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首批評選20名“最美科技工作者”(3)

劉鐵志 男,蒙古族,1965年09月出生,內蒙古赤峰市人,中共黨員。 自1988年參加工作以來,先後承擔過《植物學》、《普通生態學》和《植物生理學》等10餘門課程的教學工作,現為中國菌物學會永久會員、菌物多樣性及系統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赤峰學院化學與生命科學學院菌物研究所所長,三級教授。對內蒙古菌物物種多樣性進行了較全面系統的採集和調查,尤其在白粉菌、黑粉菌和鏽菌的研究領域取得了優異成績,達到同類研究的國際水平,完成了內蒙古白粉菌、鏽菌和黑粉菌編目,出版了《內蒙古白粉菌志》,本志及相關30多篇論文被世界性專著引用和引證。創建了赤峰學院菌物標本室(CFSZ)。該標本室已成為內蒙古自治區菌物標本數量和種類最豐富的標本室,標本儲量位列全國菌物標本館(室)前十名。 2008年以來,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自治區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1項、面上項目1項;自治區高等學校科學研究項目2項。在植物區系生態學領域,先後出版了《赤峰維管植物檢索表》、《內蒙古維管植物圖鑑》、《鄂爾多斯高原野生維管植物圖鑑》等學術專著。先後獲得第五屆內蒙古自治區青年科技獎、“赤峰市優秀青年學科帶頭人”、“赤峰市新世紀十百千學術技術帶頭人(一層次)”稱號;研究項目“內蒙古白粉菌分類及區系研究”獲2013年度內蒙古自治區自然科學獎三等獎。

"內蒙古:首批評選20名“最美科技工作者”(3)

劉鐵志 男,蒙古族,1965年09月出生,內蒙古赤峰市人,中共黨員。 自1988年參加工作以來,先後承擔過《植物學》、《普通生態學》和《植物生理學》等10餘門課程的教學工作,現為中國菌物學會永久會員、菌物多樣性及系統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赤峰學院化學與生命科學學院菌物研究所所長,三級教授。對內蒙古菌物物種多樣性進行了較全面系統的採集和調查,尤其在白粉菌、黑粉菌和鏽菌的研究領域取得了優異成績,達到同類研究的國際水平,完成了內蒙古白粉菌、鏽菌和黑粉菌編目,出版了《內蒙古白粉菌志》,本志及相關30多篇論文被世界性專著引用和引證。創建了赤峰學院菌物標本室(CFSZ)。該標本室已成為內蒙古自治區菌物標本數量和種類最豐富的標本室,標本儲量位列全國菌物標本館(室)前十名。 2008年以來,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自治區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1項、面上項目1項;自治區高等學校科學研究項目2項。在植物區系生態學領域,先後出版了《赤峰維管植物檢索表》、《內蒙古維管植物圖鑑》、《鄂爾多斯高原野生維管植物圖鑑》等學術專著。先後獲得第五屆內蒙古自治區青年科技獎、“赤峰市優秀青年學科帶頭人”、“赤峰市新世紀十百千學術技術帶頭人(一層次)”稱號;研究項目“內蒙古白粉菌分類及區系研究”獲2013年度內蒙古自治區自然科學獎三等獎。

內蒙古:首批評選20名“最美科技工作者”(3)

楊淑環 女,漢族,1965年9月出生,內蒙古通遼市人,農工黨,通遼博愛中西醫結合醫院院長,副主任醫師。 先後擔任石家莊平安醫院業務院長和血液科主任、北京普祥醫院院長等職;2006年4月創建了通遼博愛中西醫結合醫院。2006年,正在她事業蒸蒸日上的時候,為了家鄉血液病的發展,毅然回到家鄉創辦了通遼博愛中西醫結合醫院。經過十多年的拼搏,逐漸壯大,現已發展成為一所集臨床、科研、教學、預防保健康復為一體,以治療血液病、風溼免疫病、變態反應病為特色的非營利性二級中西醫結合醫院。為有效提高醫療診治水平,近年來,醫院不斷充實硬件,先後引進了PET-CT、CT、DR、彩超、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過敏原檢測儀等數十套高新設備。2015年7月,與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病醫院(血液學研究所)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成為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病醫院(血液學研究所)唯一一所戰略援助的民營醫院,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病醫院(血液學研究所)專家長期坐診,進一步提升了通遼,乃至內蒙古地區血液腫瘤的診治能力。 2007年獲得全國優秀民營科技企業家奉獻獎,2015~2016連續兩年被全國扶貧活動日通遼市組委會授予“社會扶貧工作模範愛心人士”稱號,2017年由通遼市科協授予“優秀科技工作者”獎。博愛醫院,於2008年被內蒙古自治區農牧民科技服務協會評為“扶貧醫院”,2010年被通遼市新農村建設小組評為“新農村建設先進集體”。楊淑環於2018年被選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通遼市第五屆委員會委員。2018年被第56屆世界傳統醫學大會(斯里蘭卡)授予“世界傳統醫學傑出名醫獎”、“世界傳統醫學企業(家)創新獎”。2019年被科爾沁區評選為“三八紅旗手標兵”榮譽稱號。2019年獲得通遼市“五一勞動獎章”。

