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回到鄉村的年輕人,你在家鄉還好嗎?'

"

文 / 付永軍 惠子

— — 壹 — —

我們的故鄉


1

不變的土地情結

土地是萬物之母,只要撒下種子,就能結出果實。食材、衣物、樹木,抑或器物,一切維繫著我們生命的生命,都是來自於土地裡。

無論朝代如何更迭,中國人的骨子裡都有著無可替代的土地情結。千百年來,這是我們不變的情懷,也凝聚著我們的每個家庭;它構成了我們五千年文明的歷史底色。

所有的離開,都只是短暫的分別;生於土地的人,也最終會回到土地。

只是有的人是“少小離家老大回”,而有的人卻是“青春作伴好還鄉”。

歷史兜兜轉轉,就連玩笑都有些蒼涼。

2

青年們的回鄉路

同樣是一百年前,美國人富蘭克林·H·金寫了一本書——《四千年農夫》,為西方的農業打開了一道永續生產的大門;一百年後,中國人民大學的程存旺、石嫣夫婦,將這本書翻譯成中文,讓我們的目光再次回到中國傳統農業的身上。

回國後不久的石嫣,在國內創建分享收穫農場,首次將CSA(狹義概念:社區支持農場)的模式引入國內,為許多正在尋找中國農業轉機的新農人指出了一條新的方向。

這對雙雙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的博士夫婦,也被稱為“中國最高學歷的農民夫婦”。

此後的幾年裡,分享收穫農場在國內培訓新農人,每年不少於200人,他們中大多都回到了農村,從事著生態農業。


"

文 / 付永軍 惠子

— — 壹 — —

我們的故鄉


1

不變的土地情結

土地是萬物之母,只要撒下種子,就能結出果實。食材、衣物、樹木,抑或器物,一切維繫著我們生命的生命,都是來自於土地裡。

無論朝代如何更迭,中國人的骨子裡都有著無可替代的土地情結。千百年來,這是我們不變的情懷,也凝聚著我們的每個家庭;它構成了我們五千年文明的歷史底色。

所有的離開,都只是短暫的分別;生於土地的人,也最終會回到土地。

只是有的人是“少小離家老大回”,而有的人卻是“青春作伴好還鄉”。

歷史兜兜轉轉,就連玩笑都有些蒼涼。

2

青年們的回鄉路

同樣是一百年前,美國人富蘭克林·H·金寫了一本書——《四千年農夫》,為西方的農業打開了一道永續生產的大門;一百年後,中國人民大學的程存旺、石嫣夫婦,將這本書翻譯成中文,讓我們的目光再次回到中國傳統農業的身上。

回國後不久的石嫣,在國內創建分享收穫農場,首次將CSA(狹義概念:社區支持農場)的模式引入國內,為許多正在尋找中國農業轉機的新農人指出了一條新的方向。

這對雙雙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的博士夫婦,也被稱為“中國最高學歷的農民夫婦”。

此後的幾年裡,分享收穫農場在國內培訓新農人,每年不少於200人,他們中大多都回到了農村,從事著生態農業。


那些回到鄉村的年輕人,你在家鄉還好嗎?

△分享收穫石嫣博士


3

相互慰藉的取暖

2018年7月,國家發改委首次公佈的數據顯示,我國返鄉青年達到740萬人!而據《中國青年報》分析,其中,返鄉從事農業創業的人,大約440萬人。

2018年12月16日,第十屆中國社會生態農業大會在成都市郫都區戰旗村召開,這是歷年來CSA大會參與人數最多的一次會議,為期三天的大會,有近1500人蔘會。而他們中大多都是從事生態農業的返鄉青年。

在這些返鄉青年中,大部分都生活得非常艱難。

廣義上的CSA概念,是指社會型生態農業,它是自下而上發起的,是消費者和生產者共同參與下的獨立和民間的有機農業運動,旨在倡導一種風險共擔、利益共享、公平參與、相互理解的消費者與生產者的平等關係。源於瑞士,長於歐美,盛於日韓。

全國CSA大會,猶如一場一年一度的赴約,是生產者之間相互鼓勵和抱團學習的活動。因為參與的新農人們都很清楚,這一場孤獨的逆行,大家都不容易。


"

文 / 付永軍 惠子

— — 壹 — —

我們的故鄉


1

不變的土地情結

土地是萬物之母,只要撒下種子,就能結出果實。食材、衣物、樹木,抑或器物,一切維繫著我們生命的生命,都是來自於土地裡。

無論朝代如何更迭,中國人的骨子裡都有著無可替代的土地情結。千百年來,這是我們不變的情懷,也凝聚著我們的每個家庭;它構成了我們五千年文明的歷史底色。

所有的離開,都只是短暫的分別;生於土地的人,也最終會回到土地。

只是有的人是“少小離家老大回”,而有的人卻是“青春作伴好還鄉”。

歷史兜兜轉轉,就連玩笑都有些蒼涼。

2

青年們的回鄉路

同樣是一百年前,美國人富蘭克林·H·金寫了一本書——《四千年農夫》,為西方的農業打開了一道永續生產的大門;一百年後,中國人民大學的程存旺、石嫣夫婦,將這本書翻譯成中文,讓我們的目光再次回到中國傳統農業的身上。

回國後不久的石嫣,在國內創建分享收穫農場,首次將CSA(狹義概念:社區支持農場)的模式引入國內,為許多正在尋找中國農業轉機的新農人指出了一條新的方向。

這對雙雙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的博士夫婦,也被稱為“中國最高學歷的農民夫婦”。

此後的幾年裡,分享收穫農場在國內培訓新農人,每年不少於200人,他們中大多都回到了農村,從事著生態農業。


那些回到鄉村的年輕人,你在家鄉還好嗎?

△分享收穫石嫣博士


3

相互慰藉的取暖

2018年7月,國家發改委首次公佈的數據顯示,我國返鄉青年達到740萬人!而據《中國青年報》分析,其中,返鄉從事農業創業的人,大約440萬人。

2018年12月16日,第十屆中國社會生態農業大會在成都市郫都區戰旗村召開,這是歷年來CSA大會參與人數最多的一次會議,為期三天的大會,有近1500人蔘會。而他們中大多都是從事生態農業的返鄉青年。

在這些返鄉青年中,大部分都生活得非常艱難。

廣義上的CSA概念,是指社會型生態農業,它是自下而上發起的,是消費者和生產者共同參與下的獨立和民間的有機農業運動,旨在倡導一種風險共擔、利益共享、公平參與、相互理解的消費者與生產者的平等關係。源於瑞士,長於歐美,盛於日韓。

全國CSA大會,猶如一場一年一度的赴約,是生產者之間相互鼓勵和抱團學習的活動。因為參與的新農人們都很清楚,這一場孤獨的逆行,大家都不容易。


那些回到鄉村的年輕人,你在家鄉還好嗎?

△圖源社會生態農業CSA網絡


4

正在消失的村落

中國作家馮驥才在2012年就曾大聲疾呼:在過去10年,我們總共消失了90多萬個自然古村落,每天都有近100個自然村落,永遠地從地球上消失。

據國家統計局官網的最新數據顯示,中國城鎮人口數量超過8億人,農村人口不到6億人。而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這個數字差正在變大,鄉村青壯年勞動力湧向城市,急劇的“空心化”是中國村莊都在面臨的尷尬現狀。

農村,正在變成一個空空如也的山谷。

中科院地理研究所的一組研究:中國村莊宅基地的空心化率平均在10. 15%左右

與“空心化”相對應的,是鄉村文化的斷裂。

2015年春節剛過不久,80後在讀博士王磊光的《一位博士生的返鄉筆記》迅速火遍了網絡。靠老人維繫的鄉村社會,隨著老人的離去,關於故鄉的溫情被現實一點一點割裂,鄉村成了一個過年集體炫耀的場合。回鄉也只是換了個不合群的地方沉默。

有人感慨:故鄉,是再也回不去的地方。


"

文 / 付永軍 惠子

— — 壹 — —

我們的故鄉


1

不變的土地情結

土地是萬物之母,只要撒下種子,就能結出果實。食材、衣物、樹木,抑或器物,一切維繫著我們生命的生命,都是來自於土地裡。

無論朝代如何更迭,中國人的骨子裡都有著無可替代的土地情結。千百年來,這是我們不變的情懷,也凝聚著我們的每個家庭;它構成了我們五千年文明的歷史底色。

所有的離開,都只是短暫的分別;生於土地的人,也最終會回到土地。

只是有的人是“少小離家老大回”,而有的人卻是“青春作伴好還鄉”。

歷史兜兜轉轉,就連玩笑都有些蒼涼。

2

青年們的回鄉路

同樣是一百年前,美國人富蘭克林·H·金寫了一本書——《四千年農夫》,為西方的農業打開了一道永續生產的大門;一百年後,中國人民大學的程存旺、石嫣夫婦,將這本書翻譯成中文,讓我們的目光再次回到中國傳統農業的身上。

回國後不久的石嫣,在國內創建分享收穫農場,首次將CSA(狹義概念:社區支持農場)的模式引入國內,為許多正在尋找中國農業轉機的新農人指出了一條新的方向。

這對雙雙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的博士夫婦,也被稱為“中國最高學歷的農民夫婦”。

此後的幾年裡,分享收穫農場在國內培訓新農人,每年不少於200人,他們中大多都回到了農村,從事著生態農業。


那些回到鄉村的年輕人,你在家鄉還好嗎?

△分享收穫石嫣博士


3

相互慰藉的取暖

2018年7月,國家發改委首次公佈的數據顯示,我國返鄉青年達到740萬人!而據《中國青年報》分析,其中,返鄉從事農業創業的人,大約440萬人。

2018年12月16日,第十屆中國社會生態農業大會在成都市郫都區戰旗村召開,這是歷年來CSA大會參與人數最多的一次會議,為期三天的大會,有近1500人蔘會。而他們中大多都是從事生態農業的返鄉青年。

在這些返鄉青年中,大部分都生活得非常艱難。

廣義上的CSA概念,是指社會型生態農業,它是自下而上發起的,是消費者和生產者共同參與下的獨立和民間的有機農業運動,旨在倡導一種風險共擔、利益共享、公平參與、相互理解的消費者與生產者的平等關係。源於瑞士,長於歐美,盛於日韓。

全國CSA大會,猶如一場一年一度的赴約,是生產者之間相互鼓勵和抱團學習的活動。因為參與的新農人們都很清楚,這一場孤獨的逆行,大家都不容易。


那些回到鄉村的年輕人,你在家鄉還好嗎?

△圖源社會生態農業CSA網絡


4

正在消失的村落

中國作家馮驥才在2012年就曾大聲疾呼:在過去10年,我們總共消失了90多萬個自然古村落,每天都有近100個自然村落,永遠地從地球上消失。

據國家統計局官網的最新數據顯示,中國城鎮人口數量超過8億人,農村人口不到6億人。而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這個數字差正在變大,鄉村青壯年勞動力湧向城市,急劇的“空心化”是中國村莊都在面臨的尷尬現狀。

農村,正在變成一個空空如也的山谷。

中科院地理研究所的一組研究:中國村莊宅基地的空心化率平均在10. 15%左右

與“空心化”相對應的,是鄉村文化的斷裂。

2015年春節剛過不久,80後在讀博士王磊光的《一位博士生的返鄉筆記》迅速火遍了網絡。靠老人維繫的鄉村社會,隨著老人的離去,關於故鄉的溫情被現實一點一點割裂,鄉村成了一個過年集體炫耀的場合。回鄉也只是換了個不合群的地方沉默。

有人感慨:故鄉,是再也回不去的地方。


那些回到鄉村的年輕人,你在家鄉還好嗎?


— — 貳 — —

孤獨的逆行

5

“我想結婚,卻沒人願意嫁農村”

——四川·南充:趙天勇

今年是趙天勇返鄉務農的第6年,在這之前,趙天勇是一名在化工廠工作了7年的調色工程師。調色工程師的身份,並沒有讓他的生活豐富多彩,反而越發地厭倦了這種程式化的工作。

曾經的兒時樂園,故鄉的輕風細雨,田間的蛙鳴蟲喧,似乎家鄉的一草一木都在呼喚著他;再加上父母年事已高,又不願進城,趙天勇鼓足了勇氣,“有父母的地方,才是家!”

在踏上返鄉路之前,趙天勇經過了漫長的思想鬥爭,終於下定決心;但是,當他回到故鄉之後,真正的困難才剛剛開始。

村裡人的“說三道四”,父母的“以死相逼”,鄉幹部的“冷嘲熱諷”,都讓這個本有些木訥的年輕人,更加沉默孤獨。

他想不明白,這明明是生我養我的故鄉,卻為什麼容不下我的歸來?

趙天勇決定用實際行動說服父母和證明給鄉親們看,學習有機種植,死磕一碗麵!六年過去了,小趙堅持生態有機的種養方式,開始讓村裡人刮目相看,也成了當地政府眼中振興鄉村的“實踐專家”,關照有加。

由於農村再無同齡人,也無人願意嫁農村,趙天勇的婚姻大事,成了返鄉後最大的困擾,父母們為此都快流乾了眼淚,卻依然沒有遇到一個合適的人。


"

文 / 付永軍 惠子

— — 壹 — —

我們的故鄉


1

不變的土地情結

土地是萬物之母,只要撒下種子,就能結出果實。食材、衣物、樹木,抑或器物,一切維繫著我們生命的生命,都是來自於土地裡。

無論朝代如何更迭,中國人的骨子裡都有著無可替代的土地情結。千百年來,這是我們不變的情懷,也凝聚著我們的每個家庭;它構成了我們五千年文明的歷史底色。

所有的離開,都只是短暫的分別;生於土地的人,也最終會回到土地。

只是有的人是“少小離家老大回”,而有的人卻是“青春作伴好還鄉”。

歷史兜兜轉轉,就連玩笑都有些蒼涼。

2

青年們的回鄉路

同樣是一百年前,美國人富蘭克林·H·金寫了一本書——《四千年農夫》,為西方的農業打開了一道永續生產的大門;一百年後,中國人民大學的程存旺、石嫣夫婦,將這本書翻譯成中文,讓我們的目光再次回到中國傳統農業的身上。

回國後不久的石嫣,在國內創建分享收穫農場,首次將CSA(狹義概念:社區支持農場)的模式引入國內,為許多正在尋找中國農業轉機的新農人指出了一條新的方向。

這對雙雙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的博士夫婦,也被稱為“中國最高學歷的農民夫婦”。

此後的幾年裡,分享收穫農場在國內培訓新農人,每年不少於200人,他們中大多都回到了農村,從事著生態農業。


那些回到鄉村的年輕人,你在家鄉還好嗎?

