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際成本報價背後的故事——集中式電力現貨市場中發電企業應如何報價?'

經濟 能源 張驥 設計 歷史 北極星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 2019-09-09
"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北極星售電網訊:“現貨結算”成為9月“開學”以來的熱詞。

上週末《南方(以廣東起步)電力現貨市場按周結算試運行實施方案》發佈,按周結算試運行將整月劃分為一週(連續7天)和剩餘24天(或24天,下週)兩個區間,分別獨立組織交易和結算。

(來源:微信公眾號“享能匯”ID:Encoreport 作者:張驥)

廣東省5月和6月進行了兩次現貨試結算。從結果來看,一直被廣泛傳播的邊際成本報價理念似乎並沒有能夠在市場中得到太多的貫徹。山西電力現貨市場也宣佈於9月開展試結算,據傳山東省試結算也會在本月開展。

隨著電力現貨市場改革的進一步推進,邊際成本報價到底還是不是應該被大家關注?在國外成熟集中式電力市場中被驗證的邊際成本報價為何在中國水土不服?。今天享能匯請來圖跡科技專家張驥老師,為大家解讀邊際成本報價背後的故事。

在一個集中式電力現貨市場中,發電企業應該如何報價?這個問題似乎並不複雜。“邊際成本”是商品可以銷售的最低價,這是經濟學理論中的基本原則;在具體實踐中,國外成熟的集中式電力市場(如美國PJM),發電機組在現貨市場(尤其是日前市場)按邊際成本報價的理念,也早已深入人心、無需討論。但在我國D省現貨試結算期間,大部分發電企業則對邊際成本報價原則表現出了困惑、質疑,甚至是抵制。

按邊際成本報價能夠實現發電企業在現貨市場的利益最大化,這一理論是否正確?是否能夠指導我國電力現貨交易的具體實踐?

在這個我國電力市場混沌初開、鴻蒙初闢的時刻,有必要對上述兩個問題進行探討。首先讓我們追根溯源,看一看集中式電力市場初創時的歷史背景:

電力系統高度壟斷並不是我國的獨有現象,以美國PJM電力市場為例,在其創設之前,美國電力系統呈現出高度一體化的形態,集發、輸、配、售一體的大型綜合電業公司各據一方,壟斷著美國各州的電力市場。

在此背景下,集中式電力市場是肩負著打破壟斷的歷史使命橫空出世的。電網調度獨立、電力交易中立、機組報價孤立,作為基本原則貫穿著電力市場設計的始終。具體到現貨報價環節,社會福利最大化原則、節能經濟調度模式、集中報價出清規則、市場力檢測手段等一系列設計,使發電機組必須單獨地面對市場制定報價策略,無論其所在的集團掌握著多少發電市場份額或者其他電力業務,均無法操縱市場價格。在這種“囚徒困境”中,發電機組最理性的報價行為就是按照邊際成本報價,從而保證其把邊際成本在節點電價之下的發電能力全部投入到市場獲取利潤,同時避免邊際成本在節點電價之上時繼續發電、產生虧損。

"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北極星售電網訊:“現貨結算”成為9月“開學”以來的熱詞。

上週末《南方(以廣東起步)電力現貨市場按周結算試運行實施方案》發佈,按周結算試運行將整月劃分為一週(連續7天)和剩餘24天(或24天,下週)兩個區間,分別獨立組織交易和結算。

(來源:微信公眾號“享能匯”ID:Encoreport 作者:張驥)

廣東省5月和6月進行了兩次現貨試結算。從結果來看,一直被廣泛傳播的邊際成本報價理念似乎並沒有能夠在市場中得到太多的貫徹。山西電力現貨市場也宣佈於9月開展試結算,據傳山東省試結算也會在本月開展。

隨著電力現貨市場改革的進一步推進,邊際成本報價到底還是不是應該被大家關注?在國外成熟集中式電力市場中被驗證的邊際成本報價為何在中國水土不服?。今天享能匯請來圖跡科技專家張驥老師,為大家解讀邊際成本報價背後的故事。

在一個集中式電力現貨市場中,發電企業應該如何報價?這個問題似乎並不複雜。“邊際成本”是商品可以銷售的最低價,這是經濟學理論中的基本原則;在具體實踐中,國外成熟的集中式電力市場(如美國PJM),發電機組在現貨市場(尤其是日前市場)按邊際成本報價的理念,也早已深入人心、無需討論。但在我國D省現貨試結算期間,大部分發電企業則對邊際成本報價原則表現出了困惑、質疑,甚至是抵制。

按邊際成本報價能夠實現發電企業在現貨市場的利益最大化,這一理論是否正確?是否能夠指導我國電力現貨交易的具體實踐?

