷拓寬群眾增收渠道,增加農民經營性收入,提高工資性收入,讓群眾的錢袋子鼓起來。

堅持利民為要,提高社會公共服務水平。深入推進教育佈局提升計劃,提升各級、各類教育質量,把張北打造成更高層次、更廣區域的“優質教育中心”。推進醫療衛生資源整合提升,統籌各級各類醫療資源,完善醫療服務體系,實現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實施社保擴面提標工程,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完善城鎮職工和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推行全民參保計劃,提高社會保障標準和水平。

堅持安民為重,保障社會大局安全穩定。強化源頭治理,堅持重大決策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制度和合法性審查制度,完善社會矛盾源頭預防和排調化解綜合機制,及時妥善有效處理各類突發事件。以群眾工作統攬信訪工作,引導各級幹部把分管工作與群眾工作融為一體,主動接訪、下訪、包案督訪,及時就地解決群眾合理訴求。切實加強各方面安全工作,深入推進“平安張北”創建。

堅持惠民為本,廣泛開展“感動張北”等各種形式的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引導廣大幹部群眾自覺講正氣、明是非、守法紀、樹新風,形成崇德向善、文明和諧的良好社會風氣。推進文化事業繁榮發展,鼓勵和倡導全縣文藝工作者積極創作反映張北風土人情、地方文化的優秀文藝作品。

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

從嚴加強思想政治建設,鑄就理想信念之魂。堅持把理想信念教育擺在首要位置,組織引導廣大黨員、幹部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學習黨章、黨規和黨史,不斷增強“四種意識”,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堅持把嚴肅黨內政治生活作為錘鍊黨性的主要平臺,嚴格遵守黨內政治生活基本規範,嚴格執行黨內政治生活各項制度,嚴肅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

從嚴加強幹部隊伍建設,激發幹事創業之志。把《幹部任用條例》作為幹部選用的根本遵循,嚴把標準關、程序關,公平公正地選用幹部。把嚴實要求貫穿於幹部管理全過程,建立容錯糾錯機制,為擔當者擔當,讓有為者有位,在全縣樹立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良好導向。加強年輕幹部培養選拔,完善後備幹部動態管理機制,保持幹部隊伍“一池活水”。

從嚴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弘揚為民務實之風。把扶貧開發、脫貧攻堅與基層組織建設有機結合起來,切實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充分發揮戰鬥堡壘作用。重點抓好農村“三支隊伍”建設,確保基層黨組織有資源、有能力服務群眾。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教育和引導基層黨員爭做“講政治、有信念,講規矩、有紀律,講道德、有品行,講奉獻、有作為”的合格黨員。從嚴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堅決防止“四風”反彈回潮。堅持對腐敗零容忍的態度不變,做到有案必查、有腐必懲。把清正廉潔更加鮮明地寫在張北幹部隊伍的旗幟上。

藍圖催人奮進,使命重於泰山。未來五年,張北全縣上下將圍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牢記總書記殷殷囑託,不忘初心、把握全局、解放思想、擔當實幹,奮力在跨越發展的新徵程中再鑄輝煌。(記者呂永清 通訊員王英軍)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