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潯,我錯過了大半個春天,卻邂逅了苔花裡的江南'

"


"


在南潯,我錯過了大半個春天,卻邂逅了苔花裡的江南


塞北的春天還是娉婷嫋嫋眉眼初開的模樣,在江南,滿城紅紫早經了幾番風雨。陽光落在身上,車窗玻璃隔不斷它暖潤的意味。自金陵向湖州,車窗外碧水青山蜂擁而來又倏忽遠去,很決絕的樣子。

我在江南,江南於我,是情緒,是歷史,是物候,是煙雨樓臺也是廢池喬木,不僅僅是地理。

許多年前,曾經有位筆名叫江南的詩人。我忘了是不是讀過他的詩了,那個有著代表許多美好情感的名字的人,死於一場暗殺。網上搜索,出來許多美麗的圖片和讓人心軟的詩句,層層疊疊之下,那位詩人像從來沒有存在過......每當在車上時總會無由的想些不著邊際的事情。動車在江南呼嘯而過,讓人只來得及抓到一些殘山剩水的印象。同樣呼嘯而過的,還有大半個春天,我什麼也沒有抓住。這趟車正載著我駛向下一個季節,不會有片刻的停留。暮春的正午,在列車行進的節奏裡想到一個句子:那些初夏一樣的憂傷。

我要去南潯,這個地名,聽起來更像一個過程而不是目的。


"


在南潯,我錯過了大半個春天,卻邂逅了苔花裡的江南


塞北的春天還是娉婷嫋嫋眉眼初開的模樣,在江南,滿城紅紫早經了幾番風雨。陽光落在身上,車窗玻璃隔不斷它暖潤的意味。自金陵向湖州,車窗外碧水青山蜂擁而來又倏忽遠去,很決絕的樣子。

我在江南,江南於我,是情緒,是歷史,是物候,是煙雨樓臺也是廢池喬木,不僅僅是地理。

許多年前,曾經有位筆名叫江南的詩人。我忘了是不是讀過他的詩了,那個有著代表許多美好情感的名字的人,死於一場暗殺。網上搜索,出來許多美麗的圖片和讓人心軟的詩句,層層疊疊之下,那位詩人像從來沒有存在過......每當在車上時總會無由的想些不著邊際的事情。動車在江南呼嘯而過,讓人只來得及抓到一些殘山剩水的印象。同樣呼嘯而過的,還有大半個春天,我什麼也沒有抓住。這趟車正載著我駛向下一個季節,不會有片刻的停留。暮春的正午,在列車行進的節奏裡想到一個句子:那些初夏一樣的憂傷。

我要去南潯,這個地名,聽起來更像一個過程而不是目的。


在南潯,我錯過了大半個春天,卻邂逅了苔花裡的江南


古鎮出乎意料地從容清靜。縱橫交錯的水路,是繁華年代遺落的綢帶,帶著些濁意,沉靜地綠著。河道兩邊連綿的綠植顏色更加鮮亮一些,臨水而起的白牆黑瓦就在綠植裡隱現。鳥聲順著風的軌跡曲曲折折地流動著,我卻看不到飛鳥的影蹤。

青石條長凳很有些拙樸的意味,凳腳處染著青苔。江南另有一樁好處,室外的器物少見浮塵,方便隨地坐臥。取出自金陵帶來的烤鴨,蘸料袋破了,鴨肉不知道被泡了多久,入口糯軟,微甜微鹹,想著配上一壺濃茶或一杯淡酒是不是更好一些?

對岸暗紅的柵格窗被同色的木棍支起,黃衫白裙的清麗女子,一隻手攏住頭髮,另一隻手拎著水壺,彎斜了腰身,從窗裡探身向河裡倒水。一道晶瑩透亮的水線,從這年輕的、還帶著睡意的女子手裡落在暗綠的河面。水面微微下沉,然後破碎和反彈,向著天空開出花朵。這時候,一隻白貓正踩著黑色的瓦面經過女子的頭頂。我清清楚楚地看著這些細節的形成和演變。窗裡的女子、屋頂的白貓、對岸的我,在這一刻似乎形成了某種微妙的聯繫。過往那麼多春天裡,還有多少美好的細節就是這麼形成然後被錯過?它們不易被覺察,但肯定無處不在,普通得像是氣候。


