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音樂是全世界最古老的音樂,而中國音樂之中則以南音為最古

文/洪明良

泉州南音歷史悠久,源遠流長,積澱豐厚。它是以中原音樂文化為主軸並與外來多種文化及古閩越文化,當地民歌兼融並蓄、交融發展的產物。它與西安城隍廟鼓樂、北京智化寺音樂、山西五臺山青黃廟音樂並稱為我國四大古樂體系。它又與江南絲竹,廣東粵曲同屬為我國最主要的民間音樂。

1984年在泉州舉行的南音研討會及1985年於泉州召開的中國南音學會首屆年會,來自海內外的專家學者紛紛撰寫精彩文章,從史學、樂學、律學、音韻學、語言學、宗教學、社會學等多角度地對南音的歷史價值、考古價值、藝術價值以及研究價值予以評價。原中國音協副主席、中國南音學會會長趙渢稱它是:"一部活的音樂史",原中國傳統音樂學會會長黃翔鵬贊它是:"華夏傳統音樂的'活化石'。"泉籍著名作家白刃則介紹說,美國華盛頓大學民族音樂學院,蒐集世界各洲的民族音樂,加以比較研究,得出的結論:"中國的音樂是全世界最古老的音樂,而中國音樂之中,則以南音為最古"。

讓人欣慰的是,南音在"指"、"譜"、"曲"及古樂器、古工乂譜、古唱奏法等方面,至今依然保存十分完好,並流播廣遠、深受人們喜愛而為世人所矚目。這種民族瑰寶之所以能在泉州一帶生息、繁衍、發展,其因可能有以下幾個方面:

中國的音樂是全世界最古老的音樂,而中國音樂之中則以南音為最古

一、南音與中原古樂關係密切

我國黃河流域的中原古樂的許多遺響與南音有相似之處,如先秦的五音之樂、音階與宮調理論;宮角繞商等多重角的旋法特點;漢代的譜式記號及漢·相和歌的"絲竹更相和,執節者歌"之演唱演奏形式;魏晉時期的工乂譜與清商樂之古清商音階;清商三調、相和五調等等均能在南音之中找其蹤影。

中原古樂之所以存活於泉州南音之中,這與歷史上的幾次大移民現象不無關係。永嘉之亂(公元304-309年),晉人衣冠南渡。宋《太平寰宇記》:"東晉南渡,衣冠土族,多萃其地,以求安堵,固立晉安郡,景雲二年改泉州。"泉州考古學家們還不斷髮現晉江流域一帶有大量晉人墓地,特別幾年前,於豐州茂霞村發現晉代一墓葬,存有"部曲印"之陪葬品,這更是這一史實的重要見證。然而,南遷的晉人為了讓他們的子孫後代記住這一史實,同時表以對晉國故土的思念而把原命名為南安江的河流易名為晉江。東晉亡後,南朝統治的一百多年曆史,南遷在江左一帶的晉人,依然覺得江左不比南方太平、安定,因此又小批量的陸續由浙江入閩北、轉閩東,而最後又在這氣候宜人、土壤肥沃偏安東南一隅,依山傍水,猶如世外桃源的晉江流域一帶沿江而居。

唐僖宗光啟年間(公元885-887年)自河南隴畝起義的王潮、王審知兄弟入閩,據有閩中五州,立為閩王,建立閩國。這次移民時間短而大批量。其侄王延彬在南安設置招賢院,招賢納士,中原士族如韓偓、黃滔等紛紛遷地而南,一時泉州成為"海濱鄒魯。"此時的泉州經濟和文化已相當發達,已是"千家羅綺管絃鳴"的繁榮景象了。中原人的南渡,不僅帶來了中原先進的生產技術,同時也必然帶來中原優秀的音樂文化,這對當時泉州的經濟與文化的發展,起了重大的推動作用,也為宋元泉州的鼎盛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中國的音樂是全世界最古老的音樂,而中國音樂之中則以南音為最古

二、南音與梨園戲交融發展

為什麼南音古樂能世代相傳,久唱不衰,而深受人們的喜愛。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它在歷史進程中除了不斷吸收兄弟樂種的聲腔來豐富自己外,其決定因素是長期與梨園戲交融發展。