△分享收穫石嫣博士


3

相互慰藉的取暖

2018年7月,國家發改委首次公佈的數據顯示,我國返鄉青年達到740萬人!而據《中國青年報》分析,其中,返鄉從事農業創業的人,大約440萬人。

2018年12月16日,第十屆中國社會生態農業大會在成都市郫都區戰旗村召開,這是歷年來CSA大會參與人數最多的一次會議,為期三天的大會,有近1500人蔘會。而他們中大多都是從事生態農業的返鄉青年。

在這些返鄉青年中,大部分都生活得非常艱難。

廣義上的CSA概念,是指社會型生態農業,它是自下而上發起的,是消費者和生產者共同參與下的獨立和民間的有機農業運動,旨在倡導一種風險共擔、利益共享、公平參與、相互理解的消費者與生產者的平等關係。源於瑞士,長於歐美,盛於日韓。

全國CSA大會,猶如一場一年一度的赴約,是生產者之間相互鼓勵和抱團學習的活動。因為參與的新農人們都很清楚,這一場孤獨的逆行,大家都不容易。


那些回到鄉村的年輕人,你在家鄉還好嗎?

△圖源社會生態農業CSA網絡


4

正在消失的村落

中國作家馮驥才在2012年就曾大聲疾呼:在過去10年,我們總共消失了90多萬個自然古村落,每天都有近100個自然村落,永遠地從地球上消失。

據國家統計局官網的最新數據顯示,中國城鎮人口數量超過8億人,農村人口不到6億人。而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這個數字差正在變大,鄉村青壯年勞動力湧向城市,急劇的“空心化”是中國村莊都在面臨的尷尬現狀。

農村,正在變成一個空空如也的山谷。

中科院地理研究所的一組研究:中國村莊宅基地的空心化率平均在10. 15%左右

與“空心化”相對應的,是鄉村文化的斷裂。

2015年春節剛過不久,80後在讀博士王磊光的《一位博士生的返鄉筆記》迅速火遍了網絡。靠老人維繫的鄉村社會,隨著老人的離去,關於故鄉的溫情被現實一點一點割裂,鄉村成了一個過年集體炫耀的場合。回鄉也只是換了個不合群的地方沉默。

有人感慨:故鄉,是再也回不去的地方。


那些回到鄉村的年輕人,你在家鄉還好嗎?


— — 貳 — —

孤獨的逆行

5

“我想結婚,卻沒人願意嫁農村”

——四川·南充:趙天勇

今年是趙天勇返鄉務農的第6年,在這之前,趙天勇是一名在化工廠工作了7年的調色工程師。調色工程師的身份,並沒有讓他的生活豐富多彩,反而越發地厭倦了這種程式化的工作。

曾經的兒時樂園,故鄉的輕風細雨,田間的蛙鳴蟲喧,似乎家鄉的一草一木都在呼喚著他;再加上父母年事已高,又不願進城,趙天勇鼓足了勇氣,“有父母的地方,才是家!”

在踏上返鄉路之前,趙天勇經過了漫長的思想鬥爭,終於下定決心;但是,當他回到故鄉之後,真正的困難才剛剛開始。

村裡人的“說三道四”,父母的“以死相逼”,鄉幹部的“冷嘲熱諷”,都讓這個本有些木訥的年輕人,更加沉默孤獨。

他想不明白,這明明是生我養我的故鄉,卻為什麼容不下我的歸來?

趙天勇決定用實際行動說服父母和證明給鄉親們看,學習有機種植,死磕一碗麵!六年過去了,小趙堅持生態有機的種養方式,開始讓村裡人刮目相看,也成了當地政府眼中振興鄉村的“實踐專家”,關照有加。

由於農村再無同齡人,也無人願意嫁農村,趙天勇的婚姻大事,成了返鄉後最大的困擾,父母們為此都快流乾了眼淚,卻依然沒有遇到一個合適的人。


那些回到鄉村的年輕人,你在家鄉還好嗎?

△鄉村印象趙天勇一家


6

“我想對所有鄉親好,可是結局讓我寒了心”

——甘肅·慶陽:吳龍

2015年7月,吳龍剛剛領到大學的畢業證書,就離開了北京,回到甘肅慶陽的老家。

與其他人的返鄉不一樣,吳龍的返鄉似乎帶有先天的使命感:出生在西北貧困山村——從小家境貧寒刻苦學習——家鄉特產豐富產品廉價——希望通過知識改變家鄉的命運——大學毫不猶豫報考了畜牧專業——學業有成後回到家鄉實現夢想。

這樣逆襲的劇本,猶如上世紀“科學報國”的主旋律影片,主角最終都會功成名就。但是放在如今“農業振興鄉村”的現實主義題材裡,結局大多難以接受。

可能劇情還在發生,主角還未成名,現在尚無可定論。

滿臉滄桑,故事都掛在這張1988年的臉上。

數年準備,終上戰場,學業有成、信心滿滿的吳龍回到家鄉後,立即開始大動干戈,實踐著他的“生態農業振興鄉村”的夢想。

然而農村的事情並非想象中簡單,甚至比想象中的困難還難以讓人接受。從承包土地種草養牛,到租賃廢窯洞循環養殖,從帶領鄉親生態種植,到包產包銷高價收購,吳龍和他的合夥人這幾年裡掉進了這條返鄉路上一個又一個的坑。

並非人心不古,而是村裡的人性來得更直接。

四年時間不到,貧下中農的吳龍和表弟,已經欠下了150多萬債務。

“我現在每年還一點,但我相信時間的價值。”吳龍說,“現在已經有村民開始理解我們堅持生態循環種養的意義了。”


"

文 / 付永軍 惠子

— — 壹 — —

我們的故鄉


1

不變的土地情結

土地是萬物之母,只要撒下種子,就能結出果實。食材、衣物、樹木,抑或器物,一切維繫著我們生命的生命,都是來自於土地裡。

無論朝代如何更迭,中國人的骨子裡都有著無可替代的土地情結。千百年來,這是我們不變的情懷,也凝聚著我們的每個家庭;它構成了我們五千年文明的歷史底色。

所有的離開,都只是短暫的分別;生於土地的人,也最終會回到土地。

只是有的人是“少小離家老大回”,而有的人卻是“青春作伴好還鄉”。

歷史兜兜轉轉,就連玩笑都有些蒼涼。

2

青年們的回鄉路

同樣是一百年前,美國人富蘭克林·H·金寫了一本書——《四千年農夫》,為西方的農業打開了一道永續生產的大門;一百年後,中國人民大學的程存旺、石嫣夫婦,將這本書翻譯成中文,讓我們的目光再次回到中國傳統農業的身上。

回國後不久的石嫣,在國內創建分享收穫農場,首次將CSA(狹義概念:社區支持農場)的模式引入國內,為許多正在尋找中國農業轉機的新農人指出了一條新的方向。

這對雙雙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的博士夫婦,也被稱為“中國最高學歷的農民夫婦”。

此後的幾年裡,分享收穫農場在國內培訓新農人,每年不少於200人,他們中大多都回到了農村,從事著生態農業。


那些回到鄉村的年輕人,你在家鄉還好嗎?

△分享收穫石嫣博士


3

相互慰藉的取暖

2018年7月,國家發改委首次公佈的數據顯示,我國返鄉青年達到740萬人!而據《中國青年報》分析,其中,返鄉從事農業創業的人,大約440萬人。

2018年12月16日,第十屆中國社會生態農業大會在成都市郫都區戰旗村召開,這是歷年來CSA大會參與人數最多的一次會議,為期三天的大會,有近1500人蔘會。而他們中大多都是從事生態農業的返鄉青年。

在這些返鄉青年中,大部分都生活得非常艱難。

廣義上的CSA概念,是指社會型生態農業,它是自下而上發起的,是消費者和生產者共同參與下的獨立和民間的有機農業運動,旨在倡導一種風險共擔、利益共享、公平參與、相互理解的消費者與生產者的平等關係。源於瑞士,長於歐美,盛於日韓。

全國CSA大會,猶如一場一年一度的赴約,是生產者之間相互鼓勵和抱團學習的活動。因為參與的新農人們都很清楚,這一場孤獨的逆行,大家都不容易。


那些回到鄉村的年輕人,你在家鄉還好嗎?

△圖源社會生態農業CSA網絡


4

正在消失的村落

中國作家馮驥才在2012年就曾大聲疾呼:在過去10年,我們總共消失了90多萬個自然古村落,每天都有近100個自然村落,永遠地從地球上消失。

據國家統計局官網的最新數據顯示,中國城鎮人口數量超過8億人,農村人口不到6億人。而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這個數字差正在變大,鄉村青壯年勞動力湧向城市,急劇的“空心化”是中國村莊都在面臨的尷尬現狀。

農村,正在變成一個空空如也的山谷。

中科院地理研究所的一組研究:中國村莊宅基地的空心化率平均在10. 15%左右

與“空心化”相對應的,是鄉村文化的斷裂。

2015年春節剛過不久,80後在讀博士王磊光的《一位博士生的返鄉筆記》迅速火遍了網絡。靠老人維繫的鄉村社會,隨著老人的離去,關於故鄉的溫情被現實一點一點割裂,鄉村成了一個過年集體炫耀的場合。回鄉也只是換了個不合群的地方沉默。

有人感慨:故鄉,是再也回不去的地方。


那些回到鄉村的年輕人,你在家鄉還好嗎?


— — 貳 — —

孤獨的逆行

5

“我想結婚,卻沒人願意嫁農村”

——四川·南充:趙天勇

今年是趙天勇返鄉務農的第6年,在這之前,趙天勇是一名在化工廠工作了7年的調色工程師。調色工程師的身份,並沒有讓他的生活豐富多彩,反而越發地厭倦了這種程式化的工作。

曾經的兒時樂園,故鄉的輕風細雨,田間的蛙鳴蟲喧,似乎家鄉的一草一木都在呼喚著他;再加上父母年事已高,又不願進城,趙天勇鼓足了勇氣,“有父母的地方,才是家!”

在踏上返鄉路之前,趙天勇經過了漫長的思想鬥爭,終於下定決心;但是,當他回到故鄉之後,真正的困難才剛剛開始。

村裡人的“說三道四”,父母的“以死相逼”,鄉幹部的“冷嘲熱諷”,都讓這個本有些木訥的年輕人,更加沉默孤獨。

他想不明白,這明明是生我養我的故鄉,卻為什麼容不下我的歸來?

趙天勇決定用實際行動說服父母和證明給鄉親們看,學習有機種植,死磕一碗麵!六年過去了,小趙堅持生態有機的種養方式,開始讓村裡人刮目相看,也成了當地政府眼中振興鄉村的“實踐專家”,關照有加。

由於農村再無同齡人,也無人願意嫁農村,趙天勇的婚姻大事,成了返鄉後最大的困擾,父母們為此都快流乾了眼淚,卻依然沒有遇到一個合適的人。


那些回到鄉村的年輕人,你在家鄉還好嗎?

△鄉村印象趙天勇一家


6

“我想對所有鄉親好,可是結局讓我寒了心”

——甘肅·慶陽:吳龍

2015年7月,吳龍剛剛領到大學的畢業證書,就離開了北京,回到甘肅慶陽的老家。

與其他人的返鄉不一樣,吳龍的返鄉似乎帶有先天的使命感:出生在西北貧困山村——從小家境貧寒刻苦學習——家鄉特產豐富產品廉價——希望通過知識改變家鄉的命運——大學毫不猶豫報考了畜牧專業——學業有成後回到家鄉實現夢想。

這樣逆襲的劇本,猶如上世紀“科學報國”的主旋律影片,主角最終都會功成名就。但是放在如今“農業振興鄉村”的現實主義題材裡,結局大多難以接受。

可能劇情還在發生,主角還未成名,現在尚無可定論。

滿臉滄桑,故事都掛在這張1988年的臉上。

數年準備,終上戰場,學業有成、信心滿滿的吳龍回到家鄉後,立即開始大動干戈,實踐著他的“生態農業振興鄉村”的夢想。

然而農村的事情並非想象中簡單,甚至比想象中的困難還難以讓人接受。從承包土地種草養牛,到租賃廢窯洞循環養殖,從帶領鄉親生態種植,到包產包銷高價收購,吳龍和他的合夥人這幾年裡掉進了這條返鄉路上一個又一個的坑。

並非人心不古,而是村裡的人性來得更直接。

四年時間不到,貧下中農的吳龍和表弟,已經欠下了150多萬債務。

“我現在每年還一點,但我相信時間的價值。”吳龍說,“現在已經有村民開始理解我們堅持生態循環種養的意義了。”


那些回到鄉村的年輕人,你在家鄉還好嗎?

△右為牧童心農場吳龍


7

“修身齊家,里仁為美,這不是最好的收穫嗎?”

——四川·金堂:唐亮

唐亮是生態農業圈裡的名人,也是“樸門生活”的踐行者。

與其他返鄉青年相比,唐亮的返鄉目的要純粹得多。

大學已經畢業兩三年了,唐亮的家人依然散落在外,打工度日。從小就是留守兒童的唐亮,很渴望有一個溫暖的家,讓一家人再次團聚在一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一件幸福的事情。於是,唐亮隻身一人來到北京,前往小毛爐與分享收穫農場實習,學習生態農業。兩年後,唐亮回到家鄉金堂縣,張羅著成立了亮亮家庭農場。

如所有的返鄉一樣,在父母們一片罵聲中,唐亮依然不為所動。母親沒有辦法,只有回來幫忙,然後父親、伯父、弟弟一家……就這樣,唐亮的農場像一個磁鐵一樣,慢慢聚攏了曾經分散四方的家人。

與其說唐亮在經營農場,不如說他是在經營家庭:餐前的感恩儀式,家庭角色的分工,各種家庭和農場娛樂項目,送父母、弟弟、弟妹外出學習,為侄兒侄女營造快樂童年……如今的亮亮家庭農場,已經是一種獨有的生活方式,不但倡導健康食材,更倡導迴歸家庭。

唐亮把它歸之為:修身齊家。

在唐亮返鄉這幾年的潛移默化下,村子裡的其他村民也開始注重生態環境的保護和鄉村文化的建設。

懷著“修身齊家”理想返鄉也並非唐亮孤例,雲南師宗的熊傑峰也是如此,村上第一個離開故鄉的人,也是如今唯一一個回來的年輕人。

當我們回到故鄉,用心經營家庭和鄉村,故鄉會恢復到從前的“里仁為美”嗎?