"


在南潯,我錯過了大半個春天,卻邂逅了苔花裡的江南


塞北的春天還是娉婷嫋嫋眉眼初開的模樣,在江南,滿城紅紫早經了幾番風雨。陽光落在身上,車窗玻璃隔不斷它暖潤的意味。自金陵向湖州,車窗外碧水青山蜂擁而來又倏忽遠去,很決絕的樣子。

我在江南,江南於我,是情緒,是歷史,是物候,是煙雨樓臺也是廢池喬木,不僅僅是地理。

許多年前,曾經有位筆名叫江南的詩人。我忘了是不是讀過他的詩了,那個有著代表許多美好情感的名字的人,死於一場暗殺。網上搜索,出來許多美麗的圖片和讓人心軟的詩句,層層疊疊之下,那位詩人像從來沒有存在過......每當在車上時總會無由的想些不著邊際的事情。動車在江南呼嘯而過,讓人只來得及抓到一些殘山剩水的印象。同樣呼嘯而過的,還有大半個春天,我什麼也沒有抓住。這趟車正載著我駛向下一個季節,不會有片刻的停留。暮春的正午,在列車行進的節奏裡想到一個句子:那些初夏一樣的憂傷。

我要去南潯,這個地名,聽起來更像一個過程而不是目的。


在南潯,我錯過了大半個春天,卻邂逅了苔花裡的江南


古鎮出乎意料地從容清靜。縱橫交錯的水路,是繁華年代遺落的綢帶,帶著些濁意,沉靜地綠著。河道兩邊連綿的綠植顏色更加鮮亮一些,臨水而起的白牆黑瓦就在綠植裡隱現。鳥聲順著風的軌跡曲曲折折地流動著,我卻看不到飛鳥的影蹤。

青石條長凳很有些拙樸的意味,凳腳處染著青苔。江南另有一樁好處,室外的器物少見浮塵,方便隨地坐臥。取出自金陵帶來的烤鴨,蘸料袋破了,鴨肉不知道被泡了多久,入口糯軟,微甜微鹹,想著配上一壺濃茶或一杯淡酒是不是更好一些?

對岸暗紅的柵格窗被同色的木棍支起,黃衫白裙的清麗女子,一隻手攏住頭髮,另一隻手拎著水壺,彎斜了腰身,從窗裡探身向河裡倒水。一道晶瑩透亮的水線,從這年輕的、還帶著睡意的女子手裡落在暗綠的河面。水面微微下沉,然後破碎和反彈,向著天空開出花朵。這時候,一隻白貓正踩著黑色的瓦面經過女子的頭頂。我清清楚楚地看著這些細節的形成和演變。窗裡的女子、屋頂的白貓、對岸的我,在這一刻似乎形成了某種微妙的聯繫。過往那麼多春天裡,還有多少美好的細節就是這麼形成然後被錯過?它們不易被覺察,但肯定無處不在,普通得像是氣候。


在南潯,我錯過了大半個春天,卻邂逅了苔花裡的江南


沿著青條石鋪面的河堤閒走,或新或舊的木樓高低錯落,沿著河堤排開。臨水而居的生活是詩意的,但是——我不無嫉妒地想——他們怎麼防蚊子的?

一棵合歡樹,旁欹斜出,努力向河面探出腰身。它主幹的上半部分不知道衰朽在哪一個年代裡,僅憑殘存的另一小半樹幹,年年開枝散葉。北方的荒野和沙漠裡,樹木難得有乖巧溫順的模樣,都在盡力賁張筋肉,抓住每一個分子的養分和水分。作為一棵江南的樹,擁有這麼旖旎的名字,卻以這麼慘烈的姿態拼死掙扎,它真是好沒道理。


"


在南潯,我錯過了大半個春天,卻邂逅了苔花裡的江南


塞北的春天還是娉婷嫋嫋眉眼初開的模樣,在江南,滿城紅紫早經了幾番風雨。陽光落在身上,車窗玻璃隔不斷它暖潤的意味。自金陵向湖州,車窗外碧水青山蜂擁而來又倏忽遠去,很決絕的樣子。

