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明朝開國的六位公爵——只有一人的爵位傳承了兩百多年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應天府稱帝,國號大明,年號洪武。洪武三年(1370年),又大封諸將為公侯,部份追封為王。初封六公,其中以五大將、一大臣為開國元勳。分別為:韓國公李善長、魏國公徐達、鄭國公常遇春、曹國公李文忠、宋國公馮勝、衛國公鄧愈。然而這六位公爵最終的命運卻是大不相同,雖然他們手中都有著朱皇帝給的誓書鐵券可以免死數次,但這個鐵牌最終也沒能保全他們的性命,皇帝才有這塊鐵牌的最終解釋權,鐵券寫的所謂免死,是指除謀反大逆,一切死刑皆免。而他們被處死的罪名大多卻是兩個字:謀反。這六位世襲的公爵,最終也只有一人的爵位得以傳至子孫後世。


"


明朝開國的六位公爵——只有一人的爵位傳承了兩百多年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應天府稱帝,國號大明,年號洪武。洪武三年(1370年),又大封諸將為公侯,部份追封為王。初封六公,其中以五大將、一大臣為開國元勳。分別為:韓國公李善長、魏國公徐達、鄭國公常遇春、曹國公李文忠、宋國公馮勝、衛國公鄧愈。然而這六位公爵最終的命運卻是大不相同,雖然他們手中都有著朱皇帝給的誓書鐵券可以免死數次,但這個鐵牌最終也沒能保全他們的性命,皇帝才有這塊鐵牌的最終解釋權,鐵券寫的所謂免死,是指除謀反大逆,一切死刑皆免。而他們被處死的罪名大多卻是兩個字:謀反。這六位世襲的公爵,最終也只有一人的爵位得以傳至子孫後世。


明朝開國的六位公爵——只有一人的爵位傳承了兩百多年


韓國公李善長,少時有智計,習法家著作,推斷時事,多有所中。投奔朱元璋後,勸其效法漢高祖劉邦豁達大度,知人善任,不嗜殺人的做法,以成帝業被任為參謀,參預機畫,主持饋餉,倍受信用,被朱元璋贊為“文臣第一”。明朝建立後,授太師、中書左丞相;封韓國公,子孫世襲;予鐵券,免二死,子免一死,其子琪尚臨安公主,拜駙馬都尉。時封公者共六人,而善長位居第一。授封制詞中將他比之蕭何,褒稱甚至。但李善長富貴極便意稍驕,引起朱元璋的不滿,懷疑他結黨營私,意圖不軌。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以胡惟庸黨追問,朱元璋將李善長連同其妻女弟侄七十餘人一併處死,年七十六歲,爵除。只有一個娶了公主的兒子李琪免死,但也被判流放。事實證明,只要皇帝相殺你,再結實的免死鐵片也保不住性命。


"


明朝開國的六位公爵——只有一人的爵位傳承了兩百多年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應天府稱帝,國號大明,年號洪武。洪武三年(1370年),又大封諸將為公侯,部份追封為王。初封六公,其中以五大將、一大臣為開國元勳。分別為:韓國公李善長、魏國公徐達、鄭國公常遇春、曹國公李文忠、宋國公馮勝、衛國公鄧愈。然而這六位公爵最終的命運卻是大不相同,雖然他們手中都有著朱皇帝給的誓書鐵券可以免死數次,但這個鐵牌最終也沒能保全他們的性命,皇帝才有這塊鐵牌的最終解釋權,鐵券寫的所謂免死,是指除謀反大逆,一切死刑皆免。而他們被處死的罪名大多卻是兩個字:謀反。這六位世襲的公爵,最終也只有一人的爵位得以傳至子孫後世。


明朝開國的六位公爵——只有一人的爵位傳承了兩百多年


韓國公李善長,少時有智計,習法家著作,推斷時事,多有所中。投奔朱元璋後,勸其效法漢高祖劉邦豁達大度,知人善任,不嗜殺人的做法,以成帝業被任為參謀,參預機畫,主持饋餉,倍受信用,被朱元璋贊為“文臣第一”。明朝建立後,授太師、中書左丞相;封韓國公,子孫世襲;予鐵券,免二死,子免一死,其子琪尚臨安公主,拜駙馬都尉。時封公者共六人,而善長位居第一。授封制詞中將他比之蕭何,褒稱甚至。但李善長富貴極便意稍驕,引起朱元璋的不滿,懷疑他結黨營私,意圖不軌。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以胡惟庸黨追問,朱元璋將李善長連同其妻女弟侄七十餘人一併處死,年七十六歲,爵除。只有一個娶了公主的兒子李琪免死,但也被判流放。事實證明,只要皇帝相殺你,再結實的免死鐵片也保不住性命。