"

文 / 付永軍 惠子

— — 壹 — —

我們的故鄉


1

不變的土地情結

土地是萬物之母,只要撒下種子,就能結出果實。食材、衣物、樹木,抑或器物,一切維繫著我們生命的生命,都是來自於土地裡。

無論朝代如何更迭,中國人的骨子裡都有著無可替代的土地情結。千百年來,這是我們不變的情懷,也凝聚著我們的每個家庭;它構成了我們五千年文明的歷史底色。

所有的離開,都只是短暫的分別;生於土地的人,也最終會回到土地。

只是有的人是“少小離家老大回”,而有的人卻是“青春作伴好還鄉”。

歷史兜兜轉轉,就連玩笑都有些蒼涼。

2

青年們的回鄉路

同樣是一百年前,美國人富蘭克林·H·金寫了一本書——《四千年農夫》,為西方的農業打開了一道永續生產的大門;一百年後,中國人民大學的程存旺、石嫣夫婦,將這本書翻譯成中文,讓我們的目光再次回到中國傳統農業的身上。

回國後不久的石嫣,在國內創建分享收穫農場,首次將CSA(狹義概念:社區支持農場)的模式引入國內,為許多正在尋找中國農業轉機的新農人指出了一條新的方向。

這對雙雙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的博士夫婦,也被稱為“中國最高學歷的農民夫婦”。

此後的幾年裡,分享收穫農場在國內培訓新農人,每年不少於200人,他們中大多都回到了農村,從事著生態農業。


那些回到鄉村的年輕人,你在家鄉還好嗎?

△分享收穫石嫣博士


3

相互慰藉的取暖

2018年7月,國家發改委首次公佈的數據顯示,我國返鄉青年達到740萬人!而據《中國青年報》分析,其中,返鄉從事農業創業的人,大約440萬人。

2018年12月16日,第十屆中國社會生態農業大會在成都市郫都區戰旗村召開,這是歷年來CSA大會參與人數最多的一次會議,為期三天的大會,有近1500人蔘會。而他們中大多都是從事生態農業的返鄉青年。

在這些返鄉青年中,大部分都生活得非常艱難。

廣義上的CSA概念,是指社會型生態農業,它是自下而上發起的,是消費者和生產者共同參與下的獨立和民間的有機農業運動,旨在倡導一種風險共擔、利益共享、公平參與、相互理解的消費者與生產者的平等關係。源於瑞士,長於歐美,盛於日韓。

全國CSA大會,猶如一場一年一度的赴約,是生產者之間相互鼓勵和抱團學習的活動。因為參與的新農人們都很清楚,這一場孤獨的逆行,大家都不容易。


那些回到鄉村的年輕人,你在家鄉還好嗎?

△圖源社會生態農業CSA網絡


4

正在消失的村落

中國作家馮驥才在2012年就曾大聲疾呼:在過去10年,我們總共消失了90多萬個自然古村落,每天都有近100個自然村落,永遠地從地球上消失。

據國家統計局官網的最新數據顯示,中國城鎮人口數量超過8億人,農村人口不到6億人。而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這個數字差正在變大,鄉村青壯年勞動力湧向城市,急劇的“空心化”是中國村莊都在面臨的尷尬現狀。

農村,正在變成一個空空如也的山谷。

中科院地理研究所的一組研究:中國村莊宅基地的空心化率平均在10. 15%左右

與“空心化”相對應的,是鄉村文化的斷裂。

2015年春節剛過不久,80後在讀博士王磊光的《一位博士生的返鄉筆記》迅速火遍了網絡。靠老人維繫的鄉村社會,隨著老人的離去,關於故鄉的溫情被現實一點一點割裂,鄉村成了一個過年集體炫耀的場合。回鄉也只是換了個不合群的地方沉默。

有人感慨:故鄉,是再也回不去的地方。


那些回到鄉村的年輕人,你在家鄉還好嗎?


— — 貳 — —

孤獨的逆行

5

“我想結婚,卻沒人願意嫁農村”

——四川·南充:趙天勇

今年是趙天勇返鄉務農的第6年,在這之前,趙天勇是一名在化工廠工作了7年的調色工程師。調色工程師的身份,並沒有讓他的生活豐富多彩,反而越發地厭倦了這種程式化的工作。

曾經的兒時樂園,故鄉的輕風細雨,田間的蛙鳴蟲喧,似乎家鄉的一草一木都在呼喚著他;再加上父母年事已高,又不願進城,趙天勇鼓足了勇氣,“有父母的地方,才是家!”

在踏上返鄉路之前,趙天勇經過了漫長的思想鬥爭,終於下定決心;但是,當他回到故鄉之後,真正的困難才剛剛開始。

村裡人的“說三道四”,父母的“以死相逼”,鄉幹部的“冷嘲熱諷”,都讓這個本有些木訥的年輕人,更加沉默孤獨。

他想不明白,這明明是生我養我的故鄉,卻為什麼容不下我的歸來?

趙天勇決定用實際行動說服父母和證明給鄉親們看,學習有機種植,死磕一碗麵!六年過去了,小趙堅持生態有機的種養方式,開始讓村裡人刮目相看,也成了當地政府眼中振興鄉村的“實踐專家”,關照有加。

由於農村再無同齡人,也無人願意嫁農村,趙天勇的婚姻大事,成了返鄉後最大的困擾,父母們為此都快流乾了眼淚,卻依然沒有遇到一個合適的人。


那些回到鄉村的年輕人,你在家鄉還好嗎?

△鄉村印象趙天勇一家


6

“我想對所有鄉親好,可是結局讓我寒了心”

——甘肅·慶陽:吳龍

2015年7月,吳龍剛剛領到大學的畢業證書,就離開了北京,回到甘肅慶陽的老家。

與其他人的返鄉不一樣,吳龍的返鄉似乎帶有先天的使命感:出生在西北貧困山村——從小家境貧寒刻苦學習——家鄉特產豐富產品廉價——希望通過知識改變家鄉的命運——大學毫不猶豫報考了畜牧專業——學業有成後回到家鄉實現夢想。

這樣逆襲的劇本,猶如上世紀“科學報國”的主旋律影片,主角最終都會功成名就。但是放在如今“農業振興鄉村”的現實主義題材裡,結局大多難以接受。

可能劇情還在發生,主角還未成名,現在尚無可定論。

滿臉滄桑,故事都掛在這張1988年的臉上。

數年準備,終上戰場,學業有成、信心滿滿的吳龍回到家鄉後,立即開始大動干戈,實踐著他的“生態農業振興鄉村”的夢想。

然而農村的事情並非想象中簡單,甚至比想象中的困難還難以讓人接受。從承包土地種草養牛,到租賃廢窯洞循環養殖,從帶領鄉親生態種植,到包產包銷高價收購,吳龍和他的合夥人這幾年裡掉進了這條返鄉路上一個又一個的坑。

並非人心不古,而是村裡的人性來得更直接。

四年時間不到,貧下中農的吳龍和表弟,已經欠下了150多萬債務。

“我現在每年還一點,但我相信時間的價值。”吳龍說,“現在已經有村民開始理解我們堅持生態循環種養的意義了。”


那些回到鄉村的年輕人,你在家鄉還好嗎?

△右為牧童心農場吳龍


7

“修身齊家,里仁為美,這不是最好的收穫嗎?”

——四川·金堂:唐亮

唐亮是生態農業圈裡的名人,也是“樸門生活”的踐行者。

與其他返鄉青年相比,唐亮的返鄉目的要純粹得多。

大學已經畢業兩三年了,唐亮的家人依然散落在外,打工度日。從小就是留守兒童的唐亮,很渴望有一個溫暖的家,讓一家人再次團聚在一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一件幸福的事情。於是,唐亮隻身一人來到北京,前往小毛爐與分享收穫農場實習,學習生態農業。兩年後,唐亮回到家鄉金堂縣,張羅著成立了亮亮家庭農場。

如所有的返鄉一樣,在父母們一片罵聲中,唐亮依然不為所動。母親沒有辦法,只有回來幫忙,然後父親、伯父、弟弟一家……就這樣,唐亮的農場像一個磁鐵一樣,慢慢聚攏了曾經分散四方的家人。

與其說唐亮在經營農場,不如說他是在經營家庭:餐前的感恩儀式,家庭角色的分工,各種家庭和農場娛樂項目,送父母、弟弟、弟妹外出學習,為侄兒侄女營造快樂童年……如今的亮亮家庭農場,已經是一種獨有的生活方式,不但倡導健康食材,更倡導迴歸家庭。

唐亮把它歸之為:修身齊家。

在唐亮返鄉這幾年的潛移默化下,村子裡的其他村民也開始注重生態環境的保護和鄉村文化的建設。

懷著“修身齊家”理想返鄉也並非唐亮孤例,雲南師宗的熊傑峰也是如此,村上第一個離開故鄉的人,也是如今唯一一個回來的年輕人。

當我們回到故鄉,用心經營家庭和鄉村,故鄉會恢復到從前的“里仁為美”嗎?


那些回到鄉村的年輕人,你在家鄉還好嗎?

△重回土地的唐亮一家人


8

“放手也是一種愛”

——廣東·高州:李淼

當然,大多的返鄉只是一時衝動,而能夠付諸實踐並堅持下來的,是極少數。

廣東高州,是中國水果之鄉。2013年,大學畢業兩年後的李淼,打算回到農村,靠土地創業。這一想法,得到昔日的同窗好友阿成和阿茂的響應,三人一拍即合,說做就做。

然而,三個大學畢業生,組成的豪華返鄉陣容,也填不滿返鄉的坑,三人跌跌撞撞,最終只在這條路上堅持了兩年,因為各自家庭的反對和變故,阿成和阿茂只得暫時選擇離開。

只剩下李淼一人,繼續留在村裡。

青春是一場戰場,有人戰後退伍,有人繼續戰鬥,但所有參加過的戰役,都是榮譽的勳章。無論最終我們是否散場,但當初毅然回到村裡,都值得被讚揚。離開後的阿成和阿茂,也一直在繼續鼓勵和支持著李淼。

他們三人的共同好友李彥庭說:“如果沒有思考清楚,返鄉就是一場衝動的懲罰。但思考清楚了的返鄉,基本上都不會再返鄉了。我們回到農村,能夠給農村帶去什麼?什麼才是故鄉稀缺的?”


"

文 / 付永軍 惠子

— — 壹 — —

我們的故鄉


1

不變的土地情結

土地是萬物之母,只要撒下種子,就能結出果實。食材、衣物、樹木,抑或器物,一切維繫著我們生命的生命,都是來自於土地裡。

無論朝代如何更迭,中國人的骨子裡都有著無可替代的土地情結。千百年來,這是我們不變的情懷,也凝聚著我們的每個家庭;它構成了我們五千年文明的歷史底色。

所有的離開,都只是短暫的分別;生於土地的人,也最終會回到土地。

只是有的人是“少小離家老大回”,而有的人卻是“青春作伴好還鄉”。

歷史兜兜轉轉,就連玩笑都有些蒼涼。

2

青年們的回鄉路

同樣是一百年前,美國人富蘭克林·H·金寫了一本書——《四千年農夫》,為西方的農業打開了一道永續生產的大門;一百年後,中國人民大學的程存旺、石嫣夫婦,將這本書翻譯成中文,讓我們的目光再次回到中國傳統農業的身上。

回國後不久的石嫣,在國內創建分享收穫農場,首次將CSA(狹義概念:社區支持農場)的模式引入國內,為許多正在尋找中國農業轉機的新農人指出了一條新的方向。

這對雙雙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的博士夫婦,也被稱為“中國最高學歷的農民夫婦”。

此後的幾年裡,分享收穫農場在國內培訓新農人,每年不少於200人,他們中大多都回到了農村,從事著生態農業。


那些回到鄉村的年輕人,你在家鄉還好嗎?

△分享收穫石嫣博士


3

相互慰藉的取暖

2018年7月,國家發改委首次公佈的數據顯示,我國返鄉青年達到740萬人!而據《中國青年報》分析,其中,返鄉從事農業創業的人,大約440萬人。

2018年12月16日,第十屆中國社會生態農業大會在成都市郫都區戰旗村召開,這是歷年來CSA大會參與人數最多的一次會議,為期三天的大會,有近1500人蔘會。而他們中大多都是從事生態農業的返鄉青年。

在這些返鄉青年中,大部分都生活得非常艱難。

廣義上的CSA概念,是指社會型生態農業,它是自下而上發起的,是消費者和生產者共同參與下的獨立和民間的有機農業運動,旨在倡導一種風險共擔、利益共享、公平參與、相互理解的消費者與生產者的平等關係。源於瑞士,長於歐美,盛於日韓。

全國CSA大會,猶如一場一年一度的赴約,是生產者之間相互鼓勵和抱團學習的活動。因為參與的新農人們都很清楚,這一場孤獨的逆行,大家都不容易。


那些回到鄉村的年輕人,你在家鄉還好嗎?

△圖源社會生態農業CSA網絡


4

正在消失的村落

中國作家馮驥才在2012年就曾大聲疾呼:在過去10年,我們總共消失了90多萬個自然古村落,每天都有近100個自然村落,永遠地從地球上消失。

據國家統計局官網的最新數據顯示,中國城鎮人口數量超過8億人,農村人口不到6億人。而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這個數字差正在變大,鄉村青壯年勞動力湧向城市,急劇的“空心化”是中國村莊都在面臨的尷尬現狀。

農村,正在變成一個空空如也的山谷。

中科院地理研究所的一組研究:中國村莊宅基地的空心化率平均在10. 15%左右

與“空心化”相對應的,是鄉村文化的斷裂。

2015年春節剛過不久,80後在讀博士王磊光的《一位博士生的返鄉筆記》迅速火遍了網絡。靠老人維繫的鄉村社會,隨著老人的離去,關於故鄉的溫情被現實一點一點割裂,鄉村成了一個過年集體炫耀的場合。回鄉也只是換了個不合群的地方沉默。

有人感慨:故鄉,是再也回不去的地方。


那些回到鄉村的年輕人,你在家鄉還好嗎?


— — 貳 — —

孤獨的逆行

5

“我想結婚,卻沒人願意嫁農村”

——四川·南充:趙天勇

今年是趙天勇返鄉務農的第6年,在這之前,趙天勇是一名在化工廠工作了7年的調色工程師。調色工程師的身份,並沒有讓他的生活豐富多彩,反而越發地厭倦了這種程式化的工作。

曾經的兒時樂園,故鄉的輕風細雨,田間的蛙鳴蟲喧,似乎家鄉的一草一木都在呼喚著他;再加上父母年事已高,又不願進城,趙天勇鼓足了勇氣,“有父母的地方,才是家!”

在踏上返鄉路之前,趙天勇經過了漫長的思想鬥爭,終於下定決心;但是,當他回到故鄉之後,真正的困難才剛剛開始。

村裡人的“說三道四”,父母的“以死相逼”,鄉幹部的“冷嘲熱諷”,都讓這個本有些木訥的年輕人,更加沉默孤獨。

他想不明白,這明明是生我養我的故鄉,卻為什麼容不下我的歸來?

