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和陝北,像一對雙胞胎姐妹,我被一條線線從寧夏牽到榆林'

"



"



寧夏和陝北,像一對雙胞胎姐妹,我被一條線線從寧夏牽到榆林


就被那條線線牽著,歷經8個小時的顛簸到了榆林。

那天榆林的雨下得好大,本地人說是久逢甘露,我理解為喜從天降,應心應景。

夏末秋初,瑣事一堆,去還是不去榆林,是有過猶豫的,卻終是被心中那一條線線牽著,扯著,絆著。

於是,來了!

1.

"



寧夏和陝北,像一對雙胞胎姐妹,我被一條線線從寧夏牽到榆林


就被那條線線牽著,歷經8個小時的顛簸到了榆林。

那天榆林的雨下得好大,本地人說是久逢甘露,我理解為喜從天降,應心應景。

夏末秋初,瑣事一堆,去還是不去榆林,是有過猶豫的,卻終是被心中那一條線線牽著,扯著,絆著。

於是,來了!

1.

寧夏和陝北,像一對雙胞胎姐妹,我被一條線線從寧夏牽到榆林


那一條線線上有大將蒙恬。

兩千多年前,秦朝大將蒙恬帶兵渡過黃河,北逐匈奴,在離我居住的平羅小城幾十公里外的黃河邊上修築了渾懷障,為美麗的寧夏平原築起了第一道安全防線。我曾不止一次地站在黃河邊,穿越歷史的雲煙,回望渾懷障,感受著“暗淡了刀光劍影,遠去了鼓角錚鳴。”的蒼茫,眼前不斷飛揚著那個叫蒙恬的鮮活面容。帶兵打仗,抗擊匈奴,拿筆畫圖,修築長城,這樣一個能文能武的全才,值得我沿著他征戰過的足跡一路追隨,從距家幾十公里外的渾懷障追隨至幾百公里外的鎮北臺、蒙恬墓。

北瞰河套,南蔽三秦,巍峨壯觀,雄渾奇特的鎮北臺,雄踞在紅山之巔,據險臨下,控南北咽喉,扼邊關要隘,像一顆明珠鑲嵌在萬里長城之上,閃耀了幾百年。這座由萬曆年間延綏鎮巡撫塗宗浚主持修築的軍事瞭望臺,一磚一瓦都已與蒙恬無關。與蒙恬有關的,是鎮北臺內那座很不起眼的紅山墩。說是紅山墩,不過就是一個小土堆,用現代青磚圍牆圍住。那是公子扶蘇和大將蒙恬修築長城時的一個烽火臺,白天以狼煙和旗幟為標誌,晚上以火和燈籠為信號,為大秦帝國的江山永駐保駕護航,並在朝代的更迭中,一次次見證著歷史的悲劇。


"



寧夏和陝北,像一對雙胞胎姐妹,我被一條線線從寧夏牽到榆林


就被那條線線牽著,歷經8個小時的顛簸到了榆林。

那天榆林的雨下得好大,本地人說是久逢甘露,我理解為喜從天降,應心應景。

夏末秋初,瑣事一堆,去還是不去榆林,是有過猶豫的,卻終是被心中那一條線線牽著,扯著,絆著。

於是,來了!

1.

寧夏和陝北,像一對雙胞胎姐妹,我被一條線線從寧夏牽到榆林


那一條線線上有大將蒙恬。

兩千多年前,秦朝大將蒙恬帶兵渡過黃河,北逐匈奴,在離我居住的平羅小城幾十公里外的黃河邊上修築了渾懷障,為美麗的寧夏平原築起了第一道安全防線。我曾不止一次地站在黃河邊,穿越歷史的雲煙,回望渾懷障,感受著“暗淡了刀光劍影,遠去了鼓角錚鳴。”的蒼茫,眼前不斷飛揚著那個叫蒙恬的鮮活面容。帶兵打仗,抗擊匈奴,拿筆畫圖,修築長城,這樣一個能文能武的全才,值得我沿著他征戰過的足跡一路追隨,從距家幾十公里外的渾懷障追隨至幾百公里外的鎮北臺、蒙恬墓。

北瞰河套,南蔽三秦,巍峨壯觀,雄渾奇特的鎮北臺,雄踞在紅山之巔,據險臨下,控南北咽喉,扼邊關要隘,像一顆明珠鑲嵌在萬里長城之上,閃耀了幾百年。這座由萬曆年間延綏鎮巡撫塗宗浚主持修築的軍事瞭望臺,一磚一瓦都已與蒙恬無關。與蒙恬有關的,是鎮北臺內那座很不起眼的紅山墩。說是紅山墩,不過就是一個小土堆,用現代青磚圍牆圍住。那是公子扶蘇和大將蒙恬修築長城時的一個烽火臺,白天以狼煙和旗幟為標誌,晚上以火和燈籠為信號,為大秦帝國的江山永駐保駕護航,並在朝代的更迭中,一次次見證著歷史的悲劇。


寧夏和陝北,像一對雙胞胎姐妹,我被一條線線從寧夏牽到榆林


手撫鎮北臺堅實的牆體,看著不遠處紅石墩上的哀土衰草和堅硬如鐵的夯土上生長的那兩棵與鎮北臺同齡的老榆樹,遙想當年蒙恬駐守上郡,植榆為塞,和公子扶蘇並肩戍守在這邊關之上,不禁心生一絲悲壯,些許淒涼。舉目遠望,阡陌縱橫,林網如織,無數山峁和沙丘環抱著綠洲,耳邊不合時宜地傳來蒙恬與扶蘇的激烈爭執:

“請復請,復請而後死,未暮也。”

“父而賜子死,尚安復請!”……

一個是寬厚仁義的公子,一個是赤膽忠心的名將,兩人一生為秦,忠心耿耿,最終卻在一份偽聖旨下,一個被逼自殺,一個服毒而去,只留下無奈的一聲長嘆:“我何罪於天,無過而死乎?”生前共暖共寒,共駐邊關,死後長眠於綏德大理河畔,一個在北岸,一個在西岸,遙遙相伴,應是心安。

車子在綏德大街上穿行,幾過蒙恬墓都沒有停留。隔著車窗,對著墓的方向,我以深深的注目禮表達著對這第一個拉開寧夏北部引黃灌溉開發序幕的秦朝大將的祭奠和懷念,感謝他率兵收復黃河河套河南地,修築渾懷障,並在此駐軍、移民、屯田、興修水利,為寧夏百姓打開了富庶之門。在他之後,寧夏的先民們先後利用黃河水利之便,修建引黃乾渠,導引河水灌田,形成黃河灌區,種植各種作物,使處於西北邊陲的寧夏變成了真正的“塞上江南”。

2.

"



寧夏和陝北,像一對雙胞胎姐妹,我被一條線線從寧夏牽到榆林


就被那條線線牽著,歷經8個小時的顛簸到了榆林。

那天榆林的雨下得好大,本地人說是久逢甘露,我理解為喜從天降,應心應景。

夏末秋初,瑣事一堆,去還是不去榆林,是有過猶豫的,卻終是被心中那一條線線牽著,扯著,絆著。

於是,來了!

1.

寧夏和陝北,像一對雙胞胎姐妹,我被一條線線從寧夏牽到榆林


那一條線線上有大將蒙恬。

兩千多年前,秦朝大將蒙恬帶兵渡過黃河,北逐匈奴,在離我居住的平羅小城幾十公里外的黃河邊上修築了渾懷障,為美麗的寧夏平原築起了第一道安全防線。我曾不止一次地站在黃河邊,穿越歷史的雲煙,回望渾懷障,感受著“暗淡了刀光劍影,遠去了鼓角錚鳴。”的蒼茫,眼前不斷飛揚著那個叫蒙恬的鮮活面容。帶兵打仗,抗擊匈奴,拿筆畫圖,修築長城,這樣一個能文能武的全才,值得我沿著他征戰過的足跡一路追隨,從距家幾十公里外的渾懷障追隨至幾百公里外的鎮北臺、蒙恬墓。

北瞰河套,南蔽三秦,巍峨壯觀,雄渾奇特的鎮北臺,雄踞在紅山之巔,據險臨下,控南北咽喉,扼邊關要隘,像一顆明珠鑲嵌在萬里長城之上,閃耀了幾百年。這座由萬曆年間延綏鎮巡撫塗宗浚主持修築的軍事瞭望臺,一磚一瓦都已與蒙恬無關。與蒙恬有關的,是鎮北臺內那座很不起眼的紅山墩。說是紅山墩,不過就是一個小土堆,用現代青磚圍牆圍住。那是公子扶蘇和大將蒙恬修築長城時的一個烽火臺,白天以狼煙和旗幟為標誌,晚上以火和燈籠為信號,為大秦帝國的江山永駐保駕護航,並在朝代的更迭中,一次次見證著歷史的悲劇。


寧夏和陝北,像一對雙胞胎姐妹,我被一條線線從寧夏牽到榆林


手撫鎮北臺堅實的牆體,看著不遠處紅石墩上的哀土衰草和堅硬如鐵的夯土上生長的那兩棵與鎮北臺同齡的老榆樹,遙想當年蒙恬駐守上郡,植榆為塞,和公子扶蘇並肩戍守在這邊關之上,不禁心生一絲悲壯,些許淒涼。舉目遠望,阡陌縱橫,林網如織,無數山峁和沙丘環抱著綠洲,耳邊不合時宜地傳來蒙恬與扶蘇的激烈爭執:

“請復請,復請而後死,未暮也。”

“父而賜子死,尚安復請!”……

一個是寬厚仁義的公子,一個是赤膽忠心的名將,兩人一生為秦,忠心耿耿,最終卻在一份偽聖旨下,一個被逼自殺,一個服毒而去,只留下無奈的一聲長嘆:“我何罪於天,無過而死乎?”生前共暖共寒,共駐邊關,死後長眠於綏德大理河畔,一個在北岸,一個在西岸,遙遙相伴,應是心安。

車子在綏德大街上穿行,幾過蒙恬墓都沒有停留。隔著車窗,對著墓的方向,我以深深的注目禮表達著對這第一個拉開寧夏北部引黃灌溉開發序幕的秦朝大將的祭奠和懷念,感謝他率兵收復黃河河套河南地,修築渾懷障,並在此駐軍、移民、屯田、興修水利,為寧夏百姓打開了富庶之門。在他之後,寧夏的先民們先後利用黃河水利之便,修建引黃乾渠,導引河水灌田,形成黃河灌區,種植各種作物,使處於西北邊陲的寧夏變成了真正的“塞上江南”。

2.

寧夏和陝北,像一對雙胞胎姐妹,我被一條線線從寧夏牽到榆林


那一條線線上有西夏帝國的脈絡。

神祕的西夏帝國,定都興慶府(今寧夏首府銀川),為這片土地留下了不朽的文明。西夏王陵、拜寺口雙塔、一百零八塔、省嵬城遺址以及謎一般的西夏文字……有幸生活在寧夏,我被這個輝煌了189年卻沒有留下多少歷史資料的王朝吸引著,一次次在寧夏的土地上尋覓它的影子,甚至孤陋寡聞地以為,西夏的存在與消失只與寧夏有關,甚而忽略資料裡關於其疆域“東盡黃河,西界玉門,南接蕭關,北控大漠,地方萬餘里”這樣的描述。

在寧夏以外,在榆林,聽到關於西夏的種種典故,忽然就亮了眼,暖了心。當從榆陽區作協副主席高仲崗手中接過他的新作《西夏後傳》時,我聽到了心臟狂跳的聲音。在此以前,我已經閱讀過唐榮堯先生關於西夏的一系列書籍,並且驕傲於西夏留給寧夏的燦爛文明,而且在寧夏之外的各種場合,我對家鄉的介紹裡,除了回族風情就是西夏文化。這一次,也沒有例外。

西夏皇帝元昊的爺爺李繼遷出生在陝西米脂縣無定河邊的李繼遷寨,這是到了榆林後才知道的事。而曲徑通幽、石刻林立的紅石峽與西夏王朝千絲萬縷的聯繫,曾是我驚喜奔赴榆林的理由之一。

"



寧夏和陝北,像一對雙胞胎姐妹,我被一條線線從寧夏牽到榆林


就被那條線線牽著,歷經8個小時的顛簸到了榆林。

那天榆林的雨下得好大,本地人說是久逢甘露,我理解為喜從天降,應心應景。

夏末秋初,瑣事一堆,去還是不去榆林,是有過猶豫的,卻終是被心中那一條線線牽著,扯著,絆著。

於是,來了!

1.

