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氣橋”是怎樣煉成的 | 熱血與智慧,甚至生命'

"

1960年秋天,南京長江大橋克服缺少資金、缺乏鋼材等困難,恢復施工。然而,長江水底岩層的獨特形態卻讓大家犯了難……


1959年,周恩來總理親自簽署任命書,由梅暘春擔綱當時的大橋工程局總工程師,主持南京長江大橋設計並負責施工組織工作。

年輕時的梅暘春赴美國留學。回國後,作為著名橋樑專家茅以升的主要助手,參與修建了錢塘江大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他擔任武漢長江大橋副總工程師。


"

1960年秋天,南京長江大橋克服缺少資金、缺乏鋼材等困難,恢復施工。然而,長江水底岩層的獨特形態卻讓大家犯了難……


1959年,周恩來總理親自簽署任命書,由梅暘春擔綱當時的大橋工程局總工程師,主持南京長江大橋設計並負責施工組織工作。

年輕時的梅暘春赴美國留學。回國後,作為著名橋樑專家茅以升的主要助手,參與修建了錢塘江大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他擔任武漢長江大橋副總工程師。


“爭氣橋”是怎樣煉成的 | 熱血與智慧,甚至生命


南京江面寬闊,水底岩層極其複雜,梅暘春面臨的第一道難題便是水下基礎工程。世界各地都難以找到可以借鑑的經驗,而水下基礎對一座橋樑來說,是至關重要的立橋之本。

"

1960年秋天,南京長江大橋克服缺少資金、缺乏鋼材等困難,恢復施工。然而,長江水底岩層的獨特形態卻讓大家犯了難……


1959年,周恩來總理親自簽署任命書,由梅暘春擔綱當時的大橋工程局總工程師,主持南京長江大橋設計並負責施工組織工作。

年輕時的梅暘春赴美國留學。回國後,作為著名橋樑專家茅以升的主要助手,參與修建了錢塘江大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他擔任武漢長江大橋副總工程師。


“爭氣橋”是怎樣煉成的 | 熱血與智慧,甚至生命


南京江面寬闊,水底岩層極其複雜,梅暘春面臨的第一道難題便是水下基礎工程。世界各地都難以找到可以借鑑的經驗,而水下基礎對一座橋樑來說,是至關重要的立橋之本。

“爭氣橋”是怎樣煉成的 | 熱血與智慧,甚至生命

朱海濤 中鐵大橋局高級工程師 時任南京長江大橋技術人員

一座橋樑,70%靠水下基礎,技術問題就是橋墩基礎的問題。如果基礎不穩定,靠不住,或者下沉,那整個橋就不行。


梅暘春查閱大量資料,赴南京長江實地調研,並邀請全國專家一起研討,終於形成了基本思路。

武漢長江大橋水下基礎使用的管樁直徑是1.55米,而南京長江大橋的管樁直徑要達到3米到3.6米。試驗墩的任務之一,就是尋找適用於南京長江大橋的管樁。


"

1960年秋天,南京長江大橋克服缺少資金、缺乏鋼材等困難,恢復施工。然而,長江水底岩層的獨特形態卻讓大家犯了難……


1959年,周恩來總理親自簽署任命書,由梅暘春擔綱當時的大橋工程局總工程師,主持南京長江大橋設計並負責施工組織工作。

年輕時的梅暘春赴美國留學。回國後,作為著名橋樑專家茅以升的主要助手,參與修建了錢塘江大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他擔任武漢長江大橋副總工程師。


“爭氣橋”是怎樣煉成的 | 熱血與智慧,甚至生命


南京江面寬闊,水底岩層極其複雜,梅暘春面臨的第一道難題便是水下基礎工程。世界各地都難以找到可以借鑑的經驗,而水下基礎對一座橋樑來說,是至關重要的立橋之本。

“爭氣橋”是怎樣煉成的 | 熱血與智慧,甚至生命

朱海濤 中鐵大橋局高級工程師 時任南京長江大橋技術人員

一座橋樑,70%靠水下基礎,技術問題就是橋墩基礎的問題。如果基礎不穩定,靠不住,或者下沉,那整個橋就不行。


梅暘春查閱大量資料,赴南京長江實地調研,並邀請全國專家一起研討,終於形成了基本思路。

武漢長江大橋水下基礎使用的管樁直徑是1.55米,而南京長江大橋的管樁直徑要達到3米到3.6米。試驗墩的任務之一,就是尋找適用於南京長江大橋的管樁。


“爭氣橋”是怎樣煉成的 | 熱血與智慧,甚至生命

中國武漢豎有一座管柱紀念碑,它與蘇聯專家西林有關。周恩來總理曾經說過,在中國的大橋建設事業上,西林是有功勞的。

武漢長江大橋建設期間,蘇聯援華專家組組長西林提出,把效率低、安全性差的“氣壓沉箱法”改為“大型管柱鑽孔法”。

武漢長江大橋水下基礎方案,最終改用“大型管柱鑽孔法”,比原計劃提前15個月竣工。西林到南京的時候,梅暘春正在為南京長江大橋1號墩沉井基礎的施工,絞盡腦汁。


"

