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亂為何從這裡開始?只因自古以來這裡就是數得著的大港|文史宴

文/南仲邦父

河姆渡時代的基因與東晉南朝的寬鬆,使寧波成為中國最重要的港口之一,五代吳越國的經營更讓寧波成為宋元時代的國際貿易中心,明清的海禁則讓寧波多災多難。對於海疆重鎮而言,歷代王朝的開放與否成為寧波興衰的晴雨表。

倭亂為何從這裡開始?只因自古以來這裡就是數得著的大港|文史宴

寧波,簡稱甬,位於長江三角洲南側,是長三角地區五大城市之一,也是世界第三大的港口城市。

作為古代著名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寧波自古就有著重要的歷史地位,那麼它又是如何誕生到一步步發展起來的呢?

洪荒縹緲,舜帝故里

1

美麗的姚江發源於巍峨的四明山麓,形成了富饒的餘姚平原,早在七千多年以前寧波人民就生活在這片土地上,並創造出了燦爛多彩的文明。新石器時代的河姆渡文化遺址如繁星點點,拱衛著這條哺育了史前文明的母親河。

相傳上古五帝之一的虞舜即出生在寧波地區,當地至今尚有歷山、姚墟等遺蹟。據黃宗羲在《孟子師說》中所言:

今餘姚、上虞兩縣皆以舜得名,其水之經餘姚者曰姚江,亦曰舜江,其水之經上虞者曰百官江,餘姚有歷山,上虞有握登山,舜母之名也,有虹漾,握登見大虹意感而生。有象田,其土中耕者往得古陶器。舜之古蹟在此兩縣為最多。古曰‘東夷之人’。

《史記正義》中也有言“舜後支庶所封之地,舜姓姚,故云餘姚”。足見早在上古時期,寧波地區就已經和中原有了千絲萬縷的聯繫。

雖然說三皇五帝虛無縹緲,傳說附會層出不窮,但所幸1973年河姆渡遺址的發現讓世人看到了寧波地區上古文明的遺蹟,也證明了長江流域為中華文明重要發源地之一的事實。


倭亂為何從這裡開始?只因自古以來這裡就是數得著的大港|文史宴


河姆渡遺址

河姆渡遺址位於寧波市餘姚市河姆渡鎮河姆渡村的東北,是我國南方新石器時代遺址,總面積約4萬平方米,總計有四個文化層,第四文化層約7000—6500年前,第三文化層約6500—6000年前,第二文化層約6000—5500年前,第一文化層約5500—5000年前。

姚江兩岸為河姆渡文化的中心區域,已經考古發掘的有河姆渡遺址、鯔山遺址、鯗架山遺址和田螺山遺址等,出土有豐富的石、骨、木、陶、象牙等質地的生產工具、生活器具及原始藝術品等遺物,以及稻作農業、幹欄式木結構建築、木構水井等遺存。

此外寧波地區還有河姆渡時期的傅家山遺址、魚山遺址、董家嶴遺址等,這裡就不一一介紹了。

秦漢設縣,劉裕築牆

2

在先秦時代,寧波地區為古越國所有。相傳在夏朝時夏王少康就曾封少子無餘在會稽供奉大禹,姚江地區即為其宗廟所在。

之後的古越國就漸漸消失在了歷史長河中,據《越絕書》所載:

無餘傳世十餘,末君微劣,不能自立,轉從眾庶為編戶之民,禹祀斷絕,十有餘歲,有人生而言語……眾民悅喜,皆助奉禹祭,四時致貢,因共封立,以承越君之後,復夏王之祭,安集鳥田之瑞,以為百姓請命。自後稍有君臣之義,號曰無壬。壬生無譯,譯專必守國,不失上天之命。無譯卒,或為夫譚。夫譚生允常。

也就是到了這位越王允常時代,越國漸漸強大起來,時常與吳國交戰才漸漸進入中原諸侯的視線。

其後在前473年,允常的兒子勾踐滅掉了吳國,並在次年也即周元王四年(公元前472年)在今寧波地區的句餘之地(今江北區慈城鎮城山渡一帶)向周天子進貢,周元王賜勾踐胙,並命以“伯”。

勾踐為向子孫表彰滅吳封伯之功,興建句餘、修築句章城堡,城堡依山臨江,在當時已具有集結錨泊大規模戰船群的能力,寧波港城也在此時開始萌芽。


倭亂為何從這裡開始?只因自古以來這裡就是數得著的大港|文史宴


越王勾踐

進入戰國以後越國為楚所滅,寧波地區歸屬為楚地。到了公元前222年,也就是秦王政二十五年,秦將王翦率軍滅掉楚國,並降服越君,在吳越故地設立會稽郡,在現在寧波境內設置了鄞、鄮、句章三個縣,西漢時沿用秦朝舊制,到了王莽建立新朝時代曾一度將鄞改成謹,將鄮改成海治,但新莽政權不久就滅亡,東漢時再次恢復舊名。

