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保護村中這座明代古橋人們又在一旁修了座一樣的新橋!
為保護村中這座明代古橋人們又在一旁修了座一樣的新橋!
為保護村中這座明代古橋人們又在一旁修了座一樣的新橋!
為保護村中這座明代古橋人們又在一旁修了座一樣的新橋!
為保護村中這座明代古橋人們又在一旁修了座一樣的新橋!
為保護村中這座明代古橋人們又在一旁修了座一樣的新橋!
為保護村中這座明代古橋人們又在一旁修了座一樣的新橋!
為保護村中這座明代古橋人們又在一旁修了座一樣的新橋!
為保護村中這座明代古橋人們又在一旁修了座一樣的新橋!
為保護村中這座明代古橋人們又在一旁修了座一樣的新橋!
為保護村中這座明代古橋人們又在一旁修了座一樣的新橋!
為保護村中這座明代古橋人們又在一旁修了座一樣的新橋!
為保護村中這座明代古橋人們又在一旁修了座一樣的新橋!
為保護村中這座明代古橋人們又在一旁修了座一樣的新橋!
為保護村中這座明代古橋人們又在一旁修了座一樣的新橋!
尚山走鄉野
1/14 在泰安市岱嶽區滿莊鎮西林村的南北大街上,可以看到村內河道之上並排建有新、舊兩座小橋,一座為明代古橋,一座為2007年新建。
2/14 古橋歷盡滄桑,有多處明顯的修補痕跡。
3/14 比較有特色的是古橋一側護欄石板上鐫刻有四首唐宋詩詞。
4/14 這塊石板上刻的是唐代賈島的《尋隱者不遇》,“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5/14 古橋另一側護欄石板上刻的則是古拙的團花圖案。
6/14 整座橋只有一個拱橋形過水洞,水洞上沿雕刻有鎮水獸,構築古樸。
7/14 據傳此橋初建於明萬曆年間,是為了修村外明代重臣蕭大亨的墓園運輸石料而建的。
8/14 橋頭有一棵古槐,此樹植於明代,據傳是為了保護石橋所植,故稱“護橋槐”。
9/14 古槐樹幹一側自然枯裂形成一樹洞,但仍枝葉茂盛。
10/14 與古石橋並排的這座新橋顯然是為保護古橋而建,其形制與古橋如出一轍。
11/14 這是古石橋的拱形橋洞。
12/14 此為2007年所建新橋的橋洞。
13/14 兩橋並駕齊驅,從河道內看起來頗為壯觀。
14/14 新橋與古橋相差400多歲,但同時都承擔著村內的交通任務,只是新橋可以行車,古橋只能行人。(攝影\/尚山)
2017-06-15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