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那些不為人知但又不得不去的旅遊景點之甘肅!

莫高窟 山丹 丹霞山 月牙泉 御劍西部 2017-04-10

大西北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都是戈壁灘、黃土高坡、沙漠,不錯這些都是西北特有的,值得一看。但是西北還有許多你不知道的旅遊景點,名勝古蹟,下面我就一一介紹一下:

先說說這個經濟不是太景氣的甘肅,古絲綢之路的鎖匙之地和黃金路段,省會城市蘭州,甘肅第一大城市黃河流經此處,因為此處旅遊景點不是太多也就不介紹了。

敦煌莫高窟可謂是歷史悠久,這個歷史文化遺產就必須要去看一下了,

莫高窟始建於十六國時期,據唐《李克讓重修莫高窟佛龕碑》一書的記載,前秦建元二年(366年)。西北那些不為人知但又不得不去的旅遊景點之甘肅!

北魏、西魏和北周時,統治者崇信佛教,石窟建造得到王公貴族們的支持,發展較快。

隋唐時期,隨著絲綢之路的繁榮,莫高窟更是興盛,在武則天時有洞窟千餘個。安史之亂後,敦煌先後由吐蕃和歸義軍佔領,但造像活動未受太大影響。北宋、西夏和元代,莫高窟漸趨衰落,僅以重修前朝窟室為主,新建極少。

元代以後敦煌停止開窟,逐漸冷落荒廢。明嘉靖七年(1528年)封閉嘉

峪關,使敦煌成為邊塞遊牧之地。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平定新疆,雍正元年(1723)在敦煌設沙州所,三年(1725)改沙州衛,並從甘肅各州移民敦煌屯田,重修沙州城。乾隆二十五年(1760)改沙州衛為敦煌縣,敦煌經濟開始恢復。莫高窟開始被人們注意。

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發現了震驚世界的藏經洞。不幸的是,在晚清政府腐敗無能、西方列強侵略中國的特定歷史背景下,藏經洞文物發現後不久,英人斯坦因、法人伯希和、日人橘瑞超、俄人鄂登堡等西方探險家接踵而至敦煌,以不公正的手段,從王道士手中騙取大量藏經洞文物,致使藏經洞文物慘遭劫掠,絕大部分不幸流散,分藏於英、法、俄、日等國的眾多公私收藏機構,僅有少部分保存於國內,造成中國文化史上的空前浩劫。

光緒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道士王圓籙發現“藏經洞”,

洞內藏有寫經、文書和文物四萬多件。此後莫高窟更為引人注目。西北那些不為人知但又不得不去的旅遊景點之甘肅!

1907、1914年英國的斯坦因兩次掠走遺書、文物一萬多件。

1908年法國人伯希和從藏經洞中揀選文書中的精品,掠走約5000件。

1910年藏經洞中的劫餘寫經,大部分運至北京,交京師圖書館收藏。

1911年日本人橘瑞超和吉川小一郎從王道士處,掠走約600件經卷。

1914年俄國人奧爾登堡又從敦煌拿走一批經卷寫本,並進行洞窟測繪,還盜走了第263窟的壁畫。

1924年美國人華爾納用特製的化學膠液,粘揭盜走莫高窟壁畫26塊。

1944年,國立敦煌藝術研究所成立,常書鴻任所長,標誌著敦煌莫高窟保護與研究工作的正式開始。

1950年,改國立敦煌藝術研究所為敦煌文物研究所,國家正式參與敦煌文物的保護、維修與研究。

1951年,文化部委託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古代建築修整所的古建、考古專家,勘察莫高窟保護現狀,制定保護規劃,並在此後的10年間,搶修了5座唐宋木結構建築,維修加固了3處崩塌崖面和數百個洞窟。

1961年,敦煌莫高窟被列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1963年~1966年,先後三期完成了敦煌莫高窟576米崖面和354個洞窟的維修加固。

1983年,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成立。

1984年,將擴建後的敦煌文物研究所改名為敦煌研究院,段文傑任院長,同年完成莫高窟南區南段26個洞窟和172米崖面的加固工程。

1987年,敦煌莫高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同年日本人青山慶示向敦煌研究院捐贈8件敦煌文物,這是流失海外的藏經洞文物首次歸還中國。