"內蒙古:首批評選20名“最美科技工作者”(3)

劉鐵志 男,蒙古族,1965年09月出生,內蒙古赤峰市人,中共黨員。 自1988年參加工作以來,先後承擔過《植物學》、《普通生態學》和《植物生理學》等10餘門課程的教學工作,現為中國菌物學會永久會員、菌物多樣性及系統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赤峰學院化學與生命科學學院菌物研究所所長,三級教授。對內蒙古菌物物種多樣性進行了較全面系統的採集和調查,尤其在白粉菌、黑粉菌和鏽菌的研究領域取得了優異成績,達到同類研究的國際水平,完成了內蒙古白粉菌、鏽菌和黑粉菌編目,出版了《內蒙古白粉菌志》,本志及相關30多篇論文被世界性專著引用和引證。創建了赤峰學院菌物標本室(CFSZ)。該標本室已成為內蒙古自治區菌物標本數量和種類最豐富的標本室,標本儲量位列全國菌物標本館(室)前十名。 2008年以來,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自治區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1項、面上項目1項;自治區高等學校科學研究項目2項。在植物區系生態學領域,先後出版了《赤峰維管植物檢索表》、《內蒙古維管植物圖鑑》、《鄂爾多斯高原野生維管植物圖鑑》等學術專著。先後獲得第五屆內蒙古自治區青年科技獎、“赤峰市優秀青年學科帶頭人”、“赤峰市新世紀十百千學術技術帶頭人(一層次)”稱號;研究項目“內蒙古白粉菌分類及區系研究”獲2013年度內蒙古自治區自然科學獎三等獎。

內蒙古:首批評選20名“最美科技工作者”(3)

楊淑環 女,漢族,1965年9月出生,內蒙古通遼市人,農工黨,通遼博愛中西醫結合醫院院長,副主任醫師。 先後擔任石家莊平安醫院業務院長和血液科主任、北京普祥醫院院長等職;2006年4月創建了通遼博愛中西醫結合醫院。2006年,正在她事業蒸蒸日上的時候,為了家鄉血液病的發展,毅然回到家鄉創辦了通遼博愛中西醫結合醫院。經過十多年的拼搏,逐漸壯大,現已發展成為一所集臨床、科研、教學、預防保健康復為一體,以治療血液病、風溼免疫病、變態反應病為特色的非營利性二級中西醫結合醫院。為有效提高醫療診治水平,近年來,醫院不斷充實硬件,先後引進了PET-CT、CT、DR、彩超、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過敏原檢測儀等數十套高新設備。2015年7月,與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病醫院(血液學研究所)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成為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病醫院(血液學研究所)唯一一所戰略援助的民營醫院,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病醫院(血液學研究所)專家長期坐診,進一步提升了通遼,乃至內蒙古地區血液腫瘤的診治能力。 2007年獲得全國優秀民營科技企業家奉獻獎,2015~2016連續兩年被全國扶貧活動日通遼市組委會授予“社會扶貧工作模範愛心人士”稱號,2017年由通遼市科協授予“優秀科技工作者”獎。博愛醫院,於2008年被內蒙古自治區農牧民科技服務協會評為“扶貧醫院”,2010年被通遼市新農村建設小組評為“新農村建設先進集體”。楊淑環於2018年被選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通遼市第五屆委員會委員。2018年被第56屆世界傳統醫學大會(斯里蘭卡)授予“世界傳統醫學傑出名醫獎”、“世界傳統醫學企業(家)創新獎”。2019年被科爾沁區評選為“三八紅旗手標兵”榮譽稱號。2019年獲得通遼市“五一勞動獎章”。

內蒙古:首批評選20名“最美科技工作者”(3)