在這個我國電力市場混沌初開、鴻蒙初闢的時刻,有必要對上述兩個問題進行探討。首先讓我們追根溯源,看一看集中式電力市場初創時的歷史背景:

電力系統高度壟斷並不是我國的獨有現象,以美國PJM電力市場為例,在其創設之前,美國電力系統呈現出高度一體化的形態,集發、輸、配、售一體的大型綜合電業公司各據一方,壟斷著美國各州的電力市場。

在此背景下,集中式電力市場是肩負著打破壟斷的歷史使命橫空出世的。電網調度獨立、電力交易中立、機組報價孤立,作為基本原則貫穿著電力市場設計的始終。具體到現貨報價環節,社會福利最大化原則、節能經濟調度模式、集中報價出清規則、市場力檢測手段等一系列設計,使發電機組必須單獨地面對市場制定報價策略,無論其所在的集團掌握著多少發電市場份額或者其他電力業務,均無法操縱市場價格。在這種“囚徒困境”中,發電機組最理性的報價行為就是按照邊際成本報價,從而保證其把邊際成本在節點電價之下的發電能力全部投入到市場獲取利潤,同時避免邊際成本在節點電價之上時繼續發電、產生虧損。

邊際成本報價背後的故事——集中式電力現貨市場中發電企業應如何報價?

由於節點電價是由提供最後一兆瓦電力需求的機組(通常是成本較高的機組)決定的,因此其他成本相對較低的機組即使按邊際成本報價,一樣可以獲得利潤,邊際成本越低,獲得的利潤越大,並能儘早地回收固定成本。

對於發電成本偏高的機組,如果在現貨電能量市場(主要指日前市場)中獲取的收益,不足以回收固定成本,還可通過容量市場或者實時市場的“稀缺定價機制”來解決。如機組仍然不能回收固定成本(通常是成本嚴重偏高的老舊機組),就會被電力市場自然淘汰。

在這樣的市場設計中,發電企業只需要按邊際成本報價,就實現了現貨市場的利益最大化,同時也促進了社會福利最大化,產生了準確的價格信號,達成了發電機組的優勝劣汰,一切似乎都像夢幻般的美好。

但是如此美好的報價原則,是否能指導我國的電力市場實踐呢?在目前各省的電力現貨市場設計中,回答這個問題恐怕要複雜得多。

邊際成本報價原則在我國遇到的第一個挑戰就是:大部分發電企業並不知道自己機組的邊際成本。在“三公調度”的模式下,測算機組邊際成本對提高利用小時數、獲取更高利潤的幫助並不大,通過粗略的測算髮電平均變動成本,即可滿足生產、經營的要求。

這導致很多現貨報價員並不掌握邊際成本的概念,無法理解日前市場報價規則中,為何要求報價隨出力的上升而上升,在他們的成本概念中,火電的發電成本是隨負荷率的上升而下降的。火電的發電平均變動成本曲線確實如此,而火電的邊際成本曲線是單調上升的。

"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北極星售電網訊:“現貨結算”成為9月“開學”以來的熱詞。

上週末《南方(以廣東起步)電力現貨市場按周結算試運行實施方案》發佈,按周結算試運行將整月劃分為一週(連續7天)和剩餘24天(或24天,下週)兩個區間,分別獨立組織交易和結算。

(來源:微信公眾號“享能匯”ID:Encoreport 作者:張驥)

