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菇街的坎坷人生


美國東部時間2018年12月6日,曾經紅極一時的電商平臺蘑菇街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成功掛牌上市。這是蘑菇街足足等待了八年才迎來的勝利曙光,似乎重獲新生。

但是這漫長的8年時光裡,蘑菇街卻演繹了一段坎坷的企業人生。

慘遭淘寶封殺,蘑菇街步入漫長的冰川時代

蘑菇街成立於2011年,創始人為浙江大學畢業的陳琪以及他的同學魏一搏。蘑菇街最初僅是一個消費分享社區,2012年才演變成為導購平臺,通過幫電商導流賺取佣金。2013至2014年是蘑菇街的鼎盛時期,日瀏覽量過億,一時之間炙手可熱。然而就在蘑菇街的業務蒸蒸日上之時,淘寶下令封殺各類導購平臺,作為行業領頭平臺之一的蘑菇街不能倖免。

淘寶是蘑菇街導購對接的主要對象,被封殺的蘑菇街只能被迫轉型。被“封殺”半個月後,蘑菇街開始進軍電商行業,成為專為女性消費者設計的垂直電商。令人驚喜的是,轉型僅僅兩月蘑菇街就完成單月1.2億元的矚目業績。

雖然前兆良好,但蘑菇街後來的發展並沒有預想中那麼輕鬆,為了“活著”做了各種努力。為了緊跟時代的步伐,蘑菇街先是在2016年1月與美麗說合並,探索金融領域推出產品“白付美”,後又引入網紅直播模式,並在2017年上線微信小程序。小程序推出短短2個月就吸引了300萬的新客戶,並且成交額喜人,轉化率為app端的兩倍。

從這些數據來看蘑菇街似乎成功找到了破局之路,然而結局依然讓人唏噓,蘑菇街的日子依然是越過越差。招股書顯示,蘑菇街這些年來一直處於虧損狀態,虧損額度每年高達4億元。

事實證明,淘寶的“封殺”,給了蘑菇街致命的一擊。相關數據顯示,被“封殺後”的蘑菇街的用戶留存率直線驟降,即使經歷多次轉型調整,其發展態勢未見明顯起色。從被封殺至今,蘑菇街已經歷了5年的蹉跎歲月,可若不在沉默中爆發,只能是在沉默中滅亡。

蘑菇街始終未能翻身的背後

如今的電商行業風起雲湧,競爭激烈,蘑菇街未能在亂戰中取勝,自然有它的原因。

一是蘑菇街的用戶群體主要為15-30歲的年輕女性。一方面她們年輕時尚、選擇多樣化,難以忠於某一平臺;另一方面年齡區間較小、個體迭代頻率高,比如2013年時培養的一系列用戶,5年後由於需求發生了較大變化,可能就不再適用該平臺了。因此相比其他平臺,蘑菇街對保證用戶留存率方面顯得更加吃力。

二是經營的商品與強悍的競爭對手重疊率高,沒有競爭優勢,尤其是相對於那些受眾更為廣泛的綜合電商平臺。彼時阿里、京東雙足鼎立,分割了電商的大片市場。相較於這些已成規模的綜合電商平臺,蘑菇街的SKU有限,在其自行分類的商品模塊中有明顯的重複鋪排現象,一些用戶表示刷商品時總是看見類似甚至是相同的產品。競爭力有限的蘑菇街只能靠更加低廉的客單價以及更加精緻的產品展示形式來搶佔較小部分的客戶資源,在夾縫中尋找希望。

三是沒有獨領風騷的強項,長板不長,無法形成差異化優勢。作為低端電商平臺,蘑菇街的產品品類、品牌知名度、以及商品價格優勢都不如拼多多;作為社區平臺,其受眾規模、用戶互動活躍度、內容廣度和深度以及帶貨能力又遠遠不如小紅書。總的來說,蘑菇街還未找到具有自己的特色發展模式。

四是名氣尚未打開,良好的口碑沒有形成。或許是受制於連年虧損缺乏資金,蘑菇街一直沒有進行大型的營銷推廣。一方面,蘑菇街長期以來總與小有名氣的網紅合作,很少請明星代言;即使請了明星,也僅是拍攝短期的首頁廣告,無法掀起強烈的明星效應,提升品牌形象。

另一方面,蘑菇街的日常促銷活動原始、單一,活動力度缺乏吸引力,甚至在競爭激烈的各大促銷期,也沒有特別突出的表現。比如在2018雙十一期間,蘑菇街推出了通過觀看直播、做任務等方式領滿減券的活動,但大多數活動力度小於9折,活動力度大的商品十分有限。

的確,蘑菇街的客單量本來就低,價格變動空間小,但從數字的對比來看“9折”就特別缺乏競爭力,蘑菇街如何能與那些搞大促的平臺搶銷量?雖然蘑菇街每年都燒很多資金,但是隻有燒對了地方,給消費者真正帶來利益或便利,消費者才會看到,才會為此買單。