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金兵南侵,汴京(今開封)淪陷,北宋覆亡而遷都臨安(今杭州),建立南宋。趙宋皇族南外宗正司也自臨安遷往泉州。遺臣遺民們紛紛南移,一時泉州成為南宋的陪都。這時泉州港處於興盛時期,有"東方第一大港"之美譽。由於經濟的發展,必然會帶來文化的繁榮。以南音為基礎,以帶濃重的中州洛下正音的泉南腔為唱詞吐音,並加以故事化了的梨園戲,此時應運而生。應該指出,它與宋室南遷而帶來的宮廷文化如家庭班(又稱家班戲)不能說沒有關係。梨園戲以南音為母體音樂,以南音"曲"為主要唱腔,在發展過程中又吸收了部分民歌以及其他戲曲聲腔。南音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由宮廷走向民間,又從民間搬上舞臺而形成一種個性獨特,雅俗共賞的傳統音樂。南音古樸、典雅、舒緩、低迴的音調卻最適合配以哀怨、憂傷、抒情、思念,特別是以愛情為題材的民間故事,因而,極富感染力,與民眾心靈相通,深受人們的青睞,有雄厚、堅實的群眾基礎。《明刊閩南戲曲弦管選本三種》就有《陳三五娘》等梨園戲的痕跡。它不僅記有南音的滾門曲牌,同時還標有唱詞及南音工乂譜的撩拍記號,這說明南音與梨園戲的密切關係由來己久。梨園戲的產生不僅豐富了南音的"指"與"曲"內容,同時通過演出實踐而對南音的撩拍、樂器、定音等方面作了發展。撩拍方面由原來二分音符為一撩而緊縮為四分音符為一撩;樂器方面則由品簫代替洞簫;定音方面也由"以工為商"為標準音的洞管定音法,一改為"以乂代工"的品管定音法。

中國的音樂是全世界最古老的音樂,而中國音樂之中則以南音為最古

由於南音與梨園戲在歷史長河中互為滲透吸收,互為交融發展,"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這從某方面而言,梨園戲對南音所作的改革更貼近現實生活,群眾也更樂意接受,這無疑起到完善南音和充實南音的作用,讓南音藝術更具生命力。不僅如此,閩南的其他地方戲曲,諸如提線木偶戲、高甲戲、打城戲,甚至薌劇(歌仔戲)它們在發展過程中也同樣從南音中吸收養份來豐富自己,如歌仔戲最富特色的大廣弦,不就是南音二絃衍化而來的嗎。同樣地,閩南諸劇種在面向民眾的演出過程中又不斷地豐富了南音,實踐了南音,讓南音更貼近群眾、更深人人心,而成為人們的精神食糧和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三、南音社團

自唐以來,泉州海外交通就非常發達,移民現象十分普遍。然而,就像歷史上中原人移居泉州一樣,移民到海外的泉州等一帶的閩南人,也必然會帶去華夏音樂之珍品——南音。南音那古樸、典雅、深情、悠長的音調與具有清商樂的"古士君子之遺風"最能勾起海外赤子的思鄉之情,他們在異國他鄉以曲會友,彼此不分貧富貴賤地在一起共同切磋南音技藝。他們還十分讚賞與尊重技高一籌的南音人,特別是設館傳藝的南音先生。

歷史上曾記載過被譽為"泉州南音狀元"的陳武定(1861年清咸豐十一年出生,1937年去世),37歲那年受聘束裝渡菲,設館傳藝而受到旅菲僑胞熱情接待的情況。生活寬裕的僑胞們慷慨解囊支付南音先生的薪酬,而生活拮据的僑胞們不但不受歧視,而且同樣能得到學習南音技藝的機會。因此,海外南音社團特多,而且組織嚴密,活動頻繁,可說凡有操閩南語的海外居住地,特別是東南亞各國以及港、澳、臺地區便有南音社團組織。如成立於1820年的菲律賓長和郎君社與成立於1935年的國風郎君社,他們為弘揚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為中華民族的音樂瑰寶能在海外僑居地發揚光大、為促進中菲文化交流與增進友誼而作了積極的貢獻。他們還不斷的從南音發祥地泉州等地引進南音藝人赴菲傳薪,培養新秀,使之後繼有人。又如新加坡湘靈音樂社(成立於1941年)的丁馬成先生,他於1983年率領該社參加第37屆英格蘭世界民族歌樂比賽,一舉奪得民歌獨唱第三名及器樂合奏第四名的優異成績,為南音在國際樂壇中首次爭得了榮譽。該社又於2000年與泉州地方戲曲研究社合作,編印了《南音名曲》一書,並贊助吳世忠、李文勝合作研製南音工乂譜直譯五線譜的電腦軟件的科研項目。他們還於1977年首倡"東南亞南樂聯誼會",其宗旨是"宏揚祖國優秀文化遺產,進行南音藝術交流、增進友誼"。海外及港、澳、臺地區的南音社團還經常組團到各地進行演出與學術交流活動。他們還精心編撰整理了許多頗有價值的南音指譜以及創作貼近時代生活的新南音。有的還作了用鋼琴為南曲伴奏的藝術嘗試,為南音的繼承與發展作出了努力並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果。

