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之魔童降世》:當你的孩子成為“小魔王”,你會依然愛他嗎'

哪吒 不完美媽媽 哪吒鬧海 心理學 張妞教你學數學 2019-08-04
"

《哪吒之魔童降世》評分爆表,我懷著憧憬和好奇去趕了個新鮮場,影片比預期的還要好。

與多年前的《哪吒鬧海》相比,《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故事內容有那麼一點點不同:哪吒出生時,就因他人作梗,被“魔丸”附體,成了人人避之的“小魔王”。面對這個出生既定的身份,以及三年後將被天雷摧毀的命運,他走上了一條曲折的抗爭之路。.

"

《哪吒之魔童降世》評分爆表,我懷著憧憬和好奇去趕了個新鮮場,影片比預期的還要好。

與多年前的《哪吒鬧海》相比,《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故事內容有那麼一點點不同:哪吒出生時,就因他人作梗,被“魔丸”附體,成了人人避之的“小魔王”。面對這個出生既定的身份,以及三年後將被天雷摧毀的命運,他走上了一條曲折的抗爭之路。.

《哪吒之魔童降世》:當你的孩子成為“小魔王”,你會依然愛他嗎

《哪吒鬧海》裡的哪吒,雖調皮但正義,是小孩但也能成英雄。

《哪吒之魔童降世》裡的哪吒,亦正亦邪,不再是命定的英雄,卻永遠是個讓人疼惜的孩子。

當眾人都說,這個妖魔將來會禍害人間,要及早剷除時,哪吒的媽媽因不忍割捨自己的骨肉,緊緊抱住了他,即使他咬傷自己的手臂,也柔和地說:“媽媽在。”

然後他抬頭,臉上的戾氣消失,露出一個普通孩子會有的無辜而無助的表情。

那一刻,已為人師、為人母的我,心都碎了。

相信所有人看到這一幕都會不禁問自己:

孩子是“魔”是“仙”,真的是命中註定嗎?

現實生活中,我們的孩子,雖然不會被“魔丸”附體,但總有那麼一些孩子,看上去有那麼一點不同。

心理學上說,人的氣質是與生俱來的。

有的孩子偏多血質:機靈好動,但情緒不穩定,精力易分散。

有的孩子偏膽汁質:直率熱情,但也衝動急躁,稍不合心意就有可能對他人拳打腳踢。

有的孩子偏黏液質:安靜自制,但較為冷淡遲鈍,喜怒哀樂不善於言表。

有的孩子偏抑鬱質:情感細膩,情緒穩定,但也比較多愁善感和孤僻。

如果這世上真的有“魔丸”,那大概就是孩子身上那獨特的氣質吧!

然而,一個人身上會出現多種氣質特徵,氣質本身也並無好壞。即使真的存在氣質完全相同的孩子,也可能發展出不同的性格,走向截然不同的人生。

也就是說,不一定多血質和膽汁質的孩子,就會攻擊他人,而黏液質和抑鬱質的孩子就一定安全。

即使有命中註定的氣質,也絕不存在命中註定的人生。

就像哪吒,可能衝動易怒,也可以靈活善變,可能桀驁不馴,也可以勇敢正義。

他的“魔性”,可能害人,也可以幫人

"

《哪吒之魔童降世》評分爆表,我懷著憧憬和好奇去趕了個新鮮場,影片比預期的還要好。

與多年前的《哪吒鬧海》相比,《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故事內容有那麼一點點不同:哪吒出生時,就因他人作梗,被“魔丸”附體,成了人人避之的“小魔王”。面對這個出生既定的身份,以及三年後將被天雷摧毀的命運,他走上了一條曲折的抗爭之路。.

《哪吒之魔童降世》:當你的孩子成為“小魔王”,你會依然愛他嗎

《哪吒鬧海》裡的哪吒,雖調皮但正義,是小孩但也能成英雄。

《哪吒之魔童降世》裡的哪吒,亦正亦邪,不再是命定的英雄,卻永遠是個讓人疼惜的孩子。

當眾人都說,這個妖魔將來會禍害人間,要及早剷除時,哪吒的媽媽因不忍割捨自己的骨肉,緊緊抱住了他,即使他咬傷自己的手臂,也柔和地說:“媽媽在。”

然後他抬頭,臉上的戾氣消失,露出一個普通孩子會有的無辜而無助的表情。

那一刻,已為人師、為人母的我,心都碎了。

相信所有人看到這一幕都會不禁問自己:

孩子是“魔”是“仙”,真的是命中註定嗎?

現實生活中,我們的孩子,雖然不會被“魔丸”附體,但總有那麼一些孩子,看上去有那麼一點不同。

心理學上說,人的氣質是與生俱來的。

有的孩子偏多血質:機靈好動,但情緒不穩定,精力易分散。

有的孩子偏膽汁質:直率熱情,但也衝動急躁,稍不合心意就有可能對他人拳打腳踢。

有的孩子偏黏液質:安靜自制,但較為冷淡遲鈍,喜怒哀樂不善於言表。

有的孩子偏抑鬱質:情感細膩,情緒穩定,但也比較多愁善感和孤僻。

如果這世上真的有“魔丸”,那大概就是孩子身上那獨特的氣質吧!

然而,一個人身上會出現多種氣質特徵,氣質本身也並無好壞。即使真的存在氣質完全相同的孩子,也可能發展出不同的性格,走向截然不同的人生。

也就是說,不一定多血質和膽汁質的孩子,就會攻擊他人,而黏液質和抑鬱質的孩子就一定安全。

即使有命中註定的氣質,也絕不存在命中註定的人生。

就像哪吒,可能衝動易怒,也可以靈活善變,可能桀驁不馴,也可以勇敢正義。

他的“魔性”,可能害人,也可以幫人

《哪吒之魔童降世》:當你的孩子成為“小魔王”,你會依然愛他嗎

讓一個孩子成為“小魔王”的,往往不是命運,而是世俗的眼光。

比如我們看到一個壯漢,可能會懷疑他有暴力傾向;因為一個人長相不好,就總覺得他心術不正;或者看到一個人不苟言笑,就害怕他殘酷冷血。

想想我們小時候,班上是不是也有那麼幾個不受人“待見”的同學:有的因為長得不好看,被人貼上“醜八怪”的標籤,有的因為不愛乾淨,被人貼上“垃圾人”的標籤,有的因為學習不好,被人貼上“笨蛋”的標籤……最後,他們可能因為憤怒而反擊,被貼上了“暴力狂”的標籤,從此被周圍的人隔離。

沒有孩子天生是“魔王”,只是在那個自我認知模糊的年紀,有的孩子因為他人的評判,把自己的“攻擊性”,用錯了方向,很難再摘掉旁人貼的標籤。

就如哪吒,從小就被人貼上了“妖怪”的標籤。

哪吒第一次從家裡跑出來時,遇到一個天真無邪的小女孩,女孩邀請他一起踢毽子,他開心地笑了。

然而女孩的父母一把將女孩抱走,所有人都一臉驚恐地看著他,說他是“妖怪”。他憤怒得想要摧毀一切。

那一刻,他的攻擊性被激活了。

他開始利用自己“妖怪”的頭銜,嚇唬周圍的人,也用自己的鬼點子,捉弄那些想要捉弄他的小孩。

但從始至終,他都沒有傷人性命。

他不過是在用攻擊別人的方式,表達對這個世界的憤怒。

"

《哪吒之魔童降世》評分爆表,我懷著憧憬和好奇去趕了個新鮮場,影片比預期的還要好。

與多年前的《哪吒鬧海》相比,《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故事內容有那麼一點點不同:哪吒出生時,就因他人作梗,被“魔丸”附體,成了人人避之的“小魔王”。面對這個出生既定的身份,以及三年後將被天雷摧毀的命運,他走上了一條曲折的抗爭之路。.

《哪吒之魔童降世》:當你的孩子成為“小魔王”,你會依然愛他嗎

《哪吒鬧海》裡的哪吒,雖調皮但正義,是小孩但也能成英雄。

《哪吒之魔童降世》裡的哪吒,亦正亦邪,不再是命定的英雄,卻永遠是個讓人疼惜的孩子。

當眾人都說,這個妖魔將來會禍害人間,要及早剷除時,哪吒的媽媽因不忍割捨自己的骨肉,緊緊抱住了他,即使他咬傷自己的手臂,也柔和地說:“媽媽在。”

然後他抬頭,臉上的戾氣消失,露出一個普通孩子會有的無辜而無助的表情。

那一刻,已為人師、為人母的我,心都碎了。

相信所有人看到這一幕都會不禁問自己:

孩子是“魔”是“仙”,真的是命中註定嗎?

現實生活中,我們的孩子,雖然不會被“魔丸”附體,但總有那麼一些孩子,看上去有那麼一點不同。

心理學上說,人的氣質是與生俱來的。

有的孩子偏多血質:機靈好動,但情緒不穩定,精力易分散。

有的孩子偏膽汁質:直率熱情,但也衝動急躁,稍不合心意就有可能對他人拳打腳踢。

有的孩子偏黏液質:安靜自制,但較為冷淡遲鈍,喜怒哀樂不善於言表。

有的孩子偏抑鬱質:情感細膩,情緒穩定,但也比較多愁善感和孤僻。

如果這世上真的有“魔丸”,那大概就是孩子身上那獨特的氣質吧!

然而,一個人身上會出現多種氣質特徵,氣質本身也並無好壞。即使真的存在氣質完全相同的孩子,也可能發展出不同的性格,走向截然不同的人生。

也就是說,不一定多血質和膽汁質的孩子,就會攻擊他人,而黏液質和抑鬱質的孩子就一定安全。

即使有命中註定的氣質,也絕不存在命中註定的人生。

就像哪吒,可能衝動易怒,也可以靈活善變,可能桀驁不馴,也可以勇敢正義。

他的“魔性”,可能害人,也可以幫人

《哪吒之魔童降世》:當你的孩子成為“小魔王”,你會依然愛他嗎

讓一個孩子成為“小魔王”的,往往不是命運,而是世俗的眼光。

比如我們看到一個壯漢,可能會懷疑他有暴力傾向;因為一個人長相不好,就總覺得他心術不正;或者看到一個人不苟言笑,就害怕他殘酷冷血。

想想我們小時候,班上是不是也有那麼幾個不受人“待見”的同學:有的因為長得不好看,被人貼上“醜八怪”的標籤,有的因為不愛乾淨,被人貼上“垃圾人”的標籤,有的因為學習不好,被人貼上“笨蛋”的標籤……最後,他們可能因為憤怒而反擊,被貼上了“暴力狂”的標籤,從此被周圍的人隔離。

沒有孩子天生是“魔王”,只是在那個自我認知模糊的年紀,有的孩子因為他人的評判,把自己的“攻擊性”,用錯了方向,很難再摘掉旁人貼的標籤。

就如哪吒,從小就被人貼上了“妖怪”的標籤。

哪吒第一次從家裡跑出來時,遇到一個天真無邪的小女孩,女孩邀請他一起踢毽子,他開心地笑了。

然而女孩的父母一把將女孩抱走,所有人都一臉驚恐地看著他,說他是“妖怪”。他憤怒得想要摧毀一切。

那一刻,他的攻擊性被激活了。

他開始利用自己“妖怪”的頭銜,嚇唬周圍的人,也用自己的鬼點子,捉弄那些想要捉弄他的小孩。

但從始至終,他都沒有傷人性命。

他不過是在用攻擊別人的方式,表達對這個世界的憤怒。

《哪吒之魔童降世》:當你的孩子成為“小魔王”,你會依然愛他嗎

精神分析理論裡說,每個人從出生,就帶有攻擊性。

小嬰兒用咬媽媽乳頭、揪媽媽頭髮來釋放攻擊性。再大一些的孩子,可能會因為需求沒得到滿足,用摔東西、打人等方式來釋放攻擊性。

如果這些無心的、不當的行為沒有得到合理引導,甚至被否定、壓制,找不到正確的方式釋放出來,那麼攻擊性就有可能把孩子變成真正的“小魔王”。

比如,兩個小朋友打鬧,其中一個小朋友向對方媽媽告狀:“阿姨,你看他打傷我了!”這位媽媽不分青紅皁白就對自己的孩子破口大罵:“你怎麼那麼調皮!那麼不講理!你要當小霸王不成?”

暫且不說事情的原委,即使真是這個“小霸王”的不對,先動的手。但他在媽媽的言語裡,聽到的只有“調皮”、“不講理”、“小霸王”這些詞語,一次、兩次、甚至多次,也許他也就習慣了親人對自己的判定,索性真的成為一個“小霸王”為非作歹去了。

就像哪吒所說:“他們說我是妖怪,那我就做個妖怪給他們看!

"

《哪吒之魔童降世》評分爆表,我懷著憧憬和好奇去趕了個新鮮場,影片比預期的還要好。

與多年前的《哪吒鬧海》相比,《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故事內容有那麼一點點不同:哪吒出生時,就因他人作梗,被“魔丸”附體,成了人人避之的“小魔王”。面對這個出生既定的身份,以及三年後將被天雷摧毀的命運,他走上了一條曲折的抗爭之路。.