1960年秋天,南京長江大橋克服缺少資金、缺乏鋼材等困難,恢復施工。然而,長江水底岩層的獨特形態卻讓大家犯了難……


1959年,周恩來總理親自簽署任命書,由梅暘春擔綱當時的大橋工程局總工程師,主持南京長江大橋設計並負責施工組織工作。

年輕時的梅暘春赴美國留學。回國後,作為著名橋樑專家茅以升的主要助手,參與修建了錢塘江大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他擔任武漢長江大橋副總工程師。


“爭氣橋”是怎樣煉成的 | 熱血與智慧,甚至生命


南京江面寬闊,水底岩層極其複雜,梅暘春面臨的第一道難題便是水下基礎工程。世界各地都難以找到可以借鑑的經驗,而水下基礎對一座橋樑來說,是至關重要的立橋之本。

“爭氣橋”是怎樣煉成的 | 熱血與智慧,甚至生命

朱海濤 中鐵大橋局高級工程師 時任南京長江大橋技術人員

一座橋樑,70%靠水下基礎,技術問題就是橋墩基礎的問題。如果基礎不穩定,靠不住,或者下沉,那整個橋就不行。


梅暘春查閱大量資料,赴南京長江實地調研,並邀請全國專家一起研討,終於形成了基本思路。

武漢長江大橋水下基礎使用的管樁直徑是1.55米,而南京長江大橋的管樁直徑要達到3米到3.6米。試驗墩的任務之一,就是尋找適用於南京長江大橋的管樁。


“爭氣橋”是怎樣煉成的 | 熱血與智慧,甚至生命

中國武漢豎有一座管柱紀念碑,它與蘇聯專家西林有關。周恩來總理曾經說過,在中國的大橋建設事業上,西林是有功勞的。

武漢長江大橋建設期間,蘇聯援華專家組組長西林提出,把效率低、安全性差的“氣壓沉箱法”改為“大型管柱鑽孔法”。

武漢長江大橋水下基礎方案,最終改用“大型管柱鑽孔法”,比原計劃提前15個月竣工。西林到南京的時候,梅暘春正在為南京長江大橋1號墩沉井基礎的施工,絞盡腦汁。


“爭氣橋”是怎樣煉成的 | 熱血與智慧,甚至生命


1號墩地處古河道深槽,採用了沉井技術,施工前預計下沉深度要逼近甚至超過世界紀錄。可是,實際施工中,沉井下到一定深度就很難再繼續下沉了。西林根據經驗覺得沉井無法達到預期深度,並建議即刻改用大型管柱鑽孔法。

梅暘春瞭解西林嚴謹的學術態度,對他的不同意見十分重視,行事更為慎重,組織技術人員不斷試驗。為了確保萬無一失,年過花甲又患有高血壓的梅暘春,每天守在施工現場,常常拄拐行走。

那麼管柱和沉井到底有什麼不同呢?兩個施工方法,哪一個更適合南京長江大橋呢?

管柱法,是把許多根管柱建好,在上面修築一個承臺,就像把一大把筷子捆在一起,可以承受很大的重量。然而,由於南京長江大橋水下淤泥很厚,江底岩層有很多破碎帶,如果管柱下得太深,長度過大,就會引起橋墩頂端晃動過大,影響橋樑安全。

"

1960年秋天,南京長江大橋克服缺少資金、缺乏鋼材等困難,恢復施工。然而,長江水底岩層的獨特形態卻讓大家犯了難……


1959年,周恩來總理親自簽署任命書,由梅暘春擔綱當時的大橋工程局總工程師,主持南京長江大橋設計並負責施工組織工作。

年輕時的梅暘春赴美國留學。回國後,作為著名橋樑專家茅以升的主要助手,參與修建了錢塘江大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他擔任武漢長江大橋副總工程師。


“爭氣橋”是怎樣煉成的 | 熱血與智慧,甚至生命


南京江面寬闊,水底岩層極其複雜,梅暘春面臨的第一道難題便是水下基礎工程。世界各地都難以找到可以借鑑的經驗,而水下基礎對一座橋樑來說,是至關重要的立橋之本。

“爭氣橋”是怎樣煉成的 | 熱血與智慧,甚至生命

朱海濤 中鐵大橋局高級工程師 時任南京長江大橋技術人員

一座橋樑,70%靠水下基礎,技術問題就是橋墩基礎的問題。如果基礎不穩定,靠不住,或者下沉,那整個橋就不行。


梅暘春查閱大量資料,赴南京長江實地調研,並邀請全國專家一起研討,終於形成了基本思路。

武漢長江大橋水下基礎使用的管樁直徑是1.55米,而南京長江大橋的管樁直徑要達到3米到3.6米。試驗墩的任務之一,就是尋找適用於南京長江大橋的管樁。


“爭氣橋”是怎樣煉成的 | 熱血與智慧,甚至生命

中國武漢豎有一座管柱紀念碑,它與蘇聯專家西林有關。周恩來總理曾經說過,在中國的大橋建設事業上,西林是有功勞的。

武漢長江大橋建設期間,蘇聯援華專家組組長西林提出,把效率低、安全性差的“氣壓沉箱法”改為“大型管柱鑽孔法”。

武漢長江大橋水下基礎方案,最終改用“大型管柱鑽孔法”,比原計劃提前15個月竣工。西林到南京的時候,梅暘春正在為南京長江大橋1號墩沉井基礎的施工,絞盡腦汁。


“爭氣橋”是怎樣煉成的 | 熱血與智慧,甚至生命


1號墩地處古河道深槽,採用了沉井技術,施工前預計下沉深度要逼近甚至超過世界紀錄。可是,實際施工中,沉井下到一定深度就很難再繼續下沉了。西林根據經驗覺得沉井無法達到預期深度,並建議即刻改用大型管柱鑽孔法。