寧夏和陝北,像一對雙胞胎姐妹,我被一條線線從寧夏牽到榆林


那一條線線上有大將蒙恬。

兩千多年前,秦朝大將蒙恬帶兵渡過黃河,北逐匈奴,在離我居住的平羅小城幾十公里外的黃河邊上修築了渾懷障,為美麗的寧夏平原築起了第一道安全防線。我曾不止一次地站在黃河邊,穿越歷史的雲煙,回望渾懷障,感受著“暗淡了刀光劍影,遠去了鼓角錚鳴。”的蒼茫,眼前不斷飛揚著那個叫蒙恬的鮮活面容。帶兵打仗,抗擊匈奴,拿筆畫圖,修築長城,這樣一個能文能武的全才,值得我沿著他征戰過的足跡一路追隨,從距家幾十公里外的渾懷障追隨至幾百公里外的鎮北臺、蒙恬墓。

北瞰河套,南蔽三秦,巍峨壯觀,雄渾奇特的鎮北臺,雄踞在紅山之巔,據險臨下,控南北咽喉,扼邊關要隘,像一顆明珠鑲嵌在萬里長城之上,閃耀了幾百年。這座由萬曆年間延綏鎮巡撫塗宗浚主持修築的軍事瞭望臺,一磚一瓦都已與蒙恬無關。與蒙恬有關的,是鎮北臺內那座很不起眼的紅山墩。說是紅山墩,不過就是一個小土堆,用現代青磚圍牆圍住。那是公子扶蘇和大將蒙恬修築長城時的一個烽火臺,白天以狼煙和旗幟為標誌,晚上以火和燈籠為信號,為大秦帝國的江山永駐保駕護航,並在朝代的更迭中,一次次見證著歷史的悲劇。


寧夏和陝北,像一對雙胞胎姐妹,我被一條線線從寧夏牽到榆林


手撫鎮北臺堅實的牆體,看著不遠處紅石墩上的哀土衰草和堅硬如鐵的夯土上生長的那兩棵與鎮北臺同齡的老榆樹,遙想當年蒙恬駐守上郡,植榆為塞,和公子扶蘇並肩戍守在這邊關之上,不禁心生一絲悲壯,些許淒涼。舉目遠望,阡陌縱橫,林網如織,無數山峁和沙丘環抱著綠洲,耳邊不合時宜地傳來蒙恬與扶蘇的激烈爭執:

“請復請,復請而後死,未暮也。”

“父而賜子死,尚安復請!”……

一個是寬厚仁義的公子,一個是赤膽忠心的名將,兩人一生為秦,忠心耿耿,最終卻在一份偽聖旨下,一個被逼自殺,一個服毒而去,只留下無奈的一聲長嘆:“我何罪於天,無過而死乎?”生前共暖共寒,共駐邊關,死後長眠於綏德大理河畔,一個在北岸,一個在西岸,遙遙相伴,應是心安。

車子在綏德大街上穿行,幾過蒙恬墓都沒有停留。隔著車窗,對著墓的方向,我以深深的注目禮表達著對這第一個拉開寧夏北部引黃灌溉開發序幕的秦朝大將的祭奠和懷念,感謝他率兵收復黃河河套河南地,修築渾懷障,並在此駐軍、移民、屯田、興修水利,為寧夏百姓打開了富庶之門。在他之後,寧夏的先民們先後利用黃河水利之便,修建引黃乾渠,導引河水灌田,形成黃河灌區,種植各種作物,使處於西北邊陲的寧夏變成了真正的“塞上江南”。

2.

寧夏和陝北,像一對雙胞胎姐妹,我被一條線線從寧夏牽到榆林


那一條線線上有西夏帝國的脈絡。

神祕的西夏帝國,定都興慶府(今寧夏首府銀川),為這片土地留下了不朽的文明。西夏王陵、拜寺口雙塔、一百零八塔、省嵬城遺址以及謎一般的西夏文字……有幸生活在寧夏,我被這個輝煌了189年卻沒有留下多少歷史資料的王朝吸引著,一次次在寧夏的土地上尋覓它的影子,甚至孤陋寡聞地以為,西夏的存在與消失只與寧夏有關,甚而忽略資料裡關於其疆域“東盡黃河,西界玉門,南接蕭關,北控大漠,地方萬餘里”這樣的描述。

在寧夏以外,在榆林,聽到關於西夏的種種典故,忽然就亮了眼,暖了心。當從榆陽區作協副主席高仲崗手中接過他的新作《西夏後傳》時,我聽到了心臟狂跳的聲音。在此以前,我已經閱讀過唐榮堯先生關於西夏的一系列書籍,並且驕傲於西夏留給寧夏的燦爛文明,而且在寧夏之外的各種場合,我對家鄉的介紹裡,除了回族風情就是西夏文化。這一次,也沒有例外。

西夏皇帝元昊的爺爺李繼遷出生在陝西米脂縣無定河邊的李繼遷寨,這是到了榆林後才知道的事。而曲徑通幽、石刻林立的紅石峽與西夏王朝千絲萬縷的聯繫,曾是我驚喜奔赴榆林的理由之一。

寧夏和陝北,像一對雙胞胎姐妹,我被一條線線從寧夏牽到榆林

宋代,紅石峽是西夏屬地,因環境優美,夏太祖李繼遷便在這裡鑿石為穴,引水注流,埋葬祖先;翻開《老榆林史話》,裡面有西夏轉兵洞的記載:“民間傳說,梅花樓供桌下的硃砂洞通往紅石峽,是當年的(西夏)轉兵之處。”而榆林市文保所王富春老師在紅石峽考察時發現了西夏石窟,通過對石窟內石刻佛像的形制對比,基本上確認那是西夏時期的文物。

循著西夏的脈絡而來,卻沒有在紅石峽摩崖題刻上發現與西夏有關的蛛絲馬跡,哪怕是一個西夏文字也好。失落的心緒剛起漣漪,就被驚喜的大浪捲入漩渦,那飛簷俏樓閣,蜿蜒榆溪河,那陰刻、陽雕,那真、草、隸、篆,那橫幅、條屏,無不讓人歎為觀止,直至離開紅石峽後才幽幽地發出一聲感嘆:如果能將謎一般的西夏文字刻在這懸崖峭壁上,那將是多麼令人欣喜的一件事。

3.

"



寧夏和陝北,像一對雙胞胎姐妹,我被一條線線從寧夏牽到榆林


就被那條線線牽著,歷經8個小時的顛簸到了榆林。

那天榆林的雨下得好大,本地人說是久逢甘露,我理解為喜從天降,應心應景。

夏末秋初,瑣事一堆,去還是不去榆林,是有過猶豫的,卻終是被心中那一條線線牽著,扯著,絆著。

於是,來了!

1.

寧夏和陝北,像一對雙胞胎姐妹,我被一條線線從寧夏牽到榆林


那一條線線上有大將蒙恬。

兩千多年前,秦朝大將蒙恬帶兵渡過黃河,北逐匈奴,在離我居住的平羅小城幾十公里外的黃河邊上修築了渾懷障,為美麗的寧夏平原築起了第一道安全防線。我曾不止一次地站在黃河邊,穿越歷史的雲煙,回望渾懷障,感受著“暗淡了刀光劍影,遠去了鼓角錚鳴。”的蒼茫,眼前不斷飛揚著那個叫蒙恬的鮮活面容。帶兵打仗,抗擊匈奴,拿筆畫圖,修築長城,這樣一個能文能武的全才,值得我沿著他征戰過的足跡一路追隨,從距家幾十公里外的渾懷障追隨至幾百公里外的鎮北臺、蒙恬墓。

北瞰河套,南蔽三秦,巍峨壯觀,雄渾奇特的鎮北臺,雄踞在紅山之巔,據險臨下,控南北咽喉,扼邊關要隘,像一顆明珠鑲嵌在萬里長城之上,閃耀了幾百年。這座由萬曆年間延綏鎮巡撫塗宗浚主持修築的軍事瞭望臺,一磚一瓦都已與蒙恬無關。與蒙恬有關的,是鎮北臺內那座很不起眼的紅山墩。說是紅山墩,不過就是一個小土堆,用現代青磚圍牆圍住。那是公子扶蘇和大將蒙恬修築長城時的一個烽火臺,白天以狼煙和旗幟為標誌,晚上以火和燈籠為信號,為大秦帝國的江山永駐保駕護航,並在朝代的更迭中,一次次見證著歷史的悲劇。


寧夏和陝北,像一對雙胞胎姐妹,我被一條線線從寧夏牽到榆林


手撫鎮北臺堅實的牆體,看著不遠處紅石墩上的哀土衰草和堅硬如鐵的夯土上生長的那兩棵與鎮北臺同齡的老榆樹,遙想當年蒙恬駐守上郡,植榆為塞,和公子扶蘇並肩戍守在這邊關之上,不禁心生一絲悲壯,些許淒涼。舉目遠望,阡陌縱橫,林網如織,無數山峁和沙丘環抱著綠洲,耳邊不合時宜地傳來蒙恬與扶蘇的激烈爭執:

“請復請,復請而後死,未暮也。”

“父而賜子死,尚安復請!”……

一個是寬厚仁義的公子,一個是赤膽忠心的名將,兩人一生為秦,忠心耿耿,最終卻在一份偽聖旨下,一個被逼自殺,一個服毒而去,只留下無奈的一聲長嘆:“我何罪於天,無過而死乎?”生前共暖共寒,共駐邊關,死後長眠於綏德大理河畔,一個在北岸,一個在西岸,遙遙相伴,應是心安。

車子在綏德大街上穿行,幾過蒙恬墓都沒有停留。隔著車窗,對著墓的方向,我以深深的注目禮表達著對這第一個拉開寧夏北部引黃灌溉開發序幕的秦朝大將的祭奠和懷念,感謝他率兵收復黃河河套河南地,修築渾懷障,並在此駐軍、移民、屯田、興修水利,為寧夏百姓打開了富庶之門。在他之後,寧夏的先民們先後利用黃河水利之便,修建引黃乾渠,導引河水灌田,形成黃河灌區,種植各種作物,使處於西北邊陲的寧夏變成了真正的“塞上江南”。

2.

寧夏和陝北,像一對雙胞胎姐妹,我被一條線線從寧夏牽到榆林


那一條線線上有西夏帝國的脈絡。

神祕的西夏帝國,定都興慶府(今寧夏首府銀川),為這片土地留下了不朽的文明。西夏王陵、拜寺口雙塔、一百零八塔、省嵬城遺址以及謎一般的西夏文字……有幸生活在寧夏,我被這個輝煌了189年卻沒有留下多少歷史資料的王朝吸引著,一次次在寧夏的土地上尋覓它的影子,甚至孤陋寡聞地以為,西夏的存在與消失只與寧夏有關,甚而忽略資料裡關於其疆域“東盡黃河,西界玉門,南接蕭關,北控大漠,地方萬餘里”這樣的描述。

在寧夏以外,在榆林,聽到關於西夏的種種典故,忽然就亮了眼,暖了心。當從榆陽區作協副主席高仲崗手中接過他的新作《西夏後傳》時,我聽到了心臟狂跳的聲音。在此以前,我已經閱讀過唐榮堯先生關於西夏的一系列書籍,並且驕傲於西夏留給寧夏的燦爛文明,而且在寧夏之外的各種場合,我對家鄉的介紹裡,除了回族風情就是西夏文化。這一次,也沒有例外。

西夏皇帝元昊的爺爺李繼遷出生在陝西米脂縣無定河邊的李繼遷寨,這是到了榆林後才知道的事。而曲徑通幽、石刻林立的紅石峽與西夏王朝千絲萬縷的聯繫,曾是我驚喜奔赴榆林的理由之一。

寧夏和陝北,像一對雙胞胎姐妹,我被一條線線從寧夏牽到榆林

宋代,紅石峽是西夏屬地,因環境優美,夏太祖李繼遷便在這裡鑿石為穴,引水注流,埋葬祖先;翻開《老榆林史話》,裡面有西夏轉兵洞的記載:“民間傳說,梅花樓供桌下的硃砂洞通往紅石峽,是當年的(西夏)轉兵之處。”而榆林市文保所王富春老師在紅石峽考察時發現了西夏石窟,通過對石窟內石刻佛像的形制對比,基本上確認那是西夏時期的文物。

循著西夏的脈絡而來,卻沒有在紅石峽摩崖題刻上發現與西夏有關的蛛絲馬跡,哪怕是一個西夏文字也好。失落的心緒剛起漣漪,就被驚喜的大浪捲入漩渦,那飛簷俏樓閣,蜿蜒榆溪河,那陰刻、陽雕,那真、草、隸、篆,那橫幅、條屏,無不讓人歎為觀止,直至離開紅石峽後才幽幽地發出一聲感嘆:如果能將謎一般的西夏文字刻在這懸崖峭壁上,那將是多麼令人欣喜的一件事。

3.

寧夏和陝北,像一對雙胞胎姐妹,我被一條線線從寧夏牽到榆林


那一條線線上有花兒和信天游。

為尋得更便捷的出行方式,去榆林前,先看了地圖。寧夏和陝北,像一對可愛的雙胞胎姐妹,手牽著手立在華夏版圖上,那親密無間的模樣,讓我忍不住馳騁想象:如果寧夏鹽池將柔情溫婉的花兒漫起來,陝北定邊高亢嘹亮的信天游一定會和上。

“翻了架圪樑拐了道彎,滿眼眼都是黃土山”……

“坐在沙樑望孃家,咋就把我往這裡嫁。拋一把黃沙抹一把淚,咋就叫我活受這個罪。”……


"



寧夏和陝北,像一對雙胞胎姐妹,我被一條線線從寧夏牽到榆林


就被那條線線牽著,歷經8個小時的顛簸到了榆林。

那天榆林的雨下得好大,本地人說是久逢甘露,我理解為喜從天降,應心應景。

夏末秋初,瑣事一堆,去還是不去榆林,是有過猶豫的,卻終是被心中那一條線線牽著,扯著,絆著。

於是,來了!

1.