寧波地區因遠離中原,在漫長的歷史中也長時間的籍籍無名。西漢武帝元鼎六年時,因越王餘善起兵謀反,橫海將軍韓說曾率軍從句章出海平定閩越,到了東晉時期,因為孫恩在浙東地區發動起義,並長期的騷擾沿海,使得寧波地區的地位逐漸重要起來。

隆安五年(公元401年)孫恩起義軍攻破句章縣城,前來鎮壓孫恩起義的東晉將領劉裕(也即未來的宋武帝)在鄞江橋修築句章新縣城,叫做小溪,在其後四百多年裡小溪便長期作為寧波地區的治所所在。

在劉裕駐軍期間,為抵抗孫恩起義軍,劉裕曾率軍修築防禦工事筱牆,駐防於三江口一帶,與句章守軍互為犄角。筱牆也是三江口歷史上的第一道城牆,寧波城西門外至今尚有筱牆巷。

佛法昌明,海貿興起

3

開皇九年,隋滅陳統一南北後,於寧波地區設立句章縣,縣治置小溪。唐時改設縣治於三江口,到了唐玄宗開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採訪使齊澣奏請朝廷在光溪設立州級建制“明州”,州以四明山得名,轄慈溪、奉化、鎮海、定海、象山等5縣,州治小溪,屬浙江東道。

這也是寧波地區作為州一級行政單位第一次登上歷史舞臺。

到了唐穆宗長慶元年(821年),因為小溪地形狹隘,於是將州治遷到了三江口一帶,明州刺史韓察發民築子城,寧波城市的歷史由此開始。

到了唐末天下大亂,明州鎮將黃晟自立為刺史,為保障治安,沿自然江岸河堤壘土夯牆,構築了18裡羅城。羅城與子城形成的雙城體系,標誌著寧波城市的最終形成。

進入五代時期後,明州隸屬於吳越,稱為望海軍,到錢俶歸降北宋後又改名為奉國軍。也正是在隋唐至北宋這段時間內,明州的海運開始興起。

作為東方最重要的港口之一,明州自唐以來與日本等國交往密切,日本的遣唐使曾多次在明州登陸,其中最著名的當屬日本僧人最澄。

唐貞元二十年(804年),最澄隨遣唐使入唐,並在浙東天台山學習天台宗教義,在明州開元寺受戒。公元806年,最澄回國,在京都比叡山創建了延歷寺,正式創立了日本佛教天台宗。他從浙東帶去的茶籽,栽種在了比叡山麓,這也是日本最早的茶園。也就是在這一時期,吳越地區的鑄鏡工匠通過明州將先進的鑄鏡工藝帶到了日本。

有唐一代,佛教在明州興起,城內興建起了眾多的佛教寺院,其中最重要的當屬始建於唐大中五年(公元851年)的天寧寺。

天寧寺是唐代明州城內最主要的佛寺之一,從唐至民國曾數易其名,因屢遭戰火焚燬,至今只餘下天寧寺的寺前西塔遺存在現在的中山路上。該塔也是目前江南地區僅存的唐代磚塔。

寧波地區另一重要的寺廟為城郊靈山之上的保國寺。相傳東漢光武帝時驃騎將軍張意之子中書郎張齊芳隱居於靈山,後舍宅為寺,初名靈山寺,此即保國寺的前身。

會昌法難之時靈山寺被廢,到唐廣明年間再次興建,寧波國寧寺僧可恭,應施主之要求,前往長安上書朝廷,請求復寺,獲得批准,唐僖宗李儇賜額保國寺,但其後漸漸荒廢,直到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德賢路過靈山,出任保國寺主持,保國寺方迎來了中興。

保國寺之所以聞名於世,實際上不是因為其為古老的佛教寺院,而是因為為精湛絕倫的建築工藝令人歎為觀止。

1954年因山中大雨,南京工程學院師生進入大雄寶殿內避雨了,驚奇的發現殿頂神奇的構造。大雄寶殿又稱為無樑殿,是長江以南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木結構建築之一,其建築特點極為鮮明:

大殿平面佈局呈正長方形,進深大於面闊,斗拱結構複雜,有極強的受力效果。大殿結構因此十科學,能保持空氣流通,長年清潔,並且沒用一根鐵釘,僅靠斗拱的榫卯銜接,就托起50餘噸的屋頂。


