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19萬畝高標準農田加快建設

農村 農業 高峰 三農 啟東日報 2017-06-08

6月2日,記者來到剛剛竣工的王鮑鎮鬆橋村千畝高標準農田建設現場,只見土地平整、溝河相通、水面潔淨、道路平坦,剛剛整理好的連片耕地上,大型拖拉機正在實施黃豆播種作業,機聲隆隆,百姓忙碌,好一幅田園牧歌。此場景,正是我市大規模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進程中出現的一個全新景象。萬畝田地變糧倉、萬千農戶齊歡顏,高標準農田推進到那裡,處處受到民眾歡迎,併產生十分顯著的土地連片、環境優化、設施改善、水系通暢等綜合效應。

民眾受益,政府全力。今年以來,市委、市政府順應民心,將高標準農田建設作為造福全市農民、改善生態環境、保障農業豐收、推進農業現代化的一件重大民生實事工程全力推進,且總建設面積高達19.01萬畝,5月底已全面開工。一個多月來,全市完成計劃工程量的20%,進度較快的呂四港鎮已完成70%,寅陽、近海、北新等區鎮工程進度也超過了30%。

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需要科學規劃、精心組織、落實資金、強化責任、嚴格監管。自該項宏大工程形成決策並計劃實施起,市委、市政府組織部門和區鎮,全局一盤棋統籌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並配套制定了一系列強化監管、協調服務、驗收質量、獎懲並重等保障措施,從而有效促進各施工單位高質量履約建設合同,進而呈現工程開展到那裡,效果顯現到那裡的建設局面。

一手抓高標準農田建設,一手抓建成區開發利用。一段時間來,不少鎮村利用這一契機,建成一片、開發一片,通過積極實施項目區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的三權分置,落實並實現新型經營主體的集約規模經營。王鮑、海復、合作、南陽等區鎮目前落實或意向達成的規模經營面積就已超8萬畝。不少鎮村由此呈現有識之士搶訂承包合同、搶種連片耕地、搶包寬泛水面的喜人場景。

(姜斌 王小軍 高峰)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