廣東省5月和6月進行了兩次現貨試結算。從結果來看,一直被廣泛傳播的邊際成本報價理念似乎並沒有能夠在市場中得到太多的貫徹。山西電力現貨市場也宣佈於9月開展試結算,據傳山東省試結算也會在本月開展。

隨著電力現貨市場改革的進一步推進,邊際成本報價到底還是不是應該被大家關注?在國外成熟集中式電力市場中被驗證的邊際成本報價為何在中國水土不服?。今天享能匯請來圖跡科技專家張驥老師,為大家解讀邊際成本報價背後的故事。

在一個集中式電力現貨市場中,發電企業應該如何報價?這個問題似乎並不複雜。“邊際成本”是商品可以銷售的最低價,這是經濟學理論中的基本原則;在具體實踐中,國外成熟的集中式電力市場(如美國PJM),發電機組在現貨市場(尤其是日前市場)按邊際成本報價的理念,也早已深入人心、無需討論。但在我國D省現貨試結算期間,大部分發電企業則對邊際成本報價原則表現出了困惑、質疑,甚至是抵制。

按邊際成本報價能夠實現發電企業在現貨市場的利益最大化,這一理論是否正確?是否能夠指導我國電力現貨交易的具體實踐?

在這個我國電力市場混沌初開、鴻蒙初闢的時刻,有必要對上述兩個問題進行探討。首先讓我們追根溯源,看一看集中式電力市場初創時的歷史背景:

電力系統高度壟斷並不是我國的獨有現象,以美國PJM電力市場為例,在其創設之前,美國電力系統呈現出高度一體化的形態,集發、輸、配、售一體的大型綜合電業公司各據一方,壟斷著美國各州的電力市場。

在此背景下,集中式電力市場是肩負著打破壟斷的歷史使命橫空出世的。電網調度獨立、電力交易中立、機組報價孤立,作為基本原則貫穿著電力市場設計的始終。具體到現貨報價環節,社會福利最大化原則、節能經濟調度模式、集中報價出清規則、市場力檢測手段等一系列設計,使發電機組必須單獨地面對市場制定報價策略,無論其所在的集團掌握著多少發電市場份額或者其他電力業務,均無法操縱市場價格。在這種“囚徒困境”中,發電機組最理性的報價行為就是按照邊際成本報價,從而保證其把邊際成本在節點電價之下的發電能力全部投入到市場獲取利潤,同時避免邊際成本在節點電價之上時繼續發電、產生虧損。

邊際成本報價背後的故事——集中式電力現貨市場中發電企業應如何報價?

由於節點電價是由提供最後一兆瓦電力需求的機組(通常是成本較高的機組)決定的,因此其他成本相對較低的機組即使按邊際成本報價,一樣可以獲得利潤,邊際成本越低,獲得的利潤越大,並能儘早地回收固定成本。

對於發電成本偏高的機組,如果在現貨電能量市場(主要指日前市場)中獲取的收益,不足以回收固定成本,還可通過容量市場或者實時市場的“稀缺定價機制”來解決。如機組仍然不能回收固定成本(通常是成本嚴重偏高的老舊機組),就會被電力市場自然淘汰。

在這樣的市場設計中,發電企業只需要按邊際成本報價,就實現了現貨市場的利益最大化,同時也促進了社會福利最大化,產生了準確的價格信號,達成了發電機組的優勝劣汰,一切似乎都像夢幻般的美好。

但是如此美好的報價原則,是否能指導我國的電力市場實踐呢?在目前各省的電力現貨市場設計中,回答這個問題恐怕要複雜得多。

邊際成本報價原則在我國遇到的第一個挑戰就是:大部分發電企業並不知道自己機組的邊際成本。在“三公調度”的模式下,測算機組邊際成本對提高利用小時數、獲取更高利潤的幫助並不大,通過粗略的測算髮電平均變動成本,即可滿足生產、經營的要求。

這導致很多現貨報價員並不掌握邊際成本的概念,無法理解日前市場報價規則中,為何要求報價隨出力的上升而上升,在他們的成本概念中,火電的發電成本是隨負荷率的上升而下降的。火電的發電平均變動成本曲線確實如此,而火電的邊際成本曲線是單調上升的。

邊際成本報價背後的故事——集中式電力現貨市場中發電企業應如何報價?

