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人生最大的弱點就是,迷信道德,太過善良|鬼谷子

作者|鬼谷信

鬼穀道創始人 | 國學自媒體人 | 鬼谷子研究者

(文章來源網絡)

我們每個人都在修行,都在修煉,都在悟道,但活到最後,有人活明白了,有人沒活明白。

史學界有個謎團:建文帝朱允炆為什麼會失敗?想知道原因就不妨去探知他的智囊團。所以今天我們的主角是建文帝的首席智囊方孝孺。

這哥們是個標準的學霸。黃宗羲評價他:明朝群儒之首,明代儒家的扛把子。江湖人送外號:小韓愈。

通俗的說,就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好同志。

方孝孺這哥們人如其名,講究一個“孝”字,大家都是出來混的,不孝還混個屁。關於“孝”,儒學裡有個經典假設:如果有人他爹被人砍死了,要怎麼辦?孔子給的答案是:殺父之仇,不共戴天,有仇不報非君子。

但是行凶者恰巧是皇帝呢?比如方孝孺的父親,濟寧府任知府,廳局級幹部的方克勤就是因為“空印案”被朱元璋冤殺,要命的是方克勤是標準的清官。

身為儒生的方孝孺咋辦呢,是不是應該為親爹做點什麼呢?

沒有,完全沒有,甚至這事兒連一個外人都看不過去了,有個叫鄭士利的人越俎代庖上書請求為方克勤平反,結果是被皇帝打了屁股。

此年方孝孺已經二十五歲了,學有成就,已負盛名,為何不替父辯冤呢?讓外人不解。總之,後來方公子毅然決然的投入到儒學的先進文化研究中去,他堅信儒學會給答案。

最終還真讓他悟出來了宇宙真理:做人要講道德。

不要誤會,我並不是要黑方孝孺,因為他是一個徹頭徹尾,自始至終的好人。時代已經不允許他成為“伍子胥”式的英雄,就好比孔老夫子的那一套其實也已經過時了,所以才會延伸進化出來程朱理學。方孝孺沒有的選,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他的人生只有一個目的:

我要用道德感動朱老闆。

方孝孺始終是個道德感爆棚的人,他堅信能靠真愛感動朱老闆,結果他成功了,在朱元璋的暗示下,

公元1392年,方孝孺終於以學者身份入幕,成為建文帝幕僚,開始了二十年的風光歷程。

不僅如此,方孝孺跟建文帝建立了非常深厚的感情,順帶還感動了朱允炆:

帝好讀書,每有疑,即召使講解。

你瞧,年紀輕輕的他已經是帝師了,刺不刺激?而這位帝師傳授給朱允炆的絕招就是:

讓我們用愛感化別人,用道德感動一切!

為了證明自己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方孝孺發現朱允炆對他的叔叔們頗有微詞,於是決定懟一下朱家的藩王們,效仿漢武帝玩一下“削藩”的遊戲。我們知道漢武帝在縱橫家主父偃幫助下施行的“推恩令”,巧妙的完成了中央集權。要知道縱橫家玩的其實是謀略,而不是道德,比如主父偃的“推恩令”就是個徹頭徹尾的打著道德名號的騙局,目的就是為了道德綁架。但是儒家幹這事,靠譜嗎?

這裡要畫個問號了。不過,方孝孺並不這麼看,自己是儒學正宗還比不上個縱橫家的旁門左道?不知道為什麼文化人總會有種唯我獨尊,老子天下第一的感覺。有時候想想也的確如此,人家學歷高、口才好、背景深,年輕有為,一般人拿什麼跟他比?一個漢中教授的頭銜就秒殺多少人?