我在江南,江南於我,是情緒,是歷史,是物候,是煙雨樓臺也是廢池喬木,不僅僅是地理。

許多年前,曾經有位筆名叫江南的詩人。我忘了是不是讀過他的詩了,那個有著代表許多美好情感的名字的人,死於一場暗殺。網上搜索,出來許多美麗的圖片和讓人心軟的詩句,層層疊疊之下,那位詩人像從來沒有存在過......每當在車上時總會無由的想些不著邊際的事情。動車在江南呼嘯而過,讓人只來得及抓到一些殘山剩水的印象。同樣呼嘯而過的,還有大半個春天,我什麼也沒有抓住。這趟車正載著我駛向下一個季節,不會有片刻的停留。暮春的正午,在列車行進的節奏裡想到一個句子:那些初夏一樣的憂傷。

我要去南潯,這個地名,聽起來更像一個過程而不是目的。


在南潯,我錯過了大半個春天,卻邂逅了苔花裡的江南


古鎮出乎意料地從容清靜。縱橫交錯的水路,是繁華年代遺落的綢帶,帶著些濁意,沉靜地綠著。河道兩邊連綿的綠植顏色更加鮮亮一些,臨水而起的白牆黑瓦就在綠植裡隱現。鳥聲順著風的軌跡曲曲折折地流動著,我卻看不到飛鳥的影蹤。

青石條長凳很有些拙樸的意味,凳腳處染著青苔。江南另有一樁好處,室外的器物少見浮塵,方便隨地坐臥。取出自金陵帶來的烤鴨,蘸料袋破了,鴨肉不知道被泡了多久,入口糯軟,微甜微鹹,想著配上一壺濃茶或一杯淡酒是不是更好一些?

對岸暗紅的柵格窗被同色的木棍支起,黃衫白裙的清麗女子,一隻手攏住頭髮,另一隻手拎著水壺,彎斜了腰身,從窗裡探身向河裡倒水。一道晶瑩透亮的水線,從這年輕的、還帶著睡意的女子手裡落在暗綠的河面。水面微微下沉,然後破碎和反彈,向著天空開出花朵。這時候,一隻白貓正踩著黑色的瓦面經過女子的頭頂。我清清楚楚地看著這些細節的形成和演變。窗裡的女子、屋頂的白貓、對岸的我,在這一刻似乎形成了某種微妙的聯繫。過往那麼多春天裡,還有多少美好的細節就是這麼形成然後被錯過?它們不易被覺察,但肯定無處不在,普通得像是氣候。


在南潯,我錯過了大半個春天,卻邂逅了苔花裡的江南


沿著青條石鋪面的河堤閒走,或新或舊的木樓高低錯落,沿著河堤排開。臨水而居的生活是詩意的,但是——我不無嫉妒地想——他們怎麼防蚊子的?

一棵合歡樹,旁欹斜出,努力向河面探出腰身。它主幹的上半部分不知道衰朽在哪一個年代裡,僅憑殘存的另一小半樹幹,年年開枝散葉。北方的荒野和沙漠裡,樹木難得有乖巧溫順的模樣,都在盡力賁張筋肉,抓住每一個分子的養分和水分。作為一棵江南的樹,擁有這麼旖旎的名字,卻以這麼慘烈的姿態拼死掙扎,它真是好沒道理。


在南潯,我錯過了大半個春天,卻邂逅了苔花裡的江南


水畔的人家賣些家常飯菜,一張小桌子擺在臨水的一側供客人用餐。要了兩三樣時蔬,一杯米酒,散淡地同老人談些家常。風從水上來,瀰漫過碧沉的河面,百轉千徊地穿過銅錢草叢,沿水邊沾染上青苔的條石堤岸攀緣而上,拂過我的鬢角,然後消失在窄街上行人的襟袖之間。這個漫過程很長,像是過盡千帆,這個過程又很短,片刻的恍惚與失神,就到了午後。

踩著不知年代的青石板,出沒於一個個或大或小的門戶之中,曾經豪奢的變成陰鬱,過往繁華的轉為寂寞。四面高高的樓臺圍成天井,抬頭看,陽光晴暖,在簷角拉出長長絲線,輝煌過的燈火似乎又從每個雕花的窗隙裡透出來。