梅暘春瞭解西林嚴謹的學術態度,對他的不同意見十分重視,行事更為慎重,組織技術人員不斷試驗。為了確保萬無一失,年過花甲又患有高血壓的梅暘春,每天守在施工現場,常常拄拐行走。

那麼管柱和沉井到底有什麼不同呢?兩個施工方法,哪一個更適合南京長江大橋呢?

管柱法,是把許多根管柱建好,在上面修築一個承臺,就像把一大把筷子捆在一起,可以承受很大的重量。然而,由於南京長江大橋水下淤泥很厚,江底岩層有很多破碎帶,如果管柱下得太深,長度過大,就會引起橋墩頂端晃動過大,影響橋樑安全。

“爭氣橋”是怎樣煉成的 | 熱血與智慧,甚至生命

沉井法,相當於把管柱放在一個“杯子”中,再把“杯子”按到泥巴里去,到達基岩。這樣受力合理,不容易下沉。

"

1960年秋天,南京長江大橋克服缺少資金、缺乏鋼材等困難,恢復施工。然而,長江水底岩層的獨特形態卻讓大家犯了難……


1959年,周恩來總理親自簽署任命書,由梅暘春擔綱當時的大橋工程局總工程師,主持南京長江大橋設計並負責施工組織工作。

年輕時的梅暘春赴美國留學。回國後,作為著名橋樑專家茅以升的主要助手,參與修建了錢塘江大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他擔任武漢長江大橋副總工程師。


“爭氣橋”是怎樣煉成的 | 熱血與智慧,甚至生命


南京江面寬闊,水底岩層極其複雜,梅暘春面臨的第一道難題便是水下基礎工程。世界各地都難以找到可以借鑑的經驗,而水下基礎對一座橋樑來說,是至關重要的立橋之本。

“爭氣橋”是怎樣煉成的 | 熱血與智慧,甚至生命

朱海濤 中鐵大橋局高級工程師 時任南京長江大橋技術人員

一座橋樑,70%靠水下基礎,技術問題就是橋墩基礎的問題。如果基礎不穩定,靠不住,或者下沉,那整個橋就不行。


梅暘春查閱大量資料,赴南京長江實地調研,並邀請全國專家一起研討,終於形成了基本思路。

武漢長江大橋水下基礎使用的管樁直徑是1.55米,而南京長江大橋的管樁直徑要達到3米到3.6米。試驗墩的任務之一,就是尋找適用於南京長江大橋的管樁。


“爭氣橋”是怎樣煉成的 | 熱血與智慧,甚至生命

中國武漢豎有一座管柱紀念碑,它與蘇聯專家西林有關。周恩來總理曾經說過,在中國的大橋建設事業上,西林是有功勞的。

武漢長江大橋建設期間,蘇聯援華專家組組長西林提出,把效率低、安全性差的“氣壓沉箱法”改為“大型管柱鑽孔法”。

武漢長江大橋水下基礎方案,最終改用“大型管柱鑽孔法”,比原計劃提前15個月竣工。西林到南京的時候,梅暘春正在為南京長江大橋1號墩沉井基礎的施工,絞盡腦汁。


“爭氣橋”是怎樣煉成的 | 熱血與智慧,甚至生命


1號墩地處古河道深槽,採用了沉井技術,施工前預計下沉深度要逼近甚至超過世界紀錄。可是,實際施工中,沉井下到一定深度就很難再繼續下沉了。西林根據經驗覺得沉井無法達到預期深度,並建議即刻改用大型管柱鑽孔法。

梅暘春瞭解西林嚴謹的學術態度,對他的不同意見十分重視,行事更為慎重,組織技術人員不斷試驗。為了確保萬無一失,年過花甲又患有高血壓的梅暘春,每天守在施工現場,常常拄拐行走。

那麼管柱和沉井到底有什麼不同呢?兩個施工方法,哪一個更適合南京長江大橋呢?

