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格局重大調整 中美油氣貿易發展迎新機遇

能源 石油 新能源 美國 證券之星 2017-05-07

近十年來,隨著美國非常規能源開發的突破,美國油氣資源出口開始快速增長,特別是石油製品已經實現了年度淨出口,美國能源獨立又往前邁出了堅實一步。在此影響下,國際能源格局開始發生重大調整。在此背景下,中美油氣貿易發展迎來新機遇。同時,我國面臨的能源安全形勢將趨於複雜化,國內能源公司的生產經營也面臨新挑戰。對我國來說,美國的低硫輕質原油能夠彌補中東、北非重質原油在煉製過程中的市場空缺,並且在傳統的沙特、俄羅斯能源貿易外,仍有較大市場空間留給美國原油進口貿易。把握這一市場新機遇,需要提前做好政策安排。

美國能源概覽及能源獨立程度分析

美國石油和天然氣等化石能源的探明儲量、產量、消費量以及貿易量在世界能源版圖中都佔據舉足輕重的位置。近幾年來,隨著頁岩油氣革命的成功,美國油氣資源出口開始快速增長,朝著能源獨立又邁進了堅實一步。

美國石油和天然氣等化石能源的探明儲量、產量、消費量以及貿易量在世界能源版圖中都佔據舉足輕重的位置。截至2015年底,美國石油探明儲量佔世界總儲量的3.2%,而包括中國、印尼、印度、澳大利亞等國在內的亞洲太平洋區域儲量僅佔世界總儲量的2.5%。2015年,美國石油產量佔世界總產量的13%、日均產量同比增速達8.5%;美國石油消費量佔世界消費總量的19.7%、位居世界第一,遠高於第二名中國12.9%的水平。

截至2015年底,美國探明天然氣儲量約佔世界總儲量的5.6%,僅次於伊朗(18.2%)、俄羅斯(17.3%)、卡塔爾(13.1%)、土耳其(9.4%)。天然氣年產量達7673億立方米、同比增長5.4%,佔世界總產量的22%,位居世界第一,既高於佔世界總產量16.1%的俄羅斯,也高於佔世界總產量17.4%的整個中東地區。2015年,美國天然氣消費總量同比增長3%、佔世界總消費量的22.8%,遠高於俄羅斯11.2%和中國5.7%的水平。

截至2015年底,美國通過管道和LNG方式進口天然氣分別佔全球總量的10.6%、0.8%,通過管道和LNG出口的天然氣分別佔全球總量的7.1%、0.2%。從全球天然氣貿易看,管道氣進口最多的是德國(全球佔比14.8%),LNG進口最多的是日本(全球佔比34.9%);管道氣出口最多的是俄羅斯(全球佔比27.4%)、其次是挪威(全球佔比15.6%),LNG出口最多的是卡塔爾(全球佔比31.5%)。目前,我國通過管道和LNG方式進口天然氣分別佔世界當期比重的4.8%和7.7%。

美國石油製品已經實現淨出口。半個多世紀以來,美國能源生產、消費和進出口的規模結構都發生了顯著變化。特別是近些年來在能源獨立戰略指引下,國內非常規油氣和可再生能源得到迅速發展,美國能源對外依存度不斷降低,不過目前美國能源距離實現能源獨立還有一定差距。截至2016年底,美國一次能源淨進口2.9億噸標準油,已經比2011年下降了1.7億噸標準油。其中,石油淨進口2.712億噸,比2011年下降1.655億噸;天然氣淨進口293億立方米,比2011年下降266億立方米。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在石油淨進口中,原油仍需淨進口4.131億噸,但是美國的石油製品(比如成品油)已經實現淨出口1.42億噸,淨出口量比2011年增加了1.347億噸。

美國能源出口變化對世界能源格局影響

作為世界能源儲量和供給大國,美國增加油氣出口將對世界能源格局產生顯著影響。世界油氣生產中心可能加快西移腳步,逐漸形成供應多極化,並呈現明顯的結構性流向。同時,全球天然氣市場整合速度將在美國LNG貿易快速發展的推動下進一步加快。能源格局的調整將直接影響國際地緣政治局勢,而且全球不同能源領域內的投資趨勢將產生分化。

加快世界油氣生產西移步伐。美國作為能源超級大國,能源對外依存度逐步降低的趨勢非常明顯。隨著美國原油出口禁令解除以及頁岩油開發進入快速增長階段,全球原油市場格局加速調整,並且全球原油流向將出現明顯的品質分層:輕質原油大量流向亞太和歐洲地區煉廠,而重質原油則集中流向北美地區。BP能源展望預計美國將在2030年成為石油淨出口國。

美國能源情報署(EIA)發佈的《2017年度能源展望》預計,美國天然氣產量將在2020年達到8127億立方米,2030年達到9316億立方米,2040年達到9996億立方米。其中,美國頁岩氣產量將從2012年的2832億立方米增長到2040年的5663億立方米。由此可見,美國非常規油氣資源開採的快速發展不僅將降低美國國內的能源價格,而且將會逐步擠佔世界其他產油國的市場份額,給中東地區、俄羅斯等石油輸出國帶來競爭壓力。