還有水面上交錯的帆檣、華堂裡往來的賓客、園林中徘徊的身影、石橋上揮動的手臂......所有這些曾經鮮豔過的東西,帶著溫度的東西,它們都在時光裡浮浮沉沉,時隱時現。

在一個畫家的故居前見了一棵樹,不粗壯,但有著繁複的枝葉,掛著指肚大小的青綠色果子,不認識。去讀牆上的簡介,說宅子建於清同治年間。顏色斑駁的門柱內側似乎有字,以為是對聯,認真讀出來:努力學習最高指示,勇敢捍衛最高指示。原來,那個年代,也已經成了歷史。又轉頭看樹,心裡忽然明悟,一定是枇杷。很久以前,在北方的鄉村裡讀南方的歸有光,他說,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植,今已亭亭如蓋矣。從那時起,我就把枇杷樹當作一種深情的時間符號了。那麼,我們看到的風景,也只是過往的繁華和美好在時間裡剩下的殘骸。

據說中世紀的歐洲,一座古堡的價值要和苔蘚的面積和厚度成正比。像精美器物上的包漿,因了時光的浸潤更加平和厚重。青苔就是時光留下的足跡,河堤,牆面,橋頭,甚至樹木的枝幹,一片一片,一叢一叢,悄無聲息卻又無處不在。


"


在南潯,我錯過了大半個春天,卻邂逅了苔花裡的江南


塞北的春天還是娉婷嫋嫋眉眼初開的模樣,在江南,滿城紅紫早經了幾番風雨。陽光落在身上,車窗玻璃隔不斷它暖潤的意味。自金陵向湖州,車窗外碧水青山蜂擁而來又倏忽遠去,很決絕的樣子。

我在江南,江南於我,是情緒,是歷史,是物候,是煙雨樓臺也是廢池喬木,不僅僅是地理。

許多年前,曾經有位筆名叫江南的詩人。我忘了是不是讀過他的詩了,那個有著代表許多美好情感的名字的人,死於一場暗殺。網上搜索,出來許多美麗的圖片和讓人心軟的詩句,層層疊疊之下,那位詩人像從來沒有存在過......每當在車上時總會無由的想些不著邊際的事情。動車在江南呼嘯而過,讓人只來得及抓到一些殘山剩水的印象。同樣呼嘯而過的,還有大半個春天,我什麼也沒有抓住。這趟車正載著我駛向下一個季節,不會有片刻的停留。暮春的正午,在列車行進的節奏裡想到一個句子:那些初夏一樣的憂傷。

我要去南潯,這個地名,聽起來更像一個過程而不是目的。


在南潯,我錯過了大半個春天,卻邂逅了苔花裡的江南


古鎮出乎意料地從容清靜。縱橫交錯的水路,是繁華年代遺落的綢帶,帶著些濁意,沉靜地綠著。河道兩邊連綿的綠植顏色更加鮮亮一些,臨水而起的白牆黑瓦就在綠植裡隱現。鳥聲順著風的軌跡曲曲折折地流動著,我卻看不到飛鳥的影蹤。

青石條長凳很有些拙樸的意味,凳腳處染著青苔。江南另有一樁好處,室外的器物少見浮塵,方便隨地坐臥。取出自金陵帶來的烤鴨,蘸料袋破了,鴨肉不知道被泡了多久,入口糯軟,微甜微鹹,想著配上一壺濃茶或一杯淡酒是不是更好一些?

對岸暗紅的柵格窗被同色的木棍支起,黃衫白裙的清麗女子,一隻手攏住頭髮,另一隻手拎著水壺,彎斜了腰身,從窗裡探身向河裡倒水。一道晶瑩透亮的水線,從這年輕的、還帶著睡意的女子手裡落在暗綠的河面。水面微微下沉,然後破碎和反彈,向著天空開出花朵。這時候,一隻白貓正踩著黑色的瓦面經過女子的頭頂。我清清楚楚地看著這些細節的形成和演變。窗裡的女子、屋頂的白貓、對岸的我,在這一刻似乎形成了某種微妙的聯繫。過往那麼多春天裡,還有多少美好的細節就是這麼形成然後被錯過?它們不易被覺察,但肯定無處不在,普通得像是氣候。


在南潯,我錯過了大半個春天,卻邂逅了苔花裡的江南


沿著青條石鋪面的河堤閒走,或新或舊的木樓高低錯落,沿著河堤排開。臨水而居的生活是詩意的,但是——我不無嫉妒地想——他們怎麼防蚊子的?