1988年,國家文物局、敦煌研究院、美國蓋蒂保護所簽訂保護敦煌莫高窟國際合作項目,同年與日本東京國立文化財研究所也簽訂合作保護項目。

1993年,敦煌研究院與美國蓋蒂保護研究所、中國文物研究所聯合舉辦了首屆“絲綢之路古遺址保護國際學術會議”。

1998年,敦煌研究院與蘭州大學敦煌學研究所合作,申請並通過了中國第一個

敦煌學博士學位授予點。

1999年~2002年,敦煌研究院與美國蓋蒂保護研究所、澳大利亞遺產委員會合作,制定了《敦煌莫高窟保護與管理總體規劃》。

2000年,“藏經洞文物發現暨敦煌學百年”紀念活動在敦煌舉行。

2001年,敦煌研究院與蘭州大學地質系聯合創辦中國第一個文物保護研究中心。[12]

2002年,《甘肅省敦煌莫高窟保護條例》被甘肅省人大常委會審議並通過,2003年3月1日正式實施。

2008年12月29日,總投資2.61億元的莫高窟保護利用工程獲國家發改委的批覆立項開工,這是莫高窟文物保護史上規模最大、涉及面最廣的一項綜合性保護工程。該工程包括保護利用設施、崖體加固及棧道、風沙防護、安防等,中央預算內投資1.8億多元,其餘的資金由甘肅省來籌措。整個工程將於2011年完工。

鳴沙山月牙泉,月牙泉處於鳴沙山環抱之中,其形酷似一彎新月而得名。古稱沙井,又名藥泉,一度訛傳渥窪池,清代正名月牙泉。面積13.2畝,平均水深4.2米。水質甘冽,澄清如鏡。流沙與泉水之間僅數十米。但雖遇烈風而泉不被流沙所掩沒,地處戈壁而泉水不濁不涸。這種沙泉共生,泉沙共存的獨特地貌,確為“天下奇觀”。 鳴沙山像一條巨龍,橫臥在敦煌城南。山體由流沙堆積而成。西北那些不為人知但又不得不去的旅遊景點之甘肅!

看過了鳴沙山月牙泉,就必須要去看看雅丹地質公園,雅丹地貌主要是風蝕作用形成的地質遺蹟。雅丹(維吾爾語),原義為陡峭的土丘,是乾旱地區的一種風蝕地貌。1998年,雅丹的開發提上敦煌市政府有關方面的議事日程。自此,敦煌雅丹地貌景區的發掘開發進入了艱苦的發展過程。2001年 12月國土資源部批准建立了“甘肅敦煌雅丹國家地質公園”,2003年8月正式開園揭碑,並對遊人開放。2006年11月被國家旅遊局評定為AAAA級旅遊景區。2005年3月,被西北風情旅遊聯合會確定為西北風情自駕車旅遊基地。2011年8月被國土資源部命名為“國土資源科普基地”。2012年10月被甘肅省科學技術協會命名為“甘肅省科普教育基地”。西北那些不為人知但又不得不去的旅遊景點之甘肅!

過了嘉峪關,再到張掖。張掖,以“張國臂掖,以通西域”而得名。河西走廊中段。古稱“甘州”,即甘肅省名“甘”字由來地,素有“桑麻之地”、“漁米之鄉”之美稱。張掖市是國家1985年頒佈的第二批全國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古絲綢之路重鎮,是新亞歐大陸橋的要道,是全國曆史文化名城和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是甘肅省商品糧基地,自古有“金張掖、銀武威”之美譽。

首先要說的就是張掖比較有名的丹霞國家地質公園。

張掖丹霞地貌奇觀形成於600萬年前,2002年4月,雷興義偶遇外省人到其放羊的地方採風時,多說了一句,告訴遊客到山裡看看彩山,這一看引發了“多米諾骨牌效應”,通過過往遊客和一些攝影家的介紹,這裡先後引來了諸多劇組和知名導演。

2005年11月被《中國國家地理》雜誌《選美中國》欄目評為“中國最美的七大丹霞地貌”之一。

2009年8月,張掖丹霞地貌被《圖說天下·國家地理》編委會評為“奇險靈秀美如畫——中國最美的六處奇異地貌”之一。

2011年,張掖丹霞被美國《國家地理雜誌》評為“世界10大神奇地理奇觀”之一。

2011年丹霞國家地質公園被評為3A級旅遊景區。

2011年11月被國土資源部批准“張掖國家地質公園“。

2013年3號公告,張掖丹霞國家地質公園七彩丹霞景區被批准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

2015年7月,全國多家知名網站評選公佈了“全球25個夢幻旅行地”,張掖丹霞與湖南張家界兩大旅遊景區上榜。西北那些不為人知但又不得不去的旅遊景點之甘肅!