趙天勇決定用實際行動說服父母和證明給鄉親們看,學習有機種植,死磕一碗麵!六年過去了,小趙堅持生態有機的種養方式,開始讓村裡人刮目相看,也成了當地政府眼中振興鄉村的“實踐專家”,關照有加。

由於農村再無同齡人,也無人願意嫁農村,趙天勇的婚姻大事,成了返鄉後最大的困擾,父母們為此都快流乾了眼淚,卻依然沒有遇到一個合適的人。


那些回到鄉村的年輕人,你在家鄉還好嗎?

△鄉村印象趙天勇一家


6

“我想對所有鄉親好,可是結局讓我寒了心”

——甘肅·慶陽:吳龍

2015年7月,吳龍剛剛領到大學的畢業證書,就離開了北京,回到甘肅慶陽的老家。

與其他人的返鄉不一樣,吳龍的返鄉似乎帶有先天的使命感:出生在西北貧困山村——從小家境貧寒刻苦學習——家鄉特產豐富產品廉價——希望通過知識改變家鄉的命運——大學毫不猶豫報考了畜牧專業——學業有成後回到家鄉實現夢想。

這樣逆襲的劇本,猶如上世紀“科學報國”的主旋律影片,主角最終都會功成名就。但是放在如今“農業振興鄉村”的現實主義題材裡,結局大多難以接受。

可能劇情還在發生,主角還未成名,現在尚無可定論。

滿臉滄桑,故事都掛在這張1988年的臉上。

數年準備,終上戰場,學業有成、信心滿滿的吳龍回到家鄉後,立即開始大動干戈,實踐著他的“生態農業振興鄉村”的夢想。

然而農村的事情並非想象中簡單,甚至比想象中的困難還難以讓人接受。從承包土地種草養牛,到租賃廢窯洞循環養殖,從帶領鄉親生態種植,到包產包銷高價收購,吳龍和他的合夥人這幾年裡掉進了這條返鄉路上一個又一個的坑。

並非人心不古,而是村裡的人性來得更直接。

四年時間不到,貧下中農的吳龍和表弟,已經欠下了150多萬債務。

“我現在每年還一點,但我相信時間的價值。”吳龍說,“現在已經有村民開始理解我們堅持生態循環種養的意義了。”


那些回到鄉村的年輕人,你在家鄉還好嗎?

△右為牧童心農場吳龍


7

“修身齊家,里仁為美,這不是最好的收穫嗎?”

——四川·金堂:唐亮

唐亮是生態農業圈裡的名人,也是“樸門生活”的踐行者。

與其他返鄉青年相比,唐亮的返鄉目的要純粹得多。

大學已經畢業兩三年了,唐亮的家人依然散落在外,打工度日。從小就是留守兒童的唐亮,很渴望有一個溫暖的家,讓一家人再次團聚在一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一件幸福的事情。於是,唐亮隻身一人來到北京,前往小毛爐與分享收穫農場實習,學習生態農業。兩年後,唐亮回到家鄉金堂縣,張羅著成立了亮亮家庭農場。

如所有的返鄉一樣,在父母們一片罵聲中,唐亮依然不為所動。母親沒有辦法,只有回來幫忙,然後父親、伯父、弟弟一家……就這樣,唐亮的農場像一個磁鐵一樣,慢慢聚攏了曾經分散四方的家人。

與其說唐亮在經營農場,不如說他是在經營家庭:餐前的感恩儀式,家庭角色的分工,各種家庭和農場娛樂項目,送父母、弟弟、弟妹外出學習,為侄兒侄女營造快樂童年……如今的亮亮家庭農場,已經是一種獨有的生活方式,不但倡導健康食材,更倡導迴歸家庭。

唐亮把它歸之為:修身齊家。

在唐亮返鄉這幾年的潛移默化下,村子裡的其他村民也開始注重生態環境的保護和鄉村文化的建設。

懷著“修身齊家”理想返鄉也並非唐亮孤例,雲南師宗的熊傑峰也是如此,村上第一個離開故鄉的人,也是如今唯一一個回來的年輕人。

當我們回到故鄉,用心經營家庭和鄉村,故鄉會恢復到從前的“里仁為美”嗎?


那些回到鄉村的年輕人,你在家鄉還好嗎?

△重回土地的唐亮一家人


8

“放手也是一種愛”

——廣東·高州:李淼

當然,大多的返鄉只是一時衝動,而能夠付諸實踐並堅持下來的,是極少數。

廣東高州,是中國水果之鄉。2013年,大學畢業兩年後的李淼,打算回到農村,靠土地創業。這一想法,得到昔日的同窗好友阿成和阿茂的響應,三人一拍即合,說做就做。

然而,三個大學畢業生,組成的豪華返鄉陣容,也填不滿返鄉的坑,三人跌跌撞撞,最終只在這條路上堅持了兩年,因為各自家庭的反對和變故,阿成和阿茂只得暫時選擇離開。

只剩下李淼一人,繼續留在村裡。

青春是一場戰場,有人戰後退伍,有人繼續戰鬥,但所有參加過的戰役,都是榮譽的勳章。無論最終我們是否散場,但當初毅然回到村裡,都值得被讚揚。離開後的阿成和阿茂,也一直在繼續鼓勵和支持著李淼。

他們三人的共同好友李彥庭說:“如果沒有思考清楚,返鄉就是一場衝動的懲罰。但思考清楚了的返鄉,基本上都不會再返鄉了。我們回到農村,能夠給農村帶去什麼?什麼才是故鄉稀缺的?”


那些回到鄉村的年輕人,你在家鄉還好嗎?

△景美生態農場李淼


9

“既然故鄉待不下去,我把他鄉建成眷村。”

——雲南·元陽:張揚

2012年,張揚徹底放棄了物流行業,選擇了農業創業。至今問起他為什麼會選擇農業,他依然是笑笑的說:“可能是老蔡(大連樂土農場蔡殿雙)常說的腦子進水了。”在北京分享收穫農場學習了半年之後,張揚選擇回到自己的老家四川威遠縣,這是一個距離中國檸檬之鄉不到100公里的小縣城。調研之後,發現檸檬的農藥非常嚴重,生態的檸檬幾乎沒有。於是,張揚決心一輩子與檸檬死磕到底了。

但是事與願違,四川的陰雨天氣,讓張揚生態種植的檸檬接連三年裡幾乎絕收。就在他走投無路的時候,一個偶然的機會,來到雲南省玉溪市元陽縣,這裡的氣候很適合生態種植的檸檬。於是,張揚立馬決定,放棄故鄉,遠走他鄉。

就這樣,2016年初,張揚來到這個沒有親人、沒有朋友、沒有關聯、完全陌生的小縣城,在元陽的山上租下幾十畝地,開始繼續種植生態的檸檬。

2018年3月,我們來到雲南元陽,見到張揚的時候,張揚已經把他的老婆接到元陽,如今他已是兩個孩子的父親。我不知道,他當初是如何說服自己的老婆來到這個偏遠陌生的農村的。

當張揚把農場和家人安頓好了之後,給自己農場所在的村子命名為“眷村”,這是一個距離縣城還需要開車幾十分鐘山路的山頂小村莊。

“農村失守,最大的問題是鄉村文化的消失。”張揚說,“我希望鄉村依然是讓人眷戀的地方,依然是家眷親人能夠快樂生活的地方。”


10

“詩和遠方,也在故鄉”

——江西·婺源:施一白

返鄉並非只有農業一條途徑,文旅也是獨立個體返鄉者的選擇。

施一白,今年35歲,良食山物創始人,人稱:山人小小。

在回到家鄉婺源之前,施一白是一名小有名氣的自由攝影師,在外闖蕩多年。

突然有一天,小小毫無徵兆的想家了,想和年邁的父母說說話,想聽聽稻田裡的青蛙。於是,小小立馬決定回家,讓每一天都過得安穩。

與其他返鄉青年不一樣,小小返鄉後的生活,要詩意得多。用鏡頭記錄著家鄉的山水人文,出版攝影作品集,在家鄉舉辦攝影個展,釀造米酒和榨油,開設民宿待人接物。

就這樣,小小的鄉村生活過得有聲有色,比之前過得有意思得多。

曾經擔心回鄉沒有了朋友,事實卻變得朋友遍天下。

跟山人小小一樣,劉子賦也是實踐者這樣的返鄉生活。

北京密雲水庫邊的fun空間,並非定義為單純的民宿酒店,而是一種生活方式的體驗空間。主人劉子賦,出生在燕趙之地,從大學到工作,十餘年間一直生活在南方。2018年10月,劉子賦第一次回到了密雲,開設fun空間,密雲雖非出生地,但也算是半個故鄉了。

在這裡,自己種菜,自己手工,從鄉村走出來,再次回到土地上,讓劉子賦感覺到日子變得踏實而質感,溫暖而多情。

返鄉,是一種精神上的迴歸。


"

文 / 付永軍 惠子

— — 壹 — —

我們的故鄉


1

不變的土地情結

土地是萬物之母,只要撒下種子,就能結出果實。食材、衣物、樹木,抑或器物,一切維繫著我們生命的生命,都是來自於土地裡。

無論朝代如何更迭,中國人的骨子裡都有著無可替代的土地情結。千百年來,這是我們不變的情懷,也凝聚著我們的每個家庭;它構成了我們五千年文明的歷史底色。

所有的離開,都只是短暫的分別;生於土地的人,也最終會回到土地。

只是有的人是“少小離家老大回”,而有的人卻是“青春作伴好還鄉”。

歷史兜兜轉轉,就連玩笑都有些蒼涼。

2

青年們的回鄉路

同樣是一百年前,美國人富蘭克林·H·金寫了一本書——《四千年農夫》,為西方的農業打開了一道永續生產的大門;一百年後,中國人民大學的程存旺、石嫣夫婦,將這本書翻譯成中文,讓我們的目光再次回到中國傳統農業的身上。

回國後不久的石嫣,在國內創建分享收穫農場,首次將CSA(狹義概念:社區支持農場)的模式引入國內,為許多正在尋找中國農業轉機的新農人指出了一條新的方向。

這對雙雙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的博士夫婦,也被稱為“中國最高學歷的農民夫婦”。

此後的幾年裡,分享收穫農場在國內培訓新農人,每年不少於200人,他們中大多都回到了農村,從事著生態農業。


那些回到鄉村的年輕人,你在家鄉還好嗎?

△分享收穫石嫣博士


3

相互慰藉的取暖

2018年7月,國家發改委首次公佈的數據顯示,我國返鄉青年達到740萬人!而據《中國青年報》分析,其中,返鄉從事農業創業的人,大約440萬人。

2018年12月16日,第十屆中國社會生態農業大會在成都市郫都區戰旗村召開,這是歷年來CSA大會參與人數最多的一次會議,為期三天的大會,有近1500人蔘會。而他們中大多都是從事生態農業的返鄉青年。

在這些返鄉青年中,大部分都生活得非常艱難。

廣義上的CSA概念,是指社會型生態農業,它是自下而上發起的,是消費者和生產者共同參與下的獨立和民間的有機農業運動,旨在倡導一種風險共擔、利益共享、公平參與、相互理解的消費者與生產者的平等關係。源於瑞士,長於歐美,盛於日韓。

全國CSA大會,猶如一場一年一度的赴約,是生產者之間相互鼓勵和抱團學習的活動。因為參與的新農人們都很清楚,這一場孤獨的逆行,大家都不容易。


那些回到鄉村的年輕人,你在家鄉還好嗎?

△圖源社會生態農業CSA網絡


4

正在消失的村落

中國作家馮驥才在2012年就曾大聲疾呼:在過去10年,我們總共消失了90多萬個自然古村落,每天都有近100個自然村落,永遠地從地球上消失。

據國家統計局官網的最新數據顯示,中國城鎮人口數量超過8億人,農村人口不到6億人。而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這個數字差正在變大,鄉村青壯年勞動力湧向城市,急劇的“空心化”是中國村莊都在面臨的尷尬現狀。

農村,正在變成一個空空如也的山谷。

中科院地理研究所的一組研究:中國村莊宅基地的空心化率平均在10. 15%左右

與“空心化”相對應的,是鄉村文化的斷裂。

2015年春節剛過不久,80後在讀博士王磊光的《一位博士生的返鄉筆記》迅速火遍了網絡。靠老人維繫的鄉村社會,隨著老人的離去,關於故鄉的溫情被現實一點一點割裂,鄉村成了一個過年集體炫耀的場合。回鄉也只是換了個不合群的地方沉默。

有人感慨:故鄉,是再也回不去的地方。


那些回到鄉村的年輕人,你在家鄉還好嗎?


— — 貳 — —

孤獨的逆行

5

“我想結婚,卻沒人願意嫁農村”

——四川·南充:趙天勇

今年是趙天勇返鄉務農的第6年,在這之前,趙天勇是一名在化工廠工作了7年的調色工程師。調色工程師的身份,並沒有讓他的生活豐富多彩,反而越發地厭倦了這種程式化的工作。

曾經的兒時樂園,故鄉的輕風細雨,田間的蛙鳴蟲喧,似乎家鄉的一草一木都在呼喚著他;再加上父母年事已高,又不願進城,趙天勇鼓足了勇氣,“有父母的地方,才是家!”

在踏上返鄉路之前,趙天勇經過了漫長的思想鬥爭,終於下定決心;但是,當他回到故鄉之後,真正的困難才剛剛開始。

村裡人的“說三道四”,父母的“以死相逼”,鄉幹部的“冷嘲熱諷”,都讓這個本有些木訥的年輕人,更加沉默孤獨。

他想不明白,這明明是生我養我的故鄉,卻為什麼容不下我的歸來?

趙天勇決定用實際行動說服父母和證明給鄉親們看,學習有機種植,死磕一碗麵!六年過去了,小趙堅持生態有機的種養方式,開始讓村裡人刮目相看,也成了當地政府眼中振興鄉村的“實踐專家”,關照有加。

由於農村再無同齡人,也無人願意嫁農村,趙天勇的婚姻大事,成了返鄉後最大的困擾,父母們為此都快流乾了眼淚,卻依然沒有遇到一個合適的人。


那些回到鄉村的年輕人,你在家鄉還好嗎?