陳懷森 男,漢族,1962年9月10日出生,陝西府谷人,農工黨黨員。 創建發展了巴彥淖爾市富川畜牧獸醫實用技術研究所、內蒙古富川飼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內蒙古富川養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內蒙古羔端羊食品有限公司、巴彥淖爾市富川肉業有限責任公司和巴彥淖爾市富川商貿有限公司六個獨立的經濟實體,任董事長兼總經理。榮獲國家優秀科技特派員、自治區十佳法人科技特派員、巴彥淖爾市勞動模範、巴彥淖爾市科技創新優秀人才、草原英才、河套英才等多項榮譽稱號。 組建了自治區級企業技術研發中心、科技推廣技術服務團隊、星火計劃執行團隊、科技特派員團隊、科技重大專項項目實施團隊、博士工作站等。2016年以來,星創天地創業集群平臺共引進新品種3個,推廣新技術新成果6個,完成30萬戶技術推廣任務;培養碩士6人,培訓高級技術管理人才48人;2017年項目總收入1.4億元,帶動農牧民增收500萬元,農牧民人均增收1670元。在飼料生產技術改造過程中,獲得4項實用新型專利,2項發明專利。 企業榮獲全國民營科技企業發展貢獻獎、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國家重點新產品、國家星火計劃證書、全國技術市場金橋獎優秀項目、自治區龍頭企業技術創新中心、“十二五”內蒙古農牧產業優秀龍頭企業、內蒙古龍頭企業與農牧民利益聯接實效突出企業、內蒙古農畜產品領先品牌、自治區五星級誠信單位榮譽稱號、內蒙古自治區科技進步獎,“巴彥淖爾市科技工作先進單位”、巴彥淖爾市市長質量獎、巴彥淖爾科技進步獎等多項榮譽。榮獲“國家十一五星火計劃項目優秀執行團隊”、“內蒙古自治區產業創業人才團隊”等榮譽稱號。

"內蒙古:首批評選20名“最美科技工作者”(3)

劉鐵志 男,蒙古族,1965年09月出生,內蒙古赤峰市人,中共黨員。 自1988年參加工作以來,先後承擔過《植物學》、《普通生態學》和《植物生理學》等10餘門課程的教學工作,現為中國菌物學會永久會員、菌物多樣性及系統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赤峰學院化學與生命科學學院菌物研究所所長,三級教授。對內蒙古菌物物種多樣性進行了較全面系統的採集和調查,尤其在白粉菌、黑粉菌和鏽菌的研究領域取得了優異成績,達到同類研究的國際水平,完成了內蒙古白粉菌、鏽菌和黑粉菌編目,出版了《內蒙古白粉菌志》,本志及相關30多篇論文被世界性專著引用和引證。創建了赤峰學院菌物標本室(CFSZ)。該標本室已成為內蒙古自治區菌物標本數量和種類最豐富的標本室,標本儲量位列全國菌物標本館(室)前十名。 2008年以來,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自治區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1項、面上項目1項;自治區高等學校科學研究項目2項。在植物區系生態學領域,先後出版了《赤峰維管植物檢索表》、《內蒙古維管植物圖鑑》、《鄂爾多斯高原野生維管植物圖鑑》等學術專著。先後獲得第五屆內蒙古自治區青年科技獎、“赤峰市優秀青年學科帶頭人”、“赤峰市新世紀十百千學術技術帶頭人(一層次)”稱號;研究項目“內蒙古白粉菌分類及區系研究”獲2013年度內蒙古自治區自然科學獎三等獎。

內蒙古:首批評選20名“最美科技工作者”(3)

楊淑環 女,漢族,1965年9月出生,內蒙古通遼市人,農工黨,通遼博愛中西醫結合醫院院長,副主任醫師。 先後擔任石家莊平安醫院業務院長和血液科主任、北京普祥醫院院長等職;2006年4月創建了通遼博愛中西醫結合醫院。2006年,正在她事業蒸蒸日上的時候,為了家鄉血液病的發展,毅然回到家鄉創辦了通遼博愛中西醫結合醫院。經過十多年的拼搏,逐漸壯大,現已發展成為一所集臨床、科研、教學、預防保健康復為一體,以治療血液病、風溼免疫病、變態反應病為特色的非營利性二級中西醫結合醫院。為有效提高醫療診治水平,近年來,醫院不斷充實硬件,先後引進了PET-CT、CT、DR、彩超、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過敏原檢測儀等數十套高新設備。2015年7月,與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病醫院(血液學研究所)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成為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病醫院(血液學研究所)唯一一所戰略援助的民營醫院,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病醫院(血液學研究所)專家長期坐診,進一步提升了通遼,乃至內蒙古地區血液腫瘤的診治能力。 2007年獲得全國優秀民營科技企業家奉獻獎,2015~2016連續兩年被全國扶貧活動日通遼市組委會授予“社會扶貧工作模範愛心人士”稱號,2017年由通遼市科協授予“優秀科技工作者”獎。博愛醫院,於2008年被內蒙古自治區農牧民科技服務協會評為“扶貧醫院”,2010年被通遼市新農村建設小組評為“新農村建設先進集體”。楊淑環於2018年被選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通遼市第五屆委員會委員。2018年被第56屆世界傳統醫學大會(斯里蘭卡)授予“世界傳統醫學傑出名醫獎”、“世界傳統醫學企業(家)創新獎”。2019年被科爾沁區評選為“三八紅旗手標兵”榮譽稱號。2019年獲得通遼市“五一勞動獎章”。