赴美上市,卻風波不斷

血虧多年,急需一次大充血才能續命的蘑菇街最終選擇了上市。若能成功上市,蘑菇街一可獲得大量現金流,二能提升企業名氣,可以說是對症下藥。最終,那個常年走在懸崖邊的蘑菇街在今年12月成功地擠入了資本市場。當然,這歸功於蘑菇街做了一系列的“妥協”,否則根本無法達到公司上市的標準。

然而剛上市的“MOGU”卻風波不斷,甚至被推到輿論的風口浪尖。首先,由於其“圈錢”目的太過明顯引起了業界的一片譁然,緊接著上市當天收盤股價差點破發。“MOGU”先是以低於發行價14.3%的12美元開盤,後是以與發行價持平的14美元收盤,其中盤中股價最大跌幅近15%。

更加令人咋舌的是,隨後有媒體報道稱蘑菇街多位高層驟然離職,有員工跳出來爆料蘑菇街對老員工高達25倍的期權稀釋。這意味著耗盡青春與公司並肩作戰的多年、拿著打折薪水、放棄更好機會的老員工,最後到手的期權價值甚至不如別人的年終獎,這無疑會讓自己最親的員工寒心,也會讓大眾覺得蘑菇街沒有人情味、沒有溫度。即使股權稀釋是蘑菇街為了上市迫不得已的選擇,但是仍欠員工一個合理的交代。

蘑菇街重新振作不無可能

但無論如何,能夠成功上市必然會有好處。若能把握住這次機遇,蘑菇街重新振作不無可能。就像當初不被大眾看好,被視為假貨遍地的拼多多,在上市後逐漸完成了自我蛻變,並憑自己的實力慢慢洗白。

拼多多某高層曾表示,拼多多的成功不是靠簡單一個人、或一個團隊苦苦奮鬥出來的,而是意外地遇到了一個機會,並抓住了這個機會。這個機會是什麼呢?上市後的拼多多雖然遭受旁人白眼、被人恥笑甚至謾罵,但也因為長期處於輿論之中,毫不費力就賺足了大眾的眼球。

如今上市不久的蘑菇街,處境像極了當時的拼多多。“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目前的狀況到底是機遇還是不幸,還需看蘑菇街如何掌舵。若能恰到好處地借題發揮,或許蘑菇街能走出困局,真正回暖。那麼,蘑菇街接下來的路要如何走呢?

既然已經成功上市,那麼蘑菇街要思考如何合理使用上市後募集到的資金,促進平臺成功轉型,走出一條擁有自己特色的道路問題。

第一,蘑菇街需明確自身定位,找到自己的特點,有針對性地佈局發展戰略。曾經,蘑菇街為了讓轉戰電商之路更加平坦順利,在2014年時刻意弱化了自己的社區屬性。現在看到靠社區走紅的對手小紅書發展得風生水起又想要重操舊業。如果沒有清晰、具有明顯差異性並充滿競爭力的戰略計劃,再給一百個億可能也只是打水漂。所以,蘑菇街首先要明確自身定位,明確自己的客戶群體是低端客戶,還是高端客戶。

上線至今,蘑菇街有相當一部分的產品屬於低端產品,客單價較低,會給人帶來一種低檔的印象,培養的用戶多為沒有太多收入的學生群體。但是蘑菇街現在又將自己定位為引領時尚潮流的電商平臺,首頁的各模塊都是中高端、較優質的產品,客單價也較高。如果用戶都是消費水平較低的低端用戶,那蘑菇街花巨資打造的首頁模塊有什麼意義?如果想要向中高端轉型,那蘑菇街就要考慮如何引入相對應的用戶群體。

第二,蓄勢打造深入人心的品牌形象。過去蘑菇街在技術研發、平臺轉型上耗費了大量的資金,忽略了自身形象的塑造和名氣的推廣。在日益嚴峻的競爭環境下,若想擁有流量,加大平臺知名度就顯得相當重要。對此,蘑菇街可以嘗試邀請影響力較大的明星代言,並進行長期的推廣;還可以模仿小紅書請其他知名的明星來平臺直播或者帶貨。雖然請明星會花一大手筆,但是明星效應的力量還是不容小覷,畢竟 “酒香也怕巷子深”。同時,蘑菇街還需找到資金分配的平衡點,降低沉沒成本,提高資金利用效率。

第三,蘑菇街要繼續豐富自己的產品以及產品線。一方面蘑菇街應該調整商品排名機制,減少過多的“爆款”,增加產品多樣性。另一方面,要增加產品線慢慢轉型。產品線過窄就容易遇到天花板,難以做大做強,這是垂直電商共有的侷限性。截止至12月26日,蘑菇街產品類目中除了女性服飾以及美妝用品外,還新增了男友、家居、母嬰、食品等類目。可以看出蘑菇街已不再侷限於“小而美”,而是要努力走向“美而全”。這條路註定是漫長的,蘑菇街不可急於求成,一定要一步一個腳印。

有句話叫“有錢能使鬼推磨”,這句話能否在蘑菇街的身上應驗呢?我們還將拭目以待。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