△鄉村印象趙天勇一家


6

“我想對所有鄉親好,可是結局讓我寒了心”

——甘肅·慶陽:吳龍

2015年7月,吳龍剛剛領到大學的畢業證書,就離開了北京,回到甘肅慶陽的老家。

與其他人的返鄉不一樣,吳龍的返鄉似乎帶有先天的使命感:出生在西北貧困山村——從小家境貧寒刻苦學習——家鄉特產豐富產品廉價——希望通過知識改變家鄉的命運——大學毫不猶豫報考了畜牧專業——學業有成後回到家鄉實現夢想。

這樣逆襲的劇本,猶如上世紀“科學報國”的主旋律影片,主角最終都會功成名就。但是放在如今“農業振興鄉村”的現實主義題材裡,結局大多難以接受。

可能劇情還在發生,主角還未成名,現在尚無可定論。

滿臉滄桑,故事都掛在這張1988年的臉上。

數年準備,終上戰場,學業有成、信心滿滿的吳龍回到家鄉後,立即開始大動干戈,實踐著他的“生態農業振興鄉村”的夢想。

然而農村的事情並非想象中簡單,甚至比想象中的困難還難以讓人接受。從承包土地種草養牛,到租賃廢窯洞循環養殖,從帶領鄉親生態種植,到包產包銷高價收購,吳龍和他的合夥人這幾年裡掉進了這條返鄉路上一個又一個的坑。

並非人心不古,而是村裡的人性來得更直接。

四年時間不到,貧下中農的吳龍和表弟,已經欠下了150多萬債務。

“我現在每年還一點,但我相信時間的價值。”吳龍說,“現在已經有村民開始理解我們堅持生態循環種養的意義了。”


那些回到鄉村的年輕人,你在家鄉還好嗎?

△右為牧童心農場吳龍


7

“修身齊家,里仁為美,這不是最好的收穫嗎?”

——四川·金堂:唐亮

唐亮是生態農業圈裡的名人,也是“樸門生活”的踐行者。

與其他返鄉青年相比,唐亮的返鄉目的要純粹得多。

大學已經畢業兩三年了,唐亮的家人依然散落在外,打工度日。從小就是留守兒童的唐亮,很渴望有一個溫暖的家,讓一家人再次團聚在一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一件幸福的事情。於是,唐亮隻身一人來到北京,前往小毛爐與分享收穫農場實習,學習生態農業。兩年後,唐亮回到家鄉金堂縣,張羅著成立了亮亮家庭農場。

如所有的返鄉一樣,在父母們一片罵聲中,唐亮依然不為所動。母親沒有辦法,只有回來幫忙,然後父親、伯父、弟弟一家……就這樣,唐亮的農場像一個磁鐵一樣,慢慢聚攏了曾經分散四方的家人。

與其說唐亮在經營農場,不如說他是在經營家庭:餐前的感恩儀式,家庭角色的分工,各種家庭和農場娛樂項目,送父母、弟弟、弟妹外出學習,為侄兒侄女營造快樂童年……如今的亮亮家庭農場,已經是一種獨有的生活方式,不但倡導健康食材,更倡導迴歸家庭。

唐亮把它歸之為:修身齊家。

在唐亮返鄉這幾年的潛移默化下,村子裡的其他村民也開始注重生態環境的保護和鄉村文化的建設。

懷著“修身齊家”理想返鄉也並非唐亮孤例,雲南師宗的熊傑峰也是如此,村上第一個離開故鄉的人,也是如今唯一一個回來的年輕人。

當我們回到故鄉,用心經營家庭和鄉村,故鄉會恢復到從前的“里仁為美”嗎?


那些回到鄉村的年輕人,你在家鄉還好嗎?

△重回土地的唐亮一家人


8

“放手也是一種愛”

——廣東·高州:李淼

當然,大多的返鄉只是一時衝動,而能夠付諸實踐並堅持下來的,是極少數。

廣東高州,是中國水果之鄉。2013年,大學畢業兩年後的李淼,打算回到農村,靠土地創業。這一想法,得到昔日的同窗好友阿成和阿茂的響應,三人一拍即合,說做就做。

然而,三個大學畢業生,組成的豪華返鄉陣容,也填不滿返鄉的坑,三人跌跌撞撞,最終只在這條路上堅持了兩年,因為各自家庭的反對和變故,阿成和阿茂只得暫時選擇離開。

只剩下李淼一人,繼續留在村裡。

青春是一場戰場,有人戰後退伍,有人繼續戰鬥,但所有參加過的戰役,都是榮譽的勳章。無論最終我們是否散場,但當初毅然回到村裡,都值得被讚揚。離開後的阿成和阿茂,也一直在繼續鼓勵和支持著李淼。

他們三人的共同好友李彥庭說:“如果沒有思考清楚,返鄉就是一場衝動的懲罰。但思考清楚了的返鄉,基本上都不會再返鄉了。我們回到農村,能夠給農村帶去什麼?什麼才是故鄉稀缺的?”


那些回到鄉村的年輕人,你在家鄉還好嗎?

△景美生態農場李淼


9

“既然故鄉待不下去,我把他鄉建成眷村。”

——雲南·元陽:張揚

2012年,張揚徹底放棄了物流行業,選擇了農業創業。至今問起他為什麼會選擇農業,他依然是笑笑的說:“可能是老蔡(大連樂土農場蔡殿雙)常說的腦子進水了。”在北京分享收穫農場學習了半年之後,張揚選擇回到自己的老家四川威遠縣,這是一個距離中國檸檬之鄉不到100公里的小縣城。調研之後,發現檸檬的農藥非常嚴重,生態的檸檬幾乎沒有。於是,張揚決心一輩子與檸檬死磕到底了。

但是事與願違,四川的陰雨天氣,讓張揚生態種植的檸檬接連三年裡幾乎絕收。就在他走投無路的時候,一個偶然的機會,來到雲南省玉溪市元陽縣,這裡的氣候很適合生態種植的檸檬。於是,張揚立馬決定,放棄故鄉,遠走他鄉。

就這樣,2016年初,張揚來到這個沒有親人、沒有朋友、沒有關聯、完全陌生的小縣城,在元陽的山上租下幾十畝地,開始繼續種植生態的檸檬。

2018年3月,我們來到雲南元陽,見到張揚的時候,張揚已經把他的老婆接到元陽,如今他已是兩個孩子的父親。我不知道,他當初是如何說服自己的老婆來到這個偏遠陌生的農村的。

當張揚把農場和家人安頓好了之後,給自己農場所在的村子命名為“眷村”,這是一個距離縣城還需要開車幾十分鐘山路的山頂小村莊。

“農村失守,最大的問題是鄉村文化的消失。”張揚說,“我希望鄉村依然是讓人眷戀的地方,依然是家眷親人能夠快樂生活的地方。”


10

“詩和遠方,也在故鄉”

——江西·婺源:施一白

返鄉並非只有農業一條途徑,文旅也是獨立個體返鄉者的選擇。

施一白,今年35歲,良食山物創始人,人稱:山人小小。

在回到家鄉婺源之前,施一白是一名小有名氣的自由攝影師,在外闖蕩多年。

突然有一天,小小毫無徵兆的想家了,想和年邁的父母說說話,想聽聽稻田裡的青蛙。於是,小小立馬決定回家,讓每一天都過得安穩。

與其他返鄉青年不一樣,小小返鄉後的生活,要詩意得多。用鏡頭記錄著家鄉的山水人文,出版攝影作品集,在家鄉舉辦攝影個展,釀造米酒和榨油,開設民宿待人接物。

就這樣,小小的鄉村生活過得有聲有色,比之前過得有意思得多。

曾經擔心回鄉沒有了朋友,事實卻變得朋友遍天下。

跟山人小小一樣,劉子賦也是實踐者這樣的返鄉生活。

北京密雲水庫邊的fun空間,並非定義為單純的民宿酒店,而是一種生活方式的體驗空間。主人劉子賦,出生在燕趙之地,從大學到工作,十餘年間一直生活在南方。2018年10月,劉子賦第一次回到了密雲,開設fun空間,密雲雖非出生地,但也算是半個故鄉了。

在這裡,自己種菜,自己手工,從鄉村走出來,再次回到土地上,讓劉子賦感覺到日子變得踏實而質感,溫暖而多情。

返鄉,是一種精神上的迴歸。


那些回到鄉村的年輕人,你在家鄉還好嗎?

△山人小小


— — 叄 — —

總把他鄉當故鄉

11

半農半X的生活

2003年8月,日本作家鹽見直紀《半農半X的生活》繁體中文版在臺灣地區首次發行。1999年,33歲的鹽見直紀因緣際會辭去工作,返回故鄉,開始實踐著“半農半X的生活”。此後的二十年裡,鹽見直紀一直在倡導他半農半X的生活理念。

這是一種半自給自足的農業和理想工作齊頭並進的生活方式。

“從小規模的農業中獲取自給自足的食糧,用簡單的生活滿足最基本的需要,同時也從事自己熱愛的理想工作,更積極地與社會保持聯繫。”鹽見直紀說。

簡體版的《半農半X的生活》一書有一個副標題,“順從自然、實踐天賦”,這也非常準確地表現了“半農半X”的精髓所在。

從此書一問世以來,成為許多返鄉青年的精神糧食,激勵著無數日本和中國的青年人,走入鄉村,開啟另一種生活方式。


"

文 / 付永軍 惠子

— — 壹 — —

我們的故鄉


1

不變的土地情結

土地是萬物之母,只要撒下種子,就能結出果實。食材、衣物、樹木,抑或器物,一切維繫著我們生命的生命,都是來自於土地裡。

無論朝代如何更迭,中國人的骨子裡都有著無可替代的土地情結。千百年來,這是我們不變的情懷,也凝聚著我們的每個家庭;它構成了我們五千年文明的歷史底色。

所有的離開,都只是短暫的分別;生於土地的人,也最終會回到土地。

只是有的人是“少小離家老大回”,而有的人卻是“青春作伴好還鄉”。

歷史兜兜轉轉,就連玩笑都有些蒼涼。

2

青年們的回鄉路

同樣是一百年前,美國人富蘭克林·H·金寫了一本書——《四千年農夫》,為西方的農業打開了一道永續生產的大門;一百年後,中國人民大學的程存旺、石嫣夫婦,將這本書翻譯成中文,讓我們的目光再次回到中國傳統農業的身上。

回國後不久的石嫣,在國內創建分享收穫農場,首次將CSA(狹義概念:社區支持農場)的模式引入國內,為許多正在尋找中國農業轉機的新農人指出了一條新的方向。

這對雙雙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的博士夫婦,也被稱為“中國最高學歷的農民夫婦”。

此後的幾年裡,分享收穫農場在國內培訓新農人,每年不少於200人,他們中大多都回到了農村,從事著生態農業。


那些回到鄉村的年輕人,你在家鄉還好嗎?

△分享收穫石嫣博士


3

相互慰藉的取暖

2018年7月,國家發改委首次公佈的數據顯示,我國返鄉青年達到740萬人!而據《中國青年報》分析,其中,返鄉從事農業創業的人,大約440萬人。

2018年12月16日,第十屆中國社會生態農業大會在成都市郫都區戰旗村召開,這是歷年來CSA大會參與人數最多的一次會議,為期三天的大會,有近1500人蔘會。而他們中大多都是從事生態農業的返鄉青年。

在這些返鄉青年中,大部分都生活得非常艱難。

廣義上的CSA概念,是指社會型生態農業,它是自下而上發起的,是消費者和生產者共同參與下的獨立和民間的有機農業運動,旨在倡導一種風險共擔、利益共享、公平參與、相互理解的消費者與生產者的平等關係。源於瑞士,長於歐美,盛於日韓。

全國CSA大會,猶如一場一年一度的赴約,是生產者之間相互鼓勵和抱團學習的活動。因為參與的新農人們都很清楚,這一場孤獨的逆行,大家都不容易。


那些回到鄉村的年輕人,你在家鄉還好嗎?

△圖源社會生態農業CSA網絡


4

正在消失的村落

中國作家馮驥才在2012年就曾大聲疾呼:在過去10年,我們總共消失了90多萬個自然古村落,每天都有近100個自然村落,永遠地從地球上消失。

據國家統計局官網的最新數據顯示,中國城鎮人口數量超過8億人,農村人口不到6億人。而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這個數字差正在變大,鄉村青壯年勞動力湧向城市,急劇的“空心化”是中國村莊都在面臨的尷尬現狀。

農村,正在變成一個空空如也的山谷。

中科院地理研究所的一組研究:中國村莊宅基地的空心化率平均在10. 15%左右

與“空心化”相對應的,是鄉村文化的斷裂。

2015年春節剛過不久,80後在讀博士王磊光的《一位博士生的返鄉筆記》迅速火遍了網絡。靠老人維繫的鄉村社會,隨著老人的離去,關於故鄉的溫情被現實一點一點割裂,鄉村成了一個過年集體炫耀的場合。回鄉也只是換了個不合群的地方沉默。

有人感慨:故鄉,是再也回不去的地方。


那些回到鄉村的年輕人,你在家鄉還好嗎?


— — 貳 — —

孤獨的逆行

5

“我想結婚,卻沒人願意嫁農村”

——四川·南充:趙天勇

今年是趙天勇返鄉務農的第6年,在這之前,趙天勇是一名在化工廠工作了7年的調色工程師。調色工程師的身份,並沒有讓他的生活豐富多彩,反而越發地厭倦了這種程式化的工作。

曾經的兒時樂園,故鄉的輕風細雨,田間的蛙鳴蟲喧,似乎家鄉的一草一木都在呼喚著他;再加上父母年事已高,又不願進城,趙天勇鼓足了勇氣,“有父母的地方,才是家!”

在踏上返鄉路之前,趙天勇經過了漫長的思想鬥爭,終於下定決心;但是,當他回到故鄉之後,真正的困難才剛剛開始。

村裡人的“說三道四”,父母的“以死相逼”,鄉幹部的“冷嘲熱諷”,都讓這個本有些木訥的年輕人,更加沉默孤獨。

他想不明白,這明明是生我養我的故鄉,卻為什麼容不下我的歸來?

趙天勇決定用實際行動說服父母和證明給鄉親們看,學習有機種植,死磕一碗麵!六年過去了,小趙堅持生態有機的種養方式,開始讓村裡人刮目相看,也成了當地政府眼中振興鄉村的“實踐專家”,關照有加。

由於農村再無同齡人,也無人願意嫁農村,趙天勇的婚姻大事,成了返鄉後最大的困擾,父母們為此都快流乾了眼淚,卻依然沒有遇到一個合適的人。


那些回到鄉村的年輕人,你在家鄉還好嗎?