寧夏和陝北,像一對雙胞胎姐妹,我被一條線線從寧夏牽到榆林


那一條線線上有大將蒙恬。

兩千多年前,秦朝大將蒙恬帶兵渡過黃河,北逐匈奴,在離我居住的平羅小城幾十公里外的黃河邊上修築了渾懷障,為美麗的寧夏平原築起了第一道安全防線。我曾不止一次地站在黃河邊,穿越歷史的雲煙,回望渾懷障,感受著“暗淡了刀光劍影,遠去了鼓角錚鳴。”的蒼茫,眼前不斷飛揚著那個叫蒙恬的鮮活面容。帶兵打仗,抗擊匈奴,拿筆畫圖,修築長城,這樣一個能文能武的全才,值得我沿著他征戰過的足跡一路追隨,從距家幾十公里外的渾懷障追隨至幾百公里外的鎮北臺、蒙恬墓。

北瞰河套,南蔽三秦,巍峨壯觀,雄渾奇特的鎮北臺,雄踞在紅山之巔,據險臨下,控南北咽喉,扼邊關要隘,像一顆明珠鑲嵌在萬里長城之上,閃耀了幾百年。這座由萬曆年間延綏鎮巡撫塗宗浚主持修築的軍事瞭望臺,一磚一瓦都已與蒙恬無關。與蒙恬有關的,是鎮北臺內那座很不起眼的紅山墩。說是紅山墩,不過就是一個小土堆,用現代青磚圍牆圍住。那是公子扶蘇和大將蒙恬修築長城時的一個烽火臺,白天以狼煙和旗幟為標誌,晚上以火和燈籠為信號,為大秦帝國的江山永駐保駕護航,並在朝代的更迭中,一次次見證著歷史的悲劇。


寧夏和陝北,像一對雙胞胎姐妹,我被一條線線從寧夏牽到榆林


手撫鎮北臺堅實的牆體,看著不遠處紅石墩上的哀土衰草和堅硬如鐵的夯土上生長的那兩棵與鎮北臺同齡的老榆樹,遙想當年蒙恬駐守上郡,植榆為塞,和公子扶蘇並肩戍守在這邊關之上,不禁心生一絲悲壯,些許淒涼。舉目遠望,阡陌縱橫,林網如織,無數山峁和沙丘環抱著綠洲,耳邊不合時宜地傳來蒙恬與扶蘇的激烈爭執:

“請復請,復請而後死,未暮也。”

“父而賜子死,尚安復請!”……

一個是寬厚仁義的公子,一個是赤膽忠心的名將,兩人一生為秦,忠心耿耿,最終卻在一份偽聖旨下,一個被逼自殺,一個服毒而去,只留下無奈的一聲長嘆:“我何罪於天,無過而死乎?”生前共暖共寒,共駐邊關,死後長眠於綏德大理河畔,一個在北岸,一個在西岸,遙遙相伴,應是心安。

車子在綏德大街上穿行,幾過蒙恬墓都沒有停留。隔著車窗,對著墓的方向,我以深深的注目禮表達著對這第一個拉開寧夏北部引黃灌溉開發序幕的秦朝大將的祭奠和懷念,感謝他率兵收復黃河河套河南地,修築渾懷障,並在此駐軍、移民、屯田、興修水利,為寧夏百姓打開了富庶之門。在他之後,寧夏的先民們先後利用黃河水利之便,修建引黃乾渠,導引河水灌田,形成黃河灌區,種植各種作物,使處於西北邊陲的寧夏變成了真正的“塞上江南”。

2.

寧夏和陝北,像一對雙胞胎姐妹,我被一條線線從寧夏牽到榆林


那一條線線上有西夏帝國的脈絡。

神祕的西夏帝國,定都興慶府(今寧夏首府銀川),為這片土地留下了不朽的文明。西夏王陵、拜寺口雙塔、一百零八塔、省嵬城遺址以及謎一般的西夏文字……有幸生活在寧夏,我被這個輝煌了189年卻沒有留下多少歷史資料的王朝吸引著,一次次在寧夏的土地上尋覓它的影子,甚至孤陋寡聞地以為,西夏的存在與消失只與寧夏有關,甚而忽略資料裡關於其疆域“東盡黃河,西界玉門,南接蕭關,北控大漠,地方萬餘里”這樣的描述。

在寧夏以外,在榆林,聽到關於西夏的種種典故,忽然就亮了眼,暖了心。當從榆陽區作協副主席高仲崗手中接過他的新作《西夏後傳》時,我聽到了心臟狂跳的聲音。在此以前,我已經閱讀過唐榮堯先生關於西夏的一系列書籍,並且驕傲於西夏留給寧夏的燦爛文明,而且在寧夏之外的各種場合,我對家鄉的介紹裡,除了回族風情就是西夏文化。這一次,也沒有例外。

西夏皇帝元昊的爺爺李繼遷出生在陝西米脂縣無定河邊的李繼遷寨,這是到了榆林後才知道的事。而曲徑通幽、石刻林立的紅石峽與西夏王朝千絲萬縷的聯繫,曾是我驚喜奔赴榆林的理由之一。

寧夏和陝北,像一對雙胞胎姐妹,我被一條線線從寧夏牽到榆林

宋代,紅石峽是西夏屬地,因環境優美,夏太祖李繼遷便在這裡鑿石為穴,引水注流,埋葬祖先;翻開《老榆林史話》,裡面有西夏轉兵洞的記載:“民間傳說,梅花樓供桌下的硃砂洞通往紅石峽,是當年的(西夏)轉兵之處。”而榆林市文保所王富春老師在紅石峽考察時發現了西夏石窟,通過對石窟內石刻佛像的形制對比,基本上確認那是西夏時期的文物。

循著西夏的脈絡而來,卻沒有在紅石峽摩崖題刻上發現與西夏有關的蛛絲馬跡,哪怕是一個西夏文字也好。失落的心緒剛起漣漪,就被驚喜的大浪捲入漩渦,那飛簷俏樓閣,蜿蜒榆溪河,那陰刻、陽雕,那真、草、隸、篆,那橫幅、條屏,無不讓人歎為觀止,直至離開紅石峽後才幽幽地發出一聲感嘆:如果能將謎一般的西夏文字刻在這懸崖峭壁上,那將是多麼令人欣喜的一件事。

3.

寧夏和陝北,像一對雙胞胎姐妹,我被一條線線從寧夏牽到榆林


那一條線線上有花兒和信天游。

為尋得更便捷的出行方式,去榆林前,先看了地圖。寧夏和陝北,像一對可愛的雙胞胎姐妹,手牽著手立在華夏版圖上,那親密無間的模樣,讓我忍不住馳騁想象:如果寧夏鹽池將柔情溫婉的花兒漫起來,陝北定邊高亢嘹亮的信天游一定會和上。

“翻了架圪樑拐了道彎,滿眼眼都是黃土山”……

“坐在沙樑望孃家,咋就把我往這裡嫁。拋一把黃沙抹一把淚,咋就叫我活受這個罪。”……


寧夏和陝北,像一對雙胞胎姐妹,我被一條線線從寧夏牽到榆林


一句句高亢嘹亮的信天游,吼出了一腔的無奈和辛酸。寧夏南部山區和陝北地區,同屬黃土高原。乾旱、缺水、貧窮,是根植於黃土高原世代人內心的共同記憶,就如同深深嵌在大地上的一眼眼苦水窖。唱著花兒和信天游的民族,在這遍佈峰巒、溝壑的土地上,用歌聲傳遞著不屈、頑強、悲愴、淒涼和美好的渴望。

一樣的黃土高原,一樣的溝壑萬千。我曾在寧夏南部山區的山野裡,聽過深情熱辣的花兒:“黃河岸上牛喝水,鼻子拉不到水裡。端起了飯碗想起了你,清眼淚流在了碗裡。”

“出去個大門往樹上看,花喜鵲盤窩著哩,我把我的憨敦敦想著;揭起個門簾往炕上看,白牡丹睡著著哩,我把我的大眼睛想著。”

或許是寧夏花兒的曲調柔和、委婉的緣故,花兒漫出來的,更多的是輕鬆明快的曲風,充滿了生活的美好和希望。

卻在陝北民歌博物館裡,在大偏襟紅棉襖,白羊肚手巾紅腰帶的女子、漢子的信天游裡,看到了延綿不絕的黃土高坡,一望無際的無垠沙海以及黃沙、黃土、黃水、黃風,看到了九十九道彎上黃河船伕對蒼天的不屈詰問,九十九座廟前蒼生祈雨的生命吶喊,看到了趕牲靈路上腳伕對艱辛生活的達觀心態,走西口人兒千叮嚀萬囑咐的兒女情懷……70多年前,佳縣民歌手李有源在大山峁上激情放歌“東方紅,太陽升……”,一曲《東方紅》唱紅了祖國的大江南北。70多年後,當來自全國20多個省區的文友們齊聚陝北民歌博物館,情不自禁地合唱起《東方紅》時,我被陝北這片長滿苦難、長滿歌謠、長滿勤勞和智慧的土地深深打動,淚流滿面。

“芝麻黃芥能出油,淚圪蛋蛋泡出信天游”——這種從胸腔裡發出的吶喊,從骨子裡滲透出的悲愴、悽然,怎能不讓人憐惜和心疼?

4.

"



寧夏和陝北,像一對雙胞胎姐妹,我被一條線線從寧夏牽到榆林


就被那條線線牽著,歷經8個小時的顛簸到了榆林。

那天榆林的雨下得好大,本地人說是久逢甘露,我理解為喜從天降,應心應景。

夏末秋初,瑣事一堆,去還是不去榆林,是有過猶豫的,卻終是被心中那一條線線牽著,扯著,絆著。

於是,來了!

1.

寧夏和陝北,像一對雙胞胎姐妹,我被一條線線從寧夏牽到榆林


那一條線線上有大將蒙恬。

兩千多年前,秦朝大將蒙恬帶兵渡過黃河,北逐匈奴,在離我居住的平羅小城幾十公里外的黃河邊上修築了渾懷障,為美麗的寧夏平原築起了第一道安全防線。我曾不止一次地站在黃河邊,穿越歷史的雲煙,回望渾懷障,感受著“暗淡了刀光劍影,遠去了鼓角錚鳴。”的蒼茫,眼前不斷飛揚著那個叫蒙恬的鮮活面容。帶兵打仗,抗擊匈奴,拿筆畫圖,修築長城,這樣一個能文能武的全才,值得我沿著他征戰過的足跡一路追隨,從距家幾十公里外的渾懷障追隨至幾百公里外的鎮北臺、蒙恬墓。

北瞰河套,南蔽三秦,巍峨壯觀,雄渾奇特的鎮北臺,雄踞在紅山之巔,據險臨下,控南北咽喉,扼邊關要隘,像一顆明珠鑲嵌在萬里長城之上,閃耀了幾百年。這座由萬曆年間延綏鎮巡撫塗宗浚主持修築的軍事瞭望臺,一磚一瓦都已與蒙恬無關。與蒙恬有關的,是鎮北臺內那座很不起眼的紅山墩。說是紅山墩,不過就是一個小土堆,用現代青磚圍牆圍住。那是公子扶蘇和大將蒙恬修築長城時的一個烽火臺,白天以狼煙和旗幟為標誌,晚上以火和燈籠為信號,為大秦帝國的江山永駐保駕護航,並在朝代的更迭中,一次次見證著歷史的悲劇。


寧夏和陝北,像一對雙胞胎姐妹,我被一條線線從寧夏牽到榆林


手撫鎮北臺堅實的牆體,看著不遠處紅石墩上的哀土衰草和堅硬如鐵的夯土上生長的那兩棵與鎮北臺同齡的老榆樹,遙想當年蒙恬駐守上郡,植榆為塞,和公子扶蘇並肩戍守在這邊關之上,不禁心生一絲悲壯,些許淒涼。舉目遠望,阡陌縱橫,林網如織,無數山峁和沙丘環抱著綠洲,耳邊不合時宜地傳來蒙恬與扶蘇的激烈爭執:

“請復請,復請而後死,未暮也。”

“父而賜子死,尚安復請!”……

一個是寬厚仁義的公子,一個是赤膽忠心的名將,兩人一生為秦,忠心耿耿,最終卻在一份偽聖旨下,一個被逼自殺,一個服毒而去,只留下無奈的一聲長嘆:“我何罪於天,無過而死乎?”生前共暖共寒,共駐邊關,死後長眠於綏德大理河畔,一個在北岸,一個在西岸,遙遙相伴,應是心安。

車子在綏德大街上穿行,幾過蒙恬墓都沒有停留。隔著車窗,對著墓的方向,我以深深的注目禮表達著對這第一個拉開寧夏北部引黃灌溉開發序幕的秦朝大將的祭奠和懷念,感謝他率兵收復黃河河套河南地,修築渾懷障,並在此駐軍、移民、屯田、興修水利,為寧夏百姓打開了富庶之門。在他之後,寧夏的先民們先後利用黃河水利之便,修建引黃乾渠,導引河水灌田,形成黃河灌區,種植各種作物,使處於西北邊陲的寧夏變成了真正的“塞上江南”。

2.

寧夏和陝北,像一對雙胞胎姐妹,我被一條線線從寧夏牽到榆林


那一條線線上有西夏帝國的脈絡。

神祕的西夏帝國,定都興慶府(今寧夏首府銀川),為這片土地留下了不朽的文明。西夏王陵、拜寺口雙塔、一百零八塔、省嵬城遺址以及謎一般的西夏文字……有幸生活在寧夏,我被這個輝煌了189年卻沒有留下多少歷史資料的王朝吸引著,一次次在寧夏的土地上尋覓它的影子,甚至孤陋寡聞地以為,西夏的存在與消失只與寧夏有關,甚而忽略資料裡關於其疆域“東盡黃河,西界玉門,南接蕭關,北控大漠,地方萬餘里”這樣的描述。

在寧夏以外,在榆林,聽到關於西夏的種種典故,忽然就亮了眼,暖了心。當從榆陽區作協副主席高仲崗手中接過他的新作《西夏後傳》時,我聽到了心臟狂跳的聲音。在此以前,我已經閱讀過唐榮堯先生關於西夏的一系列書籍,並且驕傲於西夏留給寧夏的燦爛文明,而且在寧夏之外的各種場合,我對家鄉的介紹裡,除了回族風情就是西夏文化。這一次,也沒有例外。

西夏皇帝元昊的爺爺李繼遷出生在陝西米脂縣無定河邊的李繼遷寨,這是到了榆林後才知道的事。而曲徑通幽、石刻林立的紅石峽與西夏王朝千絲萬縷的聯繫,曾是我驚喜奔赴榆林的理由之一。

寧夏和陝北,像一對雙胞胎姐妹,我被一條線線從寧夏牽到榆林

宋代,紅石峽是西夏屬地,因環境優美,夏太祖李繼遷便在這裡鑿石為穴,引水注流,埋葬祖先;翻開《老榆林史話》,裡面有西夏轉兵洞的記載:“民間傳說,梅花樓供桌下的硃砂洞通往紅石峽,是當年的(西夏)轉兵之處。”而榆林市文保所王富春老師在紅石峽考察時發現了西夏石窟,通過對石窟內石刻佛像的形制對比,基本上確認那是西夏時期的文物。

循著西夏的脈絡而來,卻沒有在紅石峽摩崖題刻上發現與西夏有關的蛛絲馬跡,哪怕是一個西夏文字也好。失落的心緒剛起漣漪,就被驚喜的大浪捲入漩渦,那飛簷俏樓閣,蜿蜒榆溪河,那陰刻、陽雕,那真、草、隸、篆,那橫幅、條屏,無不讓人歎為觀止,直至離開紅石峽後才幽幽地發出一聲感嘆:如果能將謎一般的西夏文字刻在這懸崖峭壁上,那將是多麼令人欣喜的一件事。

3.