明朝開國的六位公爵——只有一人的爵位傳承了兩百多年


曹國公李文忠,朱元璋外甥(母親曹國長公主),十二歲喪母,由朱元璋撫養長大。喜愛讀書,作戰驍勇,治軍嚴明,通曉經義、能詩善歌,恂恂若儒者,是個實打實的儒將。但他的公爵可不是靠裙帶關係而來的,而是他自己一刀一槍拼來的,平江南、遠征漠北皆戰功卓著,俘獲了元順帝的孫子以及后妃,宋、元兩朝的玉璽等寶物。洪武三年,封為曹國公,參與軍國大事,並被授予世襲憑證。1384年(洪武十七年)春,李文忠病逝,終年四十六歲。追封岐陽王,諡號武靖。配享太廟,肖像掛在功臣廟,位列第三。然而這樣一位猛將卻養了一個沒用的兒子,其子李景隆承襲曹國公爵位後,在靖難之役時被拜為大將軍,率朝廷軍隊征討燕王朱棣,結果數戰皆敗,折損大軍數十萬人(建文帝以其功臣之後不忍心殺他)。朱棣率軍直逼南京時,李景隆竟打開城門投降,朱棣即皇帝位後,先是加封其為特進光祿大夫、左柱國,加封太子太師,但僅僅兩年之後就藉故將其削爵並全家圈禁,並抄沒其家產,直至其死於府中。


"


明朝開國的六位公爵——只有一人的爵位傳承了兩百多年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應天府稱帝,國號大明,年號洪武。洪武三年(1370年),又大封諸將為公侯,部份追封為王。初封六公,其中以五大將、一大臣為開國元勳。分別為:韓國公李善長、魏國公徐達、鄭國公常遇春、曹國公李文忠、宋國公馮勝、衛國公鄧愈。然而這六位公爵最終的命運卻是大不相同,雖然他們手中都有著朱皇帝給的誓書鐵券可以免死數次,但這個鐵牌最終也沒能保全他們的性命,皇帝才有這塊鐵牌的最終解釋權,鐵券寫的所謂免死,是指除謀反大逆,一切死刑皆免。而他們被處死的罪名大多卻是兩個字:謀反。這六位世襲的公爵,最終也只有一人的爵位得以傳至子孫後世。


明朝開國的六位公爵——只有一人的爵位傳承了兩百多年


韓國公李善長,少時有智計,習法家著作,推斷時事,多有所中。投奔朱元璋後,勸其效法漢高祖劉邦豁達大度,知人善任,不嗜殺人的做法,以成帝業被任為參謀,參預機畫,主持饋餉,倍受信用,被朱元璋贊為“文臣第一”。明朝建立後,授太師、中書左丞相;封韓國公,子孫世襲;予鐵券,免二死,子免一死,其子琪尚臨安公主,拜駙馬都尉。時封公者共六人,而善長位居第一。授封制詞中將他比之蕭何,褒稱甚至。但李善長富貴極便意稍驕,引起朱元璋的不滿,懷疑他結黨營私,意圖不軌。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以胡惟庸黨追問,朱元璋將李善長連同其妻女弟侄七十餘人一併處死,年七十六歲,爵除。只有一個娶了公主的兒子李琪免死,但也被判流放。事實證明,只要皇帝相殺你,再結實的免死鐵片也保不住性命。


