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旅遊漸升溫:數說“旅遊扶貧”

農村 三農 農民 農業 新華網 2017-06-08

近幾年,中國鄉村旅遊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在不斷開發各類旅遊資源、持續豐富大眾文娛活動的同時,鄉村旅遊也成為促進相關地區精準扶貧的重要抓手之一。透過鄉村旅遊熱,這次我們來聊聊關於“旅遊扶貧”的那些事。

親近自然,鄉村旅遊大受青睞

現代中國鄉村旅遊萌芽於20世紀50年代,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從最初興起的所謂“農家樂”,到現如今相對高端的“民宿”,鄉村旅遊產業向著更大的規模和更廣的市場發展。

據統計,過去五年,中國鄉村旅遊遊客接待人次和營業收入年均增速分別達32.0%和26.2%。2016年,鄉村旅遊遊客接待已達24億人次,佔國內遊客接待人次的54.4%;營業總收入達4800億元,佔國內旅遊總收入的12.2%。預計到2020年,全國鄉村旅遊年接待遊客將超40億人次,實現總收入2.3萬億元。

鄉村旅遊漸升溫:數說“旅遊扶貧”

鄉村旅遊也是我國旅遊投資的熱點領域之一,近年來,民宿、特色小鎮、鄉村休閒地產投資增長迅速,相關數據顯示,2016年,全國鄉村旅遊類產品實際完成投資3856億元,同比增長47.6%;截至目前,全國共創建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示範縣328個,推介中國美麗休閒鄉村370個。而根據國家旅遊局最新發布的《2016中國旅遊投資報告》顯示,鄉村旅遊投資還將持續升溫。

鄉村旅遊的需求越來越大,很大程度上或許也與當今社會快節奏的生活節奏相關 ——在鋼筋水泥的“森林”中生活久了,人們往往就更加渴望追尋那種“久在樊籠裡,復得返自然”的感受。根據相關調查結果顯示,近半數受訪者平均每個月會到鄉村地區旅遊一次,且主要就是為了親近自然、放鬆身心。

鄉村旅遊漸升溫:數說“旅遊扶貧”

同時,鄉村旅遊也在快速佔領“小長假”的旅遊市場,以2016年國慶節為例,小長假期間全國出遊超過10公里的遊客總計約1.86億人次,其中鄉村旅遊人次約為1.29億人次,約佔同期旅遊人次的69%。選擇鄉村遊的遊客以青壯年群體為主,他們的足跡遍佈大江南北。

鄉村旅遊漸升溫:數說“旅遊扶貧”鄉村旅遊漸升溫:數說“旅遊扶貧”

旅遊扶貧,鄉村旅遊發展新路

如今,很多鄉村貧困地區通過發展旅遊,讓更多貧困戶吃上了“旅遊飯”,鄉村旅遊儼然成為旅遊扶貧的主陣地。“十三五”期間,我國將通過發展鄉村旅遊帶動全國25個省(區、市)2.26萬個建檔立卡貧困村、230萬貧困戶、747萬貧困人口實現脫貧。

為提高旅遊扶貧的精準度和持續力,國家旅遊局成立了鄉村旅遊扶貧工程觀測中心,已設立111個扶貧觀測點,建立旅遊扶貧動態跟蹤觀測機制。

鄉村旅遊既是農民就業的重要渠道之一,也已成為有效吸納貧困人口就業的主要途經,進而逐漸成為農村貧困人口脫貧的重要力量。國家旅遊局發佈的《全國鄉村旅遊扶貧觀測報告》顯示,2015年,鄉村旅遊帶來的農民人均收入佔農民人均年收入的39.4%,貧困村通過鄉村旅遊脫貧人數達264萬人,佔全國脫貧總人數的18.3%。

鄉村旅遊漸升溫:數說“旅遊扶貧”

此外,鄉村旅遊也帶來了相應的社會效益,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近90%的鄉村旅遊從業人員為初中及以上教育程度,高於農業從業人員的平均水平。

鄉村旅遊漸升溫:數說“旅遊扶貧”

但同樣需要關注的是,目前我國的鄉村旅遊仍然面臨產業延伸不足、服務設施不完善、專業人才缺乏等方面的問題,隨著“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時代的來臨,鄉村旅遊也有待於在創新中開拓新思路、發掘新價值。

不過值得欣喜的是,隨著“互聯網+”的發展,“鄉村旅遊眾創”也在近幾年迅速地發展起來,全國各地湧現出一批具有代表性的鄉村旅遊創業項目,民宿客棧、藝術村落、精緻農業、創意農業、農事體驗等新形式層出不窮。

同時,國家也將在旅遊扶貧方面持續發力,2017年,我國將大力推進鄉村旅遊富民工程,引導鄉村旅遊投資向多類型、多業態鄉村旅遊度假產品拓展,實現鄉村旅遊投資5000億元,鄉村旅遊消費達到1萬億元以上。

我國的鄉村旅遊產業發展和旅遊扶貧的具體落實仍在探索與實踐的過程中,您對鄉村旅遊怎麼看,對於旅遊扶貧您又有怎樣的想法和見解?剛過去的端午節小長假,您是否也去鄉村旅遊了?歡迎在下方的評論區分享。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