管柱法,是把許多根管柱建好,在上面修築一個承臺,就像把一大把筷子捆在一起,可以承受很大的重量。然而,由於南京長江大橋水下淤泥很厚,江底岩層有很多破碎帶,如果管柱下得太深,長度過大,就會引起橋墩頂端晃動過大,影響橋樑安全。

“爭氣橋”是怎樣煉成的 | 熱血與智慧,甚至生命

沉井法,相當於把管柱放在一個“杯子”中,再把“杯子”按到泥巴里去,到達基岩。這樣受力合理,不容易下沉。

“爭氣橋”是怎樣煉成的 | 熱血與智慧,甚至生命

經過深思熟慮和周密計算,梅暘春認為,對南京長江大橋來說,沉井加管柱比單純的管柱基礎穩固得多。於是梅暘春向上級建議:採用沉井加管柱方案,並得到上級批准。

隨著沉井一截一截下沉,梅暘春懸著的心也一點一點放下,1號墩終於成功了,沉井下沉深度超過當時的世界紀錄。

1號墩的成功,讓梅暘春意識到:這個前所未有的偉大工程,每時每刻都會遇到新難題,必須集思廣益,讓每個人開動腦筋,大膽創新。指揮部對創新成功者,無論大小,一律獎勵。僅1960年,職工提出的建議就有15000多條。

梅暘春提倡每個橋墩建成後都要總結經驗教訓,為下一個橋墩建設提供借鑑。南京長江大橋一共9個橋墩,用了4種不同的基礎方案,就是這樣不斷創新、不斷改進的。


"

1960年秋天,南京長江大橋克服缺少資金、缺乏鋼材等困難,恢復施工。然而,長江水底岩層的獨特形態卻讓大家犯了難……


1959年,周恩來總理親自簽署任命書,由梅暘春擔綱當時的大橋工程局總工程師,主持南京長江大橋設計並負責施工組織工作。

年輕時的梅暘春赴美國留學。回國後,作為著名橋樑專家茅以升的主要助手,參與修建了錢塘江大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他擔任武漢長江大橋副總工程師。


“爭氣橋”是怎樣煉成的 | 熱血與智慧,甚至生命


南京江面寬闊,水底岩層極其複雜,梅暘春面臨的第一道難題便是水下基礎工程。世界各地都難以找到可以借鑑的經驗,而水下基礎對一座橋樑來說,是至關重要的立橋之本。

“爭氣橋”是怎樣煉成的 | 熱血與智慧,甚至生命

朱海濤 中鐵大橋局高級工程師 時任南京長江大橋技術人員

一座橋樑,70%靠水下基礎,技術問題就是橋墩基礎的問題。如果基礎不穩定,靠不住,或者下沉,那整個橋就不行。


梅暘春查閱大量資料,赴南京長江實地調研,並邀請全國專家一起研討,終於形成了基本思路。

武漢長江大橋水下基礎使用的管樁直徑是1.55米,而南京長江大橋的管樁直徑要達到3米到3.6米。試驗墩的任務之一,就是尋找適用於南京長江大橋的管樁。


“爭氣橋”是怎樣煉成的 | 熱血與智慧,甚至生命

中國武漢豎有一座管柱紀念碑,它與蘇聯專家西林有關。周恩來總理曾經說過,在中國的大橋建設事業上,西林是有功勞的。

武漢長江大橋建設期間,蘇聯援華專家組組長西林提出,把效率低、安全性差的“氣壓沉箱法”改為“大型管柱鑽孔法”。

武漢長江大橋水下基礎方案,最終改用“大型管柱鑽孔法”,比原計劃提前15個月竣工。西林到南京的時候,梅暘春正在為南京長江大橋1號墩沉井基礎的施工,絞盡腦汁。


“爭氣橋”是怎樣煉成的 | 熱血與智慧,甚至生命


1號墩地處古河道深槽,採用了沉井技術,施工前預計下沉深度要逼近甚至超過世界紀錄。可是,實際施工中,沉井下到一定深度就很難再繼續下沉了。西林根據經驗覺得沉井無法達到預期深度,並建議即刻改用大型管柱鑽孔法。

梅暘春瞭解西林嚴謹的學術態度,對他的不同意見十分重視,行事更為慎重,組織技術人員不斷試驗。為了確保萬無一失,年過花甲又患有高血壓的梅暘春,每天守在施工現場,常常拄拐行走。

那麼管柱和沉井到底有什麼不同呢?兩個施工方法,哪一個更適合南京長江大橋呢?

管柱法,是把許多根管柱建好,在上面修築一個承臺,就像把一大把筷子捆在一起,可以承受很大的重量。然而,由於南京長江大橋水下淤泥很厚,江底岩層有很多破碎帶,如果管柱下得太深,長度過大,就會引起橋墩頂端晃動過大,影響橋樑安全。

“爭氣橋”是怎樣煉成的 | 熱血與智慧,甚至生命

沉井法,相當於把管柱放在一個“杯子”中,再把“杯子”按到泥巴里去,到達基岩。這樣受力合理,不容易下沉。

“爭氣橋”是怎樣煉成的 | 熱血與智慧,甚至生命

經過深思熟慮和周密計算,梅暘春認為,對南京長江大橋來說,沉井加管柱比單純的管柱基礎穩固得多。於是梅暘春向上級建議:採用沉井加管柱方案,並得到上級批准。

隨著沉井一截一截下沉,梅暘春懸著的心也一點一點放下,1號墩終於成功了,沉井下沉深度超過當時的世界紀錄。

1號墩的成功,讓梅暘春意識到:這個前所未有的偉大工程,每時每刻都會遇到新難題,必須集思廣益,讓每個人開動腦筋,大膽創新。指揮部對創新成功者,無論大小,一律獎勵。僅1960年,職工提出的建議就有15000多條。