倭亂為何從這裡開始?只因自古以來這裡就是數得著的大港|文史宴


保國寺斗拱

除此之外,作為越窯著名產地之一,寧波地區陶瓷工藝極為先進,特別是越窯的祕色瓷更是進貢的精品。

到五代時期,越窯的發展進入了鼎盛時期,以上林湖為中心,窯場達到100餘處,東錢湖窯場也發展成為越窯青瓷的重要產地。

到了北宋中期以後,越窯的制瓷業開始下滑,產品質量明顯下降。到了北宋晚期,北方諸窯的興起和參與“朝貢”,朝廷也在北方另設官窯,致使越窯失去了上貢和貿易市場上的優勢,短時間內迅速衰落。至今寧波地區尚有荷花芯、郭童嶴、上水嶴、於家山、瓔珞村等多處窯址。

浴火重生,東方巨港

4

北宋滅亡後,金軍於建炎三年(1129年)攻破臨安,並一路緊追宋高宗南下,這便是金軍著名的“搜山檢海捉趙構”。

宋高宗逃到明州後便出海而走,時任浙東制置使的張俊便於明州與金軍展開激戰,雖然宋軍曾一度取得高橋大捷,但最終還是不得不撤退,金軍進入明州後大肆燒殺搶掠,明州城幾被焚燬。

據《寶慶四明志》記載,明州城內建築大多焚燬,“惟東南角數佛寺與僻巷居民偶有存者”。這便是南宋“中興十三處戰功”之一的明州保衛戰。

作為宋金江南十八戰的首戰,明州保衛戰雖然失敗了,但成功阻礙了金軍前進的步伐,其後金軍在江南也未能立足。

金軍撤退後,明州在明州人民的努力下迅速得到了重建。到了紹熙五年(1194年)宋寧宗即位,並在第二年改元慶元。因為明州曾經是宋寧宗潛邸,於是寧宗便以年號為名,升明州為慶元府,府治設在鄞縣,自此明州的地位大大提升。到了元滅北宋後也依然沿用慶元府,改為慶元路總管府。


倭亂為何從這裡開始?只因自古以來這裡就是數得著的大港|文史宴


永豐庫遺址公園

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之一,明州在宋元對外貿易上佔用重要地位,是當時四大重要港口之一。宋元時代對海外貿易的重視,使明州的海外貿易呈現前所未有的繁榮。

明州對外貿易的地區主要有日本、高麗、東南亞、甚至西亞、地中海、北非一帶,這些貿易使得明州的區域經濟得到進一步發展,寧波市內至今尚存永豐庫遺址也證明了這一點。

永豐庫遺址位於中山西路北側唐宋子城遺址內,是一座宋、元、明時期大型衙署倉儲遺址,也是國內首次發現的大型倉庫遺址。

永豐庫始設於南宋慶元元年,當時名為常平倉,元時改為“永豐庫”。“差設官攢,收納各名項斷設贓罰鈔及諸色課程,每季解省。”(《元至正續志》) 明洪武三年(1370)更名“宏濟庫”。“出納庫四座,以‘文行忠信’字為號,今廢。”(《成化寧波郡志》)。

永豐庫作為宋元對外貿易港口城市保存了一處無可替代的歷史遺蹟。遺址中出土的大量瓷器對研究寧波的歷史、海上交通史和陶瓷之路具有重要的價值。

海定波寧,終為迷夢

5

明朝統一全國後,在洪武十四年(1381年),為避國號“明”之諱,朱元璋以明州府境內有定海(今鎮海)縣,取“海定則波寧”之意,改明州府為寧波府。從此,“寧波”之名沿用至今,但在明清閉關鎖國的情況下,“海定波寧”只能是夢話。

有明一代,寧波地區湧現出了眾多的歷史名人,如方孝孺、沈一貫、張煌言、王陽明、黃宗羲、範欽等人。其中範欽對寧波歷史的影響尤為重大。

提起寧波,很多人往往會想到寧波的代表性建築天一閣,天一閣即是範欽於嘉靖四十年所建。

天一閣本為藏書樓,是我國最早的現存年代最早的私家藏書樓,也是亞洲現有最古老的圖書館和世界最早的三大家族圖書館之一。到清乾隆年間,更是取天一閣樣式在全國興建著名的“南北七閣”,用來收藏《四庫全書》,天一閣自此名聞中國。


倭亂為何從這裡開始?只因自古以來這裡就是數得著的大港|文史宴


天一閣

明代實行愚蠢而歹毒的“海禁”政策,明州作為唯一對日開放的貿易港口,狀態稍好,到了嘉靖二年,因為雙方貿易勘合問題,日本大內家與細川家為爭奪貿易權而發生衝突,加上宴會上座位被安排在細川家之下,最終大內家的使團殺死細川家使團,並在多次擊敗前來鎮壓的明軍後揚長而去,這就是堪稱鬧劇的“爭貢事件”。