取景影視作品:《太陽照常升起》、《神探狄仁傑Ⅲ》、《三國之見龍卸甲》、《黃石的孩子》、《三槍拍案驚奇》、《阿米·走步》、《紫霞》等

山丹軍馬場,亞洲最大的皇家馬場。騎馬馳騁於草原,帶你感受大草原的遼闊。漢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驃騎將軍霍去病,將萬騎,出隴西、過焉支山、漢陽(大馬營)大草灘,直達祁連山西端。擊敗盤踞在焉支山、大馬營草原的匈奴各部,敗退的匈奴族悽然回首,發出千古悲歌:"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婦女無顏色"。

北魏太武帝拓跋燾太延5年(公元439年)結束了河西"五涼紛爭",消滅了北燕、北涼、西涼政權,統一了北方。此時,擴充後的大馬營草原,十數年養馬高達200萬匹,駱駝100萬峰,牛羊無數。

隋煬帝大業5年(609年),煬帝楊廣西巡張掖、御駕焉支山,會見突厥及西域27國王公使者,親臨大馬營草灘,並領昭下令在大馬營草灘設牧監,牧養官馬。

唐朝初年,太宗李世民命太僕張景順主持牧馬事業24年,在唐代養馬極盛時期已逾7萬匹以上。

清嘉慶6年(1801年),大馬營草灘孳生馬1。8萬匹。清道光18年(1938年)已達2萬匹。至晚清時,時局動盪,馬政衰微,大馬營草原只有馬數百匹。

中華民國8年(1919)10月,陸軍部委任虞奎武為大馬營馬場場長,歸陸軍部軍牧司管轄。後因戰事頻繁,馬場幾經沉浮,於民國18年(1929年)論為軍閥馬步青、馬步芳兄弟的私人牧場。直至民國29年(1940年)才復歸國民黨中央政府經營。幾經周折,組建為山丹軍牧場。

1949年9月2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奉毛澤東主席令正式接管山丹軍馬場,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接收山丹軍牧場。

1950年1月定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北軍區後勤軍牧部山丹軍牧場。1953年,山丹軍牧場更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北軍區司令部第一軍馬場。主要任務是為部隊生產輕型乘用騎兵馬。

1955年,第一軍馬場改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方勤務部山丹軍馬場,歸總後勤部管轄。

1957年3月,根據國務院指示,山丹軍馬場由解放軍總後勤部交由農墾部管理,更名為國營山丹牧場,屬國營農牧企業。

1961年6月,國務院批覆同意總參、農墾部關於將下放給各省區的軍馬場重新收回,交由總後、農墾部共同經營管理的報告,國營山丹牧場收歸軍隊管理。8月,總後正式派工作組接管,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山丹軍馬場。

1975年10月21日,總參、總後決定組建中國人民解放軍蘭州軍區軍馬總場,交蘭州軍區管理,具體管理工作由蘭州軍區後勤部負責。

1986年12月,按蘭州軍區後勤部(1986)後司字第149號命令,原蘭州軍區軍馬總場改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蘭州軍區後勤部馬場管理局。局機關編制。局設政治部、辦公室、農機處、畜牧處、工業處、教育科技處、財務處、勞資處、供銷處、土地處、武裝部、防疫站、勞動服務公司。

2001年9月10日,根據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關於軍隊保障性企業調整改革的重大決策,山丹馬場整體無償移交中國牧工商(集團)總公司管理,更名為甘肅中牧山丹馬場總場,下轄一、二、三、四場及機械廠、化肥廠、電力公司、酒業公司、礦業公司、供銷公司、油脂公司、牧業公司等12個二級企業和農牧研究所、中學、醫院、蘭州幹休所、張掖幹休所、山丹干休所6個事業單位。

