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向忠:脫貧攻堅 關鍵在黨

農村 農民 三農 農業 黨建網 2017-06-17

近日,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以紀實的方式特別報道了湖南省新化縣油溪橋村的脫貧之路,雖然只有4分鐘的簡短敘述,卻足以帶給人許多反思和啟迪。其中最精彩的註腳莫過於:脫貧攻堅,關鍵在黨。

“給錢給物,不如給個好支部。”2012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到河北阜平看望慰問困難群眾時就強調,“農村要發展,農民要致富,關鍵靠支部。”深入解剖油溪橋村這隻“麻雀”,就可以發現,在帶領群眾脫貧致富方面,村黨支部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曾經的油溪橋村,是遠近聞名的窮村、爛村:土地貧瘠、勞力外流、班子渙散、人心不安……2007年的村級換屆,選出了以彭育晚為帶頭人的政治素質好、帶富能力強、有奉獻精神的新村黨支部班子。就是這個新班子,帶頭出義務工修道路、建水渠、搞綠化,帶頭捐資幫扶困難群眾,主動交公章、晒賬目、受監督,贏得了群眾的高度信任。就是這個新班子,帶領村民先後5次修訂村規民約,在全村範圍內全面禁炮禁賭、禁用捕撈器、禁止家禽放養、禁止大操大辦,倡導綠化家園、保護環境。就是新班子,依託村內豐富的文化旅遊和綠色農業資源,採取“公司+村委會+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帶領村民大力發展特色種養業、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並創造性地探索出了“五統一”(即由村委會統一組織開發、由種植專業合作社統一規劃管護、由農業技術人員統一培訓指導、由村委會統一收購銷售、由貧困戶參與統一行動)和“一傳二幫三帶”(傳產業技術,幫產業發展、幫信息銷售,能人帶、強人帶、村組幹部帶)的產業脫貧模式,最大限度地調動起村民參與村內集體事務和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的積極性,最大限度地激發了貧困群眾的內生動力。10年時間,油溪橋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村級集體經濟從4.5萬元負債到20萬元存款,硬化道路從零米到22公里,人均純收入從每人每年不足800元到近10000元;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從2014年的50戶176人減少到2017年的19戶40人……這一個個數據,無不有力的印證了一個好的基層黨支部的強大力量。

農村黨支部是黨在基層最堅實的力量支撐,是黨聯繫群眾最堅實的橋樑紐帶,是黨服務群眾最直接的工作抓手。要想啃下脫貧攻堅這塊“硬骨頭”,確保貧困人口2020年如期脫貧,最終要靠基層黨組織去推動、去落實。在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戰這場艱苦的戰役中,只有充分發揮基層黨支部的作用,我們才能無往而不勝。

(責編:劉文韜)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