泉州乃是寶島臺灣的主要祖籍地,明代鄭成功(泉州南安石井人)率部收復臺灣的士兵,則多為泉州一帶的閩南人,他們也一定像歷史上王審知當年率兵入閩所帶來的中原音樂文化一樣地把泉州南音帶到寶島臺灣的,故臺灣的南音早已有之,而且社團眾多,十分活躍。臺南市南聲社於1982年應法國文化部社會科學院邀請,在巴黎里昂劇場演出。法國國家廣播電臺從當晚10時至次日凌晨6時實況轉播,被譽為是"歐洲音樂史上最長的一次音樂會"。法國"世界報"以《中國之夜——南管樂曲的豐盛》發表文章予以高度評價。

中國的音樂是全世界最古老的音樂,而中國音樂之中則以南音為最古

80年代,筆者隨團到崇武採風聽到介紹:說的是半個世紀前,該鎮數以百計的漁民,因故回不了家而定居臺灣鹿港。由於久別家鄉而在同鄉會所裡造出一座位於崇武海灘畔、城牆邊的關帝廟模型。老鄉們經常聚在於此,邊觀賞關帝廟模型,邊唱奏心愛的鄉音——南音,以表對家鄉及親人的思念。諸如此類例子,不勝枚舉。

說起泉州的南音組織,那就更多了。據記載,早期泉州南音組織就有"筠竹軒"、"靈裳閣"、"昇平奏"、"迴風閣"及"迴風閣俱樂部"等。泉州周邊各縣市、各鄉鎮亦幾乎都有南音社團組織。若比較富裕的鄉鎮,南音社團活動則猶為活躍。被譽為"南音穴"的浮橋鎮就是其中一例。這個富庶的小鎮,人文景觀極為豐富,筍江月色讓人流連忘返,也孕育不乏南音人。夜晚,人們經常聚在橋頭邊的榕樹下聽老人們講李九我的故事或接官亭的傳說,遠處還不斷傳來絲絲的弦管聲。夜深,當人們返家路過下洲巷、祠堂口、和光宮,南音依然陣陣。然而,浮橋南音之盛,可見一斑。據浮橋下洲村一位八十四高齡的老藝人奇頭先(蔡百合)介紹,早在60年前,他還是個年青小夥,就有許多資深的南音藝人在浮橋開館設閣,收徒傳藝,那時浮橋的"臨江閣"在新門外一帶名噪一時,他還津津樂道:60多年前,"延陵吳"13鄉的"割香"慶典而舉辦的南音大會唱可說盛況空前。那幾天人們興高采烈,張燈結綵。高搭錦棚,先由來自泉州城裡及廈門等名社團登臺獻藝,然後13鄉社團才一一登臺演唱,此類情況在閩南不乏其例。

解放後,南音事業蓬勃發展。南音社團不僅有業餘的組織,還有專業的組織。如1960年由視南音為無價之寶的王今生市長一手創建的泉州南音樂團,40多年來,不僅培養造就了一批南音專業人員在各地區發揮骨幹作用,而且在各種賽事及訪問交流方面為泉州爭了不少榮譽。然而,常年活躍在街頭巷尾的業餘南音社團,他們與群眾接觸最為直接,也最受群眾的歡迎,他們為泉州南音的普及與發展起了極大的推動作用。同時,泉州市南音愛好者、華僑、華人也不時給他們以各方面的支持與經濟贊助,為弘揚泉州南音事業而作了可貴的貢獻。三五成群,家庭式的南音演唱在泉州最為常見,可說比比皆是。以曲會友、以聲傳情是弦友們日常生活中的最佳選擇。主人們對待來者,不管初交或深交,都會奉上茶點,若遇知音還會備辦酒席招待。南音的藝術魅力讓他們相處得十分融洽和諧。