《哪吒之魔童降世》:當你的孩子成為“小魔王”,你會依然愛他嗎

《哪吒鬧海》裡的哪吒,雖調皮但正義,是小孩但也能成英雄。

《哪吒之魔童降世》裡的哪吒,亦正亦邪,不再是命定的英雄,卻永遠是個讓人疼惜的孩子。

當眾人都說,這個妖魔將來會禍害人間,要及早剷除時,哪吒的媽媽因不忍割捨自己的骨肉,緊緊抱住了他,即使他咬傷自己的手臂,也柔和地說:“媽媽在。”

然後他抬頭,臉上的戾氣消失,露出一個普通孩子會有的無辜而無助的表情。

那一刻,已為人師、為人母的我,心都碎了。

相信所有人看到這一幕都會不禁問自己:

孩子是“魔”是“仙”,真的是命中註定嗎?

現實生活中,我們的孩子,雖然不會被“魔丸”附體,但總有那麼一些孩子,看上去有那麼一點不同。

心理學上說,人的氣質是與生俱來的。

有的孩子偏多血質:機靈好動,但情緒不穩定,精力易分散。

有的孩子偏膽汁質:直率熱情,但也衝動急躁,稍不合心意就有可能對他人拳打腳踢。

有的孩子偏黏液質:安靜自制,但較為冷淡遲鈍,喜怒哀樂不善於言表。

有的孩子偏抑鬱質:情感細膩,情緒穩定,但也比較多愁善感和孤僻。

如果這世上真的有“魔丸”,那大概就是孩子身上那獨特的氣質吧!

然而,一個人身上會出現多種氣質特徵,氣質本身也並無好壞。即使真的存在氣質完全相同的孩子,也可能發展出不同的性格,走向截然不同的人生。

也就是說,不一定多血質和膽汁質的孩子,就會攻擊他人,而黏液質和抑鬱質的孩子就一定安全。

即使有命中註定的氣質,也絕不存在命中註定的人生。

就像哪吒,可能衝動易怒,也可以靈活善變,可能桀驁不馴,也可以勇敢正義。

他的“魔性”,可能害人,也可以幫人

《哪吒之魔童降世》:當你的孩子成為“小魔王”,你會依然愛他嗎

讓一個孩子成為“小魔王”的,往往不是命運,而是世俗的眼光。

比如我們看到一個壯漢,可能會懷疑他有暴力傾向;因為一個人長相不好,就總覺得他心術不正;或者看到一個人不苟言笑,就害怕他殘酷冷血。

想想我們小時候,班上是不是也有那麼幾個不受人“待見”的同學:有的因為長得不好看,被人貼上“醜八怪”的標籤,有的因為不愛乾淨,被人貼上“垃圾人”的標籤,有的因為學習不好,被人貼上“笨蛋”的標籤……最後,他們可能因為憤怒而反擊,被貼上了“暴力狂”的標籤,從此被周圍的人隔離。

沒有孩子天生是“魔王”,只是在那個自我認知模糊的年紀,有的孩子因為他人的評判,把自己的“攻擊性”,用錯了方向,很難再摘掉旁人貼的標籤。

就如哪吒,從小就被人貼上了“妖怪”的標籤。

哪吒第一次從家裡跑出來時,遇到一個天真無邪的小女孩,女孩邀請他一起踢毽子,他開心地笑了。

然而女孩的父母一把將女孩抱走,所有人都一臉驚恐地看著他,說他是“妖怪”。他憤怒得想要摧毀一切。

那一刻,他的攻擊性被激活了。

他開始利用自己“妖怪”的頭銜,嚇唬周圍的人,也用自己的鬼點子,捉弄那些想要捉弄他的小孩。

但從始至終,他都沒有傷人性命。

他不過是在用攻擊別人的方式,表達對這個世界的憤怒。

《哪吒之魔童降世》:當你的孩子成為“小魔王”,你會依然愛他嗎

精神分析理論裡說,每個人從出生,就帶有攻擊性。

小嬰兒用咬媽媽乳頭、揪媽媽頭髮來釋放攻擊性。再大一些的孩子,可能會因為需求沒得到滿足,用摔東西、打人等方式來釋放攻擊性。

如果這些無心的、不當的行為沒有得到合理引導,甚至被否定、壓制,找不到正確的方式釋放出來,那麼攻擊性就有可能把孩子變成真正的“小魔王”。

比如,兩個小朋友打鬧,其中一個小朋友向對方媽媽告狀:“阿姨,你看他打傷我了!”這位媽媽不分青紅皁白就對自己的孩子破口大罵:“你怎麼那麼調皮!那麼不講理!你要當小霸王不成?”

暫且不說事情的原委,即使真是這個“小霸王”的不對,先動的手。但他在媽媽的言語裡,聽到的只有“調皮”、“不講理”、“小霸王”這些詞語,一次、兩次、甚至多次,也許他也就習慣了親人對自己的判定,索性真的成為一個“小霸王”為非作歹去了。

就像哪吒所說:“他們說我是妖怪,那我就做個妖怪給他們看!

《哪吒之魔童降世》:當你的孩子成為“小魔王”,你會依然愛他嗎

《正面管教》的作者簡·尼爾森說過:“一個行為不當的孩子,是一個喪失信心的孩子。”“最惹人討厭的孩子,往往是最需要愛的孩子。”

有時候,孩子之所以成為“小魔王”,往往就是因為對這個世界失去了信心,感受不到父母的愛與接納,一步步被他人推向了深淵。

因此,就算孩子是“魔”是“仙”早已命定,也可以在父母的積極關注和引導下,改變命運、扭轉結局。

那麼,面對一個攻擊性強的所謂“小魔王”,父母應該怎麼做呢?

01 冷靜思考,切忌小題大作

杜克大學的柯伊教授進行了一項研究,發現儘管每個校園都會存在一些“小魔王”,但在一個普通班級中,存在七類孩子,這些孩子中,僅有20%存在成為“魔王”的“風險”。

相對安全的孩子有

非常受歡迎的孩子(性格好、朋友多,受人崇拜),大概佔15%;

被接納的孩子(有一些朋友,有強烈的集體歸屬感),大概佔45%;

定位模糊的孩子(有朋友,不那麼受歡迎但也不被人討厭),大概佔20%。

存在風險的孩子有

被排擠-順從型的孩子(忍受排擠而不做太多鬥爭)和被排擠-好鬥型的孩子(因不被接受而反抗,甚至由此成為欺凌、作惡者),大概佔10%-12%;

受爭議的孩子(優缺點都很明顯,有吸引人的地方,也因專橫而受爭議),大概佔4%;

被忽視型(內向、害羞,沒人關注),大概佔4%。

也就是說,僅有那些存在風險的孩子,有可能成為真正的“小魔王”,而如果你的孩子社交正常,有朋友,沒有突出的攻擊性表現,都不應該急於下結論,也不要因為孩子間偶爾發生的幾次爭執,就認定孩子無可救藥,有暴力傾向。

想一想,《哪吒之魔童降世》僅是個虛構的電影,其發生的概率應是億萬分之一,更何況,這億萬分之一,也被扭轉了結局。

不要因為自己的小題大做,讓孩子的世界天翻地覆。更不要因為孩子偶爾一次的“出格”行為,就判定了孩子的一生。

"

《哪吒之魔童降世》評分爆表,我懷著憧憬和好奇去趕了個新鮮場,影片比預期的還要好。

與多年前的《哪吒鬧海》相比,《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故事內容有那麼一點點不同:哪吒出生時,就因他人作梗,被“魔丸”附體,成了人人避之的“小魔王”。面對這個出生既定的身份,以及三年後將被天雷摧毀的命運,他走上了一條曲折的抗爭之路。.

《哪吒之魔童降世》:當你的孩子成為“小魔王”,你會依然愛他嗎

《哪吒鬧海》裡的哪吒,雖調皮但正義,是小孩但也能成英雄。

《哪吒之魔童降世》裡的哪吒,亦正亦邪,不再是命定的英雄,卻永遠是個讓人疼惜的孩子。

當眾人都說,這個妖魔將來會禍害人間,要及早剷除時,哪吒的媽媽因不忍割捨自己的骨肉,緊緊抱住了他,即使他咬傷自己的手臂,也柔和地說:“媽媽在。”

然後他抬頭,臉上的戾氣消失,露出一個普通孩子會有的無辜而無助的表情。

那一刻,已為人師、為人母的我,心都碎了。

相信所有人看到這一幕都會不禁問自己:

孩子是“魔”是“仙”,真的是命中註定嗎?

現實生活中,我們的孩子,雖然不會被“魔丸”附體,但總有那麼一些孩子,看上去有那麼一點不同。

心理學上說,人的氣質是與生俱來的。

有的孩子偏多血質:機靈好動,但情緒不穩定,精力易分散。

有的孩子偏膽汁質:直率熱情,但也衝動急躁,稍不合心意就有可能對他人拳打腳踢。

有的孩子偏黏液質:安靜自制,但較為冷淡遲鈍,喜怒哀樂不善於言表。

有的孩子偏抑鬱質:情感細膩,情緒穩定,但也比較多愁善感和孤僻。

如果這世上真的有“魔丸”,那大概就是孩子身上那獨特的氣質吧!

然而,一個人身上會出現多種氣質特徵,氣質本身也並無好壞。即使真的存在氣質完全相同的孩子,也可能發展出不同的性格,走向截然不同的人生。

也就是說,不一定多血質和膽汁質的孩子,就會攻擊他人,而黏液質和抑鬱質的孩子就一定安全。

即使有命中註定的氣質,也絕不存在命中註定的人生。

就像哪吒,可能衝動易怒,也可以靈活善變,可能桀驁不馴,也可以勇敢正義。

他的“魔性”,可能害人,也可以幫人

《哪吒之魔童降世》:當你的孩子成為“小魔王”,你會依然愛他嗎

讓一個孩子成為“小魔王”的,往往不是命運,而是世俗的眼光。

比如我們看到一個壯漢,可能會懷疑他有暴力傾向;因為一個人長相不好,就總覺得他心術不正;或者看到一個人不苟言笑,就害怕他殘酷冷血。

想想我們小時候,班上是不是也有那麼幾個不受人“待見”的同學:有的因為長得不好看,被人貼上“醜八怪”的標籤,有的因為不愛乾淨,被人貼上“垃圾人”的標籤,有的因為學習不好,被人貼上“笨蛋”的標籤……最後,他們可能因為憤怒而反擊,被貼上了“暴力狂”的標籤,從此被周圍的人隔離。

沒有孩子天生是“魔王”,只是在那個自我認知模糊的年紀,有的孩子因為他人的評判,把自己的“攻擊性”,用錯了方向,很難再摘掉旁人貼的標籤。

就如哪吒,從小就被人貼上了“妖怪”的標籤。

哪吒第一次從家裡跑出來時,遇到一個天真無邪的小女孩,女孩邀請他一起踢毽子,他開心地笑了。

然而女孩的父母一把將女孩抱走,所有人都一臉驚恐地看著他,說他是“妖怪”。他憤怒得想要摧毀一切。

那一刻,他的攻擊性被激活了。

他開始利用自己“妖怪”的頭銜,嚇唬周圍的人,也用自己的鬼點子,捉弄那些想要捉弄他的小孩。

但從始至終,他都沒有傷人性命。

他不過是在用攻擊別人的方式,表達對這個世界的憤怒。

《哪吒之魔童降世》:當你的孩子成為“小魔王”,你會依然愛他嗎

精神分析理論裡說,每個人從出生,就帶有攻擊性。

小嬰兒用咬媽媽乳頭、揪媽媽頭髮來釋放攻擊性。再大一些的孩子,可能會因為需求沒得到滿足,用摔東西、打人等方式來釋放攻擊性。

如果這些無心的、不當的行為沒有得到合理引導,甚至被否定、壓制,找不到正確的方式釋放出來,那麼攻擊性就有可能把孩子變成真正的“小魔王”。

比如,兩個小朋友打鬧,其中一個小朋友向對方媽媽告狀:“阿姨,你看他打傷我了!”這位媽媽不分青紅皁白就對自己的孩子破口大罵:“你怎麼那麼調皮!那麼不講理!你要當小霸王不成?”

暫且不說事情的原委,即使真是這個“小霸王”的不對,先動的手。但他在媽媽的言語裡,聽到的只有“調皮”、“不講理”、“小霸王”這些詞語,一次、兩次、甚至多次,也許他也就習慣了親人對自己的判定,索性真的成為一個“小霸王”為非作歹去了。

就像哪吒所說:“他們說我是妖怪,那我就做個妖怪給他們看!

《哪吒之魔童降世》:當你的孩子成為“小魔王”,你會依然愛他嗎

《正面管教》的作者簡·尼爾森說過:“一個行為不當的孩子,是一個喪失信心的孩子。”“最惹人討厭的孩子,往往是最需要愛的孩子。”

有時候,孩子之所以成為“小魔王”,往往就是因為對這個世界失去了信心,感受不到父母的愛與接納,一步步被他人推向了深淵。

因此,就算孩子是“魔”是“仙”早已命定,也可以在父母的積極關注和引導下,改變命運、扭轉結局。

那麼,面對一個攻擊性強的所謂“小魔王”,父母應該怎麼做呢?