這次事件之後中日貿易斷絕,其後日本海盜與中國被迫走私的海商聯合,成為倭寇,劫掠東南沿海。明軍在譚綸、戚繼光、俞大猷等將領的帶領下在寧波、台州一帶經過數年抗擊最終消滅了倭患。

明朝滅亡後,明朝殘餘軍隊和浙東地方士紳在舟山擁立宗室魯王朱以海為監國,開始了抗擊清軍的運動,而寧波人民在運動中也湧現出了無數熱血男兒。

順治二年(1645年),清軍開始大舉南下,接連攻破了揚州、嘉定、杭州等城、寧波已成彈丸之地,城中文武官員多有逃跑,寧波同知朱之葵也準備縣城投降。而這時知道了消息的貢生董志寧與秀才王家勤、張夢錫、華夏、陸宇(火鼎)、毛聚奎等六人(人稱“六狂生”)倡議起兵抵抗。

是年六月,“六狂生”聯絡原籍鄞縣的明末官僚錢肅樂,集會於寧波府城隍廟舉兵反清,明定海總兵王之仁也起兵響應,最終迫使朱之葵狼狽逃走。

雖然浙東抵抗運動最終失敗,但人們卻記住了他們的忠烈。寧波的三忠墓即為戰死的起義軍領袖們所建。所謂三忠墓,實際上是後人將抗清義士董志寧的屍體、王翊的頭以及馮京第的手臂合葬在了一起,世稱“三忠墳”。

南明滅亡後,順治十五年(1658年)在寧波地區繼續沿用寧波府,到了雍正四年(1726年),清政府在寧波、紹興、台州一帶設寧紹臺道,治所在寧波。

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英軍在進攻廣州不利後沿海北上,於1841年10月10日在攻佔定海後再次進攻鎮海,著名的鎮海保衛戰就此打響,但武器和社會的代差使這一戰只有失敗一途。

隨著中英《南京條約》的簽訂,寧波作為開放通商的五口之一,開始迎接西方近現代文明的衝擊,寧波的老外灘就是這一時期的產物,至今尚存許多當時的古老建築。

隨著西方文化的傳入,寧波地區也興起了一陣出國留學的熱潮,中國第一位女留學生金雅妹就出生在這裡。金雅妹是鄞縣梅墟寶橋金村人,3歲父母雙亡後被傳教士麥嘉諦博士收為養女,並在1869年前往日本完成中學學業,後在1881年赴美國學醫,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紐約女子醫科大學。

太平天國運動爆發後,寧波曾一度被太平軍佔領,但因英法幫助清軍,太平軍戰敗,最終放棄寧波。光緒九年(1883年),隨著中法戰爭的爆發,浙江提督歐陽利見在寧波地區的金雞山、招寶山一帶修築炮臺。自此,鎮海口成為浙東沿海的戰略要地,多次爆發戰爭。

就在修築炮臺後不久,即爆發了著名的鎮海保衛戰,最終法國艦隊司令孤拔在進攻招寶山炮臺時受傷並最終病死。抗日戰爭爆發後,鎮海口地區也爆發了抵抗日軍入侵的寧紹戰役,並最終成功阻止了日軍的登陸,在當時被稱為是“浙東的臺兒莊戰役”。蔣公的故里也在寧波奉化。


倭亂為何從這裡開始?只因自古以來這裡就是數得著的大港|文史宴


蔣公故里

寧波自古長期屬於會稽郡,深受吳越地區風俗的影響,形成了別具一格的風俗習慣。一般中國各地都以農曆八月十五為中秋節,只有寧波的中秋節是八月十六日,相傳與南宋宰相史浩有關。

當時,史浩雖身為宰相,每逢中秋必回家陪其母過節,一年中秋節因朝中有事未回,家人卻深信他會回來過節,等到第二天即八月十六,史浩果然趕回來,後人為紀念他的孝心,就把中秋節定在八月十六。

此外,傳說中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故事即發生在寧波一帶,寧波西鄉現存梁祝合葬墓及梁山伯廟,直到今天寧波還有諺語“若要夫妻同到老,梁山伯廟到一到”。

寧波話是吳語方言的一種,有陰平、陽平、上聲、陰去、陽去、陰入、陽入7個聲調。

寧波菜以海鮮為主,以蒸、烤、燉制海鮮見長,有冰糖甲魚、剔骨鍋燒河鰻等十大名菜和十大名點,飲食文化十分發達。

改開以來,作為第一批十四個沿海開放城市之一,寧波的經濟得到快速發展,成為了長江三角洲南翼經濟中心和化學工基地,在長三角滬寧杭經濟圈佔有重要的地位。



歡迎關注文史宴

專業之中最通俗,通俗之中最專業

熟悉歷史陌生化,陌生歷史普及化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