寧夏和陝北,像一對雙胞胎姐妹,我被一條線線從寧夏牽到榆林


那一條線線上有花兒和信天游。

為尋得更便捷的出行方式,去榆林前,先看了地圖。寧夏和陝北,像一對可愛的雙胞胎姐妹,手牽著手立在華夏版圖上,那親密無間的模樣,讓我忍不住馳騁想象:如果寧夏鹽池將柔情溫婉的花兒漫起來,陝北定邊高亢嘹亮的信天游一定會和上。

“翻了架圪樑拐了道彎,滿眼眼都是黃土山”……

“坐在沙樑望孃家,咋就把我往這裡嫁。拋一把黃沙抹一把淚,咋就叫我活受這個罪。”……


寧夏和陝北,像一對雙胞胎姐妹,我被一條線線從寧夏牽到榆林


一句句高亢嘹亮的信天游,吼出了一腔的無奈和辛酸。寧夏南部山區和陝北地區,同屬黃土高原。乾旱、缺水、貧窮,是根植於黃土高原世代人內心的共同記憶,就如同深深嵌在大地上的一眼眼苦水窖。唱著花兒和信天游的民族,在這遍佈峰巒、溝壑的土地上,用歌聲傳遞著不屈、頑強、悲愴、淒涼和美好的渴望。

一樣的黃土高原,一樣的溝壑萬千。我曾在寧夏南部山區的山野裡,聽過深情熱辣的花兒:“黃河岸上牛喝水,鼻子拉不到水裡。端起了飯碗想起了你,清眼淚流在了碗裡。”

“出去個大門往樹上看,花喜鵲盤窩著哩,我把我的憨敦敦想著;揭起個門簾往炕上看,白牡丹睡著著哩,我把我的大眼睛想著。”

或許是寧夏花兒的曲調柔和、委婉的緣故,花兒漫出來的,更多的是輕鬆明快的曲風,充滿了生活的美好和希望。

卻在陝北民歌博物館裡,在大偏襟紅棉襖,白羊肚手巾紅腰帶的女子、漢子的信天游裡,看到了延綿不絕的黃土高坡,一望無際的無垠沙海以及黃沙、黃土、黃水、黃風,看到了九十九道彎上黃河船伕對蒼天的不屈詰問,九十九座廟前蒼生祈雨的生命吶喊,看到了趕牲靈路上腳伕對艱辛生活的達觀心態,走西口人兒千叮嚀萬囑咐的兒女情懷……70多年前,佳縣民歌手李有源在大山峁上激情放歌“東方紅,太陽升……”,一曲《東方紅》唱紅了祖國的大江南北。70多年後,當來自全國20多個省區的文友們齊聚陝北民歌博物館,情不自禁地合唱起《東方紅》時,我被陝北這片長滿苦難、長滿歌謠、長滿勤勞和智慧的土地深深打動,淚流滿面。

“芝麻黃芥能出油,淚圪蛋蛋泡出信天游”——這種從胸腔裡發出的吶喊,從骨子裡滲透出的悲愴、悽然,怎能不讓人憐惜和心疼?

4.

寧夏和陝北,像一對雙胞胎姐妹,我被一條線線從寧夏牽到榆林


那一條線線上有窯洞、剪紙和石刻。

陝北大地黃土多,因而生長出土窯洞。土窯洞堅實穩固,催生了中國革命的烈火,不僅誕生了偉大的毛澤東思想,還孕育了光耀千秋的延安精神;土窯洞冬暖夏涼,培育出地域性極強的陝北剪紙藝術。每到新年來臨,巧手的陝北婆姨們嘴裡頭唱著纏綿哀婉的情歌,手裡頭擺弄著針線和剪刀,在五顏六色的紙上隨心所欲地遊走,剪出一幅幅“窗花”,貼在門楣、牆圍、炕頭、窯頂、糧倉上,為苦寒的大地增添了一縷溫暖和喜慶。這種土生土長的剪紙藝術和迴盪在山峁峁上的信天游一樣,古老的音律中飽含著超凡的生命活力,這是獨屬於這塊大地的純真和激情。黃土高原之外的我們,只有盤起僵硬的雙腿,坐在民俗館的土炕上,拿起剪刀和紅紙,假裝一回心靈手巧。

陝北大地上石頭多,因而孕育出精美的石刻、石雕藝術。無論是紅石峽,還是白雲山,無論是石魂廣場,還是漢畫像石博物館,作為地球骨骼的石頭,承擔著人類長久且隆重的記載方式。

自從親手觸摸過賀蘭山岩畫,我就對石頭以及石頭上的文字和圖畫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實在無法想象,在沒有任何現代設備的情況下,我們的先民如何用一把把鐵鑿和雕刀,在石頭上刻下人類文明的軌跡和風情。


"



寧夏和陝北,像一對雙胞胎姐妹,我被一條線線從寧夏牽到榆林


就被那條線線牽著,歷經8個小時的顛簸到了榆林。

那天榆林的雨下得好大,本地人說是久逢甘露,我理解為喜從天降,應心應景。

夏末秋初,瑣事一堆,去還是不去榆林,是有過猶豫的,卻終是被心中那一條線線牽著,扯著,絆著。

於是,來了!

1.

寧夏和陝北,像一對雙胞胎姐妹,我被一條線線從寧夏牽到榆林


那一條線線上有大將蒙恬。

兩千多年前,秦朝大將蒙恬帶兵渡過黃河,北逐匈奴,在離我居住的平羅小城幾十公里外的黃河邊上修築了渾懷障,為美麗的寧夏平原築起了第一道安全防線。我曾不止一次地站在黃河邊,穿越歷史的雲煙,回望渾懷障,感受著“暗淡了刀光劍影,遠去了鼓角錚鳴。”的蒼茫,眼前不斷飛揚著那個叫蒙恬的鮮活面容。帶兵打仗,抗擊匈奴,拿筆畫圖,修築長城,這樣一個能文能武的全才,值得我沿著他征戰過的足跡一路追隨,從距家幾十公里外的渾懷障追隨至幾百公里外的鎮北臺、蒙恬墓。

北瞰河套,南蔽三秦,巍峨壯觀,雄渾奇特的鎮北臺,雄踞在紅山之巔,據險臨下,控南北咽喉,扼邊關要隘,像一顆明珠鑲嵌在萬里長城之上,閃耀了幾百年。這座由萬曆年間延綏鎮巡撫塗宗浚主持修築的軍事瞭望臺,一磚一瓦都已與蒙恬無關。與蒙恬有關的,是鎮北臺內那座很不起眼的紅山墩。說是紅山墩,不過就是一個小土堆,用現代青磚圍牆圍住。那是公子扶蘇和大將蒙恬修築長城時的一個烽火臺,白天以狼煙和旗幟為標誌,晚上以火和燈籠為信號,為大秦帝國的江山永駐保駕護航,並在朝代的更迭中,一次次見證著歷史的悲劇。


寧夏和陝北,像一對雙胞胎姐妹,我被一條線線從寧夏牽到榆林


手撫鎮北臺堅實的牆體,看著不遠處紅石墩上的哀土衰草和堅硬如鐵的夯土上生長的那兩棵與鎮北臺同齡的老榆樹,遙想當年蒙恬駐守上郡,植榆為塞,和公子扶蘇並肩戍守在這邊關之上,不禁心生一絲悲壯,些許淒涼。舉目遠望,阡陌縱橫,林網如織,無數山峁和沙丘環抱著綠洲,耳邊不合時宜地傳來蒙恬與扶蘇的激烈爭執:

“請復請,復請而後死,未暮也。”

“父而賜子死,尚安復請!”……

一個是寬厚仁義的公子,一個是赤膽忠心的名將,兩人一生為秦,忠心耿耿,最終卻在一份偽聖旨下,一個被逼自殺,一個服毒而去,只留下無奈的一聲長嘆:“我何罪於天,無過而死乎?”生前共暖共寒,共駐邊關,死後長眠於綏德大理河畔,一個在北岸,一個在西岸,遙遙相伴,應是心安。

車子在綏德大街上穿行,幾過蒙恬墓都沒有停留。隔著車窗,對著墓的方向,我以深深的注目禮表達著對這第一個拉開寧夏北部引黃灌溉開發序幕的秦朝大將的祭奠和懷念,感謝他率兵收復黃河河套河南地,修築渾懷障,並在此駐軍、移民、屯田、興修水利,為寧夏百姓打開了富庶之門。在他之後,寧夏的先民們先後利用黃河水利之便,修建引黃乾渠,導引河水灌田,形成黃河灌區,種植各種作物,使處於西北邊陲的寧夏變成了真正的“塞上江南”。

2.

寧夏和陝北,像一對雙胞胎姐妹,我被一條線線從寧夏牽到榆林


那一條線線上有西夏帝國的脈絡。

神祕的西夏帝國,定都興慶府(今寧夏首府銀川),為這片土地留下了不朽的文明。西夏王陵、拜寺口雙塔、一百零八塔、省嵬城遺址以及謎一般的西夏文字……有幸生活在寧夏,我被這個輝煌了189年卻沒有留下多少歷史資料的王朝吸引著,一次次在寧夏的土地上尋覓它的影子,甚至孤陋寡聞地以為,西夏的存在與消失只與寧夏有關,甚而忽略資料裡關於其疆域“東盡黃河,西界玉門,南接蕭關,北控大漠,地方萬餘里”這樣的描述。

在寧夏以外,在榆林,聽到關於西夏的種種典故,忽然就亮了眼,暖了心。當從榆陽區作協副主席高仲崗手中接過他的新作《西夏後傳》時,我聽到了心臟狂跳的聲音。在此以前,我已經閱讀過唐榮堯先生關於西夏的一系列書籍,並且驕傲於西夏留給寧夏的燦爛文明,而且在寧夏之外的各種場合,我對家鄉的介紹裡,除了回族風情就是西夏文化。這一次,也沒有例外。

西夏皇帝元昊的爺爺李繼遷出生在陝西米脂縣無定河邊的李繼遷寨,這是到了榆林後才知道的事。而曲徑通幽、石刻林立的紅石峽與西夏王朝千絲萬縷的聯繫,曾是我驚喜奔赴榆林的理由之一。

寧夏和陝北,像一對雙胞胎姐妹,我被一條線線從寧夏牽到榆林

宋代,紅石峽是西夏屬地,因環境優美,夏太祖李繼遷便在這裡鑿石為穴,引水注流,埋葬祖先;翻開《老榆林史話》,裡面有西夏轉兵洞的記載:“民間傳說,梅花樓供桌下的硃砂洞通往紅石峽,是當年的(西夏)轉兵之處。”而榆林市文保所王富春老師在紅石峽考察時發現了西夏石窟,通過對石窟內石刻佛像的形制對比,基本上確認那是西夏時期的文物。

循著西夏的脈絡而來,卻沒有在紅石峽摩崖題刻上發現與西夏有關的蛛絲馬跡,哪怕是一個西夏文字也好。失落的心緒剛起漣漪,就被驚喜的大浪捲入漩渦,那飛簷俏樓閣,蜿蜒榆溪河,那陰刻、陽雕,那真、草、隸、篆,那橫幅、條屏,無不讓人歎為觀止,直至離開紅石峽後才幽幽地發出一聲感嘆:如果能將謎一般的西夏文字刻在這懸崖峭壁上,那將是多麼令人欣喜的一件事。

3.