2006年3月30日,山丹馬場6所中小學和公安機構分別移交山丹縣人民政府和張掖市人民政府管理。2006年底總場下轄4個農牧場、8個社區、4個事業單位、10個工商(礦)企業。

這裡也是理想的塞上影視場地。自《牧馬人》、《蒙根花》、《文成公主》、《王昭君》、《和平年代》、《紅色康拜因》等30多部影視片在此拍攝並播出後,山丹馬和軍馬場都名聲大振,成為重要的影視旅遊勝地。

西北那些不為人知但又不得不去的旅遊景點之甘肅!

平山湖大峽谷,

是迄今為止中國離城市最近的集自然奇觀、峽谷探險、地質科考、民族風情、自駕越野等於一體的複合性旅遊景區,是張掖地貌景觀大觀園中最美的景觀之一!被《中國地理雜誌》及中外知名地質專家和遊客譽為“比肩張家界”、“媲美克羅拉多大峽谷”、絲綢之路新發現!億萬年風雨滄桑,大自然神奇造化。這裡峽谷幽深、峰林奇特,大自然用鬼斧神工的創造力將五彩斑斕的山體鐫刻成一幅幅無與倫比、攝人心魄的山水畫卷

西北那些不為人知但又不得不去的旅遊景點之甘肅!

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紀念館,紅色旅遊景點,帶你體驗長征精神,感受英雄氣魄。

1936年10月中國工農紅軍三大主力一、二、四方面軍於甘肅會寧勝利會師後,紅五軍、紅九軍、紅三十軍21000多人奉命組成“西路軍”,從靖遠虎豹口渡黃河,經 景泰、永昌、山丹,於12月下旬到達 張掖一帶。1937年元旦拂曉,紅五軍軍長董振堂率3000將士攻克高臺城,建立了縣蘇維埃政府。1月12日尾隨而至的國民堂 馬步芳部隊,糾集六倍於紅軍的兵力,在飛機、大炮的配合下圍攻高臺城。紅五軍指戰員浴血奮戰8天7夜,20日城破,又血戰10餘小時,除個別人員突圍外,董振堂、 楊克明及3800多人部壯烈犧牲。高臺烈士陵園1989年8月經國務院批准被列為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2001年被中宣部命名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2009年7月31日,高臺縣烈士陵園改建完畢,更名為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紀念館。

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紀念館前身為高臺烈士陵園,是為了紀念75年前征戰河西為國捐軀的紅西路軍將士,於1957年修建而成的,1989年被國務院列入“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2009年7月31日,高臺縣烈士陵園改建完畢,更名為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紀念館。它是紅西路軍在全國唯一的國家級烈士陵園,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紀念館集國防教育、愛國主義教育、革命傳統教育和青少年德育教育為一體,1995年被國家民政部命名為“全國百家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1年再次被中宣部命名為“全國百家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2005年被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評為“全國百家紅色旅遊景區”,2006年5月被團中央命名為“第四批全國青少年教育基地”。是在甘肅省乃至全國具有較高的聲譽和革命傳統教育價值紅色紀念場館。先後接待過胡耀邦、張震、遲浩田、傅全有、布赫、彭佩雲、李鐵映、錢正英、劉延東等領導人,社會各界人士、幹部、群眾以及學生9000多萬人(次),充分發揮了烈士陵園“褒揚烈士,教育後人”的職能。西北那些不為人知但又不得不去的旅遊景點之甘肅!

還有許多風景優美的旅遊景點,這裡就不一一介紹了,咱們抓緊時間走進下一座城市。

天水自古是絲綢之路必經之地和兵家必爭之地,全市橫跨長江、黃河兩大流域,新歐亞大陸橋橫貫全境。華夏文明和中華民族的重要發源地,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享有羲皇故里、媧皇故里、軒轅故里的榮譽,羲皇始創八卦,天水被譽為“易學之都”。伏羲文化、軒轅文化、大地灣文化、先秦文化、三國文化、石窟文化、易學等博大精深。天水也是中國縣制初始地,天水市甘谷縣具有華夏第一縣的美譽,著名三國人物姜維就誕生於此。

麥積山,麥積山石窟為中國四大石窟之一,其它三窟為:龍門石窟、雲岡石窟和敦煌莫高窟。麥積山石窟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聞名世界的藝術寶庫。麥積山石窟約自十六國後秦時期創建,歷經西秦、北魏、西魏、北周、隋、唐、宋、元、明、清各代,歷時一千六百餘年,都有不斷開鑿和修繕。因歷代地震的緣故,中部山崖崩塌陷落,遂將山崖自然分為東崖和西崖兩個部分。洞窟現有編號194個。西北那些不為人知但又不得不去的旅遊景點之甘肅!