明朝開國的六位公爵——只有一人的爵位傳承了兩百多年


曹國公李文忠,朱元璋外甥(母親曹國長公主),十二歲喪母,由朱元璋撫養長大。喜愛讀書,作戰驍勇,治軍嚴明,通曉經義、能詩善歌,恂恂若儒者,是個實打實的儒將。但他的公爵可不是靠裙帶關係而來的,而是他自己一刀一槍拼來的,平江南、遠征漠北皆戰功卓著,俘獲了元順帝的孫子以及后妃,宋、元兩朝的玉璽等寶物。洪武三年,封為曹國公,參與軍國大事,並被授予世襲憑證。1384年(洪武十七年)春,李文忠病逝,終年四十六歲。追封岐陽王,諡號武靖。配享太廟,肖像掛在功臣廟,位列第三。然而這樣一位猛將卻養了一個沒用的兒子,其子李景隆承襲曹國公爵位後,在靖難之役時被拜為大將軍,率朝廷軍隊征討燕王朱棣,結果數戰皆敗,折損大軍數十萬人(建文帝以其功臣之後不忍心殺他)。朱棣率軍直逼南京時,李景隆竟打開城門投降,朱棣即皇帝位後,先是加封其為特進光祿大夫、左柱國,加封太子太師,但僅僅兩年之後就藉故將其削爵並全家圈禁,並抄沒其家產,直至其死於府中。


明朝開國的六位公爵——只有一人的爵位傳承了兩百多年


宋國公馮勝,定遠人,喜讀書,通兵法,元末結寨自保。投奔朱元璋後受到重用,曾大敗陳友諒軍,攻取江西諸路及山東諸府。因累積軍功而受封宋國公,並被授予世襲憑證。誥詞中謂馮勝兄弟親同骨肉,十餘年間,除肘腋之患,建爪牙之功,平定中原,佐成天下。所以對馮勝稱讚備至。洪武二十年(1387年),以馮勝為大將軍,與傅友德、藍玉等率兵二十萬遠征遼東,降伏納哈出,肅清元朝在遼東的勢力。然而僅僅十年之後,這位曾經朱元璋口中的兄弟就因為藍玉案被藉機賜死,馮勝死前在家宴中毒死全部女眷,其義女、女兒馮秀梅、馮文敏同時被害,爵除。


"


明朝開國的六位公爵——只有一人的爵位傳承了兩百多年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應天府稱帝,國號大明,年號洪武。洪武三年(1370年),又大封諸將為公侯,部份追封為王。初封六公,其中以五大將、一大臣為開國元勳。分別為:韓國公李善長、魏國公徐達、鄭國公常遇春、曹國公李文忠、宋國公馮勝、衛國公鄧愈。然而這六位公爵最終的命運卻是大不相同,雖然他們手中都有著朱皇帝給的誓書鐵券可以免死數次,但這個鐵牌最終也沒能保全他們的性命,皇帝才有這塊鐵牌的最終解釋權,鐵券寫的所謂免死,是指除謀反大逆,一切死刑皆免。而他們被處死的罪名大多卻是兩個字:謀反。這六位世襲的公爵,最終也只有一人的爵位得以傳至子孫後世。


明朝開國的六位公爵——只有一人的爵位傳承了兩百多年


韓國公李善長,少時有智計,習法家著作,推斷時事,多有所中。投奔朱元璋後,勸其效法漢高祖劉邦豁達大度,知人善任,不嗜殺人的做法,以成帝業被任為參謀,參預機畫,主持饋餉,倍受信用,被朱元璋贊為“文臣第一”。明朝建立後,授太師、中書左丞相;封韓國公,子孫世襲;予鐵券,免二死,子免一死,其子琪尚臨安公主,拜駙馬都尉。時封公者共六人,而善長位居第一。授封制詞中將他比之蕭何,褒稱甚至。但李善長富貴極便意稍驕,引起朱元璋的不滿,懷疑他結黨營私,意圖不軌。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以胡惟庸黨追問,朱元璋將李善長連同其妻女弟侄七十餘人一併處死,年七十六歲,爵除。只有一個娶了公主的兒子李琪免死,但也被判流放。事實證明,只要皇帝相殺你,再結實的免死鐵片也保不住性命。


