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鞋王崛起:從土味國牌到全球第三,以1萬家門店挑戰耐克阿迪

中國運動品牌市場經過幾十年的發展,規模不斷擴大,從運動鞋到運動服飾,再到女裝、童裝、戶外等等,全面發展,讓這塊蛋糕不斷做大。據相關數據顯示,中國成為了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運動鞋服市場,而且每年以超過40%的速度增長,潛力驚人。

不過,隨著競爭的加劇,洗牌也在悄然進行,首當其衝的便是本土品牌的倒下,比如知名的德爾惠、貴人鳥等。從2017年到2018年,國外品牌的市佔率由34.6%升至49.8%,本土品牌由40.6%降至32.3%。本土品牌中,也就安踏、李寧保持了不錯的增長,其他品牌增長乏力甚至是下滑,而國際品牌中耐克、阿迪等都取得了非常不錯的增長。2018年,耐克中國營收51.34億美元(約354.9億人民幣),增長了18%,阿迪增長了23%,另外一個美國品牌斯凱奇,大漲36%,在中國的營收達到了141億。可以看到中國本土品牌的生存空間在受到擠壓,隨著消費升級,質量好,款式新穎的國際大牌越來越受歡迎。

中國鞋王崛起:從土味國牌到全球第三,以1萬家門店挑戰耐克阿迪

當然,還得說說中國運動品牌市場最閃亮的那顆星,它就是安踏,表現的實在太搶眼,令人刮目相看。2018年營收241億,大增44.4%,領跑整個行業,門店數量達到了10000多家。雖然和耐克中國還有100多億的差距,但是按照這個發展態勢,幾年內追上也是有可能。從市值來說,高達1300多億的安踏已經超過了美國品牌安德瑪,僅次於耐克和阿迪,位列全球第三。

很多年前,中國最知名的品牌是李寧,特別是奧運會後,李寧成為國人的英雄,而安踏和特步、361°、鴻星爾克這些品牌沒多大差別,都是從三四五線市場崛起的土味國牌。他們在一二線市場沒多少門店,和耐克、阿迪根本不是一個級別的對手。但是事情卻從2009年開始發生轉折了,那一年安踏開始多品牌戰略,收購了意大利品牌FILA(斐樂),還開闢了童裝,實行多條腿走路,沒想到靠著自身的努力,竟然成功了,業績增長非常快。到如今,斐樂已經貢獻了安踏一半以上的營收,在全球擁有1600多家門店,而童裝銷售額也過了10億,發展特別快,成為新的增長引擎。

中國鞋王崛起:從土味國牌到全球第三,以1萬家門店挑戰耐克阿迪

安踏從和其他對手平行賽跑,到保持絕對的領先,取得今日如此優異的成績,其實一切都是有跡可循的。安踏是最早採用體育明星代言的運動品牌,當年花費一年的利潤請孔令輝來代言,結果一炮而紅,之後的”明星代言+央視5套廣告“策略也是安踏最先開始。加上後來的多品牌策略,也是安踏最先開始。從這中間可以看到,安踏創始人丁世忠是一個極具戰略眼光的企業家,並且也是膽略過人。

如今,安踏的對手已經不是國內品牌,而是直接挑戰耐克和阿迪達斯。丁世忠曾表示:我的夢想是”不做中國的耐克,要做世界的安踏“,並且定下了到2025年,營收達到1000億的目標,按照現在的速度不是沒可能實現。不過,想超越耐克和阿迪還是比較困難的。2018年,耐克全球營收363.97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449.3億),阿迪全球營收219億歐元(約合人民幣1644.1億),還是兩座比較難以翻越的大山。

中國鞋王崛起:從土味國牌到全球第三,以1萬家門店挑戰耐克阿迪

安踏想要達到這個目標,光靠國內市場肯定是不夠的,它必須走出去,到海外開拓更廣闊的市場。而走向國外,安踏這個品牌是拿不出手的,國外的用戶不會認可,比較難做起來。唯一的方法就是通過收購一些知名的品牌,比如花費371億元收購芬蘭體育集團AmerSports,這家公司有多個品牌,其中80%的收入來自亞太之外的市場,可以和安踏進行很好的互補。收購這個品牌,對於安踏拓展國際市場將起到非常大的幫助。

不過,光靠收購還不夠,畢竟全球市場來說,耐克和阿迪佔據了很大的市場份額,和對手的差距很大。安踏必須在收購的同時,努力運營好這些品牌,才有可能在國際市場發揮更大的潛能。就像之前收購的斐樂一樣,原來是一個虧損品牌,被安踏運作後,成為了貢獻最大的品牌之一。

中國品牌出海之路可以說是道路坎坷,之前已經出海的李寧,投入巨大,也才貢獻了3%的營收,而361°據說開了數千個網點,但是隻佔營收的1.8%,而且還是虧損的。面對這些現實情況,留給安踏的也將會是一系列難題。對於一向魄力十足,極富戰略眼光的丁世忠,能很好的運作好國外市場嗎?只能拭目以待。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