事實證明,方孝孺的確是明朝的群儒之首,但是他一定也是明朝的謀士之末。他當真是把朱允炆跟坑慘了。比如後來的編輯《明史》的張廷玉就說:齊、黃、方、練之儔,抱謀國之忠,而乏制勝之策,屬於典型的有想法,沒辦法的人。

不過,隨著方孝孺的推動,一場天下棋局已經開始了。

首先有請方孝孺下先招,俗話說下棋要遵循“寧輸一子,不失一先”的原則:在“削藩”政策下,相繼周王朱橚、代王朱桂、湘王朱柏、齊王朱榑、以及岷王朱楩紛紛倒臺。一年之內在五個舉足輕重的藩封被廢之後,燕王便成了下一個目標。朝廷承認他是最棘手的敵人,因此在行動上很小心謹慎。

注意,方孝孺的這一手棋,第一個攻擊的是周王朱橚,這個人跟朱棣一樣,不知道母親是誰?相信聰明的你已經猜到了,他是朱棣的親弟弟。這一招就叫打草驚蛇,敲山震虎。

下面有請朱棣對招。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結果顯而易見,如果你是朱棣,你會怎麼辦?縱然朱棣不想造反,但朱允炆已經在策劃如何推倒這個叔叔了。

本來朱棣覺得還沒準備好,打算再忍一忍,但是姚廣孝在一旁慫恿道:還等個毛線,幹他。於是1399年8月,燕王朱棣下諭將士,打著“清君側”旗號起兵“靖難”,史稱“靖難之役”。

這一招是一部險棋,老實說朱棣也是被逼的。但是讓朱允炆很爽,老子就等你這一手呢。於是朱允炆隨即下了第二手:命盛庸、吳傑、平安諸將進攻大名府,雙方勢力懸殊太大,朱棣明顯吃了暗虧。

下面請朱棣下第二手:大侄兒饒命,我知錯還不行嗎?我不玩了,投降了。

本來故事就應該結束了,但是方孝孺不同意,這場戰爭勢在必得,甚至連討伐詔書都寫好了,日後論功行賞,自己就是首功,而且我們是道德之師,隨即下了第三手:根據方孝孺的設想,己方是勝券在握,局勢必然手起刀落,朱棣磕頭求饒。很多人認為靖難之役是朱棣佔據主導,其實不是,朱允炆佔據著壓倒性的優勢,朱棣一直處於被動挨打的局面。於是方孝孺下令遼東主將攻擊燕京,直搗黃龍,南北夾擊,除掉後患。

下面再請朱棣應戰:我擦,跟我來真的?老子我也不是吃素的,兄弟們給我頂住。

朱棣啊,這場戰爭我們贏定了,方孝孺隨即下了第四手:痛打落水狗。不管朱棣第二次上書投降,派兵擾亂朱棣的糧草讓他彈盡糧絕。順帶使用離間計,挑撥朱棣父子的感情。看來朱棣已經窮途末路、黔驢技窮了。

這時候,朱允炆忽然跳進棋局說:“千萬別傷害我的親叔叔,讓我用道德感動他。”

方孝孺聽完後,感動的淚眼婆娑的說:“對,讓我們一起用道德感動他,我們是正義之師,仁義之師。”於是奇蹟發生了,朱棣在戰場上跑來跑去,居然毫髮無損。

下面有請朱棣應戰:哼哼,吟詩作賦你行,帶兵打仗我行,我現在聯合諸侯、外族一切能聯合的勢力。實際上朱姓諸侯已經被朱允炆逼的倒向了朱棣,最有趣的是,居然朝鮮、蒙古也派兵助陣。

方孝孺啊,你的招的確都是殺招,威力巨大,但是你忘了一點,自古戰爭都是拉一派打一派,哪有莊家親自應戰的?

你記得縱橫家們的玩法嗎?莊家永遠都是躲在幕後,幕前都是小弟在互撕。你們這麼快就暴露了自己。你的敵人就是我的朋友,謝謝你把我的盟友都推給我。哦,對了,我記得鬼谷子好像說過:聖人之道陰,愚人之道陽。

忽然,劇情神逆轉,朱棣居然後發制人了。啥叫神之一手?