△鄉村印象趙天勇一家


6

“我想對所有鄉親好,可是結局讓我寒了心”

——甘肅·慶陽:吳龍

2015年7月,吳龍剛剛領到大學的畢業證書,就離開了北京,回到甘肅慶陽的老家。

與其他人的返鄉不一樣,吳龍的返鄉似乎帶有先天的使命感:出生在西北貧困山村——從小家境貧寒刻苦學習——家鄉特產豐富產品廉價——希望通過知識改變家鄉的命運——大學毫不猶豫報考了畜牧專業——學業有成後回到家鄉實現夢想。

這樣逆襲的劇本,猶如上世紀“科學報國”的主旋律影片,主角最終都會功成名就。但是放在如今“農業振興鄉村”的現實主義題材裡,結局大多難以接受。

可能劇情還在發生,主角還未成名,現在尚無可定論。

滿臉滄桑,故事都掛在這張1988年的臉上。

數年準備,終上戰場,學業有成、信心滿滿的吳龍回到家鄉後,立即開始大動干戈,實踐著他的“生態農業振興鄉村”的夢想。

然而農村的事情並非想象中簡單,甚至比想象中的困難還難以讓人接受。從承包土地種草養牛,到租賃廢窯洞循環養殖,從帶領鄉親生態種植,到包產包銷高價收購,吳龍和他的合夥人這幾年裡掉進了這條返鄉路上一個又一個的坑。

並非人心不古,而是村裡的人性來得更直接。

四年時間不到,貧下中農的吳龍和表弟,已經欠下了150多萬債務。

“我現在每年還一點,但我相信時間的價值。”吳龍說,“現在已經有村民開始理解我們堅持生態循環種養的意義了。”


那些回到鄉村的年輕人,你在家鄉還好嗎?

△右為牧童心農場吳龍


7

“修身齊家,里仁為美,這不是最好的收穫嗎?”

——四川·金堂:唐亮

唐亮是生態農業圈裡的名人,也是“樸門生活”的踐行者。

與其他返鄉青年相比,唐亮的返鄉目的要純粹得多。

大學已經畢業兩三年了,唐亮的家人依然散落在外,打工度日。從小就是留守兒童的唐亮,很渴望有一個溫暖的家,讓一家人再次團聚在一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一件幸福的事情。於是,唐亮隻身一人來到北京,前往小毛爐與分享收穫農場實習,學習生態農業。兩年後,唐亮回到家鄉金堂縣,張羅著成立了亮亮家庭農場。

如所有的返鄉一樣,在父母們一片罵聲中,唐亮依然不為所動。母親沒有辦法,只有回來幫忙,然後父親、伯父、弟弟一家……就這樣,唐亮的農場像一個磁鐵一樣,慢慢聚攏了曾經分散四方的家人。

與其說唐亮在經營農場,不如說他是在經營家庭:餐前的感恩儀式,家庭角色的分工,各種家庭和農場娛樂項目,送父母、弟弟、弟妹外出學習,為侄兒侄女營造快樂童年……如今的亮亮家庭農場,已經是一種獨有的生活方式,不但倡導健康食材,更倡導迴歸家庭。

唐亮把它歸之為:修身齊家。

在唐亮返鄉這幾年的潛移默化下,村子裡的其他村民也開始注重生態環境的保護和鄉村文化的建設。

懷著“修身齊家”理想返鄉也並非唐亮孤例,雲南師宗的熊傑峰也是如此,村上第一個離開故鄉的人,也是如今唯一一個回來的年輕人。

當我們回到故鄉,用心經營家庭和鄉村,故鄉會恢復到從前的“里仁為美”嗎?


那些回到鄉村的年輕人,你在家鄉還好嗎?

△重回土地的唐亮一家人


8

“放手也是一種愛”

——廣東·高州:李淼

當然,大多的返鄉只是一時衝動,而能夠付諸實踐並堅持下來的,是極少數。

廣東高州,是中國水果之鄉。2013年,大學畢業兩年後的李淼,打算回到農村,靠土地創業。這一想法,得到昔日的同窗好友阿成和阿茂的響應,三人一拍即合,說做就做。

然而,三個大學畢業生,組成的豪華返鄉陣容,也填不滿返鄉的坑,三人跌跌撞撞,最終只在這條路上堅持了兩年,因為各自家庭的反對和變故,阿成和阿茂只得暫時選擇離開。

只剩下李淼一人,繼續留在村裡。

青春是一場戰場,有人戰後退伍,有人繼續戰鬥,但所有參加過的戰役,都是榮譽的勳章。無論最終我們是否散場,但當初毅然回到村裡,都值得被讚揚。離開後的阿成和阿茂,也一直在繼續鼓勵和支持著李淼。

他們三人的共同好友李彥庭說:“如果沒有思考清楚,返鄉就是一場衝動的懲罰。但思考清楚了的返鄉,基本上都不會再返鄉了。我們回到農村,能夠給農村帶去什麼?什麼才是故鄉稀缺的?”


那些回到鄉村的年輕人,你在家鄉還好嗎?

△景美生態農場李淼


9

“既然故鄉待不下去,我把他鄉建成眷村。”

——雲南·元陽:張揚

2012年,張揚徹底放棄了物流行業,選擇了農業創業。至今問起他為什麼會選擇農業,他依然是笑笑的說:“可能是老蔡(大連樂土農場蔡殿雙)常說的腦子進水了。”在北京分享收穫農場學習了半年之後,張揚選擇回到自己的老家四川威遠縣,這是一個距離中國檸檬之鄉不到100公里的小縣城。調研之後,發現檸檬的農藥非常嚴重,生態的檸檬幾乎沒有。於是,張揚決心一輩子與檸檬死磕到底了。

但是事與願違,四川的陰雨天氣,讓張揚生態種植的檸檬接連三年裡幾乎絕收。就在他走投無路的時候,一個偶然的機會,來到雲南省玉溪市元陽縣,這裡的氣候很適合生態種植的檸檬。於是,張揚立馬決定,放棄故鄉,遠走他鄉。

就這樣,2016年初,張揚來到這個沒有親人、沒有朋友、沒有關聯、完全陌生的小縣城,在元陽的山上租下幾十畝地,開始繼續種植生態的檸檬。

2018年3月,我們來到雲南元陽,見到張揚的時候,張揚已經把他的老婆接到元陽,如今他已是兩個孩子的父親。我不知道,他當初是如何說服自己的老婆來到這個偏遠陌生的農村的。

當張揚把農場和家人安頓好了之後,給自己農場所在的村子命名為“眷村”,這是一個距離縣城還需要開車幾十分鐘山路的山頂小村莊。

“農村失守,最大的問題是鄉村文化的消失。”張揚說,“我希望鄉村依然是讓人眷戀的地方,依然是家眷親人能夠快樂生活的地方。”


10

“詩和遠方,也在故鄉”

——江西·婺源:施一白

返鄉並非只有農業一條途徑,文旅也是獨立個體返鄉者的選擇。

施一白,今年35歲,良食山物創始人,人稱:山人小小。

在回到家鄉婺源之前,施一白是一名小有名氣的自由攝影師,在外闖蕩多年。

突然有一天,小小毫無徵兆的想家了,想和年邁的父母說說話,想聽聽稻田裡的青蛙。於是,小小立馬決定回家,讓每一天都過得安穩。

與其他返鄉青年不一樣,小小返鄉後的生活,要詩意得多。用鏡頭記錄著家鄉的山水人文,出版攝影作品集,在家鄉舉辦攝影個展,釀造米酒和榨油,開設民宿待人接物。

就這樣,小小的鄉村生活過得有聲有色,比之前過得有意思得多。

曾經擔心回鄉沒有了朋友,事實卻變得朋友遍天下。

跟山人小小一樣,劉子賦也是實踐者這樣的返鄉生活。

北京密雲水庫邊的fun空間,並非定義為單純的民宿酒店,而是一種生活方式的體驗空間。主人劉子賦,出生在燕趙之地,從大學到工作,十餘年間一直生活在南方。2018年10月,劉子賦第一次回到了密雲,開設fun空間,密雲雖非出生地,但也算是半個故鄉了。

在這裡,自己種菜,自己手工,從鄉村走出來,再次回到土地上,讓劉子賦感覺到日子變得踏實而質感,溫暖而多情。

返鄉,是一種精神上的迴歸。


那些回到鄉村的年輕人,你在家鄉還好嗎?

△山人小小


— — 叄 — —

總把他鄉當故鄉

11

半農半X的生活

2003年8月,日本作家鹽見直紀《半農半X的生活》繁體中文版在臺灣地區首次發行。1999年,33歲的鹽見直紀因緣際會辭去工作,返回故鄉,開始實踐著“半農半X的生活”。此後的二十年裡,鹽見直紀一直在倡導他半農半X的生活理念。

這是一種半自給自足的農業和理想工作齊頭並進的生活方式。

“從小規模的農業中獲取自給自足的食糧,用簡單的生活滿足最基本的需要,同時也從事自己熱愛的理想工作,更積極地與社會保持聯繫。”鹽見直紀說。

簡體版的《半農半X的生活》一書有一個副標題,“順從自然、實踐天賦”,這也非常準確地表現了“半農半X”的精髓所在。

從此書一問世以來,成為許多返鄉青年的精神糧食,激勵著無數日本和中國的青年人,走入鄉村,開啟另一種生活方式。


那些回到鄉村的年輕人,你在家鄉還好嗎?

△《半農半×的生活》作者:鹽見直紀


12

更高級的鄉村審美

有人的返鄉是回到老家,有人的返鄉是重回鄉土。

當成都明月村的新村民們紛紛搬進明月村的時候,他們並不知道明月村的未來在哪裡。一群人以新村民的身份,在這片土地上生產生活、輸出價值的時候,鄉村開始有了它的另外一種可能。

臺灣南投縣桃米村,1999年之前依然是衰敗凋敝的空心村,經過無數返鄉青年的努力,生態、文創、融合,如今,這裡成為了人們眼中的“理想社區”。

返鄉的最高價值是一場價值重建,不是因為在城市裡活不下去逃回農村謀生,而是新生。”海南火山村荔枝創始人、返鄉青年陳統奎如是說。

有人將有機餐廳開在了深山,有人將原生態食材帶回到城市,價值重建的意義,在於如何去鏈接,賦予它新的美學。林炳輝的食養山房,或許是一個鄉村審美的高度,很難逾越。

當我們決定迴歸土地的時候,哪裡都是故鄉。


"

文 / 付永軍 惠子

— — 壹 — —

我們的故鄉


1

不變的土地情結

土地是萬物之母,只要撒下種子,就能結出果實。食材、衣物、樹木,抑或器物,一切維繫著我們生命的生命,都是來自於土地裡。

無論朝代如何更迭,中國人的骨子裡都有著無可替代的土地情結。千百年來,這是我們不變的情懷,也凝聚著我們的每個家庭;它構成了我們五千年文明的歷史底色。

所有的離開,都只是短暫的分別;生於土地的人,也最終會回到土地。

只是有的人是“少小離家老大回”,而有的人卻是“青春作伴好還鄉”。

歷史兜兜轉轉,就連玩笑都有些蒼涼。

2

青年們的回鄉路

同樣是一百年前,美國人富蘭克林·H·金寫了一本書——《四千年農夫》,為西方的農業打開了一道永續生產的大門;一百年後,中國人民大學的程存旺、石嫣夫婦,將這本書翻譯成中文,讓我們的目光再次回到中國傳統農業的身上。

回國後不久的石嫣,在國內創建分享收穫農場,首次將CSA(狹義概念:社區支持農場)的模式引入國內,為許多正在尋找中國農業轉機的新農人指出了一條新的方向。

這對雙雙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的博士夫婦,也被稱為“中國最高學歷的農民夫婦”。

此後的幾年裡,分享收穫農場在國內培訓新農人,每年不少於200人,他們中大多都回到了農村,從事著生態農業。


那些回到鄉村的年輕人,你在家鄉還好嗎?

△分享收穫石嫣博士


3

相互慰藉的取暖

2018年7月,國家發改委首次公佈的數據顯示,我國返鄉青年達到740萬人!而據《中國青年報》分析,其中,返鄉從事農業創業的人,大約440萬人。

2018年12月16日,第十屆中國社會生態農業大會在成都市郫都區戰旗村召開,這是歷年來CSA大會參與人數最多的一次會議,為期三天的大會,有近1500人蔘會。而他們中大多都是從事生態農業的返鄉青年。

在這些返鄉青年中,大部分都生活得非常艱難。

廣義上的CSA概念,是指社會型生態農業,它是自下而上發起的,是消費者和生產者共同參與下的獨立和民間的有機農業運動,旨在倡導一種風險共擔、利益共享、公平參與、相互理解的消費者與生產者的平等關係。源於瑞士,長於歐美,盛於日韓。

全國CSA大會,猶如一場一年一度的赴約,是生產者之間相互鼓勵和抱團學習的活動。因為參與的新農人們都很清楚,這一場孤獨的逆行,大家都不容易。


那些回到鄉村的年輕人,你在家鄉還好嗎?

△圖源社會生態農業CSA網絡


4

正在消失的村落

中國作家馮驥才在2012年就曾大聲疾呼:在過去10年,我們總共消失了90多萬個自然古村落,每天都有近100個自然村落,永遠地從地球上消失。

據國家統計局官網的最新數據顯示,中國城鎮人口數量超過8億人,農村人口不到6億人。而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這個數字差正在變大,鄉村青壯年勞動力湧向城市,急劇的“空心化”是中國村莊都在面臨的尷尬現狀。

農村,正在變成一個空空如也的山谷。

中科院地理研究所的一組研究:中國村莊宅基地的空心化率平均在10. 15%左右

與“空心化”相對應的,是鄉村文化的斷裂。

2015年春節剛過不久,80後在讀博士王磊光的《一位博士生的返鄉筆記》迅速火遍了網絡。靠老人維繫的鄉村社會,隨著老人的離去,關於故鄉的溫情被現實一點一點割裂,鄉村成了一個過年集體炫耀的場合。回鄉也只是換了個不合群的地方沉默。

有人感慨:故鄉,是再也回不去的地方。


那些回到鄉村的年輕人,你在家鄉還好嗎?


— — 貳 — —

孤獨的逆行

5

“我想結婚,卻沒人願意嫁農村”

——四川·南充:趙天勇

今年是趙天勇返鄉務農的第6年,在這之前,趙天勇是一名在化工廠工作了7年的調色工程師。調色工程師的身份,並沒有讓他的生活豐富多彩,反而越發地厭倦了這種程式化的工作。

曾經的兒時樂園,故鄉的輕風細雨,田間的蛙鳴蟲喧,似乎家鄉的一草一木都在呼喚著他;再加上父母年事已高,又不願進城,趙天勇鼓足了勇氣,“有父母的地方,才是家!”

在踏上返鄉路之前,趙天勇經過了漫長的思想鬥爭,終於下定決心;但是,當他回到故鄉之後,真正的困難才剛剛開始。

村裡人的“說三道四”,父母的“以死相逼”,鄉幹部的“冷嘲熱諷”,都讓這個本有些木訥的年輕人,更加沉默孤獨。

他想不明白,這明明是生我養我的故鄉,卻為什麼容不下我的歸來?

趙天勇決定用實際行動說服父母和證明給鄉親們看,學習有機種植,死磕一碗麵!六年過去了,小趙堅持生態有機的種養方式,開始讓村裡人刮目相看,也成了當地政府眼中振興鄉村的“實踐專家”,關照有加。

由於農村再無同齡人,也無人願意嫁農村,趙天勇的婚姻大事,成了返鄉後最大的困擾,父母們為此都快流乾了眼淚,卻依然沒有遇到一個合適的人。


那些回到鄉村的年輕人,你在家鄉還好嗎?