內蒙古:首批評選20名“最美科技工作者”(3)

陳懷森 男,漢族,1962年9月10日出生,陝西府谷人,農工黨黨員。 創建發展了巴彥淖爾市富川畜牧獸醫實用技術研究所、內蒙古富川飼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內蒙古富川養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內蒙古羔端羊食品有限公司、巴彥淖爾市富川肉業有限責任公司和巴彥淖爾市富川商貿有限公司六個獨立的經濟實體,任董事長兼總經理。榮獲國家優秀科技特派員、自治區十佳法人科技特派員、巴彥淖爾市勞動模範、巴彥淖爾市科技創新優秀人才、草原英才、河套英才等多項榮譽稱號。 組建了自治區級企業技術研發中心、科技推廣技術服務團隊、星火計劃執行團隊、科技特派員團隊、科技重大專項項目實施團隊、博士工作站等。2016年以來,星創天地創業集群平臺共引進新品種3個,推廣新技術新成果6個,完成30萬戶技術推廣任務;培養碩士6人,培訓高級技術管理人才48人;2017年項目總收入1.4億元,帶動農牧民增收500萬元,農牧民人均增收1670元。在飼料生產技術改造過程中,獲得4項實用新型專利,2項發明專利。 企業榮獲全國民營科技企業發展貢獻獎、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國家重點新產品、國家星火計劃證書、全國技術市場金橋獎優秀項目、自治區龍頭企業技術創新中心、“十二五”內蒙古農牧產業優秀龍頭企業、內蒙古龍頭企業與農牧民利益聯接實效突出企業、內蒙古農畜產品領先品牌、自治區五星級誠信單位榮譽稱號、內蒙古自治區科技進步獎,“巴彥淖爾市科技工作先進單位”、巴彥淖爾市市長質量獎、巴彥淖爾科技進步獎等多項榮譽。榮獲“國家十一五星火計劃項目優秀執行團隊”、“內蒙古自治區產業創業人才團隊”等榮譽稱號。

內蒙古:首批評選20名“最美科技工作者”(3)

智建國 男,漢族,1964年3月出生,內蒙古豐鎮市人,中共黨員,內蒙古包鋼鋼聯股份有限公司總工室、包鋼首席技術專家,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 全國鋼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183/SC8)委員,中國金屬學會鍊鋼分會、冶金物化分會、爐外精煉學術專業、鋼質量與非金屬夾雜物控制專業委員會、冶金情報信息專業等委員。內蒙古自治區科學技術獎評審專家,國家科學技術獎評選網評專家。內科大、北科大、內蒙古工業大學、鋼鐵研究總院碩士研究生指導教師。《連鑄》和《中國冶金》編委。 承擔國家、省部級、包頭市及包鋼公司重大科研課題多項,獲得科技成果國家級1項,省部級8項,包頭市及包鋼若干項,發表論文60多篇,專利近30項,個人榮譽多項。負責、參與的課題產生顯著經濟效益在若干億以上。在鍊鋼連鑄及重軌產品研發、特色資源稀土在鋼中應用方面,成績斐然,尤其是高速鐵路鋼軌生產技術開發及規模化生產方面貢獻突出,在國內具有廣泛的知名度。《優化轉爐冶煉工藝研究》獲得2005年度內蒙古自治區科技一等獎,《重軌鋼高潔淨度高效化生產技術研究》獲國內冶金科學部級獎。獲得包鋼優秀科技人員稱號多次、包頭市新世紀專家稱號,入選新世紀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獲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內蒙古自治區中青年科技創新獎,被評選為自治區草原英才、有突出貢獻的專家,獲得包頭市鹿城英才稱號,5512領軍人才。

"內蒙古:首批評選20名“最美科技工作者”(3)