01 冷靜思考,切忌小題大作

杜克大學的柯伊教授進行了一項研究,發現儘管每個校園都會存在一些“小魔王”,但在一個普通班級中,存在七類孩子,這些孩子中,僅有20%存在成為“魔王”的“風險”。

相對安全的孩子有

非常受歡迎的孩子(性格好、朋友多,受人崇拜),大概佔15%;

被接納的孩子(有一些朋友,有強烈的集體歸屬感),大概佔45%;

定位模糊的孩子(有朋友,不那麼受歡迎但也不被人討厭),大概佔20%。

存在風險的孩子有

被排擠-順從型的孩子(忍受排擠而不做太多鬥爭)和被排擠-好鬥型的孩子(因不被接受而反抗,甚至由此成為欺凌、作惡者),大概佔10%-12%;

受爭議的孩子(優缺點都很明顯,有吸引人的地方,也因專橫而受爭議),大概佔4%;

被忽視型(內向、害羞,沒人關注),大概佔4%。

也就是說,僅有那些存在風險的孩子,有可能成為真正的“小魔王”,而如果你的孩子社交正常,有朋友,沒有突出的攻擊性表現,都不應該急於下結論,也不要因為孩子間偶爾發生的幾次爭執,就認定孩子無可救藥,有暴力傾向。

想一想,《哪吒之魔童降世》僅是個虛構的電影,其發生的概率應是億萬分之一,更何況,這億萬分之一,也被扭轉了結局。

不要因為自己的小題大做,讓孩子的世界天翻地覆。更不要因為孩子偶爾一次的“出格”行為,就判定了孩子的一生。

《哪吒之魔童降世》:當你的孩子成為“小魔王”,你會依然愛他嗎

02 把孩子的攻擊性引向積極的方面

前面說過,每個人從出生就具備攻擊性,釋放攻擊性的方式,決定了孩子是成為一個“小魔王”,還是成為一個卓越的人。

當嬰兒咬媽媽乳頭時,他並不知道這種行為會引起他人的疼痛。這時候媽媽如果擺出痛苦的表情,用手指頭把他的嘴巴引開,然後對他說:“你這樣媽媽會很疼。”即使是一個聽不懂說話的孩子,也能感受到媽媽的難過,從而提高共情力

同樣地,孩子大些的時候,媽媽可以通過繪本、情景劇等遊戲的方式,讓孩子理解痛苦等情緒,同時也讓孩子明白,當我們感到憤怒時,可以通過語言、表情來表達自己的情緒、解決問題,而動手只會傷害到他人,讓問題惡化。

有些孩子欺負別人,僅僅是為了顯示自己的強大,以獲得成就感和愉悅感,這時候就需要父母積極引導,比如鼓勵他積極參加體育活動和競賽,通過比賽、學習、發揮特長愛好等正當途徑釋放正向的攻擊性。

有些孩子可能天性易衝動,除了教會他數數冷靜三秒外,還可以在家裡佈置一個發洩角,放一個枕頭、毛絨玩具,或者讓孩子打打拳擊,通過不傷害他人的方式,釋放自己的不良情緒。

需要注意的是,面對孩子的攻擊性行為,壓制和隔離是堅決不可取的。

就像電影中,哪吒一開始被父母關了起來,結果只要一逮到機會就會出去胡作非為,而且愈演愈烈。反而是他跟師父太乙學練武功,適當地釋放了自己的攻擊性,他也漸漸沒有了非要出去嚇唬人的想法。

能量守恆定律同樣適用於孩子,攻擊性可以釋放負能量,同樣能釋放正能量。父母給孩子一個釋放的出口,就是給孩子發展的另一種可能。

"

《哪吒之魔童降世》評分爆表,我懷著憧憬和好奇去趕了個新鮮場,影片比預期的還要好。

與多年前的《哪吒鬧海》相比,《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故事內容有那麼一點點不同:哪吒出生時,就因他人作梗,被“魔丸”附體,成了人人避之的“小魔王”。面對這個出生既定的身份,以及三年後將被天雷摧毀的命運,他走上了一條曲折的抗爭之路。.

《哪吒之魔童降世》:當你的孩子成為“小魔王”,你會依然愛他嗎

《哪吒鬧海》裡的哪吒,雖調皮但正義,是小孩但也能成英雄。

《哪吒之魔童降世》裡的哪吒,亦正亦邪,不再是命定的英雄,卻永遠是個讓人疼惜的孩子。

當眾人都說,這個妖魔將來會禍害人間,要及早剷除時,哪吒的媽媽因不忍割捨自己的骨肉,緊緊抱住了他,即使他咬傷自己的手臂,也柔和地說:“媽媽在。”

然後他抬頭,臉上的戾氣消失,露出一個普通孩子會有的無辜而無助的表情。

那一刻,已為人師、為人母的我,心都碎了。

相信所有人看到這一幕都會不禁問自己:

孩子是“魔”是“仙”,真的是命中註定嗎?

現實生活中,我們的孩子,雖然不會被“魔丸”附體,但總有那麼一些孩子,看上去有那麼一點不同。

心理學上說,人的氣質是與生俱來的。

有的孩子偏多血質:機靈好動,但情緒不穩定,精力易分散。

有的孩子偏膽汁質:直率熱情,但也衝動急躁,稍不合心意就有可能對他人拳打腳踢。

有的孩子偏黏液質:安靜自制,但較為冷淡遲鈍,喜怒哀樂不善於言表。

有的孩子偏抑鬱質:情感細膩,情緒穩定,但也比較多愁善感和孤僻。

如果這世上真的有“魔丸”,那大概就是孩子身上那獨特的氣質吧!

然而,一個人身上會出現多種氣質特徵,氣質本身也並無好壞。即使真的存在氣質完全相同的孩子,也可能發展出不同的性格,走向截然不同的人生。

也就是說,不一定多血質和膽汁質的孩子,就會攻擊他人,而黏液質和抑鬱質的孩子就一定安全。

即使有命中註定的氣質,也絕不存在命中註定的人生。

就像哪吒,可能衝動易怒,也可以靈活善變,可能桀驁不馴,也可以勇敢正義。

他的“魔性”,可能害人,也可以幫人

《哪吒之魔童降世》:當你的孩子成為“小魔王”,你會依然愛他嗎

讓一個孩子成為“小魔王”的,往往不是命運,而是世俗的眼光。

比如我們看到一個壯漢,可能會懷疑他有暴力傾向;因為一個人長相不好,就總覺得他心術不正;或者看到一個人不苟言笑,就害怕他殘酷冷血。

想想我們小時候,班上是不是也有那麼幾個不受人“待見”的同學:有的因為長得不好看,被人貼上“醜八怪”的標籤,有的因為不愛乾淨,被人貼上“垃圾人”的標籤,有的因為學習不好,被人貼上“笨蛋”的標籤……最後,他們可能因為憤怒而反擊,被貼上了“暴力狂”的標籤,從此被周圍的人隔離。

沒有孩子天生是“魔王”,只是在那個自我認知模糊的年紀,有的孩子因為他人的評判,把自己的“攻擊性”,用錯了方向,很難再摘掉旁人貼的標籤。

就如哪吒,從小就被人貼上了“妖怪”的標籤。

哪吒第一次從家裡跑出來時,遇到一個天真無邪的小女孩,女孩邀請他一起踢毽子,他開心地笑了。

然而女孩的父母一把將女孩抱走,所有人都一臉驚恐地看著他,說他是“妖怪”。他憤怒得想要摧毀一切。

那一刻,他的攻擊性被激活了。

他開始利用自己“妖怪”的頭銜,嚇唬周圍的人,也用自己的鬼點子,捉弄那些想要捉弄他的小孩。

但從始至終,他都沒有傷人性命。

他不過是在用攻擊別人的方式,表達對這個世界的憤怒。

《哪吒之魔童降世》:當你的孩子成為“小魔王”,你會依然愛他嗎

精神分析理論裡說,每個人從出生,就帶有攻擊性。

小嬰兒用咬媽媽乳頭、揪媽媽頭髮來釋放攻擊性。再大一些的孩子,可能會因為需求沒得到滿足,用摔東西、打人等方式來釋放攻擊性。

如果這些無心的、不當的行為沒有得到合理引導,甚至被否定、壓制,找不到正確的方式釋放出來,那麼攻擊性就有可能把孩子變成真正的“小魔王”。

比如,兩個小朋友打鬧,其中一個小朋友向對方媽媽告狀:“阿姨,你看他打傷我了!”這位媽媽不分青紅皁白就對自己的孩子破口大罵:“你怎麼那麼調皮!那麼不講理!你要當小霸王不成?”

暫且不說事情的原委,即使真是這個“小霸王”的不對,先動的手。但他在媽媽的言語裡,聽到的只有“調皮”、“不講理”、“小霸王”這些詞語,一次、兩次、甚至多次,也許他也就習慣了親人對自己的判定,索性真的成為一個“小霸王”為非作歹去了。

就像哪吒所說:“他們說我是妖怪,那我就做個妖怪給他們看!

《哪吒之魔童降世》:當你的孩子成為“小魔王”,你會依然愛他嗎

《正面管教》的作者簡·尼爾森說過:“一個行為不當的孩子,是一個喪失信心的孩子。”“最惹人討厭的孩子,往往是最需要愛的孩子。”

有時候,孩子之所以成為“小魔王”,往往就是因為對這個世界失去了信心,感受不到父母的愛與接納,一步步被他人推向了深淵。

因此,就算孩子是“魔”是“仙”早已命定,也可以在父母的積極關注和引導下,改變命運、扭轉結局。

那麼,面對一個攻擊性強的所謂“小魔王”,父母應該怎麼做呢?

01 冷靜思考,切忌小題大作

杜克大學的柯伊教授進行了一項研究,發現儘管每個校園都會存在一些“小魔王”,但在一個普通班級中,存在七類孩子,這些孩子中,僅有20%存在成為“魔王”的“風險”。

相對安全的孩子有

非常受歡迎的孩子(性格好、朋友多,受人崇拜),大概佔15%;

被接納的孩子(有一些朋友,有強烈的集體歸屬感),大概佔45%;

定位模糊的孩子(有朋友,不那麼受歡迎但也不被人討厭),大概佔20%。

存在風險的孩子有

被排擠-順從型的孩子(忍受排擠而不做太多鬥爭)和被排擠-好鬥型的孩子(因不被接受而反抗,甚至由此成為欺凌、作惡者),大概佔10%-12%;

受爭議的孩子(優缺點都很明顯,有吸引人的地方,也因專橫而受爭議),大概佔4%;

被忽視型(內向、害羞,沒人關注),大概佔4%。

也就是說,僅有那些存在風險的孩子,有可能成為真正的“小魔王”,而如果你的孩子社交正常,有朋友,沒有突出的攻擊性表現,都不應該急於下結論,也不要因為孩子間偶爾發生的幾次爭執,就認定孩子無可救藥,有暴力傾向。

想一想,《哪吒之魔童降世》僅是個虛構的電影,其發生的概率應是億萬分之一,更何況,這億萬分之一,也被扭轉了結局。

不要因為自己的小題大做,讓孩子的世界天翻地覆。更不要因為孩子偶爾一次的“出格”行為,就判定了孩子的一生。

《哪吒之魔童降世》:當你的孩子成為“小魔王”,你會依然愛他嗎

02 把孩子的攻擊性引向積極的方面

前面說過,每個人從出生就具備攻擊性,釋放攻擊性的方式,決定了孩子是成為一個“小魔王”,還是成為一個卓越的人。

當嬰兒咬媽媽乳頭時,他並不知道這種行為會引起他人的疼痛。這時候媽媽如果擺出痛苦的表情,用手指頭把他的嘴巴引開,然後對他說:“你這樣媽媽會很疼。”即使是一個聽不懂說話的孩子,也能感受到媽媽的難過,從而提高共情力

同樣地,孩子大些的時候,媽媽可以通過繪本、情景劇等遊戲的方式,讓孩子理解痛苦等情緒,同時也讓孩子明白,當我們感到憤怒時,可以通過語言、表情來表達自己的情緒、解決問題,而動手只會傷害到他人,讓問題惡化。

有些孩子欺負別人,僅僅是為了顯示自己的強大,以獲得成就感和愉悅感,這時候就需要父母積極引導,比如鼓勵他積極參加體育活動和競賽,通過比賽、學習、發揮特長愛好等正當途徑釋放正向的攻擊性。

有些孩子可能天性易衝動,除了教會他數數冷靜三秒外,還可以在家裡佈置一個發洩角,放一個枕頭、毛絨玩具,或者讓孩子打打拳擊,通過不傷害他人的方式,釋放自己的不良情緒。

需要注意的是,面對孩子的攻擊性行為,壓制和隔離是堅決不可取的。

就像電影中,哪吒一開始被父母關了起來,結果只要一逮到機會就會出去胡作非為,而且愈演愈烈。反而是他跟師父太乙學練武功,適當地釋放了自己的攻擊性,他也漸漸沒有了非要出去嚇唬人的想法。

能量守恆定律同樣適用於孩子,攻擊性可以釋放負能量,同樣能釋放正能量。父母給孩子一個釋放的出口,就是給孩子發展的另一種可能。

《哪吒之魔童降世》:當你的孩子成為“小魔王”,你會依然愛他嗎

03 愛和理解,是最重要的

當哪吒的媽媽抱住自己的孩子,要保住他的性命時,跋扈的他感受到了愛,所以即使被關在家,即使遭到他人的排斥,他也沒有幹出傷人性命的事。

當哪吒的爸爸說:我知道你是在與夜叉鬥爭,是在保護那個小女孩。委屈而憤怒的他感受到了理解,所以即使被所有人懷疑,他也憧憬著自己成為英雄的那天。

當哪吒看到爸爸願意為了自己放棄生命時,自暴自棄的他感受到了父母對他無條件的接納,所以即使所有人都覺得他生來該死,即使他痛恨父母編造了一個美好的謊言讓他幻想做英雄,他也義無反顧地選擇了抗爭命運、顛覆人生。

所以即使,你的孩子真的成為了被人排擠、又因抗爭而受到更多非議的“小魔王”,也請拋開世人對他的所有偏見,先去愛,再談教育

"

《哪吒之魔童降世》評分爆表,我懷著憧憬和好奇去趕了個新鮮場,影片比預期的還要好。

與多年前的《哪吒鬧海》相比,《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故事內容有那麼一點點不同:哪吒出生時,就因他人作梗,被“魔丸”附體,成了人人避之的“小魔王”。面對這個出生既定的身份,以及三年後將被天雷摧毀的命運,他走上了一條曲折的抗爭之路。.