“允炆吶,這盤棋,你從一開始就下輸了,你親自把自己的後路給斷了,記住叔叔的忠告:如果有來生,千萬別暴露的太早,千萬別聽腐儒的,千萬不要太自信。”

人生總有很多猝不及防。

等一直自我感覺良好的朱允炆回過神來的時候,一切為時已晚,朱棣軍團已經攻到江北,這特麼就尷尬了。

“孝孺啊,咱們說好的志在必得呢,你不是說三個月就滅掉朱叔叔的嗎,這都三年了?要不朕先……”

朱允炆見勢不妙,準備開溜。但是他沒料到方才子下面的舉動:

孝孺力請守京城以待援兵,即事不濟,當死社稷。

“大哥,千萬別當膽小鬼啊,大不了以死殉國”,見自己的智囊不同意,朱允炆的內心機會是崩潰的,好好的一盤好棋給下輸了。但是輸人不輸陣,這是明朝皇帝最大的毛病,他們很擅長死要面子活受罪,朱允炆是如此,後來的朱由檢也是如此。為了面子,硬是死扛,有人稱之為氣節。其實就是死腦筋。或許到最後的一刻,朱允炆和方孝孺還站著長江邊上,凝視北方:

“愛卿,讓我們一起用道德感動他們吧,我們是道德之師,是仁義之師。”

終於他們失敗了,道德在這東西在朱棣眼裡就是個屁。朱元璋曾經說過:世界屬於讀書人的。所以他把朱熹理學定為官學。但是他忘了說下一句:這個世界有時候也是屬於流氓的,他自己就是真實案例。

流氓從來不講理,只講利益。

該來的始終還是會來,不久燕兵入城,建文帝自焚,這一天,方孝孺被抓進監獄。

以前我始終想不明白,為什麼方孝孺勸阻朱允炆死守南京,以身殉節?寫到這裡我明白了,這就是儒家的道德使然吧。

畢竟逃跑了多不酷,一點也不是君子所為。真是豬一般的隊友,這樣的人,贏了才是奇蹟?

接著大明王朝最悲傷的一幕發生了:

方孝孺內心似乎在像朱允炆證明著什麼:“皇上你看,微臣也不跑,哪怕朱棣就站在我面前又能怎樣?”

果然他故意激怒朱棣,朱棣威脅他說:“你不怕我滅你九族嗎?”

方孝孺忽然道德感爆棚的說:“你誅我十族又如何?”

於是他就真的被誅了十族,就因為他一句話,使他成了一個道德模範。順帶著讓837人跟他一起陪葬,而那837人姓甚名誰,無人知曉,有襁褓中的嬰兒,有柔弱的女子,有無辜的學生。

方孝孺認為這是他的深謀遠慮,感天動地:“我要用方家837條人命譴責你,用道德譴責你。”

可是,歷史告訴我們,朱棣實際上作為一個皇帝做的還不錯,奠定了明朝興盛的基礎。

那麼,就真的尷尬了。

關於深慮,鬼谷子也說過比如:心安靜則神策生,慮深遠則計謀成。但是你放心好了,方孝孺說的一定不是這個意思,為此他還寫了一篇《深慮論》:聖人,非法術之所能制,不敢肆其私謀詭計,而唯積至誠,用大德以結乎天心。意思是說:做人真誠點,不要用陰謀詭計,要用道德來感動一切。

每次讀到這段話,我都會想說,這朱允炆輸的根本不是偶然啊,這根本就不可能贏嘛。 就如蔡東藩先生評價的那樣:方孝孺一迂儒耳,觀其為建文立謀,無一可用,亦無一成功。

他就是個讀書人,沉浸在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夢想裡的人,卻從未想過世界如此現實與殘酷。人跟樹一樣,越是嚮往陽光,他的根就要扎進黑暗的大地。不知死焉知深,不知黑焉知白?

他信守道德,卻不知講道德是要看人的,如鬼谷子所言:非獨忠、信、仁、義也,中正而已矣。聖人之道並不是單純講求忠心、誠信,仁愛、道德,不過是在維護不偏不倚的正道而已。

道德是一種自我修養,但是作為我們現代人,如果一個人的嘴裡永遠是“之乎者也,仁義道德”,或許未必能修成聖人的正果,反而淪為一個眼高手低,滿嘴大道理的人,那不是迂腐又是什麼呢?

千百年來,有多少忙著修煉道德,卻對人心一無所知的人呢?道德與謀略,本身都是一種修行,都是一種工具而已,方孝孺尚且不諳此理,

更何況你呢?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