明朝開國的六位公爵——只有一人的爵位傳承了兩百多年


曹國公李文忠,朱元璋外甥(母親曹國長公主),十二歲喪母,由朱元璋撫養長大。喜愛讀書,作戰驍勇,治軍嚴明,通曉經義、能詩善歌,恂恂若儒者,是個實打實的儒將。但他的公爵可不是靠裙帶關係而來的,而是他自己一刀一槍拼來的,平江南、遠征漠北皆戰功卓著,俘獲了元順帝的孫子以及后妃,宋、元兩朝的玉璽等寶物。洪武三年,封為曹國公,參與軍國大事,並被授予世襲憑證。1384年(洪武十七年)春,李文忠病逝,終年四十六歲。追封岐陽王,諡號武靖。配享太廟,肖像掛在功臣廟,位列第三。然而這樣一位猛將卻養了一個沒用的兒子,其子李景隆承襲曹國公爵位後,在靖難之役時被拜為大將軍,率朝廷軍隊征討燕王朱棣,結果數戰皆敗,折損大軍數十萬人(建文帝以其功臣之後不忍心殺他)。朱棣率軍直逼南京時,李景隆竟打開城門投降,朱棣即皇帝位後,先是加封其為特進光祿大夫、左柱國,加封太子太師,但僅僅兩年之後就藉故將其削爵並全家圈禁,並抄沒其家產,直至其死於府中。


明朝開國的六位公爵——只有一人的爵位傳承了兩百多年


宋國公馮勝,定遠人,喜讀書,通兵法,元末結寨自保。投奔朱元璋後受到重用,曾大敗陳友諒軍,攻取江西諸路及山東諸府。因累積軍功而受封宋國公,並被授予世襲憑證。誥詞中謂馮勝兄弟親同骨肉,十餘年間,除肘腋之患,建爪牙之功,平定中原,佐成天下。所以對馮勝稱讚備至。洪武二十年(1387年),以馮勝為大將軍,與傅友德、藍玉等率兵二十萬遠征遼東,降伏納哈出,肅清元朝在遼東的勢力。然而僅僅十年之後,這位曾經朱元璋口中的兄弟就因為藍玉案被藉機賜死,馮勝死前在家宴中毒死全部女眷,其義女、女兒馮秀梅、馮文敏同時被害,爵除。


明朝開國的六位公爵——只有一人的爵位傳承了兩百多年


衛國公鄧愈,16歲領兵抗元,率所部萬餘人從盱眙投奔朱元璋,任管軍總管,朱元璋將他改名為鄧愈。鄧愈跟隨朱元璋渡長江,攻克太平、集慶(今南京),直取鎮江,屢立戰功。1370年(明洪武三年),鄧愈跟隨徐達遠征甘肅,擊敗北元軍,招降吐蕃、烏斯藏諸部。晉封為榮祿大夫、右柱國,封衛國公。1377年(明洪武十年)十一月,鄧愈因病去世,追封為寧河王,諡號武順。其長子鄧鎮襲衛國公爵位,但他的妻子是李善長的外孫女,李善長以胡黨獲罪,鄧鎮受牽連坐罪被殺,其妹妹鄧氏為秦王朱樉次妃,被朱元璋以僭分無禮罪莫大焉為理由賜自盡而死。直到嘉靖十一年(1532年),鄧愈的後代才續封定遠侯,直到明末。


"


明朝開國的六位公爵——只有一人的爵位傳承了兩百多年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應天府稱帝,國號大明,年號洪武。洪武三年(1370年),又大封諸將為公侯,部份追封為王。初封六公,其中以五大將、一大臣為開國元勳。分別為:韓國公李善長、魏國公徐達、鄭國公常遇春、曹國公李文忠、宋國公馮勝、衛國公鄧愈。然而這六位公爵最終的命運卻是大不相同,雖然他們手中都有著朱皇帝給的誓書鐵券可以免死數次,但這個鐵牌最終也沒能保全他們的性命,皇帝才有這塊鐵牌的最終解釋權,鐵券寫的所謂免死,是指除謀反大逆,一切死刑皆免。而他們被處死的罪名大多卻是兩個字:謀反。這六位世襲的公爵,最終也只有一人的爵位得以傳至子孫後世。


