嵐縣:村集體、貧困戶合作社裡當股東

農村 合作社 農民 三農 嵐縣新聞 2017-05-14

近日,記者來到嵐縣順會鄉戍子 村的祥源種養專業合作社採訪。一進大 門,便被辦公室裡一陣陣歡快的話語和 笑聲所吸引。“今年咱再吸收100 名貧困 戶,按每人5 萬元扶貧貸款計算,可新增 資金500 萬元,那樣咱合作社養羊數可 翻一番,不僅可帶動更多的貧困戶致富, 而且咱股東的分紅也會芝麻開花節節高 啊!”在合作社裡當股東的村支書範兔拴 與村民張茂林,正在和鄉領導、養殖專家 暢談著合作社發展新思路。

近年來,嵐縣因地制宜,創新扶貧機 制,積極探索“村委+合作社+貧困戶”模 式,實現“資產變股權,資金變股金,農民 變股東,收益有分紅”,一舉解決了貧困 戶脫貧和村集體收入破零的難題。

祥源種養專業合作社是嵐縣首個專 業化、規模化設施肉羊育肥示範社,年出 欄育肥羊1 萬隻,銷售收入700 萬元。 2016 年該社成為了嵐縣首批“ 村委+合 作社+貧困戶”模式嘗試者,將130 萬元 扶貧專項資金折股量化到兩個村集體和 所有貧困戶,作為村集體和貧困戶的入 股資金,由合作社統一經營管理。由於 政策對路,合作社實現了當年入股當年 分紅,一舉帶動戍子、崖底兩村的農民群 眾脫了貧,村集體也分紅3萬元。

“一開始,村民們對扶貧資金到不了 自己手中很質疑,後來通過鄉領導做工 作、算收益,讓我們看到了入股的好處。 現在我和妻子都是股東,並且提前享受到 了分紅,心裡別提有多高興了。”60多歲的 張茂林怎麼也想不到,當了一輩子農民的 他,會在去年搖身一變當上合作社股東。 跟記者聊起今天的變化,他笑得合不攏嘴。

“戍子、崖底兩村基礎設施落後,產 業發展滯後,勞動力外流嚴重,群眾增收 脫貧難度較大。合作社的成立真是村裡 的福氣,不僅扶貧成效明顯,還推動了村 內水、電、路等民生工程的解決,以後的 日子我們村一定會越來越好!”範兔拴 說,目前該合作社已與216戶貧困戶556 人簽訂了協議。

村集體、貧困戶收益到底如何?合 作社負責人王文青算了一筆賬:按每股 1250 元算,6 年每股保底分紅達750 元, 村集體分紅達18 萬元。此外,合作社還 可提供30—50 個勞動就業崗位,每人每 年可有工資性收入近3 萬元。王文青表 示,合作社今年打算擴建1000 平方米, 帶動更多的村民脫貧奔小康。

群眾脫貧不返貧,集體經濟有後 勁。為建立資產收益長效增長機制,雙 方合作以6 年為一個週期,村集體和貧 困戶的入股資金每年享受10%的保底分 紅+效益分紅。6 年後貧困戶退出,股權 比例將調整為:合作社40% ,村集體 60%,確保了村集體資產的不斷壯大和 產業的可持續發展。(記者 閆廣明 臧媛慧 薛力娜)

短評:機制創新是關鍵

□ 閆廣明

農村群眾收入低,集體經濟空白多。 這是我市當前許多貧困村的真實寫照。

解決好貧困戶的脫貧問題和村集 體經濟的破零難題,是當前脫貧攻堅的 首要問題。在具體工作中,必須把二者 放到脫貧攻堅一體化的大盤子裡來考 慮,只有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了,才能 讓更多的群眾長久受益,才能為村級組 織整體功能提升注入源頭活水,才能鞏 固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和核心地位。

在嵐縣順會鄉戍子村記者看到, 該村通過積極探索“村委+合作社+貧 困戶”模式,利用扶貧專項資金入股,一 舉解決了貧困戶脫貧和村集體收入破 零的難題。其做法益處不僅僅在於實 現了村民、村集體及農民合作組織的利 益共贏,更在於最大限度地挖掘了農村 內部潛力,形成了抵禦市場風險的共同 體。從這個意義上講,做好脫貧攻堅工 作的關鍵在於機制創新。

(呂梁日報)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