《哪吒之魔童降世》:當你的孩子成為“小魔王”,你會依然愛他嗎

《哪吒鬧海》裡的哪吒,雖調皮但正義,是小孩但也能成英雄。

《哪吒之魔童降世》裡的哪吒,亦正亦邪,不再是命定的英雄,卻永遠是個讓人疼惜的孩子。

當眾人都說,這個妖魔將來會禍害人間,要及早剷除時,哪吒的媽媽因不忍割捨自己的骨肉,緊緊抱住了他,即使他咬傷自己的手臂,也柔和地說:“媽媽在。”

然後他抬頭,臉上的戾氣消失,露出一個普通孩子會有的無辜而無助的表情。

那一刻,已為人師、為人母的我,心都碎了。

相信所有人看到這一幕都會不禁問自己:

孩子是“魔”是“仙”,真的是命中註定嗎?

現實生活中,我們的孩子,雖然不會被“魔丸”附體,但總有那麼一些孩子,看上去有那麼一點不同。

心理學上說,人的氣質是與生俱來的。

有的孩子偏多血質:機靈好動,但情緒不穩定,精力易分散。

有的孩子偏膽汁質:直率熱情,但也衝動急躁,稍不合心意就有可能對他人拳打腳踢。

有的孩子偏黏液質:安靜自制,但較為冷淡遲鈍,喜怒哀樂不善於言表。

有的孩子偏抑鬱質:情感細膩,情緒穩定,但也比較多愁善感和孤僻。

如果這世上真的有“魔丸”,那大概就是孩子身上那獨特的氣質吧!

然而,一個人身上會出現多種氣質特徵,氣質本身也並無好壞。即使真的存在氣質完全相同的孩子,也可能發展出不同的性格,走向截然不同的人生。

也就是說,不一定多血質和膽汁質的孩子,就會攻擊他人,而黏液質和抑鬱質的孩子就一定安全。

即使有命中註定的氣質,也絕不存在命中註定的人生。

就像哪吒,可能衝動易怒,也可以靈活善變,可能桀驁不馴,也可以勇敢正義。

他的“魔性”,可能害人,也可以幫人

《哪吒之魔童降世》:當你的孩子成為“小魔王”,你會依然愛他嗎

讓一個孩子成為“小魔王”的,往往不是命運,而是世俗的眼光。

比如我們看到一個壯漢,可能會懷疑他有暴力傾向;因為一個人長相不好,就總覺得他心術不正;或者看到一個人不苟言笑,就害怕他殘酷冷血。

想想我們小時候,班上是不是也有那麼幾個不受人“待見”的同學:有的因為長得不好看,被人貼上“醜八怪”的標籤,有的因為不愛乾淨,被人貼上“垃圾人”的標籤,有的因為學習不好,被人貼上“笨蛋”的標籤……最後,他們可能因為憤怒而反擊,被貼上了“暴力狂”的標籤,從此被周圍的人隔離。

沒有孩子天生是“魔王”,只是在那個自我認知模糊的年紀,有的孩子因為他人的評判,把自己的“攻擊性”,用錯了方向,很難再摘掉旁人貼的標籤。

就如哪吒,從小就被人貼上了“妖怪”的標籤。

哪吒第一次從家裡跑出來時,遇到一個天真無邪的小女孩,女孩邀請他一起踢毽子,他開心地笑了。

然而女孩的父母一把將女孩抱走,所有人都一臉驚恐地看著他,說他是“妖怪”。他憤怒得想要摧毀一切。

那一刻,他的攻擊性被激活了。

他開始利用自己“妖怪”的頭銜,嚇唬周圍的人,也用自己的鬼點子,捉弄那些想要捉弄他的小孩。

但從始至終,他都沒有傷人性命。

他不過是在用攻擊別人的方式,表達對這個世界的憤怒。

《哪吒之魔童降世》:當你的孩子成為“小魔王”,你會依然愛他嗎

精神分析理論裡說,每個人從出生,就帶有攻擊性。

小嬰兒用咬媽媽乳頭、揪媽媽頭髮來釋放攻擊性。再大一些的孩子,可能會因為需求沒得到滿足,用摔東西、打人等方式來釋放攻擊性。

如果這些無心的、不當的行為沒有得到合理引導,甚至被否定、壓制,找不到正確的方式釋放出來,那麼攻擊性就有可能把孩子變成真正的“小魔王”。

比如,兩個小朋友打鬧,其中一個小朋友向對方媽媽告狀:“阿姨,你看他打傷我了!”這位媽媽不分青紅皁白就對自己的孩子破口大罵:“你怎麼那麼調皮!那麼不講理!你要當小霸王不成?”

暫且不說事情的原委,即使真是這個“小霸王”的不對,先動的手。但他在媽媽的言語裡,聽到的只有“調皮”、“不講理”、“小霸王”這些詞語,一次、兩次、甚至多次,也許他也就習慣了親人對自己的判定,索性真的成為一個“小霸王”為非作歹去了。

就像哪吒所說:“他們說我是妖怪,那我就做個妖怪給他們看!

《哪吒之魔童降世》:當你的孩子成為“小魔王”,你會依然愛他嗎

《正面管教》的作者簡·尼爾森說過:“一個行為不當的孩子,是一個喪失信心的孩子。”“最惹人討厭的孩子,往往是最需要愛的孩子。”

有時候,孩子之所以成為“小魔王”,往往就是因為對這個世界失去了信心,感受不到父母的愛與接納,一步步被他人推向了深淵。

因此,就算孩子是“魔”是“仙”早已命定,也可以在父母的積極關注和引導下,改變命運、扭轉結局。

那麼,面對一個攻擊性強的所謂“小魔王”,父母應該怎麼做呢?

01 冷靜思考,切忌小題大作

杜克大學的柯伊教授進行了一項研究,發現儘管每個校園都會存在一些“小魔王”,但在一個普通班級中,存在七類孩子,這些孩子中,僅有20%存在成為“魔王”的“風險”。

相對安全的孩子有

非常受歡迎的孩子(性格好、朋友多,受人崇拜),大概佔15%;

被接納的孩子(有一些朋友,有強烈的集體歸屬感),大概佔45%;

定位模糊的孩子(有朋友,不那麼受歡迎但也不被人討厭),大概佔20%。

存在風險的孩子有

被排擠-順從型的孩子(忍受排擠而不做太多鬥爭)和被排擠-好鬥型的孩子(因不被接受而反抗,甚至由此成為欺凌、作惡者),大概佔10%-12%;

受爭議的孩子(優缺點都很明顯,有吸引人的地方,也因專橫而受爭議),大概佔4%;

被忽視型(內向、害羞,沒人關注),大概佔4%。

也就是說,僅有那些存在風險的孩子,有可能成為真正的“小魔王”,而如果你的孩子社交正常,有朋友,沒有突出的攻擊性表現,都不應該急於下結論,也不要因為孩子間偶爾發生的幾次爭執,就認定孩子無可救藥,有暴力傾向。

想一想,《哪吒之魔童降世》僅是個虛構的電影,其發生的概率應是億萬分之一,更何況,這億萬分之一,也被扭轉了結局。

不要因為自己的小題大做,讓孩子的世界天翻地覆。更不要因為孩子偶爾一次的“出格”行為,就判定了孩子的一生。

《哪吒之魔童降世》:當你的孩子成為“小魔王”,你會依然愛他嗎

02 把孩子的攻擊性引向積極的方面

前面說過,每個人從出生就具備攻擊性,釋放攻擊性的方式,決定了孩子是成為一個“小魔王”,還是成為一個卓越的人。

當嬰兒咬媽媽乳頭時,他並不知道這種行為會引起他人的疼痛。這時候媽媽如果擺出痛苦的表情,用手指頭把他的嘴巴引開,然後對他說:“你這樣媽媽會很疼。”即使是一個聽不懂說話的孩子,也能感受到媽媽的難過,從而提高共情力

同樣地,孩子大些的時候,媽媽可以通過繪本、情景劇等遊戲的方式,讓孩子理解痛苦等情緒,同時也讓孩子明白,當我們感到憤怒時,可以通過語言、表情來表達自己的情緒、解決問題,而動手只會傷害到他人,讓問題惡化。

有些孩子欺負別人,僅僅是為了顯示自己的強大,以獲得成就感和愉悅感,這時候就需要父母積極引導,比如鼓勵他積極參加體育活動和競賽,通過比賽、學習、發揮特長愛好等正當途徑釋放正向的攻擊性。

有些孩子可能天性易衝動,除了教會他數數冷靜三秒外,還可以在家裡佈置一個發洩角,放一個枕頭、毛絨玩具,或者讓孩子打打拳擊,通過不傷害他人的方式,釋放自己的不良情緒。

需要注意的是,面對孩子的攻擊性行為,壓制和隔離是堅決不可取的。

就像電影中,哪吒一開始被父母關了起來,結果只要一逮到機會就會出去胡作非為,而且愈演愈烈。反而是他跟師父太乙學練武功,適當地釋放了自己的攻擊性,他也漸漸沒有了非要出去嚇唬人的想法。

能量守恆定律同樣適用於孩子,攻擊性可以釋放負能量,同樣能釋放正能量。父母給孩子一個釋放的出口,就是給孩子發展的另一種可能。

《哪吒之魔童降世》:當你的孩子成為“小魔王”,你會依然愛他嗎

03 愛和理解,是最重要的

當哪吒的媽媽抱住自己的孩子,要保住他的性命時,跋扈的他感受到了愛,所以即使被關在家,即使遭到他人的排斥,他也沒有幹出傷人性命的事。

當哪吒的爸爸說:我知道你是在與夜叉鬥爭,是在保護那個小女孩。委屈而憤怒的他感受到了理解,所以即使被所有人懷疑,他也憧憬著自己成為英雄的那天。

當哪吒看到爸爸願意為了自己放棄生命時,自暴自棄的他感受到了父母對他無條件的接納,所以即使所有人都覺得他生來該死,即使他痛恨父母編造了一個美好的謊言讓他幻想做英雄,他也義無反顧地選擇了抗爭命運、顛覆人生。

所以即使,你的孩子真的成為了被人排擠、又因抗爭而受到更多非議的“小魔王”,也請拋開世人對他的所有偏見,先去愛,再談教育

《哪吒之魔童降世》:當你的孩子成為“小魔王”,你會依然愛他嗎

良好的親子關係,是一切教育的基礎。我們可以試想一下,如果哪吒的父母,能在三歲前,多陪伴他,而不是忙於斬妖除魔。也許他根本不會因為他人的眼光而變得叛逆,也不會為了刷存在感而時常逃出去闖禍。他的性格,也許會變得更柔和,他也不會等了三年,才涅槃重生。

所以,當我們看到孩子的攻擊性行為時,首先應該反思的是自己。

自己是否做了不良的示範?比如曾經我教過的一個學生,脾氣就非常暴躁,班上同學只要有誰惹他不順心,他就立馬拳打腳踢。後來我才知道,他的爸爸有暴力傾向,對他的教育方式就只有“打”,這種代代相傳的模式,無辜地輪迴到了他身上。

世界上最愚蠢的教育,就是我用打你的方式,告訴你不要打人。父母情緒穩定,是孩子處理好人際衝突的前提。父母言傳身教,比講一萬遍大道理更重要。

"

《哪吒之魔童降世》評分爆表,我懷著憧憬和好奇去趕了個新鮮場,影片比預期的還要好。

與多年前的《哪吒鬧海》相比,《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故事內容有那麼一點點不同:哪吒出生時,就因他人作梗,被“魔丸”附體,成了人人避之的“小魔王”。面對這個出生既定的身份,以及三年後將被天雷摧毀的命運,他走上了一條曲折的抗爭之路。.

《哪吒之魔童降世》:當你的孩子成為“小魔王”,你會依然愛他嗎

《哪吒鬧海》裡的哪吒,雖調皮但正義,是小孩但也能成英雄。

《哪吒之魔童降世》裡的哪吒,亦正亦邪,不再是命定的英雄,卻永遠是個讓人疼惜的孩子。

當眾人都說,這個妖魔將來會禍害人間,要及早剷除時,哪吒的媽媽因不忍割捨自己的骨肉,緊緊抱住了他,即使他咬傷自己的手臂,也柔和地說:“媽媽在。”

然後他抬頭,臉上的戾氣消失,露出一個普通孩子會有的無辜而無助的表情。

那一刻,已為人師、為人母的我,心都碎了。

相信所有人看到這一幕都會不禁問自己:

孩子是“魔”是“仙”,真的是命中註定嗎?