明朝開國的六位公爵——只有一人的爵位傳承了兩百多年


韓國公李善長,少時有智計,習法家著作,推斷時事,多有所中。投奔朱元璋後,勸其效法漢高祖劉邦豁達大度,知人善任,不嗜殺人的做法,以成帝業被任為參謀,參預機畫,主持饋餉,倍受信用,被朱元璋贊為“文臣第一”。明朝建立後,授太師、中書左丞相;封韓國公,子孫世襲;予鐵券,免二死,子免一死,其子琪尚臨安公主,拜駙馬都尉。時封公者共六人,而善長位居第一。授封制詞中將他比之蕭何,褒稱甚至。但李善長富貴極便意稍驕,引起朱元璋的不滿,懷疑他結黨營私,意圖不軌。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以胡惟庸黨追問,朱元璋將李善長連同其妻女弟侄七十餘人一併處死,年七十六歲,爵除。只有一個娶了公主的兒子李琪免死,但也被判流放。事實證明,只要皇帝相殺你,再結實的免死鐵片也保不住性命。


明朝開國的六位公爵——只有一人的爵位傳承了兩百多年


曹國公李文忠,朱元璋外甥(母親曹國長公主),十二歲喪母,由朱元璋撫養長大。喜愛讀書,作戰驍勇,治軍嚴明,通曉經義、能詩善歌,恂恂若儒者,是個實打實的儒將。但他的公爵可不是靠裙帶關係而來的,而是他自己一刀一槍拼來的,平江南、遠征漠北皆戰功卓著,俘獲了元順帝的孫子以及后妃,宋、元兩朝的玉璽等寶物。洪武三年,封為曹國公,參與軍國大事,並被授予世襲憑證。1384年(洪武十七年)春,李文忠病逝,終年四十六歲。追封岐陽王,諡號武靖。配享太廟,肖像掛在功臣廟,位列第三。然而這樣一位猛將卻養了一個沒用的兒子,其子李景隆承襲曹國公爵位後,在靖難之役時被拜為大將軍,率朝廷軍隊征討燕王朱棣,結果數戰皆敗,折損大軍數十萬人(建文帝以其功臣之後不忍心殺他)。朱棣率軍直逼南京時,李景隆竟打開城門投降,朱棣即皇帝位後,先是加封其為特進光祿大夫、左柱國,加封太子太師,但僅僅兩年之後就藉故將其削爵並全家圈禁,並抄沒其家產,直至其死於府中。


明朝開國的六位公爵——只有一人的爵位傳承了兩百多年


宋國公馮勝,定遠人,喜讀書,通兵法,元末結寨自保。投奔朱元璋後受到重用,曾大敗陳友諒軍,攻取江西諸路及山東諸府。因累積軍功而受封宋國公,並被授予世襲憑證。誥詞中謂馮勝兄弟親同骨肉,十餘年間,除肘腋之患,建爪牙之功,平定中原,佐成天下。所以對馮勝稱讚備至。洪武二十年(1387年),以馮勝為大將軍,與傅友德、藍玉等率兵二十萬遠征遼東,降伏納哈出,肅清元朝在遼東的勢力。然而僅僅十年之後,這位曾經朱元璋口中的兄弟就因為藍玉案被藉機賜死,馮勝死前在家宴中毒死全部女眷,其義女、女兒馮秀梅、馮文敏同時被害,爵除。


明朝開國的六位公爵——只有一人的爵位傳承了兩百多年


衛國公鄧愈,16歲領兵抗元,率所部萬餘人從盱眙投奔朱元璋,任管軍總管,朱元璋將他改名為鄧愈。鄧愈跟隨朱元璋渡長江,攻克太平、集慶(今南京),直取鎮江,屢立戰功。1370年(明洪武三年),鄧愈跟隨徐達遠征甘肅,擊敗北元軍,招降吐蕃、烏斯藏諸部。晉封為榮祿大夫、右柱國,封衛國公。1377年(明洪武十年)十一月,鄧愈因病去世,追封為寧河王,諡號武順。其長子鄧鎮襲衛國公爵位,但他的妻子是李善長的外孫女,李善長以胡黨獲罪,鄧鎮受牽連坐罪被殺,其妹妹鄧氏為秦王朱樉次妃,被朱元璋以僭分無禮罪莫大焉為理由賜自盡而死。直到嘉靖十一年(1532年),鄧愈的後代才續封定遠侯,直到明末。