南音之所以能世代相傳,久唱不衰並新人新曲不斷湧現,這與南音藝人對南音的執著追求與默默奉獻是分不開的。歷史上泉州這一南音的發祥地就擁有眾多的技藝精深的藝人,他們不僅在泉州,而且在閩南各地區以及海外、港、澳、臺起了主導作用。自古,海內外就有從泉州引進資深藝人去設館授徒的現象。用泉南腔予以吐音叫字的演唱規制一直沒有改變,如若失去這一特點,就不算是南音了,這是眾所皆知的知識。

泉州歷史上曾記載有陳登垣、林必坷、丁夢高,蒲井先等藝人。其中丁夢高的高足有陳武定;而陳武定的高足則有莊詠沂、何天錫、吳瑞德、邱志竹、陳天波等,以後諸先均為泉州著名的迴風閣、昇平奏的骨幹。他們一代傳一代"青出於藍而勝於藍"。解放後,特別是開放改革以來,南音藝人就多得讓筆者無法一一列舉了。

南音那種循琵琶骨幹音而自由潤腔的唱法,它保留了唐以前漢族古老的民族唱法,其唱、奏者的二度創作極富隨意性。由於南音的歷史久遠、流播深廣,派別極多,因此藝人們之間對於各自的唱、奏法卻十分自信、有的則異常固執,經常產生爭執或爭論也屬正常現象。成立於上世紀70年代的"泉州市南音研究小組",每週在市工人文化宮活動一次,規定每人必帶一首新作並要求用簡譜寫旋律。會上爭論之劇烈遠遠超過新音樂工作者的創作筆會。可有意思的是,若有人問他:"為什麼這樣做韻(寫旋律)?"一般都會這樣回答:"是阮(咱)先生教的",可見,藝人們對其師承之路堅信不移。

中國的音樂是全世界最古老的音樂,而中國音樂之中則以南音為最古

南音藝人受聘到某地開館授徒的,人們稱他為南音先生,與一般行當的師傅相比卻更受青睞,地位也相對高些。他們有的在名館閣開科;有的則業餘傳藝。抗戰勝利後,有位豐州人,叫吳序抗,他在浮橋教私塾,業餘時間默寫南音指譜,有時也自彈自唱以自娛。學生競相要求"抗先"兼教他們唱南音。從此,"抗先"又教私塾又教南音。現在活躍於泉州南音藝壇的名藝人吳天增、張金泉、蕭英灶均為當年"抗先"的愛徒。據王今生市長介紹,他家鄉豐州鎮,像吳序抗這樣的南音愛好者多的是。可見,豐州古鎮也是南音人才濟濟的地方。南音先生一般在對學生口授心傳之中,要求嚴格,一絲不苟。然而生活上對學生則關心有加,師徒情深、配合默契。學員們只要刻苦學習,持之以恆,一般都會學有所成的。

南音演唱演奏規制與漢·相和歌"絲竹更相和,執節者歌"很相似。藝人們登臺獻藝,不管在名社館閣或街頭巷尾,他們一般都會在錦棚兩側放一把曲柄涼傘及一對銀絲宮燈,以顯歷史上曾被賜封"御前清客"之榮耀。藝人們上臺時裝扮得體,唱奏嚴謹而莊重。

以前,泉州還有一種叫青瞑唱(盲人唱)四錦班的,他們從不向人乞討,卻以賣藝為生。最早聚居泉州進蓬宮一帶,後來租住青軍驛與小城隍廟之間有個叫"船肚"的小平屋。他們一般以唱泉州地方民歌小調為主,如"雪梅歌"、"病仔歌"等,也有唱南音戲文的,如"陳三五娘"、"英台山伯"等。四錦班登臺獻藝也沿用南音上四管形式。四錦班藝人戴黑色眼鏡,穿青色長袍。其演唱帶有濃重的地方韻味且極富隨意性。這種盲人唱,上了年紀的人最為喜愛。人們經常點唱自己所喜歡的南曲,直至深夜方休。四錦班現業已絕跡,但在泉州南音歷史上,應給它寫上濃濃一筆。

