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國功臣的結局和皇帝的出生是否有著關係?換種角度看問題

明朝 劉邦 中國古代史 中國歷史 朱元璋 微觀古今事 2018-12-16

我國古代歷史上,殺功臣的皇帝不在少數,而其中最著名的要數朱元璋和劉邦了,兩個人都是平民出生,而秦始皇雖然有著暴君的名聲,但是卻也並沒有這樣做,而且也有許多的皇帝沒有這樣做,再比如李世民。

開國功臣的結局和皇帝的出生是否有著關係?換種角度看問題

春秋時期可以說中國的文化達到了一個頂點,百家爭鳴,而秦朝一代代的流傳到秦始皇的手中,可以說已經經歷了很多代了,出生的不同也決定了眼界和胸懷的不同,所以秦始皇出生在這樣的一個朝代中,從小就懂得了如何為人處事,而且由著可以容人的氣量,最為重要的是有著可以讓人信服和願意為他效力的這種魅力,所以對於這些大臣也十分的優待,即便當時的大將軍蒙恬手握重兵,但是也依舊是得到了重用。

而反觀朱元璋和劉邦,兩人因為是平民出生,所以對於好不容易爭取得來的皇位可以說非常的珍惜,在一起打拼的時候對弟兄都非常的好,而一旦成為了皇帝,第一個下手的就是這些往日的兄弟,不斷的找他們謀反或者想要謀反的證據,只有這些人被除掉,他們才可以安心,這也是一種肚量的問題,沒有容人之心,老是覺得這些人會對自己不利,這其中屬朱元璋做的狠,當時一起打拼的兄弟大都被殺害了,為了除盡這些功臣,前前後後連累了數萬人。

開國功臣的結局和皇帝的出生是否有著關係?換種角度看問題

李世明雖然是奪了自己父親的權,但是對於之前的一起的兄弟待遇還是很不錯的。即便是在他當上皇帝后,之前的那些兄弟對他有不敬的地方,他也可以容忍,並不是說找藉口將這些人除掉。

劉邦在未發跡之前只是一個亭長,可以說也是屬於百姓級別的人物,而且起義的時候他已經上了年紀,可以性格說已經定型了,即便想要改正也是非常的難,所以即便是自臨死前都想要將樊噲除去,並不是說不放心樊噲,而是怕在他死後,樊噲與呂雉聯合起來將他打下來的江山拿去。

歷史上這樣的例子很多,皇家出生的人雖然說有些人也並不是那麼的好,但是相比較平民當了皇帝的人說,是有著很明顯的差距的,這與自身所受的教育必然有著關係,雖然說氣質可以培養,但是卻也需要經過時間的薰陶,一代代傳承下來的的帝王即便在怎麼昏庸,對於大臣也是非常的敬重,因為他們明白這些人在幫他治理國家,有可以容納他們的位置,對於兵權大的人,採取的也不死激進的手段。

開國功臣的結局和皇帝的出生是否有著關係?換種角度看問題

這或許就是出身的差別,當然世事無絕對,上述所言也只是個大概,說的僅僅幾位人物而已,但是歷史上類似的人物也不在少數。

相關推薦

推薦中...