明朝開國的六位公爵——只有一人的爵位傳承了兩百多年


鄭國公常茂,是常遇春長子,因為常遇春在北伐過程中病逝,沒趕上大封功臣,朱元璋感念常遇春的功勞,就將常茂封為鄭國公,追封常遇春為開平王,諡號忠武,配享太廟。常茂並沒有繼承父親的軍事才能,驕稚不習事,率軍出征也不聽調遣,不奉約束,朱元璋為此動怒,將他削爵流放安置到龍州。別封常遇春次子常升為開國公。建文末,常升及魏國公徐輝祖率軍在浦子口與燕軍力戰不降。朱棣即位後,以抗靖難王師的罪名安置常升於雲南臨安(今雲南建水),不久常升憂憤而死。直至嘉靖十一年,常升後代續封懷遠侯,直至明末。


"


明朝開國的六位公爵——只有一人的爵位傳承了兩百多年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應天府稱帝,國號大明,年號洪武。洪武三年(1370年),又大封諸將為公侯,部份追封為王。初封六公,其中以五大將、一大臣為開國元勳。分別為:韓國公李善長、魏國公徐達、鄭國公常遇春、曹國公李文忠、宋國公馮勝、衛國公鄧愈。然而這六位公爵最終的命運卻是大不相同,雖然他們手中都有著朱皇帝給的誓書鐵券可以免死數次,但這個鐵牌最終也沒能保全他們的性命,皇帝才有這塊鐵牌的最終解釋權,鐵券寫的所謂免死,是指除謀反大逆,一切死刑皆免。而他們被處死的罪名大多卻是兩個字:謀反。這六位世襲的公爵,最終也只有一人的爵位得以傳至子孫後世。


明朝開國的六位公爵——只有一人的爵位傳承了兩百多年


韓國公李善長,少時有智計,習法家著作,推斷時事,多有所中。投奔朱元璋後,勸其效法漢高祖劉邦豁達大度,知人善任,不嗜殺人的做法,以成帝業被任為參謀,參預機畫,主持饋餉,倍受信用,被朱元璋贊為“文臣第一”。明朝建立後,授太師、中書左丞相;封韓國公,子孫世襲;予鐵券,免二死,子免一死,其子琪尚臨安公主,拜駙馬都尉。時封公者共六人,而善長位居第一。授封制詞中將他比之蕭何,褒稱甚至。但李善長富貴極便意稍驕,引起朱元璋的不滿,懷疑他結黨營私,意圖不軌。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以胡惟庸黨追問,朱元璋將李善長連同其妻女弟侄七十餘人一併處死,年七十六歲,爵除。只有一個娶了公主的兒子李琪免死,但也被判流放。事實證明,只要皇帝相殺你,再結實的免死鐵片也保不住性命。


明朝開國的六位公爵——只有一人的爵位傳承了兩百多年


曹國公李文忠,朱元璋外甥(母親曹國長公主),十二歲喪母,由朱元璋撫養長大。喜愛讀書,作戰驍勇,治軍嚴明,通曉經義、能詩善歌,恂恂若儒者,是個實打實的儒將。但他的公爵可不是靠裙帶關係而來的,而是他自己一刀一槍拼來的,平江南、遠征漠北皆戰功卓著,俘獲了元順帝的孫子以及后妃,宋、元兩朝的玉璽等寶物。洪武三年,封為曹國公,參與軍國大事,並被授予世襲憑證。1384年(洪武十七年)春,李文忠病逝,終年四十六歲。追封岐陽王,諡號武靖。配享太廟,肖像掛在功臣廟,位列第三。然而這樣一位猛將卻養了一個沒用的兒子,其子李景隆承襲曹國公爵位後,在靖難之役時被拜為大將軍,率朝廷軍隊征討燕王朱棣,結果數戰皆敗,折損大軍數十萬人(建文帝以其功臣之後不忍心殺他)。朱棣率軍直逼南京時,李景隆竟打開城門投降,朱棣即皇帝位後,先是加封其為特進光祿大夫、左柱國,加封太子太師,但僅僅兩年之後就藉故將其削爵並全家圈禁,並抄沒其家產,直至其死於府中。


