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農技中心同時發佈兩大蟲害預警!

全國農技中心同時發佈兩大蟲害預警!

眼下正是糧食作物生長的時節,病蟲也容易為害。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在網站上刊登了兩個預警,提醒大家注意。

草地貪夜蛾侵入13省份為害春玉米

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今天發佈了最新一期《植物病蟲情報》,提醒防範草地貪夜蛾。

繼雲南、廣西、貴州、廣東、湖南見蟲之後,4月下旬以來,草地貪夜蛾在海南、福建、浙江、湖北、四川、江西、重慶、河南相繼查見幼蟲為害,蟲情擴散蔓延明顯加快。

截至5月10日,13省(區)61個市(州)261縣(市、區)查見幼蟲為害玉米,初步統計發生面積108萬畝。

春末夏初,春玉米從南至北進入生長期,加之風場、天氣條件適宜,草地貪夜蛾除在南方省份繼續繁殖為害外,還將蔓延至長江中下游、黃淮、華東、東北和西北等地為害。

發生趨勢研判

當前草地貪夜蛾發生範圍廣、擴展速度快、為害程度重、監測防控難度大,將在我國建立週年繁殖區,並形成夏季發生區,對黃淮海夏玉米和北方春玉米主產區安全產生重大威脅。

目前,春玉米多處於苗期至抽雄期,適宜草地貪夜蛾取食為害;除國內蟲源不斷增加外,緬甸、越南、泰國等境外蟲源會持續遷入,且隨著我國西南季風的增加,草地貪夜蛾北遷速度將明顯加快。

近期,除南方各省份發生區域繼續擴大外,長江中下游和黃淮地區會出現為害區域,華北和東北南部出現草地貪夜蛾概率增加。

因此,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建議各地應提高認識,立即組織開展普查工作,並做好成蟲燈誘和性誘監測,及時發佈蟲情信息,指導開展科學防控,努力做到“蟲口奪糧”。

今年早稻病蟲發生將重於上年

近日,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在浙江杭州召開了2019年全國早稻病蟲害發生趨勢會商會。

專家會商認為:2019年早稻重大病蟲害發生形勢依然嚴峻,總體將中等至偏重發生,重於上半年。

其中,稻飛蝨在華南、江南南部、西南南部稻區,稻縱卷葉螟在廣西東部和北部、廣東西部、江南局部稻區,一代二化螟在江南和長江中下游稻區,紋枯病在華南大部、江南和長江中下游稻區,稻瘟病在老病區和感病品種種植區將偏重發生。

做好農作物病蟲監測預警

全國農技中心將做好農作物病蟲監測預警工作。

推動測報精準化:按照“互聯網+”和聚點成網的思路和要求,加快田間自動化智能化監測網點建設,提高測報質量,支撐綠色高質量發展。

優化測報技術服務:在做好發生趨勢預測的基礎上,創新測報服務內容和方式,提出相應的防控技術措施,增強測報服務的針對性。

及時報送和發佈信息:堅持病蟲信息週報等數據報送制度,及時調度報送病蟲發生防控信息,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拓寬預報信息發佈渠道,提高及時性和到位率。

關於農作物病蟲害的發生情況及趨勢預測,中國鄉村之聲微信、微博也將及時發佈,為大家保豐收出份力。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