一棵合歡樹,旁欹斜出,努力向河面探出腰身。它主幹的上半部分不知道衰朽在哪一個年代裡,僅憑殘存的另一小半樹幹,年年開枝散葉。北方的荒野和沙漠裡,樹木難得有乖巧溫順的模樣,都在盡力賁張筋肉,抓住每一個分子的養分和水分。作為一棵江南的樹,擁有這麼旖旎的名字,卻以這麼慘烈的姿態拼死掙扎,它真是好沒道理。


在南潯,我錯過了大半個春天,卻邂逅了苔花裡的江南


水畔的人家賣些家常飯菜,一張小桌子擺在臨水的一側供客人用餐。要了兩三樣時蔬,一杯米酒,散淡地同老人談些家常。風從水上來,瀰漫過碧沉的河面,百轉千徊地穿過銅錢草叢,沿水邊沾染上青苔的條石堤岸攀緣而上,拂過我的鬢角,然後消失在窄街上行人的襟袖之間。這個漫過程很長,像是過盡千帆,這個過程又很短,片刻的恍惚與失神,就到了午後。

踩著不知年代的青石板,出沒於一個個或大或小的門戶之中,曾經豪奢的變成陰鬱,過往繁華的轉為寂寞。四面高高的樓臺圍成天井,抬頭看,陽光晴暖,在簷角拉出長長絲線,輝煌過的燈火似乎又從每個雕花的窗隙裡透出來。

還有水面上交錯的帆檣、華堂裡往來的賓客、園林中徘徊的身影、石橋上揮動的手臂......所有這些曾經鮮豔過的東西,帶著溫度的東西,它們都在時光裡浮浮沉沉,時隱時現。

在一個畫家的故居前見了一棵樹,不粗壯,但有著繁複的枝葉,掛著指肚大小的青綠色果子,不認識。去讀牆上的簡介,說宅子建於清同治年間。顏色斑駁的門柱內側似乎有字,以為是對聯,認真讀出來:努力學習最高指示,勇敢捍衛最高指示。原來,那個年代,也已經成了歷史。又轉頭看樹,心裡忽然明悟,一定是枇杷。很久以前,在北方的鄉村裡讀南方的歸有光,他說,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植,今已亭亭如蓋矣。從那時起,我就把枇杷樹當作一種深情的時間符號了。那麼,我們看到的風景,也只是過往的繁華和美好在時間裡剩下的殘骸。

據說中世紀的歐洲,一座古堡的價值要和苔蘚的面積和厚度成正比。像精美器物上的包漿,因了時光的浸潤更加平和厚重。青苔就是時光留下的足跡,河堤,牆面,橋頭,甚至樹木的枝幹,一片一片,一叢一叢,悄無聲息卻又無處不在。


在南潯,我錯過了大半個春天,卻邂逅了苔花裡的江南


順著一條狹長的里弄,走進一戶廢棄的人家。被木板交叉封閉的木質樓梯,燻黑牆壁,牆根處隨意堆放的雜物,所有的東西上面,或濃或淡地爬上了青苔。一扇木窗似乎被忘了關閉,向外開著,三四十年前的樣式。最下面一格已經殘破了,上面兩格的玻璃還是完整的,還可以透過光亮。一定有許多次,它無人理會地在風裡開合過,發出吱吱呀呀的響聲,單調和枯寂。窗戶的木邊上綠意格外濃重,最寬的木邊上,開著五六朵細碎的、白色的苔花,在一片衰朽破敗的背景裡,很醒目。