梅暘春提倡每個橋墩建成後都要總結經驗教訓,為下一個橋墩建設提供借鑑。南京長江大橋一共9個橋墩,用了4種不同的基礎方案,就是這樣不斷創新、不斷改進的。


“爭氣橋”是怎樣煉成的 | 熱血與智慧,甚至生命


曹楨是梅暘春的得力助手,原南京長江大橋技術設計處處長、水下基礎總設計師,他對7號墩施工方案的改進,為修建南京長江大橋立下汗馬功勞。

7號墩在江心,原計劃採用鋼沉井加管柱技術。在那個鋼鐵奇缺的年代,這麼大的鋼沉井需要耗費巨量鋼材,曹楨創造性地提出用鋼筋混凝土代替純鋼,並設計出相應的施工方案。


"

1960年秋天,南京長江大橋克服缺少資金、缺乏鋼材等困難,恢復施工。然而,長江水底岩層的獨特形態卻讓大家犯了難……


1959年,周恩來總理親自簽署任命書,由梅暘春擔綱當時的大橋工程局總工程師,主持南京長江大橋設計並負責施工組織工作。

年輕時的梅暘春赴美國留學。回國後,作為著名橋樑專家茅以升的主要助手,參與修建了錢塘江大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他擔任武漢長江大橋副總工程師。


“爭氣橋”是怎樣煉成的 | 熱血與智慧,甚至生命


南京江面寬闊,水底岩層極其複雜,梅暘春面臨的第一道難題便是水下基礎工程。世界各地都難以找到可以借鑑的經驗,而水下基礎對一座橋樑來說,是至關重要的立橋之本。

“爭氣橋”是怎樣煉成的 | 熱血與智慧,甚至生命

朱海濤 中鐵大橋局高級工程師 時任南京長江大橋技術人員

一座橋樑,70%靠水下基礎,技術問題就是橋墩基礎的問題。如果基礎不穩定,靠不住,或者下沉,那整個橋就不行。


梅暘春查閱大量資料,赴南京長江實地調研,並邀請全國專家一起研討,終於形成了基本思路。

武漢長江大橋水下基礎使用的管樁直徑是1.55米,而南京長江大橋的管樁直徑要達到3米到3.6米。試驗墩的任務之一,就是尋找適用於南京長江大橋的管樁。


“爭氣橋”是怎樣煉成的 | 熱血與智慧,甚至生命

中國武漢豎有一座管柱紀念碑,它與蘇聯專家西林有關。周恩來總理曾經說過,在中國的大橋建設事業上,西林是有功勞的。

武漢長江大橋建設期間,蘇聯援華專家組組長西林提出,把效率低、安全性差的“氣壓沉箱法”改為“大型管柱鑽孔法”。

武漢長江大橋水下基礎方案,最終改用“大型管柱鑽孔法”,比原計劃提前15個月竣工。西林到南京的時候,梅暘春正在為南京長江大橋1號墩沉井基礎的施工,絞盡腦汁。


“爭氣橋”是怎樣煉成的 | 熱血與智慧,甚至生命


1號墩地處古河道深槽,採用了沉井技術,施工前預計下沉深度要逼近甚至超過世界紀錄。可是,實際施工中,沉井下到一定深度就很難再繼續下沉了。西林根據經驗覺得沉井無法達到預期深度,並建議即刻改用大型管柱鑽孔法。

梅暘春瞭解西林嚴謹的學術態度,對他的不同意見十分重視,行事更為慎重,組織技術人員不斷試驗。為了確保萬無一失,年過花甲又患有高血壓的梅暘春,每天守在施工現場,常常拄拐行走。

那麼管柱和沉井到底有什麼不同呢?兩個施工方法,哪一個更適合南京長江大橋呢?

管柱法,是把許多根管柱建好,在上面修築一個承臺,就像把一大把筷子捆在一起,可以承受很大的重量。然而,由於南京長江大橋水下淤泥很厚,江底岩層有很多破碎帶,如果管柱下得太深,長度過大,就會引起橋墩頂端晃動過大,影響橋樑安全。

“爭氣橋”是怎樣煉成的 | 熱血與智慧,甚至生命

沉井法,相當於把管柱放在一個“杯子”中,再把“杯子”按到泥巴里去,到達基岩。這樣受力合理,不容易下沉。

“爭氣橋”是怎樣煉成的 | 熱血與智慧,甚至生命

經過深思熟慮和周密計算,梅暘春認為,對南京長江大橋來說,沉井加管柱比單純的管柱基礎穩固得多。於是梅暘春向上級建議:採用沉井加管柱方案,並得到上級批准。

隨著沉井一截一截下沉,梅暘春懸著的心也一點一點放下,1號墩終於成功了,沉井下沉深度超過當時的世界紀錄。

1號墩的成功,讓梅暘春意識到:這個前所未有的偉大工程,每時每刻都會遇到新難題,必須集思廣益,讓每個人開動腦筋,大膽創新。指揮部對創新成功者,無論大小,一律獎勵。僅1960年,職工提出的建議就有15000多條。