劉鐵志 男,蒙古族,1965年09月出生,內蒙古赤峰市人,中共黨員。 自1988年參加工作以來,先後承擔過《植物學》、《普通生態學》和《植物生理學》等10餘門課程的教學工作,現為中國菌物學會永久會員、菌物多樣性及系統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赤峰學院化學與生命科學學院菌物研究所所長,三級教授。對內蒙古菌物物種多樣性進行了較全面系統的採集和調查,尤其在白粉菌、黑粉菌和鏽菌的研究領域取得了優異成績,達到同類研究的國際水平,完成了內蒙古白粉菌、鏽菌和黑粉菌編目,出版了《內蒙古白粉菌志》,本志及相關30多篇論文被世界性專著引用和引證。創建了赤峰學院菌物標本室(CFSZ)。該標本室已成為內蒙古自治區菌物標本數量和種類最豐富的標本室,標本儲量位列全國菌物標本館(室)前十名。 2008年以來,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自治區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1項、面上項目1項;自治區高等學校科學研究項目2項。在植物區系生態學領域,先後出版了《赤峰維管植物檢索表》、《內蒙古維管植物圖鑑》、《鄂爾多斯高原野生維管植物圖鑑》等學術專著。先後獲得第五屆內蒙古自治區青年科技獎、“赤峰市優秀青年學科帶頭人”、“赤峰市新世紀十百千學術技術帶頭人(一層次)”稱號;研究項目“內蒙古白粉菌分類及區系研究”獲2013年度內蒙古自治區自然科學獎三等獎。

內蒙古:首批評選20名“最美科技工作者”(3)

楊淑環 女,漢族,1965年9月出生,內蒙古通遼市人,農工黨,通遼博愛中西醫結合醫院院長,副主任醫師。 先後擔任石家莊平安醫院業務院長和血液科主任、北京普祥醫院院長等職;2006年4月創建了通遼博愛中西醫結合醫院。2006年,正在她事業蒸蒸日上的時候,為了家鄉血液病的發展,毅然回到家鄉創辦了通遼博愛中西醫結合醫院。經過十多年的拼搏,逐漸壯大,現已發展成為一所集臨床、科研、教學、預防保健康復為一體,以治療血液病、風溼免疫病、變態反應病為特色的非營利性二級中西醫結合醫院。為有效提高醫療診治水平,近年來,醫院不斷充實硬件,先後引進了PET-CT、CT、DR、彩超、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過敏原檢測儀等數十套高新設備。2015年7月,與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病醫院(血液學研究所)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成為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病醫院(血液學研究所)唯一一所戰略援助的民營醫院,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病醫院(血液學研究所)專家長期坐診,進一步提升了通遼,乃至內蒙古地區血液腫瘤的診治能力。 2007年獲得全國優秀民營科技企業家奉獻獎,2015~2016連續兩年被全國扶貧活動日通遼市組委會授予“社會扶貧工作模範愛心人士”稱號,2017年由通遼市科協授予“優秀科技工作者”獎。博愛醫院,於2008年被內蒙古自治區農牧民科技服務協會評為“扶貧醫院”,2010年被通遼市新農村建設小組評為“新農村建設先進集體”。楊淑環於2018年被選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通遼市第五屆委員會委員。2018年被第56屆世界傳統醫學大會(斯里蘭卡)授予“世界傳統醫學傑出名醫獎”、“世界傳統醫學企業(家)創新獎”。2019年被科爾沁區評選為“三八紅旗手標兵”榮譽稱號。2019年獲得通遼市“五一勞動獎章”。

內蒙古:首批評選20名“最美科技工作者”(3)

陳懷森 男,漢族,1962年9月10日出生,陝西府谷人,農工黨黨員。 創建發展了巴彥淖爾市富川畜牧獸醫實用技術研究所、內蒙古富川飼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內蒙古富川養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內蒙古羔端羊食品有限公司、巴彥淖爾市富川肉業有限責任公司和巴彥淖爾市富川商貿有限公司六個獨立的經濟實體,任董事長兼總經理。榮獲國家優秀科技特派員、自治區十佳法人科技特派員、巴彥淖爾市勞動模範、巴彥淖爾市科技創新優秀人才、草原英才、河套英才等多項榮譽稱號。 組建了自治區級企業技術研發中心、科技推廣技術服務團隊、星火計劃執行團隊、科技特派員團隊、科技重大專項項目實施團隊、博士工作站等。2016年以來,星創天地創業集群平臺共引進新品種3個,推廣新技術新成果6個,完成30萬戶技術推廣任務;培養碩士6人,培訓高級技術管理人才48人;2017年項目總收入1.4億元,帶動農牧民增收500萬元,農牧民人均增收1670元。在飼料生產技術改造過程中,獲得4項實用新型專利,2項發明專利。 企業榮獲全國民營科技企業發展貢獻獎、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國家重點新產品、國家星火計劃證書、全國技術市場金橋獎優秀項目、自治區龍頭企業技術創新中心、“十二五”內蒙古農牧產業優秀龍頭企業、內蒙古龍頭企業與農牧民利益聯接實效突出企業、內蒙古農畜產品領先品牌、自治區五星級誠信單位榮譽稱號、內蒙古自治區科技進步獎,“巴彥淖爾市科技工作先進單位”、巴彥淖爾市市長質量獎、巴彥淖爾科技進步獎等多項榮譽。榮獲“國家十一五星火計劃項目優秀執行團隊”、“內蒙古自治區產業創業人才團隊”等榮譽稱號。