寧夏和陝北,像一對雙胞胎姐妹,我被一條線線從寧夏牽到榆林


那一條線線上有花兒和信天游。

為尋得更便捷的出行方式,去榆林前,先看了地圖。寧夏和陝北,像一對可愛的雙胞胎姐妹,手牽著手立在華夏版圖上,那親密無間的模樣,讓我忍不住馳騁想象:如果寧夏鹽池將柔情溫婉的花兒漫起來,陝北定邊高亢嘹亮的信天游一定會和上。

“翻了架圪樑拐了道彎,滿眼眼都是黃土山”……

“坐在沙樑望孃家,咋就把我往這裡嫁。拋一把黃沙抹一把淚,咋就叫我活受這個罪。”……


寧夏和陝北,像一對雙胞胎姐妹,我被一條線線從寧夏牽到榆林


一句句高亢嘹亮的信天游,吼出了一腔的無奈和辛酸。寧夏南部山區和陝北地區,同屬黃土高原。乾旱、缺水、貧窮,是根植於黃土高原世代人內心的共同記憶,就如同深深嵌在大地上的一眼眼苦水窖。唱著花兒和信天游的民族,在這遍佈峰巒、溝壑的土地上,用歌聲傳遞著不屈、頑強、悲愴、淒涼和美好的渴望。

一樣的黃土高原,一樣的溝壑萬千。我曾在寧夏南部山區的山野裡,聽過深情熱辣的花兒:“黃河岸上牛喝水,鼻子拉不到水裡。端起了飯碗想起了你,清眼淚流在了碗裡。”

“出去個大門往樹上看,花喜鵲盤窩著哩,我把我的憨敦敦想著;揭起個門簾往炕上看,白牡丹睡著著哩,我把我的大眼睛想著。”

或許是寧夏花兒的曲調柔和、委婉的緣故,花兒漫出來的,更多的是輕鬆明快的曲風,充滿了生活的美好和希望。

卻在陝北民歌博物館裡,在大偏襟紅棉襖,白羊肚手巾紅腰帶的女子、漢子的信天游裡,看到了延綿不絕的黃土高坡,一望無際的無垠沙海以及黃沙、黃土、黃水、黃風,看到了九十九道彎上黃河船伕對蒼天的不屈詰問,九十九座廟前蒼生祈雨的生命吶喊,看到了趕牲靈路上腳伕對艱辛生活的達觀心態,走西口人兒千叮嚀萬囑咐的兒女情懷……70多年前,佳縣民歌手李有源在大山峁上激情放歌“東方紅,太陽升……”,一曲《東方紅》唱紅了祖國的大江南北。70多年後,當來自全國20多個省區的文友們齊聚陝北民歌博物館,情不自禁地合唱起《東方紅》時,我被陝北這片長滿苦難、長滿歌謠、長滿勤勞和智慧的土地深深打動,淚流滿面。

“芝麻黃芥能出油,淚圪蛋蛋泡出信天游”——這種從胸腔裡發出的吶喊,從骨子裡滲透出的悲愴、悽然,怎能不讓人憐惜和心疼?

4.

寧夏和陝北,像一對雙胞胎姐妹,我被一條線線從寧夏牽到榆林


那一條線線上有窯洞、剪紙和石刻。

陝北大地黃土多,因而生長出土窯洞。土窯洞堅實穩固,催生了中國革命的烈火,不僅誕生了偉大的毛澤東思想,還孕育了光耀千秋的延安精神;土窯洞冬暖夏涼,培育出地域性極強的陝北剪紙藝術。每到新年來臨,巧手的陝北婆姨們嘴裡頭唱著纏綿哀婉的情歌,手裡頭擺弄著針線和剪刀,在五顏六色的紙上隨心所欲地遊走,剪出一幅幅“窗花”,貼在門楣、牆圍、炕頭、窯頂、糧倉上,為苦寒的大地增添了一縷溫暖和喜慶。這種土生土長的剪紙藝術和迴盪在山峁峁上的信天游一樣,古老的音律中飽含著超凡的生命活力,這是獨屬於這塊大地的純真和激情。黃土高原之外的我們,只有盤起僵硬的雙腿,坐在民俗館的土炕上,拿起剪刀和紅紙,假裝一回心靈手巧。

陝北大地上石頭多,因而孕育出精美的石刻、石雕藝術。無論是紅石峽,還是白雲山,無論是石魂廣場,還是漢畫像石博物館,作為地球骨骼的石頭,承擔著人類長久且隆重的記載方式。

自從親手觸摸過賀蘭山岩畫,我就對石頭以及石頭上的文字和圖畫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實在無法想象,在沒有任何現代設備的情況下,我們的先民如何用一把把鐵鑿和雕刀,在石頭上刻下人類文明的軌跡和風情。


寧夏和陝北,像一對雙胞胎姐妹,我被一條線線從寧夏牽到榆林


埋藏在陝北黑暗黃土深層近兩千年的漢畫像石,一百多年前,被一把老钁頭刨出了地面,東漢中晚期陝北喪葬禮俗的信息由此抵達:在久遠的年代,陝北曾盛行用刀斧和墨彩在冰冷堅硬的石板上刻繪出像帛畫一樣豔麗的圖畫,作為祭祀和裝飾功能兼有的構件鑲嵌在墓門、墓室的牆壁上。

收到信息的陝北人,對這些兩千多年前的文物進行了搶救性發掘,並在疏屬山上修建綏德漢畫像石博物館展示珍藏,我們才有幸目睹了千年前古人的藝術風采。

陽刻、陰刻、墨線勾勒;單層、分層、硃砂敷色。或粗或細、或直或曲、或纖柔或剛勁,漢代工匠們以精湛的技藝、虔誠的心態,巧妙地運用主與次、大與小、黑與白、剛與柔、動與靜的對比手法,在陝北隨處可見的石板上,將漢代陝北人農耕、放牧、休閒、娛樂、戰爭等場面融於刀尖筆鋒,鐫於石板之上——這是陝北漢子在這塊貧窮、乾旱、生態環境極為惡劣的黃土地上創造出來的民間藝術珍寶,這些珍寶和所有生活在黃土高原上的人們一樣,以渾厚、粗獷、純樸的氣質,芳香著天地。

5.

"



寧夏和陝北,像一對雙胞胎姐妹,我被一條線線從寧夏牽到榆林


就被那條線線牽著,歷經8個小時的顛簸到了榆林。

那天榆林的雨下得好大,本地人說是久逢甘露,我理解為喜從天降,應心應景。

夏末秋初,瑣事一堆,去還是不去榆林,是有過猶豫的,卻終是被心中那一條線線牽著,扯著,絆著。

於是,來了!

1.

寧夏和陝北,像一對雙胞胎姐妹,我被一條線線從寧夏牽到榆林


那一條線線上有大將蒙恬。

兩千多年前,秦朝大將蒙恬帶兵渡過黃河,北逐匈奴,在離我居住的平羅小城幾十公里外的黃河邊上修築了渾懷障,為美麗的寧夏平原築起了第一道安全防線。我曾不止一次地站在黃河邊,穿越歷史的雲煙,回望渾懷障,感受著“暗淡了刀光劍影,遠去了鼓角錚鳴。”的蒼茫,眼前不斷飛揚著那個叫蒙恬的鮮活面容。帶兵打仗,抗擊匈奴,拿筆畫圖,修築長城,這樣一個能文能武的全才,值得我沿著他征戰過的足跡一路追隨,從距家幾十公里外的渾懷障追隨至幾百公里外的鎮北臺、蒙恬墓。

北瞰河套,南蔽三秦,巍峨壯觀,雄渾奇特的鎮北臺,雄踞在紅山之巔,據險臨下,控南北咽喉,扼邊關要隘,像一顆明珠鑲嵌在萬里長城之上,閃耀了幾百年。這座由萬曆年間延綏鎮巡撫塗宗浚主持修築的軍事瞭望臺,一磚一瓦都已與蒙恬無關。與蒙恬有關的,是鎮北臺內那座很不起眼的紅山墩。說是紅山墩,不過就是一個小土堆,用現代青磚圍牆圍住。那是公子扶蘇和大將蒙恬修築長城時的一個烽火臺,白天以狼煙和旗幟為標誌,晚上以火和燈籠為信號,為大秦帝國的江山永駐保駕護航,並在朝代的更迭中,一次次見證著歷史的悲劇。


寧夏和陝北,像一對雙胞胎姐妹,我被一條線線從寧夏牽到榆林


手撫鎮北臺堅實的牆體,看著不遠處紅石墩上的哀土衰草和堅硬如鐵的夯土上生長的那兩棵與鎮北臺同齡的老榆樹,遙想當年蒙恬駐守上郡,植榆為塞,和公子扶蘇並肩戍守在這邊關之上,不禁心生一絲悲壯,些許淒涼。舉目遠望,阡陌縱橫,林網如織,無數山峁和沙丘環抱著綠洲,耳邊不合時宜地傳來蒙恬與扶蘇的激烈爭執:

“請復請,復請而後死,未暮也。”

“父而賜子死,尚安復請!”……

一個是寬厚仁義的公子,一個是赤膽忠心的名將,兩人一生為秦,忠心耿耿,最終卻在一份偽聖旨下,一個被逼自殺,一個服毒而去,只留下無奈的一聲長嘆:“我何罪於天,無過而死乎?”生前共暖共寒,共駐邊關,死後長眠於綏德大理河畔,一個在北岸,一個在西岸,遙遙相伴,應是心安。

車子在綏德大街上穿行,幾過蒙恬墓都沒有停留。隔著車窗,對著墓的方向,我以深深的注目禮表達著對這第一個拉開寧夏北部引黃灌溉開發序幕的秦朝大將的祭奠和懷念,感謝他率兵收復黃河河套河南地,修築渾懷障,並在此駐軍、移民、屯田、興修水利,為寧夏百姓打開了富庶之門。在他之後,寧夏的先民們先後利用黃河水利之便,修建引黃乾渠,導引河水灌田,形成黃河灌區,種植各種作物,使處於西北邊陲的寧夏變成了真正的“塞上江南”。

2.

寧夏和陝北,像一對雙胞胎姐妹,我被一條線線從寧夏牽到榆林


那一條線線上有西夏帝國的脈絡。

神祕的西夏帝國,定都興慶府(今寧夏首府銀川),為這片土地留下了不朽的文明。西夏王陵、拜寺口雙塔、一百零八塔、省嵬城遺址以及謎一般的西夏文字……有幸生活在寧夏,我被這個輝煌了189年卻沒有留下多少歷史資料的王朝吸引著,一次次在寧夏的土地上尋覓它的影子,甚至孤陋寡聞地以為,西夏的存在與消失只與寧夏有關,甚而忽略資料裡關於其疆域“東盡黃河,西界玉門,南接蕭關,北控大漠,地方萬餘里”這樣的描述。

在寧夏以外,在榆林,聽到關於西夏的種種典故,忽然就亮了眼,暖了心。當從榆陽區作協副主席高仲崗手中接過他的新作《西夏後傳》時,我聽到了心臟狂跳的聲音。在此以前,我已經閱讀過唐榮堯先生關於西夏的一系列書籍,並且驕傲於西夏留給寧夏的燦爛文明,而且在寧夏之外的各種場合,我對家鄉的介紹裡,除了回族風情就是西夏文化。這一次,也沒有例外。

西夏皇帝元昊的爺爺李繼遷出生在陝西米脂縣無定河邊的李繼遷寨,這是到了榆林後才知道的事。而曲徑通幽、石刻林立的紅石峽與西夏王朝千絲萬縷的聯繫,曾是我驚喜奔赴榆林的理由之一。

寧夏和陝北,像一對雙胞胎姐妹,我被一條線線從寧夏牽到榆林

宋代,紅石峽是西夏屬地,因環境優美,夏太祖李繼遷便在這裡鑿石為穴,引水注流,埋葬祖先;翻開《老榆林史話》,裡面有西夏轉兵洞的記載:“民間傳說,梅花樓供桌下的硃砂洞通往紅石峽,是當年的(西夏)轉兵之處。”而榆林市文保所王富春老師在紅石峽考察時發現了西夏石窟,通過對石窟內石刻佛像的形制對比,基本上確認那是西夏時期的文物。

循著西夏的脈絡而來,卻沒有在紅石峽摩崖題刻上發現與西夏有關的蛛絲馬跡,哪怕是一個西夏文字也好。失落的心緒剛起漣漪,就被驚喜的大浪捲入漩渦,那飛簷俏樓閣,蜿蜒榆溪河,那陰刻、陽雕,那真、草、隸、篆,那橫幅、條屏,無不讓人歎為觀止,直至離開紅石峽後才幽幽地發出一聲感嘆:如果能將謎一般的西夏文字刻在這懸崖峭壁上,那將是多麼令人欣喜的一件事。

3.

寧夏和陝北,像一對雙胞胎姐妹,我被一條線線從寧夏牽到榆林


那一條線線上有花兒和信天游。

為尋得更便捷的出行方式,去榆林前,先看了地圖。寧夏和陝北,像一對可愛的雙胞胎姐妹,手牽著手立在華夏版圖上,那親密無間的模樣,讓我忍不住馳騁想象:如果寧夏鹽池將柔情溫婉的花兒漫起來,陝北定邊高亢嘹亮的信天游一定會和上。

“翻了架圪樑拐了道彎,滿眼眼都是黃土山”……

“坐在沙樑望孃家,咋就把我往這裡嫁。拋一把黃沙抹一把淚,咋就叫我活受這個罪。”……


寧夏和陝北,像一對雙胞胎姐妹,我被一條線線從寧夏牽到榆林


一句句高亢嘹亮的信天游,吼出了一腔的無奈和辛酸。寧夏南部山區和陝北地區,同屬黃土高原。乾旱、缺水、貧窮,是根植於黃土高原世代人內心的共同記憶,就如同深深嵌在大地上的一眼眼苦水窖。唱著花兒和信天游的民族,在這遍佈峰巒、溝壑的土地上,用歌聲傳遞著不屈、頑強、悲愴、淒涼和美好的渴望。

一樣的黃土高原,一樣的溝壑萬千。我曾在寧夏南部山區的山野裡,聽過深情熱辣的花兒:“黃河岸上牛喝水,鼻子拉不到水裡。端起了飯碗想起了你,清眼淚流在了碗裡。”

“出去個大門往樹上看,花喜鵲盤窩著哩,我把我的憨敦敦想著;揭起個門簾往炕上看,白牡丹睡著著哩,我把我的大眼睛想著。”

或許是寧夏花兒的曲調柔和、委婉的緣故,花兒漫出來的,更多的是輕鬆明快的曲風,充滿了生活的美好和希望。

卻在陝北民歌博物館裡,在大偏襟紅棉襖,白羊肚手巾紅腰帶的女子、漢子的信天游裡,看到了延綿不絕的黃土高坡,一望無際的無垠沙海以及黃沙、黃土、黃水、黃風,看到了九十九道彎上黃河船伕對蒼天的不屈詰問,九十九座廟前蒼生祈雨的生命吶喊,看到了趕牲靈路上腳伕對艱辛生活的達觀心態,走西口人兒千叮嚀萬囑咐的兒女情懷……70多年前,佳縣民歌手李有源在大山峁上激情放歌“東方紅,太陽升……”,一曲《東方紅》唱紅了祖國的大江南北。70多年後,當來自全國20多個省區的文友們齊聚陝北民歌博物館,情不自禁地合唱起《東方紅》時,我被陝北這片長滿苦難、長滿歌謠、長滿勤勞和智慧的土地深深打動,淚流滿面。

“芝麻黃芥能出油,淚圪蛋蛋泡出信天游”——這種從胸腔裡發出的吶喊,從骨子裡滲透出的悲愴、悽然,怎能不讓人憐惜和心疼?