現實生活中,我們的孩子,雖然不會被“魔丸”附體,但總有那麼一些孩子,看上去有那麼一點不同。

心理學上說,人的氣質是與生俱來的。

有的孩子偏多血質:機靈好動,但情緒不穩定,精力易分散。

有的孩子偏膽汁質:直率熱情,但也衝動急躁,稍不合心意就有可能對他人拳打腳踢。

有的孩子偏黏液質:安靜自制,但較為冷淡遲鈍,喜怒哀樂不善於言表。

有的孩子偏抑鬱質:情感細膩,情緒穩定,但也比較多愁善感和孤僻。

如果這世上真的有“魔丸”,那大概就是孩子身上那獨特的氣質吧!

然而,一個人身上會出現多種氣質特徵,氣質本身也並無好壞。即使真的存在氣質完全相同的孩子,也可能發展出不同的性格,走向截然不同的人生。

也就是說,不一定多血質和膽汁質的孩子,就會攻擊他人,而黏液質和抑鬱質的孩子就一定安全。

即使有命中註定的氣質,也絕不存在命中註定的人生。

就像哪吒,可能衝動易怒,也可以靈活善變,可能桀驁不馴,也可以勇敢正義。

他的“魔性”,可能害人,也可以幫人

《哪吒之魔童降世》:當你的孩子成為“小魔王”,你會依然愛他嗎

讓一個孩子成為“小魔王”的,往往不是命運,而是世俗的眼光。

比如我們看到一個壯漢,可能會懷疑他有暴力傾向;因為一個人長相不好,就總覺得他心術不正;或者看到一個人不苟言笑,就害怕他殘酷冷血。

想想我們小時候,班上是不是也有那麼幾個不受人“待見”的同學:有的因為長得不好看,被人貼上“醜八怪”的標籤,有的因為不愛乾淨,被人貼上“垃圾人”的標籤,有的因為學習不好,被人貼上“笨蛋”的標籤……最後,他們可能因為憤怒而反擊,被貼上了“暴力狂”的標籤,從此被周圍的人隔離。

沒有孩子天生是“魔王”,只是在那個自我認知模糊的年紀,有的孩子因為他人的評判,把自己的“攻擊性”,用錯了方向,很難再摘掉旁人貼的標籤。

就如哪吒,從小就被人貼上了“妖怪”的標籤。

哪吒第一次從家裡跑出來時,遇到一個天真無邪的小女孩,女孩邀請他一起踢毽子,他開心地笑了。

然而女孩的父母一把將女孩抱走,所有人都一臉驚恐地看著他,說他是“妖怪”。他憤怒得想要摧毀一切。

那一刻,他的攻擊性被激活了。

他開始利用自己“妖怪”的頭銜,嚇唬周圍的人,也用自己的鬼點子,捉弄那些想要捉弄他的小孩。

但從始至終,他都沒有傷人性命。

他不過是在用攻擊別人的方式,表達對這個世界的憤怒。

《哪吒之魔童降世》:當你的孩子成為“小魔王”,你會依然愛他嗎

精神分析理論裡說,每個人從出生,就帶有攻擊性。

小嬰兒用咬媽媽乳頭、揪媽媽頭髮來釋放攻擊性。再大一些的孩子,可能會因為需求沒得到滿足,用摔東西、打人等方式來釋放攻擊性。

如果這些無心的、不當的行為沒有得到合理引導,甚至被否定、壓制,找不到正確的方式釋放出來,那麼攻擊性就有可能把孩子變成真正的“小魔王”。

比如,兩個小朋友打鬧,其中一個小朋友向對方媽媽告狀:“阿姨,你看他打傷我了!”這位媽媽不分青紅皁白就對自己的孩子破口大罵:“你怎麼那麼調皮!那麼不講理!你要當小霸王不成?”

暫且不說事情的原委,即使真是這個“小霸王”的不對,先動的手。但他在媽媽的言語裡,聽到的只有“調皮”、“不講理”、“小霸王”這些詞語,一次、兩次、甚至多次,也許他也就習慣了親人對自己的判定,索性真的成為一個“小霸王”為非作歹去了。

就像哪吒所說:“他們說我是妖怪,那我就做個妖怪給他們看!

《哪吒之魔童降世》:當你的孩子成為“小魔王”,你會依然愛他嗎

《正面管教》的作者簡·尼爾森說過:“一個行為不當的孩子,是一個喪失信心的孩子。”“最惹人討厭的孩子,往往是最需要愛的孩子。”

有時候,孩子之所以成為“小魔王”,往往就是因為對這個世界失去了信心,感受不到父母的愛與接納,一步步被他人推向了深淵。

因此,就算孩子是“魔”是“仙”早已命定,也可以在父母的積極關注和引導下,改變命運、扭轉結局。

那麼,面對一個攻擊性強的所謂“小魔王”,父母應該怎麼做呢?

01 冷靜思考,切忌小題大作

杜克大學的柯伊教授進行了一項研究,發現儘管每個校園都會存在一些“小魔王”,但在一個普通班級中,存在七類孩子,這些孩子中,僅有20%存在成為“魔王”的“風險”。

相對安全的孩子有

非常受歡迎的孩子(性格好、朋友多,受人崇拜),大概佔15%;

被接納的孩子(有一些朋友,有強烈的集體歸屬感),大概佔45%;

定位模糊的孩子(有朋友,不那麼受歡迎但也不被人討厭),大概佔20%。

存在風險的孩子有

被排擠-順從型的孩子(忍受排擠而不做太多鬥爭)和被排擠-好鬥型的孩子(因不被接受而反抗,甚至由此成為欺凌、作惡者),大概佔10%-12%;

受爭議的孩子(優缺點都很明顯,有吸引人的地方,也因專橫而受爭議),大概佔4%;

被忽視型(內向、害羞,沒人關注),大概佔4%。

也就是說,僅有那些存在風險的孩子,有可能成為真正的“小魔王”,而如果你的孩子社交正常,有朋友,沒有突出的攻擊性表現,都不應該急於下結論,也不要因為孩子間偶爾發生的幾次爭執,就認定孩子無可救藥,有暴力傾向。

想一想,《哪吒之魔童降世》僅是個虛構的電影,其發生的概率應是億萬分之一,更何況,這億萬分之一,也被扭轉了結局。

不要因為自己的小題大做,讓孩子的世界天翻地覆。更不要因為孩子偶爾一次的“出格”行為,就判定了孩子的一生。

《哪吒之魔童降世》:當你的孩子成為“小魔王”,你會依然愛他嗎

02 把孩子的攻擊性引向積極的方面

前面說過,每個人從出生就具備攻擊性,釋放攻擊性的方式,決定了孩子是成為一個“小魔王”,還是成為一個卓越的人。

當嬰兒咬媽媽乳頭時,他並不知道這種行為會引起他人的疼痛。這時候媽媽如果擺出痛苦的表情,用手指頭把他的嘴巴引開,然後對他說:“你這樣媽媽會很疼。”即使是一個聽不懂說話的孩子,也能感受到媽媽的難過,從而提高共情力

同樣地,孩子大些的時候,媽媽可以通過繪本、情景劇等遊戲的方式,讓孩子理解痛苦等情緒,同時也讓孩子明白,當我們感到憤怒時,可以通過語言、表情來表達自己的情緒、解決問題,而動手只會傷害到他人,讓問題惡化。

有些孩子欺負別人,僅僅是為了顯示自己的強大,以獲得成就感和愉悅感,這時候就需要父母積極引導,比如鼓勵他積極參加體育活動和競賽,通過比賽、學習、發揮特長愛好等正當途徑釋放正向的攻擊性。

有些孩子可能天性易衝動,除了教會他數數冷靜三秒外,還可以在家裡佈置一個發洩角,放一個枕頭、毛絨玩具,或者讓孩子打打拳擊,通過不傷害他人的方式,釋放自己的不良情緒。

需要注意的是,面對孩子的攻擊性行為,壓制和隔離是堅決不可取的。

就像電影中,哪吒一開始被父母關了起來,結果只要一逮到機會就會出去胡作非為,而且愈演愈烈。反而是他跟師父太乙學練武功,適當地釋放了自己的攻擊性,他也漸漸沒有了非要出去嚇唬人的想法。

能量守恆定律同樣適用於孩子,攻擊性可以釋放負能量,同樣能釋放正能量。父母給孩子一個釋放的出口,就是給孩子發展的另一種可能。

《哪吒之魔童降世》:當你的孩子成為“小魔王”,你會依然愛他嗎

03 愛和理解,是最重要的

當哪吒的媽媽抱住自己的孩子,要保住他的性命時,跋扈的他感受到了愛,所以即使被關在家,即使遭到他人的排斥,他也沒有幹出傷人性命的事。

當哪吒的爸爸說:我知道你是在與夜叉鬥爭,是在保護那個小女孩。委屈而憤怒的他感受到了理解,所以即使被所有人懷疑,他也憧憬著自己成為英雄的那天。

當哪吒看到爸爸願意為了自己放棄生命時,自暴自棄的他感受到了父母對他無條件的接納,所以即使所有人都覺得他生來該死,即使他痛恨父母編造了一個美好的謊言讓他幻想做英雄,他也義無反顧地選擇了抗爭命運、顛覆人生。

所以即使,你的孩子真的成為了被人排擠、又因抗爭而受到更多非議的“小魔王”,也請拋開世人對他的所有偏見,先去愛,再談教育

《哪吒之魔童降世》:當你的孩子成為“小魔王”,你會依然愛他嗎

良好的親子關係,是一切教育的基礎。我們可以試想一下,如果哪吒的父母,能在三歲前,多陪伴他,而不是忙於斬妖除魔。也許他根本不會因為他人的眼光而變得叛逆,也不會為了刷存在感而時常逃出去闖禍。他的性格,也許會變得更柔和,他也不會等了三年,才涅槃重生。

所以,當我們看到孩子的攻擊性行為時,首先應該反思的是自己。

自己是否做了不良的示範?比如曾經我教過的一個學生,脾氣就非常暴躁,班上同學只要有誰惹他不順心,他就立馬拳打腳踢。後來我才知道,他的爸爸有暴力傾向,對他的教育方式就只有“打”,這種代代相傳的模式,無辜地輪迴到了他身上。

世界上最愚蠢的教育,就是我用打你的方式,告訴你不要打人。父母情緒穩定,是孩子處理好人際衝突的前提。父母言傳身教,比講一萬遍大道理更重要。

《哪吒之魔童降世》:當你的孩子成為“小魔王”,你會依然愛他嗎

自己是否以偏概全,錯怪了孩子?比如前面講到的例子,兩個孩子打架了,媽媽不要只聽一個孩子的一面之詞,也不要因為只看到孩子的攻擊性行為就判定孩子有問題,而是要冷靜下來,聽聽孩子怎麼說,瞭解整個事件的過程。

如果孩子確實做的不對,也不要輕易給他貼上標籤,而是引導他如何解決問題,教他怎麼處理衝突。比如有的孩子只是不明白“交朋友的規則”,喜歡搶別人的玩具,來表示自己想要一起玩,這時候父母可以告訴他如何禮貌地與人打招呼、徵詢別人的意見,還可以教會他排隊、輪流、互助、分享、合作等方式,找到與小朋友相處的正確途徑。

如果孩子是因為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才進行的還擊,我們就更應該予以接納,幫助孩子維護自己的權利。比如,前面所說的,每個班級都有那麼幾個因為這樣或那樣的原因被人貼上標籤,嘲笑排擠的孩子,父母這時候就需要深入瞭解一下孩子被排擠的原因,能改變的,就讓孩子改變,不能改變的,就通過完善孩子的其他方面樹立他的自信,讓他重新找到歸屬感。

"

《哪吒之魔童降世》評分爆表,我懷著憧憬和好奇去趕了個新鮮場,影片比預期的還要好。

與多年前的《哪吒鬧海》相比,《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故事內容有那麼一點點不同:哪吒出生時,就因他人作梗,被“魔丸”附體,成了人人避之的“小魔王”。面對這個出生既定的身份,以及三年後將被天雷摧毀的命運,他走上了一條曲折的抗爭之路。.

《哪吒之魔童降世》:當你的孩子成為“小魔王”,你會依然愛他嗎

《哪吒鬧海》裡的哪吒,雖調皮但正義,是小孩但也能成英雄。

《哪吒之魔童降世》裡的哪吒,亦正亦邪,不再是命定的英雄,卻永遠是個讓人疼惜的孩子。

當眾人都說,這個妖魔將來會禍害人間,要及早剷除時,哪吒的媽媽因不忍割捨自己的骨肉,緊緊抱住了他,即使他咬傷自己的手臂,也柔和地說:“媽媽在。”

然後他抬頭,臉上的戾氣消失,露出一個普通孩子會有的無辜而無助的表情。

那一刻,已為人師、為人母的我,心都碎了。

相信所有人看到這一幕都會不禁問自己:

孩子是“魔”是“仙”,真的是命中註定嗎?

現實生活中,我們的孩子,雖然不會被“魔丸”附體,但總有那麼一些孩子,看上去有那麼一點不同。

心理學上說,人的氣質是與生俱來的。

有的孩子偏多血質:機靈好動,但情緒不穩定,精力易分散。

有的孩子偏膽汁質:直率熱情,但也衝動急躁,稍不合心意就有可能對他人拳打腳踢。

有的孩子偏黏液質:安靜自制,但較為冷淡遲鈍,喜怒哀樂不善於言表。

有的孩子偏抑鬱質:情感細膩,情緒穩定,但也比較多愁善感和孤僻。

如果這世上真的有“魔丸”,那大概就是孩子身上那獨特的氣質吧!