各個時期的特點:

1、後秦(公元384-417年):創始階段--剽悍雄健 第74、78窟

2、北魏(公元386-534年):輝煌發展階段--秀骨清像 第115、133窟

3、西魏(公元535-556年):精練提高階段 --秀骨清像 第127、121窟

4、北周(公元557-581年):創新階段--珠圓玉潤 第4、62、44窟

5、隋代(公元581-618年):新發展期--豐滿誇張 第37

6、初唐(公元618-712年):新發展期--豐滿誇張 第5窟

7、宋(公元960-1127年):大規模重修期--寫實求真 第165窟

第44窟造像被日本人稱為“東方的維納斯”。西秦的78窟西北那些不為人知但又不得不去的旅遊景點之甘肅!

伏羲廟,帶你穿越遠古時期,感受羲皇故里風情。伏羲廟是目前中國規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紀念上古“三皇”之一伏羲氏的明代建築群。西北那些不為人知但又不得不去的旅遊景點之甘肅!

一九六三年人民政府公佈為甘肅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伏羲廟址位 於天水市秦城區西關伏羲路。卦台山的古建築被破壞無遺;而天水城裡的伏羲廟主要建築、塑像和其它文物,卻由於天水市文化部門及時地採取了一系列的保護措 施,基本保存完好。國內不少專家、學者認為:重視保護這一建築群,對於研究我國遠古歷史、探討明代建築藝術、考察天水地方民俗風情等,有著相當重要的實物 資料價值。史料記載,元代統治者對"三皇"特別推崇。他們認為,"三皇"應為伏羲、神農、軒轅。西北那些不為人知但又不得不去的旅遊景點之甘肅!

仙人崖,

仙人崖景區主要由石蓮谷、仙人崖、羅漢溝、淨土寺、瀑布崖、翠英山和哭禱峽等景點組成。仙人崖由三崖、五峰、六寺組成。三崖即東崖、西崖和南崖;五峰即玉皇峰、寶蓋峰、獻珠峰、東崖峰和西崖峰;六寺即木蓮寺、石蓮寺、鐵蓮寺、花蓮寺、水蓮寺和靈應寺,而靈應寺又是仙人崖的通稱。西北那些不為人知但又不得不去的旅遊景點之甘肅!

自南北朝以來,歷代在這裡均有建築和泥塑雕像,遺憾的是多被損毀,遺存較少。據一九五三年中央文化部勘察團鑑定,這裡現存的寺宇是經唐、宋、明、清等朝代興建和重新修繕的,部分泥塑為北魏晚期作品。長期以來,這裡是釋、道、儒三家共存的風景勝地。

甘南,是中國甘肅省下轄的一個自治州。位於甘肅省的南部,因行政區域在甘肅省南部,並以藏族為主體而得此名。

拉卜楞寺,意為活佛大師的府邸,是藏傳佛教格魯派六大寺院之一,被世界譽為“世界藏學府”,鼎盛時期,僧侶達到4000餘人,1980年對外開放旅遊,1982年被列為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整個寺廟是現存最古老也是唯一的第一世嘉木樣活佛時期所建的佛殿。

拉卜楞寺的節慶及法會甚多,較重要的有:

正月祈禱法會,藏語稱為“毛蘭姆”。自正月初三日晚起,到正月十七日止,歷時15天。其間拉卜楞寺的全體僧人,每天要在大經堂誦經6次,其中第4次專為祈禱,祈禱佛法常在,有情安樂,天下太平等。正月初八日舉行“放生”,給準備好的馬、牛、羊灑上淨水,在耳朵上繫上綵帶等後放走,凡是被放生的馬、牛、羊,不允許任何人獵取。正月十三日舉行“亮佛”,將數十丈長的繡制佛像,展掛在王府對面山麓晒佛臺,僧眾高誦沐浴經,群眾肅然,場面盛大。十四日舉行跳法舞會。十五日晚間舉行酥油花供燈會,各個學院、昂欠的僧人制作的酥油花,陳列於大經堂周圍,並供上酥油燈,使酥油花更顯得鮮豔奪目。展出後互相評比競賽,排列名次。十六日“轉彌勒”,僧眾抬著彌勒佛,在樂隊伴奏下,繞寺一週,以示未來佛彌勒將要治世。正月十六日正式結束,費用由拉卜楞寺所屬23個部落輪流負擔。

二月法會。從二月四日至八日,其間初五日紀念第一世嘉木樣圓寂,名為“良辰”。二月初八日為“亮寶會”,僧侶數百人,持寺中寶物,繞寺一週,寶物有吉祥結、如意樹、龍蛋、康熙所賜錫杖、百兩金元寶等。

四月“娘乃節”。於四月十五日舉行,此日是釋迦牟尼降生、成道、圓寂的日子,僧眾、信徒等要閉齋,轉經輪,念六字真言,以示紀念。

七月法會。自六月二十九日至七月十五日止,正式會期是七月初八日,其規模僅次於正月法會,僧眾每日集會7次,主要內容是辯經。七月八日,是米拉勸法會,演出聖僧米拉日巴勸化獵夫貢保多傑的故事。

九月“禳災法會”。於九角二十九日在嘉木樣大昂舉行,由喜金剛學院舉辦。

十月宗喀巴逝世紀念。於二十五日舉行。這一天是宗喀巴涅槃日,僧眾念大經,寺院開放,讓信徒朝拜,晚間寺院建築屋頂點燃燈火,燦爛如星,誠屬奇觀,故又稱燃燈節。

另外二月五日為一世嘉木樣圓寂日,十月二十七日為二世圓寂日;九月六日為三世圓寂日;二月二十二日為四世圓寂日;二月二十三日為五世圓寂日。這些日子裡,寺院都要舉行紀念活動。西北那些不為人知但又不得不去的旅遊景點之甘肅!

尕海湖

是甘南第一大淡水湖,是青藏高原東部的一塊重要溼地,被譽為高原上的一顆明珠,1982年被評為省級候鳥自然保護區。西北那些不為人知但又不得不去的旅遊景點之甘肅!

到甘南旅遊不能不到碌曲,來到碌曲,不能錯過尕海湖。夏日的尕海湖,野花鋪蓋著一望無際的遼闊草原,煙波浩淼的神湖萬鳥聚會,這裡飾雪域高原真正的香巴拉。每年春末夏初,成群的白天鵝、灰雁、班頭雁、灰鶴、棕頭鷗、赤麻鴨、綠翅鴨、針尾鴨、鸕鶿、草原百靈等近百種鳥類,從南方和東南亞一帶飛來,在這一高原“神湖”安家、產卵、育雛。也別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頸鶴一群群在這裡棲息、繁殖越夏,因此成為國內黑頸鶴的重要繁殖地之一。西北那些不為人知但又不得不去的旅遊景點之甘肅!

桑科草原, 桑科草原歷來為藏族人民的天然牧場。每到夏季,草場碧綠如毯,各色花卉爭奇鬥豔,絢麗多彩,天高氣爽,是草原旅遊、避暑和體驗藏族遊牧生活、迴歸自然的理想旅遊場所。西北那些不為人知但又不得不去的旅遊景點之甘肅!

桑科草原旅遊區內設有格桑花草原旅遊接待站和拉卜楞賓館草原旅遊點,提供帳篷、傳統藏餐、風味小吃、篝火晚會、民族歌舞、藏服出租、騎馬比賽、民族工藝品等服務。遊客在這裡可以真正迴歸自然,充分領略藏族獨特的遊牧生活。桑科草原設有格桑花旅遊接待站和拉卜楞賓館草原旅遊點。

甘肅的旅遊景點還有很多,這裡只是羅列出了一些,西北五省還有四個,帶您繼續探索西北不為人知的景點,等待陸續更新。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