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農村人我向社會檢討自己'

農村 傳遞正能量滿滿 2019-08-18
"

農村大學生的就業難,儘管這只是眾多社會問題的微小組成部分,我們屬典型的社會弱勢群體,這一問題廣受希望社會關注。

由於生產力水平較為落後,交通與信息不發達,農村與外界交往不多,意識上相對比較滯後。隨著城市化的進展,城鄉交流的增多,農村社會保障體系的逐漸完善,農村人的觀念發生了很大變化,這也使農村大學生視野更加開闊,觀念得到改變。再次,在教育機會上,城市化集中了更多的教育資源,可以提供更多的高等教育機會。在高校擴招的情況下,農村大學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比以往大大增多,而不必像以往千軍萬馬擠獨木橋一樣去競爭。農村基礎教育力量弱化導致農村大學生先天不足。城鄉之間的生活環境和辦學條件的差異、農村教育經費短缺、農村交通不便與信息落後,使眾多農村優秀教師流向城市,影響農村的基礎教育成效,導致農村大學生與城市大學生無法公平競爭。政府部門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開始重視教育公平的社會意義,教育成本的增加使農村大學生負擔沉重。理想的城市化應當有節約資源、提高效率、減少成本的功能,但當前相對農村收入而言,高等教育成本過大,許多農村大學生舉債讀書,更有學生家庭因此返貧,從而產生新的讀書無用論思潮。再次是不盡合理的城市化導致就業困難。大學生就業難,農村大學生的就業更難。城市化導致人口過度集中,競爭過於激烈,相對於教育成本的高投入,農村大學生想找一份理想的工作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但是,他們往往在城市難以找到好工作,而回到農村也找不到合適的崗位,存在就業無門的尷尬,還有就業低薪、低迴報等問題。農村大學生就業難的基本表徵。在就業難的大背景下,社會資源成為大學生謀取職業的重要因素之一,“關係”對大學生就業具有重大影響是個不爭的事實,某種程度上,“關係”的作用甚至超出了個人能力本身。由此,大學生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去追求就業也無可厚非。對於農村大學生而言,他們的社會資源主要分佈在農村,大多是處於社會底層的農民,社會影響力小。社會資源的缺乏,直接導致農村大學生比城市大學生的就業更為困難,列如筆者本人就是典型的就業困難,在村支書和父母的勸阻下回到了自己村委會打打零工(沒有有任何福利的情況)由於人才供過於求,招聘單位的用人自主權被過度強化,導致了就業歧視的蔓延與不可遏止,整體的公平就業環境並不理想。農村大學生由於處在一個相對較弱的地位,更容易成為就業歧視的對象。一些招聘單位出於福利方面考慮,擔心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而不願意聘用農村大學生,從而使不少農村學生在同等條件下喪失機會。曾有一名農村女學生到一家民辦學校求職,她的各方面條件都不錯,在用人單位最終決定人選時卻落選了,原因是校長擔心她生活壓力大而影響工作,覺得農村孩子綜合素質不如城市孩子。農村大學生的就業難還表現在他們的競爭力不強。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引起社會各界的重視,而農村大學生是需要加強心理關注的重要群體之一,在沉重的經濟壓力下求學,農村大學生對校園裡的一切都變得更加敏感,心理壓力也隨之增大。不論是從家庭還是自身因素來考慮,農村大學生都把考上大學、在城市就業作為自己告別貧困的最好機會,一心要跳出農門。由於考慮到教育的投入與產出比,考慮到農村鄉親的評價,他們往往不願意下基層,不願意到邊遠地區就業; 而在城市就業,論文格式又明顯感受到城市對自己的排斥,從而導致農村大學生在就業時患得患失、心理脆弱。家長必定會追求合理的投入產出比,對子女抱以很高期望,希望子女畢業後能在城市裡立足。另一方面,他們又很難提供必要的社會資源為子女就業提供適當幫助。兩者之間的矛盾,導致了農村大學生就業中的無所適從,既要頂著社會的壓力,又要頂著父母的壓力。

不可否認,有相當多的農村大學生素質非常突出,社會上各行各業的骨幹人員有相當部分是農村出身。但從整體而言,由於先天基礎與後天學習環境不良,農村大學生的綜合素質確實有弱化現象,不論是基礎知識還是工作技能,與城市學生相比確實出現一定差距。本人自身就是一個列子從擇業觀來看,農村大學生相對來講比較落後、陳舊。我們認為自己好不容易走出農門,即使不當國家幹部,也要成為坐辦公室的白領,普遍偏向於找一份穩定的工作,想留在城市發展而不願意回到熟悉的農村。城市大學生的擇業觀相對比較新,對自身的分析比較透徹,職業目標比較明晰,因此就業前景也較好。擇業觀的差別,成為農村大學生失業或就業質量不高的重要因素。最終一無是處的我選擇回到了家鄉,雖然初生牛犢,思想意識上不求高薪福利想著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回報社會,回報家鄉,但是卻輸給了現實,頂著鄉親輿論大學畢業回到家鄉,薪水不多事情不少,也不說眼高手低吧,既然能選擇回到農村來至少可以養家餬口啊,面對這些問題心中難免會有想法,父母含辛茹苦的供自己大學畢業,現在卻混到如此地步,加上各種社會壓力,自身素質就差,最終已經喪失鬥志,工作一直如此反覆,感覺沒有任何前途,滿懷報復卻無技於施,甚至覺得不如在城市工廠打工的小學同學,對生活失去了希望,憑自己瞭解的戶聯網在創業、賺錢的路上誤入歧途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