內蒙古:首批評選20名“最美科技工作者”(3)

智建國 男,漢族,1964年3月出生,內蒙古豐鎮市人,中共黨員,內蒙古包鋼鋼聯股份有限公司總工室、包鋼首席技術專家,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 全國鋼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183/SC8)委員,中國金屬學會鍊鋼分會、冶金物化分會、爐外精煉學術專業、鋼質量與非金屬夾雜物控制專業委員會、冶金情報信息專業等委員。內蒙古自治區科學技術獎評審專家,國家科學技術獎評選網評專家。內科大、北科大、內蒙古工業大學、鋼鐵研究總院碩士研究生指導教師。《連鑄》和《中國冶金》編委。 承擔國家、省部級、包頭市及包鋼公司重大科研課題多項,獲得科技成果國家級1項,省部級8項,包頭市及包鋼若干項,發表論文60多篇,專利近30項,個人榮譽多項。負責、參與的課題產生顯著經濟效益在若干億以上。在鍊鋼連鑄及重軌產品研發、特色資源稀土在鋼中應用方面,成績斐然,尤其是高速鐵路鋼軌生產技術開發及規模化生產方面貢獻突出,在國內具有廣泛的知名度。《優化轉爐冶煉工藝研究》獲得2005年度內蒙古自治區科技一等獎,《重軌鋼高潔淨度高效化生產技術研究》獲國內冶金科學部級獎。獲得包鋼優秀科技人員稱號多次、包頭市新世紀專家稱號,入選新世紀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獲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內蒙古自治區中青年科技創新獎,被評選為自治區草原英才、有突出貢獻的專家,獲得包頭市鹿城英才稱號,5512領軍人才。

內蒙古:首批評選20名“最美科技工作者”(3)

劉曉玲 女,漢族,1969年1月出生,山西省人,民盟會員。 醫學博士,主任醫師,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內蒙古自治區人民醫院科研處副處長,教研室主任,自治區知名專家,草原英才及草原英才創新團隊負責人。從事耳鼻咽喉臨床工作28年,有紮實的醫學理論基礎和較強的科研能力,擅長本學科複雜疑難疾病的診斷和手術治療,近5年內主刀完成耳鼻咽喉各類手術約1000餘例,完成總門診量約21000多人次,主持急危重症患者搶救50多例。 20多年來,一直致力於專業學會及協會的各項工作,作為耳鼻咽喉專業幾個學會的主要負責人之一,積極為學會的工作獻策獻力。為了凝聚全區醫學領域博士的學術力量,充分發揮我區醫學博士的專業特長,2018年負責牽頭成立了自治區醫院協會醫學博士管理分會,旨在以全區醫學博士團隊為主體,為我區廣大患者提供最優質最前沿的醫療技術服務。先後獲得內蒙古醫學會科技進步獎,內蒙古自治區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主持內蒙古自治區應用技術研發項目:維生素D3輔助治療對變應性鼻炎臨床療效及嗜酸性粒細胞和IL-4水平的影響,主持內蒙古自治區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干預鼻部疾病對兒童上氣道咳嗽綜合徵血清IL-4、TNF-a、IL-27和IFN-r水平以及臨床轉歸的影響,主持內蒙古自治區重大專項(400萬):內蒙古地區氣傳致敏花粉與過敏性鼻炎患病的相關性研究。

"內蒙古:首批評選20名“最美科技工作者”(3)

劉鐵志 男,蒙古族,1965年09月出生,內蒙古赤峰市人,中共黨員。 自1988年參加工作以來,先後承擔過《植物學》、《普通生態學》和《植物生理學》等10餘門課程的教學工作,現為中國菌物學會永久會員、菌物多樣性及系統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赤峰學院化學與生命科學學院菌物研究所所長,三級教授。對內蒙古菌物物種多樣性進行了較全面系統的採集和調查,尤其在白粉菌、黑粉菌和鏽菌的研究領域取得了優異成績,達到同類研究的國際水平,完成了內蒙古白粉菌、鏽菌和黑粉菌編目,出版了《內蒙古白粉菌志》,本志及相關30多篇論文被世界性專著引用和引證。創建了赤峰學院菌物標本室(CFSZ)。該標本室已成為內蒙古自治區菌物標本數量和種類最豐富的標本室,標本儲量位列全國菌物標本館(室)前十名。 2008年以來,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自治區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1項、面上項目1項;自治區高等學校科學研究項目2項。在植物區系生態學領域,先後出版了《赤峰維管植物檢索表》、《內蒙古維管植物圖鑑》、《鄂爾多斯高原野生維管植物圖鑑》等學術專著。先後獲得第五屆內蒙古自治區青年科技獎、“赤峰市優秀青年學科帶頭人”、“赤峰市新世紀十百千學術技術帶頭人(一層次)”稱號;研究項目“內蒙古白粉菌分類及區系研究”獲2013年度內蒙古自治區自然科學獎三等獎。