4.

寧夏和陝北,像一對雙胞胎姐妹,我被一條線線從寧夏牽到榆林


那一條線線上有窯洞、剪紙和石刻。

陝北大地黃土多,因而生長出土窯洞。土窯洞堅實穩固,催生了中國革命的烈火,不僅誕生了偉大的毛澤東思想,還孕育了光耀千秋的延安精神;土窯洞冬暖夏涼,培育出地域性極強的陝北剪紙藝術。每到新年來臨,巧手的陝北婆姨們嘴裡頭唱著纏綿哀婉的情歌,手裡頭擺弄著針線和剪刀,在五顏六色的紙上隨心所欲地遊走,剪出一幅幅“窗花”,貼在門楣、牆圍、炕頭、窯頂、糧倉上,為苦寒的大地增添了一縷溫暖和喜慶。這種土生土長的剪紙藝術和迴盪在山峁峁上的信天游一樣,古老的音律中飽含著超凡的生命活力,這是獨屬於這塊大地的純真和激情。黃土高原之外的我們,只有盤起僵硬的雙腿,坐在民俗館的土炕上,拿起剪刀和紅紙,假裝一回心靈手巧。

陝北大地上石頭多,因而孕育出精美的石刻、石雕藝術。無論是紅石峽,還是白雲山,無論是石魂廣場,還是漢畫像石博物館,作為地球骨骼的石頭,承擔著人類長久且隆重的記載方式。

自從親手觸摸過賀蘭山岩畫,我就對石頭以及石頭上的文字和圖畫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實在無法想象,在沒有任何現代設備的情況下,我們的先民如何用一把把鐵鑿和雕刀,在石頭上刻下人類文明的軌跡和風情。


寧夏和陝北,像一對雙胞胎姐妹,我被一條線線從寧夏牽到榆林


埋藏在陝北黑暗黃土深層近兩千年的漢畫像石,一百多年前,被一把老钁頭刨出了地面,東漢中晚期陝北喪葬禮俗的信息由此抵達:在久遠的年代,陝北曾盛行用刀斧和墨彩在冰冷堅硬的石板上刻繪出像帛畫一樣豔麗的圖畫,作為祭祀和裝飾功能兼有的構件鑲嵌在墓門、墓室的牆壁上。

收到信息的陝北人,對這些兩千多年前的文物進行了搶救性發掘,並在疏屬山上修建綏德漢畫像石博物館展示珍藏,我們才有幸目睹了千年前古人的藝術風采。

陽刻、陰刻、墨線勾勒;單層、分層、硃砂敷色。或粗或細、或直或曲、或纖柔或剛勁,漢代工匠們以精湛的技藝、虔誠的心態,巧妙地運用主與次、大與小、黑與白、剛與柔、動與靜的對比手法,在陝北隨處可見的石板上,將漢代陝北人農耕、放牧、休閒、娛樂、戰爭等場面融於刀尖筆鋒,鐫於石板之上——這是陝北漢子在這塊貧窮、乾旱、生態環境極為惡劣的黃土地上創造出來的民間藝術珍寶,這些珍寶和所有生活在黃土高原上的人們一樣,以渾厚、粗獷、純樸的氣質,芳香著天地。

5.

寧夏和陝北,像一對雙胞胎姐妹,我被一條線線從寧夏牽到榆林


那一條線線上有溫暖,有感動,有一些可親可敬的人。

車還沒到榆林,安康的明秀姐就發來視頻:“淑萍,姐姐把馬桶、所有的把手都當成重災區消了毒,你到了就可以放心入住。”

“淑萍,躺好別動,姐姐給你敷面膜。”“淑萍!淑萍!”四天三晚,只要離開了彼此的視線,都會聽到明秀姐這樣的呼喚,一聲,一聲,如田野裡漫著的花兒,讓我恍惚回到了童年,回到了有姐姐們呵護的幸福時光。

蒲城一別,和山西彥芳約好了再見面時,我們一個說山西話,一個說寧夏話。於是有了陝北民歌博物館裡手拉手用寧夏方言和山西方言交流的我們。

榆林採風的消息剛一確定,山丹的桂平就發出了邀約,“去榆林,見面。”到了榆林後她告訴我,她的車經過寧夏中衛時,還想過是不是要繞道把我帶上一起同行……這種真摯的情誼,暖如春陽。

對陳廣偉老師可謂仰慕已久。仰慕老師年屆七旬依然體態挺拔,精神煥發;仰慕老師文章寫得大氣從容,生活過得溫暖精緻。在最終決定去榆林的諸多理由中,拜見陳廣偉老師無疑是理由之一。

喜歡文字的人,伶牙俐齒的很少,這在明輝的身上體現得尤為明顯。文字裡相識,每每折服於明輝對文章評論的深度和精度。見面之前,我習慣於在明輝的名字後綴上“老師”兩個字以示尊重。宴會上,陳廣偉老師說:“你們姐弟倆應該乾一杯。”明輝叫了我一聲姐,然後說:“一輩子的那種。”心底淚花四溢,文字裡修來的這份緣,值得我用一生去珍惜。

“有機會到安徽,安徽有黃山。”“不,安徽有凌代瓊。”真的,如果到了安徽,我會想到凌代瓊,想到他的歌聲,想到他的文字,想到綏德車站離別時他揮動的手臂,就像到了河南,我一定會想到明輝一樣。

新朋,舊友。榆林之行,有預料之內的驚喜,也有預料之外的感動。

在人生的旅程中,我沒有遇到過米脂的婆姨,更沒有遇到過綏德的漢。因此,了無牽念。

一趟榆林行,一個叫許學琪的綏德漢子以細膩、真誠、純樸、仁厚走進了心。“味道怎麼樣?合口味嗎?”“涼不涼?多穿件衣服。”“小心,注意臺階。”……天南地北,四天三晚,四十多人,就在這樣的關心和問候裡,圓滿地完成了整個行程。動身離開的時候,牽念就已生根,只想遙遙問候一聲:“許老師,腿傷好否?”還想告訴所有人,綏德名人很多,而我只記住了凡人許學琪一個。

在楊家溝的窯洞門口,周樂凱老師用濃濃的天津口音讓我記住了什麼是“門當”,什麼是“戶對”;在民俗館的土炕上,與鄢東良老師守著炕桌拉話話。離別宴上,鄢老師一句:“一路平安,下次我們再續前緣。”突然就熱了眼;只一紙墨軒,蔡漢順老師就與我隔開了千山萬水的距離。不曾想,白雲山上吃著栗子拉家常,他竟親切平和得像是鄰家兄長。回來後收到蔡老師“行雲流水”墨寶一幅,再一次對這個文章書法樣樣精彩、做人做事坦蕩真誠的兄長老師心生敬意。

太多驚喜,太多感動,太多奔赴的理由。一張張地翻看照片,一段段地尋找記憶,那些人,那些景,那些事,走得越遠,越懷念。

"



寧夏和陝北,像一對雙胞胎姐妹,我被一條線線從寧夏牽到榆林


就被那條線線牽著,歷經8個小時的顛簸到了榆林。

那天榆林的雨下得好大,本地人說是久逢甘露,我理解為喜從天降,應心應景。

夏末秋初,瑣事一堆,去還是不去榆林,是有過猶豫的,卻終是被心中那一條線線牽著,扯著,絆著。

於是,來了!

1.

寧夏和陝北,像一對雙胞胎姐妹,我被一條線線從寧夏牽到榆林


那一條線線上有大將蒙恬。

兩千多年前,秦朝大將蒙恬帶兵渡過黃河,北逐匈奴,在離我居住的平羅小城幾十公里外的黃河邊上修築了渾懷障,為美麗的寧夏平原築起了第一道安全防線。我曾不止一次地站在黃河邊,穿越歷史的雲煙,回望渾懷障,感受著“暗淡了刀光劍影,遠去了鼓角錚鳴。”的蒼茫,眼前不斷飛揚著那個叫蒙恬的鮮活面容。帶兵打仗,抗擊匈奴,拿筆畫圖,修築長城,這樣一個能文能武的全才,值得我沿著他征戰過的足跡一路追隨,從距家幾十公里外的渾懷障追隨至幾百公里外的鎮北臺、蒙恬墓。

北瞰河套,南蔽三秦,巍峨壯觀,雄渾奇特的鎮北臺,雄踞在紅山之巔,據險臨下,控南北咽喉,扼邊關要隘,像一顆明珠鑲嵌在萬里長城之上,閃耀了幾百年。這座由萬曆年間延綏鎮巡撫塗宗浚主持修築的軍事瞭望臺,一磚一瓦都已與蒙恬無關。與蒙恬有關的,是鎮北臺內那座很不起眼的紅山墩。說是紅山墩,不過就是一個小土堆,用現代青磚圍牆圍住。那是公子扶蘇和大將蒙恬修築長城時的一個烽火臺,白天以狼煙和旗幟為標誌,晚上以火和燈籠為信號,為大秦帝國的江山永駐保駕護航,並在朝代的更迭中,一次次見證著歷史的悲劇。


寧夏和陝北,像一對雙胞胎姐妹,我被一條線線從寧夏牽到榆林


手撫鎮北臺堅實的牆體,看著不遠處紅石墩上的哀土衰草和堅硬如鐵的夯土上生長的那兩棵與鎮北臺同齡的老榆樹,遙想當年蒙恬駐守上郡,植榆為塞,和公子扶蘇並肩戍守在這邊關之上,不禁心生一絲悲壯,些許淒涼。舉目遠望,阡陌縱橫,林網如織,無數山峁和沙丘環抱著綠洲,耳邊不合時宜地傳來蒙恬與扶蘇的激烈爭執:

“請復請,復請而後死,未暮也。”

“父而賜子死,尚安復請!”……

一個是寬厚仁義的公子,一個是赤膽忠心的名將,兩人一生為秦,忠心耿耿,最終卻在一份偽聖旨下,一個被逼自殺,一個服毒而去,只留下無奈的一聲長嘆:“我何罪於天,無過而死乎?”生前共暖共寒,共駐邊關,死後長眠於綏德大理河畔,一個在北岸,一個在西岸,遙遙相伴,應是心安。

車子在綏德大街上穿行,幾過蒙恬墓都沒有停留。隔著車窗,對著墓的方向,我以深深的注目禮表達著對這第一個拉開寧夏北部引黃灌溉開發序幕的秦朝大將的祭奠和懷念,感謝他率兵收復黃河河套河南地,修築渾懷障,並在此駐軍、移民、屯田、興修水利,為寧夏百姓打開了富庶之門。在他之後,寧夏的先民們先後利用黃河水利之便,修建引黃乾渠,導引河水灌田,形成黃河灌區,種植各種作物,使處於西北邊陲的寧夏變成了真正的“塞上江南”。

2.

寧夏和陝北,像一對雙胞胎姐妹,我被一條線線從寧夏牽到榆林


那一條線線上有西夏帝國的脈絡。

神祕的西夏帝國,定都興慶府(今寧夏首府銀川),為這片土地留下了不朽的文明。西夏王陵、拜寺口雙塔、一百零八塔、省嵬城遺址以及謎一般的西夏文字……有幸生活在寧夏,我被這個輝煌了189年卻沒有留下多少歷史資料的王朝吸引著,一次次在寧夏的土地上尋覓它的影子,甚至孤陋寡聞地以為,西夏的存在與消失只與寧夏有關,甚而忽略資料裡關於其疆域“東盡黃河,西界玉門,南接蕭關,北控大漠,地方萬餘里”這樣的描述。

在寧夏以外,在榆林,聽到關於西夏的種種典故,忽然就亮了眼,暖了心。當從榆陽區作協副主席高仲崗手中接過他的新作《西夏後傳》時,我聽到了心臟狂跳的聲音。在此以前,我已經閱讀過唐榮堯先生關於西夏的一系列書籍,並且驕傲於西夏留給寧夏的燦爛文明,而且在寧夏之外的各種場合,我對家鄉的介紹裡,除了回族風情就是西夏文化。這一次,也沒有例外。

西夏皇帝元昊的爺爺李繼遷出生在陝西米脂縣無定河邊的李繼遷寨,這是到了榆林後才知道的事。而曲徑通幽、石刻林立的紅石峽與西夏王朝千絲萬縷的聯繫,曾是我驚喜奔赴榆林的理由之一。

寧夏和陝北,像一對雙胞胎姐妹,我被一條線線從寧夏牽到榆林

宋代,紅石峽是西夏屬地,因環境優美,夏太祖李繼遷便在這裡鑿石為穴,引水注流,埋葬祖先;翻開《老榆林史話》,裡面有西夏轉兵洞的記載:“民間傳說,梅花樓供桌下的硃砂洞通往紅石峽,是當年的(西夏)轉兵之處。”而榆林市文保所王富春老師在紅石峽考察時發現了西夏石窟,通過對石窟內石刻佛像的形制對比,基本上確認那是西夏時期的文物。

循著西夏的脈絡而來,卻沒有在紅石峽摩崖題刻上發現與西夏有關的蛛絲馬跡,哪怕是一個西夏文字也好。失落的心緒剛起漣漪,就被驚喜的大浪捲入漩渦,那飛簷俏樓閣,蜿蜒榆溪河,那陰刻、陽雕,那真、草、隸、篆,那橫幅、條屏,無不讓人歎為觀止,直至離開紅石峽後才幽幽地發出一聲感嘆:如果能將謎一般的西夏文字刻在這懸崖峭壁上,那將是多麼令人欣喜的一件事。

3.