第一次見到苔花,很是新奇。拍了照片,後來發到朋友圈。許多人問,到底該橫著看還是豎著看。我難道不是拍了一扇殘破的窗扇麼?疑惑中橫過手機,我看到了一條河流,遠處是濁浪翻滾的河,近處是褐黃淺綠相間的灘塗,還有佈滿青萍的水面,窗櫺橫過來就成了橋的木質扶手,包裹著厚厚的苔,殘破頹廢的氣息撲面而來。那幾朵苔花,開放得輕盈而活潑,嫩白得有些耀眼。

換了一個角度,似乎更有象徵和隱喻的意義。但我拍照的初衷,也只是被靜止和停滯裡煥發的微小生機震撼了一下。我很投入地做這些事的時候,苔花只管綻放,並不去理會綻放有什麼意義。

作者簡介

"


在南潯,我錯過了大半個春天,卻邂逅了苔花裡的江南


塞北的春天還是娉婷嫋嫋眉眼初開的模樣,在江南,滿城紅紫早經了幾番風雨。陽光落在身上,車窗玻璃隔不斷它暖潤的意味。自金陵向湖州,車窗外碧水青山蜂擁而來又倏忽遠去,很決絕的樣子。

我在江南,江南於我,是情緒,是歷史,是物候,是煙雨樓臺也是廢池喬木,不僅僅是地理。

許多年前,曾經有位筆名叫江南的詩人。我忘了是不是讀過他的詩了,那個有著代表許多美好情感的名字的人,死於一場暗殺。網上搜索,出來許多美麗的圖片和讓人心軟的詩句,層層疊疊之下,那位詩人像從來沒有存在過......每當在車上時總會無由的想些不著邊際的事情。動車在江南呼嘯而過,讓人只來得及抓到一些殘山剩水的印象。同樣呼嘯而過的,還有大半個春天,我什麼也沒有抓住。這趟車正載著我駛向下一個季節,不會有片刻的停留。暮春的正午,在列車行進的節奏裡想到一個句子:那些初夏一樣的憂傷。

我要去南潯,這個地名,聽起來更像一個過程而不是目的。


在南潯,我錯過了大半個春天,卻邂逅了苔花裡的江南


古鎮出乎意料地從容清靜。縱橫交錯的水路,是繁華年代遺落的綢帶,帶著些濁意,沉靜地綠著。河道兩邊連綿的綠植顏色更加鮮亮一些,臨水而起的白牆黑瓦就在綠植裡隱現。鳥聲順著風的軌跡曲曲折折地流動著,我卻看不到飛鳥的影蹤。

青石條長凳很有些拙樸的意味,凳腳處染著青苔。江南另有一樁好處,室外的器物少見浮塵,方便隨地坐臥。取出自金陵帶來的烤鴨,蘸料袋破了,鴨肉不知道被泡了多久,入口糯軟,微甜微鹹,想著配上一壺濃茶或一杯淡酒是不是更好一些?

對岸暗紅的柵格窗被同色的木棍支起,黃衫白裙的清麗女子,一隻手攏住頭髮,另一隻手拎著水壺,彎斜了腰身,從窗裡探身向河裡倒水。一道晶瑩透亮的水線,從這年輕的、還帶著睡意的女子手裡落在暗綠的河面。水面微微下沉,然後破碎和反彈,向著天空開出花朵。這時候,一隻白貓正踩著黑色的瓦面經過女子的頭頂。我清清楚楚地看著這些細節的形成和演變。窗裡的女子、屋頂的白貓、對岸的我,在這一刻似乎形成了某種微妙的聯繫。過往那麼多春天裡,還有多少美好的細節就是這麼形成然後被錯過?它們不易被覺察,但肯定無處不在,普通得像是氣候。


在南潯,我錯過了大半個春天,卻邂逅了苔花裡的江南


沿著青條石鋪面的河堤閒走,或新或舊的木樓高低錯落,沿著河堤排開。臨水而居的生活是詩意的,但是——我不無嫉妒地想——他們怎麼防蚊子的?