內蒙古:首批評選20名“最美科技工作者”(3)

楊淑環 女,漢族,1965年9月出生,內蒙古通遼市人,農工黨,通遼博愛中西醫結合醫院院長,副主任醫師。 先後擔任石家莊平安醫院業務院長和血液科主任、北京普祥醫院院長等職;2006年4月創建了通遼博愛中西醫結合醫院。2006年,正在她事業蒸蒸日上的時候,為了家鄉血液病的發展,毅然回到家鄉創辦了通遼博愛中西醫結合醫院。經過十多年的拼搏,逐漸壯大,現已發展成為一所集臨床、科研、教學、預防保健康復為一體,以治療血液病、風溼免疫病、變態反應病為特色的非營利性二級中西醫結合醫院。為有效提高醫療診治水平,近年來,醫院不斷充實硬件,先後引進了PET-CT、CT、DR、彩超、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過敏原檢測儀等數十套高新設備。2015年7月,與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病醫院(血液學研究所)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成為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病醫院(血液學研究所)唯一一所戰略援助的民營醫院,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病醫院(血液學研究所)專家長期坐診,進一步提升了通遼,乃至內蒙古地區血液腫瘤的診治能力。 2007年獲得全國優秀民營科技企業家奉獻獎,2015~2016連續兩年被全國扶貧活動日通遼市組委會授予“社會扶貧工作模範愛心人士”稱號,2017年由通遼市科協授予“優秀科技工作者”獎。博愛醫院,於2008年被內蒙古自治區農牧民科技服務協會評為“扶貧醫院”,2010年被通遼市新農村建設小組評為“新農村建設先進集體”。楊淑環於2018年被選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通遼市第五屆委員會委員。2018年被第56屆世界傳統醫學大會(斯里蘭卡)授予“世界傳統醫學傑出名醫獎”、“世界傳統醫學企業(家)創新獎”。2019年被科爾沁區評選為“三八紅旗手標兵”榮譽稱號。2019年獲得通遼市“五一勞動獎章”。

內蒙古:首批評選20名“最美科技工作者”(3)

陳懷森 男,漢族,1962年9月10日出生,陝西府谷人,農工黨黨員。 創建發展了巴彥淖爾市富川畜牧獸醫實用技術研究所、內蒙古富川飼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內蒙古富川養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內蒙古羔端羊食品有限公司、巴彥淖爾市富川肉業有限責任公司和巴彥淖爾市富川商貿有限公司六個獨立的經濟實體,任董事長兼總經理。榮獲國家優秀科技特派員、自治區十佳法人科技特派員、巴彥淖爾市勞動模範、巴彥淖爾市科技創新優秀人才、草原英才、河套英才等多項榮譽稱號。 組建了自治區級企業技術研發中心、科技推廣技術服務團隊、星火計劃執行團隊、科技特派員團隊、科技重大專項項目實施團隊、博士工作站等。2016年以來,星創天地創業集群平臺共引進新品種3個,推廣新技術新成果6個,完成30萬戶技術推廣任務;培養碩士6人,培訓高級技術管理人才48人;2017年項目總收入1.4億元,帶動農牧民增收500萬元,農牧民人均增收1670元。在飼料生產技術改造過程中,獲得4項實用新型專利,2項發明專利。 企業榮獲全國民營科技企業發展貢獻獎、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國家重點新產品、國家星火計劃證書、全國技術市場金橋獎優秀項目、自治區龍頭企業技術創新中心、“十二五”內蒙古農牧產業優秀龍頭企業、內蒙古龍頭企業與農牧民利益聯接實效突出企業、內蒙古農畜產品領先品牌、自治區五星級誠信單位榮譽稱號、內蒙古自治區科技進步獎,“巴彥淖爾市科技工作先進單位”、巴彥淖爾市市長質量獎、巴彥淖爾科技進步獎等多項榮譽。榮獲“國家十一五星火計劃項目優秀執行團隊”、“內蒙古自治區產業創業人才團隊”等榮譽稱號。

內蒙古:首批評選20名“最美科技工作者”(3)

