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新家園帶來幸福新生活

農村 三農 農民 農業 川新網匯 2017-06-17

四川新聞網廣元6月16日訊(楊黎明)2016年10月,是昭化區石井鋪鎮肖家寨村32戶106人最刻骨銘心的時刻。因為他們聚居點選址規劃確定,不久後將告別大山深處低矮昏暗的瓦房,搬進寬敞明亮的樓房。貧困戶李俊枝就是其中的幸運兒。

“不花一分錢就能住進100平方米的二層小‘別墅’,這是以前做夢都不敢想的事,苦日子終於過到頭了。”即將住上新房的李俊枝樂開了花。其實,因為易地扶貧搬遷工程,生活已經或即將發生翻天覆地變化的不止李俊枝一個,昭化區自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工程以來,已讓近9000名群眾搬出深山。

搬得出:

精準規劃提升群眾積極性

李俊枝原來居住在肖家寨村6組,這裡四面環山,土地貧瘠,李俊枝房屋後還有地質滑坡隱患點,與之相鄰的住戶早已搬出了大山。

按照面積不超標的建設要求,李俊枝家新房儘管面積不大,但設計合理、功能完善。最讓他讚歎不已的則是廁所位置的選擇,為了不讓空間閒置,新房裡的廁所放在了樓梯下面。

昭化區地處四川盆周北部邊緣低山向丘陵過渡地帶,農村部分地區地質災害多發,交通閉塞,農業生產條件薄弱,生存環境差,貧困率發生高,成為制約當地發展和群眾脫貧致富的“瓶頸”,搬出大山,成了該區扶貧脫貧的重要途徑。

“預埋管線、覆土回填、碾壓路基……”6月8日,肖家寨石龍聚居點硬化道路工作正有序推進,在道路硬化周圍一棟棟嶄新的小洋房拔地而起。

“如今只有部分收尾工程,7月中旬將全面竣工。”石井鋪鎮副鎮長呂甫幫介紹,“為確保貧困戶搬得出,我鎮多次組織貧困戶代表到巴中、旺蒼等易地搬遷安置點參觀學習,讓貧困戶感受聚居點帶來的居住變化。”

在脫貧攻堅中,昭化區啟動追責機制,又對易地扶貧搬遷任務倒排工期,責任到人到時間節點,高效性推動易地扶貧搬遷工作。到3月底,涉及29個鄉鎮(街道)96個村、1005戶、3410人與同步搬遷的貧困戶792戶2967人的2017年度易地扶貧搬遷項目開工率達100%,

穩得住:

開啟幸福生活新模式

“老伴去世後,我就一個人住在5組那山坡坡上,一到天旱季節連吃水都成了問題。”因為飲水問題,劉文國非常渴望搬出舊居。

昭化區的一些貧困地區,“一方水土養不活一方人”。

在新的聚居點,為有效解決飲水問題,石井鋪鎮聯合區水務局,實施了團結水廠管網延伸工程。

“嘩啦啦、嘩啦啦……”擰開新房的水龍頭,清澈的自來水便流了出來。“活了大半輩子,走出大山,再也不用擔心飲水問題了。”劉文國對即將搬進的新家甚是滿意。

除有效解決了飲水問題,交通便捷也是聚居點的一大優勢。

“出門不爬坡,趕場電動車。”將成為聚居點居民的真實寫照。

“我鎮不僅在各個安置點實施了人飲工程,還並廣泛動員群眾參與聚居點選址、戶型圖選擇、施工隊伍確定、工程質量監管。”鎮黨委副書記馮子嵬介紹。

能致富:

拓寬脫貧奔康新路子

搬出大山好處多:飲水方便、交通便利、人員集中、環境優美、設施齊全……

“搬出來,沒有地,種點新鮮蔬菜都困難。”搬遷戶唐德品曾這樣擔憂。

為解決群眾的後顧之憂。石井鋪鎮在聚居點為每戶搬遷群眾調整了0.3畝以上的土地建設微田園,保證群眾基本生活需要。通過土地林地置換、閒置圈舍流轉、統一規劃種養園區等手段確保每戶農戶建設1個適度規模的小菜園、小果園、小養殖園。

除此之外,該鎮還圍繞聚居點規劃改土1000餘畝,建立農機專業合作社,有力推動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擴展搬遷群眾收入渠道,有力促進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實現“興產業、能致富。”

“以後能在產業園務工、產業發展資金入股後每年還可分紅。”解決了後顧之憂後,唐德品期待著新家園帶來幸福新生活。

昭化區在實施易地扶貧搬遷項目過程中,始終注重與鄉村特色旅遊相結合,搶抓全區產業轉型升級,實施大扶貧、大健康、大旅遊戰略機遇,充分利用發展鄉村特色旅遊的輻射帶動作用;始終注重與推進城鎮化結合,把貧困人口搬遷到生活條件好、發展空間大的區域進行集中安置,聚集各種資源要素,保障搬遷對象後續發展,真正讓搬遷群眾“搬”出幸福新生活。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