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陽旌陽三級公共文化服務網絡 點亮群眾幸福生活

農村 三農 農民 農業 四川新聞網 2017-05-19
德陽旌陽三級公共文化服務網絡 點亮群眾幸福生活

採訪團記者體驗村民的健身設施

四川新聞網德陽5月16日訊(甘麗 記者 周鴻 熊強 攝影報道)“沒想到在農村也有這麼健全的運動設施。”今天下午,採訪團一行來到旌陽區孝泉鎮,看到鄉村體育公園修建了籃球場、足球場、乒乓球桌、健身跑道等,而室內健身場所也擺放了不少的健身器材,感嘆現在村民的體育設施越來越健全。

近年來,該區已基本建成設施完備、功能齊全、服務溫暖的區、鄉鎮(街道)、村(社區)三級公共文化服務網絡,基本實現城市一刻鐘、農村半小時“文化服務圈”和市區“10分鐘健身圈”目標,文化體育惠民潤民心。而佔地約1萬平米的孝泉鎮鄉村體育公園是德陽市首批鄉鎮農民健身工程,為孝泉百姓及周邊鄉鎮文體愛好者就近參加文體活動搭建平臺,共享公共文化服務成果,點亮了群眾幸福生活。

陣地+活動 發揮大作用

近年來,旌陽大力發展文化體育事業,強化陣地建設,組織開展活動,對接群眾需求,把服務延伸到“神經末梢”,打通文化惠民“最後一公里”,讓文化更惠民樂民。增進民生福祉。

文化與體育陣地在旌陽城鄉遍地開花。目前,旌陽區已建成文化中心、文體中心各1個,鄉村體育公園1個、7個文化廣場、5個鄉鎮廣電服務中心,51個幸福美麗新村(社區)文化院壩、97個村文化室、52個社區文化活動室,101個農家書屋,農民健身工程101個,鄉鎮星級電影院、社區影城各1個,28所現代化的鄉村少年宮。一座座現代化場館,讓百姓盡享文化盛宴;一個個文化院壩,點燃了城鄉居民的文化激情;一個個農家書屋,讓村民聞著書香把錢賺;一場場文體活動,讓群眾共享幸福美好生活……遍佈城鄉的文體服務設施,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正成為旌陽百姓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糧。“文化民生”成為百姓幸福天平上的重要“砝碼”。

如今,在旌陽城鄉,文體活動風生水起。城鄉居民夜晚就近在廣場上或文化院壩跳壩壩舞,既健身又娛樂。各鄉鎮、街道、社區適時還組織開展群眾性趣味體育活動,全民健身讓大家動起來樂起來。在家門口,群眾還可以看壩壩電影。遍佈全區的農家書屋和文化共享工程不但能陶冶情操,還能學到致富本領。

德陽旌陽三級公共文化服務網絡 點亮群眾幸福生活

孝泉古鎮群眾文化活動豐富多彩(旌陽區委宣傳部提供 張智勇 攝)

創新+服務 助推大發展

科技是公共文化服務的後盾,有利於促進公共文化供需對接。旌陽公共文化服務努力拓展服務半徑,“點單”配送更為精準。

旌陽以“三下鄉”、“四進社區”活動為載體,送文化下鄉已成為一種常態,引領農村、社區形成了積極向上的文明風尚。每年定期舉行的“孝泉上九會”已成為品牌文化活動。組建的秧歌隊、舞蹈隊、合唱隊等一支支各具特色的文藝隊伍活躍旌陽城鄉,更好地為廣大群眾提供精準、到位的文化服務。此外,該區文化館經常性舉辦公益性文藝培訓班,有效提升了基層文藝骨幹的能力。

一股股全民閱讀的熱潮正撲面而來,一種無處不在的全民閱讀氛圍正在旌陽形成,“書香旌陽”建設成效顯現。“堅持每天至少抽出30-40分鐘時間,全家總動員,關掉電視,放下手機,找回閱讀好習慣,與孩子共浴書香40分鐘,在親子共讀共享中,體驗讀書帶來的快樂,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兒。”德陽市第一小學三年級6班學生陶思穎的媽媽鄭永琴頗有感觸地說,“從小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讓孩子愛上閱讀、學會閱讀,培養了孩子的想象、分析和寫作能力。”

旌陽區圖書館延伸服務點,創新“訂單式”服務,服務讀者更溫暖。不定期為讀者推薦優秀出版物,不斷補充館藏、農家書屋圖書,努力滿足讀者需求。“童心劇場”、“閱享悅讀”、“移動圖書館”等特色品牌活動不斷湧現,還充分發揮電子閱讀的優越性,滿足讀者在不同場合都有書可讀,讓全民閱讀無處不在,並在旌陽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