△鄉村印象趙天勇一家


6

“我想對所有鄉親好,可是結局讓我寒了心”

——甘肅·慶陽:吳龍

2015年7月,吳龍剛剛領到大學的畢業證書,就離開了北京,回到甘肅慶陽的老家。

與其他人的返鄉不一樣,吳龍的返鄉似乎帶有先天的使命感:出生在西北貧困山村——從小家境貧寒刻苦學習——家鄉特產豐富產品廉價——希望通過知識改變家鄉的命運——大學毫不猶豫報考了畜牧專業——學業有成後回到家鄉實現夢想。

這樣逆襲的劇本,猶如上世紀“科學報國”的主旋律影片,主角最終都會功成名就。但是放在如今“農業振興鄉村”的現實主義題材裡,結局大多難以接受。

可能劇情還在發生,主角還未成名,現在尚無可定論。

滿臉滄桑,故事都掛在這張1988年的臉上。

數年準備,終上戰場,學業有成、信心滿滿的吳龍回到家鄉後,立即開始大動干戈,實踐著他的“生態農業振興鄉村”的夢想。

然而農村的事情並非想象中簡單,甚至比想象中的困難還難以讓人接受。從承包土地種草養牛,到租賃廢窯洞循環養殖,從帶領鄉親生態種植,到包產包銷高價收購,吳龍和他的合夥人這幾年裡掉進了這條返鄉路上一個又一個的坑。

並非人心不古,而是村裡的人性來得更直接。

四年時間不到,貧下中農的吳龍和表弟,已經欠下了150多萬債務。

“我現在每年還一點,但我相信時間的價值。”吳龍說,“現在已經有村民開始理解我們堅持生態循環種養的意義了。”


那些回到鄉村的年輕人,你在家鄉還好嗎?

△右為牧童心農場吳龍


7

“修身齊家,里仁為美,這不是最好的收穫嗎?”

——四川·金堂:唐亮

唐亮是生態農業圈裡的名人,也是“樸門生活”的踐行者。

與其他返鄉青年相比,唐亮的返鄉目的要純粹得多。

大學已經畢業兩三年了,唐亮的家人依然散落在外,打工度日。從小就是留守兒童的唐亮,很渴望有一個溫暖的家,讓一家人再次團聚在一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一件幸福的事情。於是,唐亮隻身一人來到北京,前往小毛爐與分享收穫農場實習,學習生態農業。兩年後,唐亮回到家鄉金堂縣,張羅著成立了亮亮家庭農場。

如所有的返鄉一樣,在父母們一片罵聲中,唐亮依然不為所動。母親沒有辦法,只有回來幫忙,然後父親、伯父、弟弟一家……就這樣,唐亮的農場像一個磁鐵一樣,慢慢聚攏了曾經分散四方的家人。

與其說唐亮在經營農場,不如說他是在經營家庭:餐前的感恩儀式,家庭角色的分工,各種家庭和農場娛樂項目,送父母、弟弟、弟妹外出學習,為侄兒侄女營造快樂童年……如今的亮亮家庭農場,已經是一種獨有的生活方式,不但倡導健康食材,更倡導迴歸家庭。

唐亮把它歸之為:修身齊家。

在唐亮返鄉這幾年的潛移默化下,村子裡的其他村民也開始注重生態環境的保護和鄉村文化的建設。

懷著“修身齊家”理想返鄉也並非唐亮孤例,雲南師宗的熊傑峰也是如此,村上第一個離開故鄉的人,也是如今唯一一個回來的年輕人。

當我們回到故鄉,用心經營家庭和鄉村,故鄉會恢復到從前的“里仁為美”嗎?


那些回到鄉村的年輕人,你在家鄉還好嗎?

△重回土地的唐亮一家人


8

“放手也是一種愛”

——廣東·高州:李淼

當然,大多的返鄉只是一時衝動,而能夠付諸實踐並堅持下來的,是極少數。

廣東高州,是中國水果之鄉。2013年,大學畢業兩年後的李淼,打算回到農村,靠土地創業。這一想法,得到昔日的同窗好友阿成和阿茂的響應,三人一拍即合,說做就做。

然而,三個大學畢業生,組成的豪華返鄉陣容,也填不滿返鄉的坑,三人跌跌撞撞,最終只在這條路上堅持了兩年,因為各自家庭的反對和變故,阿成和阿茂只得暫時選擇離開。

只剩下李淼一人,繼續留在村裡。

青春是一場戰場,有人戰後退伍,有人繼續戰鬥,但所有參加過的戰役,都是榮譽的勳章。無論最終我們是否散場,但當初毅然回到村裡,都值得被讚揚。離開後的阿成和阿茂,也一直在繼續鼓勵和支持著李淼。

他們三人的共同好友李彥庭說:“如果沒有思考清楚,返鄉就是一場衝動的懲罰。但思考清楚了的返鄉,基本上都不會再返鄉了。我們回到農村,能夠給農村帶去什麼?什麼才是故鄉稀缺的?”


那些回到鄉村的年輕人,你在家鄉還好嗎?

△景美生態農場李淼


9

“既然故鄉待不下去,我把他鄉建成眷村。”

——雲南·元陽:張揚

2012年,張揚徹底放棄了物流行業,選擇了農業創業。至今問起他為什麼會選擇農業,他依然是笑笑的說:“可能是老蔡(大連樂土農場蔡殿雙)常說的腦子進水了。”在北京分享收穫農場學習了半年之後,張揚選擇回到自己的老家四川威遠縣,這是一個距離中國檸檬之鄉不到100公里的小縣城。調研之後,發現檸檬的農藥非常嚴重,生態的檸檬幾乎沒有。於是,張揚決心一輩子與檸檬死磕到底了。

但是事與願違,四川的陰雨天氣,讓張揚生態種植的檸檬接連三年裡幾乎絕收。就在他走投無路的時候,一個偶然的機會,來到雲南省玉溪市元陽縣,這裡的氣候很適合生態種植的檸檬。於是,張揚立馬決定,放棄故鄉,遠走他鄉。

就這樣,2016年初,張揚來到這個沒有親人、沒有朋友、沒有關聯、完全陌生的小縣城,在元陽的山上租下幾十畝地,開始繼續種植生態的檸檬。

2018年3月,我們來到雲南元陽,見到張揚的時候,張揚已經把他的老婆接到元陽,如今他已是兩個孩子的父親。我不知道,他當初是如何說服自己的老婆來到這個偏遠陌生的農村的。

當張揚把農場和家人安頓好了之後,給自己農場所在的村子命名為“眷村”,這是一個距離縣城還需要開車幾十分鐘山路的山頂小村莊。

“農村失守,最大的問題是鄉村文化的消失。”張揚說,“我希望鄉村依然是讓人眷戀的地方,依然是家眷親人能夠快樂生活的地方。”


10

“詩和遠方,也在故鄉”

——江西·婺源:施一白

返鄉並非只有農業一條途徑,文旅也是獨立個體返鄉者的選擇。

施一白,今年35歲,良食山物創始人,人稱:山人小小。

在回到家鄉婺源之前,施一白是一名小有名氣的自由攝影師,在外闖蕩多年。

突然有一天,小小毫無徵兆的想家了,想和年邁的父母說說話,想聽聽稻田裡的青蛙。於是,小小立馬決定回家,讓每一天都過得安穩。

與其他返鄉青年不一樣,小小返鄉後的生活,要詩意得多。用鏡頭記錄著家鄉的山水人文,出版攝影作品集,在家鄉舉辦攝影個展,釀造米酒和榨油,開設民宿待人接物。

就這樣,小小的鄉村生活過得有聲有色,比之前過得有意思得多。

曾經擔心回鄉沒有了朋友,事實卻變得朋友遍天下。

跟山人小小一樣,劉子賦也是實踐者這樣的返鄉生活。

北京密雲水庫邊的fun空間,並非定義為單純的民宿酒店,而是一種生活方式的體驗空間。主人劉子賦,出生在燕趙之地,從大學到工作,十餘年間一直生活在南方。2018年10月,劉子賦第一次回到了密雲,開設fun空間,密雲雖非出生地,但也算是半個故鄉了。

在這裡,自己種菜,自己手工,從鄉村走出來,再次回到土地上,讓劉子賦感覺到日子變得踏實而質感,溫暖而多情。

返鄉,是一種精神上的迴歸。


那些回到鄉村的年輕人,你在家鄉還好嗎?

△山人小小


— — 叄 — —

總把他鄉當故鄉

11

半農半X的生活

2003年8月,日本作家鹽見直紀《半農半X的生活》繁體中文版在臺灣地區首次發行。1999年,33歲的鹽見直紀因緣際會辭去工作,返回故鄉,開始實踐著“半農半X的生活”。此後的二十年裡,鹽見直紀一直在倡導他半農半X的生活理念。

這是一種半自給自足的農業和理想工作齊頭並進的生活方式。

“從小規模的農業中獲取自給自足的食糧,用簡單的生活滿足最基本的需要,同時也從事自己熱愛的理想工作,更積極地與社會保持聯繫。”鹽見直紀說。

簡體版的《半農半X的生活》一書有一個副標題,“順從自然、實踐天賦”,這也非常準確地表現了“半農半X”的精髓所在。

從此書一問世以來,成為許多返鄉青年的精神糧食,激勵著無數日本和中國的青年人,走入鄉村,開啟另一種生活方式。


那些回到鄉村的年輕人,你在家鄉還好嗎?

△《半農半×的生活》作者:鹽見直紀


12

更高級的鄉村審美

有人的返鄉是回到老家,有人的返鄉是重回鄉土。

當成都明月村的新村民們紛紛搬進明月村的時候,他們並不知道明月村的未來在哪裡。一群人以新村民的身份,在這片土地上生產生活、輸出價值的時候,鄉村開始有了它的另外一種可能。

臺灣南投縣桃米村,1999年之前依然是衰敗凋敝的空心村,經過無數返鄉青年的努力,生態、文創、融合,如今,這裡成為了人們眼中的“理想社區”。

返鄉的最高價值是一場價值重建,不是因為在城市裡活不下去逃回農村謀生,而是新生。”海南火山村荔枝創始人、返鄉青年陳統奎如是說。

有人將有機餐廳開在了深山,有人將原生態食材帶回到城市,價值重建的意義,在於如何去鏈接,賦予它新的美學。林炳輝的食養山房,或許是一個鄉村審美的高度,很難逾越。

當我們決定迴歸土地的時候,哪裡都是故鄉。


那些回到鄉村的年輕人,你在家鄉還好嗎?

△食養山房林炳輝及友人


13

鄉之道,日本人的“鄉村振興”

曾經日本出現過轟轟烈烈的造町運動,而故鄉是否有活力,關鍵還在於與時俱進的年輕人注入。

日本政府深諳留住人才的返鄉之道。

根據明治大學與《每日新聞》共同調查顯示,2013年日本全國有8181人移居鄉村,是2009—2012年間移居人數總和的2.9倍。這還是保守的數字,實際人數可能更多。

日本內閣府2009年曾推出一個具有試驗性質的項目:給願意去鄉村居住和工作的志願者3年的固定工資。有1500人報名參加了這個項目,其中,八成是20—30歲的年輕人。3年過後,超過一半人選擇永久居住在農村。

根據日本民間農業人力銀行數據顯示,願意從事農務的女性僅23.5%。這數字在中國可能會更低,大部分女性都認為農業是一項粗重的工作。

但農業絕不能只有男性,有了女性,才能結婚生子定下來。

為了防止農村人口萎縮,除了鼓勵日本年輕人回鄉務農,日本政府把眼光放在女性身上。2013年成立《農業女子計劃》,希望年輕女性回到農村耕種。

為了讓“農業女子”政策成為話題,日本NHK電視臺,更推出以北海道40歲女性農業繼承人為題材的日劇。

以及那部我們熟悉的,著名的電影《小森林》(夏秋篇/冬春篇)。


"

文 / 付永軍 惠子

— — 壹 — —

我們的故鄉


1

不變的土地情結

土地是萬物之母,只要撒下種子,就能結出果實。食材、衣物、樹木,抑或器物,一切維繫著我們生命的生命,都是來自於土地裡。

無論朝代如何更迭,中國人的骨子裡都有著無可替代的土地情結。千百年來,這是我們不變的情懷,也凝聚著我們的每個家庭;它構成了我們五千年文明的歷史底色。

所有的離開,都只是短暫的分別;生於土地的人,也最終會回到土地。

只是有的人是“少小離家老大回”,而有的人卻是“青春作伴好還鄉”。

歷史兜兜轉轉,就連玩笑都有些蒼涼。

2

青年們的回鄉路

同樣是一百年前,美國人富蘭克林·H·金寫了一本書——《四千年農夫》,為西方的農業打開了一道永續生產的大門;一百年後,中國人民大學的程存旺、石嫣夫婦,將這本書翻譯成中文,讓我們的目光再次回到中國傳統農業的身上。

回國後不久的石嫣,在國內創建分享收穫農場,首次將CSA(狹義概念:社區支持農場)的模式引入國內,為許多正在尋找中國農業轉機的新農人指出了一條新的方向。

這對雙雙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的博士夫婦,也被稱為“中國最高學歷的農民夫婦”。

此後的幾年裡,分享收穫農場在國內培訓新農人,每年不少於200人,他們中大多都回到了農村,從事著生態農業。


那些回到鄉村的年輕人,你在家鄉還好嗎?

△分享收穫石嫣博士


3

相互慰藉的取暖

2018年7月,國家發改委首次公佈的數據顯示,我國返鄉青年達到740萬人!而據《中國青年報》分析,其中,返鄉從事農業創業的人,大約440萬人。

2018年12月16日,第十屆中國社會生態農業大會在成都市郫都區戰旗村召開,這是歷年來CSA大會參與人數最多的一次會議,為期三天的大會,有近1500人蔘會。而他們中大多都是從事生態農業的返鄉青年。

在這些返鄉青年中,大部分都生活得非常艱難。

廣義上的CSA概念,是指社會型生態農業,它是自下而上發起的,是消費者和生產者共同參與下的獨立和民間的有機農業運動,旨在倡導一種風險共擔、利益共享、公平參與、相互理解的消費者與生產者的平等關係。源於瑞士,長於歐美,盛於日韓。

全國CSA大會,猶如一場一年一度的赴約,是生產者之間相互鼓勵和抱團學習的活動。因為參與的新農人們都很清楚,這一場孤獨的逆行,大家都不容易。


那些回到鄉村的年輕人,你在家鄉還好嗎?