邊際成本報價原則在我國遇到的第二個挑戰是:發電企業仍未擺脫按照利用小時數和發電量多少來評估發電業績的傳統思路,在現貨競價中仍採取以較低的報價換取更多中標電量的策略。實際上,在現貨市場中發電企業的收益體現為現貨電費收入和合約電費收入的綜合效益,當節點電價低於邊際成本時,利用合約與現貨的差價結算機制,讓成本更低的機組代替自己發電,反而能實現更高的綜合效益。

"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北極星售電網訊:“現貨結算”成為9月“開學”以來的熱詞。

上週末《南方(以廣東起步)電力現貨市場按周結算試運行實施方案》發佈,按周結算試運行將整月劃分為一週(連續7天)和剩餘24天(或24天,下週)兩個區間,分別獨立組織交易和結算。

(來源:微信公眾號“享能匯”ID:Encoreport 作者:張驥)

廣東省5月和6月進行了兩次現貨試結算。從結果來看,一直被廣泛傳播的邊際成本報價理念似乎並沒有能夠在市場中得到太多的貫徹。山西電力現貨市場也宣佈於9月開展試結算,據傳山東省試結算也會在本月開展。

隨著電力現貨市場改革的進一步推進,邊際成本報價到底還是不是應該被大家關注?在國外成熟集中式電力市場中被驗證的邊際成本報價為何在中國水土不服?。今天享能匯請來圖跡科技專家張驥老師,為大家解讀邊際成本報價背後的故事。

在一個集中式電力現貨市場中,發電企業應該如何報價?這個問題似乎並不複雜。“邊際成本”是商品可以銷售的最低價,這是經濟學理論中的基本原則;在具體實踐中,國外成熟的集中式電力市場(如美國PJM),發電機組在現貨市場(尤其是日前市場)按邊際成本報價的理念,也早已深入人心、無需討論。但在我國D省現貨試結算期間,大部分發電企業則對邊際成本報價原則表現出了困惑、質疑,甚至是抵制。

按邊際成本報價能夠實現發電企業在現貨市場的利益最大化,這一理論是否正確?是否能夠指導我國電力現貨交易的具體實踐?

在這個我國電力市場混沌初開、鴻蒙初闢的時刻,有必要對上述兩個問題進行探討。首先讓我們追根溯源,看一看集中式電力市場初創時的歷史背景:

電力系統高度壟斷並不是我國的獨有現象,以美國PJM電力市場為例,在其創設之前,美國電力系統呈現出高度一體化的形態,集發、輸、配、售一體的大型綜合電業公司各據一方,壟斷著美國各州的電力市場。

在此背景下,集中式電力市場是肩負著打破壟斷的歷史使命橫空出世的。電網調度獨立、電力交易中立、機組報價孤立,作為基本原則貫穿著電力市場設計的始終。具體到現貨報價環節,社會福利最大化原則、節能經濟調度模式、集中報價出清規則、市場力檢測手段等一系列設計,使發電機組必須單獨地面對市場制定報價策略,無論其所在的集團掌握著多少發電市場份額或者其他電力業務,均無法操縱市場價格。在這種“囚徒困境”中,發電機組最理性的報價行為就是按照邊際成本報價,從而保證其把邊際成本在節點電價之下的發電能力全部投入到市場獲取利潤,同時避免邊際成本在節點電價之上時繼續發電、產生虧損。

邊際成本報價背後的故事——集中式電力現貨市場中發電企業應如何報價?