然而,一個人身上會出現多種氣質特徵,氣質本身也並無好壞。即使真的存在氣質完全相同的孩子,也可能發展出不同的性格,走向截然不同的人生。

也就是說,不一定多血質和膽汁質的孩子,就會攻擊他人,而黏液質和抑鬱質的孩子就一定安全。

即使有命中註定的氣質,也絕不存在命中註定的人生。

就像哪吒,可能衝動易怒,也可以靈活善變,可能桀驁不馴,也可以勇敢正義。

他的“魔性”,可能害人,也可以幫人

《哪吒之魔童降世》:當你的孩子成為“小魔王”,你會依然愛他嗎

讓一個孩子成為“小魔王”的,往往不是命運,而是世俗的眼光。

比如我們看到一個壯漢,可能會懷疑他有暴力傾向;因為一個人長相不好,就總覺得他心術不正;或者看到一個人不苟言笑,就害怕他殘酷冷血。

想想我們小時候,班上是不是也有那麼幾個不受人“待見”的同學:有的因為長得不好看,被人貼上“醜八怪”的標籤,有的因為不愛乾淨,被人貼上“垃圾人”的標籤,有的因為學習不好,被人貼上“笨蛋”的標籤……最後,他們可能因為憤怒而反擊,被貼上了“暴力狂”的標籤,從此被周圍的人隔離。

沒有孩子天生是“魔王”,只是在那個自我認知模糊的年紀,有的孩子因為他人的評判,把自己的“攻擊性”,用錯了方向,很難再摘掉旁人貼的標籤。

就如哪吒,從小就被人貼上了“妖怪”的標籤。

哪吒第一次從家裡跑出來時,遇到一個天真無邪的小女孩,女孩邀請他一起踢毽子,他開心地笑了。

然而女孩的父母一把將女孩抱走,所有人都一臉驚恐地看著他,說他是“妖怪”。他憤怒得想要摧毀一切。

那一刻,他的攻擊性被激活了。

他開始利用自己“妖怪”的頭銜,嚇唬周圍的人,也用自己的鬼點子,捉弄那些想要捉弄他的小孩。

但從始至終,他都沒有傷人性命。

他不過是在用攻擊別人的方式,表達對這個世界的憤怒。

《哪吒之魔童降世》:當你的孩子成為“小魔王”,你會依然愛他嗎

精神分析理論裡說,每個人從出生,就帶有攻擊性。

小嬰兒用咬媽媽乳頭、揪媽媽頭髮來釋放攻擊性。再大一些的孩子,可能會因為需求沒得到滿足,用摔東西、打人等方式來釋放攻擊性。

如果這些無心的、不當的行為沒有得到合理引導,甚至被否定、壓制,找不到正確的方式釋放出來,那麼攻擊性就有可能把孩子變成真正的“小魔王”。

比如,兩個小朋友打鬧,其中一個小朋友向對方媽媽告狀:“阿姨,你看他打傷我了!”這位媽媽不分青紅皁白就對自己的孩子破口大罵:“你怎麼那麼調皮!那麼不講理!你要當小霸王不成?”

暫且不說事情的原委,即使真是這個“小霸王”的不對,先動的手。但他在媽媽的言語裡,聽到的只有“調皮”、“不講理”、“小霸王”這些詞語,一次、兩次、甚至多次,也許他也就習慣了親人對自己的判定,索性真的成為一個“小霸王”為非作歹去了。

就像哪吒所說:“他們說我是妖怪,那我就做個妖怪給他們看!

《哪吒之魔童降世》:當你的孩子成為“小魔王”,你會依然愛他嗎

《正面管教》的作者簡·尼爾森說過:“一個行為不當的孩子,是一個喪失信心的孩子。”“最惹人討厭的孩子,往往是最需要愛的孩子。”

有時候,孩子之所以成為“小魔王”,往往就是因為對這個世界失去了信心,感受不到父母的愛與接納,一步步被他人推向了深淵。

因此,就算孩子是“魔”是“仙”早已命定,也可以在父母的積極關注和引導下,改變命運、扭轉結局。

那麼,面對一個攻擊性強的所謂“小魔王”,父母應該怎麼做呢?

01 冷靜思考,切忌小題大作

杜克大學的柯伊教授進行了一項研究,發現儘管每個校園都會存在一些“小魔王”,但在一個普通班級中,存在七類孩子,這些孩子中,僅有20%存在成為“魔王”的“風險”。

相對安全的孩子有

非常受歡迎的孩子(性格好、朋友多,受人崇拜),大概佔15%;

被接納的孩子(有一些朋友,有強烈的集體歸屬感),大概佔45%;

定位模糊的孩子(有朋友,不那麼受歡迎但也不被人討厭),大概佔20%。

存在風險的孩子有

被排擠-順從型的孩子(忍受排擠而不做太多鬥爭)和被排擠-好鬥型的孩子(因不被接受而反抗,甚至由此成為欺凌、作惡者),大概佔10%-12%;

受爭議的孩子(優缺點都很明顯,有吸引人的地方,也因專橫而受爭議),大概佔4%;

被忽視型(內向、害羞,沒人關注),大概佔4%。

也就是說,僅有那些存在風險的孩子,有可能成為真正的“小魔王”,而如果你的孩子社交正常,有朋友,沒有突出的攻擊性表現,都不應該急於下結論,也不要因為孩子間偶爾發生的幾次爭執,就認定孩子無可救藥,有暴力傾向。

想一想,《哪吒之魔童降世》僅是個虛構的電影,其發生的概率應是億萬分之一,更何況,這億萬分之一,也被扭轉了結局。

不要因為自己的小題大做,讓孩子的世界天翻地覆。更不要因為孩子偶爾一次的“出格”行為,就判定了孩子的一生。

《哪吒之魔童降世》:當你的孩子成為“小魔王”,你會依然愛他嗎

02 把孩子的攻擊性引向積極的方面

前面說過,每個人從出生就具備攻擊性,釋放攻擊性的方式,決定了孩子是成為一個“小魔王”,還是成為一個卓越的人。

當嬰兒咬媽媽乳頭時,他並不知道這種行為會引起他人的疼痛。這時候媽媽如果擺出痛苦的表情,用手指頭把他的嘴巴引開,然後對他說:“你這樣媽媽會很疼。”即使是一個聽不懂說話的孩子,也能感受到媽媽的難過,從而提高共情力

同樣地,孩子大些的時候,媽媽可以通過繪本、情景劇等遊戲的方式,讓孩子理解痛苦等情緒,同時也讓孩子明白,當我們感到憤怒時,可以通過語言、表情來表達自己的情緒、解決問題,而動手只會傷害到他人,讓問題惡化。

有些孩子欺負別人,僅僅是為了顯示自己的強大,以獲得成就感和愉悅感,這時候就需要父母積極引導,比如鼓勵他積極參加體育活動和競賽,通過比賽、學習、發揮特長愛好等正當途徑釋放正向的攻擊性。

有些孩子可能天性易衝動,除了教會他數數冷靜三秒外,還可以在家裡佈置一個發洩角,放一個枕頭、毛絨玩具,或者讓孩子打打拳擊,通過不傷害他人的方式,釋放自己的不良情緒。

需要注意的是,面對孩子的攻擊性行為,壓制和隔離是堅決不可取的。

就像電影中,哪吒一開始被父母關了起來,結果只要一逮到機會就會出去胡作非為,而且愈演愈烈。反而是他跟師父太乙學練武功,適當地釋放了自己的攻擊性,他也漸漸沒有了非要出去嚇唬人的想法。

能量守恆定律同樣適用於孩子,攻擊性可以釋放負能量,同樣能釋放正能量。父母給孩子一個釋放的出口,就是給孩子發展的另一種可能。

《哪吒之魔童降世》:當你的孩子成為“小魔王”,你會依然愛他嗎

03 愛和理解,是最重要的

當哪吒的媽媽抱住自己的孩子,要保住他的性命時,跋扈的他感受到了愛,所以即使被關在家,即使遭到他人的排斥,他也沒有幹出傷人性命的事。

當哪吒的爸爸說:我知道你是在與夜叉鬥爭,是在保護那個小女孩。委屈而憤怒的他感受到了理解,所以即使被所有人懷疑,他也憧憬著自己成為英雄的那天。

當哪吒看到爸爸願意為了自己放棄生命時,自暴自棄的他感受到了父母對他無條件的接納,所以即使所有人都覺得他生來該死,即使他痛恨父母編造了一個美好的謊言讓他幻想做英雄,他也義無反顧地選擇了抗爭命運、顛覆人生。

所以即使,你的孩子真的成為了被人排擠、又因抗爭而受到更多非議的“小魔王”,也請拋開世人對他的所有偏見,先去愛,再談教育

《哪吒之魔童降世》:當你的孩子成為“小魔王”,你會依然愛他嗎

良好的親子關係,是一切教育的基礎。我們可以試想一下,如果哪吒的父母,能在三歲前,多陪伴他,而不是忙於斬妖除魔。也許他根本不會因為他人的眼光而變得叛逆,也不會為了刷存在感而時常逃出去闖禍。他的性格,也許會變得更柔和,他也不會等了三年,才涅槃重生。

所以,當我們看到孩子的攻擊性行為時,首先應該反思的是自己。

自己是否做了不良的示範?比如曾經我教過的一個學生,脾氣就非常暴躁,班上同學只要有誰惹他不順心,他就立馬拳打腳踢。後來我才知道,他的爸爸有暴力傾向,對他的教育方式就只有“打”,這種代代相傳的模式,無辜地輪迴到了他身上。

世界上最愚蠢的教育,就是我用打你的方式,告訴你不要打人。父母情緒穩定,是孩子處理好人際衝突的前提。父母言傳身教,比講一萬遍大道理更重要。

《哪吒之魔童降世》:當你的孩子成為“小魔王”,你會依然愛他嗎

自己是否以偏概全,錯怪了孩子?比如前面講到的例子,兩個孩子打架了,媽媽不要只聽一個孩子的一面之詞,也不要因為只看到孩子的攻擊性行為就判定孩子有問題,而是要冷靜下來,聽聽孩子怎麼說,瞭解整個事件的過程。

如果孩子確實做的不對,也不要輕易給他貼上標籤,而是引導他如何解決問題,教他怎麼處理衝突。比如有的孩子只是不明白“交朋友的規則”,喜歡搶別人的玩具,來表示自己想要一起玩,這時候父母可以告訴他如何禮貌地與人打招呼、徵詢別人的意見,還可以教會他排隊、輪流、互助、分享、合作等方式,找到與小朋友相處的正確途徑。

如果孩子是因為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才進行的還擊,我們就更應該予以接納,幫助孩子維護自己的權利。比如,前面所說的,每個班級都有那麼幾個因為這樣或那樣的原因被人貼上標籤,嘲笑排擠的孩子,父母這時候就需要深入瞭解一下孩子被排擠的原因,能改變的,就讓孩子改變,不能改變的,就通過完善孩子的其他方面樹立他的自信,讓他重新找到歸屬感。

《哪吒之魔童降世》:當你的孩子成為“小魔王”,你會依然愛他嗎

當然,不是每個孩子都能成為那最受歡迎的15%,但就像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強調的:一個人可以通過為他人創造價值、貢獻於社會,來超越自卑,獲得人生的意義。對於一個孩子來說,要避免他產生攻擊性行為,最好的方式就是先愛他,再用這樣的方式,教會他如何愛別人。

我們可以看到,那些不存在社交風險的孩子,都是因為他們至少還有朋友,在群體中或多或少的能找到些歸屬感。因此,父母應該從小就培養孩子樂於助人的品質,鼓勵他在多幫老師和同學做事,或是通過主動邀請小夥伴到家裡來玩、讓他積極參加集體活動、多分享自己的玩具、零食等方法,讓孩子感受到對他人有用,獲取自我價值。

"

《哪吒之魔童降世》評分爆表,我懷著憧憬和好奇去趕了個新鮮場,影片比預期的還要好。

與多年前的《哪吒鬧海》相比,《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故事內容有那麼一點點不同:哪吒出生時,就因他人作梗,被“魔丸”附體,成了人人避之的“小魔王”。面對這個出生既定的身份,以及三年後將被天雷摧毀的命運,他走上了一條曲折的抗爭之路。.

《哪吒之魔童降世》:當你的孩子成為“小魔王”,你會依然愛他嗎

《哪吒鬧海》裡的哪吒,雖調皮但正義,是小孩但也能成英雄。

《哪吒之魔童降世》裡的哪吒,亦正亦邪,不再是命定的英雄,卻永遠是個讓人疼惜的孩子。

當眾人都說,這個妖魔將來會禍害人間,要及早剷除時,哪吒的媽媽因不忍割捨自己的骨肉,緊緊抱住了他,即使他咬傷自己的手臂,也柔和地說:“媽媽在。”

然後他抬頭,臉上的戾氣消失,露出一個普通孩子會有的無辜而無助的表情。

那一刻,已為人師、為人母的我,心都碎了。

相信所有人看到這一幕都會不禁問自己:

孩子是“魔”是“仙”,真的是命中註定嗎?

現實生活中,我們的孩子,雖然不會被“魔丸”附體,但總有那麼一些孩子,看上去有那麼一點不同。

心理學上說,人的氣質是與生俱來的。

有的孩子偏多血質:機靈好動,但情緒不穩定,精力易分散。

有的孩子偏膽汁質:直率熱情,但也衝動急躁,稍不合心意就有可能對他人拳打腳踢。

有的孩子偏黏液質:安靜自制,但較為冷淡遲鈍,喜怒哀樂不善於言表。

有的孩子偏抑鬱質:情感細膩,情緒穩定,但也比較多愁善感和孤僻。

如果這世上真的有“魔丸”,那大概就是孩子身上那獨特的氣質吧!

