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門上課+出門下田!醴陵這種扶貧模式帶動50多個貧困戶致富

農村 合作社 農民 農村改革 株洲發佈 2017-04-02

抱團發展——精準扶貧的浦口模式

貧窮脫得快,要靠組織帶。醴陵浦口鎮大力扶持合作社發展,倡導以“合作社+貧困戶”的方式引領群眾抱團致富,增強貧困戶自主脫貧能力,取得了良好成效。

合作社是群眾致富的“領頭羊”

進門上課+出門下田!醴陵這種扶貧模式帶動50多個貧困戶致富

“有了農民專業合作社後,過去我們一家一戶辦不了、辦不好的事,現在可以通過合作社做得更好、賺得更多。”榮坪村魏細根是村裡第一批加入合作社的人,對合作社帶來的好處深有感觸。開始辣椒育苗,由於不懂技術、分散經營、缺少勞力,耕地和新建的大棚慢慢被撂荒,村民增收乏力。為了盤活土地,浦口鎮政府動員技術能手牽頭成立蔬菜專業合作社,2015年村裡採取“合作社+農戶”的經營方式運作。通過做給農民看、帶著農民幹、幫著農民賺,不僅盤活了耕地和蔬菜大棚,還帶動40 多戶群眾發展生產,其中貧困戶劉天付和朱興春在2016年實現脫貧。

進門上課+出門下田!醴陵這種扶貧模式帶動50多個貧困戶致富

進門上課+出門下田!醴陵這種扶貧模式帶動50多個貧困戶致富

榮坪蔬菜專業合作社成立後主動承擔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重任,年培訓300 餘人,實現“社員進門上課堂、出門進基地”,帶動了河泉、天符等村蔬菜產業發展,菜農年人均增收3000 元以上,50多個貧困戶走上種菜脫貧致富之路。

有政府扶持、能人牽頭操辦,種有技術指導,銷有穩定的渠道,合作社模式產生的吸引力越來越強,在貧困戶看來,合作社就是帶領他們增收脫貧的“領頭羊”。

合作社是困難群眾的“福利院”

進門上課+出門下田!醴陵這種扶貧模式帶動50多個貧困戶致富

社員離不開合作社,不僅在於合作社為社員提供了經濟合作的平臺,更重要的是提供了一份生活保障。各種類型的貧困社員都能在這裡找到適合自己的合作方式,可以以資源入股,可以以技術入股,還可以以勞力入股。

浦口鎮三鋪村貧困戶肖冬雲,全家6人,丈夫癱瘓,家娘精神失常,三個子女讀書,家境困難。三鋪村浦緣蔬菜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向她伸出了援助之手,讓她以2.6畝耕地入股,並安排她到合作社做力所能及的農活,除了每年能拿到土地流轉金外,還可拿到6000元左右工資。目前,該社有16個貧困勞動力從事蔬菜採摘、開發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目前,三鋪村每年長期在合作社務工的貧困戶有30餘人,流動務工的有10人,僅工資收入每年就有20餘萬元。流轉土地拿租金、出售農產品拿現金、合作社務工拿薪金,加入合作社後社員可以拿到“三金”,收入不僅有了保障,有的還實現翻番。合作社被村民們親切地稱為“福利院”。

合作社是產業市場的“經紀人”

一頭連市場,一頭連農戶,從田間到市場,從生產到銷售,合作社為社員的生產經營提供了全程指導,原來一家一戶分散經營的“小農經濟”找準了與大市場的對接點,實現了從“提籃小賣”到“抱團生金”的大轉變。

加入蔬菜種植合作社後,貧困戶收入大幅增加。合作社不僅為他們提供種苗、肥料、技術指導,還在市場營銷上大做文章,藉助在全國各地的經銷渠道,合作社能夠第一時間掌握市場行情,讓社員始終能夠以當時市場最好價格銷售秧苗。榮坪村貧困戶湯正球說:“加入合作社後,辣椒苗賣得更好,每畝效益提升了2000 多元。”

脫貧攻堅戰鼓聲中,該鎮 “合作社+”的發展勢頭正猛。目前,浦口鎮已有等種植、養殖、服務各類專業合作社12家,其中全國優秀種糧大戶1個,株洲市蔬菜育苗基地1個,吸納社員1000 餘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口200餘人。

(通訊員/鄧立平 郭漢軍 尹鵬)

編輯/黃盼

進門上課+出門下田!醴陵這種扶貧模式帶動50多個貧困戶致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