梅暘春提倡每個橋墩建成後都要總結經驗教訓,為下一個橋墩建設提供借鑑。南京長江大橋一共9個橋墩,用了4種不同的基礎方案,就是這樣不斷創新、不斷改進的。


“爭氣橋”是怎樣煉成的 | 熱血與智慧,甚至生命


曹楨是梅暘春的得力助手,原南京長江大橋技術設計處處長、水下基礎總設計師,他對7號墩施工方案的改進,為修建南京長江大橋立下汗馬功勞。

7號墩在江心,原計劃採用鋼沉井加管柱技術。在那個鋼鐵奇缺的年代,這麼大的鋼沉井需要耗費巨量鋼材,曹楨創造性地提出用鋼筋混凝土代替純鋼,並設計出相應的施工方案。


“爭氣橋”是怎樣煉成的 | 熱血與智慧,甚至生命


跟當初西林在修建武漢長江大橋時的提議一樣,曹楨提出的方案得到大橋指揮部領導的重視,7號墩的新方案送到原鐵道部鑑定委員會評審。

梅暘春十分理解創新者所要承受的壓力,他對曹楨的“薄壁鋼筋混凝土浮運沉井”方案非常重視和支持,組織技術人員一次次試驗、推算、討論。

最後,梅暘春力排眾議,選用了曹楨的施工方案。7號墩獲得成功,不僅節省了大量鋼材,還加快了施工進度。

1962年初春,就在橋墩相繼出水、大橋工地一片火熱的時候,總工程師梅暘春卻倒下了!當時的鐵道部迅速用專機派來北京、上海的腦血管專家,將他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並讓他的妻子兒女趕來南京看望他。

"

1960年秋天,南京長江大橋克服缺少資金、缺乏鋼材等困難,恢復施工。然而,長江水底岩層的獨特形態卻讓大家犯了難……


1959年,周恩來總理親自簽署任命書,由梅暘春擔綱當時的大橋工程局總工程師,主持南京長江大橋設計並負責施工組織工作。

年輕時的梅暘春赴美國留學。回國後,作為著名橋樑專家茅以升的主要助手,參與修建了錢塘江大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他擔任武漢長江大橋副總工程師。


“爭氣橋”是怎樣煉成的 | 熱血與智慧,甚至生命


南京江面寬闊,水底岩層極其複雜,梅暘春面臨的第一道難題便是水下基礎工程。世界各地都難以找到可以借鑑的經驗,而水下基礎對一座橋樑來說,是至關重要的立橋之本。

“爭氣橋”是怎樣煉成的 | 熱血與智慧,甚至生命

朱海濤 中鐵大橋局高級工程師 時任南京長江大橋技術人員

一座橋樑,70%靠水下基礎,技術問題就是橋墩基礎的問題。如果基礎不穩定,靠不住,或者下沉,那整個橋就不行。


梅暘春查閱大量資料,赴南京長江實地調研,並邀請全國專家一起研討,終於形成了基本思路。

武漢長江大橋水下基礎使用的管樁直徑是1.55米,而南京長江大橋的管樁直徑要達到3米到3.6米。試驗墩的任務之一,就是尋找適用於南京長江大橋的管樁。


“爭氣橋”是怎樣煉成的 | 熱血與智慧,甚至生命

中國武漢豎有一座管柱紀念碑,它與蘇聯專家西林有關。周恩來總理曾經說過,在中國的大橋建設事業上,西林是有功勞的。

武漢長江大橋建設期間,蘇聯援華專家組組長西林提出,把效率低、安全性差的“氣壓沉箱法”改為“大型管柱鑽孔法”。

武漢長江大橋水下基礎方案,最終改用“大型管柱鑽孔法”,比原計劃提前15個月竣工。西林到南京的時候,梅暘春正在為南京長江大橋1號墩沉井基礎的施工,絞盡腦汁。


“爭氣橋”是怎樣煉成的 | 熱血與智慧,甚至生命


1號墩地處古河道深槽,採用了沉井技術,施工前預計下沉深度要逼近甚至超過世界紀錄。可是,實際施工中,沉井下到一定深度就很難再繼續下沉了。西林根據經驗覺得沉井無法達到預期深度,並建議即刻改用大型管柱鑽孔法。

梅暘春瞭解西林嚴謹的學術態度,對他的不同意見十分重視,行事更為慎重,組織技術人員不斷試驗。為了確保萬無一失,年過花甲又患有高血壓的梅暘春,每天守在施工現場,常常拄拐行走。

那麼管柱和沉井到底有什麼不同呢?兩個施工方法,哪一個更適合南京長江大橋呢?