然而,一個人身上會出現多種氣質特徵,氣質本身也並無好壞。即使真的存在氣質完全相同的孩子,也可能發展出不同的性格,走向截然不同的人生。

也就是說,不一定多血質和膽汁質的孩子,就會攻擊他人,而黏液質和抑鬱質的孩子就一定安全。

即使有命中註定的氣質,也絕不存在命中註定的人生。

就像哪吒,可能衝動易怒,也可以靈活善變,可能桀驁不馴,也可以勇敢正義。

他的“魔性”,可能害人,也可以幫人

《哪吒之魔童降世》:當你的孩子成為“小魔王”,你會依然愛他嗎

讓一個孩子成為“小魔王”的,往往不是命運,而是世俗的眼光。

比如我們看到一個壯漢,可能會懷疑他有暴力傾向;因為一個人長相不好,就總覺得他心術不正;或者看到一個人不苟言笑,就害怕他殘酷冷血。

想想我們小時候,班上是不是也有那麼幾個不受人“待見”的同學:有的因為長得不好看,被人貼上“醜八怪”的標籤,有的因為不愛乾淨,被人貼上“垃圾人”的標籤,有的因為學習不好,被人貼上“笨蛋”的標籤……最後,他們可能因為憤怒而反擊,被貼上了“暴力狂”的標籤,從此被周圍的人隔離。

沒有孩子天生是“魔王”,只是在那個自我認知模糊的年紀,有的孩子因為他人的評判,把自己的“攻擊性”,用錯了方向,很難再摘掉旁人貼的標籤。

就如哪吒,從小就被人貼上了“妖怪”的標籤。

哪吒第一次從家裡跑出來時,遇到一個天真無邪的小女孩,女孩邀請他一起踢毽子,他開心地笑了。

然而女孩的父母一把將女孩抱走,所有人都一臉驚恐地看著他,說他是“妖怪”。他憤怒得想要摧毀一切。

那一刻,他的攻擊性被激活了。

他開始利用自己“妖怪”的頭銜,嚇唬周圍的人,也用自己的鬼點子,捉弄那些想要捉弄他的小孩。

但從始至終,他都沒有傷人性命。

他不過是在用攻擊別人的方式,表達對這個世界的憤怒。

《哪吒之魔童降世》:當你的孩子成為“小魔王”,你會依然愛他嗎

精神分析理論裡說,每個人從出生,就帶有攻擊性。

小嬰兒用咬媽媽乳頭、揪媽媽頭髮來釋放攻擊性。再大一些的孩子,可能會因為需求沒得到滿足,用摔東西、打人等方式來釋放攻擊性。

如果這些無心的、不當的行為沒有得到合理引導,甚至被否定、壓制,找不到正確的方式釋放出來,那麼攻擊性就有可能把孩子變成真正的“小魔王”。

比如,兩個小朋友打鬧,其中一個小朋友向對方媽媽告狀:“阿姨,你看他打傷我了!”這位媽媽不分青紅皁白就對自己的孩子破口大罵:“你怎麼那麼調皮!那麼不講理!你要當小霸王不成?”

暫且不說事情的原委,即使真是這個“小霸王”的不對,先動的手。但他在媽媽的言語裡,聽到的只有“調皮”、“不講理”、“小霸王”這些詞語,一次、兩次、甚至多次,也許他也就習慣了親人對自己的判定,索性真的成為一個“小霸王”為非作歹去了。

就像哪吒所說:“他們說我是妖怪,那我就做個妖怪給他們看!

《哪吒之魔童降世》:當你的孩子成為“小魔王”,你會依然愛他嗎

《正面管教》的作者簡·尼爾森說過:“一個行為不當的孩子,是一個喪失信心的孩子。”“最惹人討厭的孩子,往往是最需要愛的孩子。”

有時候,孩子之所以成為“小魔王”,往往就是因為對這個世界失去了信心,感受不到父母的愛與接納,一步步被他人推向了深淵。

因此,就算孩子是“魔”是“仙”早已命定,也可以在父母的積極關注和引導下,改變命運、扭轉結局。

那麼,面對一個攻擊性強的所謂“小魔王”,父母應該怎麼做呢?

01 冷靜思考,切忌小題大作

杜克大學的柯伊教授進行了一項研究,發現儘管每個校園都會存在一些“小魔王”,但在一個普通班級中,存在七類孩子,這些孩子中,僅有20%存在成為“魔王”的“風險”。

相對安全的孩子有

非常受歡迎的孩子(性格好、朋友多,受人崇拜),大概佔15%;

被接納的孩子(有一些朋友,有強烈的集體歸屬感),大概佔45%;

定位模糊的孩子(有朋友,不那麼受歡迎但也不被人討厭),大概佔20%。

存在風險的孩子有

被排擠-順從型的孩子(忍受排擠而不做太多鬥爭)和被排擠-好鬥型的孩子(因不被接受而反抗,甚至由此成為欺凌、作惡者),大概佔10%-12%;

受爭議的孩子(優缺點都很明顯,有吸引人的地方,也因專橫而受爭議),大概佔4%;

被忽視型(內向、害羞,沒人關注),大概佔4%。

也就是說,僅有那些存在風險的孩子,有可能成為真正的“小魔王”,而如果你的孩子社交正常,有朋友,沒有突出的攻擊性表現,都不應該急於下結論,也不要因為孩子間偶爾發生的幾次爭執,就認定孩子無可救藥,有暴力傾向。

想一想,《哪吒之魔童降世》僅是個虛構的電影,其發生的概率應是億萬分之一,更何況,這億萬分之一,也被扭轉了結局。

不要因為自己的小題大做,讓孩子的世界天翻地覆。更不要因為孩子偶爾一次的“出格”行為,就判定了孩子的一生。

《哪吒之魔童降世》:當你的孩子成為“小魔王”,你會依然愛他嗎

02 把孩子的攻擊性引向積極的方面

前面說過,每個人從出生就具備攻擊性,釋放攻擊性的方式,決定了孩子是成為一個“小魔王”,還是成為一個卓越的人。

當嬰兒咬媽媽乳頭時,他並不知道這種行為會引起他人的疼痛。這時候媽媽如果擺出痛苦的表情,用手指頭把他的嘴巴引開,然後對他說:“你這樣媽媽會很疼。”即使是一個聽不懂說話的孩子,也能感受到媽媽的難過,從而提高共情力

同樣地,孩子大些的時候,媽媽可以通過繪本、情景劇等遊戲的方式,讓孩子理解痛苦等情緒,同時也讓孩子明白,當我們感到憤怒時,可以通過語言、表情來表達自己的情緒、解決問題,而動手只會傷害到他人,讓問題惡化。

有些孩子欺負別人,僅僅是為了顯示自己的強大,以獲得成就感和愉悅感,這時候就需要父母積極引導,比如鼓勵他積極參加體育活動和競賽,通過比賽、學習、發揮特長愛好等正當途徑釋放正向的攻擊性。

有些孩子可能天性易衝動,除了教會他數數冷靜三秒外,還可以在家裡佈置一個發洩角,放一個枕頭、毛絨玩具,或者讓孩子打打拳擊,通過不傷害他人的方式,釋放自己的不良情緒。

需要注意的是,面對孩子的攻擊性行為,壓制和隔離是堅決不可取的。

就像電影中,哪吒一開始被父母關了起來,結果只要一逮到機會就會出去胡作非為,而且愈演愈烈。反而是他跟師父太乙學練武功,適當地釋放了自己的攻擊性,他也漸漸沒有了非要出去嚇唬人的想法。

能量守恆定律同樣適用於孩子,攻擊性可以釋放負能量,同樣能釋放正能量。父母給孩子一個釋放的出口,就是給孩子發展的另一種可能。

《哪吒之魔童降世》:當你的孩子成為“小魔王”,你會依然愛他嗎

03 愛和理解,是最重要的

當哪吒的媽媽抱住自己的孩子,要保住他的性命時,跋扈的他感受到了愛,所以即使被關在家,即使遭到他人的排斥,他也沒有幹出傷人性命的事。

當哪吒的爸爸說:我知道你是在與夜叉鬥爭,是在保護那個小女孩。委屈而憤怒的他感受到了理解,所以即使被所有人懷疑,他也憧憬著自己成為英雄的那天。

當哪吒看到爸爸願意為了自己放棄生命時,自暴自棄的他感受到了父母對他無條件的接納,所以即使所有人都覺得他生來該死,即使他痛恨父母編造了一個美好的謊言讓他幻想做英雄,他也義無反顧地選擇了抗爭命運、顛覆人生。

所以即使,你的孩子真的成為了被人排擠、又因抗爭而受到更多非議的“小魔王”,也請拋開世人對他的所有偏見,先去愛,再談教育

《哪吒之魔童降世》:當你的孩子成為“小魔王”,你會依然愛他嗎

良好的親子關係,是一切教育的基礎。我們可以試想一下,如果哪吒的父母,能在三歲前,多陪伴他,而不是忙於斬妖除魔。也許他根本不會因為他人的眼光而變得叛逆,也不會為了刷存在感而時常逃出去闖禍。他的性格,也許會變得更柔和,他也不會等了三年,才涅槃重生。

所以,當我們看到孩子的攻擊性行為時,首先應該反思的是自己。

自己是否做了不良的示範?比如曾經我教過的一個學生,脾氣就非常暴躁,班上同學只要有誰惹他不順心,他就立馬拳打腳踢。後來我才知道,他的爸爸有暴力傾向,對他的教育方式就只有“打”,這種代代相傳的模式,無辜地輪迴到了他身上。

世界上最愚蠢的教育,就是我用打你的方式,告訴你不要打人。父母情緒穩定,是孩子處理好人際衝突的前提。父母言傳身教,比講一萬遍大道理更重要。

《哪吒之魔童降世》:當你的孩子成為“小魔王”,你會依然愛他嗎

自己是否以偏概全,錯怪了孩子?比如前面講到的例子,兩個孩子打架了,媽媽不要只聽一個孩子的一面之詞,也不要因為只看到孩子的攻擊性行為就判定孩子有問題,而是要冷靜下來,聽聽孩子怎麼說,瞭解整個事件的過程。

如果孩子確實做的不對,也不要輕易給他貼上標籤,而是引導他如何解決問題,教他怎麼處理衝突。比如有的孩子只是不明白“交朋友的規則”,喜歡搶別人的玩具,來表示自己想要一起玩,這時候父母可以告訴他如何禮貌地與人打招呼、徵詢別人的意見,還可以教會他排隊、輪流、互助、分享、合作等方式,找到與小朋友相處的正確途徑。

如果孩子是因為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才進行的還擊,我們就更應該予以接納,幫助孩子維護自己的權利。比如,前面所說的,每個班級都有那麼幾個因為這樣或那樣的原因被人貼上標籤,嘲笑排擠的孩子,父母這時候就需要深入瞭解一下孩子被排擠的原因,能改變的,就讓孩子改變,不能改變的,就通過完善孩子的其他方面樹立他的自信,讓他重新找到歸屬感。

《哪吒之魔童降世》:當你的孩子成為“小魔王”,你會依然愛他嗎

當然,不是每個孩子都能成為那最受歡迎的15%,但就像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強調的:一個人可以通過為他人創造價值、貢獻於社會,來超越自卑,獲得人生的意義。對於一個孩子來說,要避免他產生攻擊性行為,最好的方式就是先愛他,再用這樣的方式,教會他如何愛別人。

我們可以看到,那些不存在社交風險的孩子,都是因為他們至少還有朋友,在群體中或多或少的能找到些歸屬感。因此,父母應該從小就培養孩子樂於助人的品質,鼓勵他在多幫老師和同學做事,或是通過主動邀請小夥伴到家裡來玩、讓他積極參加集體活動、多分享自己的玩具、零食等方法,讓孩子感受到對他人有用,獲取自我價值。

《哪吒之魔童降世》:當你的孩子成為“小魔王”,你會依然愛他嗎

就像《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結尾,哪吒並沒有殺死龍王的兒子,因為,他是他最好的朋友。因為,他心中的愛,融化了曾有的恨意。

而當看到他因為拯救了整個陳塘關,所有人都因為感恩和羞愧跪坐於他周圍時,我想他的父母內心一定是波瀾起伏的:

我的孩子,即使是“小魔王”,也阻擋不了我愛他。而愛,就是讓“魔”成“仙”的唯一解藥。

"

《哪吒之魔童降世》評分爆表,我懷著憧憬和好奇去趕了個新鮮場,影片比預期的還要好。

與多年前的《哪吒鬧海》相比,《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故事內容有那麼一點點不同:哪吒出生時,就因他人作梗,被“魔丸”附體,成了人人避之的“小魔王”。面對這個出生既定的身份,以及三年後將被天雷摧毀的命運,他走上了一條曲折的抗爭之路。.

《哪吒之魔童降世》:當你的孩子成為“小魔王”,你會依然愛他嗎

《哪吒鬧海》裡的哪吒,雖調皮但正義,是小孩但也能成英雄。

《哪吒之魔童降世》裡的哪吒,亦正亦邪,不再是命定的英雄,卻永遠是個讓人疼惜的孩子。

當眾人都說,這個妖魔將來會禍害人間,要及早剷除時,哪吒的媽媽因不忍割捨自己的骨肉,緊緊抱住了他,即使他咬傷自己的手臂,也柔和地說:“媽媽在。”

然後他抬頭,臉上的戾氣消失,露出一個普通孩子會有的無辜而無助的表情。

那一刻,已為人師、為人母的我,心都碎了。

相信所有人看到這一幕都會不禁問自己:

孩子是“魔”是“仙”,真的是命中註定嗎?