一棵合歡樹,旁欹斜出,努力向河面探出腰身。它主幹的上半部分不知道衰朽在哪一個年代裡,僅憑殘存的另一小半樹幹,年年開枝散葉。北方的荒野和沙漠裡,樹木難得有乖巧溫順的模樣,都在盡力賁張筋肉,抓住每一個分子的養分和水分。作為一棵江南的樹,擁有這麼旖旎的名字,卻以這麼慘烈的姿態拼死掙扎,它真是好沒道理。


在南潯,我錯過了大半個春天,卻邂逅了苔花裡的江南


水畔的人家賣些家常飯菜,一張小桌子擺在臨水的一側供客人用餐。要了兩三樣時蔬,一杯米酒,散淡地同老人談些家常。風從水上來,瀰漫過碧沉的河面,百轉千徊地穿過銅錢草叢,沿水邊沾染上青苔的條石堤岸攀緣而上,拂過我的鬢角,然後消失在窄街上行人的襟袖之間。這個漫過程很長,像是過盡千帆,這個過程又很短,片刻的恍惚與失神,就到了午後。

踩著不知年代的青石板,出沒於一個個或大或小的門戶之中,曾經豪奢的變成陰鬱,過往繁華的轉為寂寞。四面高高的樓臺圍成天井,抬頭看,陽光晴暖,在簷角拉出長長絲線,輝煌過的燈火似乎又從每個雕花的窗隙裡透出來。

還有水面上交錯的帆檣、華堂裡往來的賓客、園林中徘徊的身影、石橋上揮動的手臂......所有這些曾經鮮豔過的東西,帶著溫度的東西,它們都在時光裡浮浮沉沉,時隱時現。

在一個畫家的故居前見了一棵樹,不粗壯,但有著繁複的枝葉,掛著指肚大小的青綠色果子,不認識。去讀牆上的簡介,說宅子建於清同治年間。顏色斑駁的門柱內側似乎有字,以為是對聯,認真讀出來:努力學習最高指示,勇敢捍衛最高指示。原來,那個年代,也已經成了歷史。又轉頭看樹,心裡忽然明悟,一定是枇杷。很久以前,在北方的鄉村裡讀南方的歸有光,他說,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植,今已亭亭如蓋矣。從那時起,我就把枇杷樹當作一種深情的時間符號了。那麼,我們看到的風景,也只是過往的繁華和美好在時間裡剩下的殘骸。

據說中世紀的歐洲,一座古堡的價值要和苔蘚的面積和厚度成正比。像精美器物上的包漿,因了時光的浸潤更加平和厚重。青苔就是時光留下的足跡,河堤,牆面,橋頭,甚至樹木的枝幹,一片一片,一叢一叢,悄無聲息卻又無處不在。


在南潯,我錯過了大半個春天,卻邂逅了苔花裡的江南


順著一條狹長的里弄,走進一戶廢棄的人家。被木板交叉封閉的木質樓梯,燻黑牆壁,牆根處隨意堆放的雜物,所有的東西上面,或濃或淡地爬上了青苔。一扇木窗似乎被忘了關閉,向外開著,三四十年前的樣式。最下面一格已經殘破了,上面兩格的玻璃還是完整的,還可以透過光亮。一定有許多次,它無人理會地在風裡開合過,發出吱吱呀呀的響聲,單調和枯寂。窗戶的木邊上綠意格外濃重,最寬的木邊上,開著五六朵細碎的、白色的苔花,在一片衰朽破敗的背景裡,很醒目。

第一次見到苔花,很是新奇。拍了照片,後來發到朋友圈。許多人問,到底該橫著看還是豎著看。我難道不是拍了一扇殘破的窗扇麼?疑惑中橫過手機,我看到了一條河流,遠處是濁浪翻滾的河,近處是褐黃淺綠相間的灘塗,還有佈滿青萍的水面,窗櫺橫過來就成了橋的木質扶手,包裹著厚厚的苔,殘破頹廢的氣息撲面而來。那幾朵苔花,開放得輕盈而活潑,嫩白得有些耀眼。

換了一個角度,似乎更有象徵和隱喻的意義。但我拍照的初衷,也只是被靜止和停滯裡煥發的微小生機震撼了一下。我很投入地做這些事的時候,苔花只管綻放,並不去理會綻放有什麼意義。

作者簡介

在南潯,我錯過了大半個春天,卻邂逅了苔花裡的江南

李正君,甘肅酒泉人,供職於某事業單位,喜歡以文字消磨閒暇時光。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