南音藝人很執著,為了南音事業犧牲了許多利益,終日在南音堆裡滾爬,賺錢的機會極少。因此,藝人們一般生活並不富裕,但他們有骨氣,有正義感,有個性,熱情好客,對不正之風敢於抨擊。然而,對弦友卻視為兄弟姐妹,對長輩或資深藝人則特別有禮貌。民國初年,晉江東石鎮,以南音高深滾門,如五空管中倍內外對十六曲為會唱主曲而高搭錦棚進行"南音擂臺賽"。那時,陳武定拿起洞簫一連吹了十六曲,其不俗表現讓人讚歎不已,從此,武定先便被人譽為"南音狀元"而在泉州南音界傳為佳話。

中國的音樂是全世界最古老的音樂,而中國音樂之中則以南音為最古

四、南音研究

為了更好地繼承與發展南音,1952年2月有關部門把市區的"昇平奏"、"迴風閣"、"迴風閣俱樂部"等幾個民間社團組織合併為泉州南音研究社。當時的名藝人何天錫、莊詠沂、莊步聯、陳天波、吳瑞德、陳爾仕、林文淑起了極大的作用。半個世紀以來,該社為修訂南音指譜,創作新南曲、培養南音新人及各種交流活動而作了許許多多工作,為弘揚泉州南音、使之薪傳不衰作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上世紀七十年代,由當時的泉州市宣教組出面組織的泉州市南音研究小組成員由文化界、南音界、戲劇界及個別新音樂工作者組成。活動內容主要為創作新南音,市文化館音樂幹部陳天晴等,當時創作了一批諸如《晉江兩岸好風光》的頗受人們喜愛的新南音。而且還難能可貴地啟用中西樂隊來為新南曲伴奏的藝術嘗試。

開放改革以來,泉州一些有識之士認為,應該改變泉州目前南音只停留在拉拉唱唱,自娛自樂的現狀,認為南音是一部大樂種,學問很深,不是僅靠泉州或本省力量所能解決的,必須聯絡全國有志於南音研究的學者共同研究。因此一直蘊釀成立南音的專門研究機構。1983年5月恰逢中國音協副主席趙渢來泉考察南音,趁此機會王今生、王愛群等同志一起和他商討泉州南音的研究事宜並於1984年2月在泉州市政協召開南音學術座談會,同時倡議成立中國南音學會。經有關主管部門批准,1985年6月4日中國南音學會在南音故鄉泉州成立,並於華僑大廈舉辦第一屆學術研討會。1995年又成立《中國泉州南音集成》編委會,1998年又再成立泉州南音中心(該中心已列人聯合國教科文"中亞一一東西方文化間對話"項目)。以上機構為南音研究創造了良好條件。

中國南音學會會長趙渢於1984年在泉州舉辦的南音研討會上說:"南音是一部活的中國音樂史,從樂器、律制各方面都可追溯到晉唐時代,故而繼承,保存它是造福子孫萬代的事"對南音的價值觀給予充分的肯定。

1991年中國南音學會第二屆年會又於泉州召開。與會專家學者黃翔鵬、趙宋光、李西安、李健正、王耀華、周暢等為大會撰寫精彩論文,泉州學者不甘示弱也紛紛寫出頗有見地的文章。以上三次研討會,不僅有力地推動了南音的研究進程,而且大大提高了南音在國內外的知名度,為今後南音的系統研究奠定了基礎。

2000年中國泉州南音中心於華僑大學舉辦的南音學術研討會,可謂盛況空前。海內外專家學者在前三次研討會的基礎上而有所發展,論文多,涵蓋面廣且富有新意。從宏觀到微觀,多角度地對泉州南音予以研討,成果顯著。

自1981年以來,泉州已舉辦七次國際南音大會唱,會唱期間還舉行整弦踩街,讓泉州人一次又一次地領略南音的風彩。來自海內外弦友"共一輪明月、唱百代鄉音",鄉親鄉情濃於水。其間,還進行商貿洽談,用泉南腔洽談生意;用泉南腔交流技藝;用泉南腔叫字吐音登臺獻藝。泉南腔己成為溝通海內外親情的紐帶與增進友誼的橋樑。因此,宏揚南音具有歷史意義與現實意義。

南音之所以保存完好,薪火相傳,與以上幾個方面密不可分。

中國的音樂是全世界最古老的音樂,而中國音樂之中則以南音為最古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