推進形成全球統一天然氣市場。在頁岩氣革命的推動下,美國天然氣產量大幅提升,正在從天然氣淨進口國向天然氣淨出口國轉變。EIA預計,未來美國LNG淨出口量將保持快速增長,2020年達到近700億立方米,是2016年的19倍;2030年達到1400億立方米。隨著LNG出口的快速增長,LNG將取代管道天然氣,成為美國輸出天然氣的主要形式。液化天然氣貿易的靈活性正在打破原來以管道天然氣為主的依靠長期合同壟斷的貿易方式,將全球天然氣市場聯繫在一起,有助於縮小歐洲、北美和亞洲三大天然氣市場的價格差異。

國際能源地緣政治更趨複雜。美國能源出口對國際社會最重要的意義不僅是影響全球油氣供給格局,而且將對國際地緣政治形勢產生重要影響。美國本土生產大量輕質原油,所以美國原油進口需求將偏向重質化,對非洲、中東等地的輕質原油需求進一步減弱,甚至不排除零進口的可能性。同時,減少對中東能源依賴、進一步實現美國能源獨立的政策取向趨於將美國政府帶離世界能源政治版圖的核心——中東地區,減少維護這一地區穩定的資源投入,將更多注意力集中到美國自身發展上,預計中東、北非複雜局勢將常態化。而隨著能源出口不斷增加以及美國油氣資源的低成本化特徵,美國將擁有更多制衡國際地緣政治的力量,對俄羅斯、中國等傳統競爭方形成新的制衡力量。

全球油氣基礎設施投資走勢分化。歐佩克為了保有市場影響力、增強與美國頁岩油的競爭力,將可能在未來十年進入產能的新一輪投資期,石油相關的基礎設施建設可能迎來新空間。而隨著北美能源貿易圈重要性不斷提升、貿易規模不斷擴大,美國與近鄰國家的石油管道等基礎設施將迎來新投資期。不過對於天然氣市場來說,美國天然氣出口的快速增加推動貿易方式轉變,LNG運輸方式將部分替代管道運輸方式,這對天然氣領域投資將產生一定影響。

美國能源出口對我國影響分析

在世界能源格局加快調整的背景下,美國能源增加出口將對中美油氣貿易發展提供新機遇,有利於縮小長期存在的中美貿易逆差。同時,美國能源減少對外依賴將直接影響其對中東、北非局勢的介入程度,我國面臨的能源安全形勢將趨於複雜化。對於國內能源公司來說,生產、經營將面臨新挑戰。

一是有利於推動美中油氣貿易發展,縮小貿易逆差。當前,中美貿易規模巨大但不平衡性突出。我國是美國最大貿易伙伴國和美國對外投資的主要目的地;同時,美國也躍升為我國最大的對外投資目的地,雙方經貿投資合作日益緊密。我國對美貿易一直存在較大順差,由此也產生了一系列貿易摩擦。對我國來說,對美商品出口佔總出口額的18%以及GDP的4%左右。出口種類不僅集中在玩具、傢俱、紡織等傳統勞動密集型產業,電子機械等資本密集型產業出口也在大幅增加,出口量呈趕超勞動密集型產業趨勢。所以如果中美之間爆發貿易戰,不僅給我國外部需求造成一定衝擊,人民幣匯率也將承受明顯壓力。對我國來說,目前大約50%的進口原油來自中東,大約30%的進口原油來自非洲。美國解除石油出口禁令和頁岩氣生產快速發展,將推動美國油氣能源的出口,為美中油氣貿易發展提供機會,有利於豐富我國石油進口來源,有利於縮小中美貿易順差、緩解美中貿易摩擦。

二是我國面臨的能源安全形勢更趨複雜。目前,我國原油對外依存度超過65%,天然氣對外依存度超過30%,並且還存在繼續走高的趨勢。同時,我國原油進口60%以上來自於局勢動盪的中東和北非,特別是來自中東地區的原油進口已經超過進口總量的40%。而且,原油運輸需經過霍爾木茲海峽和馬六甲海峽等運輸要塞,特別是進口原油運輸的80%需經馬六甲海峽,形成了制約我國能源安全的“馬六甲困局”。美國能源減少對歐佩克能源依賴、進一步實現能源獨立將不僅對中東地區穩定蒙上新的陰影,而且對歐佩克未來發展的影響造成更多不確定性,從而使得我國油氣進口的安全形勢進一步複雜化。不過,從另一角度來看,美國弱化中東戰略地位的做法可能給中國帶來進一步發揮國際影響力、提高能源市場話語權、增強地緣政治維護能力的新機遇。

三是給國內能源公司發展提出了新挑戰。第一,世界能源格局調整將影響國內能源公司的業務發展。未來國際油氣供應中心將朝著多元化方向發展,歐佩克、俄羅斯等傳統供應方將不得不讓出部分市場份額。這種油氣供應格局調整將給國內能源公司的對外合作提出新挑戰。

