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 | 電力現貨市場風與火 報價低電卻送不出去?'

"

編者按:

8月7日,國家能源局發佈《關於深化電力現貨市場建設試點工作的意見》,持續引發熱議。甘肅是國家電網公司首批開展電力現貨市場試運行的省份之一,自去年12月27日啟動試運行至今已大半年。甘肅電力現貨市場運行的怎麼樣?各市場主體又有怎樣的困惑?電力現貨市場是否起到促進新能源消納、發現價格信號等作用?帶著疑問,8月下旬,記者走訪了國網甘肅電力調度中心、甘肅電力交易中心及部分參與現貨市場的主體,將所見所聽所思整理為甘肅電力現貨市場調查系列。

“我們都希望模擬試運行的時間長一些,進入試結算的時間晚一些。”如果不是親耳聽到甘肅一風電企業負責人這麼說,還真不敢相信。

為何風電企業會對“以消納新能源為導向”的現貨市場有所遲疑?甚至自曝“恐懼”?

風電的老夥計火電的日子也並不好過。今年下半年以來,甘肅火電頻頻爆出破產、被轉讓的新聞,倖存的火電企業對電力現貨市場寄予了求生的希望。

在電力現貨市場中,火電與風電關係的兩面性更加凸顯:是競爭對手,也是親密夥伴。

風與火,他們有困惑,也在努力突圍。

困惑

“全電量參與報價,集中優化出清”。目前,甘肅電力現貨市場是單邊市場,只有發電企業參與報價,風電企業與火電企業都想多發電,但現貨市場的盤子有限,出清的規則又是全網購電成本最低。

要拼“出貨”,也要拼“價格”,怎樣才能實現企業利益最大化?風與火確實很困惑,也很關切。

以風電為代表的的新能源發電企業,最大的困惑還在“市場”中。

1 對市場不確定性的恐懼

“雖然現貨市場可以二次報價,但還有風險,偏差電量的損失負擔太重。”甘肅一風電企業市場部負責人的擔憂並不是個例。甘肅電力調度中心計劃處負責人深有體會:“新能源和市場的不確定性疊加了新能源企業的不安全感。最初參與現貨市場報價的新能源企業不算多,後來才逐漸提升到90%以上,但依然有少部分新能源企業不參與市場。”

2 對市場的規則沒吃透

目前,甘肅電力現貨市場已經出臺了包括整體建設方案、管理、交易、結算、信息披露等在內的“1+7”規則。規則比較完備,但沒有能理解規則的人才,新能源企業很尷尬:“沒有懂市場、懂電網的人才願意來大戈壁灘,各個場站還是由運檢人員來報價。”“本來運檢合一就人員緊張,現在要報價,有點適應不了。就連國網組織的多次培訓,幾個場站都要派人輪流去,沒有一個真正從頭到尾都弄懂的。”

3 對市場內其他競爭對手不瞭解

“他們連和自己競爭的場站出力都不瞭解,怎麼能報出有優勢的價格?”甘肅電力交易中心負責人一針見血地指出。但困境在於,新能源場站自己的短期預測準確率就不高,根本無暇顧及其他場站的情況。甘肅一風電企業負責人承認了這個事實:“我們關注點主要在怎樣提高自己預測率上,心思還不在其他風電場上。”另一風電企業市場部負責人也表示:“確實顧不過來。我們現在8個場站都是分別報價,一個企業內都有競爭,更別提關注其他企業。”

三個問題的具體“症狀”就是新能源發電企業報價存在困難,或者說還沒有形成一套自主的報價策略。

火電企業市場經驗比較豐富,“在市場摸爬滾打這些年,對市場規則很理解了。”甘肅一火電企業發展部負責人很自信。自信不代表沒有困惑,如何在一個保障新能源消納的市場規則中生存下去?這代表了甘肅火電企業內心深處的焦慮。

火電扮演的角色,更多在與現貨市場相輔相成的輔助服務市場中。新能源富集地區對火電機組的靈活性要求很高。說白了,新能源大發的時候,火電機組壓下來,新能源出力偏緊時,火電機組增開增發,新能源上網後造成的電網頻率、電壓問題,還需要火電來“平復”。

甘肅一火電企業負責人表示,在能源轉型的當下,火電企業支持新能源發展,但“目前我們調峰調頻的輔助服務費還不足以覆蓋成本,調壓還沒有有償服務機制,共享調度還存在省間壁壘。我們發電企業和電網一樣,承擔很多社會責任,但總得活吧。”

