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春寒已發貨,藏好的秋褲又得拿出來了~

前兩天,

大街上有些人已經穿上了短袖,

今天就又冷得瑟瑟發抖,

把剛藏進衣櫥的秋衣秋褲翻了出來。

這氣溫的變化,

就像坐了過山車,

忽上忽下,

可以說是真的很“刺激”!

據中國氣象局消息,受冷空氣影響,4月9日至11日江淮、江南、華南大部、西南地區東部等地區氣溫將先後下降4~8℃,其中湖南西部等地局地降溫可達14℃以上,黃淮、江淮、江南東部地區有4~6級偏北風。渤海東部、黃海、東海、臺灣海峽北部有6~8級大風。

目前,甘肅、內蒙古西部、寧夏,湖北、河南、安徽、江西、湖南中北部等地出現10℃以上的降溫。南方大部地區最高氣溫也將發生“大跳水”,據中央氣象臺預計,10日,兩廣以北地區最高氣溫均會下降到20℃以下,湖北、湖南北部、江西北部最高氣溫可下降至15℃以上。

預計12日,北方地區氣溫將有明顯回升,南方地區會晚一些。此次過程結束之後,大部地區整體氣溫將接近常年水平。

怎麼都已經成功入春了,還會有冷空氣?這種情況叫倒春寒。倒春寒是一種自然氣候現象,一般出現在每年的立春之後、立夏之前,即2月初至4月底。指初春時節,氣候溫度回升較快,但春季後期,常因受較強冷空氣影響,氣候溫度下降較快,所以還會出現一段低溫的寒冷天氣。這種“前春暖,後春冷”的天氣被稱為“倒春寒”。

俗話說,春捂秋凍,這個季節,“捂”是真的很重要。做好了“春捂”,春天不容易感冒、夏天不容易鬧肚子。

中老年注意“上薄下厚”

倒春寒已發貨,藏好的秋褲又得拿出來了~

春季穿衣應以保暖為重,一件一件地減。由於人體下部的血液循環要比上部差,容易遭受風寒的侵襲,所以宜“上薄下厚”,即先減上衣,後減下裝,鞋子也要穿得暖和一點。

除穿衣保暖外,不宜過早摘掉帽子、圍巾,以免遭受風寒,出現頭痛、感冒、傷風。

習慣“要風度不要溫度”的人們尤其要注意,過早地換穿裙裝,還不穿褲襪,關節炎與多種婦科病都容易纏身。

青少兒護好“前心後背”

倒春寒已發貨,藏好的秋褲又得拿出來了~

面對春寒,不少家長擔心小孩會著涼,於是把小孩裡三層外三層地包裹著,常把寶寶裹出汗,捂出痱子和其他皮膚問題。

當人體的四肢暖和時,身子也就是暖和的。家長只要摸摸孩子的手腳是暖和的,就可以了。

最重要的是,護住孩子的前心後背,因此最好給孩子做個“貼心”的小棉坎肩兒,護心護背,既不會捂過了,孩子穿著也靈活。

孩子春捂捂多少、捂多久,也要看個人的體質。讓寶寶多運動,提高身體的抵抗力,才是王道。

養護脾臟,增強體質

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胃功能健全,則人體營養利用充分,反之則營養缺乏,體質下降。所以增強體質,提高人體的抗病能力十分重要。

省酸增甘,以養脾氣

“春應肝而養生”。春天陽氣升發,要生髮陽氣,就要先清除漫長冬季積存在體內的代謝廢物,飲食要清淡些,味道不要太厚重,多吃新鮮的蔬菜水果通暢腸道。

倒春寒已發貨,藏好的秋褲又得拿出來了~

飲食要減少“酸味”食物,避免肝臟功能亢進(指生理機能超過正常情況),多用“甘味”食物(如棗、山藥、大米、小米、薏米、紅薯、黑木耳、香菇、桂圓、栗子等)來增強脾胃功能。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