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安市武勝縣:鄉村旅遊休閒地 嘉陵江畔生態城

農村 嘉陵江 三農 農業 四川政商動態 2017-09-17

9月9日,廣安市武勝縣白坪—飛龍鄉村旅遊度假區張家院子,張志君正和女兒開心地烤燒烤。張志君是重慶一家企業員工,喜歡旅遊,因為工作時間的限制,城郊遊、短途遊成了她的最愛。這個週末,她和朋友驅車來到武勝,感受鄉村旅遊的獨特魅力。

近年來,隨著武勝縣經濟社會不斷髮展,鄉村旅遊和節能環保產業強勢崛起,一座宜居、宜業、宜遊的江灣湖畔休閒城悄然形成。

千里嘉陵,武勝最長。航拍江灣湖畔武勝美景。 鄭繼明 攝

產業:鄉村旅遊和綠色低碳產業蓬勃發展

9月12日,走進武勝縣白坪—飛龍鄉村旅遊度假區,整潔美觀的農作物區域和簡約別緻的農家小樓,將景區裝點得分外雅緻。

近5年來,武勝縣充分利用原有產業、歷史文化、地理等資源,將農業發展和鄉村旅遊深度融合,打造了武勝特有的鄉村旅遊名片,“白坪—飛龍旅遊度假區就是鄉村旅遊的代表。”武勝縣旅遊局負責人表示,目前,該旅遊區已創建為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點、省級旅遊度假區和國家4A級旅遊景區。

武勝是農業大縣,深度挖掘農業資源,將產業鏈條進一步延伸,發展鄉村旅遊和綠色環保產業,是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路徑。

9月12日,走進川渝合作武勝農副產品加工園,看到的是一片火熱的建設場面:投產企業開足馬力生產,入園企業建設進度加快,生產服務和生活配套設施日益完善。

從區位優勢來看,川渝合作武勝農副產品加工園位於縣城東邊,緊臨蘭渝高速,省道304線東西貫穿,長灘寺河南北流經,在交通、商貿、資源上佔據有利優勢。

目前,川渝合作武勝農副產品加工園已入駐農副產品加工企業28戶,“華潤雪花”“安泰絲綢”“康信東旭”“問香天下”等17戶企業已建成投產,“展華食品”等8個項目正加快推進。

“眾創空間孵化,搭建起線上虛擬平臺、線下物理空間,圍繞‘互聯網+’,推動形成創新資源集聚、創新要素活躍、創業活動豐富的創新創業的新格局。”武勝縣政府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已有四季青苗木種植專合社等41家企業入駐,包括現代農業、食品加工業、互聯網企業等。

城市:建設江灣湖畔休閒城

9月12日早上7點,今年65歲的武勝市民唐先志如往常一樣,帶著孫子來到武勝縣人民廣場跑步,他親眼見證了這座江邊小城的變化:“武勝變了,變美了,住起舒服了。”武勝縣人民廣場分為生態休閒區、商業休閒區、集會活動區、兒童遊樂區、健身運動區、商業步行區和文化展現帶等區域,是武勝一張集商業休閒、生態文化、健身運動於一體的城市名片,也是武勝“最美城市會客廳”。

不遠處的龍女湖旅遊度假區,建設如火如荼。龍女湖度假區是該縣正在建設的一個集休閒度假、健康養生、運動娛樂和觀光體驗等多功能於一體,兼具城市休閒功能的山水型生態休閒度假區。古色古香的木棧道依江而建,漫步木棧道上,聆聽腳步聲帶給生活的舒適與愜意。度假區風光旖旎,成為武勝市民休閒健身的新寵。

近年來,武勝縣立足縣情,提出了“擁江發展,南拓北擴,東延西進”的發展思路,規劃形成了以舊城區為中心,以沿江、沿國道350為軸,構建城西生態居住區、城北文化產業區、城東物流商貿區、城南旅遊度假區的“一心、兩軸、四片”的城市空間佈局,力爭將武勝建設成為中國西部著名的江灣湖畔休閒旅遊城市。

武勝縣城市面貌日新月異。隨著蘭渝鐵路、遂廣高速全線通車,嘉陵江二橋投入使用,武勝縣城“出口”進一步暢通。

加緊城市路網建設,打通城市暢行通道。全長9公里、雙向6車道的縣城迎賓大道兩旁,整齊的路燈順勢排開,錯落有致的綠化帶與精巧的公園吸引市民來此漫步休閒。

在推動縣城提檔升級的同時,武勝更加註重城市功能的完善、品質的提升、產業的發展,引資建成的外國語實驗學校有效解決了城區學校大班額問題;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有序推進,縣中醫院、人民醫院住院大樓建成使用,市民健身場地面積不斷增加,群眾體育運動蓬勃開展;重百超市、永輝超市等大型賣場入駐武勝,巨屏激光電影院落戶武勝,健身房如雨後春筍般地湧現……市民生活方式正發生著前所未有的變化。

脫貧:“旅遊+扶貧”跑出脫貧攻堅加速度

如今,隨著武勝縣交通不斷升級,武勝的旅遊優勢越加明顯,目前武勝已實現了兩小時到成都、一小時到重慶、半小時到周邊百萬人口城市的夢想,到武勝旅遊更加便捷。“蘭渝鐵路全線通車後,可以預見,武勝旅遊還將迎來飛躍。”武勝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武勝站是蘭渝鐵路主線上一個重要的客貨兩用車站,也是渝新歐國際鐵路大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蘭渝鐵路通車為武勝旅遊、跨境電商、物流貿易等產業發展又注入了“強心劑”。

旅遊業蓬勃發展後,武勝縣將鄉村旅遊元素與脫貧攻堅深度融合。9月12日,家住武勝縣白坪鄉高洞村的唐秀華在自家甜橙基地裡忙活。幾年前,她家年收入加起來不過千元,是名副其實的貧困戶。為了維持生計,一家人不得不背井離鄉外出打工。隨著白坪—飛龍鄉村旅遊越來越火爆,觀光采摘遊漸漸興起,精明的唐秀華捕捉到了這一商機,賡即決定辭工返鄉發展水果種植業。如今,她家30餘畝的甜橙、梨、葡萄等果樹都已進入豐產期,僅在景區內,她家的果子便能全部銷售一空。

為幫助貧困群眾吃上旅遊飯、摘下窮帽子,近年來,武勝縣在做大做強白坪—飛龍旅遊度假區的同時,不斷延伸產業鏈條,按照“產村相融、農旅結合”的思路,實現了農民就地就業、產業就地轉型、農產品就地增值。如今,發展水果採摘、農家樂、特色小吃、自行車出租等產業已然成為白坪—飛龍旅遊度假區及周邊群眾的增收致富路。

如今,“旅遊+脫貧”已經成為武勝縣脫貧攻堅的強大動力。數據顯示,2015年以來,武勝縣通過發展旅遊產業,帶動景區周邊貧困戶從事旅遊行業相關工作脫貧人數達4000餘人,實現每年人均增收1300餘元。

“下一步,我們將以創建四川省旅遊扶貧示範區為契機,建立健全旅遊扶貧保障機制,編制完善全縣旅遊扶貧規劃,加大旅遊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全力推進旅遊扶貧品牌創建。”武勝縣旅遊局負責人說,同時,武勝還將創新旅遊扶貧機制,提高貧困人口的旅遊服務能力,以此讓更多的貧困群眾享受到旅遊資源開發和旅遊產業發展的紅利,不斷加快貧困群眾脫貧步伐。(康建林 陳本剛)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