明朝開國的六位公爵——只有一人的爵位傳承了兩百多年


宋國公馮勝,定遠人,喜讀書,通兵法,元末結寨自保。投奔朱元璋後受到重用,曾大敗陳友諒軍,攻取江西諸路及山東諸府。因累積軍功而受封宋國公,並被授予世襲憑證。誥詞中謂馮勝兄弟親同骨肉,十餘年間,除肘腋之患,建爪牙之功,平定中原,佐成天下。所以對馮勝稱讚備至。洪武二十年(1387年),以馮勝為大將軍,與傅友德、藍玉等率兵二十萬遠征遼東,降伏納哈出,肅清元朝在遼東的勢力。然而僅僅十年之後,這位曾經朱元璋口中的兄弟就因為藍玉案被藉機賜死,馮勝死前在家宴中毒死全部女眷,其義女、女兒馮秀梅、馮文敏同時被害,爵除。


明朝開國的六位公爵——只有一人的爵位傳承了兩百多年


衛國公鄧愈,16歲領兵抗元,率所部萬餘人從盱眙投奔朱元璋,任管軍總管,朱元璋將他改名為鄧愈。鄧愈跟隨朱元璋渡長江,攻克太平、集慶(今南京),直取鎮江,屢立戰功。1370年(明洪武三年),鄧愈跟隨徐達遠征甘肅,擊敗北元軍,招降吐蕃、烏斯藏諸部。晉封為榮祿大夫、右柱國,封衛國公。1377年(明洪武十年)十一月,鄧愈因病去世,追封為寧河王,諡號武順。其長子鄧鎮襲衛國公爵位,但他的妻子是李善長的外孫女,李善長以胡黨獲罪,鄧鎮受牽連坐罪被殺,其妹妹鄧氏為秦王朱樉次妃,被朱元璋以僭分無禮罪莫大焉為理由賜自盡而死。直到嘉靖十一年(1532年),鄧愈的後代才續封定遠侯,直到明末。


明朝開國的六位公爵——只有一人的爵位傳承了兩百多年


鄭國公常茂,是常遇春長子,因為常遇春在北伐過程中病逝,沒趕上大封功臣,朱元璋感念常遇春的功勞,就將常茂封為鄭國公,追封常遇春為開平王,諡號忠武,配享太廟。常茂並沒有繼承父親的軍事才能,驕稚不習事,率軍出征也不聽調遣,不奉約束,朱元璋為此動怒,將他削爵流放安置到龍州。別封常遇春次子常升為開國公。建文末,常升及魏國公徐輝祖率軍在浦子口與燕軍力戰不降。朱棣即位後,以抗靖難王師的罪名安置常升於雲南臨安(今雲南建水),不久常升憂憤而死。直至嘉靖十一年,常升後代續封懷遠侯,直至明末。


明朝開國的六位公爵——只有一人的爵位傳承了兩百多年


魏國公徐達,出身農家,少有大志,喜讀兵書,智勇兼備,戰功卓著,位於諸將之上。他跟隨朱元璋東拒張士誠,西滅陳友諒,與常遇春一起統兵北伐,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直接攻克元大都,滅亡元朝。功高不矜,被朱元璋譽為"萬里長城"。官至太傅、中書右丞相、參軍國事兼太子少傅,封魏國公。洪武十八年(1385年),徐達去世,追封中山王,諡號武寧,配享太廟,位列功臣第一。其長子徐輝祖襲爵魏國公,建文年初,加封太子太傅。靖難之役中徐輝祖率軍北上,參加白溝河之戰,大敗燕軍於齊眉山,等到燕兵過江打南京時,徐輝祖還在帶兵抵抗。朱棣即位時,徐輝祖以久抗不迎而被下獄,大怒的朱棣想要殺他卻又沒敢動手,只是勒令他返回私宅,革去俸祿和爵位。永樂五年(1407年),徐輝祖病死後,朱棣以其長子徐欽繼承魏國公爵位,明神宗時,朝廷錄建文忠臣,在南京設廟祭祀,以徐輝祖居首,後追贈太師,諡忠貞。魏國公世系共傳十一代,一直到南明弘光帝時期。其弟弟徐增壽在靖難之時被建文帝以私通燕軍之罪誅殺,朱棣即位後以其子為定國公,爵位世襲,一直傳到明末。這樣徐家就有了兩個公爵,還都伴隨始終。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