△圖源社會生態農業CSA網絡


4

正在消失的村落

中國作家馮驥才在2012年就曾大聲疾呼:在過去10年,我們總共消失了90多萬個自然古村落,每天都有近100個自然村落,永遠地從地球上消失。

據國家統計局官網的最新數據顯示,中國城鎮人口數量超過8億人,農村人口不到6億人。而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這個數字差正在變大,鄉村青壯年勞動力湧向城市,急劇的“空心化”是中國村莊都在面臨的尷尬現狀。

農村,正在變成一個空空如也的山谷。

中科院地理研究所的一組研究:中國村莊宅基地的空心化率平均在10. 15%左右

與“空心化”相對應的,是鄉村文化的斷裂。

2015年春節剛過不久,80後在讀博士王磊光的《一位博士生的返鄉筆記》迅速火遍了網絡。靠老人維繫的鄉村社會,隨著老人的離去,關於故鄉的溫情被現實一點一點割裂,鄉村成了一個過年集體炫耀的場合。回鄉也只是換了個不合群的地方沉默。

有人感慨:故鄉,是再也回不去的地方。


那些回到鄉村的年輕人,你在家鄉還好嗎?


— — 貳 — —

孤獨的逆行

5

“我想結婚,卻沒人願意嫁農村”

——四川·南充:趙天勇

今年是趙天勇返鄉務農的第6年,在這之前,趙天勇是一名在化工廠工作了7年的調色工程師。調色工程師的身份,並沒有讓他的生活豐富多彩,反而越發地厭倦了這種程式化的工作。

曾經的兒時樂園,故鄉的輕風細雨,田間的蛙鳴蟲喧,似乎家鄉的一草一木都在呼喚著他;再加上父母年事已高,又不願進城,趙天勇鼓足了勇氣,“有父母的地方,才是家!”

在踏上返鄉路之前,趙天勇經過了漫長的思想鬥爭,終於下定決心;但是,當他回到故鄉之後,真正的困難才剛剛開始。

村裡人的“說三道四”,父母的“以死相逼”,鄉幹部的“冷嘲熱諷”,都讓這個本有些木訥的年輕人,更加沉默孤獨。

他想不明白,這明明是生我養我的故鄉,卻為什麼容不下我的歸來?

趙天勇決定用實際行動說服父母和證明給鄉親們看,學習有機種植,死磕一碗麵!六年過去了,小趙堅持生態有機的種養方式,開始讓村裡人刮目相看,也成了當地政府眼中振興鄉村的“實踐專家”,關照有加。

由於農村再無同齡人,也無人願意嫁農村,趙天勇的婚姻大事,成了返鄉後最大的困擾,父母們為此都快流乾了眼淚,卻依然沒有遇到一個合適的人。


那些回到鄉村的年輕人,你在家鄉還好嗎?

△鄉村印象趙天勇一家


6

“我想對所有鄉親好,可是結局讓我寒了心”

——甘肅·慶陽:吳龍

2015年7月,吳龍剛剛領到大學的畢業證書,就離開了北京,回到甘肅慶陽的老家。

與其他人的返鄉不一樣,吳龍的返鄉似乎帶有先天的使命感:出生在西北貧困山村——從小家境貧寒刻苦學習——家鄉特產豐富產品廉價——希望通過知識改變家鄉的命運——大學毫不猶豫報考了畜牧專業——學業有成後回到家鄉實現夢想。

這樣逆襲的劇本,猶如上世紀“科學報國”的主旋律影片,主角最終都會功成名就。但是放在如今“農業振興鄉村”的現實主義題材裡,結局大多難以接受。

可能劇情還在發生,主角還未成名,現在尚無可定論。

滿臉滄桑,故事都掛在這張1988年的臉上。

數年準備,終上戰場,學業有成、信心滿滿的吳龍回到家鄉後,立即開始大動干戈,實踐著他的“生態農業振興鄉村”的夢想。

然而農村的事情並非想象中簡單,甚至比想象中的困難還難以讓人接受。從承包土地種草養牛,到租賃廢窯洞循環養殖,從帶領鄉親生態種植,到包產包銷高價收購,吳龍和他的合夥人這幾年裡掉進了這條返鄉路上一個又一個的坑。

並非人心不古,而是村裡的人性來得更直接。

四年時間不到,貧下中農的吳龍和表弟,已經欠下了150多萬債務。

“我現在每年還一點,但我相信時間的價值。”吳龍說,“現在已經有村民開始理解我們堅持生態循環種養的意義了。”


那些回到鄉村的年輕人,你在家鄉還好嗎?

△右為牧童心農場吳龍


7

“修身齊家,里仁為美,這不是最好的收穫嗎?”

——四川·金堂:唐亮

唐亮是生態農業圈裡的名人,也是“樸門生活”的踐行者。

與其他返鄉青年相比,唐亮的返鄉目的要純粹得多。

大學已經畢業兩三年了,唐亮的家人依然散落在外,打工度日。從小就是留守兒童的唐亮,很渴望有一個溫暖的家,讓一家人再次團聚在一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一件幸福的事情。於是,唐亮隻身一人來到北京,前往小毛爐與分享收穫農場實習,學習生態農業。兩年後,唐亮回到家鄉金堂縣,張羅著成立了亮亮家庭農場。

如所有的返鄉一樣,在父母們一片罵聲中,唐亮依然不為所動。母親沒有辦法,只有回來幫忙,然後父親、伯父、弟弟一家……就這樣,唐亮的農場像一個磁鐵一樣,慢慢聚攏了曾經分散四方的家人。

與其說唐亮在經營農場,不如說他是在經營家庭:餐前的感恩儀式,家庭角色的分工,各種家庭和農場娛樂項目,送父母、弟弟、弟妹外出學習,為侄兒侄女營造快樂童年……如今的亮亮家庭農場,已經是一種獨有的生活方式,不但倡導健康食材,更倡導迴歸家庭。

唐亮把它歸之為:修身齊家。

在唐亮返鄉這幾年的潛移默化下,村子裡的其他村民也開始注重生態環境的保護和鄉村文化的建設。

懷著“修身齊家”理想返鄉也並非唐亮孤例,雲南師宗的熊傑峰也是如此,村上第一個離開故鄉的人,也是如今唯一一個回來的年輕人。

當我們回到故鄉,用心經營家庭和鄉村,故鄉會恢復到從前的“里仁為美”嗎?


那些回到鄉村的年輕人,你在家鄉還好嗎?

△重回土地的唐亮一家人


8

“放手也是一種愛”

——廣東·高州:李淼

當然,大多的返鄉只是一時衝動,而能夠付諸實踐並堅持下來的,是極少數。

廣東高州,是中國水果之鄉。2013年,大學畢業兩年後的李淼,打算回到農村,靠土地創業。這一想法,得到昔日的同窗好友阿成和阿茂的響應,三人一拍即合,說做就做。

然而,三個大學畢業生,組成的豪華返鄉陣容,也填不滿返鄉的坑,三人跌跌撞撞,最終只在這條路上堅持了兩年,因為各自家庭的反對和變故,阿成和阿茂只得暫時選擇離開。

只剩下李淼一人,繼續留在村裡。

青春是一場戰場,有人戰後退伍,有人繼續戰鬥,但所有參加過的戰役,都是榮譽的勳章。無論最終我們是否散場,但當初毅然回到村裡,都值得被讚揚。離開後的阿成和阿茂,也一直在繼續鼓勵和支持著李淼。

他們三人的共同好友李彥庭說:“如果沒有思考清楚,返鄉就是一場衝動的懲罰。但思考清楚了的返鄉,基本上都不會再返鄉了。我們回到農村,能夠給農村帶去什麼?什麼才是故鄉稀缺的?”


那些回到鄉村的年輕人,你在家鄉還好嗎?

△景美生態農場李淼


9

“既然故鄉待不下去,我把他鄉建成眷村。”

——雲南·元陽:張揚

2012年,張揚徹底放棄了物流行業,選擇了農業創業。至今問起他為什麼會選擇農業,他依然是笑笑的說:“可能是老蔡(大連樂土農場蔡殿雙)常說的腦子進水了。”在北京分享收穫農場學習了半年之後,張揚選擇回到自己的老家四川威遠縣,這是一個距離中國檸檬之鄉不到100公里的小縣城。調研之後,發現檸檬的農藥非常嚴重,生態的檸檬幾乎沒有。於是,張揚決心一輩子與檸檬死磕到底了。

但是事與願違,四川的陰雨天氣,讓張揚生態種植的檸檬接連三年裡幾乎絕收。就在他走投無路的時候,一個偶然的機會,來到雲南省玉溪市元陽縣,這裡的氣候很適合生態種植的檸檬。於是,張揚立馬決定,放棄故鄉,遠走他鄉。

就這樣,2016年初,張揚來到這個沒有親人、沒有朋友、沒有關聯、完全陌生的小縣城,在元陽的山上租下幾十畝地,開始繼續種植生態的檸檬。

2018年3月,我們來到雲南元陽,見到張揚的時候,張揚已經把他的老婆接到元陽,如今他已是兩個孩子的父親。我不知道,他當初是如何說服自己的老婆來到這個偏遠陌生的農村的。

當張揚把農場和家人安頓好了之後,給自己農場所在的村子命名為“眷村”,這是一個距離縣城還需要開車幾十分鐘山路的山頂小村莊。

“農村失守,最大的問題是鄉村文化的消失。”張揚說,“我希望鄉村依然是讓人眷戀的地方,依然是家眷親人能夠快樂生活的地方。”


10

“詩和遠方,也在故鄉”

——江西·婺源:施一白

返鄉並非只有農業一條途徑,文旅也是獨立個體返鄉者的選擇。

施一白,今年35歲,良食山物創始人,人稱:山人小小。

在回到家鄉婺源之前,施一白是一名小有名氣的自由攝影師,在外闖蕩多年。

突然有一天,小小毫無徵兆的想家了,想和年邁的父母說說話,想聽聽稻田裡的青蛙。於是,小小立馬決定回家,讓每一天都過得安穩。

與其他返鄉青年不一樣,小小返鄉後的生活,要詩意得多。用鏡頭記錄著家鄉的山水人文,出版攝影作品集,在家鄉舉辦攝影個展,釀造米酒和榨油,開設民宿待人接物。

就這樣,小小的鄉村生活過得有聲有色,比之前過得有意思得多。

曾經擔心回鄉沒有了朋友,事實卻變得朋友遍天下。

跟山人小小一樣,劉子賦也是實踐者這樣的返鄉生活。

北京密雲水庫邊的fun空間,並非定義為單純的民宿酒店,而是一種生活方式的體驗空間。主人劉子賦,出生在燕趙之地,從大學到工作,十餘年間一直生活在南方。2018年10月,劉子賦第一次回到了密雲,開設fun空間,密雲雖非出生地,但也算是半個故鄉了。

在這裡,自己種菜,自己手工,從鄉村走出來,再次回到土地上,讓劉子賦感覺到日子變得踏實而質感,溫暖而多情。

返鄉,是一種精神上的迴歸。


那些回到鄉村的年輕人,你在家鄉還好嗎?

△山人小小


— — 叄 — —

總把他鄉當故鄉

11

半農半X的生活

2003年8月,日本作家鹽見直紀《半農半X的生活》繁體中文版在臺灣地區首次發行。1999年,33歲的鹽見直紀因緣際會辭去工作,返回故鄉,開始實踐著“半農半X的生活”。此後的二十年裡,鹽見直紀一直在倡導他半農半X的生活理念。

這是一種半自給自足的農業和理想工作齊頭並進的生活方式。

“從小規模的農業中獲取自給自足的食糧,用簡單的生活滿足最基本的需要,同時也從事自己熱愛的理想工作,更積極地與社會保持聯繫。”鹽見直紀說。

簡體版的《半農半X的生活》一書有一個副標題,“順從自然、實踐天賦”,這也非常準確地表現了“半農半X”的精髓所在。

從此書一問世以來,成為許多返鄉青年的精神糧食,激勵著無數日本和中國的青年人,走入鄉村,開啟另一種生活方式。


那些回到鄉村的年輕人,你在家鄉還好嗎?

△《半農半×的生活》作者:鹽見直紀


12

更高級的鄉村審美

有人的返鄉是回到老家,有人的返鄉是重回鄉土。

當成都明月村的新村民們紛紛搬進明月村的時候,他們並不知道明月村的未來在哪裡。一群人以新村民的身份,在這片土地上生產生活、輸出價值的時候,鄉村開始有了它的另外一種可能。

臺灣南投縣桃米村,1999年之前依然是衰敗凋敝的空心村,經過無數返鄉青年的努力,生態、文創、融合,如今,這裡成為了人們眼中的“理想社區”。

返鄉的最高價值是一場價值重建,不是因為在城市裡活不下去逃回農村謀生,而是新生。”海南火山村荔枝創始人、返鄉青年陳統奎如是說。

有人將有機餐廳開在了深山,有人將原生態食材帶回到城市,價值重建的意義,在於如何去鏈接,賦予它新的美學。林炳輝的食養山房,或許是一個鄉村審美的高度,很難逾越。

當我們決定迴歸土地的時候,哪裡都是故鄉。


那些回到鄉村的年輕人,你在家鄉還好嗎?

△食養山房林炳輝及友人


13

鄉之道,日本人的“鄉村振興”

曾經日本出現過轟轟烈烈的造町運動,而故鄉是否有活力,關鍵還在於與時俱進的年輕人注入。

日本政府深諳留住人才的返鄉之道。

根據明治大學與《每日新聞》共同調查顯示,2013年日本全國有8181人移居鄉村,是2009—2012年間移居人數總和的2.9倍。這還是保守的數字,實際人數可能更多。

日本內閣府2009年曾推出一個具有試驗性質的項目:給願意去鄉村居住和工作的志願者3年的固定工資。有1500人報名參加了這個項目,其中,八成是20—30歲的年輕人。3年過後,超過一半人選擇永久居住在農村。

根據日本民間農業人力銀行數據顯示,願意從事農務的女性僅23.5%。這數字在中國可能會更低,大部分女性都認為農業是一項粗重的工作。

但農業絕不能只有男性,有了女性,才能結婚生子定下來。

為了防止農村人口萎縮,除了鼓勵日本年輕人回鄉務農,日本政府把眼光放在女性身上。2013年成立《農業女子計劃》,希望年輕女性回到農村耕種。

為了讓“農業女子”政策成為話題,日本NHK電視臺,更推出以北海道40歲女性農業繼承人為題材的日劇。

以及那部我們熟悉的,著名的電影《小森林》(夏秋篇/冬春篇)。


那些回到鄉村的年輕人,你在家鄉還好嗎?

△《小森林》劇照


有人永遠地離開,也有人拼盡全力地歸來。在這片孕育了四千年農耕文明的土地上,最不缺的就是希望。

來源:原鄉味覺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