由於節點電價是由提供最後一兆瓦電力需求的機組(通常是成本較高的機組)決定的,因此其他成本相對較低的機組即使按邊際成本報價,一樣可以獲得利潤,邊際成本越低,獲得的利潤越大,並能儘早地回收固定成本。

對於發電成本偏高的機組,如果在現貨電能量市場(主要指日前市場)中獲取的收益,不足以回收固定成本,還可通過容量市場或者實時市場的“稀缺定價機制”來解決。如機組仍然不能回收固定成本(通常是成本嚴重偏高的老舊機組),就會被電力市場自然淘汰。

在這樣的市場設計中,發電企業只需要按邊際成本報價,就實現了現貨市場的利益最大化,同時也促進了社會福利最大化,產生了準確的價格信號,達成了發電機組的優勝劣汰,一切似乎都像夢幻般的美好。

但是如此美好的報價原則,是否能指導我國的電力市場實踐呢?在目前各省的電力現貨市場設計中,回答這個問題恐怕要複雜得多。

邊際成本報價原則在我國遇到的第一個挑戰就是:大部分發電企業並不知道自己機組的邊際成本。在“三公調度”的模式下,測算機組邊際成本對提高利用小時數、獲取更高利潤的幫助並不大,通過粗略的測算髮電平均變動成本,即可滿足生產、經營的要求。

這導致很多現貨報價員並不掌握邊際成本的概念,無法理解日前市場報價規則中,為何要求報價隨出力的上升而上升,在他們的成本概念中,火電的發電成本是隨負荷率的上升而下降的。火電的發電平均變動成本曲線確實如此,而火電的邊際成本曲線是單調上升的。

邊際成本報價背後的故事——集中式電力現貨市場中發電企業應如何報價?

邊際成本報價原則在我國遇到的第二個挑戰是:發電企業仍未擺脫按照利用小時數和發電量多少來評估發電業績的傳統思路,在現貨競價中仍採取以較低的報價換取更多中標電量的策略。實際上,在現貨市場中發電企業的收益體現為現貨電費收入和合約電費收入的綜合效益,當節點電價低於邊際成本時,利用合約與現貨的差價結算機制,讓成本更低的機組代替自己發電,反而能實現更高的綜合效益。

邊際成本報價背後的故事——集中式電力現貨市場中發電企業應如何報價?

邊際成本報價原則遇到的第三個挑戰是:在D省的現貨試結算中,按邊際成本報價可能確實無法實現利益最大化。由於D省參與現貨的機組全部為省調火電機組,其中的煤電機組開機成本較高,且無法靈活啟停。對於成本不佔優勢的機組,如果按邊際成本報價很可能無法保證在所有調度時段均被列入開機機組組合,而機組一旦被調停,雖然可避免試結算期間(寥寥幾天)低電價時段的發電虧損,但在試結算結束後可能因無法馬上被允許開機併網,從而導致更大的發電收益損失。

邊際成本報價原則遇到的第四個挑戰是:我國大部分省份的現貨市場設計中並沒有配套的容量成本回收機制。發電成本較高的機組,既無容量市場來交易“閒置”容量,又被不參與現貨市場的機組(包括外來電)和燃機發電補貼壓低了節點電價,從而無法獲得較高的電能量收益來回收固定成本。

儘管上述挑戰使本應完美的邊際成本報價原則,在我國的電力現貨市場交易實踐中面臨著時空錯配的尷尬,但該原則仍不失為實現“納什平衡”的有效策略。由於沒有配套的容量成本回收機制,交易機構在市場力檢測環節對高於邊際成本的報價,無疑會抱有相當容忍的態度。在這一前提下,如果發電企業普遍在日前市場報價中考慮回收固定成本,固然可以提升節點電價,帶來發電側整體的收益增量,但這一默契將很快被按邊際成本報價的機組所打破。這是因為考慮固定成本回收的機組,報價必然使其競爭性降低,從而損失發電量;而按邊際成本報價的機組則能獲得更高節點電價和更多發電量的雙重獎勵。

最後我們仍然對我國的電力現貨市場前景滿懷期待,在Z省的現貨規則設計中,既保留了對燃氣機組的容量補貼,又設計了多樣化的政府授權合約來兌現政府當初對新能源機組和高成本頂峰機組的電價承諾。這種設計可以保證大部分機組回收固定成本,又未妨礙現貨市場中的社會福利最大化、節能經濟調度等關鍵原則,這不能不說是一種從傳統計劃模式向現貨市場模式順利過渡的有益探索。

原標題:按邊際成本報價的魔幻現實主義之惑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北極星電力新聞網,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827,郵箱:[email protected],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