現實生活中,我們的孩子,雖然不會被“魔丸”附體,但總有那麼一些孩子,看上去有那麼一點不同。

心理學上說,人的氣質是與生俱來的。

有的孩子偏多血質:機靈好動,但情緒不穩定,精力易分散。

有的孩子偏膽汁質:直率熱情,但也衝動急躁,稍不合心意就有可能對他人拳打腳踢。

有的孩子偏黏液質:安靜自制,但較為冷淡遲鈍,喜怒哀樂不善於言表。

有的孩子偏抑鬱質:情感細膩,情緒穩定,但也比較多愁善感和孤僻。

如果這世上真的有“魔丸”,那大概就是孩子身上那獨特的氣質吧!

然而,一個人身上會出現多種氣質特徵,氣質本身也並無好壞。即使真的存在氣質完全相同的孩子,也可能發展出不同的性格,走向截然不同的人生。

也就是說,不一定多血質和膽汁質的孩子,就會攻擊他人,而黏液質和抑鬱質的孩子就一定安全。

即使有命中註定的氣質,也絕不存在命中註定的人生。

就像哪吒,可能衝動易怒,也可以靈活善變,可能桀驁不馴,也可以勇敢正義。

他的“魔性”,可能害人,也可以幫人

《哪吒之魔童降世》:當你的孩子成為“小魔王”,你會依然愛他嗎

讓一個孩子成為“小魔王”的,往往不是命運,而是世俗的眼光。

比如我們看到一個壯漢,可能會懷疑他有暴力傾向;因為一個人長相不好,就總覺得他心術不正;或者看到一個人不苟言笑,就害怕他殘酷冷血。

想想我們小時候,班上是不是也有那麼幾個不受人“待見”的同學:有的因為長得不好看,被人貼上“醜八怪”的標籤,有的因為不愛乾淨,被人貼上“垃圾人”的標籤,有的因為學習不好,被人貼上“笨蛋”的標籤……最後,他們可能因為憤怒而反擊,被貼上了“暴力狂”的標籤,從此被周圍的人隔離。

沒有孩子天生是“魔王”,只是在那個自我認知模糊的年紀,有的孩子因為他人的評判,把自己的“攻擊性”,用錯了方向,很難再摘掉旁人貼的標籤。

就如哪吒,從小就被人貼上了“妖怪”的標籤。

哪吒第一次從家裡跑出來時,遇到一個天真無邪的小女孩,女孩邀請他一起踢毽子,他開心地笑了。

然而女孩的父母一把將女孩抱走,所有人都一臉驚恐地看著他,說他是“妖怪”。他憤怒得想要摧毀一切。

那一刻,他的攻擊性被激活了。

他開始利用自己“妖怪”的頭銜,嚇唬周圍的人,也用自己的鬼點子,捉弄那些想要捉弄他的小孩。

但從始至終,他都沒有傷人性命。

他不過是在用攻擊別人的方式,表達對這個世界的憤怒。

《哪吒之魔童降世》:當你的孩子成為“小魔王”,你會依然愛他嗎

精神分析理論裡說,每個人從出生,就帶有攻擊性。

小嬰兒用咬媽媽乳頭、揪媽媽頭髮來釋放攻擊性。再大一些的孩子,可能會因為需求沒得到滿足,用摔東西、打人等方式來釋放攻擊性。

如果這些無心的、不當的行為沒有得到合理引導,甚至被否定、壓制,找不到正確的方式釋放出來,那麼攻擊性就有可能把孩子變成真正的“小魔王”。

比如,兩個小朋友打鬧,其中一個小朋友向對方媽媽告狀:“阿姨,你看他打傷我了!”這位媽媽不分青紅皁白就對自己的孩子破口大罵:“你怎麼那麼調皮!那麼不講理!你要當小霸王不成?”

暫且不說事情的原委,即使真是這個“小霸王”的不對,先動的手。但他在媽媽的言語裡,聽到的只有“調皮”、“不講理”、“小霸王”這些詞語,一次、兩次、甚至多次,也許他也就習慣了親人對自己的判定,索性真的成為一個“小霸王”為非作歹去了。

就像哪吒所說:“他們說我是妖怪,那我就做個妖怪給他們看!

《哪吒之魔童降世》:當你的孩子成為“小魔王”,你會依然愛他嗎

《正面管教》的作者簡·尼爾森說過:“一個行為不當的孩子,是一個喪失信心的孩子。”“最惹人討厭的孩子,往往是最需要愛的孩子。”

有時候,孩子之所以成為“小魔王”,往往就是因為對這個世界失去了信心,感受不到父母的愛與接納,一步步被他人推向了深淵。

因此,就算孩子是“魔”是“仙”早已命定,也可以在父母的積極關注和引導下,改變命運、扭轉結局。

那麼,面對一個攻擊性強的所謂“小魔王”,父母應該怎麼做呢?

01 冷靜思考,切忌小題大作

杜克大學的柯伊教授進行了一項研究,發現儘管每個校園都會存在一些“小魔王”,但在一個普通班級中,存在七類孩子,這些孩子中,僅有20%存在成為“魔王”的“風險”。

相對安全的孩子有

非常受歡迎的孩子(性格好、朋友多,受人崇拜),大概佔15%;

被接納的孩子(有一些朋友,有強烈的集體歸屬感),大概佔45%;

定位模糊的孩子(有朋友,不那麼受歡迎但也不被人討厭),大概佔20%。

存在風險的孩子有

被排擠-順從型的孩子(忍受排擠而不做太多鬥爭)和被排擠-好鬥型的孩子(因不被接受而反抗,甚至由此成為欺凌、作惡者),大概佔10%-12%;

受爭議的孩子(優缺點都很明顯,有吸引人的地方,也因專橫而受爭議),大概佔4%;

被忽視型(內向、害羞,沒人關注),大概佔4%。

也就是說,僅有那些存在風險的孩子,有可能成為真正的“小魔王”,而如果你的孩子社交正常,有朋友,沒有突出的攻擊性表現,都不應該急於下結論,也不要因為孩子間偶爾發生的幾次爭執,就認定孩子無可救藥,有暴力傾向。

想一想,《哪吒之魔童降世》僅是個虛構的電影,其發生的概率應是億萬分之一,更何況,這億萬分之一,也被扭轉了結局。

不要因為自己的小題大做,讓孩子的世界天翻地覆。更不要因為孩子偶爾一次的“出格”行為,就判定了孩子的一生。

《哪吒之魔童降世》:當你的孩子成為“小魔王”,你會依然愛他嗎

02 把孩子的攻擊性引向積極的方面

前面說過,每個人從出生就具備攻擊性,釋放攻擊性的方式,決定了孩子是成為一個“小魔王”,還是成為一個卓越的人。

當嬰兒咬媽媽乳頭時,他並不知道這種行為會引起他人的疼痛。這時候媽媽如果擺出痛苦的表情,用手指頭把他的嘴巴引開,然後對他說:“你這樣媽媽會很疼。”即使是一個聽不懂說話的孩子,也能感受到媽媽的難過,從而提高共情力

同樣地,孩子大些的時候,媽媽可以通過繪本、情景劇等遊戲的方式,讓孩子理解痛苦等情緒,同時也讓孩子明白,當我們感到憤怒時,可以通過語言、表情來表達自己的情緒、解決問題,而動手只會傷害到他人,讓問題惡化。

有些孩子欺負別人,僅僅是為了顯示自己的強大,以獲得成就感和愉悅感,這時候就需要父母積極引導,比如鼓勵他積極參加體育活動和競賽,通過比賽、學習、發揮特長愛好等正當途徑釋放正向的攻擊性。

有些孩子可能天性易衝動,除了教會他數數冷靜三秒外,還可以在家裡佈置一個發洩角,放一個枕頭、毛絨玩具,或者讓孩子打打拳擊,通過不傷害他人的方式,釋放自己的不良情緒。

需要注意的是,面對孩子的攻擊性行為,壓制和隔離是堅決不可取的。

就像電影中,哪吒一開始被父母關了起來,結果只要一逮到機會就會出去胡作非為,而且愈演愈烈。反而是他跟師父太乙學練武功,適當地釋放了自己的攻擊性,他也漸漸沒有了非要出去嚇唬人的想法。

能量守恆定律同樣適用於孩子,攻擊性可以釋放負能量,同樣能釋放正能量。父母給孩子一個釋放的出口,就是給孩子發展的另一種可能。

《哪吒之魔童降世》:當你的孩子成為“小魔王”,你會依然愛他嗎

03 愛和理解,是最重要的

當哪吒的媽媽抱住自己的孩子,要保住他的性命時,跋扈的他感受到了愛,所以即使被關在家,即使遭到他人的排斥,他也沒有幹出傷人性命的事。

當哪吒的爸爸說:我知道你是在與夜叉鬥爭,是在保護那個小女孩。委屈而憤怒的他感受到了理解,所以即使被所有人懷疑,他也憧憬著自己成為英雄的那天。

當哪吒看到爸爸願意為了自己放棄生命時,自暴自棄的他感受到了父母對他無條件的接納,所以即使所有人都覺得他生來該死,即使他痛恨父母編造了一個美好的謊言讓他幻想做英雄,他也義無反顧地選擇了抗爭命運、顛覆人生。

所以即使,你的孩子真的成為了被人排擠、又因抗爭而受到更多非議的“小魔王”,也請拋開世人對他的所有偏見,先去愛,再談教育

《哪吒之魔童降世》:當你的孩子成為“小魔王”,你會依然愛他嗎

良好的親子關係,是一切教育的基礎。我們可以試想一下,如果哪吒的父母,能在三歲前,多陪伴他,而不是忙於斬妖除魔。也許他根本不會因為他人的眼光而變得叛逆,也不會為了刷存在感而時常逃出去闖禍。他的性格,也許會變得更柔和,他也不會等了三年,才涅槃重生。

所以,當我們看到孩子的攻擊性行為時,首先應該反思的是自己。

自己是否做了不良的示範?比如曾經我教過的一個學生,脾氣就非常暴躁,班上同學只要有誰惹他不順心,他就立馬拳打腳踢。後來我才知道,他的爸爸有暴力傾向,對他的教育方式就只有“打”,這種代代相傳的模式,無辜地輪迴到了他身上。

世界上最愚蠢的教育,就是我用打你的方式,告訴你不要打人。父母情緒穩定,是孩子處理好人際衝突的前提。父母言傳身教,比講一萬遍大道理更重要。

《哪吒之魔童降世》:當你的孩子成為“小魔王”,你會依然愛他嗎

自己是否以偏概全,錯怪了孩子?比如前面講到的例子,兩個孩子打架了,媽媽不要只聽一個孩子的一面之詞,也不要因為只看到孩子的攻擊性行為就判定孩子有問題,而是要冷靜下來,聽聽孩子怎麼說,瞭解整個事件的過程。

如果孩子確實做的不對,也不要輕易給他貼上標籤,而是引導他如何解決問題,教他怎麼處理衝突。比如有的孩子只是不明白“交朋友的規則”,喜歡搶別人的玩具,來表示自己想要一起玩,這時候父母可以告訴他如何禮貌地與人打招呼、徵詢別人的意見,還可以教會他排隊、輪流、互助、分享、合作等方式,找到與小朋友相處的正確途徑。

如果孩子是因為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才進行的還擊,我們就更應該予以接納,幫助孩子維護自己的權利。比如,前面所說的,每個班級都有那麼幾個因為這樣或那樣的原因被人貼上標籤,嘲笑排擠的孩子,父母這時候就需要深入瞭解一下孩子被排擠的原因,能改變的,就讓孩子改變,不能改變的,就通過完善孩子的其他方面樹立他的自信,讓他重新找到歸屬感。

《哪吒之魔童降世》:當你的孩子成為“小魔王”,你會依然愛他嗎

當然,不是每個孩子都能成為那最受歡迎的15%,但就像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強調的:一個人可以通過為他人創造價值、貢獻於社會,來超越自卑,獲得人生的意義。對於一個孩子來說,要避免他產生攻擊性行為,最好的方式就是先愛他,再用這樣的方式,教會他如何愛別人。

我們可以看到,那些不存在社交風險的孩子,都是因為他們至少還有朋友,在群體中或多或少的能找到些歸屬感。因此,父母應該從小就培養孩子樂於助人的品質,鼓勵他在多幫老師和同學做事,或是通過主動邀請小夥伴到家裡來玩、讓他積極參加集體活動、多分享自己的玩具、零食等方法,讓孩子感受到對他人有用,獲取自我價值。

《哪吒之魔童降世》:當你的孩子成為“小魔王”,你會依然愛他嗎

就像《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結尾,哪吒並沒有殺死龍王的兒子,因為,他是他最好的朋友。因為,他心中的愛,融化了曾有的恨意。

而當看到他因為拯救了整個陳塘關,所有人都因為感恩和羞愧跪坐於他周圍時,我想他的父母內心一定是波瀾起伏的:

我的孩子,即使是“小魔王”,也阻擋不了我愛他。而愛,就是讓“魔”成“仙”的唯一解藥。

《哪吒之魔童降世》:當你的孩子成為“小魔王”,你會依然愛他嗎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