智建國 男,漢族,1964年3月出生,內蒙古豐鎮市人,中共黨員,內蒙古包鋼鋼聯股份有限公司總工室、包鋼首席技術專家,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 全國鋼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183/SC8)委員,中國金屬學會鍊鋼分會、冶金物化分會、爐外精煉學術專業、鋼質量與非金屬夾雜物控制專業委員會、冶金情報信息專業等委員。內蒙古自治區科學技術獎評審專家,國家科學技術獎評選網評專家。內科大、北科大、內蒙古工業大學、鋼鐵研究總院碩士研究生指導教師。《連鑄》和《中國冶金》編委。 承擔國家、省部級、包頭市及包鋼公司重大科研課題多項,獲得科技成果國家級1項,省部級8項,包頭市及包鋼若干項,發表論文60多篇,專利近30項,個人榮譽多項。負責、參與的課題產生顯著經濟效益在若干億以上。在鍊鋼連鑄及重軌產品研發、特色資源稀土在鋼中應用方面,成績斐然,尤其是高速鐵路鋼軌生產技術開發及規模化生產方面貢獻突出,在國內具有廣泛的知名度。《優化轉爐冶煉工藝研究》獲得2005年度內蒙古自治區科技一等獎,《重軌鋼高潔淨度高效化生產技術研究》獲國內冶金科學部級獎。獲得包鋼優秀科技人員稱號多次、包頭市新世紀專家稱號,入選新世紀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獲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內蒙古自治區中青年科技創新獎,被評選為自治區草原英才、有突出貢獻的專家,獲得包頭市鹿城英才稱號,5512領軍人才。

內蒙古:首批評選20名“最美科技工作者”(3)

劉曉玲 女,漢族,1969年1月出生,山西省人,民盟會員。 醫學博士,主任醫師,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內蒙古自治區人民醫院科研處副處長,教研室主任,自治區知名專家,草原英才及草原英才創新團隊負責人。從事耳鼻咽喉臨床工作28年,有紮實的醫學理論基礎和較強的科研能力,擅長本學科複雜疑難疾病的診斷和手術治療,近5年內主刀完成耳鼻咽喉各類手術約1000餘例,完成總門診量約21000多人次,主持急危重症患者搶救50多例。 20多年來,一直致力於專業學會及協會的各項工作,作為耳鼻咽喉專業幾個學會的主要負責人之一,積極為學會的工作獻策獻力。為了凝聚全區醫學領域博士的學術力量,充分發揮我區醫學博士的專業特長,2018年負責牽頭成立了自治區醫院協會醫學博士管理分會,旨在以全區醫學博士團隊為主體,為我區廣大患者提供最優質最前沿的醫療技術服務。先後獲得內蒙古醫學會科技進步獎,內蒙古自治區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主持內蒙古自治區應用技術研發項目:維生素D3輔助治療對變應性鼻炎臨床療效及嗜酸性粒細胞和IL-4水平的影響,主持內蒙古自治區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干預鼻部疾病對兒童上氣道咳嗽綜合徵血清IL-4、TNF-a、IL-27和IFN-r水平以及臨床轉歸的影響,主持內蒙古自治區重大專項(400萬):內蒙古地區氣傳致敏花粉與過敏性鼻炎患病的相關性研究。

內蒙古:首批評選20名“最美科技工作者”(3)

蘇秀蘭 女,漢族,1956年7月出生,中共黨員,內蒙古醫科大學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二級教授。 2000年被聘為北京大學醫學部細胞生物學專業博士生副導師,2006年被聘為首都醫科大學細胞生物學兼職博士生導師。率領科研團隊從事抗腫瘤生物活性肽的篩選及機制研究27年,主持“抗癌生物活性肽”課題的研究先後五次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資助,獲得2項國家發明專利,獨立培養了8名博士研究生,70名碩士研究生。帶領團隊先後獲批自治區腫瘤創新團隊,自治區腫瘤轉化草原英才創新團隊,並與自治區兩家企業建立了合作。“抗癌生物活性肽”是一種生物製劑,在功能食品與提高免疫力的保健品、抗癌製劑研究與應用方面,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顯著提高了自治區動物臟器科技含量與附加值。 1997年抗癌生物活性肽研究課題獲內蒙古自治區科技進步三等獎;2012年及2018年度分別獲得內蒙古自治區自然科學二等獎。一種抗癌生物活性肽製劑的製備方法獲粵、港發明協會科技進步一等獎,2000及2016年獲國家發明專利;抗癌活性肽的研究工作連續五次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支持,並獲得自治區科技廳的基金支持。2018年在自治區科技成果轉化基金的支持下,開始了嚮應用轉化的工作,期望來源於動物臟器的生物活性肽在抗氧化、提高免疫力及抗腫瘤的研發與應用方面做出貢獻,成為內蒙古自治區第一個生物製品研究方面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成果的專家。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