管柱法,是把許多根管柱建好,在上面修築一個承臺,就像把一大把筷子捆在一起,可以承受很大的重量。然而,由於南京長江大橋水下淤泥很厚,江底岩層有很多破碎帶,如果管柱下得太深,長度過大,就會引起橋墩頂端晃動過大,影響橋樑安全。

“爭氣橋”是怎樣煉成的 | 熱血與智慧,甚至生命

沉井法,相當於把管柱放在一個“杯子”中,再把“杯子”按到泥巴里去,到達基岩。這樣受力合理,不容易下沉。

“爭氣橋”是怎樣煉成的 | 熱血與智慧,甚至生命

經過深思熟慮和周密計算,梅暘春認為,對南京長江大橋來說,沉井加管柱比單純的管柱基礎穩固得多。於是梅暘春向上級建議:採用沉井加管柱方案,並得到上級批准。

隨著沉井一截一截下沉,梅暘春懸著的心也一點一點放下,1號墩終於成功了,沉井下沉深度超過當時的世界紀錄。

1號墩的成功,讓梅暘春意識到:這個前所未有的偉大工程,每時每刻都會遇到新難題,必須集思廣益,讓每個人開動腦筋,大膽創新。指揮部對創新成功者,無論大小,一律獎勵。僅1960年,職工提出的建議就有15000多條。

梅暘春提倡每個橋墩建成後都要總結經驗教訓,為下一個橋墩建設提供借鑑。南京長江大橋一共9個橋墩,用了4種不同的基礎方案,就是這樣不斷創新、不斷改進的。


“爭氣橋”是怎樣煉成的 | 熱血與智慧,甚至生命


曹楨是梅暘春的得力助手,原南京長江大橋技術設計處處長、水下基礎總設計師,他對7號墩施工方案的改進,為修建南京長江大橋立下汗馬功勞。

7號墩在江心,原計劃採用鋼沉井加管柱技術。在那個鋼鐵奇缺的年代,這麼大的鋼沉井需要耗費巨量鋼材,曹楨創造性地提出用鋼筋混凝土代替純鋼,並設計出相應的施工方案。


“爭氣橋”是怎樣煉成的 | 熱血與智慧,甚至生命


跟當初西林在修建武漢長江大橋時的提議一樣,曹楨提出的方案得到大橋指揮部領導的重視,7號墩的新方案送到原鐵道部鑑定委員會評審。

梅暘春十分理解創新者所要承受的壓力,他對曹楨的“薄壁鋼筋混凝土浮運沉井”方案非常重視和支持,組織技術人員一次次試驗、推算、討論。

最後,梅暘春力排眾議,選用了曹楨的施工方案。7號墩獲得成功,不僅節省了大量鋼材,還加快了施工進度。

1962年初春,就在橋墩相繼出水、大橋工地一片火熱的時候,總工程師梅暘春卻倒下了!當時的鐵道部迅速用專機派來北京、上海的腦血管專家,將他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並讓他的妻子兒女趕來南京看望他。

“爭氣橋”是怎樣煉成的 | 熱血與智慧,甚至生命

梅汝莉 梅暘春之女

我們去了,他特別高興,他希望我們到大橋上去看看。說了一句:“你們看了才知道,我們祖國有多麼偉大。”


組織上安排梅暘春回北京治病,臨走前他執意要去工地看一眼。誰知,這一眼竟成最後訣別。當晚,他便與世長辭,只留下一句話:“老天爺為什麼這麼惡,不讓我建完大橋?”


1985年,南京長江大橋榮獲首屆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梅暘春,這位“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橋樑泰斗,名列個人獲獎者之首。


"

1960年秋天,南京長江大橋克服缺少資金、缺乏鋼材等困難,恢復施工。然而,長江水底岩層的獨特形態卻讓大家犯了難……


1959年,周恩來總理親自簽署任命書,由梅暘春擔綱當時的大橋工程局總工程師,主持南京長江大橋設計並負責施工組織工作。

年輕時的梅暘春赴美國留學。回國後,作為著名橋樑專家茅以升的主要助手,參與修建了錢塘江大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他擔任武漢長江大橋副總工程師。


“爭氣橋”是怎樣煉成的 | 熱血與智慧,甚至生命


南京江面寬闊,水底岩層極其複雜,梅暘春面臨的第一道難題便是水下基礎工程。世界各地都難以找到可以借鑑的經驗,而水下基礎對一座橋樑來說,是至關重要的立橋之本。

“爭氣橋”是怎樣煉成的 | 熱血與智慧,甚至生命

朱海濤 中鐵大橋局高級工程師 時任南京長江大橋技術人員

一座橋樑,70%靠水下基礎,技術問題就是橋墩基礎的問題。如果基礎不穩定,靠不住,或者下沉,那整個橋就不行。


梅暘春查閱大量資料,赴南京長江實地調研,並邀請全國專家一起研討,終於形成了基本思路。

武漢長江大橋水下基礎使用的管樁直徑是1.55米,而南京長江大橋的管樁直徑要達到3米到3.6米。試驗墩的任務之一,就是尋找適用於南京長江大橋的管樁。


“爭氣橋”是怎樣煉成的 | 熱血與智慧,甚至生命

中國武漢豎有一座管柱紀念碑,它與蘇聯專家西林有關。周恩來總理曾經說過,在中國的大橋建設事業上,西林是有功勞的。

武漢長江大橋建設期間,蘇聯援華專家組組長西林提出,把效率低、安全性差的“氣壓沉箱法”改為“大型管柱鑽孔法”。

武漢長江大橋水下基礎方案,最終改用“大型管柱鑽孔法”,比原計劃提前15個月竣工。西林到南京的時候,梅暘春正在為南京長江大橋1號墩沉井基礎的施工,絞盡腦汁。


“爭氣橋”是怎樣煉成的 | 熱血與智慧,甚至生命


1號墩地處古河道深槽,採用了沉井技術,施工前預計下沉深度要逼近甚至超過世界紀錄。可是,實際施工中,沉井下到一定深度就很難再繼續下沉了。西林根據經驗覺得沉井無法達到預期深度,並建議即刻改用大型管柱鑽孔法。