此外,風與火也對電網不夠理解,特別是對安全的認識不夠到位。

新能源企業會疑問:“為什麼我們明明報價低,電卻送不出去?”火電企業也會質疑電網設備利用率,甚至會覺得電網企業太把安全當回事兒,“是不是拿著安全的旗號來壓我們?”這些困惑在電力市場完善的當下,顯得盤根錯節,但也並不意外。

關鍵在於如何突圍。

突圍

今年5月,廣東電力現貨市場先行一步開始試結算;6月,全國首批8家試點的電力現貨市場全部模擬試運行;8月,國家能源局發佈《關於深化電力現貨市場建設試點工作的意見》;9月,國網首家開始試結算運行的山西電力現貨市場開始按日結算。整個電力現貨市場建設都在有序進行。

新事物的成長期會有不少問題,但往往也蘊含巨大機遇。怨天尤人沒什麼意義,無論火電還是新能源發電企業,重在轉變心態,主動出擊。

火電企業已經在行動。

1考核機制更加市場化

從注重發電小時數到實際的利潤收益。曾經為了爭“發電小時數”,有的火電廠不惜低於成本價報價,越壓越低,惡性循環。“關鍵還是機制問題。考核的導向不理性。”甘肅一火電企業發展部負責人表示,他們早就意識到這樣的問題,現在考核加權中,利潤是最重要的,這對承擔不少輔助服務的火電來說也最公平。

但還有部分火電企業由於上一級公司的考核導向,依然在發電小時數與利潤間糾結。“有幾次報價就反映出這種問題,這種老思維很嚴重,對電力現貨市場的建設有害無利。”甘肅電力調度中心計劃處負責人很無奈。

2 新業務的探索,主動參與綜合能源服務

有關人士坦言,火電以往發展過程中投入產出比較低,有挖掘空間,特別是人力、技術、管理要素,質量較高且豐富。長期以來,火電企業位於“生產端”,和用戶側聯繫的少,電力現貨市場給了火電企業與用戶更多直接對話的機會,也帶來了新的機遇,主要體現在綜合能源服務上。目前,一些火電企業陸續開設綜合能源服務公司,試水新業務。“總的來說,讓人力要素流動起來,這是我們最大的優勢了,也是最靈活的要素。”甘肅一火電企業發展負責人告訴記者。

新能源發電企業作為電源“新貴”,也需自身“以德配位”。

1做好新能源短期預測的準確性

甘肅電力現貨市場中,新能源企業雖然可以“二次報價”,但靠規則加持的優勢並非自己的優勢,甘肅一風電企業市場部負責人對這種優勢有所警惕:“我們一切工作都圍繞提高準確性,目前主要從三個方面下功夫。一是密切關注國內外天氣預報;二是及時和廠家溝通,優化數據模型;三是市場調研解哪家服務公司預測準確率高,選擇多家公司綜合預測。”

2 克服恐懼市場、依賴政策的心理

早期風光機組,在投資過熱時上馬,投入價格高,相關新能源企業對國家補貼有依賴心理,甚至表露“如果退補就考慮退出市場”的情緒。靠人靠天不如靠己,國家補貼本身是為了在在新產業上線上“扶上馬並送一程”,但並非長久之計。新能源企業要做好心理建設,等靠要不來光明未來,鑽入市場,知彼知己,才能真正提升自己的戰鬥力。

3 做好人員的招聘、培訓工作

新能源企業亟待做好報價員的培訓工作,固定專人,建立統一的報價機制。以前企業內各個場站由運檢人員兼做報價員,一來並不專業,報價的優劣程度無法把控;二來場站分別報價屬於企業內部內耗,效率太低;三來甘肅風電場多在荒涼戈壁灘,招徠專業人才有一定難度。“我們目前的招聘計劃主要想招懂電網、懂大數據、懂市場的。”甘肅一風電企業市場部負責人介紹,“關於企業管理的問題,我們也有建議,只能等集團的決定。”

電力現貨市場從成長到成熟需要過程,出現問題也很正常,最重要的是如何解困突圍。

在股市裡,賺與賠,多與少,靠的是自身的判斷力、分析力和實力。願賭服輸,拒絕“怨婦”心態,是發電企業適應市場的第一步,也是市場能作為有效調節手段的“輿論場”。

健康的電力市場,與市場主體建設,都要經歷一段時期。

現貨市場中,風火道阻且長。

(來源:電網頭條客戶端 作者:韓煦)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