寧夏和陝北,像一對雙胞胎姐妹,我被一條線線從寧夏牽到榆林


那一條線線上有花兒和信天游。

為尋得更便捷的出行方式,去榆林前,先看了地圖。寧夏和陝北,像一對可愛的雙胞胎姐妹,手牽著手立在華夏版圖上,那親密無間的模樣,讓我忍不住馳騁想象:如果寧夏鹽池將柔情溫婉的花兒漫起來,陝北定邊高亢嘹亮的信天游一定會和上。

“翻了架圪樑拐了道彎,滿眼眼都是黃土山”……

“坐在沙樑望孃家,咋就把我往這裡嫁。拋一把黃沙抹一把淚,咋就叫我活受這個罪。”……


寧夏和陝北,像一對雙胞胎姐妹,我被一條線線從寧夏牽到榆林


一句句高亢嘹亮的信天游,吼出了一腔的無奈和辛酸。寧夏南部山區和陝北地區,同屬黃土高原。乾旱、缺水、貧窮,是根植於黃土高原世代人內心的共同記憶,就如同深深嵌在大地上的一眼眼苦水窖。唱著花兒和信天游的民族,在這遍佈峰巒、溝壑的土地上,用歌聲傳遞著不屈、頑強、悲愴、淒涼和美好的渴望。

一樣的黃土高原,一樣的溝壑萬千。我曾在寧夏南部山區的山野裡,聽過深情熱辣的花兒:“黃河岸上牛喝水,鼻子拉不到水裡。端起了飯碗想起了你,清眼淚流在了碗裡。”

“出去個大門往樹上看,花喜鵲盤窩著哩,我把我的憨敦敦想著;揭起個門簾往炕上看,白牡丹睡著著哩,我把我的大眼睛想著。”

或許是寧夏花兒的曲調柔和、委婉的緣故,花兒漫出來的,更多的是輕鬆明快的曲風,充滿了生活的美好和希望。

卻在陝北民歌博物館裡,在大偏襟紅棉襖,白羊肚手巾紅腰帶的女子、漢子的信天游裡,看到了延綿不絕的黃土高坡,一望無際的無垠沙海以及黃沙、黃土、黃水、黃風,看到了九十九道彎上黃河船伕對蒼天的不屈詰問,九十九座廟前蒼生祈雨的生命吶喊,看到了趕牲靈路上腳伕對艱辛生活的達觀心態,走西口人兒千叮嚀萬囑咐的兒女情懷……70多年前,佳縣民歌手李有源在大山峁上激情放歌“東方紅,太陽升……”,一曲《東方紅》唱紅了祖國的大江南北。70多年後,當來自全國20多個省區的文友們齊聚陝北民歌博物館,情不自禁地合唱起《東方紅》時,我被陝北這片長滿苦難、長滿歌謠、長滿勤勞和智慧的土地深深打動,淚流滿面。

“芝麻黃芥能出油,淚圪蛋蛋泡出信天游”——這種從胸腔裡發出的吶喊,從骨子裡滲透出的悲愴、悽然,怎能不讓人憐惜和心疼?

4.

寧夏和陝北,像一對雙胞胎姐妹,我被一條線線從寧夏牽到榆林


那一條線線上有窯洞、剪紙和石刻。

陝北大地黃土多,因而生長出土窯洞。土窯洞堅實穩固,催生了中國革命的烈火,不僅誕生了偉大的毛澤東思想,還孕育了光耀千秋的延安精神;土窯洞冬暖夏涼,培育出地域性極強的陝北剪紙藝術。每到新年來臨,巧手的陝北婆姨們嘴裡頭唱著纏綿哀婉的情歌,手裡頭擺弄著針線和剪刀,在五顏六色的紙上隨心所欲地遊走,剪出一幅幅“窗花”,貼在門楣、牆圍、炕頭、窯頂、糧倉上,為苦寒的大地增添了一縷溫暖和喜慶。這種土生土長的剪紙藝術和迴盪在山峁峁上的信天游一樣,古老的音律中飽含著超凡的生命活力,這是獨屬於這塊大地的純真和激情。黃土高原之外的我們,只有盤起僵硬的雙腿,坐在民俗館的土炕上,拿起剪刀和紅紙,假裝一回心靈手巧。

陝北大地上石頭多,因而孕育出精美的石刻、石雕藝術。無論是紅石峽,還是白雲山,無論是石魂廣場,還是漢畫像石博物館,作為地球骨骼的石頭,承擔著人類長久且隆重的記載方式。

自從親手觸摸過賀蘭山岩畫,我就對石頭以及石頭上的文字和圖畫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實在無法想象,在沒有任何現代設備的情況下,我們的先民如何用一把把鐵鑿和雕刀,在石頭上刻下人類文明的軌跡和風情。


寧夏和陝北,像一對雙胞胎姐妹,我被一條線線從寧夏牽到榆林


埋藏在陝北黑暗黃土深層近兩千年的漢畫像石,一百多年前,被一把老钁頭刨出了地面,東漢中晚期陝北喪葬禮俗的信息由此抵達:在久遠的年代,陝北曾盛行用刀斧和墨彩在冰冷堅硬的石板上刻繪出像帛畫一樣豔麗的圖畫,作為祭祀和裝飾功能兼有的構件鑲嵌在墓門、墓室的牆壁上。

收到信息的陝北人,對這些兩千多年前的文物進行了搶救性發掘,並在疏屬山上修建綏德漢畫像石博物館展示珍藏,我們才有幸目睹了千年前古人的藝術風采。

陽刻、陰刻、墨線勾勒;單層、分層、硃砂敷色。或粗或細、或直或曲、或纖柔或剛勁,漢代工匠們以精湛的技藝、虔誠的心態,巧妙地運用主與次、大與小、黑與白、剛與柔、動與靜的對比手法,在陝北隨處可見的石板上,將漢代陝北人農耕、放牧、休閒、娛樂、戰爭等場面融於刀尖筆鋒,鐫於石板之上——這是陝北漢子在這塊貧窮、乾旱、生態環境極為惡劣的黃土地上創造出來的民間藝術珍寶,這些珍寶和所有生活在黃土高原上的人們一樣,以渾厚、粗獷、純樸的氣質,芳香著天地。

5.

寧夏和陝北,像一對雙胞胎姐妹,我被一條線線從寧夏牽到榆林


那一條線線上有溫暖,有感動,有一些可親可敬的人。

車還沒到榆林,安康的明秀姐就發來視頻:“淑萍,姐姐把馬桶、所有的把手都當成重災區消了毒,你到了就可以放心入住。”

“淑萍,躺好別動,姐姐給你敷面膜。”“淑萍!淑萍!”四天三晚,只要離開了彼此的視線,都會聽到明秀姐這樣的呼喚,一聲,一聲,如田野裡漫著的花兒,讓我恍惚回到了童年,回到了有姐姐們呵護的幸福時光。

蒲城一別,和山西彥芳約好了再見面時,我們一個說山西話,一個說寧夏話。於是有了陝北民歌博物館裡手拉手用寧夏方言和山西方言交流的我們。

榆林採風的消息剛一確定,山丹的桂平就發出了邀約,“去榆林,見面。”到了榆林後她告訴我,她的車經過寧夏中衛時,還想過是不是要繞道把我帶上一起同行……這種真摯的情誼,暖如春陽。

對陳廣偉老師可謂仰慕已久。仰慕老師年屆七旬依然體態挺拔,精神煥發;仰慕老師文章寫得大氣從容,生活過得溫暖精緻。在最終決定去榆林的諸多理由中,拜見陳廣偉老師無疑是理由之一。

喜歡文字的人,伶牙俐齒的很少,這在明輝的身上體現得尤為明顯。文字裡相識,每每折服於明輝對文章評論的深度和精度。見面之前,我習慣於在明輝的名字後綴上“老師”兩個字以示尊重。宴會上,陳廣偉老師說:“你們姐弟倆應該乾一杯。”明輝叫了我一聲姐,然後說:“一輩子的那種。”心底淚花四溢,文字裡修來的這份緣,值得我用一生去珍惜。

“有機會到安徽,安徽有黃山。”“不,安徽有凌代瓊。”真的,如果到了安徽,我會想到凌代瓊,想到他的歌聲,想到他的文字,想到綏德車站離別時他揮動的手臂,就像到了河南,我一定會想到明輝一樣。

新朋,舊友。榆林之行,有預料之內的驚喜,也有預料之外的感動。

在人生的旅程中,我沒有遇到過米脂的婆姨,更沒有遇到過綏德的漢。因此,了無牽念。

一趟榆林行,一個叫許學琪的綏德漢子以細膩、真誠、純樸、仁厚走進了心。“味道怎麼樣?合口味嗎?”“涼不涼?多穿件衣服。”“小心,注意臺階。”……天南地北,四天三晚,四十多人,就在這樣的關心和問候裡,圓滿地完成了整個行程。動身離開的時候,牽念就已生根,只想遙遙問候一聲:“許老師,腿傷好否?”還想告訴所有人,綏德名人很多,而我只記住了凡人許學琪一個。

在楊家溝的窯洞門口,周樂凱老師用濃濃的天津口音讓我記住了什麼是“門當”,什麼是“戶對”;在民俗館的土炕上,與鄢東良老師守著炕桌拉話話。離別宴上,鄢老師一句:“一路平安,下次我們再續前緣。”突然就熱了眼;只一紙墨軒,蔡漢順老師就與我隔開了千山萬水的距離。不曾想,白雲山上吃著栗子拉家常,他竟親切平和得像是鄰家兄長。回來後收到蔡老師“行雲流水”墨寶一幅,再一次對這個文章書法樣樣精彩、做人做事坦蕩真誠的兄長老師心生敬意。

太多驚喜,太多感動,太多奔赴的理由。一張張地翻看照片,一段段地尋找記憶,那些人,那些景,那些事,走得越遠,越懷念。

寧夏和陝北,像一對雙胞胎姐妹,我被一條線線從寧夏牽到榆林


"



寧夏和陝北,像一對雙胞胎姐妹,我被一條線線從寧夏牽到榆林


就被那條線線牽著,歷經8個小時的顛簸到了榆林。

那天榆林的雨下得好大,本地人說是久逢甘露,我理解為喜從天降,應心應景。

夏末秋初,瑣事一堆,去還是不去榆林,是有過猶豫的,卻終是被心中那一條線線牽著,扯著,絆著。

於是,來了!

1.

寧夏和陝北,像一對雙胞胎姐妹,我被一條線線從寧夏牽到榆林


那一條線線上有大將蒙恬。

兩千多年前,秦朝大將蒙恬帶兵渡過黃河,北逐匈奴,在離我居住的平羅小城幾十公里外的黃河邊上修築了渾懷障,為美麗的寧夏平原築起了第一道安全防線。我曾不止一次地站在黃河邊,穿越歷史的雲煙,回望渾懷障,感受著“暗淡了刀光劍影,遠去了鼓角錚鳴。”的蒼茫,眼前不斷飛揚著那個叫蒙恬的鮮活面容。帶兵打仗,抗擊匈奴,拿筆畫圖,修築長城,這樣一個能文能武的全才,值得我沿著他征戰過的足跡一路追隨,從距家幾十公里外的渾懷障追隨至幾百公里外的鎮北臺、蒙恬墓。

北瞰河套,南蔽三秦,巍峨壯觀,雄渾奇特的鎮北臺,雄踞在紅山之巔,據險臨下,控南北咽喉,扼邊關要隘,像一顆明珠鑲嵌在萬里長城之上,閃耀了幾百年。這座由萬曆年間延綏鎮巡撫塗宗浚主持修築的軍事瞭望臺,一磚一瓦都已與蒙恬無關。與蒙恬有關的,是鎮北臺內那座很不起眼的紅山墩。說是紅山墩,不過就是一個小土堆,用現代青磚圍牆圍住。那是公子扶蘇和大將蒙恬修築長城時的一個烽火臺,白天以狼煙和旗幟為標誌,晚上以火和燈籠為信號,為大秦帝國的江山永駐保駕護航,並在朝代的更迭中,一次次見證著歷史的悲劇。


寧夏和陝北,像一對雙胞胎姐妹,我被一條線線從寧夏牽到榆林


手撫鎮北臺堅實的牆體,看著不遠處紅石墩上的哀土衰草和堅硬如鐵的夯土上生長的那兩棵與鎮北臺同齡的老榆樹,遙想當年蒙恬駐守上郡,植榆為塞,和公子扶蘇並肩戍守在這邊關之上,不禁心生一絲悲壯,些許淒涼。舉目遠望,阡陌縱橫,林網如織,無數山峁和沙丘環抱著綠洲,耳邊不合時宜地傳來蒙恬與扶蘇的激烈爭執:

“請復請,復請而後死,未暮也。”

“父而賜子死,尚安復請!”……

一個是寬厚仁義的公子,一個是赤膽忠心的名將,兩人一生為秦,忠心耿耿,最終卻在一份偽聖旨下,一個被逼自殺,一個服毒而去,只留下無奈的一聲長嘆:“我何罪於天,無過而死乎?”生前共暖共寒,共駐邊關,死後長眠於綏德大理河畔,一個在北岸,一個在西岸,遙遙相伴,應是心安。

車子在綏德大街上穿行,幾過蒙恬墓都沒有停留。隔著車窗,對著墓的方向,我以深深的注目禮表達著對這第一個拉開寧夏北部引黃灌溉開發序幕的秦朝大將的祭奠和懷念,感謝他率兵收復黃河河套河南地,修築渾懷障,並在此駐軍、移民、屯田、興修水利,為寧夏百姓打開了富庶之門。在他之後,寧夏的先民們先後利用黃河水利之便,修建引黃乾渠,導引河水灌田,形成黃河灌區,種植各種作物,使處於西北邊陲的寧夏變成了真正的“塞上江南”。

2.

