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扶貧辦:將首次對脫貧摘帽縣進行抽查

農村 新京報 新京報 2019-07-05

新京報訊(記者 李傲)今日下午,國務院扶貧辦召開新聞發佈會,國務院扶貧辦副主任夏更生表示,從今年7月初開始,將對中西部22個省區市宣佈脫貧摘帽的283個縣按20%進行比例抽查,並採用第三方評估方式進行。據悉,這是國務院扶貧辦首次進行脫貧摘帽抽查工作。

22個省區市全覆蓋

夏更生表示,此次全面抽查將對中西部22個省區市全覆蓋,共抽查60個縣。抽查內容聚焦三個方面,即退出程序的規範性、退出標準的準確性和退出結果的真實性。抽查過程中,將對每縣約1000戶開展入戶調查,組織部分縣鄉村幹部座談訪談,此外,還將抽查省市縣三級貧困縣退出的相關材料,省級專項評估檢查工作方案,省級評估檢查數據和調查問卷等。

抽查 “組合拳”

此次抽查採取“組合拳”的方式,包括第三方評估、暗訪和相關部門提供情況。其中,將在每個省份隨機選取1至2個縣開展暗訪,重點檢查脫貧退出質量等情況。抽查工作組按照定性和定量相結合,數據分析和實地調查相結合,第三方評估與暗訪、部門平時掌握情況相結合的原則,綜合研判提出最終的貧困抽查結果,報扶貧領導小組審定。

第三方評估機構包括10家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共計2331人。其中評估專家246人,佔10.55%,熟悉脫貧攻堅政策,瞭解農村情況,評估經驗豐富;評估人員 2085人,主要為碩士和博士研究生,參加過脫貧攻堅第三方評估的佔50%以上。評估人員全員考試考核上崗,考試合格率達90%以上方可參加抽查工作,不合格的堅決不用。

國務院扶貧辦、中央組織部等12個部門將組成抽查工作組,有關成員赴實地開展督導,及時掌握評估情況,指導抽查工作。

凡疑必核

在實地調查中,評估人員發現疑似問題後,要固化證據、及時上報,進入問題核查程序。對實地調查中發現的問題,將及時與地方溝通、反饋,防止誤判、錯判和漏判。

為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基層減負要求,此次抽查所有數據由評估人員自行採集,不讓鄉村填表報數。第三方評估機構交通、食宿等費用全部自理。對搞形式主義、增加基層負擔等違反規定造成嚴重後果的,依紀依規嚴肅追究相關人員責任。

新京報記者 李傲 編輯 唐崢 校對 吳興發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