梅暘春瞭解西林嚴謹的學術態度,對他的不同意見十分重視,行事更為慎重,組織技術人員不斷試驗。為了確保萬無一失,年過花甲又患有高血壓的梅暘春,每天守在施工現場,常常拄拐行走。

那麼管柱和沉井到底有什麼不同呢?兩個施工方法,哪一個更適合南京長江大橋呢?

管柱法,是把許多根管柱建好,在上面修築一個承臺,就像把一大把筷子捆在一起,可以承受很大的重量。然而,由於南京長江大橋水下淤泥很厚,江底岩層有很多破碎帶,如果管柱下得太深,長度過大,就會引起橋墩頂端晃動過大,影響橋樑安全。

“爭氣橋”是怎樣煉成的 | 熱血與智慧,甚至生命

沉井法,相當於把管柱放在一個“杯子”中,再把“杯子”按到泥巴里去,到達基岩。這樣受力合理,不容易下沉。

“爭氣橋”是怎樣煉成的 | 熱血與智慧,甚至生命

經過深思熟慮和周密計算,梅暘春認為,對南京長江大橋來說,沉井加管柱比單純的管柱基礎穩固得多。於是梅暘春向上級建議:採用沉井加管柱方案,並得到上級批准。

隨著沉井一截一截下沉,梅暘春懸著的心也一點一點放下,1號墩終於成功了,沉井下沉深度超過當時的世界紀錄。

1號墩的成功,讓梅暘春意識到:這個前所未有的偉大工程,每時每刻都會遇到新難題,必須集思廣益,讓每個人開動腦筋,大膽創新。指揮部對創新成功者,無論大小,一律獎勵。僅1960年,職工提出的建議就有15000多條。

梅暘春提倡每個橋墩建成後都要總結經驗教訓,為下一個橋墩建設提供借鑑。南京長江大橋一共9個橋墩,用了4種不同的基礎方案,就是這樣不斷創新、不斷改進的。


“爭氣橋”是怎樣煉成的 | 熱血與智慧,甚至生命


曹楨是梅暘春的得力助手,原南京長江大橋技術設計處處長、水下基礎總設計師,他對7號墩施工方案的改進,為修建南京長江大橋立下汗馬功勞。

7號墩在江心,原計劃採用鋼沉井加管柱技術。在那個鋼鐵奇缺的年代,這麼大的鋼沉井需要耗費巨量鋼材,曹楨創造性地提出用鋼筋混凝土代替純鋼,並設計出相應的施工方案。


“爭氣橋”是怎樣煉成的 | 熱血與智慧,甚至生命


跟當初西林在修建武漢長江大橋時的提議一樣,曹楨提出的方案得到大橋指揮部領導的重視,7號墩的新方案送到原鐵道部鑑定委員會評審。

梅暘春十分理解創新者所要承受的壓力,他對曹楨的“薄壁鋼筋混凝土浮運沉井”方案非常重視和支持,組織技術人員一次次試驗、推算、討論。

最後,梅暘春力排眾議,選用了曹楨的施工方案。7號墩獲得成功,不僅節省了大量鋼材,還加快了施工進度。

1962年初春,就在橋墩相繼出水、大橋工地一片火熱的時候,總工程師梅暘春卻倒下了!當時的鐵道部迅速用專機派來北京、上海的腦血管專家,將他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並讓他的妻子兒女趕來南京看望他。

“爭氣橋”是怎樣煉成的 | 熱血與智慧,甚至生命

梅汝莉 梅暘春之女

我們去了,他特別高興,他希望我們到大橋上去看看。說了一句:“你們看了才知道,我們祖國有多麼偉大。”


組織上安排梅暘春回北京治病,臨走前他執意要去工地看一眼。誰知,這一眼竟成最後訣別。當晚,他便與世長辭,只留下一句話:“老天爺為什麼這麼惡,不讓我建完大橋?”


1985年,南京長江大橋榮獲首屆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梅暘春,這位“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橋樑泰斗,名列個人獲獎者之首。


“爭氣橋”是怎樣煉成的 | 熱血與智慧,甚至生命



南京長江大橋的建設者們,以“雖九死而猶未悔”的犧牲精神,用生命和熱血創造了曠世傳奇的人間神話。

征程漫漫,前路茫茫。等待他們的,還會有哪些始料未及的挑戰呢?

(未完待續……)

敬請收看今晚(6月25日)20:00

CCTV-4《國家記憶》

《南京長江大橋》之《自主創新》


文字:申鵬

編輯:張欣悅

主編:姜黎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