寧夏和陝北,像一對雙胞胎姐妹,我被一條線線從寧夏牽到榆林


那一條線線上有西夏帝國的脈絡。

神祕的西夏帝國,定都興慶府(今寧夏首府銀川),為這片土地留下了不朽的文明。西夏王陵、拜寺口雙塔、一百零八塔、省嵬城遺址以及謎一般的西夏文字……有幸生活在寧夏,我被這個輝煌了189年卻沒有留下多少歷史資料的王朝吸引著,一次次在寧夏的土地上尋覓它的影子,甚至孤陋寡聞地以為,西夏的存在與消失只與寧夏有關,甚而忽略資料裡關於其疆域“東盡黃河,西界玉門,南接蕭關,北控大漠,地方萬餘里”這樣的描述。

在寧夏以外,在榆林,聽到關於西夏的種種典故,忽然就亮了眼,暖了心。當從榆陽區作協副主席高仲崗手中接過他的新作《西夏後傳》時,我聽到了心臟狂跳的聲音。在此以前,我已經閱讀過唐榮堯先生關於西夏的一系列書籍,並且驕傲於西夏留給寧夏的燦爛文明,而且在寧夏之外的各種場合,我對家鄉的介紹裡,除了回族風情就是西夏文化。這一次,也沒有例外。

西夏皇帝元昊的爺爺李繼遷出生在陝西米脂縣無定河邊的李繼遷寨,這是到了榆林後才知道的事。而曲徑通幽、石刻林立的紅石峽與西夏王朝千絲萬縷的聯繫,曾是我驚喜奔赴榆林的理由之一。

寧夏和陝北,像一對雙胞胎姐妹,我被一條線線從寧夏牽到榆林

宋代,紅石峽是西夏屬地,因環境優美,夏太祖李繼遷便在這裡鑿石為穴,引水注流,埋葬祖先;翻開《老榆林史話》,裡面有西夏轉兵洞的記載:“民間傳說,梅花樓供桌下的硃砂洞通往紅石峽,是當年的(西夏)轉兵之處。”而榆林市文保所王富春老師在紅石峽考察時發現了西夏石窟,通過對石窟內石刻佛像的形制對比,基本上確認那是西夏時期的文物。

循著西夏的脈絡而來,卻沒有在紅石峽摩崖題刻上發現與西夏有關的蛛絲馬跡,哪怕是一個西夏文字也好。失落的心緒剛起漣漪,就被驚喜的大浪捲入漩渦,那飛簷俏樓閣,蜿蜒榆溪河,那陰刻、陽雕,那真、草、隸、篆,那橫幅、條屏,無不讓人歎為觀止,直至離開紅石峽後才幽幽地發出一聲感嘆:如果能將謎一般的西夏文字刻在這懸崖峭壁上,那將是多麼令人欣喜的一件事。

3.

寧夏和陝北,像一對雙胞胎姐妹,我被一條線線從寧夏牽到榆林


那一條線線上有花兒和信天游。

為尋得更便捷的出行方式,去榆林前,先看了地圖。寧夏和陝北,像一對可愛的雙胞胎姐妹,手牽著手立在華夏版圖上,那親密無間的模樣,讓我忍不住馳騁想象:如果寧夏鹽池將柔情溫婉的花兒漫起來,陝北定邊高亢嘹亮的信天游一定會和上。

“翻了架圪樑拐了道彎,滿眼眼都是黃土山”……

“坐在沙樑望孃家,咋就把我往這裡嫁。拋一把黃沙抹一把淚,咋就叫我活受這個罪。”……


寧夏和陝北,像一對雙胞胎姐妹,我被一條線線從寧夏牽到榆林


一句句高亢嘹亮的信天游,吼出了一腔的無奈和辛酸。寧夏南部山區和陝北地區,同屬黃土高原。乾旱、缺水、貧窮,是根植於黃土高原世代人內心的共同記憶,就如同深深嵌在大地上的一眼眼苦水窖。唱著花兒和信天游的民族,在這遍佈峰巒、溝壑的土地上,用歌聲傳遞著不屈、頑強、悲愴、淒涼和美好的渴望。

一樣的黃土高原,一樣的溝壑萬千。我曾在寧夏南部山區的山野裡,聽過深情熱辣的花兒:“黃河岸上牛喝水,鼻子拉不到水裡。端起了飯碗想起了你,清眼淚流在了碗裡。”

“出去個大門往樹上看,花喜鵲盤窩著哩,我把我的憨敦敦想著;揭起個門簾往炕上看,白牡丹睡著著哩,我把我的大眼睛想著。”

或許是寧夏花兒的曲調柔和、委婉的緣故,花兒漫出來的,更多的是輕鬆明快的曲風,充滿了生活的美好和希望。

卻在陝北民歌博物館裡,在大偏襟紅棉襖,白羊肚手巾紅腰帶的女子、漢子的信天游裡,看到了延綿不絕的黃土高坡,一望無際的無垠沙海以及黃沙、黃土、黃水、黃風,看到了九十九道彎上黃河船伕對蒼天的不屈詰問,九十九座廟前蒼生祈雨的生命吶喊,看到了趕牲靈路上腳伕對艱辛生活的達觀心態,走西口人兒千叮嚀萬囑咐的兒女情懷……70多年前,佳縣民歌手李有源在大山峁上激情放歌“東方紅,太陽升……”,一曲《東方紅》唱紅了祖國的大江南北。70多年後,當來自全國20多個省區的文友們齊聚陝北民歌博物館,情不自禁地合唱起《東方紅》時,我被陝北這片長滿苦難、長滿歌謠、長滿勤勞和智慧的土地深深打動,淚流滿面。

“芝麻黃芥能出油,淚圪蛋蛋泡出信天游”——這種從胸腔裡發出的吶喊,從骨子裡滲透出的悲愴、悽然,怎能不讓人憐惜和心疼?

4.

寧夏和陝北,像一對雙胞胎姐妹,我被一條線線從寧夏牽到榆林


那一條線線上有窯洞、剪紙和石刻。

陝北大地黃土多,因而生長出土窯洞。土窯洞堅實穩固,催生了中國革命的烈火,不僅誕生了偉大的毛澤東思想,還孕育了光耀千秋的延安精神;土窯洞冬暖夏涼,培育出地域性極強的陝北剪紙藝術。每到新年來臨,巧手的陝北婆姨們嘴裡頭唱著纏綿哀婉的情歌,手裡頭擺弄著針線和剪刀,在五顏六色的紙上隨心所欲地遊走,剪出一幅幅“窗花”,貼在門楣、牆圍、炕頭、窯頂、糧倉上,為苦寒的大地增添了一縷溫暖和喜慶。這種土生土長的剪紙藝術和迴盪在山峁峁上的信天游一樣,古老的音律中飽含著超凡的生命活力,這是獨屬於這塊大地的純真和激情。黃土高原之外的我們,只有盤起僵硬的雙腿,坐在民俗館的土炕上,拿起剪刀和紅紙,假裝一回心靈手巧。

陝北大地上石頭多,因而孕育出精美的石刻、石雕藝術。無論是紅石峽,還是白雲山,無論是石魂廣場,還是漢畫像石博物館,作為地球骨骼的石頭,承擔著人類長久且隆重的記載方式。

自從親手觸摸過賀蘭山岩畫,我就對石頭以及石頭上的文字和圖畫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實在無法想象,在沒有任何現代設備的情況下,我們的先民如何用一把把鐵鑿和雕刀,在石頭上刻下人類文明的軌跡和風情。


寧夏和陝北,像一對雙胞胎姐妹,我被一條線線從寧夏牽到榆林


埋藏在陝北黑暗黃土深層近兩千年的漢畫像石,一百多年前,被一把老钁頭刨出了地面,東漢中晚期陝北喪葬禮俗的信息由此抵達:在久遠的年代,陝北曾盛行用刀斧和墨彩在冰冷堅硬的石板上刻繪出像帛畫一樣豔麗的圖畫,作為祭祀和裝飾功能兼有的構件鑲嵌在墓門、墓室的牆壁上。

收到信息的陝北人,對這些兩千多年前的文物進行了搶救性發掘,並在疏屬山上修建綏德漢畫像石博物館展示珍藏,我們才有幸目睹了千年前古人的藝術風采。

陽刻、陰刻、墨線勾勒;單層、分層、硃砂敷色。或粗或細、或直或曲、或纖柔或剛勁,漢代工匠們以精湛的技藝、虔誠的心態,巧妙地運用主與次、大與小、黑與白、剛與柔、動與靜的對比手法,在陝北隨處可見的石板上,將漢代陝北人農耕、放牧、休閒、娛樂、戰爭等場面融於刀尖筆鋒,鐫於石板之上——這是陝北漢子在這塊貧窮、乾旱、生態環境極為惡劣的黃土地上創造出來的民間藝術珍寶,這些珍寶和所有生活在黃土高原上的人們一樣,以渾厚、粗獷、純樸的氣質,芳香著天地。

5.

寧夏和陝北,像一對雙胞胎姐妹,我被一條線線從寧夏牽到榆林


那一條線線上有溫暖,有感動,有一些可親可敬的人。

車還沒到榆林,安康的明秀姐就發來視頻:“淑萍,姐姐把馬桶、所有的把手都當成重災區消了毒,你到了就可以放心入住。”

“淑萍,躺好別動,姐姐給你敷面膜。”“淑萍!淑萍!”四天三晚,只要離開了彼此的視線,都會聽到明秀姐這樣的呼喚,一聲,一聲,如田野裡漫著的花兒,讓我恍惚回到了童年,回到了有姐姐們呵護的幸福時光。

蒲城一別,和山西彥芳約好了再見面時,我們一個說山西話,一個說寧夏話。於是有了陝北民歌博物館裡手拉手用寧夏方言和山西方言交流的我們。

榆林採風的消息剛一確定,山丹的桂平就發出了邀約,“去榆林,見面。”到了榆林後她告訴我,她的車經過寧夏中衛時,還想過是不是要繞道把我帶上一起同行……這種真摯的情誼,暖如春陽。

對陳廣偉老師可謂仰慕已久。仰慕老師年屆七旬依然體態挺拔,精神煥發;仰慕老師文章寫得大氣從容,生活過得溫暖精緻。在最終決定去榆林的諸多理由中,拜見陳廣偉老師無疑是理由之一。

喜歡文字的人,伶牙俐齒的很少,這在明輝的身上體現得尤為明顯。文字裡相識,每每折服於明輝對文章評論的深度和精度。見面之前,我習慣於在明輝的名字後綴上“老師”兩個字以示尊重。宴會上,陳廣偉老師說:“你們姐弟倆應該乾一杯。”明輝叫了我一聲姐,然後說:“一輩子的那種。”心底淚花四溢,文字裡修來的這份緣,值得我用一生去珍惜。

“有機會到安徽,安徽有黃山。”“不,安徽有凌代瓊。”真的,如果到了安徽,我會想到凌代瓊,想到他的歌聲,想到他的文字,想到綏德車站離別時他揮動的手臂,就像到了河南,我一定會想到明輝一樣。

新朋,舊友。榆林之行,有預料之內的驚喜,也有預料之外的感動。

在人生的旅程中,我沒有遇到過米脂的婆姨,更沒有遇到過綏德的漢。因此,了無牽念。

一趟榆林行,一個叫許學琪的綏德漢子以細膩、真誠、純樸、仁厚走進了心。“味道怎麼樣?合口味嗎?”“涼不涼?多穿件衣服。”“小心,注意臺階。”……天南地北,四天三晚,四十多人,就在這樣的關心和問候裡,圓滿地完成了整個行程。動身離開的時候,牽念就已生根,只想遙遙問候一聲:“許老師,腿傷好否?”還想告訴所有人,綏德名人很多,而我只記住了凡人許學琪一個。

在楊家溝的窯洞門口,周樂凱老師用濃濃的天津口音讓我記住了什麼是“門當”,什麼是“戶對”;在民俗館的土炕上,與鄢東良老師守著炕桌拉話話。離別宴上,鄢老師一句:“一路平安,下次我們再續前緣。”突然就熱了眼;只一紙墨軒,蔡漢順老師就與我隔開了千山萬水的距離。不曾想,白雲山上吃著栗子拉家常,他竟親切平和得像是鄰家兄長。回來後收到蔡老師“行雲流水”墨寶一幅,再一次對這個文章書法樣樣精彩、做人做事坦蕩真誠的兄長老師心生敬意。

太多驚喜,太多感動,太多奔赴的理由。一張張地翻看照片,一段段地尋找記憶,那些人,那些景,那些事,走得越遠,越懷念。

寧夏和陝北,像一對雙胞胎姐妹,我被一條線線從寧夏牽到榆林


寧夏和陝北,像一對雙胞胎姐妹,我被一條線線從寧夏牽到榆林


作者簡介:王淑萍 回族 寧夏石嘴山市平羅縣人。寧夏作家協會會員,石嘴山市文藝評論家協會理事,石嘴山市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聯誼會理事。喜歡用我手寫我心,喜歡用文字表達對生活的熱愛和深情。著有個人散文集《遇見自己》《流年裡的餘溫》,作品散見於區內外各類報刊雜誌和公眾平臺。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