第二,油氣定價權轉移使國內能源公司面臨價格波動風險。國際油氣市場的定價權將隨著供應格局的調整而呈現多元化的發展趨勢,影響國際油價、氣價的因素將從傳統的歐佩克等組織逐步轉變為多元供給方共同角力,世界政治經濟對油氣市場價格的影響將從主要看中東局勢逐漸轉向地域多元化。這對國內能源公司來說,油氣價格走勢判斷將面臨更大困難,從而對生產、經營安排提出了更大挑戰。

第三,地緣政治波動可能增加國內能源公司海外經營風險。隨著美國能源減少對外依賴、日趨獨立,我國未來面臨的能源地緣形勢更趨複雜,與此同時,國內能源公司將面臨更多的海外經營風險。

進口美國石油可行性分析

對我國來說,美國的低硫輕質原油能夠更有效地產出汽油、航空用油等具有高附加值的石油產品,能夠彌補中東、北非重質原油在煉製過程中的市場空缺。並且在傳統的沙特、俄羅斯能源貿易外,仍有較大市場空間留給美國原油進口貿易。

一是美國石油品種符合國內需求。當前,我國自產的原油絕大多數是低硫重質原油。從沙特進口較多的油種以沙中原油和沙重原油為主,其特點是高硫中質原油,有利於產出優質乙烯原料-石腦油,適用於硫加工適應性強、需要提供乙烯料、或者需要提供渣油加氫原料的煉廠,這些煉廠多集中於中石化和中石油。從俄羅斯進口較多的油種是ESPO原油,其特點是低硫中質原油,減壓渣油性質好,產量大。從安哥拉進口較多的油種是卡賓達原油、罕戈原油和帕茲夫羅原油等。以罕戈原油為例,其特點是低硫中質原油,適用於需要催化摻渣料或者需要補充部分芳烴原料的煉廠。

與這些進口油種偏重質油相比,美國以西得克薩斯中質原油為代表的油種多為低硫輕質原油。從實踐來看,越重(密度越大)的原油在提煉的過程中所需要的強度更高,提煉過程和所需設備工藝更加複雜,煉油生產出來的精煉產品密度越大,所含多碳偏固態產品比例就越高,比如說瀝青。而越輕(密度越小)的原油提煉產生的精煉產品密度更輕,產品往往是高價值的汽油和柴油。甚至有一些超輕油不需要過多的提煉過程,經過簡單的蒸餾就可以生產出精煉產品。所以,美國出口的石油品種在我國國內具有較大需求空間。

二是進口美國石油仍有市場空間。在實際原油採購過程中,通常有長期協議和現貨採購兩種方式。目前,跟俄羅斯達成的原油採購長期協議明確從2011年1月1日起至2030年12月31日止,中方每年進口1500萬噸俄產原油,到2018年達到3000萬噸/年。目前,與中東地區的原油採購需在上年談定當年全年的油種和數量,其中沙特通過長期供應合同把我國國有石油公司當作骨幹客戶,2016年出口中國原油5055.2萬噸。從進口的市場空間看,2016年,我國國內原油產量1.99億噸,進口原油3.81億噸,全年原油產量與進口量之比約為1:2。所以說,在傳統原油貿易伙伴國之外,仍有較大市場空間留給美國原油進口貿易。值得注意的是,在放開原油進口權以後,地方煉廠在尋求更靈活的原油供應國以適應自身更為靈活的經營策略,進口美國原油成為可選之一。

政策建議

面對美國能源出口增加、全球能源格局調整的發展新趨勢,我國應從加強原油儲備、弱化能源安全風險、做好進口美國原油安排等方面做好應對安排。

一是進一步做好原油儲備工作。繼續加大投入力度,加快推進原油國家戰略儲備設施建設,同時增加企業商業儲備設施建設力度,增強原油商業儲存能力,降低國際能源市場波動對我國經濟的影響。

二是加強“一帶一路”能源合作。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能源領域合作,豐富我國能源進口來源,應對複雜能源地緣形勢;積極參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核電、風電、水電、太陽能發電的發展需求,增強雙方能源合作深度,進一步降低我國能源安全風險。

三是推動國內能源公司加強與美國能源企業合作。在推進國內能源公司與中亞—俄羅斯、中東、非洲、美洲和亞太五大油氣合作區開發建設的同時,應重點加強中美兩國能源公司開展廣泛的油氣開發和貿易合作。同時,積極從美國進口油氣產品,既豐富國內能源公司的油氣進口渠道,降低主要依靠中東地區進口的風險,同時也為平衡美中貿易逆差、緩解貿易摩擦做出貢獻。

四是做好進口美國原油相關安排。針對美國原油運輸到華路程遠的特點,積極推動國內能源公司租賃運輸沿線地區性價比高的石油儲存設施,提前做好中途儲油中樞建設。同時,根據經濟性測算,在運輸線路中途選擇合適地點進行油品就近混合,進一步節省運輸成本。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