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寫數字壹貳叄的來歷

明朝 中國古代史 唐朝 朱元璋 歐德斯基 2017-06-21

大寫數字是一種獨特的數字書寫方式,用和數字同音的較為複雜的漢字來取代數字,可以起到防止數目被塗改的作用。漢字數字是指“一、二、三、四、五、六、七、九、十、百、千”等,大寫數字指的是“壹、貳、叄、肆、伍、陸、柒、捌、玖、拾、佰、仟”等。

早在公元4世紀前後也就是東晉末年的時候,人們就開始有意識地在券契中使用大寫數字。不過大規模的使用還是在武則天當政時期。武則天不但是我國曆史上唯一的一個女皇帝,而且也是一位非常有作為的政治家。為了防止當時的官員塗改賬冊、貪汙國庫,武則天對大寫數字進行了統一和規範。

大約到宋代的時候,官府裡的文書就必須用大寫數字來計數了。這個時候的大寫數字,和現在有所不同,“柒”寫作“漆”,“佰”寫作“陌”,“仟”寫作“阡”,其它的都一樣。

經歷了宋末的戰亂之後,到了明朝,也許已經沒有多少人記得這種計數方式了,以至於明朝初年有人利用修改數字來進行貪汙。“戶部侍郎郭桓特大貪汙案”在當時可以說是震驚全國。貪官們利用空白賬冊大做假賬,貪汙的糧食竟然和當年徵收的秋糧差不多。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是窮苦農民出身。許多親人都餓死了,他自己為了生存,要過飯,當過和尚,目睹了元朝官吏的腐敗和凶殘,對老百姓的苦難有著很深的認識。因此,當上皇帝后,對貪官汙吏可以說是非常苛刻和狠毒。他發明了“剝皮囊草”這種非常殘忍的處罰手段,希望用酷刑來杜絕貪腐現象的發生。《大明律》規定:凡貪贓白銀六十兩以上的郡守、縣令或同級官員,按貪款數額多少,判決梟首示眾、凌遲處死直至誅滅九族。隨後還要“剝皮囊草”——用貪官的人皮做成袋子,裡面填上草,高懸於公堂旁邊,用來震懾貪官汙吏。而如今,數額這麼巨大的貪汙案件就在朱元璋眼皮底下發生了。所有人都知道一場腥風血雨是無法避免的了。最終,被判處死刑的人就多達幾萬人,因為這個案件而受到牽連的人不計其數。

處理完這個案件,朱元璋吸取了教訓,不但制定了更為嚴格的懲治經濟犯罪的法令,還在財務管理上採用了一些技術防範措施。把記載錢糧數字的漢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改為大寫,使用“壹、貳、叄、肆、伍、陸、柒、捌、玖、拾、佰、仟”,就是其中重要的一條。也就是從朱元璋開始,“漆”變成了“柒”,“陌”變成了“佰”,“阡”變成了“仟”。直到今天,我們仍然在使用。

和那個時候相比,我們現在的造假技術就更為先進了,一不小心就會著了道。真是“假作真時真亦假”,真假難辨,防不勝防。我們只好挖空心思去製作更復雜的防偽技術,有道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造假和防假之間的戰爭永遠都不會停止。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