闢謠:90%的操作都錯了!寶寶溼疹不是因為“溼”,而是因為這個

母乳餵養 溼疹 配方奶粉 護膚 藥品 媽咪Jane黃靜潔 2018-12-23

氣溫驟降,冬日的小寶寶們似乎迎來了新一輪考驗——室外寒冷乾燥+室內暖氣潮溼,小寶寶的臉上、身上陸續容易泛起溼疹。

今天,小編就從患了溼疹一定需要保持乾燥?如何應對溼疹?如何做好溼疹的護理?這3個問題來深入剖析溼疹。

闢謠:90%的操作都錯了!寶寶溼疹不是因為“溼”,而是因為這個


寶寶有溼疹,一定要保持乾燥?

有部分家長會對溼疹存在著誤解,認為溼疹就是太溼了而造成的,寶寶的皮膚保持乾燥反而會好得快。

但其實恰恰相反,有溼疹的寶寶最怕乾燥,一旦過於乾燥就會出現瘙癢的情況,一癢就想去撓,周而復始,就會導致皮膚有破損,皮膚破損後感染髮炎,就更加重了溼疹的症狀。

因此,對於有溼疹的寶寶來說保持皮膚的溼潤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做好溼疹皮膚的保溼工作便可以事半功倍哦。

如何應對溼疹?

寶寶的溼疹總不好,反反覆覆,到特定的季節就越發嚴重了,讓很多麻麻都發愁到底如何應對寶寶的溼疹。小編想說,弄清了類型和誘因是關鍵。

溼疹一般分為3種類型:脂溢型、滲出型和乾燥型。

脂溢型多數以孩子的面部為主,伴有皮膚潮紅、覆蓋黃色油膩性鱗屑。

滲出型:剛開始溼疹會出現在頭面部,以後可逐漸蔓延至全身。在面頰部可出現紅色小丘疹、小水皰或紅斑,嚴重時會出現紅腫、糜爛、滲出等情況。

闢謠:90%的操作都錯了!寶寶溼疹不是因為“溼”,而是因為這個


乾燥型:乾燥型溼疹會出現在面部、軀幹、四肢兩側。一般表現為丘疹、紅腫鱗屑或結痂。

溼疹的誘因通常有以下4種。

遺傳因素:溼疹與遺傳有很大的關係,若父母雙方有一方患有過敏性疾病(例如:過敏性鼻炎、過敏性哮喘、過敏性皮炎等),或也曾得過溼疹,那麼將有60%~80%的機率孩子會患溼疹。

食物因素:孩子可能對牛奶(包含配方奶粉)或其他食物過敏。牛奶中含有大量的異體蛋白,容易引起過敏;若孩子喝母乳過敏,可能是因為媽媽食用了雞蛋、魚、蝦、蟹或刺激類的食物等引起寶寶過敏。

環境因素:羊毛織品、人造纖維衣物、蟎蟲、花粉、汗液、尿液、空氣乾燥等都可能引起溼疹。

精神因素:情感因素也是導致寶寶發溼疹的誘因,比如:在寶寶哭鬧時,我們會發現溼疹會有加劇的現象。

闢謠:90%的操作都錯了!寶寶溼疹不是因為“溼”,而是因為這個


瞭解了溼疹的起因,我們便能根據相應的情況來“對症下藥”了。

輕微型溼疹

當孩子的溼疹並沒有大面積爆發時,媽媽們無需過度緊張。給寶寶洗澡的時候儘量用溫水,不宜過熱,鹼性香皂也避免使用,以免刺激後溼疹加重。

選擇適合敏感肌的嬰幼兒潤膚霜,在寶寶洗臉或洗澡後塗抹,每日塗抹4~6次,輕輕按揉,讓寶寶的皮膚均勻地吸收潤膚霜中的成分,幫助緩解溼疹的症狀。

瘙癢型溼疹

若輕微型溼疹加劇後,便會引起瘙癢,一旦撓破便很容易引發感染。此時就需要帶寶寶就醫,根據醫生醫囑使用抗組胺類藥物適當止癢。為避免孩子抓撓,也可適當使用涼毛巾敷在溼疹的部位,可以起到暫緩的作用。

很多媽媽們擔心孩子使用激素類藥膏會有副作用,但其實溼疹嚴重時若不使用藥物及時制止,反而容易加重皮膚的症狀,進而引發潰爛。

疼痛型溼疹

疼痛型溼疹是瘙癢型溼疹的進階版,不但會疼痛,也會出現水皰、流黃水等情況。此時,家長必須引起重視,需帶寶寶到醫院的皮膚科就診,醫生一般會給寶寶使用外用抗感染的藥膏進行消炎止癢,來制止溼疹的繼續蔓延。需謹記的是激素類藥膏不宜超過2周的使用期,並且不宜大面積使用。

闢謠:90%的操作都錯了!寶寶溼疹不是因為“溼”,而是因為這個


在治療溼疹期間,千萬不要使用偏方、土方,需經醫院醫生診治後遵醫囑用藥,萬不可急於求成而私自加大用藥劑量。

溼疹的護理

寶寶患了溼疹除了遵醫囑治療和保溼外,我們還可以這樣做。

1、儘量避免讓寶寶接觸可能引起過敏的物質,例如,寶寶在添加輔食期間,對雞蛋過敏,便可暫緩添加。

2、若寶寶吃母乳,母親的飲食需避免辛辣、刺激類食物,或寶寶對魚、蝦、羊肉等食物過敏,那寶媽也需要忌食這些食物。

3、給孩子穿棉質且寬鬆的衣服,避免因衣服過緊或衣物與皮膚的摩擦而加重溼疹。

4、保持寶寶的雙手清潔,勤剪指甲,避免抓耳撓腮而引起的感染。

5、若寶寶不能吃母乳或配方奶粉,可根據醫生的建議選用特殊配方奶粉,例如水解蛋白配方奶粉、含有益生元的配方奶粉等,幫助改善孩子的免疫系統,降低溼疹或其他過敏性疾病的發生率。

闢謠:90%的操作都錯了!寶寶溼疹不是因為“溼”,而是因為這個


寫在最後:

溼疹雖會反覆發作,但並不可怕,做好日常護理,萬不可病急亂投醫的自行治療,對照溼疹的輕重緩急,遵醫囑,科學用藥,帶寶寶成年自身免疫力增強後,溼疹便會逐漸消失。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